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推下一版網站所使用的「謊島策略」(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5:13

這周對社群網站愛好者而言特別刺激,因為Google從上周就開始放風聲,說它旗下的社群網站Orkut的新版「預備在這周開站」,而且如工程師的官方說法,新版的發佈將會「分批進行」,什麼?分批進行?搞得好奇網友每小時都要登入Orkut一次,看看我的頁面是否已換成新的。而也剛好就在這星期,社群網站來到史上最高峰。因為從這周開始,美國社群網站Facebook終於擠進了Alexa前十名。但大家注意的,似乎都是Facebook已和MySpace愈來愈近,取而代之成為世界第一社群的架勢十足,但更值得關注的其實是現今全球排行前10名的網站中,竟已有3個純社群網站(MySpace、Orkut、Facebook)。而全球排行前15名中更有5個(hi5、Friendster)。比例上來看,剛剛好是1/3,和我之前提出的「社群網站成第三勢力」不謀而合。
奇怪的是,Orkut在美國並沒有像Facebook或MySpace那麼受喜愛,很少人在談論它,為何可以排行這麼高?因為,它在全球其他地方如巴西(佔Orkut超過70%流量)、印度、巴拉圭、巴基斯坦有了意外斬獲,這些地方的使用者其實只想要有一個「夠快」的社群網站,Orkut跟著Google的全球主機佈局,搭著Google的超大頻寬與超快速度,在美國本土的大骨幹的支持下或許和其他網站loading速度並無差太多,但在世界其他地方,Orkut的網站速度輕易凌駕於其他網站之上,用起來如行雲流水。這次Orkut推新站,刻意分成12個語言經營,多多少少也是想避免像Friendster整個首頁都被菲律賓網友「佔領」的景況,打算在美國本土「耳目一新」、「一雪前恥」。
而Orkut新站頗受注目的另一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有位叫做Brad Fitzpatrick的熱愛社群的連續創業家(之前曾撰文寫過他並稱其為「小布」),竟然放棄了加入Facebook的機會,反而加入Google,可見Google所端出的願景肯定足以「讓山掉眼淚」,它對於社群已不再是「做一個,丟旁邊」的態度。Brad絕對是個人才,之前曾寫過從前我和我弟弟在溫哥華做網站,我們想到要做聊天室時,已經看到Brad在西雅圖搞了一間CoolVote在那邊等著;在我們還搞不清楚發生什麼事,這傢伙又創了一個LiveJournal部落格平台,兩年後看到他果然又作了正確決定。這傢伙的高瞻遠矚讓我們仍印象深刻,現在,他會怎麼幫Google玩社群網站?
但在最近這麼多關於Orkut的新聞中,最引人注意的卻是這一則。原來,Google其實早就悄悄開始與全美國資訊科學研究所排行第一的Carnegie Mellon合作一個專案,專案的重點就是「社群網站」,學校出人機介面(HCI)的頂尖智慧,Google埋單,傾全力用最科學的方式深入「社群網站」,研究如何讓它更進步。為了試驗,它們索性自製一套新的社群網站,暫時稱作SocialStream,尚未開放,有興趣者可下載30mb的quicktime demo。我們可看出這個網站的顏色與Orkut相當相近,大量使用有顏色的底色。它的研究強調將現實生活裡的「實體社群」,盡量的融入更多到「虛擬社群」裡,譬如在這個實驗中,SocialStream將社群網站的「重度使用者」分為三種:溝通者(communicator)很喜歡與現在朋友用線上聯絡,女王(matriarch)像大姐頭四處結交各式朋友並成為領導者,以及沉迷者(addict)則喜歡四處亂讀,享受在網海中窺看別人生活的感覺。

可惜的是,SocialStream一開始就已經先預設研究主題是「如何將社群網站併在一起」,這正是許多美國創業家的結論所在,因為人「照理」來說應該只有一張臉,加上一張人脈網路,這張人脈網路有鋪在公司(同事),有的鋪在家裡附近(鄰居),有的在業界(同業),有的在親族間(親戚),同一個人可能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身份出現,符合現在「一個人擁有多個社群網站帳號」的特性,可是卻也因為不同地方造成「一個人擁有完全不同的臉」,不合現實,SocialStream緊抓此點,認為社群網站一定要往「社群整合器」(social network aggregator),無視現在已經多到爛的「社群整合器」如Spokeo、Ziki、Profilactic、PeopleAggregator、Minggl、Profilefly、iStalkr、ProfileLinker、Explode.us、SocialURL、Social Stream、Tabber、Naymz、8hands、Second Brain、UpScoop、ProfileOMat、MyLifeBrand、Snag、Socialnetwork.in、Wink、Dandelife、Mugshot.org、OtherEgo等等。
不過,儘管已有這麼多競爭者,Mashable顯然覺得,Google對這個SocialStream專案似乎寄予厚望,甚至已經在部落格中預測,整個Orkut將會長得像SocialStream只是logo換掉而已。這個預測已經先在這周新Orkut長相曝光後當場「破功」。但Mashable仍認為,Google會將SocialStream成功的甜蜜點,無論是大是小,「移植」回到原來的Orkut之中。
這點就有趣了。有點像電影「The Island」的情節,這部電影中港台的名字版本皆不同,有「絕地再生」、「逃出克隆島」、「謊島叛變」,劇情是實驗室將複製人養大,然後殘忍的將其殺害,取其健康的器官,給當時委託複製自己的「客戶」使用。殺人不對,但「殺網站」很ok。網站沒有生命,因此我們以「謊島策略」,製造新的一系列網站,試試看結果怎樣,然後將成功的元素「移植」到原先的網站之中。這一招從前在其他產業不太可能出現,譬如「肥皂」、「洗髮精」每次出品新口味,從生產線到上架等等皆需投入太多成本;而一般的桌上型「軟體」出新版本或許不必太高成本,惟等到使用者用習慣了,便無法讓它「轉回來」。但,網站不但成本低,做出來以後說改只要「轉址」就可以將SocialStream整個轉回到Orkut。而且網站可以做的事本來就很多,我們可以慢慢去研究人際關係,慢慢的去打這個甜蜜點。
所以,你問我對這個專案感覺怎樣?我會說,我並不看好SocialStream這個專案。我要跟你說,這就是美國風格。他們使上了最強的分析能力,抓取各種學術理論,但他們想做的,依然是「最好用的網站」,但有時人們喜歡一個網站並不是因為它好用,就像人們喜歡鐵達尼號的「點」並不是它造出的驚濤駭浪,但太大成本製作的驚濤駭浪依然讓人想進電影院買票。美國人總能在「藍海」不斷的做出讓人會想用的新東西,但在一片「紅海」中,他們卻做不出「最感動」的那個「點」。所以我不看好Google的這個「謊島策略」可以助Orkut突圍,就算成功,也是沾Google的網站速度的光。社群網站的下一步的關鍵,在於我們常常聽到不用社群網站的人所說的這一句話:「我,已經沒有這麼想交新朋友了耶!」這意思有三層,第一層是說他不想再認識新朋友,第二層是說他不想以新方式來與舊朋友聯絡。第三層是泛指他隨著進入家庭、結婚、忙事業等等,花在朋友的總時間只會愈來愈少。「為何社群網站一定要交朋友?」Google並沒有給一個正面答案。
而來看看地球另一端的日本,就算是廚師,他們仍舊花很多時間,只追求著一個境界:「要做出一顆令人感動的麻糬!」「要刻出一座令人感動的沙雕!」「要設計出一輛令人感動的車子!」這種「第八層甜蜜點」的問題,說實話,美國人比較欠缺一些。
今天繞這麼一圈講到「謊島策略」又繞回來,只是想表達我看到這策略的感動,因為這與當初為Voofox所擬定的創業策略不謀而合。網站的最大問題就是,它通常聚所有力量在「第一發」,之後就垮了。原因就是因為,大家對這個Voofox.com已經有了印象,第一發若沒有太成功,想翻身都難!像現在的Friendster,回去使用就會想起從前那種慢吞吞的陰影。因此,我們的創站策略,是先將一個點子細細的拆成若干個元素,用盡所有力氣先把這些整合在一起推出第一砲,接下來便拆成幾個次網站,一一推出,就像Orkut之後再推出SocialStream,假如Orkut沒中甜蜜點,那後面再來打;假如中甜蜜點但卡在100萬會員關卡,那後面再來打第三個S「stickiness」。這樣的做法是源自在矽谷做了五年網站的思考,我們一邊做網站,一邊看到其他人是怎麼成功;我們看到那種「嚇一跳」的感覺,我們一直問自己的是,要如何讓我們的成功機會,從1%變成50%?
所以,你問我們網站有什麼領先群倫的專利技術?沒有。我們有什麼令人眼睛發直的點子?沒有。但我問你,之前的成功網站,靠技術或關鍵策略伙伴的只有不到1%。靠一個第一次聽到就拍桌叫絕的絕倫點子也不到5%。理解這個殘酷的事實,並且以策略去改善它,正是我們最驕傲的競爭優勢。我們也在訓練一支可以支撐這個「50%成功策略」團隊,就像Linkedin最近徵人的條件一樣,在這個公司中,人們既是工程師也是PM,既是戰將也是文官,大家不像公司組織,反而像是一群同好、同學,在一個類似lab的組織中,以一個「創辦團隊」的方式來運作。加入我們,你永遠不會再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員「工」,而是一個可以通曉大局的「策士」。這就是矽谷的網站創業精神,而我們也歡迎有志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習得渾身武藝的Java技術高手們,報名來參加我們的「創辦團隊」。
我的看法:
每次看mr6,都很有感觉,我看到的是不一样与大陆的评论家的那种空洞!荒岛战略是无视竞争、市场独大并且绝对垄断的条件下,不断进取的产物,而互联网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不可能给任何一个参与者这么充裕的时间和实验条件,或许你认为足够成功,而合在一起却没有机会,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以网站层次来整合的弊病所在。
而换个思路,把这种整合,交给用户自己呢?绝对是有充分的想象力,但做为网站提供方,也就缺乏了一种整合的动力和商业利益了,但却是最符合市场要求的。这方面可以做另一个市场的尝试,不能拘泥于现有的商业模式。另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sns需要交新朋友?google是没个答案,但另一个网站,比如千寻,就告诉了一个答案:我上千寻首先不是为了要像match类一样,找个新朋友;第二,就是新的方式能比传统方式更容易更好地把握朋友关系;第三个就是因为是新的高效率方法,所以也就对时间越来越少的人起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