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和美元指数的内在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26:01

汇率和美元指数的内在研究

(2010-12-06 15:24:37) 

一、汇率的内在研究(从货币角度分析中国现状的无奈)

二、简述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三、简述浮动汇率的种类。

四、美元指数的内在研究(简短的核心内容)

五、德国的默克尔

(最近很多人问我美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收网,我只能说我问过佛主,佛主说快了,具体是3个月后还是6个月后他也不知道。其实时间点不是固定的,为了达到一个战略目标,会通过好几个战役来完成,为了单独的战役目标会通过不同的战术来达到,战场情况也在变,所以美国用的是实战分析原则来进行操作的,有时我们看到的是战术佯攻,有时看到的是诱敌深入,中国36计的精华尽在其中)

  下面有空会写一篇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现状的文章(可能花的时间会比较多)。

   最近在考虑如何来看待我们的粮价问题(后面将写一篇分析的文章),粮价被行政手段压低的结果是一个最差的结果,因为后面爆发得会更厉害,但是又不能放任粮价疯长,所以我最近在考虑后面6个月让粮价稳步上升的一系列策略(稳步上升,但是有个期望终值,这样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配合对于粮食收购的管制,可以减少商人囤积粮食的行为,等到明年第一季粮食可以收割的时候基本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面缓解粮价的问题,这个里面会涉及到粮价、粮食期货市场、粮库、国储粮抛售等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最怕的就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一、汇率的内在研究(从货币角度分析中国现状的无奈)

我们如何来看清楚这个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个复杂表象世界下面的游戏规则,其实货币就是他们的本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货币关系就体现在汇率上面。也许有人认为国家与国家的贸易关系体现在商品的供需上面,那就错了,这个是以前商品社会的时候的理论,现在是资本社会,我们要从全球资本社会的角度去考虑,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但是资本项目顺差,通过这种办法已经作为帝国有靠近70年了,这个就是他们理解了资本社会的精髓。英国成为帝国的时候是经常贸易顺差,因为那个时候是商品社会,还没有过渡到资本社会。资本社会的核心就是金融,金融的核心就是货币,货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就是汇率。(下面有段是摘自网络,进行了整理和编辑)

 汇率是什么?汇率就是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是一个国家的物价和另一个国家物价的比率。
  
  在均衡汇率体系中,一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贸易赤字意味着对其他出口国的进口大增。在传统国际经济学假设只有A、B两国进行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如果A国的进口需求大于B国,由于对B国的货币需求增加,在汇率自由浮动的情况下,A国的货币将贬值。B国的货币将升值。汇率的变动又影响A国的进口和B国的出口之间的平衡。这个就是汇率平价理论的基础含义。也可以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考虑。
  
  然而,这个均衡汇率过程在现实中却没有实际发生,这到底为什么?
  
  在实际国际贸易中,均衡汇率可以成立的必要的条件是:
  
  1、进行国际贸易的两国货币均是国际上自由兑换和流通的货币;
  
  2、不存在强币驱逐弱币的国际货币霸权体系。
  
  在金本位实行时代,这个条件是存在的,黄金(含白银)是唯一的国际货币,各国贸易以黄金为衡量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唯一的定价标准。各国发行的纸币与黄金含量挂钩。然而自从1971年美国单方面废除35美元可兑换一盎司黄金的国际协议,纸币就成为没有标准固定等价物的法币,仅仅由国家信用保证其价值。而美国以独有的大国地位成为这一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龙头老大。在一国纸币可以不以黄金储备为担保发行成为国际贸易等价物时,自由均衡汇率体系就实际不在国际贸易中行使职责。非均衡汇率体系才是左右国际贸易中货币交换机制。
  
  非均衡汇率体系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仍以A、B国为简化例子)A国货币汇率高估和B国货币汇率低估的外汇交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国际贸易以各国纸币的管理汇率形成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汇率形成机制,还存在一个强制非均衡汇率保持稳定的关键要素——即货币壁垒。货币壁垒这个概念可以解释作:在汇率决定机制中,各国的金融货币政策和政治、军事决策均会阻碍干扰汇率正常的调整,即一国政府对本国汇率设置限制自由浮动的各种经济政治甚至军事上的障碍,称之为货币壁垒。
  
  我们以传统自由汇率均衡设立一个坐标系,在加入货币壁垒的参数后,均衡汇率过程将从原来的A、B点移至A’、B’点,即强制使一国货币币值高估和另一国货币币值低估的非均衡汇率保持相对稳态。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好比在一个标准天平称上,原来A国用100两黄金可以交换B国10000斤小麦。但是在货币壁垒存在的实际国际贸易中,A国在80两黄金上加了一个20两的砝码,强制使80两黄金和10000斤小麦交换。这里,20两砝码就如货币壁垒的作用,起到实际扭曲均衡汇率的作用。(稍后分析为什么B国愿意用小麦交换不足重量的黄金)
  
  在固定汇率制或弱币钉住强币的联系汇率制条件下,非均衡汇率对于国际贸易双方均有利。由于货币壁垒的实际存在,在一定的时期,各国外币存在相对高估和相对低估的非均衡汇率是一种常态。以美元和日元汇率兑换为例,二战后,一美元兑360日元的固定汇率制保持了近二十年,这期间,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早就使日元处于相对低估的状态。由于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出口大于进口的国家来说,采取相对低估的货币壁垒可以享受高就业和出口产业高速增长的利益。因此,出口导向国的货币壁垒倾向于保持本币相对低估水平。而对进口大于出口的国家来说,本币相对高估时大量进口也可以享受对本国有利的经济利益,如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降低进口消费品价格,从而保证本国物价指数的平稳等等。
  
  然而,国际货币必须是一般商品等价物的价值核算单位这个基本经济规律,决定非均衡汇率体制,既一国币值的相对高估和另一国币值的相对低估存在一个相对安全边际。超出这个安全边际,国际贸易中就会产生一国币值的绝对高估和另一国币值的绝对低估。这时,国际贸易双方实行的货币壁垒不再有效,非均衡汇率的短期稳态必然发生崩溃。双赢的利益交换基础消失了,一国的损失即是另一国的利得,因此国际合作必然破灭,走向激烈争斗。
   *现在回到我们在本篇开始的问题,中国为什么非要用辛苦血汗赚来的巨额美元去购买美国国债,支持美国的经济和国防发展?如上所述,均衡汇率成立的首要条件必须是:进行国际贸易的两国货币都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和兑换。而人民币不是一个国际货币,不可以自由兑换和流通。因此在中美贸易中,美元即是国际大宗商品的计价单位,又是首席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出口的国际结算只能使用美元,这在二战后是一个公认的国际贸易法则。中国人自己不能说,我不用美元而要用人民币结算。因为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人民币都属于一个弱币,你这么说国际上没人会理你。不要说美国,就是其他非洲小国和中国贸易,你要他收人民币,他也会拒绝,“我不要,人民币拿着有什么用,我又不能到其他国家去买商品。”
  
  但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允许外国货币随便在本国流通。中国改革开放后,大量引进外资,出口猛增,相应外汇收入迅速增加。也就是美元储备迅速增加了。但是为什么中国全部不能以美元现金的方式储备外汇,而要去购买美国短期国债?
  
  这要从尼克松冲击说起,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越战,在世界上充当国际警察到处驻军,经济实力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却下降了。而日本,欧洲主要是德英法的经济迅速复苏,积累了巨额的美元。在当时金本位的情况下,日本和德英法担心美元贬值,纷纷要求向美国兑现黄金。而二战后美国原来拥有价值220亿美元的黄金,到1968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只剩51亿了。这时美国已经对各国按官价兑换黄金要求无法维持,终于在1971年由尼克松代表美国单方宣布废除美元和黄金的挂钩。然而,美元仍然有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经济和政治军事强权支撑,继续保持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各国要和美国进行贸易,就绕不开美元结算。
  
  我们再以简化的两国国际贸易来说明,假设国际贸易只有中美两国,中国为出口顺差国,美国的经常项目巨额逆差。如果汇率是自由浮动的,那么按传统国际经济学理论,出口顺差的国家即人民币应该升值,出口逆差的国家即美元应该贬值。
  
  但是实际情况是,二战后,各国货币都和美元保持着某种固定汇率的关系。汇率无法自由浮动。
  
  在固定汇率的条件下,如果两国贸易出现不平衡,短期不调整汇率的均衡条件是:出口逆差的国家比如美国必须购回本国的货币保持汇率的稳定。或者抛售他国的货币比如人民币平抑人民币升值。但是要抛售必须先要有人民币储备。现实中,人民币无法自由在国际上流通和兑换,即使可以自由流通,人民币是弱币,美联储也不肯承认其国际储备货币功能。所以只有单向操作美元这一种途径。
  
  而如果中国把出口赚取的美元以现金方式储备在中国央行,美国的货币供给量就会因为中国的美元储备而需要增加发行。否则,美联储因为外国储备出口盈余的美元而追加发行美元,纸币发行过量,等于美元实际在贬值。
  
  为了保持美元和人民币的固定汇率,中国必须把大部分出口赚取的美元购买美国的商品或向美国兑换黄金,才能保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汇率均衡。而在金本位废除后,美国发明了用短期国库券来代替黄金,即用国家信用来保证美元的兑换价值。这相当于美国政府拍着胸脯对各国说,“老大我金库里黄金不够兑换了,你们买美国国债吧,我保证以后还本付息。”你不能说美国人善使金融诡计,谁也没有强迫一国对美国进行贸易。然而在国际贸易中,哪一个国家也不愿放弃对美出口商品和劳务。何况二十年前的美国超级强大。于是,各国就默认了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用发债方式对冲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逆差。用通俗的话说也就是“打欠条买商品。”
  
  这就是中国央行的金库里,没有多少美元现金的真正原因。中国大部分美元外汇都去购买了美国国债和公债了。(注:许多人在谈货币战争时没有分析这个矛盾)将这一演绎推广到日本和中东产油国,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美国有4万多亿的外债是由中国、日本、阿拉伯国家等负担的。(因为美国封死了中国去购买国际资源和科技的路)
  
  最初应该说,用出口创汇购买美国国债是合适的投资。因为美国的经济增长很快,美国的资本市场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足以吸引全世界中短期资本流入。美国也乐于充当这种领导全球资本垄断地位的角色,结果美国的外债越欠越多。有一天,美国财政部突然发现,欠债对美国利大于弊。拿着中国话来说,欠银行10万元,天天被人在后头追债。欠银行10个亿,银行拿你当大爷。

 

以上就是一个正常的经济模式,但是一旦这个正常的经济模式里面参与了阴谋(其实从日本、东南亚被搞瘫后就不是阴谋是阳谋了,中国后面还会有国家接替中国成为下一个贸易顺差国的),可想而知,这个就是一个陷阱,而如何来跳出这个陷阱,就是我们不能把我们的美元储备去买美国国债,而应该是去购买资源和技术,但是这条路肯定被美国封死了。这个就是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基本就注定了现在这个结局的原因,2000年时也就注定了现在房产形势、股市和货币发行量。我们现在要的是正视现实,理解我们的GDP的真实含义,了解我们所处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军事环境,尽量减少损失。


二、简述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1)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指现行人民币汇率是在什么机制作用下形成的。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该制度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概括为以下要点:
         
      1、 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人民银行通过规定银行在外汇市场的周转头寸,以及相应的货币政策手段在外汇市场吞吐外汇,调节外汇供求,以保证汇率稳定。
     
      2、 汇率形成以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为基础。外汇指定银行在中央银行规定的交易头寸内进行银行间外汇买卖,形成市场供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人民币对外币的市场价格。人民银行根据前一营业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形成的美元对人民币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主要交易货币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外汇指定银行根据公布的基准价,根据国际主要外汇市场的行情,套算出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价。外汇指定银行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确定挂牌汇率,对客户买卖外汇。
 
      3、 在国内汇率是统一的。所有的贸易、非贸易以及资本项目的对外结算支付都使用统一汇率。

    (3)简单描述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形成以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为基础;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范围内浮动;

    特点:市场汇率、单一汇率、浮动汇率、有管理的汇率。

三、简述浮动汇率的种类。

  浮动汇率制是指外汇行市不受某种客观因素限制而由外汇供求关系自行决定涨落的一种汇率制度。在外汇市场上,当外汇供应不足时,本币汇率就上升;反之,本币汇率就下降,从而形成市场汇率。

  按照汇率浮动的方式,又可把汇率分为:

   (1)单独浮动,指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货币发生固定关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单独浮动;

   (2)钉住浮动,指选定一种外国货币作为基本货币,将本国货币钉住基本货币,当基本货币汇率上下浮动时,本国货币的汇率也随之浮动;

   (3)联合浮动,又称“蛇形浮动”,指一些国家组成某种形式的经济集团,在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有关国家承担干预义务,共同维持汇率的稳定,而对集团以外的国家则实行共同浮动的办法。

 

四、美元指数的内在研究

1、美元指数的构成

    欧元 57.6%

    日元 13.6%

    英镑 11.9%

    加拿大元 9.1%

    瑞典克朗 4.2%

瑞士法郎 3.6% 

  为何美元指数这样构成?假如把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等比较大的经济体都放进去,其实欧盟的占比肯定在40%以下(实际上2009年欧盟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例在20%多),但是这样的话美国操控美元指数的难度就很大,这个也是一个战略性的结构,人家当初设计这个美元指数结构的时候就是为了更方便控制。这个就是美元指数深层次的结构性原因。

下面是中国、美国和欧盟的相关经济数据对比(可见这几个经济体的经济总量的对比和经济质量的一个大致宏观情况):

 

Real 2005 GDP ($billions) (就是按照2005年不变价计算,不要混淆,假如按照现价GDP,2009年美国是142587亿美元)   

    

       2006     2007     2008     2009

USA    12790.92 13064.85 13122.12 12794.07

Europe 14815.65 15243.93 15365.35 14693.11

China  2567.15  2859.80  3114.33  3338.56

 

 

CPI Indices (2005=100)    

    

       2006    2007   2008  2009

USA    103.21 106.16 110.24 109.93

Europe 102.25 105.14 108.36 107.77

China  101.39 104.30 111.04 113.73

 

 

 

Unemployment, total (% of total labor force,失业率,中国的数据是假的,不用看,而且假的太明显太离谱了,人家作假还在谱子上面)   

    

       2006   2007  2008  2009

Europe 12.3   7.5   7.6   9.6

China       4.2       4

USA    4.617  4.633 5.808 9.257

 

2008年全球GDP总量是76.47亿美圆
2008年美国GDP总量是13.98亿美圆,约占全球GDP总量的18.3%

2009年欧盟的GDP约合164472.59亿(美元) ,全球GDP约579374.60万亿美元左右,欧盟的占比在28%左右(但是他在美指中的占比靠近60%)。

 

2009年各国GDP数量(现价GDP,不是上面的剔除通胀因素的科比GDP)

 世界 World 579374.60亿美元
   欧盟 European Union 164472.59亿美元
1、美国 United States 142562.75亿美元
2、日本 Japan 50680.59亿美元
   两岸四地 55198.92亿美元
3、中国 China 49089.82亿美元
4、德国 Germany 33527.42亿美元
5、法国 France 26759.51亿美元
6、英国 United Kingdom 21836.07亿美元
7、意大利 Italy 21182.64亿美元
8、巴西 Brazil 15740.39亿美元
   东盟 14797.92亿美元
9、西班牙 Spain 14640.40亿美元
10、加拿大 Canada 13364.27亿美元
11、印度 India 12359.75亿美元
12、俄罗斯 Russia 12292.27亿美元

 

2、美元指数反应的实质内容

美元指数涨是否就是美元涨?错了,美元指数涨实质只是体现了欧元的跌,假如美元也跌欧元也跌,只是欧元跌得更厉害,那美元指数还是在涨得。我们如何来判断这些事情呢?那就要拿出一些衡量的东西,那就是国家大宗物品期货市场得数据来衡量,假如美元指数和大宗一起涨,那就是实质上面美元和欧元都在跌都在贬值,只是欧元跌得更厉害。不知道大家是否明白了这个里面的关系。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明白了美元指数的工具的特性,就明白了热钱的流向对于美元指数的影响和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就明白了美国主导热钱流动的战术目的和战略要求。引导热钱进入欧盟就是要压低美指,引导热钱进入进入中国对于美指影响不大,所以假如美国要达到一个战略目标:拉高中国的通胀,就要实行2个战略,一个就是引导热钱进入欧盟,压低美指,拉高大宗物品价格,一个就是引导热钱进入中国快速抬高物价。

 

五、德国的默克尔

     德国的默克尔是少有的很有经济战略头脑的领导人,可惜欧盟也是个财团控制的地方,虽然默克尔知道后面她的百姓会承受很多痛苦,她期望能够减少德国的损失,但是她也无能为力,在大背景的妥协下,她也只能通过喊喊要退出欧盟来表达她的悲哀。

     我们的国家可惜缺少这样的默克尔。

     我们喜欢GDP,一个肥而无力的GDP,一个没有战斗转化力的GDP,房产经济就是个陷阱(清朝的GDP也很高,但是都是茶叶、蚕丝等等,没有可转化为军事的工业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