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金晶:不画颓废 只画忧郁 来源:新华日报 记者:陈少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35:23

金晶近影

我的紫色忧郁 80X100CM 2009年 布面油画

假 日 160X140CM 2010年 布面油画

 

  金晶 南京人。1996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攻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艺术硕士,获美术学硕士学位。师从沈行工、陈世宁、陈世和、陈少立、曾昭强诸教授。现任中国江苏网设计部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特聘讲师。  艺术活动:2010年平门雅集收藏展;2010年江苏省第三届新人美术作品大展佳作奖;2010年第七届江苏省油画展小幅油画研究展;2009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2009年“庆祝建国60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大展;2009年安徽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大展;2009年南京“聚?离”油画展;2009年“自然?音符”油画六人展;2007年“美在新江苏”第四届壁画大展;1999年江苏省大学生艺术节优秀作品一等奖。

 

  古今中外美术界的女性艺术家一直不多,因为从本质上讲,这个世界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女性要做成一些事情必然比男性付出得更多,所以在那些有所成就的女性艺术家作品中,总有一种男性所不能企及的精神与感动。作为年轻的女性艺术家,金晶的油画作品便是如此深味。

 

  的确,她是个精灵,第一次看她的画,就感受到逼人的灵气。只看作品,你会以为创作者是位男性艺术家。见到她之后,发现如此纤弱的女子,有着冷静头脑和巨大能量。她的画就如她的人,享受却不浮躁,洒脱却很沉稳。站在金晶的作品面前,我感受到的是难得的宁静。

 

  她的画是唯美的,是“为艺术而艺术”的,画面追求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充满了对社会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她追求是那浪漫主义下的唯美与悲壮,物哀与幽玄。

 

  但是她的画又不只是唯美的,在美的形式下,表现的是思想和观念。当下,面临社会与文化构建起来的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她有着独立的批判精神。虽不是女权主义的呐喊者,她坚持站在女性视角,对两性关系中人们已习以为常的某些概念提出了挑战。理性中凝聚了强烈的女性力量,色彩绚烂但不纷杂。我被她优雅的画面深深吸引,就像被优美的文字打动一样,优雅的背后隐含着非常结实的造型功底。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的大气。

 

  近期,她的人物作品以少数民族和都市女性系列为主,视觉冲击力最强的当属都市女性系列,如《假日》、《新装》等。此系列以高饱和度、高明度的金黄色调为主,运用现代构图语言,表现了女性的快乐、享受、浮躁、独立、慵懒、鲜花,以及潜藏的焦虑等等。通常男性画笔下的女性,大多以歌颂可人与青春的作品居多。她说:“那只是男人想要的女性形象,不是真正的女性。”现在,女人的困境有两个双重标准,一个是要求男人和要求女人不一样;另一个是要求女人在社会上和男人一样,要努力做一个成功的人,同时还要求女人要是一个女人。多年来经历时代变迁、人生曲折,在她看来,女人的心是复杂、微妙的。

 

  看《假日》――海滩上度假的女子无意下海,身着时尚服饰,悠闲的物质生活背后,深藏的是焦虑、不安和浮躁。黄色不仅代表皇家和至高无上,更是代表对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虚无的精神世界的恐慌和警告。主观化的天空和海水整体表现成不可能的金黄色调,将气氛推向极致的辉煌。画中面孔很像作者本人,她说:“不知道为何画着画着就像自己了,可能用了感情吧,创作时很激动,一心就想往极致的方向去表达……”

 

  再看《新装》――试装的女子,满身的点缀与华丽,却怎么也无法掩饰迷离幽怨的神情。物质与金钱并不能满足女人那颗高贵的心,可是女性心中不可视的美丽世界,诸如纯粹的爱情、简单的快乐,冷不防会被谎言、欲望和种种要求的暗箭射中。

 

  金晶的静物画中,显露出生命许多非常丰富的东西,如《我的紫色忧郁》,选择描绘快要枯萎了的勿忘我,枯败的花比盛开的花更美,这正体现现代女性一种艰难困境下的抗争精神。她说:“我只想画一种女性的抗争,在忧郁中坚持在忧郁中抱着永不屈服的信念,抱着一种女性肯定自我赞美自我的理想,要知道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所以,我画我自己,我不画颓废,只画忧郁;我不画灰暗和放弃,只画勇敢和希望;我不画无病呻吟,只画在痛苦旋涡中仍能坚定起身的女性坚强。”

 

  每次金晶喊我去她的画室看画,总能让我感到惊叹――她总能创造出令我意想不到的色彩和绘画语言,充分发挥出油画的丰富质感;无论什么题材无论多大尺寸,画面都能那么轻松自如,但越是洒脱的笔触越蕴意着相当理性和严谨。这不是一般画家能做到的,何况还是年轻的女性艺术家,她的画中包含着一种莫名的思考,这种思考出奇地深刻,深刻中又融入了一层诗意般的抒情气氛。我不知道她还蕴藏着多少潜力,但我相信她的作品的背后除了灵气与潜力,更多的是丰富的人生和感情。

 

  注:本文为《金晶油画集》序。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油画家。

 来源:新华日报 记者:陈少立

【编辑: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