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众的前朝梦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59:17
张光茫《 人民日报 》( 2010年12月07日   20 版)

《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美)史景迁著,温洽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很早之前读明代散文大家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时候,就觉得张岱很神秘,给人不可触摸的感觉。现在,读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时,我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穿越时空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
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把公安派的清新与竟陵派的陡峭熔于一炉,兼有两派之长,堪称晚明小品文大家。但一般人都对张岱的生平并不清楚,也不了解这些优美散文背后的现实关怀。史景迁不怕困难,从张岱散文入手,通过精心拼贴无数碎片,一点一点还原出一个大家不熟悉的张岱形象。通过写这部张岱的传记,史景迁“去思索四百年前的生活与美学”,进而将笔触延伸至晚明士绅阶层的生活、思想、审美趣味等层面,用以反映那个历史阶段的中国社会状况与世情百态。
张岱是江南名士,富于才情和学养,坚韧而不乏机智。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衣食无忧,性喜游山玩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但49岁那年,清兵入关,张岱的人生遭逢重大转折。他带着幸存的家人隐逸于绍兴龙山,务农为生,余生力修明史,88岁方成,是为《石匮书》,书成后不久亡故。
个人历史与家国历史相互映照,无法切割。面对挡不住的历史洪流,还归龙山是张岱的一个选择,也是他能自主画下的一条人生界线。不论是怀志一生纂修的《石匮书》,还是《陶庵梦忆》里多情善感的前朝旧事,都镶嵌着家族轶事与大时代的悲喜交错。张岱一生的浮华苍凉,在梦与忆的交错摆荡间隐隐浮现。张岱的人生选择,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不仅反映了那一特殊时代的社会氛围,还体现一个读书人在强大压力中对人生真谛的追寻。
史景迁认为张岱不仅是史家,也是热爱历史的文人。他书写张岱的一生、内心转折及过往追忆的同时,更深层探讨张岱身为知识分子,是如何借由回忆以及修史,确立自身的存在价值。在得与失之间,惟有捕捉消逝的回忆,以书写对抗遗忘,才能坦然面对世事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只是史景迁在论述中,没有掺杂主观评价。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可能是尊重读者的一种表现,即给读者充分的空间去解读。
这本《前朝梦忆》是面向大众的,因大众对了解历史往往有着更多的兴趣。史景迁的叙事功底当属一流,他的史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文学作品,文字流畅隽永,形神俱佳,读来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不过,史景迁虽是著名学者,毕竟中西有别,在一些细节问题的理解上会有偏差。比如已经有人指出,张岱有时自称古剑老人,史景迁在书中就将其理解为“携着一柄古代宝剑的老人”。事实上,张岱的家乡在古代称为剑州,张岱取这个别名只是为不忘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