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官员称油价粮价高企是美国蓄意为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39:11
[ 胡哥万岁 ] 于2008-07-06 21:56:41 上帖[ 发短信 ][ 表状 ]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上世纪70年代,基辛格这样说。
他的判断在今天得到了证实。
在国家能源局官员周彬看来,在众多因素之外,此轮原油价格高企背后更多的是美国蓄意为之的结果。“美国推涨原油价格,与其未来或将实施的粮食战略密不可分。”周彬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美国2007年的粮食出口总量占据了全世界粮食出口数额的40%。而受粮食可以转化成为生物能源因素的推动,美国在原油价格已经高企的时刻,通过实施弱势美元政策以及多种手段,使得本国粮食价格尾随原油价格而起,进而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美国通过不断拉高原油价格的策略,使得本国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的原料——粮食价格步步高企,进而可以凭借其作为第一粮食大国的地位,对全球原油价格展开绝对性的掌控。”周彬分析说,美国不光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原油消耗国、进口国。
周彬的观点得到了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分析师张连碧的认同。在张看来,通过对粮食价格与原油价格实现双向劫持,以及利用纽约商品交易所对原油期货90%以上交易量的价格指导和干预,借助大量投机基金的推波助澜,通过不断彰显粮食产品的重要性以及对化石能源的可替代性,美国正在全面夺取以往欧佩克对国际原油价格所拥有的价格指导权。
一个简单的逻辑是:美国凭借粮食产量的全球霸主地位,通过实施以粮为主的替代能源战略,使得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画上等号,进而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在弱势美元政策掩护下,美国正在不断从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联袂上涨中汲取暴利。
“通过粮食援助和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美国实现了粮食生产体系和食品消费体系的全球化,而对受援国和进口国的替代,使得后者失去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同时也失去了粮食主权,以及国家的社会与政治稳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说。
海地的经历说明了这一点:20年前,海地年产大米17万吨,可满足95%内需。1995年海地向美国敞开大米贸易,比海地本地大米便宜一半的美国米迅速占领市场,农民失去土地和生计,如今海地3/4的大米来自美国。由于今年以来持续的高粮价,海地已经数次发生社会暴乱。
高油价、高粮价带来的恶果已经显现。7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可能“严重削弱”多达75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包括巴基斯坦和印尼。
“如果农业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那么即使石油价格保持稳定,一些政府将无法继续让国民吃饱,同时保持经济的稳定。”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警告称,由于粮食和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双重冲击,一些国家正处于“危险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