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半副銮驾”详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2:31:42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半副銮驾”详考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馆“庄王府”,并正式开馆接待游人以来,引起天津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传统音乐馆中的“半副銮驾”(部分),更以其古香古色的精美造型,令人眼前生辉。进而探访其历史渊源,了解其在民间保护、传承的经历与故事,又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提供展品的“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更是以此为荣,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将“半副銮驾”的来历以“口述史”的方式详加论述,并公诸于世。据此,河西文化馆与庆音法鼓会数次组织会中老人座谈,畅叙渊源,拨淆正听,解“半副銮驾”艺术精谛,还“半副銮驾”真面目,从而进一步彰显其历史文物及其艺术价值。这里假借“详考”一词,一为详细记录,二为求得专家鉴定、指正、补遗,以存完整史料。

详考一:何谓銮驾?何谓半副銮驾?

古代帝王彰显威仪,所设仪仗用具和出巡乘坐车辆、轿辇,统称为“銮驾”。仅有仪仗而无车辆、轿辇,民间俗称“半副銮驾”。

銮驾分“帝驾”(又称武驾,为皇上所用)、“后驾”(又称文驾或彩驾,为皇后、嫔妃娘娘所用)。

帝驾仪仗为金器,如金瓜、斧钺,它既是皇帝宫廷仪仗,又是刑具,所谓“金瓜击顶”、“斧钺腰斩”。一般由宫中武士执掌。

后驾仪仗为木胎,角质灯罩,金漆彩饰,无刑具功能,主要起装饰作用,白天金光闪耀,入夜内燃灯烛,光亮新鲜。一般由宫中太监、宫女执掌。

目前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保存的“半副銮驾”,属于后驾,或称彩驾。所以无论是其形制样式、珠宝点缀、工艺造型等,都极具古代宫廷仪仗的装饰性风格,极具宫廷仪仗制作工艺、艺术形态的参考价值。假如这半副銮驾经年代鉴定属实,她极有可能成为我国目前保存最为久远的宫廷皇后(凤辇)仪仗,其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是可想而知的。

详考二:“半副銮驾”何以在挂甲寺落根?

挂甲寺(现挂甲禅寺)原址在河东大孙庄(清八国联军入侵,为便行船,将海河截弯取直,挂甲寺落于河西地界),是一座建于隋末唐初的古刹,原名曰“庆国寺”。相传唐太宗东征曾在此挂甲休息,并亲自将寺名更改为“挂甲寺”。又据《重建挂甲寺碑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游击将军张良相在抗倭战斗得胜后,来到挂甲寺遗址,听说了唐朝旧事,于是效法前人,也在挂甲寺“挂甲”庆贺胜利。时事相沿,渐渐地寺庙名号大于村名,民众相习直呼挂甲寺,而遗忘了大孙庄原名。

明代挂甲寺村为天津卫四官庄(大孙庄、小孙庄、郑庄子、杨庄子)之首,统辖四十八村,所得钱粮税赋世供皇宫后妃娘娘所用,俗称娘娘的“胭脂粉地”。明末崇祯时期(1628—1644年),全国大旱,唯有海河两岸连年丰收,村民历年纳贡,无缺无欠,因而受到后妃娘娘的赞赏,亲赐“半副銮驾”以示恩泽。村民们将半副銮驾保存在挂甲寺大庙内(后移存挂甲寺东大街佛堂内),逢年过节将其请出摆放、祭拜,以表达敬仰之情和荣耀之感。从此“半副銮驾”落根于挂甲寺村,至今约380余年。

详考三:挂甲寺先有“半副銮驾”后有“法鼓老会”

据老人讲:自从“半副銮驾”落根于挂甲寺村后,逢年过节村民们都要将銮驾请出“吹吹打打”地祭拜一番,但当时该村并未有法鼓会,至于当时演奏什么样的鼓乐曲牌,早已无人知晓。直到清雍正九年(1731年) 村民们共同商议“请人传艺”,才成立了“法鼓会”(一说:为河南少林寺云游僧人游真和尚传授了文法鼓。又说邀请的是田庄刘树玉刘四爷的大哥来在挂甲寺,传授法鼓曲牌和武法鼓表演技艺,但后来本会与田庄法鼓会交流,发现打法并不相同,这在民间艺术传播活动中也属正常)。又因为挂甲寺村古有“庆国寺”,村民们便据此为法鼓会取名为“庆音法鼓”,而“半副銮驾”顺理成章地成为法鼓会的随从仪仗和摆设,故最终命名为“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这就是挂甲寺法鼓会中关于“先有‘半副銮驾’,后有‘法鼓会’”的故事。

关于“津门法鼓”在天津传承的历史有多种说法:一说燕王扫北(1390年)时天津就开始有了法鼓;又据《天津皇会考》(成书于1936年)载;大觉庵金音法鼓、侯家后永音法鼓、东、西园法鼓会,先后成立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5年)等等。

据此考证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正式命名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的说法基本是可信的。另外据庆音法鼓会老人讲,曾有人对该会鼓箱中——“从明朝崇祯末年赐给挂甲寺”字样的“墨迹”进行了鉴定,并认定为“明代墨迹”。但并未留下鉴定书。另外该会鼓箱上尚有“同治五年(1867年)岁次丙寅巧月合会人等制”字样,当也可作为“半副銮驾”的历史佐证。可惜的是鼓箱中部分文字墨迹被刮除,当也是一种损失。

由此,庆音法鼓会中的老人们对于“銮驾”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正因为如此,在报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命名工作中,对其铭牌仅标注为“庆音法鼓会”而深感遗憾,更在一些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发生了将半副銮驾张冠李戴的错误时忿忿不平。这当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半副銮驾”的确是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得以成立,并在各种庆典,直至“皇会”祭祀、巡游活动中占有显著位置的“仰仗”和“荣耀”。“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是一个完整的特指名称,是不可分割的。

详考四:銮驾遭盗被毁和依旧制修复

在现存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的相关资料中,有这样一段历史记载:“嘉庆八年(1803年),銮驾曾遭盗毁。道光九年(1829年)村里的陶秀才(姓名不祥)、闫亮、孙国良、姚先生(姓名不祥)等人出头,依其旧制对銮驾进行了修复”。这就使人产生一种错误印象,即现存的“半副銮驾”是复制品,而非原物,于是其文物价值也就可能大打折扣。

据了解,实际情况是,当时的盗贼仅将原銮驾上的红、蓝宝石、玉件、珍珠等部分装饰件盗走,并未毁坏銮驾的原基础框架和结构。所谓“依旧制修复”,只是法鼓会众重新购置、安装了小件装饰物品,并进行了整理和粉刷。用现在老会员的话说:假如当时銮驾真的被毁,仅靠民间工匠的手艺和资金状况是根本无法复制的。按一般逻辑关系和现存銮驾物件的艺术造型和工艺推断,此说法是可信的,也就是说这“半副銮驾”仍是明代宫廷遗物,因此值得我们倍加重视和珍惜。

详考五:近现当代半副銮驾沉浮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民生调蔽,天津各种民间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挂甲寺村的庆音法鼓銮驾老会亦然,所以在村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挂甲寺的会活受罪,当了棉被去出会”。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挂甲寺村民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为维护半副銮驾的特殊荣耀和本村颜面,村面们克服生活困难也要坚持出会的信念和行动。据相关资料记载1936年(民国24年)天津最后一次天后宫妈祖娘娘巡游的“皇会”时,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就因为銮驾的特殊地位,被排列在众会之前。其后整个日伪时期半副銮驾蛰伏隐藏从未露面,此举当也起到了保护国家文物免遭日寇掠夺、毁坏的作用。直到1946年光复后,村民们才再次将其请出,并集资维修,恢复了法鼓銮驾老会在各地庙会中的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业复兴,各种广场民间艺术纷纷登场亮相。1953年3月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代表天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华北地区民间音乐舞蹈汇调演,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派出的第一个民间艺术团体,且在演出中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1957年区政府投资1800元对銮驾进行了修整,并参加了当年天津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大型演出活动,进行了“设摆”表演,半副銮驾再见光明。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挂甲寺与杨庄子、黑牛城等村合并,称为长青公社。随着“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的深入开展,挂甲寺僧人离散,庙宇破废,村民将半副銮驾移存到挂甲寺村所属董存瑞生产队大队部(属私人院落,原址在今解放南路立交桥北引桥附近)。直至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期间,孙庭伟(已故)率村民们将其隐藏在牲口棚内,用草料深深遮盖,并约定全体村民“封口”,从此免谈“銮驾”下落。这副代表封建皇权的“半副銮驾”,侥幸躲过被“彻底砸烂”的历史劫难。

改革开放以后的1984年,随着城市拆迁改造工程启动,挂甲寺村在拆迁过程中,意外发现被隐藏和遗忘的半副銮驾,以及法鼓乐器等物品,这再一次唤醒村民们“銮驾和法鼓”的百年情结,点燃了他们恢复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的热情,同时也引起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的关注和重视。1984年,挂甲寺街和文化站出资2000元,2004年区政府再次出资5000元,与此同时村民们自愿捐资数千元,合力整修銮驾,购置设备、装具,使得历尽沧桑的这半副銮驾和法鼓老会重放光彩。

1985年天津市古文化街落成典礼暨“天后宫庙会”,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携“半副銮驾”隆重设摆亮相(从元月1日至18日连摆18天),使天津的文化历史和“天后宫妈祖祭”活动多了一份历史的凝重和浑厚;1989年该会参加了北京“龙潭杯”民间花会大赛,获得二等奖;1990年改编为舞台表演形式,参加“河西艺术节”演出;农历乙酉(2005)年三月二十三,参加天津市大型“妈祖祭典——皇会”演出活动;2006年参加天津建卫六百年大型庆祝演出活动;同年6月10日至16日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参加在天津博物馆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天津电台、电视台、天津卫视“话说天津”等节目多次播放“半副銮驾”的历史和相关资料,直至“半副銮驾”在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精彩亮相,并引起天津民众广泛关注,就在情理之中了。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携众乡亲,历300多年历史沧桑,期间政权更迭、兵匪战乱、天灾人祸,几度沉浮……。然而他们以民间集体收藏、保护的方式,真真切切地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无比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遗产,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一段民间信仰习俗的佳话,一批我国古代宫廷艺术的珍品,其历史功绩自待后人评说。

附考六:“半副銮驾”与各地现存“銮驾”比较

在我国广泛开展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各地陆续报道了发现宫廷“銮驾”的消息,据称:江西吉安乡村发现北宋仁宗皇帝赐给该村始祖胡晃的銮驾;陕西省合阳县坊镇坤龙村发现一副明朝洪武年间的迎神銮驾;河北迁安大傅庄发现明万历年间銮驾;山西繁峙县公主寺发现了一套完整的清代銮驾等等。

“銮驾”本为中国封建社会“皇家”专享权利及其威仪象征,何以流入民间?考证史实大概主要缘于以下四种原因:一是由于百姓对皇家所作某种特殊贡献或机缘(如税赋贡品、治病、休养等)得到皇家赏赐;二是皇家直接赐予当地某一民众信仰先祖、神祗,或获得皇家敕建封号神灵,以仪仗壮形色、助声威,并彰显皇恩浩荡;三是由皇上直接颁发、赏赐给朝中王侯、功臣、重臣、封疆大吏的仪仗等,其有不同等级制式,由家族世代相传;再有就是民间为举行重大的祭祀仪式而仿制的迎神銮驾等等。

据此,当代文物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有三,一是皇家宫廷正品,二是传承年代,三是工艺艺术含量。

以天津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保留的明末“半副銮驾”,与我国各地发现的“銮驾”相比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年代记载详实,传承历史清晰。2.“后驾(彩驾)”特色鲜明,装饰(而非武器)风格浓郁。其它发现多为“帝驾”样式,但又多非“金器”。3.木胎雕琢,珠宝、玉件、金箔装饰华丽美观,做工精细。其它多为木质结构,且造型、做工简单(当然不乏粗犷)易仿。这里并未有否定其它各地 “銮驾”历史名分,和传承保护的史学及文物价值,仅是以此强调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保留的这“半副銮驾”工艺艺术特色而已。

附考七: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半副銮驾”仪仗类别辩析

目前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所存“半副銮驾”计有23种,46件,其中似可分为:【随驾仪仗、执事类】日月龙风扇,九曲黄罗伞、金瓜、钺斧、朝天蹬;【佛八宝类】轮(法轮)、螺(法螺)、伞(锦伞)、盖(天盖)、花(荷花)、罐(宝罐)、鱼(双鱼)、长(盘长);【吉祥物饰品类】蝠、元、扇、磬、茹、艾、方;另有软对、硬对、高照、手挑灯、气死风灯、七星灯等等。

在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中,流传着有关銮驾形成历史的相关资料如下:銮驾在秦始皇时期以金属制造,有金瓜、斧钺、朝天蹬,为殿上杀人武器,是刑具。西汉时期被称为龙凤驾,增添了伞、扇;隋文帝时改称鸾驾,又增添了轮、螺、伞、盖。隋炀帝时期又称作龙凤驾,增添了花、罐、鱼、长,并特制一堂供后宫娘娘所用,名为凤驾。到了唐太宗时期又用銮驾名称,再添蝠、元、扇、磬、茹、艾、方,随辇而行,宫内设摆,夜晚可燃灯等等。

但是,便览我国封建王朝典仪制度,其中有关銮驾执事规模、人员(武士)数量,特别是其仪仗等级均有严格规定。在皇家銮驾中经常出现的有伞、扇、金瓜、钺斧、朝天蹬等等,而无以上所列“佛八宝”和“吉祥物”饰品类(或因为本人学疏才浅,掌握资料有限)。据此分析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所存“半副銮驾”,当是皇权象征与佛教法器和民间吉祥物崇拜相结合而渐成,这也当符合我国民俗信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目前,仅从挂甲寺“半副銮驾”仪仗做工分析,其中日月龙风扇、金瓜、钺斧、朝天蹬、罐(宝瓶)似乎为同种工艺,且具有宫廷工艺的“精品”艺术价值,应当成为我们的关注焦点和重点保护对象。有关“半副銮驾”(彩驾)的制作年代与工艺等,都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考查论证。

总之,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及其所存“半副銮驾”,作为天津地域文化的历史见证,有其独特的社会学、民俗学意义。而民间集体保护的形式,虽然使其保持了“活态传承”的基本形态,但是窘于保护技术方法和维修资金的欠缺,又使其面临消耗毁损的不利局面。因此我们诚盼与各界专家学者和非遗保护机构,共商“半副銮驾”的保护方法和策略,更久远地为天津人保留下一片美好的记忆。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口述人(签字):

傅同林87  傅同利86  熊宝路83  李相义82

宋淑英80  傅宝堂78  陶起贵77  李玉奎69

张新甫65  刘永德65  王国斌64    64 

孙宝昌63  于富泉63  傅宝安60  李凤年60

侯永来60  陶俊海53  马俊龙50    44

(以上按年龄排序)

 

文字整理:

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员

天津发展舞蹈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副研究员          高惠军

 

2010-6-5

 

注:《仪仗类别再辩》

目前挂甲寺存半副銮驾中“罐”的造型与工艺,实与金瓜、钺斧、朝天蹬相似,当为“宝瓶”,而非罐(罐应当有盖子),宝瓶与金瓜、钺斧、朝天蹬成双组成一套。于是“佛八宝”中缺一“罐”。“吉祥物”排列顺序,也出了单数,这不符合中国“成双成对”的文化传统和观念。现在看似乎缺了一“寿”。似应为:圆(天圆)、方(地方)、扇(风调)、磬(雨顺)、蝠(福)、鹤(寿)、艾(香叶)、茹(香草)。

 

20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