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生孩子比抢银行还划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00:47
去美国生孩子比抢银行还划算! - [原文地址]

  “咔嚓”一声,2B铅笔的笔芯断了,可答题卡还没有涂满;作文在写最后一段,可是题目总是想修改,手忙脚乱中,教室铃声骤然响起——这是时常惊醒上海姑娘李琳的噩梦,那是高考的“苦难岁月”长久留下的“遗产”。如今已经30岁的李琳在上海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尽管已经离开校园多年,却仍然摆脱不掉那些阴影:“我是被国内的教育制度折腾得死去活来了。”

  三个星期前,她不经意间看到报纸上有到美国生子的服务信息,立刻决定要成为一名实践者。她详细列好了自己的计划:为不让公司知道,她准备以别的理由获得公司开具的在职证明,以申请签证;怀孕后,再托医院关系向公司获得至少三个月的病假许可,前往美国生产。


  当然,这其中的可变因素仍然很多。 她担心家里的活动资金可能不够,“中介说的两万美金应该不够,得再存几个月钱准备三万美金才行”;她只去过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担心签证被拒;她还在苦苦寻觅性价比较高的月子中心,“毕竟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生孩子”。


  不过,这些困难在“以留学生身份就读国内高校、以美国人身份进入美国知名大学”的诱惑下,似乎不值一提,“想到孩子可别走咱的老路,能让他轻松一点是一点,我就觉得这折腾得值。”


  一切为了“孩子”,尤其是,当这个还未出世的“孩子”将会成为家里老二的时候。


  同样住在上海的陈馨本来从未想过“一胎制”有什么不妥。她受着“计划生育”的教育长大:小学课本上就讲,我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占有量却总是世界倒数;春节晚会,她也会看着“超生游击队”发笑。然而,当她知道第二个孩子已经孕育时,事情却不一样了。“如果没有一胎制的政策,我会希望有两个孩子,我很期盼两个孩子在家打闹嬉戏,长大后也能有个相互扶持。”她说。


  陈馨试想过很多可能性。怀孕时得避开居委会的耳目,是担惊受怕地在家待产,还是躲回乡下老家去?生了之后要罚款,根据《上海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若干规定》,将按夫妻双方实际年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征收。“反正要罚款,不如拿了这笔钱去国外生”,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老公很快做了决定,“既然国内不能要这个小孩,我们就把他(她)生到美国去。”


  更好的教育、“合理合法”的二胎,是众多赴美生子妈妈们的首要考虑,而其他理由则不一而足。聪聪的妈妈王静,曾在国内一家大型医院妇产科工作。因为床位紧张,只有临近生产状态的孕妇才会被送到待产室,“反正脱光了,有时候给你盖床被单,有时这都没有。很多家属就在外面等着,就这么从人堆里推过去了,让我感觉挺没尊严的。”王静至今仍有心理阴影。


  还有的准妈妈只是“灵机一动”,比如公司恰好派去美国商务出差;或是赴美求学、培训交流。更有出人意料的理由——“可以逃离婆婆老人家的魔掌”。有妈妈在网上留言说,“免得老公在家‘里外不是人’,免得为婆婆一知半解的月子知识而吵架,让坐月子就像在作战一样”。

精英妈妈群


  2007年末,怀孕七个多月的王静终于站在温暖的加州阳光下。从签证到飞行、再到入关,整个过程是严格按照中介的嘱咐进行的:确定怀孕后立刻预约面谈,避免签证官看出迹象;最晚临产两个月前动身赴美(如果肚子太大还得提前);入关时穿深色上衣,手臂上最好再披一件外套遮挡:在真正踏上美国国土前,“生孩子”还是准妈妈们必须千方百计隐瞒的秘密。

  一旦跨过这个难关,便有月子中心派来的专车在机场迎候,妈妈入住后甚至可能有个小小的欢迎会:“生孩子”又立刻变得天经地义、正大光明。

  月子中心在美国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均有分布,以洛杉矶地区最为集中。它最早专供移居美国的当地台湾人坐月子,后来才渐渐接待从台湾本土、从大陆来美国生孩子的妈妈们,提供食宿、交通、联系医院、代办证件等全套服务。

  王静入住的,便是由一位四川人开办的、第一批成立的月子中心。每天早八点起床、晚十点睡觉,每周一三五产检,二四去附近语言学校上课。一周还有三次外出购物的美妙时光,日子舒适得“就像回到住在宿舍的大学时代一样”。

  不过,她们的居住条件远非大学宿舍可比。王静所住的、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小套雅房,与另一位准妈妈共用客厅、阳台与厨房,每月租金是两万元人民币。如果是坐月子,还要加收一万八千元。

  在国内,王静做的是外贸生意。未婚的她向签证官出示的资产包括,一套60平方的房子、一辆十二万的福特汽车、二十多万存款以及相同金额的年收入证明。

  在那些去美国的内地妈妈中,王静的经济状况似乎只能算这个群体的“下限”。一些妈妈去奢侈品打折店,一次便刷掉六七万人民币;买的婴儿奶粉、衣服、家具,不得不租用集装箱运回国内;还有的妈妈,生完孩子出了医院,直接让司机拉到拉斯韦加斯,在赌场里一天就可以输掉几十万人民币,“有很多人真的非常有钱,很难想象”。

  一家洛杉矶月子中心的老板Andy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这些财力充实的妈妈们,大部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其他省会城市,她们大多出生于1975至1985年间,“三成左右有出国或留学经历,二成英文流利”。

  “大多是企业老板、外企主管、政商名流、医生、律师、会计师、教授等等。”在国内最早从事赴美生子中介服务的赵玲玲表示,能够有意愿、有条件且能成行的父母,在广大的人口基数中,“还是少数富裕父母中的少数人”。


  美国式生产



  “哪一天吃早饭,发现谁没来,哦,肯定昨天晚上去医院生了”,与一群待产妈妈们住在一起的陈馨,渐渐发现生孩子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很多孕妇在一起,不会紧张”。

  王静刚到洛杉矶时自主选定的产检医生,也是她的生产医生。医生们多为华人移民,平时呆在各自的私人诊所,只在生产等需要运用大型医疗设备时才到固定合作的医院里去。王静住在待产、生产、恢复三合一的单人病房,生产时打了无痛分娩针,有护士、护工与医生三人为她服务。

  医院送来的产后第一餐和平时没什么不同,色拉、鸡肉、土豆泥、面包、咖啡、橙汁,据说有的医院甚至会送冰激凌。她喝下了凉橙汁,也洗了澡。一位显然非常了解华人月子禁忌的护士,之前特意嘱咐过她:“别担心,你是可以洗澡的!”

  王静生产顺利,但因聪聪患有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而住院两周。一个小细节她至今仍然记得,那是医生在为聪聪作B超检查。尽管仪器还没有国内某些大医院先进,但当医生在聪聪身上涂乳液时,他特地转过头来安慰王静说:“这个乳液是暖的,baby不会不舒服。”聪聪出院时,更让她意外的是,高达10万美金的账单最后依靠申请医药补助而由美国政府埋单。

  正常情况下,顺产一天、剖腹产三天,妈妈们就会从医院回到月子中心。提前的预产期与迅速的生产,常让一些打算在“关键时刻”陪产的爸爸措手不及。每月交纳600至800美金,爸爸便可在妈妈的房间内支一张小床陪护。他们大多在入住与生产时出现,偶尔探望,更多则是通过网络、电话与远在大洋彼岸的妻子联系。




洛杉矶月子中心



在洛杉矶的月子中心有很多家

  不靠谱的月子中心



  尽管“收益”可能颇丰,但“生产之旅”绝非坦途。从签证时的小心忐忑、长达15个小时的飞行,到入关时的惴惴不安,再到月子中心的选择与居住,包括在医院生产的过程,对孕妇来说,时刻都可能遇到危机。

  在洛杉矶,月子中心的服务质量直接取决于老板。有的老板会在超市买五六种新鲜水果混搭,但有的则只会拣减价处理的劣质苹果;有的老板允诺远途购物,说到做到,但有的总是忘记在约定的时间将准妈妈们接回来。“最严重的一次,一家月子中心让两个准妈妈在大冬天里等了两个小时,回来之后妈妈气得不行,第二天竟然全部提前生产了。” 王静讲诉她朋友的遭遇。

  除了近30家月子中心,洛杉矶地区还有大量“民宿”提供待产及坐月子服务。在这类收费较低的地方,孕妇一般与老板合住在一幢别墅里,有可能需要自己做饭,或是与其他普通房客混居,居住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然而,无论是月子中心,还是民宿,其实没有一家得到政府商业注册,因为美国文化中没有“月子”一说。只被华人认可的月子中心,只以家庭式或私人经营的模式默默存在着。一旦发生纠纷,人生地不熟的孕妇们常常处于弱势一方。

  “这里没有合同上规定的24小时专业人员护理宝宝,他们不管有几个孩子都只会请一个内地过来打工的农村老太太来看孩子。饭菜慢慢由四个变三个、两个,品种天天老三样,食物永远是不新鲜的带着变质的味道,没有合同上承诺的点心和果汁。水果篮里或干脆啥也没有,或有时会放几个酸得让人腮痛的长得歪瓜劣枣的99美分店买来的桃或柚子??”一篇发布在网上的《逃离狼窝月子中心》里记载,当老板在41摄氏度高温的天气下仍然不愿意打开空调时,三位内地孕妇最终联合斗争搬进了其他月子中心,而代价却是各自交纳“违约金”,住的时间越长,交纳的违约金越多。



  收益很远 麻烦很近
  经过一系列轰轰烈烈、煞费苦心的改写“天意”行动后,主角终于降生到这个星球上。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何为他乡何为故乡,这些让他(她)父母们挠头的问题,对这个新生命而言,暂时全无意义。



  才一个月大的聪聪因为具有美国社会安全号、美国护照,所以在美国政府看来,他是美国人的“小天使”。然而,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明确规定,父母双方为中国公民,本人虽出生在外国,仍具有中国国籍。所以,在中国政府看来,聪聪还是“自己人”。难办的是,中美双方均不承认双重国籍。

  有的父母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让回国的孩子上了户口,成为事实上的双重国籍。然而,包括王静、陈馨在内,相当部分赴美生子的父母们都没有这样做。担心罚款、担心公职,也担心今后一旦查出,美国政府会认为孩子已经放弃美国国籍。他们做好了在国内缴纳借读费或是上私立学校的打算,这完全在他们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

  两代人两种国籍,一个小麻烦是,回国时由中国驻美大使馆颁发给孩子的《中国旅行证》在两年后需出境补办一次( 从2010年6月1日起需回签发地更换),或是直接在国内申请“亲子团聚人员申请永久居留”(也称中国“绿卡”);此外,孩子的美国护照,每五年需更换一次。

  两种国籍还让一家人的出境变得复杂,“到美国大使馆我们自己出国签证要排队,然后小孩要到中国大使馆排队,受两茬罪。”陈馨无奈地说。

  当然,成为美国人的真正好处,尤其是父母寄予厚望的优质教育,要等到孩子进入学龄后才能感受得到。而成为美国人父母的好处,也要等到21年后,当他们依靠这个“抛锚孩子”移民美国的时候才能兑现。

  如果决定去美国生产,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因为孩子将来“注定要接受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有着两种不同的身份和价值观,他(她)将面临矛盾和困惑,而培养教育这个孩子将比其他孩子有着更大的难度。” 一位妈妈告诫那些打算行动的家庭。

  而聪聪的妈妈王静,已经开始尝试为孩子填平这一鸿沟。聪聪出生后,王静每年夏天都带他到美国参加儿童夏令营。两年来,聪聪的改变让她惊喜。“第一次出去,他很不喜欢与别人玩;而第二次出去,他变得大方了,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小朋友,他都愿意打招呼。”

  8月11日,美国私人研究机构“皮尤西语裔研究中心”(Pew Hispanic Center)发布报告,在2008年全美国430万新生婴儿当中,有大约34万是非法移民的子女。美国国内保守派有越来越多呼声,要求修改法律,以防止非法移民的后代自动成为美国公民。

  一旦落地公民权不再,王静们迈向美国的通道便将戛然关闭。

  “不去美国生,是一种选择。去美国生,也是一种选择”,但王静觉得,在选择的背后,是孩子们完全不同的人生,“也许十多年后,孩子会选择放弃美国国籍,渴望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