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自己的性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6:38

《塑造自己的性格》

   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变化迅速。不少人纷纷追求发财致富、事业成功的捷径。大家常常发现,身边朋友或同事数年不见,甚至数月不见,有的人成了上市公司老总,身价过亿。这更剌激了白领奋斗拼博的努力,他们追求专业精亦求精,在业务的旋渦里忙得昏天黑地不能自拔。但是,他们很少反身自问,只要把业务做好就能成功吗?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妨碍自己的成功呢?

  答案是肯定的。近几年,我对成功人士的特点作了些研究。

  我认识一位网络公司老总。当年几位年青人创立这家公司时,碰到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急需融资。这位老总找到一位投资人,当他以自己的坦诚,直率,对业务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他以自己的诚实打动了投资人,取得了第一桶资金注入,并在这位投资人的帮助下获得国际风险投资并成功上市。

  这个公司的成功,或这位老总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他敦厚、质朴的性格!

  而当年如雨后春笋般创立的众多网络公司没有这样的幸运,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个人性格有关。

  性格决定命运!

  1998年,美国华盛顿大学邀请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到校座谈。一个学生问:“请问两位先生,你们为什么比上帝还富有?”巴菲特回答:“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常常干一些阻碍自己发挥能力的事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脾气。”比尔.盖茨完全同意巴菲特的观点。

  《人性的弱点》作者卡耐基说:“人的成功,85%在人际关系,15%在于专业。”

  人际关系决定于什么呢?决定于性格。

  人们常说和某人很好相处,愿意与他交往,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的性格很好相处,换句话说,是他的性格决定了人际关系。

  一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以刻意粉饰自己,以达到和别人搞好关系的目的。但他不能时时处处粉饰自己,一生人际关系起作用的只能是自己的性格。周恩来的性格,决定了他赢得国内外许多朋友和同志,甚至他的敌人也不得不佩服他。而林彪的性格,同样决定了他的成败。

  请记住,性格决定命运!你的性格将决定你一生成败得失!

   性格是天生的吗?

   回答既是,也不是!

   性格的一部份与遗传有关,与基因有关,但这不是全部。准确地说,人的性格由三部份组成:遗传、后天环境、个人修身或曰自我塑造。

   现代医学证明基因对遗传的作用,对性格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因素的影响。后天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二是主动修身,塑造性格。

   一个人,从三岁左右有记忆开始,到十五岁左右基本定型,这期间他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群,所接受的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这就是孟母三择其邻的道理。也是今天家长千方百计为子女选择好学校,好幼儿园的原因。但是,这是人被动接受环境对性格的影响。

   后天因素的另一方面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也就是自己有意识地,主动地对自我性格的塑造。如果一个人,在15岁到30岁期间能夠有意识地修身,塑造自己的性格,可能会助他成就一番大业。

   诸葛亮17岁到27岁是他在南阳隆中修身时期,对他性格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他的座右铭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己成竹在胸,从容应对,而后出山辅佐刘备,三分天下,流芳百世。

   毛泽东不平凡的一生,得益于青年时期在长沙求学,恩师杨昌济对修身的啟迪,也得益于他的领悟,饱读中外哲学、伦理著作,并身体力行坚持修身之道,奠定了他坚韧不拨和雄才大略的性格。

   青年人,如果尽早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地修身,塑造自己的性格,一生将受益无穷。这比专业更重要!当然,如果你40岁,50岁,甚至60岁意识到这一点,也为时不晚,你将在不断地修身和塑造自我性格中终生受益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性格决定命运。而人是自己性格的设计师和创造者。”

  塑造性格最重要的是保持平衡,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中庸。

  中庸,被儒家奉为最高的品德境界。多少书籍解释它的内涵,然而说得明白的很少。或者模棱两可,或者深奥莫测。其实中庸就是保持平衡、持续地保持动态平衡!

  平衡,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人也不例外,甚至人体的健康也有赖身体的平衡。宇宙行星运行,动而不止。地球绕太阳旋转保持在一定轨道上,既不远离也不靠近,是力的平衡。天下万物生生不息是生物的平衡。同样,人的性格也要不偏不倚,中正平和,保持平衡。

  既不大喜,亦不大悲;

  既不愤怒,亦不漠然;

  既不鲁莽,亦不懦弱;

  既不傲慢,亦不自卑;

  对待朋友,既不过密,亦不过疏;

  对待上级,既不阿谀奉承,亦不刻意回避;

  对待下级,既不求全责备,亦不放任自流;

  对待子女,既不过严,亦不溺爱;

  对待事业,既要进取,又要经得起失败;

  ……

  请注意,平衡不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点,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像走纲絲一样地保持平衡,连续不断地在运动中保持平衡。善于走钢絲的人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他把走钢絲当作在地面,如履平地,心地坦然。同样,要保持性格的平衡,也需要有平常之心,坦然自如之心。

  要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像消融的冰雪之水,缓缓流淌;

                      像森林中的原木一样质朴;

                      像空旷的山谷一样虚怀若谷;

                      像混沌的河水滔滔不息;

如履薄冰,若畏四邻,若做客般恭敬有礼。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容之。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道德经》第十五章)

  这里所说的保持平衡,就是儒家的中庸,老子所说的善为道者,亚里士多德所赞扬的人类的美德。

  用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话来说:“人的品格不会自发地形成,要经过一番努力,不断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节制。”这里所说的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节制,就是保持平衡,就是中庸之道。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