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纳入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49:42
高铁纳入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2010-12-08 16:36:04)
标签:商飞首型 于明年 规划编制 电力机车 已投运 人公里 素
分类:股票 高速铁路正驶入快速发展轨道。12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表示,政府已将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将在财政投入、建设用地、技术创新、经营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是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办。“中国目前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话或许点破了高铁大会移师中国的首要背景。中国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的国家,目前投运里程和在建里程全球最长。截至11月底已投运里程达7531公里,在建里程10000公里以上。计划到2012年中国将建成42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铁总里程将超过1.3万公里;到2020年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   据测算,未来三年中国将投资9000亿元,建成9200公里高铁。   中国高铁的高速发展也吸引了全球180多家高铁生产商。   在当日会议现场,阿尔斯通和中国铁道部签署了一份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阿尔斯通与铁道部将在既有动车组和电力机车的合作基础上,拓展新合作,包括城际车辆、高速列车、机车等车辆以及城际列车、高铁信号系统的合作。届时,阿尔斯通将联手中国北车(601299)集团研发适合中国市场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铁路设备及解决方案。   同时,中国南车(601766)集团有关人士透露,中国研制的高速铁路试验车将于明年进行速度试验,力争打破此前法国试验列车创造的时速574.8公里的纪录。   据介绍,高速铁路不仅是高新技术的集成,而且产业链很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据统计测算,2010年全国铁路计划投资1000亿元采购高速列车等机车车辆装备,最高可对相关产业产生1万亿元的拉动效应。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范围: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卫星及其应用产业、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李克强:高起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申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大幅提高保障房覆盖面  据新华社电 6日至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浙江宁波重点考察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并于昨日出席在宁波召开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强化创新驱动,高起点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座谈会上,黑龙江、浙江、福建、山东等省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并提出了建议。李克强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能否真正把握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多下工夫,更加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李克强说,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在扩大开放的同时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起点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要切实增强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全面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勇于攻坚克难,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内在活力。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李克强指出,转方式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要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统筹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使城乡居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李克强强调,编制“十二五”规划,要牢牢把握中央提出的主题、主线的要求,创新理念和方法,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速度与质量、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实事求是,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合理确定发展速度,把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他指出,当前,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强市场保障和物价稳定工作,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形势。  在宁波考察保障房建设工作时,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完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努力使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李克强指出,各地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解决几百万户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同时,要做好明年的准备,从资金投入、建设用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大规模建设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这样持续推进几年,使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大幅度提高,使公租房成为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也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  李克强强调,要完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继续加强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调节,强化市场监管,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同时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要进一步明确省级政府负总责,市县政府直接负责,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发改委:从五大方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国家发改委网站今日刊发了发改委副主任彭森11月16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要通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报告强调,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根据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际情况,其涉及的产业领域也会发生变化。  报告指出,要从五大方面强化和落实各项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市场需求拉动作用、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等。  以下为报告原文:  认识形势、把握特点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彭森  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下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目的就是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要求,深入研讨我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作思路。首先,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朋友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要求“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的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与此同时,10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全文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总部署。借此机会,我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第一,把握国际、国内新形势,通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温家宝总理2009年9月在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上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们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既要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我们理解,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需要,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需要。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    一方面,全球科技进入了新的创新密集时期,重大发现和发明不断涌现,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战略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正在发生或正在孕育着革命性突破,必将催生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世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度思考,并与有效缓解全球日趋严峻的能源、资源、粮食、环境、气候、健康等问题相关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加大对节能环保、宽带网络、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领域的投入,加速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高层次就业。例如,美国政府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提出今后10年内将投资1500亿美元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宽带网络和生物工程产业,保持航空产业的领导地位,加快发展电动汽车,积极培育纳米技术产业等。欧委会提出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发展。日本提出重点发展环境与能源、健康两大产业,到2020年创造100万亿日元左右的新市场。可以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展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国际经济发展竞争制高点的开端,是未来能否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  从国内形势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实施了一揽子经济振兴计划,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发展,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我国经济中积压多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隐忧。粗放经济发展方式下形成的经济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09年我国GDP总量仅占世界GDP的8%左右, 但是我们的一次能源消耗却占了世界17.5%,粗钢和水泥消费占世界总产量的43%和52%,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前列,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要用世界7%的耕地面积保证世界20%左右人口的粮食供应等。未来再通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中国经济要想保持既有的增长,必须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因素由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转变为对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提升的倚重。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知识密集度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友好、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  第二,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确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方向,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务院的《决定》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体现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个产业领域。通过加快发展,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重大需求,    一是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有效地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二是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是着力发展生物产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四是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决定》同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三步走”的目标。第一阶段,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第二阶段,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第三阶段,到2030年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伴随着这一目标的逐步实现,我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内将经历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根据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际情况,其涉及的产业领域也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加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的认识,对其重点发展方向作出适时的调整。但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的选择上,也要避免过宽,避免难以有效集中资源。  第三,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给我们带来许多憧憬,但也要清楚地看到这是个长期过程。既要有战略的判断和部署,亦需冷静思考,理性认识和面对产业发展初期的各种风险和问题,如技术门槛高,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不完善等等。要从国家层面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得发展主动权,必须坚持改革创新,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因此,针对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存在的体制机制、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够和创新能力弱、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往往存在种种障碍、财税金融投资政策激励不足、国际合作渠道不畅、低水平投资建设趋势加大等问题,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和落实各项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是把科技创新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切实加强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  二是强化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在物联网、节能服务、新能源应用、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将需求的潜力转化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动力。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拓宽方式、提高效益,推动技术和产品“走出去”,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  四是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加快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五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要形成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机制和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移的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和融资体系,完善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建立“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等。  同志们、朋友们,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乃至未来数十年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性任务,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们衷心地希望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畅所欲言,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伟蓝图做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权威人士:未来五年铁路投资额超3万亿 权威人士透露,铁路“十二五”规划正在制定过程中,预计于明年两会后正式公布。规划将涉及到“十二五”期间中国高速铁路的投资情况,具体额度目前尚未测算出来,最终需要经铁道部认定。   另有消息人士称,铁路“十二五”规划的初稿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讨论和修改,未来五年铁路投资额经初步测算为3万-4万亿元,最终公布的数据可能会超预期。   上述权威人士称,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2012年之前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将迎来高潮,到2015年高速铁路的骨干网络基本形成,之后的投资将会放缓。根据行业经验,适合每小时350公里行驶速度的高速铁路的建设需要投入资金约每公里1亿多元。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工程建设进度,到2015年,中国铁路营业里 程12万公里左右,其中新建高速铁路1.6万公里;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中国高铁最高时速明年将达380公里    试验车速冲击600公里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12月7日举办的中国第七届世界高铁大会上表示,中国正在研制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车将时速目标定位于380公里,2011年将批量生产、投入运营。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中国研制的高速铁路试验车将于明年进行速度试验,该车将力争打破此前法国试验列车创造的时速574.8公里的纪录。   业内专家认为,高铁提速将对航空业尤其是短途航空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从能耗和污染排放的角度看,高铁优于其他交通方式,未来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运营时速不断提高   高速铁路发展至今,围绕速度提升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实践,经过40余年的发展,速度从每小时210公里提升至目前的每小时350公里,并向着更高的速度迈进。   张曙光表示,纵观世界三次科学革命,重大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为生产的时间呈明显缩短的趋势,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电子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都有可能引发高速列车的技术革命,预计用5-10年时间,高速列车的运营速度有望突破每小时400公里,再用15-20年时间可能突破每小时500公里。   资料显示,12月3日,“和谐号” 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   替代其他交通方式   高铁的方便快捷对其他交通方式正构成有力的竞争。   来自德国西门子的一位项目经理称,对于4小时以下的短途旅行,高铁相对于航空、公共汽车、私家车更有竞争力。英国皇家学院的教授史密斯则表示,对于1400-1600公里以内的旅途,高铁相对于飞机更有竞争力。   专家同时认为,随着高铁的不断提速,对其他交通方式构成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发展高铁值得鼓励。除了中国,包括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大力规划和发展高铁。   “从能源消费量看,各国的铁路能耗都相对较小,但是不能由此断定铁路的节能减排效应不强。铁路的单位运输能耗远低于公路和民航,通过对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替代,能够大幅降低交通运输的整体能耗。”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副所长黄茵说。   据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的王惠臣测算,按照设计能力比较,要完成同等旅客周转量,高速公路用地约为铁路的2.5倍,实际运营中的差距更大,以2009年为例,公路用地是铁路的16.33倍。按照2008年中国旅客运输完成每万人公里的能耗计算,电力牵引铁路、巴士、民航的能耗比例为1:4.6:16。   当下,中国高铁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大会上表示,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在建的超过10000多公里。中国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成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国12月7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表示,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他还表示,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网将初具规模。未来几年,中国高铁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期。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中国高铁将进入美国市场 赢得多项国际合作  12月7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开幕。据介绍,这是该会议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办,充分显示了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所占有的地位愈加重要。  同一天,两则重磅消息引人瞩目:    其一,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与法国阿尔斯通董事长柏珂龙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开发用以满足中国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的先进铁路产品;    其二,美国通用电气(GE )公司宣布将与中国南车(601766,股吧)股份 有 限 公 司 签 订 合 作 框 架 协议,双方将在美国建立合资公司,共同促进高速铁路及其他轨道交通技术在美国市场的推广,这意味着中国高铁下一步将走进美国本土市场。  趋势  世界掀起高铁发展浪潮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快捷舒适、运载量大、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趋势。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近2 .5万公里,分布在中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英国、韩国、中国台湾等17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低碳”理念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迎来了“黄金期”。《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获悉,包括日本、法国、德国、美国等多国都将高铁视为未来可持续的交通发展方向,并提出了规模庞大的高速铁路建设规划。  此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表示将斥资80亿美元,在美国推动建设高速铁路。在2030年前分四个阶段完成全国11.7万英里的全国高速铁路系统的建设。80亿美元投资将用于补助兴建13条高速铁路和更新铁轨、整修车站、购买设备,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此外,政府还将在未来五年,每年从联邦预算中拨出10亿美元,作为此计划的头期款。加州、佛罗里达州和伊利诺伊州等三大州将可获得大笔高铁经费。  加州高铁局董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速铁路项目负责人迪立顿7日透露:“加州将在未来一年内开工高速铁路项目,造价约430亿美元,全长约790英里,预计2018年到2020年建成,客流量估计在4500万到5500万之间,年收入约为24亿美元 ,扣除成本毛利约为11亿美元。”加州高铁项目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建项目。  英国高速铁路2线(H S—2)首席工程师A ndrew M cnaughton说:“虽然英国国土面积较小,铁路在英国并不流行,人们更习惯开车出行,但对于300公里及以上距离,高铁可能更加具有吸引力。目前规划的南北线路计划开行时速360公里高速列车,预计2025年正式运营,客流预计将为14.5万人。”  市场  中国高铁赢得多项国际合作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致辞中表示,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继续发展高速铁路,并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今后将在财政投入、建设用地、技术创新、经营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中国政府鼓励国内铁路企业“走出去”,参与其他国家铁路建设;同时也要扩大高速铁路行业对外开放,积极与他国分享技术成果并加强合作。  目前,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7531公里,还有一大批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之中,运营里程和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高速发展的中国高铁,不仅改变着国内的交通格局,也改变着国际高铁市场。中国高铁的“走出去”,已不再是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而是真正高端技术领域的全新合作。  泰国副总理素贴·特素班和老挝常务副总理沙瓦·凌沙瓦7日对中国合作修建中、泰、老、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铁路寄予厚望,希望早日开工、建成,以提振该国经济,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素贴·特素班表示,该国议会已经批准这一项目。  7日午间,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与法国阿尔斯通董事长柏珂龙签署了一份长期合作协议,两者将联袂开发满足中国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的先进铁路产品。根据协议条款,铁道部和阿尔斯通将在动车组及电力机车既有的合作基础上,加快双方在铁路领域的新合作。据透露,合作内容包括与中国北车(601299,股吧)合作的城际车辆、高速列车、机车等;还有用于城际列车和高速铁路的信号系统。阿尔斯通董事长柏珂龙透露,未来的3个月,阿尔斯通与铁道部签署的框架协议将具体化。双方将联合各方的优势,共同设计、研发和推广满足国内和国际铁路市场需求的先进产品及解决方案。  7日下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京宣布,将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一个合作框架协议,在美国建立合资公司来共同促进高速铁路及其他轨道交通技术在美国市场的推广发展。这一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美两国企业将在美国本土制造高速列车,并用于未来美国高铁,中国高铁正式走进美国市场。该合资企业将“有望成为首家为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两个高速铁路项目提供高铁技术的美国制造商。此份协议还将通过制造中速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支持美国客运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G E公司副董事长约翰·赖斯表示。  据悉,双方的合作将带来约5000万美元的合资公司投资。此次框架协议的签订是继G E公司与中国铁道部在2009年11月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之后,中美双方企业为支持美国客运高速铁路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此外,G E运输系统集团与中国铁道部还单独签定了一份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致力于进一步扩大双方在轨道交通技术方面的合作,来服务中国及北美市场。  挑战  安全运营尚未得到市场充分信任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新浪潮为我国高铁“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在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同时也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南车作为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之一,在高、中速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制造、测试、维修与维护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技术,其研制的“和谐号”C R H 380A刚刚于12月3日创下时速486 .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  中国南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中国高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装备制造企业的话语权和出口也在不断提升。该人士说:“我们去年的海外签单量比前一年增长了60%。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影响力是逐步发挥的,再综合考虑到目前全世界在低碳等背景下大力发展高铁等因素,未来的市场情况应该比现在更好。”  柏珂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已掌握了世界高速铁路先进技术。为此,阿尔斯通愿与中国铁路一起做事情,强强联合有利于双方在全球竞争激烈的铁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众多国家及技术、装备制造商把目光投向中国的理由不仅是因为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还因为中国有一块巨大的高铁“蛋糕”。未来三年,我国还将投资9000亿元,修建9200公里高铁,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铁市场。  但同时,有专家表示,中国高铁“走出去”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首先是国际竞争问题在所难免。多年以来,世界的高速铁路市场一直被日本、德国、法国等高铁强国占据,中国高铁的“走出去”必然会改变原有的世界高铁市场格局。  其次,中国高铁的多方面先进性能还有待国际社会的进一步认可。在7日下午举行的多场分组讨论会议上,与会的多国代表虽对中国高铁赞不绝口,但在他们的言谈间却透露出其心目中真正推崇的还是日本和法国等老牌高铁强国。当来自英国、美国的铁路专家进行专题演讲时,举出的例子多为日本等国。迪立顿说:“日本新干线和法国高速铁路已经运行了45年,从未出现一例死亡事件。”他的话语透露出,中国高铁毕竟运营时间较短,想取得充分信任还有待时日。通用电气与中国南车将合资在美制造高速列车 中国高铁正式进入美国本土市场   据新华社电 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7日在北京宣布,将与中国南车(601766)签订一个合作框架协议,在美国建立合资公司来共同促进高速铁路及其他轨道交通技术在美国市场的推广发展。   这一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美两国企业将在美国本土制造高速列车,并用于未来美国高铁,中国高铁正式走进美国市场。   美国通用电气旗下的GE运输系统集团拥有超过100年历史,是全球领先的铁路、船用动力、钻井电机等的供应商,总部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伊利,在全球范围内拥有8000多名员工。中国南车是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制造商,其研制的“和谐号”CRH380A刚刚于12月3日创下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最高速度。   “这次双方强强联手,有望使GE运输系统集团与中国南车建立的合资公司成为首家为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两个高速铁路项目提供高铁技术的美国制造商。此份协议还将通过制造中速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支持美国客运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GE公司副董事长约翰·赖斯表示。   据悉,双方的合作将带来约5000万美元的合资公司投资,并预计在2012年该协议第一阶段完成之前,为美国持续创造250个就业机会。GE和南车的合资企业将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美国本土技术和设备在美国高速客运铁路项目建设中的比重。除此之外,双方承诺所有高铁相关设备总装都将在美国完成。   “长远来说,这将为和该合资项目有关的总共大约3500个高技术制造业就业岗位提供保障和支持。GE的柴油内燃机车技术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而这份最新的协议将促进GE进一步扩大产品线,进军高速客运铁路相关制造业,尤其是高铁动车组制造。”赖斯说。   中国南车董事长赵小刚表示,中国南车在高、中速动车组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丰富的开发及运用经验,结合GE在泛美地区先进的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对美国铁路市场的深入了解,双方的合作将在美国建立一家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   中国在时速超过300英里的高速铁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2020年,中国计划将其铁路网总长扩至12万公里,其中1.6万公里为专用高速铁路轨道。   目前,GE公司正与中国南车展开合作,为中国铁道部供应迄今为止技术最先进、高效节能、低排放的内燃重载机车。现在,铁道部已将交付的300台机车投入运营。GE与中国铁道部现在及此前的合作项目,为GE公司持续创造了大约100个高科技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并为GE在美国的供应商创造了数以百计的就业就会。第二批再制造试点单位公布 两上市公司子公司入围 工信部7日公布了第二批再制造试点实施方案批复企业名单。中国北车(601299)和天地科技(600582)的子公司榜上有名。   在工信部最新公布的名单中,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是中国北车的全资子公司,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天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后者拥有其65.70%的股份。   工信部要求,各地主管部门要抓紧开展技术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将试点企业的相关项目优先纳入技术改造渠道予以支持。实施中要加强试点经验总结和交流,积极研究试点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工信部还要求各地主管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组织协调,跟踪试点工作进展。积极推动出台扶持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试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支持力度。   名单中其他入选企业分别是,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泰山建能机械集团公司、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新疆三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富美科技有限公司。   再制造是指以机电产品(装备)等旧工业制成品为原料,运用高科技的清洗工艺、修复技术或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专业化、批量化修复或技术升级改造,使得再制造后产品(装备)在技术性能和安全质量等方面达到原同类新品的标准要求。   此前,工信部已经批复了第一批13家再制造试点企业名单。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析:大国神工崛起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能否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在国家对新兴产业的目标规划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要达到15%的占比目标,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策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未来支柱产业来进行扶持和发展。2010年10月18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对于高端装备制造的范畴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卫星及其应用产业、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干支线飞机制造——  攀登高端制造制高点  飞机的航线主要分为干线和支线,干线是主要城市之间的航线;支线就是除这些干线以外的航线。干线飞机一般使用载客量和航程大的“大飞机”,大飞机主要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大型运输机,或150座以上的客机;而支线飞机主要为起飞总重在50-100吨之间,50-150座的客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空客380,其起飞重量已达到560吨,而当前我国仍无力制造起飞重量100吨以上的飞机。而我国唯一一款支线飞机ARJ21目前仍在适航取证中,预计2012年可交付使用。  航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扶持的重中之重。“大飞机项目”自2007年起正式启动,作为我国中长期发展(2006-2020年)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包含了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客机两大项目。其中大型运输机项目由中航工业承揽,而大型客机项目则由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负责。中国商用飞机公司2008年正式成立,其高管包括一位中央委员,两位中央候补委员,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大飞机项目的重视和决策层对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协调和资源整合要求的考量。  我们预计大飞机项目仅研发试制的投入就高达500亿元,该项目将跨越三个五年计划:“十一五”期间工作重点是开展大飞机项目前期准备、关键技术攻关和概念设计;“十二五”期间开展大飞机型号设计试验、试制并完成首飞,此外军用大型运输机有望交付使用;“十三五”期间取得大型客机C919的适航取证,并开始投放市场。当前中国商飞首型支线飞机ARJ21正在进行适航取证,预计2012年将投入市场;中航工业的大型运输机预计将于2013年首飞,2014年交付使用;中国商飞的C919将于2014年首飞,2016年将交付客户使用。  无论是军需还是民用,大飞机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预计2020年前未来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将超过500架份,销售收入有望超千亿元;考虑到我国民用航空市场的需求,C919未来的销售至少为1000架份,销售收入将超过2500亿元。未来随着飞机制造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支柱产业,航空制造上下游产业链无疑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主要涉及飞机总装、发动机制造、飞机零部件制造、航电通信产品制造、航空材料等各个行业。  通用飞机制造——  飞向高端消费的天空  所谓通用航空,指除公共运输航班客、货运输活动外的所有使用民用航空飞行器的活动。通用飞机主要分为四大类:直升机、活塞飞机、涡桨飞机和喷气飞机。从用途上看,全球通用飞机约50%为私人飞机,10%为公务机;因此,通用航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有钱人的游戏。  全球通用飞机总数约为34万架,其中美国22万架份。但是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通用航空器只有900余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根据“胡润财富报告”我国亿万富翁数量已超过5万人,需求并非发展滞后的因素;我国通航发展落后的瓶颈主要是我国低空空域尚未全面放开,此外机场的数量少、密度偏低,基础设施落后也制约了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  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通用航空制造列入新兴产业“十一五规划”当中,低空域政策对于通用航空产业的制约将成为历史。我国也有意鼓励通用航空器的购买从而将高端消费留在国内,带动国内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更多地提供相关就业岗位。根据《改革指导意见》低空开放将未来需分层次、分区域逐步开放,未来将增加北京、兰州等五个区域的试点。我们预计不久会将试点区域扩大至省甚至更大的区片,2015年有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放开。  未来十年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将分为两阶段。我们认为未来十年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十二五”期间处于市场铺垫和积累期:低空域开放首先需要机场、空管和航油等配套逐步完善;通用航空运营业务也将直接开展;由于细分市场较为成熟,外资品牌通航飞机在此期间将占据大半江山,国内与外资品牌合作的维修企业将直接获益。第二阶段:“十三五”期间,国产通用飞机制造商通过与外方合作逐步积累并逐步推出新品,国产航空制造将后来居上,并与国际接轨开始逐步走出国门。  我们预计2010-2020年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需求市场容量将达到1500亿人民币,将会带动通航运营和维修—机场及空管配套—通用飞机总装—国产飞机核心部件制造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卫星及其应用产业——  北斗导航步步为营  根据《中国的航天》2000 年和2006年两个版本白皮书的规划内容,我国航天发展的策略是优先安排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发展,适度发展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积极支持空间科学探索,无疑将卫星的发展次序放在了其它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之首。  2007年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此外同年《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大对卫星应用产业的扶持力度,并细化了相关的政策:“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  根据规划,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从2000-2003年,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到2012年发射10多颗卫星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中国及周边地区覆盖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产业链主要分为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和卫星应用四个方面。“十二五”前期,我国将陆续发射十来颗北斗二代卫星,后期将开始北斗三代的组网,未来十年将是北斗二代和北斗三代组网的高峰期。我们认为在2010-2020年间,随着我国卫星发射提速卫星产业链将整体获益,其中卫星制造和发射行业受益最为直接。此外,卫星制造关键部件的厂商也将分享我国卫星发射量的增长,卫星导航芯片和模块、卫星导航模拟器、时间同步系统的需求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2012年后,伴随我国在轨卫星数量提升,我国卫星运营和应用将迎来新的转折点。全球卫星运营应用产业主要包括卫星通信、遥感和导航三大类业务。当前我国卫星导航和已处于产业化转折的关键时期,卫星遥感应用正在探索商业化发展的道路,卫星通信广播应用产业已初具规模。综合来看,短期卫星导航市场机会更近。  2006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突破了百亿元、用户终端年产销量超过百万台、个人导航终端数量已超过车载导航终端数量,预计2010年我国导航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2008年美国卫星产业链的收入折合人民币已达万亿元, 2020年后北斗卫星能够覆盖全球,届时我国卫星产业链的收入也有望能达到2008年美国卫星产业万亿元水平。随着“北斗二号”发射高峰的临近,我们认为卫星应用三大方向中卫星导航从运营、导航终端至应用系统,甚至电子导航地图行业将迎来飞速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近图本土,远观海外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时速200公里及以上。  2009年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数已达到6552公里;根据我国铁路的规划,到2012年我国将建成客运专线42条,总里程为1.3万公里;而到2020年将建成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当前我国高铁最高时速已超过400公里。  根据2010年1月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投资计划,2010年铁路投资将达82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较2009 年增长16.7%。预计在我国铁路建设高峰的2010到2012年,总投资将至少维持在8000亿元的水平。  当前高铁装备制造已逐步成为我国的优势产业,中国高铁产业多次获得海外订单,并实现了出口地区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转变。高铁建设前期基建行业首先受益,主要包括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电气化工程和站房工程;随后受益的有车辆制造、铁路信息系统和铁路运营维护等行业。  海洋工程装备——  更远、更深、更强  广义的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可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三大类。而狭义的海洋工程装备则主要指海洋油气开发所需的海洋钻井平台、海洋采油平台和海洋工程船舶等三类装备的制造。  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代表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上的利益,目前对于该领域的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扶持将会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建立研发中心和划拨科研经费等方式来增强我国的技术实力,此外还通过税收和贷款的优惠来减轻企业的负担。我国是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大国,未来还有望通过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帮助国内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09年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信部曾明确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重点,针对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工、储运等方面的装备需求,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到2012年关键技术要求全面突破。  我们预计“十二五”规划还将继续加强对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技术、项目管理技术以及建造技术的支持和引导,提高我国在该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预计未来政策对海洋工程的支持将重点放在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配套设备,以及深水海洋油气钻采装备。我国是海洋石油开发的大国,但当前海洋工程市场占有率仍不足10%。随着技术攻关和政策扶持带来未来国产化率进一步,油气开发装备产业链相关的钻井平台及设备、工程船舶、采油平台、水下工程等将获益。高端装备制造受益股 高端装备制造  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卫星等高水平装备产业将受益  之前,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诸多问题,市场对高端装备制造并不关注。如今,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新兴产业被政府提出,有望在未来涌现出一批黑马。  从细分行业看,高端装备制造主要指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卫星以及数控机床、高速铁路等高水平的装备产业。其中,高铁和海洋工程方向的装备制造最受关注,中国北车(601299)和中国南车(601766,收盘价6.39元)最为受益。  另外,海洋装备将成为未来5年国家战略的一大重点。我国海洋油气开采相对薄弱,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在开发设计、勘探开采、工程配套等环节上,分别看好上海佳豪(300008)、杰瑞股份(002353)、海油工程(600583)、中海油服(601808)、巨力索具(002342)、中集集团(000039)等。  ◎重点公司  中集集团:三大业务三足鼎立  中集集团积极进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近期公告拟以7500万美元价格收购海洋工程移动式钻井平台全球领先设计商F&;G公司75%的股权。此外公司已完成对国内最大海工制造企业烟台莱佛士的收购,持股比例为50.01%;并持有全球第三大海洋平台钻井系统供应商香港TSC海洋集团9%的股份,烟台莱佛士持有TSC8%的股份。  中集集团初步进入了以物流装备、清洁能源设备、海洋工程设备三足鼎立的新时代,成为国内最大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之一。高铁主题投资报告:机车、信息化、电气化设备时代来临1、沪杭高铁通车,京沪高铁全线铺通,高铁建设不断推进!中国高铁建设投资提速,十二五将完成十三五的任务,高铁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2、高铁整个建设过程包括铁路基础建设(路基、桥梁、轨道)、高铁车辆以及配件制造、信息化和电气化设备。考虑到开工、竣工时间、相关行业已有的市场容量、产品毛利水平,我们看好行业的排序依次为:铁路信息化和电气化设备,高铁车辆及配件制造,铁路基础建设。  3、铁路基础建设占整个投资的40%-60%,关注时代新材(600458)、晋亿实业(601002)、东方雨虹(002271);高铁车辆及配件制造占总投资的10%-15%,关注中国北车(601299)、晋西车轴(600495)、太原重工(600169);铁路信息化和电气设备占总投资的25%-40%,关注辉煌科技(002296)、特瑞德、卧龙电气(600580)、宝光股份(600379)、鼎汉技术(300011)。  4、根据上市公司高铁相关产品占收入比重的大小以及相关产品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推荐以下公司:中国北车、辉煌科技、鼎汉技术、卧龙电气、特锐德(300001)、时代新材、宝光股份。长江证券:高铁转型之路的基石跨越新兴与传统的产业投资。  短期直接受益的范围包含了传统的投资拉动的基建、铺轨、车辆、电气化配置、运营和维护等阶段,同时受益于高铁所形成的客货分离所释放出运能也使得铁路运输服务得以衍生。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看,其受益的方向则来自于由高速铁路网在地理上所重新铺就的产业格局以及城市带的形成,房地产,餐饮旅游,酒店商贸将成为高铁之后的受益行业。  高铁进入密集建设期。  从铁道部调整后的中长期铁路网发展目标中可以看到,到2012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电气化率、复线率均达到50%以上,而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同时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建设运营为主导的带动效应。  从建设周期来看,最先受益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桥梁隧道建设所涉及的工程机械,水泥,建筑材料,其次是轨道铺设所涉及的钢铁、轨道生产加工、机床设备,还有运营前期的车辆和配套设施采购,其中包括机车及车厢的生产、电气化信息信号设备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而在最终的运营养护环节中,机车的零部件、养护耗材、车站运营将持续获益。  客货分离重在运营。  一旦可以完成对运输时间的缩短以及列车运行的效率,那么对于路网资源具有利用优势的运营企业将拥有充足的市场成长空间。我们看好现在在特种箱业务具有专营权的铁龙物流(600125),由于原有积聚优势所形成的网络和规模的垄断地位,作为行业先发者自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长期社会效益显现。  对于高铁所引致的长期效应来看,国外现有的历史经验显示,高铁尤其是高铁车站的设立,将加快人口向交通枢纽区域集中的速度,特别是高铁车站处于相对远离原有城市交通中心的情况下,这种流动进一步推动车站周边以及铁路沿线的城市就业和经济增长,使得站点所处城市商业服务和房地产业获得先行发展兴业证券:2012不是高铁的终点 目前市场对于铁路装备行业的担忧主要在于2012年之后收入是否会大幅下滑,我们认为铁路建设进度和规划比在手订单更能说明行业长期需求。铁路中长期规划中(2008调整)的2020年铁路里程远不能满足未来需求,明年推出的铁路十二五规划很可能提前实现12万公里目标,而高铁的最新规划里程远超目前2020年2万公里的市场预期。我们认为明年铁路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强化铁路大投资在政策面和资金面上的可持续性,提升铁路装备行业长期景气度,从而消除市场对于2012年后南、北车业绩大幅下滑的忧虑。  大概率事件:铁路十二五规划大幅提高规划里程  今年四月铁路十二五规划编制正式启动,结合目前各地的铁路建设进度和规划,我们经过测算后认为,2020年铁路规划里程远不能满足未来需求,明年推出的铁路十二五规划很可能提前实现2020年里程目标,而各地高铁建设如能按期完工,2012年末高铁里程将突破1.5万公里,2015年末突破2.5万公里,亦迫使高铁里程规划继续上调。  铁路2020年里程规划远不能满足未来需求  08年11月公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以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基础,当时测算2020年铁路总换算周转量为4~5万亿吨公里,目前看来存在严重低估,由此推导出的2020年12万公里总里程、50%复线率和60%电气化率的规划目标远不能满足未来需求。  根据最新的铁路发展和下游运输需求情况,我们经过测算后认为,2020年铁路总换算周转量约为7.5万亿吨公里,超过原总换算周转量50%以上,理想铁路总里程在15.8万公里,超过目前12万公里规划目标的31.7%,未来存在巨大的上调空间。  保守假设:长期GDP增长率降至7%,鉴于国内铁路货运瓶颈明显,兴业交运研究员认为客货分线和电气化率的上升将推动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有望从2009年的21.8%提高到2020年的29%,高铁网的建立将推动铁路客运周转量占比有望从2009年的32%逐渐上升到2020年的35%,可测算出2020年的铁路货运周转量5.7万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为1.8万亿人公里,总换算周转量为7.5万亿吨公里。  考虑到我国铁路换算运输密度1990-2000年1.73%年均增长率和1990-2009年2.93%的年均增长,以及我国近年铁路超规模发展后短期运输密度增速回落和铁路重载化对远期运输密度的提升作用,我们以1%~3%的增长率分阶段计算2020年铁路换算密度约4737亿吨/万公里。  我们可以测算出2020年的总换算周转量为7.5亿吨公里/万公里,换算运输密度为4737亿吨公里/万公里,则2020年的理想铁路里程在15.8万公里,比中长期规划中的12万公里高出31.7%,未来存在巨大的上调空间。高铁概念股一览  上游原料环节类   工程机械、桥梁及隧道专用钢铁﹑水泥﹑电力、建筑材料企业将直接受益,且他们的景气周期长、波动幅度小,这一类企业以中国中铁(601390)、中国铁建(601186)、中铁二局(600528)、隧道股份(600820)、徐工机械(000425)、三一重工(600031)、江山化工(002061)等为典型代表  机械车辆环节类   共同垄断国内铁路机车制造市场95%份额的中国南车(601766)及中国北车(601299)是高铁主题的首选目标,北方国际(000065)也具备充分的优势。  基建环节类   主要包括具有垄断地位的中铁、铁建、以及粤水电(002060)与隧道股份。近日国务院批复了有关地铁与城际列车项目,粤水电与隧道股份有望分得一杯羹。  零部件环节类   南方汇通(000920)、北方创业(600967)、湘电股份(600416)、晋西车轴(600495)、西北轴承(000595)、天马股份(002122)、中航重工、龙溪股份(600592)、太钢不锈(000825)、太原重工(600169)等公司直接从事机车及零部件制造,此类公司面临的发展空间依然较大;卧龙电气(600580)  信息子设备环节类   主要上市公司有华东数控(002248)、沈阳机床(000410)、秦川发展(000837)、东力传动(002164)、晋亿实业(601002)、时代科技(000611)、时代新材(600458))、辉煌科技(002296)、远望谷(002161)目前发展空间巨大。  铁路营运和物流环节类   广深铁路(601333)、国恒铁路(000594)、铁龙物流(600125)、申通地铁(600834)、中储股份(600787)等在大物流体系内的业务增值潜力巨大。尤其是铁龙物流、中储股份这样具有大规模铁路货运的龙头企业,未来依托交通枢纽,提升业务辐射的预期也更为明朗。高铁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广泛,诸多相关行业都会从中受益。海:海洋工程装备外延式扩张 挺进产业链高端 我国原油消费需求旺盛:伴随着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耗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我国原油需求旺盛,但探明储量近年走低。易于开采的陆地及浅海油气资源日益衰竭,而不具备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采的能力与装备,导致我国已探明储量逐步降低。而同期国际原油因深海勘探使得探明储量保持增长,中国已探明储量世界占比逐步降低。  我国原油需求长期稳定增长是推动海洋油气业发展的持续动力:虽然全球金融风暴暂时导致海洋石油开发有所减慢。长期来看,未来油气仍将在一次能源需求中居主导地位。陆上石油资源日益匮乏,储量巨大的海洋石油将成为开采的重点区域。据预计2005-2030年,深海勘探业务年复合增长率为10%。  深水设备成为未来海洋油气资源利用的关键点: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而深水区域是全球海油未来产量和储量的重要区域,深水逐步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的热点,深水装备市场规模巨大。根据我国海洋石油2015年远景规划中,未来5年,我国将有30多个油田待开发,需建造70多座平台,新建和改造10多艘FPSO。而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石油产量将由目前的5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整个海工市场总投资将达到2500-3000亿元人民币,而深水区域将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的热点。  外延式的扩展增强我国海工装备业竞争力逐步增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整体较为落后,自主设计能力不足。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回暖的背景下,国内企业低价收购具有技术优势的业内公司,积极布局未来经济回暖对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挺进产业链高端,参与国际高端海工装备市场竞争。  海洋工程装备相关公司:国内具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的上市公司包括中集集团(000039)、振华重工(600320)、上海佳豪(300008)、中国船舶(600150)及中国重工(601989),有望受益于十二五规划政策利好。陆:轨道交通产业链 高投入的高成长机会 未来高投入使轨道交通进入高速成长期。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建设提速,“十二五”期间将投入约四万亿;城市轨道交通“十一五”期间开始爆发式增长,到2015年规划投资近一万亿。巨额投入将使整个轨道交通产业链受益。  轨道交通产业链最受益行业为智能化和信息化设备行业。产业链依次受益的行业分别为:基建施工、工程机械、基建配套设备、机车车辆及其配件,和轨道交通智能化、信息化设备。但最看好的是处在产业链时序末端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设备行业。  基建施工是产业链中最先受益环节,也是资金投入最多的一个环节,铁路基建投资占比大约70%以上,地铁也在50%左右。建设期为2-4年,资金投入和行业受益期较为确定。看好全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中国中铁(601390)以及在地方铁路建设中有技术和地域优势的粤水电(002060)和隧道股份(600820)。  上游环节工程机械行业的评级为“看平”。因固定资产投入增速放缓及房地产调控的不确定性,导致单一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不足以支撑工程机械行业的高增长,故评级为“看平”。  轨道基建配套设备行业的高投入为部分公司带来投资机会。即对轨道建设依赖较高并有一定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如时代新材(600458)、晋亿实业(601002)。  未来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和地铁车辆需求强劲,机车车辆制造行业的双寡头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是最大受益者。地铁客车“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需交付2200辆,约为2008年全年交付量的2倍。大规模的需求保证了机车及配件制造企业的业绩。  未来高投入及广阔市场空间为智能化和信息化设备企业提供发展机会。智能化投资占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比重逐渐增大,未来三年投资规模将达1000亿元。行业产品毛利率水平在整个产业链中最高,且企业将向系统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方向转变,毛利率水平将可望保持。这一行业是产业链中收益最好的环节。拥有较长产品线和技术整合实力的公司,将在未来产品升级换代中实现高成长,鼎汉技术(300011)、辉煌科技(002296)和赛为智能(300044)具有发展前景。  空:航天军工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先锋  航天军工行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先锋: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任,其中蕴含了广阔的投资机会。国务院的决议将航空航天产业列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第一位。  经过10余年的积累后,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率先开始了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未来10年航天军工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也必然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五大细分产业领域的投资机会需要关注: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是中国航天工业由科学实验型向生产应用型转变的标志,未来市场规模将在3,000亿元左右。大飞机项目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我国未来20年的市场规模约4,880亿美元,国产ARJ21和C919型飞机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国家低空空域放松管制后,通用航空的市场会迅速发展。此外,航空发动机和航空母舰细分产业领域均蕴含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国防工业资产证券化将持续深化:军工资产证券化是中国国防工业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军工企业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实现提高企业效率、技术水平、综合竞争力的最终目标。我们不认为短期的某些意外事件会改变军工资产证券化趋势。目前,航空工业资产证券化率在35%左右,兵器工业集团的比例约20%,航天科技(000901)和航天科工集团这个比例在10-13%左右。军工集团后续资产整合空间十分广阔。  公司选择:行业龙头我们推荐:中国卫星(600118)、航空动力(600893)、西飞国际(000768)、哈飞股份(600038)。  资产题材我们推荐:中航精机(002013)、中航重机(600765)、江南红箭(000519)、成发科技(60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