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育不应该设置竞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59:30
上周我写了一篇:《》,有三个回帖值得讨论,一个回帖说:“素质教育如果是成功教育的话同样需要竞争,否则就是不成功的教育,是对不起人民子孙后代的教育,放弃了教育的竞争也就放弃了中国的未来。”第二个回帖说:“公民有选择义务教育和竞争教育的权利。竞争教育,你可以不选择,但不能剥夺别人选竞争教育的机会。”第三个回帖说:“在整个社会的教育条件来看,完全可以把程度接近的学生放在一起来开展教学。”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教育究竟是不是需要设置竞争,需要深入讨论一下在义务教育中是不是有必要实行重点班、学校的问题。
竞争这个词汇来源于庄子的《齐物论》:“有竞有争”,郭象注“并逐日竞;对辩日争。”竞争这个词汇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生产者为了争取有利的产销的条件而进行的角逐,有一个“优胜劣汰”的意思,一切具有竞争的事件都会“劣汰”的。
教育能“优胜劣汰”吗?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教育首先是一个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一个学生如果在教育中遭淘汰是一个什么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说明这个学生没有培养成人。如果说“学而优则仕”是成功的,学而不优,或者“欠优”能不能说是教育的失败?显然也不能这样说,因为不优,“欠优”的学生,如果是一个守法公民,自食其力,也是教育的成功。升学没有成功并不意味淘汰,“大器晚成”并不另类,也是人才。学而优则仕,是一种选拔筛选的过程,不存在优胜劣汰,不能选上并不是被淘汰了,这是与竞争不同的。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的,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其次,公民是不是可以选择教育?我觉得可以,因为法律并没有禁止。公办的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制义务性质的教育,因此公办的义务教育就不应该变成能让公民进行任意选择的教育。公民有选择教育的自由,如果公民要选择,你可以选择民办学校。现在民办学校的这个功能被一些公办学校,一些假民办取代了,因此民办学校举办义务教育举步维艰就是这个原因。这也是公办学校角色错位的结果。
新华网发展论坛的一个网友提出:“在整个社会的教育条件来看,完全可以把程度接近的学生放在一起来开展教学。” 我认为在义务教育中,既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为什么?如果这样做,无疑对重点班、校的认可。这些年重点班、校搅乱了了什么?搅乱了收费,并造成学校的腐败,公平教育也由此丧失。因为各地重视了重点学校,放弃了一般学校,“择校”的问题之所以变得非常难以解决,原因就在这里。你不是要钱吗?家长摔锅卖铁也给你钱,教育由此变得非常庸俗。这种做法也不符合教育基本原理,重点班也会有差生,有些学生原来并不差,也可能由此自暴自弃,由于竞争的出现,一分之差的学生到了一般学校也许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义务教育中制造差别,制造竞争都会把义务教育中搞得乱七八糟。重点班、校的要害是损害了教育公平,损害了儿童和少年接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
实际上所有的教育都不能设置竞争,现在往往是把选拔混同于竞争。义务教育整个过程中并不存在选拔,这是有法律依据的,学生进入的最早的一次选拔过程要在义务教育完成之后进行。选拔并不是“优胜劣汰”,因为没选拔上了并不是出局,没能选拔上的学生可以继续做选拔的准备,也可以接受职业教育,最终选择职业。所有的教育过程都不能构成竞争,选拔也不能贯穿教育之中,选拔是一个教育阶段结束后的活动。不管学历多高,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要选择职业,因此成功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学生成人,选择职业,自食其力,做一个守法公民,并不在乎其学历的高低,这是所有教育的共同归宿。
把教育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选拔的过程是大错特错了,选拔只是教育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结束时才会出现的,用选拔统帅教育也是大错特错了。
应试教育是说准备参加选拔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也是不能缺少的。但是不能用应试教育活动统治整个教育过程,更不能把应试的目标作为教育的目标。
应试教育统治教育最初形态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用应试教育统治教育形成于近三十年的教育。
恢复高考是必须的,这是基础教育结束之后的选拔,如果基础教育最终就是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这种教育是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
三十年来的教育总是在应试教育和另一个极端之间摇摆。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他的搏客中写了“素质教育的七个不等式”,他批评“素质教育等于多放假”、“素质教育等于让学生多玩”、“素质教育等于学生双休日不学习”、“素质教育等于轻松愉快”、“素质教育等于不要升学”、“素质教育等于不要考试、不要分数”、“素质教育等于放松对学生的管理”这七个不正确的理解。应试教育是一个极端,这七中说法也是一个极端,都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学生要放假,不等于要多放假;学生要玩,不等于多玩少学;学生双休日应该休息,不等于不准学习;教育需要轻松愉快,但不等于不要刻苦的精神;素质教育需要考试,不等于把考试当一种教育方法。教育的摇摆不定,如果总是在这两个极端中进行选择,那么教育一直徘徊于教育规律之外。
前天《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有老师贴出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教师反映的情况,说他那里的学校只剩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课程,国家规定的学生班会、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电脑、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全部被停了下来。编辑老师觉得这个情况非常严重,于是问这个情况能证实吗?帖文首发于《淮海社区》。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并不复杂,前几年我就听说过这类问题,一些学校减负,推行素质教育,结果教学质量就严重下滑,于是管理机关又出试卷进行统考,并以此考核学校与校长,这么一来学校就把班会、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电脑、品德与社会停下来,应付上级的考核。这种教育变得非常功利和庸俗,老师是在教学生,还是为一个分数应付上级机关?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老师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也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就连如何考查学生有些老师都是束手无策了,可见推行素质教育,教师的再培训不能忽视。
许多人总是抱怨素质教育,因为人们看到的总是在这两者之间动荡与徘徊,这说明许多人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教育官员说的是一套,说我们是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实行的是另一套,就是把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和教师的砝码。这种教育被人抱怨也是正常的。
还是前天我在《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上看到一位基层教育管理者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教育关爱的盲点 学生辍学的热点》,文章说:“以前学生辍学大都是因为家庭贫困,无钱上学。但是现在的形势是学生上学的杂费、课本费全部免交,并且家庭困难的学生每年还能享受500元的生活补助,可以说现在学生上学基本不用花钱。那么,怎么还有这么多学生想辍学呢?”文章提出:“我们提出首先要‘情感招生’,即‘人人关心,关心人人’,就是每名教师都要担当起关爱学生的责任,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一般任课教师;教师要关爱每一名学生,不管是学习优秀生还是学困生,不管是性格内向的,还是个性突出的。”
我对现阶段农村学生,包括城市义务教育学生的辍学问题的视角就不一样,关于学生辍学的问题,我在2003年的时候就提出来了,如果已经不是经济原因的话,就应该从教育本身找原因了。特别是应当总结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难道真的是家长们的文化水平低,不关心孩子上学的问题?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教育者也在说:“读书不仅为了升学。”但是学校在实际行动中是不是把升学作为一个目标?如果是的话,如果教育管理中都是围绕升学这样一个目标,那么不能升学的学生还能有什么出路?问题的是教育是不是为不能升学的学生设立了学习的课程和目标?如果没有,就不要指责家长,抱怨学生,恕我直言,经济原因之外的辍学就是教育本身的原因,任何抱怨学生与家长的说法都站不住脚的。如果是我,我也会辍学,不能升学,又不能获得生存的一技之长,上这样的学有什么用?
我并不是教师,也不是教育工作者,1990年一个偶尔的机会让我了解到教育问题,由此我一直关注中国的教育,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教育现在变得有些复杂,是因为受到经济发展的一些冲动的影响,这些影响中积极因素是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建设养急需的人才,不可否认也有许多负面因素是在违反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人的过程并不能等同于商品经济中的竞争,这是一个基本问题,十余年来我执著为这个最基本的问题疾呼,就是再过十年,我也将一如既往,因为这是从老祖宗开始就提出的不能违背的基本规律。
二〇〇八年四月十四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