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中的存在主义意味 作者:杨芳--中文新世纪 报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25:08
《小王子》中的存在主义意味 作者:杨芳
一 爱的真谛
圣艾修伯里认为爱和友谊是高于一切的。《小王子》也明确体现了这种追求,作者通过小王子与狐狸和玫瑰以及飞行员的关系阐明了爱的真谛──责任和行动。
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充分肯定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作用。人是自由的,他也就是有责任的。自由选择的行动成功与否不足为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自己行动的作者,“我们必须站在自己面前对我们的生存负责”。圣艾修伯里的责任意识很强。他借狐狸之口,表达了“爱是一种责任”的崇高命题。“人类已经忘记这个简单的真理了。”狐狸说,“不过你不可以忘记,你必须对那些你所驯养的东西负责。你必须对你的玫瑰花负责”。在爱里,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荣幸,因为你的“玫瑰”是你“驯养”了的,是你独一无二的;责任不是被动的,而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作为一个存在的人,责任的承担则证明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所以,小王子离开了地球,他带着对爱、对生活崇高的使命飞回了他的星球。
存在主义者坦然说人是痛苦。“它是一种很单纯的痛苦,是所有那些承担过责任的人全都熟悉的那种痛苦。”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承担责任时,他完全意识到不但为自己的将来作了抉择,而且通过这一行动同时成了为全人类作出抉择的立法者──在这样一个时刻,人是无法摆脱那些整个的和重大的责任感的。"人之所以还要去承担责任,是因为责任正是“使他成为一个人的东西"”。圣艾修伯里笔下的小王子是那么爱他的玫瑰,精心照顾她,但她是那样娇气,那样有虚荣心,还耍些“不高明的花招”。后来他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尝尽了人生无常的滋味,遍寻真理却屡遭挫折。所以末了,他情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去交换应负的责任,去与玫瑰重逢。或许,他们不会再见了,但为责任而付出,乃至生命,也是值得的。因为责任,存在着;因为人类需要的爱,存在着。爱其实意味着承担和痛苦我们“应该把人们推向一种坚强有力的生活。这种生活会带来痛苦和欢乐,但只有这种生活才有价值”。
萨特又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一种关于行动的哲学。的确,“除掉采取行动外,没有任何希望,而唯一容许有生活的就是靠行动”。对于爱亦如此,离开爱的行动也是没有爱的;离开了爱的那些表现,是没有爱的潜力的。而“他(法国作家纪德,圣艾修伯里的好友)与青年作家交往,有一个理由是他崇拜行动家。”圣艾修伯里的一生,“全心全意以行动证明爱”,他认为“只有进行中的事情才有意义”。“人类的生命固然是无价之宝,但我们总是要行动,总是要有所作为。”对蓝天飞行的爱,让他“使出全身每一丝力气安全返航”,让他这个在43岁“高龄”仍驾机出航;而对玫瑰的爱,对他那个简简单单星球的爱,让他在这个忧伤柔弱的小人儿使出勇敢的力量,去与蛇“交谈”,就为了回到他那心灵的家园,他就那样“轻轻地倒下,像一棵树那样,毫无声息地缓缓倒在了一片沙地上”。同样,也是由于对真理的爱,对探索人的真谛的渴求,他去拜访了七个星球,遇到了一群“古怪的人”,也遇到了智慧的狐狸“我”。“他追求光明,于是飞越天际”,他珍爱玫瑰,于是重返星球;他酷爱蓝天,欲在星球之间寻求真理,于是他一次次冒险。“天国的朝圣者,是否安抵上帝的灯塔?”小王子在作者的笔下行走,在蓝天行走,在星际间行走。其实小王子就是圣艾修伯里心灵的缩影,他们无疑是个行动家。
二 自由选择
“行动的首要条件便是自由”。存在主义哲学又是“一种关于自由的哲学”,强调自由选择。“自由选择”由此构成了存在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观念,也是存在主义作家笔下的主题。但“人在为自己做出选择时,也为所有的人作出选择”,自由选择其实就是自己设计自己,自由承担责任。“萨特的自由观的目标是要人正视人的自由并肩负起自己对世界和自身的责任”。除非担负起作出选择和运用自由意志的责任,没有人能够真正地生存。
狐狸对小王子说:“我不能和你玩”,“我还没有被驯养”,“如果你想要一个朋友,就驯养我吧。”狐狸明白,爱情或友谊的本质在于自由选择。若是小王子选择了狐狸,就“需要有非常的耐心”;小王子选择了玫瑰,就“必须对玫瑰花负责任”。狐狸说:“你只能了解你所驯养的东西”,“你必须对那些你所驯养的东西负责”。后来,小王子驯养了狐狸,在他快要离开时。于是狐狸的生命充满了阳光,它拥有了麦子的金黄。无论小王子离开与否,也不管玫瑰驯养了他,它不奢求从小王子那得到什么更为实在的东西,它只想拥有听风吹过麦天的声音和看麦子的金黄的幸福感觉,那就是它生命的意义了,就是它存在的价值了。它选择了与小王子发展一段注定不会长久的友谊,但它只要小王子驯养它,只想拥有那份感受,那似乎已足够它享用一辈子了,因为它的生活再不会像追鸡捕鸡那样单调乏味。这就是狐狸的选择,狐狸的智慧。狐狸向来被视为“善疑”、“狡猾”的代表,它是孤独的化身。就像大名鼎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里说的一样,人都有“爱的需要”,狐狸也不例外。它认识到了自己的孤独,于是选择驯养小王子。它的“驯养”一词让小王子感动,也使自己从小王子那得到了爱和关怀。
人也要自由选择生活。人们必须像狐狸那样直面自身的真相,承认自己的处境,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可以为他解决问题的超自然的力量,他无法逃脱对自身的责任。“我可怜这样的人,他黑夜中在租屋中醒来,以为在上帝的星空下可以遮风挡雨,突然面前却是一种征途。”人必须在生活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才不会很盲目,不会很孤独地在人世行走。
三 荒诞体验和焦虑
对小王子而言,地球不过是一个荒诞的广场,像其它六个星球一样。小王子的这些荒诞体验正是存在主义文学对世界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体验和感受,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存在主义文学探索的是"人类以及人的个体在荒诞世界世界内的出路和可能性的问题",强调的是"人类只有面对极端处境和危机关头,生命的潜在的能量和可能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掘,人的意志和尊严才能得到充分显现,人类所面临的真正的生存现状也才能得到深刻反思"。
像加缪的《鼠疫》描写的封闭的鼠疫之城,萨特的《墙》中的监狱,《禁闭》中的地狱一样,《小王子》中的沙漠,这个远离人世的地方,也展示了人类一种极端化的可能处境,也是个反思的地方。也正如作者所说:"只有在荒漠深处,我才真正发现人的真谛。"那群或为权势或为金钱忙碌的人,只顾写大部头书而不愿意去关注一朵花的地理学家,虚荣迷,点灯人,为了忘却喝酒而用酒麻痹孤独空虚软弱、逃避生活的酒鬼,还有那些"拼命挤进快速火车","却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些什么"的人,看似荒诞离奇,小王子也"不可理解",但他们却或多或少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上,存在着。存在主义认为,"有很大一部分人确切地说根本没有活着,他们仅仅是存在"。作者以一种幽默温和而带着同情的语调写着这些在功利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的人们,甚至是不知何去何从的人们,离本质的生活越来越远的人们。"消费至上的社会造成物质主义抬头的现象"令他不解。"看着他们,仿佛觉得他们一定已失去了一半人性,受着经济浪潮的驱策。"在广阔的沙漠上,无边的蓝天下,小王子从他们身上反思,从反面的角度得出了生命的本质,"大人们实在是太奇怪了"。所以,在飞行员要回到人群中时,小王子也很巧合地要回归它心灵的家园。正所谓一沙一世界,人类生存的困境在这个小人儿的讲述下都暴露了出来。世界原来是个荒诞的世界,它的回归似乎是必然的。应该知道,一个单纯,永葆童贞的小王子是不可能在一个荒诞的世界久留的。他的寻觅,反映了作家"所感到的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饥渴",尤其是在二战后的法国。他的荒诞体验,他的离开似乎在警醒人们什么。
荒诞体验后,则是一种焦虑,这"在萨特的创作中具体表现出一种‘恶心‘和焦虑感。"焦虑感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中的主人公洛根丁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都有一种厌恶和恶心的感觉,因为他同时也感受到了他周围世界的荒诞。恶心的背后是"对自己生存处境的一种焦虑",是存在的孤独、烦躁,是《小王子》中儿童与成人的无法沟通。小王子对那些人的空虚、单调、乏味、古板表示担忧,他一直忧伤着。因为"人类在一个花园里种下了五千朵玫瑰","却仍找不到追寻的东西",但"他们一直追寻的东西其实就在一朵花儿或几滴水中就能找到的"。他们不过是一群孤独迷茫的旅行者。作者在给妻子康苏罗的信中说:"这个世界已经完完全全扭曲了。我心里很苦,因为没有明明白白的真理存在。"人的智慧真的有时连狐狸的都不如了。狐狸说:"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小王子和飞行员正是用心在沙漠里找到了水,找到了生命的源泉。水的恩泽,使我们内心的干涸的泉眼得以畅通。在沙漠中,水更是我们生活的信仰。而在一个可能逐渐变成沙漠的世界上,水显得尤为重要,而又有多少人找到了生命所需的纯洁神圣的水呢?小王子遍寻生命的本质,却似乎处处碰壁。对他而言,那六个星球上的人已经足够让他忧虑不解了,而地球这个似乎是"怪人大本营"的星球上的人们更是让他同情焦虑。这是他的焦虑,也是人类的困惑。不仅如此,作者在《小王子》中颂扬爱和友情,小王子也可能担忧如狐狸说的那样──"人类不再有时间去了解事情了,他们总是到商店里买现成的东西。但是却没有一家商店贩卖友谊,所以人类没有真正的朋友。"如果我们一心为物质利益而忙碌,实际上是给自己造了一座监狱。钱财等身外之物,根本不可能给我们什么有价值的生活,而只能使我们孤立。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驯养"。人类如果没有真正的朋友,饥渴的心如果找不到水,就像"如果羊把花吃掉了"一样,难道这样的事情也不重要吗?作者真正关心的"不是飞行,而是人类自身"。人类需要在生活中反思,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存在的状况和价值。我们期待小王子的回归。
四 存在主义哲思
存在主义哲学"力求把哲学与文学之间的鸿沟填平",它推崇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存在;存在主义文学则是在质朴的文字中传达深刻的哲理。像西蒙娜o德o波伏瓦说的那样,他们"是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不是根据理论体系来写小说的"。同样,作者也没有分析与阐述枯燥的理论,他的道德从来不会是强制的。反而,《小王子》是一部从9岁到99岁的人都能读的书,它用孩子的语言和思维道出了惊人的智慧,"又展示了一个绵延不断的经验流中的人生本质"。其中的佳句哲思举不胜举,就看读者怎么去发现。书中的花非花,水非水。"这本书给成人看的儿童书处处包含着象征意义,这些象征看上去既明确又隐晦,因此也就格外的美。"其实玫瑰花可以是人类追求的任何美好的东西,沙漠是"脱离尘世污染的人间天堂的象征",小王子是"永葆童贞的天使之化身,是智慧和真理之源泉,是作者理想之象征"。其实圣艾修伯里就像狐狸一样,是个平民哲学家,在星群之间不断地寻找真理。他是"蓝天白云的耕耘者",是"空中的康拉德"。他通过一个小人儿的心声呼唤真理,呼唤爱与和谐的回归。
《小王子》是20世纪人类对自身历史命运和存在状态的困惑以及执著探索的一个范例,其中的存在主义意味无处不在。"《小王子》在其富有诗意的淡淡哀愁中也蕴涵着一整套哲学思想。" “他的哲学与‘存在主义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萨特曾盛赞他的《风沙星辰》是存在主义的滥觞。”(滥觞,江河发源的地方,今指事物的起源。)因此尽管存在主义思想的提出是在《小王子》发表之后,但我在这里大胆地说《小王子》中有存在主义意味应该不会显得冒昧,应该不会是胡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