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争鸣正在遭遇各种闹剧搅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3:31

学术争鸣总被闹剧搅局

 ◎严辉文

 

近日,在“打假斗士”方舟子的微博中,由其妻代替发布消息称,方舟子在住所附近遭袭受伤。方舟子住地派出所亦证实此事,目前,石景山公安分局刑侦、派出所等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见830日《新京报》)

 

舆论将方舟子定位为“打假斗士”,不过,熟知方舟子其人其文的人都知道,他与职业打假人王海之类有极大的区别。他虽然同样对于学界假丑恶“眼里夹不得沙子”,但是他只是通过著述手段予以揭露,并不存在索赔之类的目的。尤其重要的是,方舟子揭露造假大多定位在学术界,很多甚至直指国家研究部门和高校,比如基因皇后陈晓宁、民工打磨汉芯、“昏教授”肖传国、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东南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知常、蒙牛造骨牛奶蛋白(OMP)、“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门、神仙李一真相等事件。

 

方舟子的口头禅是,谁假我就打谁。所以他开罪的不乏学术权威和各界精英。应该说,方舟子打假的“压力成本”也是巨大的,而这一过程与经济追求无涉、与个人好恶无关,从根本上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不仅见证了学人的铮铮风骨,也表明了正常社会所不可或缺的那颗学术良心离我们并不遥远。

 

方舟子的打假,基本上算是一种学术争鸣的范畴。毫无疑问,不乏恨方舟子的人,甚至于囿于个人见识、立场、学术功底之限制,方舟子也不可能总是真理的唯一宠儿。但即便他的大嘴惹出了什么是非,也大可以进行学术争鸣啊。至少有种你就拿出不假的证据来吧!何以要使出下三烂的手法搞人呢?

 

现在有一个怪现象是,学术论争方有那么一点意思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搅局,或者行政力量的干预、或者经济手段的左右,而最等而下之者莫过于骚扰、恐吓甚至于用黑社会手段进行伏击。方舟子事件其实并非孤例。比如,在曹操墓真假之辨上,正当挺曹派、反曹派拉开架势论战方起时,事情近日又峰回路转。在曹操高陵考古队领队潘伟斌对外发表声明,称将对“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的组织者倪方六等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后,倪及时回应:欢迎潘来告我。(见829日《扬州晚报》)

 

曹操墓有疑点大概毫不奇怪,所谓七十二疑冢之说,既让曹操墓在认定上存在着天然的困难,也给如今的掘墓派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事实上,自200912月曹操墓被认定之后,关于曹操墓真假的质疑声并不因为官方认定就有所停歇。而在学术的层面,以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倪方六不久前在“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所进行的公开讨伐,曾经最引人注目。应该说,在当前盗墓、造假盛行的时候,在政绩和GDP之类让政府公司化、学者商人化之闹剧频出的时候,对曹操墓真假进行学术层面的质辩和争鸣,其意义更是不可小觑。

 

未料,正当各界人士苦盼被质疑方拿出铁证的时候,他们却王顾左右而言他。曹操高陵考古队领队潘伟斌在声明中称,“针对苏州所谓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组织者倪方六等人,组织和散布我队在曹操高陵考古工作中造假,并造成极其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我队将诉诸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考古方不急着拿出证据自证清白,倒是先祭起法律起诉的大旗,这一招太过突兀,也使坊间最愿意看到的学术论争迅速向闹剧转向。搅局非止于所谓起诉,现在有迹象表明,谁要想进行学术质疑,谁就是自找麻烦。在一直点击量颇高的倪方六博客里,有人在他的私信里给他警告:“你这样闹下去,我们大家都没好处。”另一个论坛参与者闫沛东也接到来自郑州的恐吓电话,告诫他“不要再说了,不闭嘴后果自负。”

 

你说要真相,他忙着恐吓;你说要打假,他暗处打人。种种搅局不只使真相随之退隐,也不只是让学术论争变身关公战秦琼式闹剧,其实更是一种混淆视听的搅局。因为由此一来,奇怪的大众舆论可能出现“都不是好东西”的误导,使真相爱好者、真理追求者与学术造假者(有时造假者更能赢得同情)一样,被拖入越描越黑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