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100多年的经验说明 学习西方利大于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1:23

茅于轼:100多年的经验说明 学习西方利大于弊
搜狐财经讯 2008年7月9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中国民生银行、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改革30年》新书发布暨2008经济问题点评会”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隆重召开。以下为茅于轼先生的演讲。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天则经济研究学理事长茅于轼先生上台演讲、樊纲先生、周其仁先生和陈志武先生分别在嘉宾席就坐,就改革30年发表他们的见解。
今天的四个话题已经说过了,首先就这本书从各自的角度做一简单的介绍,接下来有请茅先生。
茅于轼:各位来宾,谢谢大家光临,我下面还是谈谈30年改革的回顾。30年差不多是一个人的半辈子,很长的时间。我看这段时间要看得全面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的眼光来回顾它,也就是说从一个更长远的历史阶段来看这30年。我们也可以从解放开始,那就是60年或者从民国开始那就是一百年,我觉得更恰当的坐标是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因为那个转折点是标志着中国认识到自己落后,开始要向外国学习,追求现代化,1840年到现在160多年,我有幸亲眼看到后面的一半,这160年是非常曲折的过程,首先我们承不承认中国是落后的,请问中国落后是有很大的转折,因为从来不以为中国是天下第一的,后面我们发现打不过英国人,发现外国人有很精良的技术,承认自己落后很痛苦,很勉强,经过反复的斗争,大家看历史知道,清朝的大官不认为中国不行,要承认自己不行,向外国学习,斗争是非常激烈的,承认向外国学习。
第二个问题下来,学哪个国家?在清末明初的时候,中国的主要学习榜样是日本,因为日本接受现代化的思想比较早,而且他们离中国很近,现在大家到美国去十几个小时就到了,那个时候到美国去,坐船要坐两个月,到日本去两天就到了,不管在政治上、在经济上,我们的目标是对着日本的,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是靠着日本的帮助,孙中山一碰个事就逃到日本去,黄兴这些人都在日本活动。我们学它的东西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名词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清末明初的时候主要学日本。后来胡适提倡向欧美学习,可是这段时间并不长,等我们解放之后,就学了苏联,政治上学苏联一党专制,经济上学苏联计划经济,这个榜样学错了,所以苏联自己也垮台了。垮台之后,苏联自己改革了,混不下去了,那个时候中国经过了文革之后,开始要寻找一条路,华国锋上台之后,中国派了很多人到外国去学,头一个学罗马尼亚,第二个学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是最失败的典型,那个时候当成我们的榜样。
我们不想去学习西方,因为西方是帝国主义要走向死亡的,我们是它的掘墓人,怎么会向它学习呢?就拿社会主义阵营里搞得好一点的,比如说东德、捷克,我们觉得它太西方化,要学东方化的,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等到真正改革开放以后,慢慢地大家认为需要向西方学习。我们回顾这段历史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是很顺利的过程,很复杂的过程,到今天也不能说完全解决问题,现在有很多认为我们改革所有的毛病都是向西方学来的,当然这个话有它的道理,但是我们看向西方学习所得和所失来比较,我认为所得大大超过所失。拿我们的技术毫无疑问绝对是学西方的。在制度上我们有多少学习方的呢?可以说成功的方面都是从西方学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学西方的,秦始皇、西太后不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宪法是进口的,环境保护是进口的,不是我们国家搞出来的。股票市场、证监会、银行,这都是进口的,我们得到很大的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节省了学习的成本。我们一步跨上去了,这叫后发优势。当然我们说学习方有很多毛病,西方克服了这个毛病,我们没有克服,我们犯得比它更多,所以今天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在主流的思想方面,要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
过去一百多年,国际形势有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冷战以后,它的变化是什么特点呢?就是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小了,在民国的时候,在满清末年,中国人最大的任务是救亡,就是不要做亡国奴,救亡的任务超过一切,民族、建设都不在话下,最要紧的是救亡。但是二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我感觉整个国际环境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特点是更多的国家由老百姓来作主了,而老百姓和老百姓之间是没有仇恨的,中国人跟美国人跟日本人,老百姓没有仇恨,国家之间的矛盾都是制造出来的,不是老百姓心里有什么问题,是有些人在里面挑拨起来,也有些人从中得到好处,他要扩张军队,他要获取权力,他制造一些矛盾,实际上国家的安全,问题跟50年前、100年前,现在不是大问题,这个环境变化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远远没有认识到环境变化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多重要。由于时间关系,我已经讲了十分钟了,谢谢大家!  (稿件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茅于轼:通货膨胀等五大问题挑战中小企业
搜狐财经讯 2008年7月9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中国民生银行、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改革30年》新书发布暨2008经济问题点评会”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隆重召开。以下为茅于轼先生答记者问。
主持人:问一下各位经济学家,现在企业生存也面临挑战,我们谈的是劳动力的成本在提高,这些年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由于出口退税和汇率政策的压力,也导致了广东福建沿海、江浙一带大批的中小企业濒临倒闭,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贵了。在这种情况下问一下企业如何渡过难关,政府应该如何帮助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他们解决了大量社会的就业问题,今天他们为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为了退税,为了国家宏观调控,请问茅教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茅于轼: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出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别人有钱,别人发财,对我是好是坏,很简单的问题。可能有两种答案,有一种答案是别人有钱对我是不好的,因为他有更多的可能来剥削我们,他用他的钱来剥削我们,使我更穷了。还有一种答案,别人有钱对我有好处,我也能沾点光,这两种答案请大家思考,到底哪个答案对。
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是非常大的问题。我说说我的答案,我的答案是属于后一种,我觉得别人有钱对我有好处。中国人喜欢移民到美国去,哪怕到餐馆里洗碗,挣得钱也多,什么原因呢?同样的劳动拿得钱多了,因为美国餐馆来吃饭的人,他收入高,所以洗碗的人也高。再拿我来讲,我现在的收入比过去十倍都不止,是不是我的本事大了十倍呢?没那么大,从前一千字拿50块钱稿费,现在拿500块钱都不多,给我这么多稿费的人是不是赔呢?他不但赔还赚了,因为他拿我的文章,拿我的书去卖,买书,买文章的人,他们收入高,不在乎贵,因此他们的收入高,就使我的收入高。
以财富为基础的权力互相能够包容的,相反官位为基础的权力是彼此排斥的,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皇帝不能有两个,一个部里只有一个部长,一个市里只有一个市长。如果一个社会是官位为基础的权力,一定是斗得不停。但是以财富为基础的权力不一样,你发财我也发财,对我发财有好处。这个社会结构如果是以财富为基础的权力的社会,是走向繁荣的。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补充一下对张维迎教授的看法。从人类社会的看法,就是从投资性财富为基础的权力转变为财富为基础的权力,这里发生很多的转变,有钱的人可以打的,可以坐飞机,可以吃山珍海味,没钱的人肚子饿着照样饿着。钱的东西是造成社会不平等飞机重大的原因,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难办的事。
下面回答主持人提的问题。企业生存的问题。现在企业生存困难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劳动力的成本上升。第二,人民币升值,使得很多出口的企业造成了困难。第三,由于短通货膨胀,银根很紧,贷款非常困难。第四,是能源涨价。第五,环境成本上升,现在要讲环保,你要规范环保,就要花钱了。
这么多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又都是好事。劳动力成本上升,那当然好,大家收入提高了,有什么不好。汇率上升,人民币上升,我们购买力增加了,这也是好事。环境成本上升,我们要保护环境,这也是好事。但是金融市场没有自由化,造成货币收紧的时候,苦乐不均。这是一个问题,其他的几点别看它是一个问题,它又是一个机会,到底是问题还是机会呢?那你要看宏观面,宏观面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是10.6%,比去年略微有点下降,但是基本上还是上升的姿态。
这个GDP上升一个点就能把那些毛病抵消一大块。我们买股票,看这个公司的基本面怎么样,讲经济基本面就是GDP,GDP的上升这些问题,环保的问题,汇率问题等等都有调整的空间,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正好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机会,我们不能老是靠廉价劳动,老是靠低的浪费原料、材料、能源,浪费环境的结构,一定要改,不能老是重复落后的国家,我们要变成先进国家,这些变化正好促使我们走向更高一个台阶的经济结构的机会,我觉得政府现在需要帮助这些企业,帮助他们克服。我们说改制很不容易的,你要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环境消耗,提高劳动工资,这些企业都要下很大的力气,要做很大的投入,这些地方政府要想办法帮助,老百姓有机会也愿意帮助他们。这是另外一篇大文章,老百姓怎么帮助企业,我们没时间仔细谈。就说这几点供大家参考。  (稿件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茅于轼:别人越来越富,我们也容易变富
搜狐财经讯 2008年7月9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中国民生银行、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改革30年》新书发布暨2008经济问题点评会”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隆重召开。以下为茅于轼先生答记者问。
香港财经文摘记者: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茅于轼教授,别人如果有钱了,对我有好处,可以沾光。但是6月份布什公开指责现在的粮价上涨是由于印度需求大量增加,所以才引起国际性粮价上涨,而前一段时间金融师表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像中印这种发展中国家,不应该像美国那种发达国家,他的居民不能像美国居民那样过那种生活,走他们的路,这样会造成地球能源供应不足,使地球不堪重负。像布什、赖斯这种观点,会不会跟您所提的兼容性有冲突呢?不知道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周其仁教授。现在热钱在国际上由于越南金融危机爆发,热钱又引发了大家的注意,据相关数字显示,是中国从2008年1月份到5月份,平均每月涌入中国热钱的数量达到30亿左右,但是现在在中国,中国股市被套牢,中国楼市又现在在降价,涌入中国大批的热线现在到底钱漂在哪,不知道周其仁教授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茅于轼:我先回答您的问题。首先我同意周其仁的意见,如果货币控制住的话,物价水平不会变,粮食涨价,是不是消费粮食的人吃亏,生产粮食的人占便宜呢?从短期看是这样的,但是从长期看,价格反映稀缺性,如果一个商品稀缺了,他必须得涨价,他不涨价就糟了,他涨价让大家谨慎地使用,节约它,用别的不稀缺的东西来代替它。
这个问题是有特别大的重要性,别人赚钱对我是好是坏,如果别人钱多,对我是坏事,或者说我所以穷就是你富了,这个社会就非常危险了,因为贫富总是有的,不管是哪个社会就有,我所以穷,是因为你剥削我,把我剥削穷了,这是一种看法。另外一种看法,我的穷是希望能够变成富,因为别人越来越富,我也可能变得富了。这是截然两种不同的看法,这对人类历史的发展,由于这个看法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今天的时间太短了,这个问题只能这样讲,我希望大家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说一个题目,正面的,反面的,好好想想,把它想通了,对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身有非常大的重要性。再说一句,一个人赚钱靠别人,另一个人赚钱说我在孤岛上能赚到钱,没有这个事,他赚钱靠别人,而这个别人也赚钱,你不可能做一个买卖,你赚钱把别人亏了,没有一个傻子,我是一个赚钱的人,你也是一个赚钱的人,你从全社会的角度看,我跟你是一样的人,你能赚,我也能赚,正因为你赚钱我才能赚钱。对我们制度演变有重要的意义。  (稿件未经作者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