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社评:维基解密是与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00:38
 2010年12月01日 发布

美国

FT社评:维基解密是与非

英国《金融时报》 社评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 英文 对照 

斗争在继续。致力于曝光官方机密的网站——维基解密(WikiLeaks)已开始发布约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该网站之前就公布了数千份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有关的军方机密文件。新披露的许多信息毫无出人意料之处: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核武器感到关切;美国外交官和全世界同行一样,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在国外当间谍,并且说谎成性。此次曝光行动的累积效应,即使不会造成持久的损害,也必将引起尴尬。

为了信息自由,难堪只是小小的代价。如实了解执政者之行为,有利于民众在选择领导人时,更好地作出决定,并向他们问责。鉴于当权者不当行为的证据往往被捂得严严实实,使之公开化符合民众利益。维基解密此前的许多曝光行动——如披露杀害手无寸铁的伊拉克平民——就属于此类。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信息都属于公共范畴。为使政府有效履行公务,并确保民众安全,有些信息是必须保密的。维基解密最新的披露行动并没有过分跨越这道底线,但也没有明确通过“符合公众利益”这项考验。迄今披露的材料并没有昭示出任何不当行为。

此事可能造成一个后果,即外交官们在和本国政府通信时会变得更加谨慎。假如在维基解密为信息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中,重要的外交信息流通沦为受害者,那将是最大的不幸。

为防止出现这样的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政府不能凭主观愿望把维基解密这类机构化为乌有。相反,政府必须改变和革新自身的信息处理方式。这可能意味着要更好地保护范围更窄的重要机密。

但是,维基解密及同类机构也有责任以负责任的方式使用他们获得的信息。维基解密强调,它寻求把曝光行动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然而,其不当编辑有关阿富汗信息的行为,却使不少人面临生命危险。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维基解密更让人担忧的地方是,按照其组织形式,它是不受任何管辖的。对于一家和全世界当权者作对的小机构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一来,维基解密就等于“有权无责”了——而这正是该组织宣称要与之斗争的现象。

译者/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