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心态剖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4:01
近来,校园血案频发,知名企业员工跳楼自杀行为屡见,部分政府官员“裸官”之风盛行,一些人疯狂消费,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屡辟不止,凡此种种,让人震惊之余,不得不思考上述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这些事件暴露了部分人扭曲的社会心态和病态的社会心理——末日心态,意味着中国进入了社会心态更复杂的阶段。  一、末日心态的含义和特征  “末日心态”亦称“末世心态”,源于《圣经》之《启示录》。《启示录》中所谓“最后审判”,预言世界末日,制造了早期人类社会的末日情绪。人类本身对自然灾害、未解之谜的恐惧,每逢世纪之交的困惑以及帝制时期王朝更替时的茫然,都加剧了心中的末日情结。  本文认为,末日心态是指个人在极端焦虑、极度痛苦和极其无助的情况下,丧失信仰、无人理解与慰藉,而对未来感到绝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个人往往性格偏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摈弃正确的道德规则而做出非理性的极端行为。  末日心态有几个特点:其一,丧失希望,产生信仰危机。持有末日心态的人心中无敬畏,对未来看不到任何希望,认为人生已经失去意义;其二,行为非理性。末日心态者的所作所为丧失理性,会造成损失甚至灾难;其三,心态形成期长。这种心态的形成是个人焦虑或痛苦情绪的长期郁积而成;其四,模仿性强。末日心态者的行为简单粗暴,易被他人模仿,让社会难以预防。  二、末日心态的表现  末日心态在现实社会中的表现可称为末日行为。就我国社会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六种末日行为:  第一,泄愤袭弱。由于社会不公而产生的仇恨心理长期郁积,进而对社会采取极端泄愤行为,泄愤的对象一般是弱势群体。如2010年3月起,我国先后在福建、广西、广东、江苏等六地发生的校园血案,是这种行为的典型代表;  第二,自杀解脱。因生存压力过大、不堪重负,而用自杀的烈性极端方式进行自我解脱,采用这种方式的人一般年龄较小,属于刚开始接触社会的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如今年1月至今,富士康员工连续发生的跳楼事件;  第三,残暴弑亲。因社会关系不断恶化,而制造重大社会伤亡暴力事件,伤害的对象一般是自己身边的亲人,尤其是至亲。我国先后在北京、湖北、江西数地发生弑杀双亲、妻儿的人间惨剧,是这种行为的代表;  第四,敛财自毁。肆无忌惮、不计后果地攫取资源和财富,然后进行财富转移。通常使用违法手段攫取资源,所获资源多存在于公共机构中。比如,我国目前盛行的“裸官”现象,少数官员不考虑国家利益和个人前途,利用手中公权力非法获取公共资源,然后把家人和违法所得一起转移国外,自己则孤身一人留在国内;  第五,疯狂消费。无理性的疯狂个人消费。当前,在我国出现的“奢侈品”热、“豪宅豪车”热均属于这种行为;  第六,自臆预言。以某些所谓的“预言”(如“2012玛雅预言”等)为依据,以近年气候反常、自然灾害频发为论证,认定人类将要灭亡,散布流言、杯弓蛇影,以致惶惶不可终日。  三、末日心态的危害  第一,性格走向偏执,行为极端,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与危害。  末日心态者往往是社会中的边缘人物,孤僻偏执,怯懦厌世。这些性格特点,通常使得他们走向极端,采用个人恐怖主义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破坏社会的稳定发展,严重干扰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违背人伦,冲击伦理道德底线。  末日心态者采用极端的行为方式,将暴力伤害的对象指向身边的弱者、亲人甚至至亲,手段残忍、违背人伦,极大冲击了中华民族以“仁”、“孝”为本的伦理道德观。                                                 第三,物质主义至上,奢靡享乐盛行。  末日心态者思维短视,行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顾眼前利益,奉行及时享乐,导致对公共资源的无节制占取和奢侈浪费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不利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设,同时还会败坏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良好风尚。  第四,流言横飞,扰乱社会秩序。  末日心态者散布流言,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进行。他们以地质灾害、气候异常等为依据,制造并散布“大地震”、“大海啸”、“世界末日”等谣言,扰乱社会正常秩序,致使人心浮动,影响个人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严重者将导致人们无心生产与生活,对当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战略纲要产生不利影响。  四、末日心态的形成原因  末日心态形成的原因,可从直接引致因素和社会基础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直接引致因素  第一,个人心理因素。即“从众心理”的影响。末日心态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带有社会助长作用,刺激、暗示潜在末日心态者,出现集体无意识甚至集体的颠狂。在这种非理性大众情绪的传染下,个人抛弃道德约束,弱化自我意识,产生去个体化的群体极化思维,走向末日心态。与此不同,社会中边缘化的弱势群体,通常具有心理报复快感。根据约翰.多拉德和伯科威茨的挫折——攻击理论,被社会挫败的事实使其内心世界畸变,或外向攻击(袭弱),或内向攻击(自杀),甚至表现出严重的自我中心化。希望末日早日来临,摧毁强势群体和各种利益集团,让社会不公正的现象得到全面处理,这种报复快感,更易产生于性格偏执或懦弱等心理缺陷之人。  第二,媒介因素。媒介具有“示范效应”和“改变知觉——认知启动”的功能。一方面,大众传媒对末日行为的全面报道,无形中是一种社会传染。这种传染性给人们带来某种心理暗示,刺激人们刻意模仿,产生末日行为的跟风现象;另一方面,多种媒体不断宣传末日意识,诸如电影、电视通过科幻(如电影《2012》)等形式虚构世界末日的来临,网络媒介(如“世界末日2012论坛”)也参与营造末日氛围。上述种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塑造、改变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激活与末日有关的概念认知,促使其末日心态的产生。  第三,自然因素。近年来,我国和世界多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旱灾等)频发,气候反常,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加之电影电视、网络媒介对此的渲染,客观上使得一系列自然灾害事件直接诱发末日心态。  2. 社会基础原因  第一,政治方面的原因。政府在有关国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土地征收、拆迁改造等关系社会大众直接利益的改措施革和政策执行中,有失公平与公正,损害了社会中下层群体的利益,导致该群体逐渐沦为弱势群体。而我国现阶段法治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司法系统未能有效运行,造成利益诉求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缺失。弱势群体话语权不足和表达不畅,不仅使社会矛盾日益严重,更使他们自己对未来感到绝望。  第二,经济方面的原因。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市场经济管理和调节控制机制,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公,权力寻租、权钱交换、非法敛财屡见不鲜。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大众的“相对剥夺感”甚至“绝对剥夺感’日益增强,为末日心态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环境和社会心理基础。在发展战略方面,一味追求高速发展,一些生产经营者不注重劳动者的工作和生存环境,漠视甚至危害劳动者的基本福利与基本权利,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致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感到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第三,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伴随中国社会进入剧烈转型期而出现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正是滋生末日心态的土壤。当代社会群体的分裂以及由此产生的冷漠和隔阂,导致人际信任感下降、社会关系疏离,大众易产生无力感、无意义感和自我疏离感,容易冷漠和逃避社会事务。而一旦受到社会矛盾的尖锐刺激,就会被迅速动员甚至产生爆发性的极端行为,以补偿内心的躁动和焦虑。这些潜伏的社会张力,在社会压力增大、社会失范导致大众诉求危机时更易爆发,进而产生末日心态。  第四,文化方面的原因。信仰的失落使人们的恐惧全面世俗化。社会价值观的单一和大众信仰的缺失,加剧人们的不安全感,带来精神恐慌。科学精神与科学意识仍未深入人心,迷信、巫术仍有很大市场,末日的谣言致使大众盲从,出现“羊群效应”。这些都加剧了大众心理的恐惧与绝望,出现末日心态。   当前,末日心态在我国有渐趋蔓延之势,各种社会心理疾病多发、频发,我国进入了社会心理问题的高危时期。面对这种情况,政府、社会、媒体和我们每一个人需要齐心协力、多管齐下,积极有效地疏导社会心理情绪,从根本上清除末日心态存在的土壤。  作者:王国华,男,1966年生,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公共政策、舆情信息、社会思潮。  肖 林:男,1987年生,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lg/zl/201006/t20100624_37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