央行暗示加息存疑 周五最后一次狠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41:06

央行暗示加息存疑 周五最后一次狠跌?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0-12-09 16:37:06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周四两市大盘低开低走,2800点再度面临考验。周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这究竟将对市场带来哪些影响?此外,周六经济数据也将出炉。这样背景下,周五走势显得异常关键,那么周五大盘会如何演绎?

本文导读:

【加息可能存疑】

央行货币委员李稻葵:抗通胀 明年央行不一定用加息手段

三年央票骤停 准备金率或成回笼主力

敏感时间窗口3年期央票停发 存准率上调预期骤升

3年期央票停发 加息预期加码

11月CPI或低于预期 二次加息存争议

统计局提前发数据惹从紧担忧 专家称政策会留有余地

【市场反应】

加息预期升温 沪指年线再失

加息靴子不落地 股市难有大作为

【机构观点】

湘财证券:三大因素消长 或打破年线纠缠格局

西部证券:年线争夺战仍未结束 两大角度挖热点

【大势研判】

下跌不排除诱空性质 

重要时间窗来临 2800点或难坚守

是破位下行还是绝处逢生

挖坑行情是否降临 关注2750点支撑

资金面紧缩 震荡格局难以打破

 

央行货币委员李稻葵:抗通胀 明年央行不一定用加息手段
  目前国内居民存款处于负利率,加息的悬念一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昨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虽然目前国内居民存款处于负利率,但明年央行在对抗通胀上不一定就要采用加息的手段,对短期CPI上涨也可动用保值储蓄等方法。
  李稻葵是在出席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2010年度"智造中国"高峰论坛"间隙接受记者采访的。他说,当下应对短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办法很多,包括动用保值储蓄。即对1~2年期存款名义利率调到未来政府将要公布的CPI+1个点数,既能保障储户利益、保证利息,又能防止热钱流入。
  货币政策不会猛刹车
  为管理通胀预期及应对国际热钱流入,中国今年以来不断收紧银根,利率、汇率、准备金率等多种调控手段轮番上阵。央行于10月份"近3年来首度加息"后,又在11月内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昭示实施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不再宽松,而是稳健。
  "稳健并不是意味着紧缩,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收缩一点。"李稻葵说道,"货币政策和宏观政策的内涵很丰富,原则是渐进式、有针对性的灵活处理,而不是一刀切。"
  他称,明年央行可以多发央票,应对外汇账款的上升;还可以有区别化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中小银行不调。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指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面临重大转折时期,他认为货币政策有一个明确的转变。他评价说,中国货币政策跟美国货币政策应是反方向的,而配合货币政策的财政政策也可能需要调整,宏观政策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期。
  刘伟还表示,单纯的降息有可能刺激出泡沫,这个低效应刺激下来的巨大需求可能火爆一时,各种资源价格上升的时候,低效应低成本的需求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泡沫,"因此我们不应当再提高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工业创新能力。"
  房价调控至关重要
  李稻葵预计,明年中国经济扩张步伐维持在9.5%以上。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但人均GDP约4000美元,中国仍是一个相对贫穷、赶超型国家。同时,中国是大国经济,地区差异较大,内地很多地方落后,内需还很大。他预计,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还有保持9%增长率的潜力。
  但他也指出,当前面临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原材料价格明年还将高涨等风险。他强调说,若房地产价格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影响到中国未来5~10年的城市化进程。他同时呼吁,应在未来1~2年内找到新的格局和体制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错过这个时机很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他预计,未来经济增长点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投资以及现代服务业。他称,预计未来2~3年后,金融危机会通过贸易等方式,演变成一些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
  李稻葵观点
  宏观经济
  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9.5%以上
  货币政策
  稳健不是紧缩,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收缩一点
  楼市调控
  若房价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影响中国未来5~10年城市化进程 (每日经济新闻)

  夏斌:加息对股市行情影响短暂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8日表示,市场对货币政策颇为担忧,但投资者应认识到,加息对市场的影响颇为短暂,仅能影响2到3天的行情走势。
  他是在参加银河证券"玖天财富银河行"投资者教育系列活动时作上述表示的。
  在谈到投资者应如何看待消息对市场的影响时,夏斌表示,在实际运行中,加息无非就是影响两、三天行情,市场该是怎样还是怎样。但市场非常在乎央行是否加息,加息会影响投资者整体判断,引起市场变化。(中国证券报)

三年央票骤停 准备金率或成回笼主力
  复出8个月的三年央行票据再度"入库",或宣告央行将起用更强有力的资金回笼工具。
  按照惯例,周四公开市场将发行三月和三年两期央票,但周三的公告显示,周四央行仅发行一期三月央票。三年央票又被暂停发行了,这已是三年央票第三次退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箱。
  今年4月初,为加大对银行体系的资金锁定力度,央行在公开市场恢复发行三年央行票据,累计冻结资金规模达到了1.03万亿。但自央行在10月份加息后,三年央票的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幅度越来越大,令机构对其兴趣渐渐消退,导致发行量迅速下滑,最近一期发行规模甚至降至10亿元,失去了对资金回笼的功效。
  三年央票的暂停发行并不意外。
  然而,作为可以与准备金率相替代的深度对冲工具,三年央票的暂时离去意味着央行在现阶段无意通过主动上调利率的方式增加央行票据的回笼功能,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央行将选择何种主要回笼工具替代,是准备金率的调整还是一种创新的回笼工具?如果是新工具,又是什么?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也在周三,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宣布将11月份经济数据的发布时间定在11日(本周六)。这两个消息的叠加引发了市场对于央行可能于本周五推出调控政策的揣测。
  这种担忧在周三的银行间市场上有了直接反应。当天下午,现券市场抛压不断。三年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水平震荡上涨了7个基点,至3.72%,比最近一期三年央票发行利率高出72个基点。
  相对而言,资金市场所受冲击有限。
  由于本周公开市场恪守地量操作,根据已公开的数据,央行回笼资金规模在110亿元,而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则为750亿元,因此央行将在本周继续向市场净投放流动性。(上海证券报)

敏感时间窗口3年期央票停发 存准率上调预期骤升
  根据周三人民银行最新公告显示,3年期央票重出江湖8个月后遭遇首次暂停。
  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意味着公开市场常规回笼工具的部分失效,加之11月份CPI指数同比涨幅预期高企,令市场紧缩预期骤然升温,但未来货币政策的具体走向仍需进一步观察。
  3年期央票"缺席"发行公告
  公开市场工具对流动性的回笼可能进一步陷入困境。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央行公告显示,周四将发行50亿元3月期央票;而例行发行的3年期央票却未见诸于公告。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央票合计发行4.22万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周发行938亿元。尤其是今年二季度期间央行曾连续大规模发行央票,累计净回笼近万亿元规模的资金,一度造成银行间市场银根紧张。
  3年期央票正是于今年4月初重启。重启以来,其发行状态一般为周四发行、隔周发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周三,年内3年期央票发行共计17期,发行规模达1.034万亿元;前次发行为11月25日,发行量为年内最低点10亿元,发行收益率持平于3%。
  进入11月下旬以来,因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央票发行规模大幅萎缩,当前发行的1年期、3月期和3年期央票均曾跌至10亿元的发行地量。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央行在周三的央票发行公告中并未明确提及3年期央票是否停发,但3年期央票的暂停发行,可能意味着公开市场常规性回笼手段的部分失效,央行可能会采取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来调节市场流动性。
  "央票收不动了,可能还是需要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北京一债市研究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实际上,紧缩预期在周三午后就已再度席卷市场。受午后11月份CPI数据高企传言,周三银行间债市现券收益率走高。
  "中长期整体上涨3~5个基点。"一机构交易员称,周三午盘突然涌现部分抛单,主要来自于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
  "但抛单集中的持续时间并不长,说明市场对11月份的数据可能存在分歧,CPI同比涨幅的争论点在是否超过了5%。"
  周三资金面仍较宽松,但回购利率波动较前期增加。货币市场指标利率--7天期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在周二早盘大跌逾百点的异动后,周三报收2.5069%,较前交易日的2.1975%回升超过30个基点;隔夜品种加权平均利率报收2.1022%,较前交易日的1.9951%上涨10个基点。
  流动性锁定期缩短
  尽管紧缩预期有所升温,但也有市场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3年期央票缺席央行发行公告,是否表明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政策方面有方向性的转变,尚不能盖棺定论,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仍需进一步观察。
  "目前可以比较确定的是,央行有将流动性锁定期缩短的意图。"一大行交易员称,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过大以及期限过长导致需求不足,可能是3年期央票暂停的主要原因。
  "和1年内的短期品种不同,3年期央票的持有时间太长,一二级市场利差过大对机构的压力非常大。"
  统计数据显示,周三二级市场上3年期左右的央票收益率已升至3.70%附近的水平,大大高于3.00%的一级市场发行利率。
  "报需求的时候还是有的,看来是没人想要了。"
  本周公开市场操作中,与3年期央票暂停"此消彼长"的,则是28天期正回购操作逾7个月后重启和3月期央票发行量的增加。
  数据显示,本周28天期正回购操作和3月期央票发行规模均为50亿元,后者较之上周的10亿元增加40亿元。而周二28天期正回购重启后,周四央行也有可能再进行91天期正回购操作。
  "这相当于用91天期的正回购置换掉3年期央票,流动性的锁定期缩短了很多。"
  上述人士并表示,周四3月期央票的发行利率,则取决于央行对央票发行利率的引导意图,持平的可能性较大。
  银行间债市央票双边报价显示,剩余期限约3个月的1001017券周三最新报价约2.85%,较最近一次1.8131%的发行收益率高出逾100个基点。
  数据显示,央行公开市场此前连续三周净累计投放1660亿元,其中上周净投放380亿元。
  此外,央行日前要求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对2011年元旦节及春节前后的流动性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在12月15日之前提交给央行。央行表示,此举旨在提高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根据央行公布的流动性预测表显示,各行按总行口径,需提交的预测指标包括库存现金、在央行备付金存款、流动性、各项存款、备付金率、流动性需求、流动性缺口等共七项。 (每日经济新闻)

3年期央票停发 加息预期加码
  重启未满一年的3年期央票再次遭遇停发。市场认为,严重的利差倒挂导致一级市场机构兴趣缺乏,进而导致央行使用其他政策工具的预期加重。
  昨日,央行发布公告今日发行50亿元3月期央票,然而却未公布发行3年期央票。按照惯例,3年期央票隔周周四发行,上次发行3年期央票是在11月26日,即明日应发行3年期央票,但央行未发布公告。
  交易员表示,一、二级市场利差过大是3年期央票停发的主要原因。由于近期加息预期较浓,昨日现券市场利率继续走高,午盘之后3年期央票收益率突增,严重的利差导致一级市场上央票的吸引力非常低。
  分析人士认为,对投资者而言,短期央票也存在利率倒挂现象,但是损失相对较小;对央行而言,近期回收流动性任务依然较重,短期品种相对而言较容易回收,从7日进行的28天正回购也可看出,央行近期倾向于使用短期限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3月期央票发行量较上次增长40亿元。有分析师认为,央行在利率倒挂严重的情况下增加发行量,不排除明天发行利率上行的可能,而这将加重市场加息预期。
  12月11日,统计局和央行将公布11月份宏观经济金融数据,市场普遍认为,CPI将继续上行,本周将成加息敏感窗口。
  2010年1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查"显示,由于食品价格持续走高,11月CPI将再次刷新年内新高。11月CPI同比增幅预测均值为4.75%,中位数为4.7%,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CPI增幅(4.4%).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指出,如果11月份通货膨胀数据依旧高企,则加息可能将提前至2010年12月。
  "不一定是本周末,预计7日到18日之间都有可能出现,"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公开市场操作已经近于丧失流动性管理能力,如果想要恢复流动性管理功能,必须加息。(第一财经日报)

11月CPI或低于预期 二次加息存争议
  国家统计局昨日(12月8日)发出通知,将于11日举行11月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以缩短统计数据从生产到发布的时间。
  按照发布时间表,这些数据本应13日公布。国家统计局上一次提前发布的是8月数据,当月CPI创下年内新高,为3.5%。11月的CPI更为敏感,很多经济学者认为可能再创年内新高。
  不过,昨晚相关权威渠道传出,11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低于此前各大机构的预期,12月份的CPI增幅更可能出现较大回落,从而使得全年CPI数据很可能略高于年初定下的3%的目标。
  此前各大机构预测的数据为"4.7%"。昨日下午,消息称,根据十大经济学家的预测,11月CPI涨幅为4.6%。
  由于央行一贯有周末加息的惯例,并常在敏感数据公布后有所动作,因而业界猜测,加息时间窗口可能已至。不过,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家统计局提前公布数据不见得与加息直接有关,但如果CPI过高,肯定会增大近期加息的可能。
  11月CPI再创新高?
  谁也没有摸准今年CPI波动的水晶球,10月CPI"破4"已超出许多人年初的猜测,但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11月CPI还要上行,平均值应在4.6%左右。到了12月才会小幅回落。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11月购进价格指数再次走高,达到73.5%的高位,证明市场担忧非食品价格走高,11月CPI或超4.8%,再创年内新高。
  中金公司的报告称,据商务部和农业部监测,11月前四周,农产品价格指数小幅攀升,但周环比呈涨幅缩窄甚至下跌趋势,估计11月 "食品CPI"环比上涨1.3%,"非食品CPI"环比也会小幅上扬。
  值得注意的是,11月商务部农产品价格指数出现下半年来的首次下跌,显示政府的价格调控措施正在显现成效。
  诸多专家预计,食品价格下跌可能会反映在12月的CPI中,11月的CPI仍将受到食品价格总体上涨趋势的影响,食品也是拉动CPI的主要因素。
  沈建光表示,与2007~2008年出现的通胀相比,如今流动性更加旺盛,资产泡沫不弱于当年,并且劳动力和资源产品的价格也面临上涨的可能。
  加息渐行渐近
  经济数据再次提前公布不免引起业界关于二次加息的猜想。
  鲁政委分析说,如果加息,不免热钱流入,但央行只要想控制,是一定可以做到的,关键看决策层对明年经济增速的预期。
  今年以来,央行6次上调准备金率和一次加息,但11月份的信贷增幅依然很快。沈建光预计,11月新增信贷6000亿元。更多分析人士认为,年底前至少还会有一次加息,到明年底,一年期存款利率有望最多加200个基点,直至负利率消失。
  输入型通胀方面,中金公司分析师侯振海认为,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出现一波补涨的可能很大,未来一段时期的通胀形势将更严峻。缩小负利率和适度放缓经济增速是非常合理的选择,对于我国明年的经济工作和政策实施也是非常有利的。(每日经济新闻)

统计局提前发数据惹从紧担忧 专家称政策会留有余地
  国家统计局昨日宣布,将提前在12月11日(本周六)上午10时发布11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
  专家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稳"字当头 货币政策会留有余地
  各方静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敏感时刻,国家统计局昨日宣布,将提前在12月11日(本周六)上午10时发布11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
  国家统计局原本计划在下周一公布11月份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昨日称,之所以提前发布主要是为缩短统计数据从生产到发布的时间,保持数据发布时间的稳定。
  "这主要是应公众要求,也是想尽快和社会各界分享统计调查的结果。"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此前的9月11日,同样是个周六,国家统计局也曾提前对外发布了8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
  但消息一出,却明显加剧了市场对于宏观政策将进一步收紧的担忧。因为本周末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窗口--据一位接近核心层面的人士透露,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可能就是在"这个周末"召开。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来被视为新一年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的"风向标"。而根据上周五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年货币政策在此次会议上被调整为"稳健"应无悬念。
  提前公布数据是否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将在本周五加息?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否会令央行正式开始大幅从紧?
  为此,早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多位经济学家。总体而言,各方普遍认为,"稳"字当头或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基调,货币政策不会一味收紧。
  另据财经网的报道,"稳增长、抑通胀、开新局" 已被敲定为2011年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但目前各部委在其先后顺序上仍然观点不一。
  有部门认为明年经济充满变数,须首先保增长;有部门则认为"抑通胀"才是明年的当务之急;亦有观点认为2011年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首先应着力"调结构"。
  "目前各方口径仍在协调之中。"财经网援引接近政策决策人士的话说。
  货币政策"更灵活"
  按照目前各方预测,代表通胀水平的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或将再创新高,达到4.6%-5%。这也是昨日统计局宣布提前发布数据后,各方普遍担忧央行或许将提前在本周五加息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本周五确实是一个敏感的加息试点。"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昨日直言,按照此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央行根据通胀情况收紧货币政策可以理解。
  市场上的不少人士都抱有类似的观点,坚信本周五央行极可能加息。
  现在的问题是,央行如若果真加息,是不是也就开始了大幅从紧的序幕?毕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基调调整为"稳健"已无悬念。
  对此,综观多位学者的观点,从短时间来说,央行进一步回笼流动性,将货币政策由过度宽松逐渐回归常态几无悬念,但从更长的时间来看,是否会大幅从紧仍要取决于经济形势变化,央行不宜一味收紧。
  显见的是,目前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但明年外围形势究竟会如何演变,目前并不清楚;从国内来说,经济学家也普遍认为,内需不足的矛盾尚未完全解决,仍然需要警惕。
  这其实也是"稳增长"和"抑通胀"究竟哪个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更为优先,让各方激烈争论的原因。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昨日称,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将货币政策的基调确定为"稳健",但预计实际货币政策将根据通胀走势保持灵活性,以保证经济平稳增长。
  "关注货币政策的字面表述,并不会比密切跟踪其实际操作更为重要。201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上半年通胀高企、投资和信贷冲动较强时,可能紧缩程度更强,若下半年物价趋于回落、经济增长前景生变,亦有可能转向略松。"
  按照经济学家们的预测,明年的广义货币量增速应在14%-15%,略低于今年的17%,同时新增信贷规模应在7万亿元左右,低于今年的7.5万亿元,但仍是历史较高水平。
  财政政策促转型
  事实上,以上周刚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来看,求"稳"思路已十分清晰。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口径,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另一个重点将是维持明年财政政策"积极"不变。
  部分官学两界人士认为,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正是为应对依然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准备预案。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开工的大量项目,目前也仍处于建设其中。
  不过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学者更多提醒,明年既是调整结构的关键之年,又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因此财政投入一定要尽可能投入民生相关领域。
  "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重点部署'十二五'规划的任务,特别是强调针对收入分配改革、节能环保要求和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方面的具体落实。"李慧勇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则建议,2011年财政政策的重点应是:加大对重点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差别化扶持、避免出现在建项目及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断档和缺失、合理适当减税。
  据《新世纪周刊》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2011年政府投资将侧重保障性住房、环保、节能减排、水利等。(东方早报)

加息预期升温 沪指年线再失
  伴随隔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调,前一天还表现抢眼的资源股板块周三纷纷出现大幅回调,拖累A股整体走弱。另外,国家统计局将提前至本周六公布11月经济数据的消息则引发市场对加息的预期,沪深两市大盘双双下挫,上证指数年线也终于得而复失。
  昨日,上证指数以2868.73点低开,全天基本呈现震荡下跌态势,尽管午后石化双雄一度拉升护盘,但成交量的不济还是使其无功而返,股指反身杀跌使得跌幅加剧,最后报收全天低位2848.55点,下跌20.18点,跌幅为0.95%,周二刚刚收复的年线得而复失。深成指报收12615.41点,下跌0.33%。两市合计成交2104亿元,继续维持较低的水平。
  从板块走势来看,受高铁列入优先发展新兴产业消息影响,铁路基建、机械等板块整体涨幅居前,而此前表现抢眼的黄金、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股板块,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调影响,整体跌幅居前。
  除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调的影响,周三另一对市场影响较大的事件就是国家统计局通告的将提前至12月11日(周六)发布11月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由于本周末还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使得市场对本周末将加息的预期大幅提升,资金进场意愿明显减弱,再加上社科院连续针对房产泡沫及房产价格发文,强化了市场对于明年地产调控不放松及货币政策从紧的预期,市场观望气氛加重。
  宏源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邵宇等则表示,尽管之前认为年内还将加息一次,但从目前的形势看,以下理由弱化了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1。食用农产品价格高企推动CPI连创新高,加息对于抑制食品价格高企效果有限;2。针对食用农产品价格高企带来通胀压力不断上升,中央主要倚重行政手段来管控物价;3。行政手段稳定物价的方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蔬菜价格环比回落较大;4。虽然11月CPI将再创新高,但12月CPI将有所回落,使得加息的紧迫性有些许降低;5。加息将刺激热钱加速流入,制约央行短时间内再次加息。央行在10月份以来密集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工具抗击通胀,其效果仍需观察,因此12月份再次加息的可能性降低。
  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陶敬刚等认为,目前政策压力钝化,估值加上经济支撑作用上升,市场下跌空间有限。从当前到明年一季度,市场大的格局依旧是震荡,但是小波段上反弹在走近。这体现为政策压力的环比减弱,市场系统性向上动力来源于政策利空阶段性释放,例如上调准备金率、加息等。从配置上看,从当前到明年一季度,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流动性环境无疑更加有利于消费股和新兴产业股;从估值角度以及市场本身运行来看,先行调整的周期股反弹要求将更加强烈。(第一财经日报)

加息靴子不落地 股市难有大作为
  三峡晚报讯 昨日A股市场明显收低。国家统计局宣布将于本周六公布11月份国民经济数据,令市场对于加息的忧虑升温;同时,社科院报告称国内房价存在较大泡沫,加上有报道称上海和重庆已进入首批房产税试点城市名单,更加剧投资者对于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抛压。截至收盘,沪指报2848.55点,跌0.95%,沪指再度失守年线。
  盘面上,铁路基建板块涨幅居首,晋西车轴涨停,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也涨幅靠前,并带动机械板块走强,成为昨日市场的主要亮点。而金融、煤炭、石油、有色金属、房地产等行业走势偏弱。
  新时代证券宜昌营业部分析师张健认为,由于本周六央行将公布11月经济数据,时间比以前有所提前,市场预期CPI再创新高,这勾起了市场担心加息的敏感神经,这也是昨天午后股指小幅跳水的诱因。近期股市之所以连续调整,实际上就是因为投资者已经预期货币政策会发生变化,下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部分反映了这种预期。
  目前市场总体仍为弱平衡整理走势,本周还剩最后2个交易日,市场似乎再次到临界点,加息的靴子一日不落地,大盘难有作为,在此种市况下,建议投资者还是暂时轻仓观望为好。(三峡晚报)

湘财证券:三大因素消长 或打破年线纠缠格局
  从3186点向下的调整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虽然间中上演了不少创业板和中小板"小蚁雄兵"式的故事,但指数仍然只能在年线附近纠缠,系统性的反弹并没有出现。成交量的严重萎缩说明了市场上的投资心态极为谨慎。根据由驱动力、安全边际和催化剂组成的策略模型分析,我们认为,驱动力不但没有减弱,很可能受到再次催化,部分权重个股具备了一定的安全边际,但无法确认其有效。
  驱动力:货币紧缩和弱周期。中国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仍然没有结束,我们预期GDP季度同比增速的下降至少将持续到2011年1季度。而且,我们非常担心2010年1季度的高基数,会导致明年同期的指标在货币紧缩效应下出现较大的滑坡。这一弱周期的趋势将对周期性行业形成压制。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2009年和2010年货币超发积累的火药堆终于在2010年下半年这个下行周期中被引爆,使我们见到了预测不到的CPI和几乎都忘记了的物价管制。虽然我们仍然看好政府调控的作用,但不清楚这时的政策投放对经济运行所造成的中长周期影响该如何平复,理顺价格体系对于供给和需求完全不造成影响或较难实现。在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从预期转为现实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货币信贷投放恐回归常态。我们认为,这种常态回归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没有被市场完全预期到。
  安全边际:对于全体A股或者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估值水平来说,基本再次回到了今年7月前的水平,与2008年的历史低位无比接近中。同时,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估值水平又再次拉大了与传统行业的剪刀差。对于传统行业的低估值水平来说,我们认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安全边际,但由于驱动力方面弱周期的影响仍在继续,且货币紧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被完全反映。我们认为,即使在传统行业整体估值较低的情况下,也不能轻易认定指数下跌风险并不存在。而没有宽松的流动性支持,传统行业的估值修复遥遥无期。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的高估值水平来说,其支撑因素是未来高速发展预期的折现。但这种相对于传统行业的估值差距并不会继续无限放大,在整体经济环境趋弱的状态下,高估值只会制造估值回归的冲动和可能性。
  催化剂:从近期可能爆发出的新政策投放来说,房地产税试点说明国家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仍然没有放松;而对于11月CPI同比的预期已经开始向5%的水平靠拢,或刺激货币政策加速收拢,吸尘器式的货币回收仍在继续。这些负面的因素始终抑制着市场的投资情绪。而对于正面的投资催化因素来看,基本还是原有的产业规划之类的概念,缺乏整体上的想象空间和刺激力度。
  从策略模型上看,驱动力不但没有减弱,且很可能受到再次的催化,部分权重个股拥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但我们无法确认其是否有效。而高估值的个股在市场整体弱势的情况下则完全没有安全边际可言,后续估值水平下降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再出现内生或者外省驱动因素改变整个策略模型的认定之前,我们建议投资者维持谨慎,控制仓位,密切关注货币政策收紧的节奏和力度。

西部证券:年线争夺战仍未结束 两大角度挖热点
  周三股指未能延续周二的反弹格局,由于金融、煤炭、有色等权重股的整体不作为,令股指震荡走低并再次失守年线,全天基本在2800点上方展开震荡,成交继续呈现萎缩状态。
  短期大盘仍不具备走强条件
  在消息面仍不明朗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大盘仍未摆脱"年线争夺战"的胶着状态。首先,热点持续性较差,周期性板块不具备持续走强的基础,周期性板块的反弹将受制于未来的政策压力。前几个交易日大盘蓝筹及周期类个股的反弹更多的是由于美元指数短期的见顶回落的影响,当周三美元再度走强后,有色、煤炭、地产等周期股重新陷入调整。在短期加息靴子未落地之前,周期性个股再度出现国庆后类似行情的概率不大。其次,从技术上看,年线对大盘的压制作用不容忽视。股指一旦跌破年线,年线将成为多方重要的压力位。同时,继续向下的20日均线也对股指和市场心理构成压力。市场若要有效突破年线和20日线,必须要有成交量的有效配合,而当前投资者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向,以及流动性收紧预期的不确定性充满忧虑,参与热情明显不高,成交已连续多日维持地量水平,说明市场观望气氛依旧浓厚,投资情绪的修复仍需要一个过程。最后,政策面的不明朗是制约短期行情的关键因素。短期内市场受到11月经济数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内容的公布,以及明年信贷投放量等消息面的明朗化,包括11月数据出台后是否加息及加息力度等预期变化的影响,目前市场仍在等待趋势变化的催化剂,可能进入一个以时间换空间的过程中。
  两大角度挖掘市场热点
  近期盘面热点行情的展开主线是比较明确的,一是沿着产业政策导向所开展的行情,一是沿着年报业绩增长展开行情。11月30日工信部正式出台了《水泥行业准入政策》,提高了水泥行业的进入门槛,有效控制行业供给,受此政策影响水泥价格上涨,引发二级市场水泥板块个股短期涨幅较大,华新水泥短期上涨了50%多。除水泥板块外,电动车规划、节能减排政策等都带动市场相关板块走出短线上涨行情。周三消息面上,高铁已作为十二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将在财政投入、建设用地、技术创新、经营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受此利好影响,铁路信息化、铁路机车制造、铁路配件等铁路相关主题表现抢眼,铁路基建股晋西车轴、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晋亿实业等涨幅列前。可以说,近期产业热点铸就了二级市场的板块热点,无论是水泥价格、LED触摸屏,还是电动车规划、高铁概念,都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投资者在把握近期行情走势的时候,应该把握这一线索,产业热点将是近期的投资主线。
  另一投资主线就是寻找年报业绩增长确定和高含权的个股。这条主线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机械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等行业中。如医药股中的京新药业预计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0-320%,业绩增长的原因在于销售收入增长及原料药毛利率的上升。又如电子元器件板块中的兴森科技2010年业绩预增8 成,近期股价逆市上涨2成;还有机械制造中的精功科技受到多晶硅铸锭采购合同的影响,近期股价飙升3成。因此,笔者认为,投资者短期投资要看政策驱动,而中期投资重点关注上市公司业绩的成长性。
  综合来看,当前市场并未完全摆脱"年线争夺战"的调整趋势,大盘在相关会议和调控政策预期兑现后才有望逐步走出盘整格局。建议投资者目前严控仓位,降低交易频率,密切关注宏观因素对市场的影响,等待靴子落地和市场预期相对明确时再做趋势性判断。

下跌不排除诱空性质 

 不能不说今天的大盘让人感觉很郁闷,周边股市差不多都是稳中有涨,唯独中国股市一只独绿,成交量亦不大,上海仍然是1000亿出头。无量杀跌很难持续,加上明天是重要的时间窗口,周末又要公布数据,所以今日下跌不排除诱空性质。

  很显然市场又把稳健理解为紧缩,政策市的敏感造就了当前市场的警觉,加上年末因素还没有消化完,所以,做多动力仍然被压抑着。做空动力同样相对较为有限,大盘股底部蛰伏,指数上下跌空间有限,倒是炒高的题材股,大家要注意短期风险。市场在最低迷的时候往往酝酿着转机,我们认为时间窗口此次将发挥一定作用。(倍新资讯)

重要时间窗来临 2800点或难坚守
  大盘今日呈现低开低走、个股普跌走势。消息面不见有利好出台,两市惯性低开后在中小盘个股的带动下快速下探。铁路基建板块延续昨日涨势,盘中强势拉升,并带动钢铁板块有所异动,而持续弱势的电力板块在发改委限制煤企涨价的刺激下也有一小波上扬,不过这终究是昙花一现,银行、地产的杀跌还是将大盘从5日线附近带下。午后,大盘在2830点一带窄幅整理。盘面上热点零散,电子板块的拉抬也没有带动市场人气,而稀土、环保、农药化肥、酿酒、汽车、军工、水泥等板块处于跌幅板前列。尾盘,股指逐步下滑,至收盘时,沪指收于2810.95点,跌1.32%,两市6只个股涨停,2只个股跌停,量能比上一交易有小幅萎缩。

  关于本轮通胀的根源,农业部指出主要是成本上涨,而热钱推动不是主因。客观而言,引致通胀的因素很多,但通胀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货币问题,货币过度泛滥引致的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从而造成通货膨胀。至于货币过剩而追求少量商品造成的实际需求严重不足,亦或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进口原材料价格上行,从而推动国内商品一齐上涨,这都不重要。因为,货币的泛滥在于欧美,日本,还有我国为抵御经济危机而被迫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所致。所谓有因有果,既然全球经济已经不会再度衰退,那目前的通货膨胀就没有必要太多担忧。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讨论通胀的根源,而是如何改变货币泛滥(至少是国内货币)之势,如何打击投机,如何让这些资金从房市、商品市场流向新兴产业。

  明天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2800-2900点区间将运行到第18个交易日,已经有选择方向的必要。短期来看,5日线被压制,后期有顺势考验2800点的要求,一旦失守,必然再次向前期缺口迈进,这个牵引力可以说是多头不敢发力的因素之一。月线上看,20月线也压制股指上行,虽然还处于5月线上方,但如此萎缩的成交量难以构成强支撑。分析坚定投资者心理,大都还在幻想股指反弹,因而恐慌性杀跌还未真正来临,主力要想获得更多带血筹码,还是会选择向下打压。从政策面看,周末效应在11月经济数据提前公布之下更加让市场忐忑,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抗通胀政策是否会重磅出炉?(华讯投资)

是破位下行还是绝处逢生
  周四深沪A股市场震荡收阴,量能为平量。从市场轨迹来看,上海综指收盘正处于2319-2580-2809点的上升连线边界位,从形态来看,A股市场面临考验,但由于市场量能始终处于平量或低量的水平,因此市场明日走势将非常重要,如果能够收出放量长阴,则可继续维持艰难反弹行情,反之,则可能破位后向下调整。

  从时间与技术面来看,明日面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如果会议中有较实质性的利多因素出现,不排除A股瞬间破位后,出现量能放出的维持反弹行情。对于目前的操作策略,我们建议密切关注上海综指2319-2580-2809点上升趋势线的维持情况,如果明日能够收于2830点上方,则可能出现维持反弹格局,反之,如果收出2800点下方,那么A股的调整将随时展开。对于市场品种,我们认为目前许多品种近期震荡过程中,持续调整其即使大盘破位下行,其短期技术上也难以随盘而下,相反一些技术上存在向下三个跳空缺口\技术指标处于极端位的品种则可能不为大盘所动,出现强劲的反弹走势。我们认为明天盘中的破位并不关键,关键是收盘位置能否收上,继续保持上升轨迹线。

  总体来看,我们研究认为明日大盘的收盘比较关键,也是多空双方激战的关键之日,对于稳健投资者而言,继续保持战略观望为佳,而短线与波段投资者则视市场量能\基本面变化和上升趋势线能否维持住并形成小阳来决定其参与品种。对于短线投资者而言,可在盘中震荡中适量参与技术超跌严重且无获利盘\技术指标低背离严重的品种为宜。(九鼎德盛)

挖坑行情是否降临 关注2750点支撑
  周四A股市场依旧是欲振乏力,股指重心再度下移,沪指倒逼2800点。因银监会发令逐笔排查房地产信托风险、敏感期三年央票骤停致准备金及加息预期加码,以及美元大涨、国际金价油价下挫等因素拖累,主要股指跌幅超过1%,重心明显震荡下移,中小盘题材股跌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810.95点,下跌1.32%;深证成指报12353.3点,下跌2.08%。沪市成交为1100亿;深市成交为853.3亿。两市合计成交2053.3亿,同比小幅萎缩。

  盘面观察,今日早盘,沪深两市股指双双低开,随着钢铁、金融、有色等权重板块的反复活跃,沪指一度止跌回升并顺利翻红,但好景不长,随着中小盘个股及股指期货等跌幅扩大,沪指也跟随震荡跳水,临近午盘最低下探至2815点后企稳。午后,大盘呈现地位窄幅震荡,多空双方都小心翼翼,尾盘多方突然发力,两市再现跳水,沪指退守2800点。

  今日市场热点屈指可数,权重板块昏昏欲睡,多数题材板块抛压较重。具体来看,钢铁板块多半时段走强,尾盘翻绿;因A股交易时段美元指数再度回落且失守80整数关口,令有色、煤炭等资源股盘中多有反复;部分保险券商股盘中相对抗跌;铁路基建板块延续昨日强势,成为两市为数不多的坚挺板块之一,板块中晋西车轴再度封死涨停。而稀土永磁、锂电池、环保、酿酒、汽车、地产等板块成为今日拖累股指下跌的主要力量,这些板块的集体走弱,大大削弱了市场参与热情,导致盘中股指多次跳水。

  整体来看,沪指11月中旬以来围绕2850点上下震荡,期间多次技术性反弹均夭折,主力不断的“磨杀”做多投资者的意志,后市在散户近乎绝望的时刻,或许真正反弹也将到来。明日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随着3年期央票停发,以及11月宏观经济数据提前至本周末公布,在周末效应影响之下,投资者观望气氛或将加剧。此外,虽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放话或推QE3,但本周奥巴马与共和党人达成的妥协版减税方案,该举措相当于为美国经济提供了“二次刺激”,一定程度上也给美联储继续推行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减小了压力,在此预期下,美元指数走势再添变数,密切关注80关口的得失。

  技术上,沪指多条均线相互缠绕,技术反弹屡屡胎死腹中,箱体震荡走势未见有改观,后市关注均线发散情况。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今日市场重心再度下移,沪指孕线组合构筑失败,市场震荡调整过程中伴随着量能持续低迷。目前沪指处在箱体震荡的底部,且重要点位接连失守,今日创出本轮调整的收盘新低。久盘之后不排除市场再度“挖坑”,明日关注2800点,及2750点支持。操作上,若有急跌逼近2750点可适当买入。(联讯证券)

资金面紧缩 震荡格局难以打破

  综合来看,随着11月份宏观数据发布日期的日益临近,加息窗口已经敞开,统计局将发布11月份宏观数据的时间提前到本周六,加剧了投资者对于可能加息的担忧。临近年底,资金面处于相对收缩的状态,多空双斱都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愿。而通胀预期与防通胀政策措施这一主要矛盾目前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决定沪深股市“下有支撑,上有压力”的栺局。(森洋投资)

上一页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页 (共16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