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16:16

富顺县

富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总面积1336.26平方千米。2005年区划调整后,户籍总人口101.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51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富世镇,邮编:643200。代码:510322。区号:0813。拼音:FushunXian。

目录

·                                 • 概述

·                                 • 历史沿革

·                                 • 地形气候

·                                 • 农业概况

·                                 • 林业概况

[显示全部]

富顺县-概述

 

富顺县自公元 567年建县至今,已

富顺县

经走过了1438年的漫长历程,是中国井盐的发祥地之一,自贡市的第一口盐井——富世盐井就诞生在这座古老的县城,曾因盐业、农业并盛而富甲全川,被誉为“银富顺”。

富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幅员面积 1603平方公里,辖31个镇(乡)、589个村,总人口12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0.6万人;有耕地面积69.3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丘陵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产粮大县。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8.07亿元,财政总收入1.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1.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14元。

富顺县-历史沿革

 

富顺县

富顺县原为古代江阳县治域,北周天和2年(公元567年)划出富世盐井及周围地区设雒原郡及所辖设富世县。隋开皇2年(公元582年)撤郡存县,隶于泸州,县域约15万公顷。唐贞观23年(公元649年)更名为富义县。北宋乾德4年(公元966年)升县为监,隶于梓州(潼川)府路,境域约30万公顷。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改名富顺盐监。元世祖至元12年(公元1275年)改富顺盐监为富顺安抚使司,20年(公元1283年)升为州,隶于四川行中书省之叙州。明洪武4年(公元1371年)降州为县,隶于叙州府。清代因之。民国前期先后隶于川南道、永宁道。民国17年(公元1928年)裁道,隶属四川省。民国24年(公元1935年),隶于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区,县域22.08万公顷。解放后,富顺县先后隶于泸县、隆昌、泸州、宜宾专区。1983年3月,划归自贡市管辖,辖10区、4镇、66乡。1995年8月,调整区、乡(镇)建制,撤销城郊、狮市2区及42个乡,新建19个镇,扩大6个镇,保留17个乡、3个镇,全县辖8个区、45个乡镇,其中县直属乡镇8个。2001年4月,撤区并镇,全县辖27个镇、4个乡。2005年7月,自贡市区划调整,富顺县庙坝、牛佛、回龙镇划归大安区管辖,瓦市、仙市镇划归沿滩区管辖。区划调整后,全县辖22个镇、4个乡,幅员面积由16.03万公顷减少到13.33万公顷。富顺因盐设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2008年3月,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明置富顺县,因富顺监而得名。一说取其盐井之富而顺治为名。

1998年,富顺县辖8个区(牛佛、瓦市、永年、板桥、童寺、代寺、赵化、怀德)、28个镇(城关、邓井关、安溪、童寺、代寺、永年、怀德、赵化、牛佛、东湖、黄葛、琵琶、狮市、骑龙、庙坝、回龙、瓦市、仙市、互助、彭庙、兜山、板桥、福善、李桥、万寿、长滩、古佛、中石)、17个乡(永胜、王大山、洪沟、新兴、起凤、富和、毛桥、新农、飞龙、大城、石道、宝庆、芝溪、龙硐、万坳、柑坳、李子铺)。

富顺县

2004年,富顺县辖27个镇(富世、牛佛、怀德、代寺、琵琶、狮市、骑龙、板桥、福善、李桥、赵化、安溪、庙坝、回龙、瓦市、万寿、古佛、中石、永年、童寺、东湖、仙市、互助、彭庙、兜山、长滩、飞龙)、4个乡(富和、石道、宝庆、龙万)。
  
2005年6月1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52号)批准调整自贡市部分行政区划:将富顺县的庙坝镇、牛佛镇、回龙镇划归大安区管辖;将富顺县的仙市镇、瓦市镇划归沿滩区管辖。调整后,面积1336.26平方千米,人口1001699人。

目前富顺县辖22个镇、4个乡:富世镇、东湖镇、琵琶镇、狮市镇、骑龙镇、互助镇、代寺镇、中石镇、童寺镇、古佛镇、永年镇、彭庙镇、兜山镇、板桥镇、福善镇、李桥镇、赵化镇、安溪镇、万寿镇、飞龙镇、怀德镇、长滩镇、龙万乡、宝庆乡、富和乡、石道乡。

富顺县-地形气候

 

富顺县

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位于东经104°40′~105°15′、北纬28°55′~29°28′之间。东邻隆昌,西靠沿滩,南接泸州,东北与隆昌临界,西北与大安相连,西南与宜宾接壤,距省会成都约250公里。

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形以馒头状浅丘为主,占总面积90%以上。县境海拔300~350米间,最高点安溪镇尖山坡597.6米;最低点长滩镇沱江出境处,为241米。河流属沱江水系,沱江由北向南纵贯县境,境内沱江河段长94公里,年平均流量350立方米/秒。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8℃左右,日照足,无霜期350天以上。常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多集中在5—10月。冬春常见寒潮,春夏多有旱象及大风、暴雨。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沱江富顺段可开发电能6.8万千瓦,现已开发装机容量1.4万千瓦和1.8万千瓦水电站各1座。矿产资源以煤炭、石灰石、卵石、河沙、料石、沙金为主。野生植物药材60余种;野生动物以鱼类为主,还有龟、鳖、野兔等。经济作物以笋竹、花生、油菜籽、大豆、芝麻、甘蔗、优质柑桔、茶叶、蚕桑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红薯为主。禽畜业以生猪、肉羊、鸡、鸭、鹅、兔为主。森林面积2.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7%,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树、大头茶桉、泡桐等。

旅游资源有“一城、一江、一山、一沟、一镇”。一城,指富顺县城,这里聚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富顺文庙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墓、西湖、五府山、钟秀山、千佛岩、锁江塔、文化走廊、天然石佛、福源灏清代民居、后街——市中花园古城区等景点。一江,指沱江,其上游有晋代葛洪炼过丹的葛仙山,下游有与合川钓鱼城齐名的虎头城等古迹遗址,沿江有狮市、赵化古镇等景点,还分布着黄泥滩、黄葛灏两座人工湖;沱江生态走廊建设与沿江景点有机融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一山,即青山岭山脉,包括从龙贯山、天池湖到天山坡的众多大小山峰组成的山脉,其中有普法寺、天池湖、明建文皇帝隐居的金田寺、上下仙鹅洞、仙女洞等,其喀斯特地貌和溶洞在自贡市独具特性。一沟,系李桥镇五条沟,方圆1000公顷,山高林密,风光秀美,旅游开发前景广阔。一镇,即狮市古镇,古镇风貌保存完整,建筑特色突出,文化底蕴深厚。

县域交通便利,通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全县公路里程2158.66公里,内宜高等级公路、川云中路、内昆铁路穿境而过。内河航道里程161公里,水路可上溯内江、资阳等,顺流由泸州入长江。

富顺县-农业概况

 

富顺县抗旱

一、农业的基本情况

富顺县幅员面积1333平方公里,辖26个镇乡、319个农业村,总人口105.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8.49万人,有农村劳动力50.88万个;现有耕地面积64.21万亩,其中田47.5万亩、旱地16.71万亩。常年农作物播栽面积100万余亩,粮食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产粮大县。

富顺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具有气侯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温度17.9℃,年平均日照时数1174.9h,年平均降雨量1028.8mm,但分布不均,6-8月份多,12-1月份少,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4%;无霜期356天。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气侯资源丰富,且光热水同步,适宜粮经作物生长发育。在长期的农耕演进过程中,农业生产形成了以粮食为主、多种经济作物并存的一年多熟制种植格局。全县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冬干、春旱、夏旱、伏旱)、大风、冰雹、洪涝、高温、低温连阴雨、秋绵雨,其中干旱、冰雹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危害最大。

2007年全县农业生产在遭受冬干、春(夏)旱、洪涝以及稻飞虱等多重灾害的影响下,粮食作物播栽面积达100.95万亩,总产量41.4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87%和1.72%,继续在全省保持了粮食大县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再生稻完成有收面积35.7万亩,平均亩产156公斤,总产5.57万吨,创造了重灾之年有收面积、单产、总产“三超”历史水平的可喜成绩。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1.12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达14.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60元。

二、农业局基本情况

(一)职能职责:富顺县农业局是主管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县政府组成部门。主要任务是拟定全县农业发展战略、年度生产发展计划、并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根据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农产品品质改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开展农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落实;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指导和监督减轻农业民负担和耕地使用权流转;参与农业资源区划,组织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负责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制定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及其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指导和防治,参与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开展农业产业技术标准制定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的监测、鉴定和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组织、监督植物防疫、检疫,开展疫情调查并组织扑灭;承办农业对外事务,负责有关国际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指导下属事业单位的工作,指导有关社会团体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富顺县农技站

(二)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结构:局机关有在职职工50人,退休职工57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计财股、法规股、科管股和农经站、种子站、综合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局下属单位有农技中心、蚕桑中心、能源办、果树站、良种场、蚕种场。农技中心设有农技站、土肥站、植保植检站、经作站、办公室,现有在职职工58人、退休职工17人,有专业技术人员49名,其中:高级农艺师7人、中级13人、初级29人。蚕桑中心有在职职工12人、退休职工5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中级3人、初级8人。果树站有在职职工10人,专业技术人员8名,其中:中级6人、初级2人。良种场有在职职工124人、退休职工189人,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蚕种场有在职职工60人、退休职工24人。

三、农业的主要优势

(一)再生稻生产全国第一。常年总产量达5万吨以上,超过了小麦产量。再生稻谷总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10,是全国唯一上1亿斤的县。同时我县是全省第一批优质稻谷生产基地,优质稻面积27.8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1.4%,总产达16.1万吨,位居全省前列。

(二)柑桔生产生态条件优越,品种品质资源丰富。我县是全国柑桔栽培最适生态区,在90年代中期培育的优质脐橙、锦橙果品曾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两金一银”奖杯;2002年被列为全国柑桔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重点县,常年优质水果产量在1万吨以上。现已由国家投资建成柑桔良种苗木繁育基地400亩,总投资420万元,可为全市乃至川南地区甜橙产业带建设提供优质柑桔良种苗木和科技服务。

(三)优质高粱享誉省内外。我县90年代初选育的独具优势的地方品种“青壳籽洋高粱”,以其品质优、出酒率高而倍受许多酿酒企业青睐。1996年富顺高粱被全国绿色食品机构评定为绿色食品。目前高粱面积3万多亩、绝大部分属田埂、土边种植,产量仅8000余吨,若实行集中成片种植,规模化发展优质高粱生产,可为毗邻地区的古蔺郎酒厂、泸州老窖、宜宾五粮液等名酒厂提供大量的优质生产原料,将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四)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蚕业发展潜力较大。70年代末我县栽桑、养蚕、产茧名列全省第六位,年养蚕高达14万多张、收购蚕茧达2960吨;198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优质蚕茧商品基地县”;1995年以前全县年发放蚕种量均在l0万张以上、年产茧量在2000吨以上,后因茧丝市场疲软、蚕茧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县蚕业迅猛滑坡,目前年产茧量不到l000吨。但通过无数实践和典型调查表明,实行专业化栽桑养蚕,一般亩产值可达1680元,亩平纯收益可达830元以上;且我县广大农民都具有较为丰富的养蚕经验。由此可见,在当前国际国内丝绸市场持续升温,蚕茧价格不断上涨,农户栽桑养蚕的比较效益日益明显以及各级惠农政策驱动的新形势下,因地制宜发展蚕桑生产,推广规模化建园栽桑、集约化科学养蚕,无疑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群众易于接受的增产增收措施,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一村一品”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运行机制,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统筹城乡发展

(五)蔬菜生产面多量大,市场开拓前景可观。拥有各类蔬菜13万余亩、年产鲜菜总量30万吨以上;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个,长滩镇茄子、四季豆已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全县以长滩、兜山、赵化、琵琶、狮市、东湖、富世等镇为重点的优质蔬菜产业基地建设正在蓬勃扩展。同时,拥有以自贡大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贡锦明食品有限公司、富顺美乐食品公司等为主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作支撑,市场前景可观。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效果良好

从2002年开始,积极与“开甑香”、“巧媳妇”米业公司密切合作,联合开发打造的“田玉”牌和“巧媳妇”牌优质大米已获准无公害稻米、全国粮食行业“放心米”、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产品称号,其产品远销云南、贵州、重庆、成都等地,目前两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市场占有份额逐渐增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同时“巧媳妇”米业已荣获四川省著名商标、并被批准为绿色食品,力争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产业;自贡锦明食品有限公司也积极发展蔬菜产品深加工,抓紧拓宽市场,打造特色品牌。

五、农业项目争取和建设成效显著

全年包装农业招商项目10个,撰写宣传稿件4篇,发布信息13条。在县良种场大力支持下,与成都市兴九兴农林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富顺县无公害蔬菜基地及产品加工项目合作协议书》,总投资1500万元,公司已在板桥镇吴庙村建蔬菜加工厂一个,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4.95万元。向上申报立项农业项目19个、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无偿资金1302.59万元,比2006年翻了一倍多,创农业局建局以来最高记录。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一些国家级重点项目,如柑桔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水稻、小麦良种补贴、农村沼气建设等项目不仅投资大、效果好,而且辐射影响面宽。

富顺县-林业概况

 

富顺县天然林

富顺县林业用地总面积25377.9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2293.6公顷,疏林地面积1243.5公顷,灌木林地面积68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230.4公顷,苗圃地面积15.6公顷,无林地面积526.8公顷,零星四旁树折合面积14689.4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27.73%,人工林蓄积1481397立方米。

1999年-2007年全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9351.2公顷,配套荒山造林11908公顷,封山育林333.3公顷。2000年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县森林资源17686公顷全部纳入管护范围。依托两大工程建设,我县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麻竹基地-近10666.7公顷的笋材两用竹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林业产业体系。

富顺县林业局有下属事业单位13个:富顺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富顺县木材检查站、富顺县国营苗圃、国有富顺林场、富世林业站、东湖林业站、代寺林业站、童寺林业站、万寿林业站、怀德林业站、赵化林业站、永年林业站、板桥林业站。

全县林业系统现有在职职工232人,其中富顺县林业局19人,富顺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28人,富顺县木材检查站3人,富顺县国营苗圃2人,国有富顺林场120人,林业站60人。有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9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100人。建有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1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

富顺县-特色产业

 

牛佛烘肘

富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目前富顺农业有“三绝”:一是再生稻。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四川再生稻的 1/10以上,有多项成果先后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和丰收奖。二是笋竹。笋竹生产起步早、发展快、效果好,现已发展近20万亩。三是劳务开发。全县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0余万人,劳务收入10亿元左右。

富顺工业以化工、食品、建材、能源为基础,创立了富顺香辣酱、牛佛烘肘、西湖茶叶、东方变压器等名优品牌。 2002年以来,富顺工业生产紧紧抓住“两个龙头、四个产品链”,努力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一是以晨光为龙头,重点发展有机硅、有机氟、环氟树脂三大系列产品;二是以富益电力为龙头,发展机电业及其耗能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三是发展涉农工业。利用富顺农业优势,大力开发优质农副产品——食品加工产品链,蚕桑——丝及纺织产品链,猪牛羊养殖——冷饮食品及皮革等产品链,经济林木——林化工及中成药产品链。

富顺豆花诞生至今已经有 1200年的历史了。最早发明豆腐(当时还不叫豆花)的是西汉一个叫刘安的人。当时因盐业发达,手工工人、居民和客商增多,豆腐食品供应量大增,一些等着吃早饭的客人,实在没有耐心等待豆腐成型加工成为菜肴端上桌子,有人便忍不住跑进厨房去了,见锅内还慢悠悠煮着嫩豆腐,于是急叫老板“快舀上来!”,由于没有充分凝固,无法煎炒,只得用盐水蘸着做“下饭菜”,令“饥不择食”者大为惊喜的是,这嫩豆花比起煎炒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富顺豆花真正扬名巴蜀,主要得力于县城东门口开豆花店的老板刘锡禄。他集全城各豆花店之长,专心研制豆花和蘸水的精妙技术,创造了一套自已的“秘方”,形成了风味与众不同的蘸水,使之成为富顺的一绝。如今的“美乐”牌香辣酱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美国、加拿大、南非、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及港、澳、台地区。其产品还荣获部、省等40余项重奖,被誉为“富顺一绝,香辣之冠”。  

富顺县-教育事业

 

富顺县

富顺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县“四家”班子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7年,实现“两基”后,办学条件得以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富顺教育围绕“一纲五法三决定”实施“教育强县工程”和“科教兴县”战略,取得了可喜成效,在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上与时俱进,不断壮大,富顺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一、“两基”成果得以巩固提高,并启动“双高”“普九”

实现“两基”以来,本着“队伍不散、标准不减、管理不变”的原则,继续实施并深化了对“两基”成果的巩固,2003年11月,通过了省、市对“两基”巩固情况的复查验收。2004年,启动“双高”(“高水平、高质量”)“普九”,并将富世镇作为首批试点镇(乡),根据《富顺县人民政府2004~2010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要求,全县“两基”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普九”验收的要求。一是全面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坚持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贫困生入学工作,并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普九”指标管理与考评办法。二是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十五”期间扫除文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发[2002]15号)和市政府《关于巩固我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的意见》,逐步做到高标准“扫盲”,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2%,新增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三是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重视公办幼儿园,大力鼓励个人、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并规范管理,积极作好省、市级示范幼儿园检查评估。积极改善特校办学条件,帮助解决“三残”儿童学习、生活困难,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四是2004年起重新启动了“普九程度”的统计。

富顺县怀德镇小学赈灾

二、多渠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得以逐步改善

危房改造、校舍建设、学生饮水工程等方面较突出,改、扩建校舍投资达11542万元,改造危房面积达48950平方米,“危改”投资3371万元。2004年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生饮用水改造工程”,2005年6月,全面完成了452所学校学生饮用水改造工程。

面对县域经济困难而教育还得不断发展的现实,积极创新教育投资体制,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吸纳民间资金办学、后勤社会化、融合教育资源等举措,缓解了教育跨越式发展与投入不足的矛盾。一是通过勤工俭学补充教育经费。勤工俭学工业、农业、第三产业总产值五年计达18103万元,纯收入2075万元,补充教育经费1090万元二是通过实业投资新建学校。如“民办公助”的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于2003年由富世镇人民政府投资300万元征地并配备教师、由华英实业有限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基础工程、硬件设施、环境等建设而成,随即招生,“十五”末该校达2300人三是通过招商引资修建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招商引资修建教学楼6415平方米、建学生公寓9839平方米、建学生食堂4200平方米,累计建房达40454平方米,吸纳民间资金、外来投资计达6132万元。四是通过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减少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十五”期间,共撤并中小学校100余所,截止2005年区域调整前,从原有的554所撤并为445所。

三、实施“两制”改革,围绕“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两支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1998年启动“两制”改革,“十五”期间,不断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到届的直属学校和镇(乡)中心校“班子”均实行“两推一述”进行调整,镇(乡)完小级学校班子也按规定进行了换届调整。在直属中学(单位)中推荐并考察了一批学校后备干部;开展了校务公开阶段性评估,建立有效的民主治校、民主管理机制;举办学校干部培训班,并选送了一大批校级干部参加市级提高班培训和省级培训。通过一系列措施,在“两制”改革中涌现出了一批思想素质好、年富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成效显著的学校领导干部。

富顺县五府山小学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不断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如“五风”建设,教师要做到“八要八不准”和六点要求;通过“先教”活动提高全县教师的思想素质;全面实施了教师资格制度;代课人员中考聘100名为正式教师;加大了师训力度,选送一大批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级课改培训,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已分别达到97.75%、90.57%、71.37%。启动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工程,命名市、县名教师分别8人、10人,名校长分别3人、2人;有省优秀校长2人;特级教师7人;县拔尖人才6人。

四、德育工作充分体现“六个创新”,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

“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21世纪以来,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了“三育”整合;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决定》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狠抓德育的“六个创新”;将德育融入学生艺术节、运动会等各种文体活动中,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严格执行素质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通过走创新之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教研教改持之以恒,硕果累累

抓新课改实施,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抓学科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抓教学常规落实,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抓学科教研教改,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狠抓了“四个一”活动组织评选、“送课下乡”、课题立项和实施、优质课赛等,成效突出。近几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工作一等奖,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省级奖分别有192、311、592人次;优质课课竞赛获国家级奖二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11人次;仅2005年分别对12所学校送课就达72节;培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160余人次;富顺二中科研课题《关于环境保护与实践的研究》获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富顺县教育

六、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喜人

建成富顺县教育信息科研中心和教育局办公楼于2004年5月17日始投入使用。2004年首批国家远程教育项目在富顺试点成功。2005年,成为全市第一个“远教”项目县,为建设各校的“天网”系统即卫星远程教育接收站创造了条件,其中报定点建设项目“模式一”150个点、“模式二”108个点、“模式三”23个点,共争取国家项目投入640万元。依托因特网,建立了教育的“地网体系”,开通了富顺县教育网站,搭建起教育行政管理平台和资源管理平台。抓好“天地合一”网络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学校信息技术硬件条件的建设。全县建校园网5个、信息化网络教室153间、多媒体教室106间,教师课件制作系统218套。“远教”项目的实施,满足了广大农村学生渴求优质教育的需求,加速了构建和谐教育进程。

七、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抓创建、促质量”。“十五”末,系统内有13个、44个分别为县级最佳文明单位和县级文明单位;有23个学校(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二级或三级)标准;并对尚未达标的学校争取3年内达标进行了规划;市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初)中有6所(其中富顺二中为国家级,富顺一中为省级,富顺三中、永年中学、富世镇共和初级中学为市级;福职中为省级重点职中);有省级“绿化示范学校”2所;等等。教育局机关创建为“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自贡市无吸烟单位”和县级最佳文明单位。

富顺县

八、党风廉政建设受到上级肯定和群众称赞

反腐倡廉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教育系统一度时期因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存在有乱收费等腐败现象,对此教育局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两个《条例》,从治理学校乱收费、师德师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大方面,不断深化教育行风建设,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在完善制度、规范招投标、收费等方面尤为扎实。教育行风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上级肯定,教育局连续几年被县评为党风廉政建设一等奖或特等奖。

九、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和《职业教育法》,制定了《关于民办教育减少审批程序的意见》,召开了“富顺县职业教育工作会”,促进了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民办教育在校学生人数已占公办教育的9.5%,职业教育招生呈现上升趋势,如2004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数比例为9.2:0.8,2005年已上升为7.9:2.1。

十、综治、安全、卫生、绿化、保密、宣传、提案办理,地方志等工作全面推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教学需要良好的育人环境,富顺教育予以了高度重视。在综治、安全、卫生、绿化、保密、教育宣传等方面不断完善了制度,增添了措施,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如:教育宣传年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先进集体;“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年年被县“四家”班子评为先进单位;教育局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配合县政协编辑出版了富顺文史资料选辑《教育专辑》;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教育局和各校开展创建平安单位(校园)工程全面启动。

十一、困难家庭子女读书得以确保

全面实施了对中小学义务教育段贫困家庭子女实行“两免一补”,2005年,为36582位贫困家庭子女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国家共投入免费金额150余万元。省上春秋两季下达杂费减免指标12158人,金额达70.8万元。并通过教育系统内部、县“关工委”、“育才基金会”以及社会各界帮扶,仅2005年,就资助贫困高中生80人,资助高考优秀的贫困学生读大学100余人,金额20多万元。

富顺县实验小学

十二、事业目标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义务教育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高中段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事业目标得以稳步提高。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以管理促质量。启动了创建县级常规管理优秀级学校工作,分别命名了23所和13所市级和县级“常规理优秀级学校”,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段仅2005年,毕业生参加市统一组织的学业考试,在可比的几个县区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低差率、人均总分等24项指标中,我县有18项居全市第一。高中段高考成绩捷报频传,2001年,全县一次上线专科突破千人大关,为1153人,富顺二中王孝飞夺得全市理科“状元”;2002年,首次上本科线1096人,富顺二中邹文博同学夺得全市高考文科“状元”;2003年,上专科线以上人数首次突破两千人大关,富顺二中陈汉同学一举夺得全省高考理科“状元”;2004年,高考取得“五大突破”;2005年;参考学生总计4353人,上专科填报线人数达4282人,占应考人数98.4%,其中本科以上的学生达1645人,占应考人数的37.8%(注:全市平均为32.3%,全省平均为19%);县委、县政府连续几年召开表彰会,对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富顺二中、富顺一中、城关中学、富顺三中、永年中学、县教育局等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并获得市教育局的表彰。

富顺县-广电事业

 

富顺县广播电视局属富顺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成立于1984年,位于富顺县富世镇钟秀街96号,实行“局台合一”的管理体制。主要履行新闻宣传、事业建设、行业管理三项职能,机关内设16个股室,下属10个片区站,现有在职职工176人。光纤网络遍及全县26个镇乡,传送42套电视节目,有线、无线电视用户7.8万户,目前已建成一个以县城为龙头,乡镇为骨干,村组为基础的广播与电视,有线与无线,城镇与农村,传统业务与增值业务协调发展的多功能、高质量、综合性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

富顺县-富顺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