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之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31:18
第三章静坐之方法
问曰:静坐之基础既闻命矣,敢问静坐之法果如何而可?
答曰:释道元之《坐禅仪》曰,学般若菩萨,当起大悲心,发宏誓愿,精修三昧,广度
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尔乃放舍诸缘,休息万事,身心一如,动静无间,量其饮食,不
多不少,调其睡眠,不节不恣。结跏趺坐,先以左足安右[左为月,右为陛字右半部]上,
右足安左[左为月,右为陛字右半部]上,或半跏趺,或以左足压右足皆可;次以左掌安右
掌上,以两大拇指面相拄,徐徐举身,良久复左右摇振,乃正身端坐,不得左倾右侧,前躬
后仰,令腰脊头项骨节相拄,状如浮图,令耳与肩对,鼻与脐对,舌柱上腭,唇齿相著,目
须微开,免致昏睡。身相既定,气息既调,宽放脐腹,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
之即无,久久忘缘,自成一片。若得此意,自然四大轻爽,所谓安乐法门也。若已发明者,
如龙得水;未发明者,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出定之时,徐徐动身,安详而起。一切时中,
护持定力,如护婴儿,则定力易成矣。所以探珠宜浪静,协水取应难,定水澄清,心珠自现,
故《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因禅定生。是如超凡越圣,必假静缘,坐脱立亡,须凭定
力,最为急务也。
问曰:何故必欲结跏趺坐?
答曰:《大智度论》卷七论之最详,甄录如下。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趺
坐?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隐,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摄持手足,心亦不散,
又于一切四种身仪中最安隐。此是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如此坐者,出家
人法,在林树下结跏趺坐,众人见之皆大欢喜,知此道人,必当取道。如偈说:若结跏趺坐,
身安入三昧,威德人敬仰,如日照天下。除睡懒覆心,身轻不疲懈,觉悟亦轻便,安坐如龙
蟠。见画跏跌坐,魔王亦愁怖,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以是故,结跏趺坐。复次佛教弟
子应如是坐,有外道辈或常翘足求道,或常立,或荷足,如是狂狷,心没邪海,形不安隐。
以是故,佛教弟子结跏跌立身坐。何以故?直身心易正故。其身直坐,则心不懒,端心正意,
系念在前,若心驰散,摄之令还,欲入三昧故,种种驰念,皆亦摄之。如此系念,入三昧王
三昧。云何名三昧王三昧?是三昧于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缘无量诸法,如诸八中王第一,
王中转轮圣王第一,一切天上天下佛第一。此三昧亦如是,于诸三昧中最第一。
问曰:《坐禅仪》所云,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其境界颇高,非
初学所能学步,因此心胡思乱想由来已久,不能即时禁止之故也。请以最初之下手方法示之。
答曰:静坐时欲禁止此一心之胡思乱想,先宜制心于一处。《佛遗教经》曰,制心一处,
无事不办。此即最初之下手方法也。
问曰:所谓一处著果何在?其名为何?
答曰:《大智度论》卷二十一曰,初学系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智者大师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曰,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
有所治。据以上所言,则知丹田、鼻端、额上、眉间及缘中,皆可观此心使之止于其一处也。
问曰:何谓缘中?除《智度论》外,尚有论及缘中之书籍否?
答曰:佛氏所言之缘中,适家则谓之中黄,即两目齐平处之中间也。智者大师《小止观》
曰,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又曰,宽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
流,或时暗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又《道藏续编》中
之《太一金华宗旨》曰,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目谛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缘中。
道言中黄,佛言缘中,一也。不必言头中,初学但于两目中间齐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
的东西,系念眼之齐平处,光自然透入,不必著一念于中黄也。此数语巳括尽要旨,其余入
静出静前后,以《小止观》书印证可也。又曰,“缘中”二字妙极,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
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此为端倪,非有定著也。此一字之义,活甚妙甚。案:
《太一金华宗旨》,《道藏辑要》本及近时活字本,皆各以私意增删,惟金盖山所刊之《道藏
续编》本最为完备,即余所引者是也。
问曰:以上言观心止于丹田、鼻端、眉心、缘中等各处,究竟以止于何处为最好?
答曰:《法华经疏义赞》卷四曰,除足至头半,名为已熟修,系心在眉间,名超作意位。
论曰,次观自身从足至头,皆见白骨,名已熟修位;次系心在眉间,发八色光明,名超作意
位。又《法华经》曰,尔时佛放眉问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又阿弥陀佛
眉间白毫,八棱中空,向右旋转,光明无量。据此当以眉间为最好。
问曰:眉间除佛家之说,此外尚有何据?
答曰:《道藏》中《黄庭经》注曰,黄庭者,在头中。明堂、洞房、丹田,此三处是也。
两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丹田。此三处为上元,一也。黄庭者,两半于
洞房中,其生赤子,则为真人也。常思之,慎无失。赤子化为真人,在明堂中,字子丹。故
知一者,在明堂一处也。行气导引,闭目内视,安心定志,混沌无涯,致精上流泥丸;运真
人子丹也。又《老子》尝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恐人不知所谓中,则立言之曰,玄牝之
门,天地之根。皆指眉间之黄庭而言也。至有欲观窍,无欲观妙,则谓欲心未净之时,宜观
黄庭一窍,久之巳臻无欲之境,可离观窍之法而观妙矣(焦竤《老子翼》曰,徼、窍通,物
所生之孔窍也)。又《黄庭经》曰,黄庭中人衣朱衣。又曰,真人子丹当我前。又曰,子欲
不死修昆仑(昆仑者,头也。令人养脑中泥丸,不死得长生也)。又曰,寸田尺宅可理生(目
为寸田,面为尺宅。理生者,观心止于黄庭也)。系子长留心安宁(仰观赤子之身形也)。凡
此皆道家之说。
问曰:黄庭之真人字曰子丹,除生于黄庭外,尚能生于他处否?
答曰:黄庭谓之上丹田,子丹有生于上丹田著,亦有生于中丹田及下丹田者。《抱朴子》
卷十八曰,一有姓氏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绎
宫金阙中丹田也,或在人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此乃是
道家所重,世世歃血,口传其姓名耳。
问曰:《抱朴子》之所谓一有姓氏服色者何解?
答曰:一指丹田中之真人而言,姓字谓子丹,服色谓朱衣也。
问曰:丹田中之真人何以名之曰一?
答曰:此乃道家之隐语耳、简称耳。《庄子》曰,我守其一,而处其和。《抱朴子》曰,
余闻之师云,人能知一万事毕。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之能知也。道起于
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
生,神得一以灵。老君曰,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一之谓也,故仙经
曰,子欲长生,守一当明,思一至饥,一与之粮,思一至渴,一与之浆。又一,一安其所,
不迟不疾,一安其室,能暇能豫,一乃不去,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少欲约食,一乃留息,
白刃临颈,思一得生,知一不难,难在于终,守之不失,可以无穷,陆辟恶兽,水却蛟龙,
不畏魍魉,挟毒之虫,鬼不敢近,刃不敢中,此真一之大略也。又曰,人能守一,一亦守人,
所以白刃无所措其锐,百害无所容其凶,居败能成,在危独安也。《抱朴子》之言一如此,
发挥一之精义可谓详矣。
问曰:《庄子》、《抱朴子》之所谓一,既闻命矣,高忠宪公家训谓静坐确有口诀,未知
高子之所谓口诀著果何所指?
答曰:高子之静坐口诀,亦指一而言,故《高子遗书》曰,收拾全副精神,只在一处(谓
静坐时当聚全副精神于两眉间之一处也)。又曰,“主一”二字最尽。一者,本体;主者,
工夫。
问曰:观此心止于眉间已闻其详,此外尚有要诀否?
答曰:《太一金华宗旨》曰,尚有诀中捷诀,乃于万缘放下之时,惟用梵天∴字(即伊
字也。梵天伊作∴,谓即日、月、天罡在人身,即是左目、右目与眉心。先天神人皆具三目,
如斗母、雷祖是也。人知修炼眉心,即开所开之目,名曰天目是也),以字中点存诸眉心,
以左点存左目,右点存右目,则人两目神光,自得会眉心。眉心即天目,乃为三光会归出入
之总户(丹书所谓日月合璧之处)。人能用三目如梵伊字然,微以意运,如磨镜,三光立聚
眉心,光耀如日现前。
问曰:《关尹子》谓譬如两目能见天地万物,暂时回光,一时不见。何以谓之回光?
答曰:两目微开,仅见鼻端,使外光自然透入,会于眉心,此名回光。
问曰:回光之功用何如?
答曰:一回光则周身之精气聚于一处,久久不舍,如百炼之精钢,其生存时则有兼人之
精力,其殁后时时可以现形,此即金刚不坏之身也。故《太一金华宗旨》曰,专一回光,便
是无上妙谛。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成自然法身。又曰,光巳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
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又曰,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气若此也,
纯想者此也。初行之诀,是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生有。百日专功光才真,
方为神火,百日后光自然聚,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
即火之候也。又曰,《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
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生者亦在兹矣。此贯彻三教工夫也(以上皆《太一金华宗旨》)。
夫光凝结为法身,即《黄庭经》所云之赤子也,子丹也;即《老子》所云之谷神不死也;亦
即《庄子》、《抱朴子》之所谓一也。
问曰:后世之注《老子》者颇多,然余未见有以谷神为黄庭中之真人著,亦未见有以谷
神即为《庄子》、《抱朴子》之所谓一者,幸勿穿凿附会,乞以出于某书之原文示我。
答曰:焦竤《老子翼》曰,谷,有形者也,以得一故,虚而能盈。神,无形者也,以得
一故,寂而能灵。人也能守中而得一,则有形之身,可使虚而如谷,无形之心,可使寂而如
神,则有形与无形合而不死矣。《太上道德宝章翼》曰,白真人谷,谷者,天谷也。神著,
一身之元气。天之谷,含造化,容虚空;地之谷,容万物,载山川。人与天地同所禀也,亦
有谷焉。其谷藏真一,宅元神。是以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又曰黄庭,
曰昆仑,曰天谷,其名颇多,乃元神所住之宫。其空如谷而无神居之,故谓之谷神。见《道
藏辑要》心集三。
问曰:“谷神”二字除《老子》外尚见于他书否?
答曰:《抱朴子》曰,咀吸日华,谷神太清。庾信诗曰,虚无养谷神。庾肩吾诗曰,谈
玄止谷神。后汉·高义方《清诫》曰,智虑赫赫尽,谷神绵绵存。梁简文帝《何征君墓志铭》
曰,气高琼岳,心虚谷神。
问曰:道家静坐时,有循环运气之法,乞以最雅驯、最简要之说略示。
答曰:《参同契》曰,修之不辍休,庶气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
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谷中。又《南华本义》卷三曰,缘督为经,所以为驭
气之方也。人身背有督脉,自尾闾而通气于顶上之泥丸;前有任脉,自泥丸而通气于心窍之
绛宫。然气必自脐下丹田转于尾闾而升于顶上,故曰缘督以为经。此养生练气之要诀也。又
曰,摄生在精气神,而人之精神至于耗匮著,为嗜欲汩心也。故节欲保精,所以立基;凝神
调息,所以永命。气之一呼一吸为一息,人物恃息而生,息依心神为主。气有阴阳,子时至
则阳生,午时至则阴生。平日无调摄之功,周气生而不觉也。调摄乖方,则气生而多不应候
也。子后午前,非有欲念而真阳起,以意摄之,归于脐内一寸三分黄庭之中,神与气两相凝
注,至一百二十四息,而想此气至尾闾,循背脊,从鹊桥升于顶上泥丸宫,复下喉中、绛宫,
遍历四肢,又从尾闾背脊透顶上,下绛宫,复归于黄庭,又凝息至一百二十四息,如前升降,
或九度或七度而止。气上行之时,卷舌抵上腭,自然津液满口,呼定而咽,咽毕而吸,如此
则吸气与津顺下丹田也。行气既毕,遍身以手摩擦而起。总之,真气为药,以神驭气为火练
药。察真阳生举,是为火候。真阳初生,摄归黄庭,是练精还气;摄气由心,是练气还神;
心无其心,是练神还虚。此不在交感、呼吸、思虑之粗迹,故称为元精、元气、元神。神气
凝聚不散,所谓圣胎。
问曰:静坐时必学运气循环之法乎?
答曰:静坐时以此心注于两眉间,此为古来口口相传之秘诀,学者不可不习,释道两家
皆如此说法。如欲作道家弟子者,必学运气循环之法。如欲归入佛家者,则不必学此循环法
也。余学佛有年,故于此循环法,虽知之详而未尝实行也。
问曰:学佛者之静坐,既不学运气循环之法,更学何法?
答曰:学佛者之静坐法,谓之禅定。其阶级共分为四,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
问曰:初禅入手处,岂即以此心注于两眉之间乎?
答曰:以此心注于两眉间,固可为入初祥之第一步,然据《大智度论》,以此心注于两
目间亦可。《大智度论》卷二十曰,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是其证也。
问曰:修初禅至四禅之情形可示之否?
答曰:佛书中之论四禅者,如《止观》九之一、《法界次第》上、《俱含论》二十八、《智
度论》十七,皆论之极详。兹录《成实论》之大要如下。(一)初禅——初禅之前行,有粗
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禅具八触十功德。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摄心,故气息调和,
觉此心路泯泯澄净,帖帖安稳,其心在缘(即缘中),居然不驰散,是名曰粗住。由此心后
怗怗胜前,名为细住。其后一两日或两月,豁尔心地作一分开明,我身如云如影,爽爽空净,
虽空净犹见身心之相,未有定内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成实》立欲界定,《俱舍》不立之,
摄于未到定中)。从是心后泯然一转,不见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是名
未到定(《成实》不立之,《俱舍》立之,名未至定)。此时性障犹在,未入初禅也。在此未
到定,身心豁然空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此或经一日,乃至一月一岁,定心不坏,则
于此定中,即觉自心之微微动摇,或感微痒,即发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是名
八触。此为色界之四大极微与欲界之四大极微转换,而发此触相也。此乃正入初禅之相。此
时有十功德,又谓之十眷属,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是
也(是就八触中之动触而论,余七触功德准之)。此八触十功德,惟在初禅,二禅已上则无,
是为初禅之特相。就四禅总体言之,则以十八支分别。十八支者,初禅五支,二禅四支,三
禅五支,四禅四支也。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禅,故名为支。初祥五支者,觉支(新曰寻支)、
观支(新曰伺支)、喜支(新同名)、乐支(新同名。经部为眼耳身三识之乐受,有部不许定
中三识,仅有意识,故为轻安乐,非乐受也)、一心支(新定支也)。(二)二禅——呵弃初
禅之觉观而得此禅,于初禅已了色界四大转换,故二禅已上无八触十功德也。二禅之四支者,
内净支(《俱舍》以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胜实之功德也。净为信相,故曰净;属心,故
云内)、喜支、乐支(轻安乐也,非乐受)、一心支(新定支)也。(三)三禅——呵弃第二
禅之喜受而得三禅也。此禅具五支,舍支(是行舍,非舍受)、念支(三禅之乐极胜,为不
染着故,要正念)、慧支(同上)、乐支(意识之乐)、一心支(新曰定支,寂然在定是也)。
(四)四禅——呵弃三禅之乐受。四支者,不苦不乐支(新曰中受支,五受中之舍受也〕、
舍支(舍第三禅之乐受也,非忧悔)、念支(念下地之过,自己之功德长养之)、一心支(犹
如钟,犹如清水)也。初禅之五支乃至四禅之四支为何?即行体是也。依《俱舍》之意,初
禅之付五支著,以此时二十二心数发于一时(大地十与大善地法十及觉与观也),于中取强
者为五支,五支皆定体也。《成论》明五支前后相次而起,取四支为方便,一心支为实体。
天台止观,法界次第之所明。
问曰:《大智度论》卷十七之论四禅如何说法?
答曰:《大智度论》十七曰,汝先言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得初禅。修何事,依何
道,能得初禅?答曰,依不净观,安那般那等诸定门,如禅经禅义偈中说,离欲及恶法,有
觉并有观,离生得喜乐,是人入初禅。已得离淫火,则获清凉定,如人大热闷,入冷地则乐。
如贫得宝藏,大喜觉动心,分别则为观,入初禅亦然。知二法乱心,虽善而应离,如大水澄
静,波荡亦无见。譬如人大极,安隐睡卧时,若有唤呼声,其心大恼乱。摄心入禅时,以觉
观为恼,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内心清净故,定生得喜乐,得入此二禅,喜勇心大悦。
摄心第一定,寂然无所念,患喜欲弃之,亦如含觉观。由受故有喜,失喜则生忧,离喜乐身
受,舍念及方便。圣人得能舍,余人舍为难,若能知乐患,见不动大安。忧喜先已除,苦乐
今亦断,舍念清净心,入第四禅中。第三禅中乐,无常动故苦,欲界中断忧,初二禅除喜。
是故佛世尊,第四禅中说,先已断忧喜,今得除苦乐。复次持戒清净,闲居独处,守摄诸根,
初夜后夜,专精思惟,弃舍外乐,以禅自娱,离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禅。初禅如阿毗
昙说,禅有四种,一味相应,二净,三无漏,四初禅所摄报得五众。是中行者入净无漏,二
禅、三禅、四禅亦如是。如佛所说,若有比丘离诸欲及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
初禅。诸欲者,所爱著色等五欲,思惟分别,呵欲如先说。恶不善法者,贪欲等五盖,离此
内外二事,故得初禅。初禅相有觉有观,喜乐一心。有觉有观者,得初禅中未曾所得善法功
德故,心大惊悟。常为欲火所烧,得初禅时如入清凉池,又如贫人卒得宝藏。行者思惟,分
别欲界过罪,知初禅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欢喜,是名有觉有观。问曰,有觉有观为一法、为
是二法耶?答曰,二法。粗心初念,是名为觉;细心分别,是名为观。譬如撞钟,初声大时
名为觉,后声细微名为观。问曰,如阿毗昙说,欲界乃至初禅,一心中觉观相应,今云何言
粗心初念名为觉,细心分别名为观?答曰,二法虽在一心,二相不俱,觉时观不明了,观时
觉不明了,譬如日出,众星不现,一切心心数法,随时受名,亦复如是。如佛说若断一法,
我证汝得阿那含。一法者,所谓悭贪。实应说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云何言但断一法,以
是人悭贪偏多,诸馀结使皆从而生,是故悭尽,余结亦断。觉观随时受名,亦复如是。行者
知是觉观,虽是善法,而娆乱定心,心欲离故,呵是觉观,作是念,觉观娆动禅心。譬如清
水,波荡则无所见;又如疲极之人,得息欲睡,傍人唤呼,种种恼乱摄心内定。觉观娆动,
亦复如是。如是等种种因缘呵觉观,觉观灭,内清净,系心一处,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
二禅。既得二禅,得二禅中未曾所得无比喜乐。觉观灭者,知觉观过罪故灭;内清净者,入
深禅定信,舍初禅觉观,所得利重,所失甚少,所获大多,系心一缘,故名内清净。行者观
喜之过,亦如觉观,随所喜处,多喜多忧,所以者何?如贫人得宝,欢喜无量,一旦失之,
其忧亦深。喜即转而成忧,是故当舍离此喜行,行舍念智,受身乐,是乐圣人能得能舍,一
心在乐,入第三禅。舍者,舍喜心不复悔,念智者既得三禅中乐,不令于乐生患。受身乐者,
是三禅乐,遍身皆受。圣人能得能舍者,此乐世间第一,能生心著,凡夫少能舍者。以是故
佛说行慈果报,遍净地中第一。行者观乐之失,亦如观喜,知心不动处最为第一,若有动处,
是则有苦。行者以第三禅乐动故,求不动处,以断苦乐,先灭忧喜故,不苦不乐,舍念清净,
入第四禅。是四禅中无苦无乐,但有不动智慧,以是故说第四禅舍念清净,第三禅乐动故说
苦。是故第四禅中,说断苦乐。
问曰:《大智度论》所论之禅定,已略知一般矣,除卷十七之外,尚有论及者否?
答曰:《大智度论》卷二十曰,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
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故,着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菩萨为是众生故,起大悲心,
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
入第二禅。以深喜散定故,离一切喜,得遍满乐,入第三禅。离一切苦乐,除一切忧喜,及
出入息,以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是菩萨虽知诸法空无相以众生不知故,以禅相
教化众生,若实有诸法空,是不名为空,亦不应舍五欲而得禅,无舍无得故。今诸法空相亦
不可得,不应作是难言,若诸法空,云何能得禅。复次是菩萨不以取相爱著得故行禅,如人
服药,欲以除病,不以美也。为戒清净智慧成就故行禅,菩萨于一一禅中,行大慈观空,于
禅无所依止,以五欲粗诳颠倒故,以细微妙虚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诸毒。
问曰:注心两眉间或两目间之静坐法,静坐若干时方可见功?
答曰:每日朝夕各坐半小时或一时,不可间断。连坐一二月或数年,必有功效。此随各
人之根性利钝而异,未可胶柱鼓瑟,限定年月也。
问曰:静坐已见功效之后宜若何?
答曰:宜忘其功效,并宜忘其静坐。心性本来清净,无一法可取,无一法可舍,不见一
法生灭相,不见一法去来相。心空则一切俱空,物来不受,无爱憎,无喜怒,一切平等,此
即所谓无念也,无心也,解脱也,行深般若波罗蜜时也,静坐之最上乘功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