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面对生存的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46:23
    “为什么80后集体怀旧?”

    当友编(只要不催稿就让我感觉很友好的编辑)冷不丁把这个话题发给我时,我哑然失笑。

    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我,怎么会知道80后的这一群人怎么了?他们是不是在怀旧?他们中有多少人开始怀旧?他们是怎么怀旧的?……怀旧还不曾主导年逾40的我的生活,难道就已经浸染了不少80后的朝朝暮暮了?

    告诉友编我的第一反应后,她快速地发给我80后记者的报道——在我看很有些直书胸臆的味道,以及网上热传的若干帖子——80后写给80后,类似召集令一样的东西。

    她说,就从你的视角来看看。

    我又笑了,难道怀旧也扎堆儿,也要喊“预备,齐”,喊“一二一”?

    或许是80后被社会看做一个群体,连带被观察、被品评、被议论、被比较,由来已久了,集体意识悄然滋生,集体行为不知觉中获得强化?想来,给一代人捆绑命名,80后大概是首享此待遇,随后,人们才复制出70后、60后等等名词。

    或许是独生子女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自感势单力薄也由来已久,多靠着点集体能获得归属感、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回忆能温暖自己。

    或许是伴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长大的80后们太善于利用网络了,怀旧的星星之火却给人燎原之势?

    或许是生活在改革开放成果初现,物质趋于丰富年代的80后能历数出很多有形的、跨越多种门类的物品,让上了岁数的旁观者和他们自己都叹为观止?

    或许是现实生活太紧张忙碌,又太单调乏味,怀旧可以放松自己,给平淡的日子注入有趣的因子?

    我问友编:你就是80后,你怀旧了吗?

    你通常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场合下怀旧?

    你通常会缅怀什么?追忆何人、何事、何情、何物?

    你想起比较多的是哪个年龄段?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那时候的你是怎样的?

    想起过往的那时那刻,你心情怎样?有哪些词语可以表达你内心深处的感受?

    ……

    “开心,温暖,安全,放松,发现过去的生活还是有趣的,庆幸自己早生了几年,外部环境相对而言尚好。为什么这么问?”友编简略地答我,她正惦记自己的版面,而不是她自己。

    “深入那个感觉,好好去探索。”

    其实,是因为茫然,我才习惯性地冒出来一些咨询师的问题。我久久地盯着对面商厦的LED电子显示屏,那里正一遍遍闪回着韩寒的身影,走来走去或沉思,朴素、孤单、凛然,但眼神热切。

    此刻,心里怎么有一点点疼呢?

    看着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到世人面前,一路走得很倔强,不断被人又点又击的韩寒,我想起了身边默默无闻的一干80后。

    这是在怀疑和否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80后,在人们热衷使用这个名词的时期,谁能说其中并未含着很大比例的忧虑与不屑、指责与失望?记得当时有文章曾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直到今天,当二三十岁的他在某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时,媒体就会这样报道:80后的成功代表!当个人成功更多地被放到群体中去突出时,是不是也意味着对这个群体的轻视呢?

    “怀旧,是因为我现在混得还算成功,有翻身了的感觉。”有个后辈这样对我说,从他的经历中我了解到,一直以来,80后这个符号于他,就像霍桑笔下海斯特身上的红字,鲜明而惊心。

    我相信,会有一部分人仍记得孙云晓先生发表于1993年的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文中提到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此文引起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强烈震动,各界纷纷发表看法,采取对策,以极大的努力改变教育的失误。而迎接这场朝向素质教育的改革的主要群体,就是80后。谁让他们那么不争气呢?

    偏偏80后的父母又大多是生在五十年代,身体发育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知识获得赶上文化大革命,成家立业赶上社会多变、新政迭出,艰难求生的他们自然把未了结的心愿和无限期望寄托在独一个的孩子身上。虽然心头沉甸甸地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好,却努力地花钱、花时间培养着孩子,搞得孩子的心头也是沉甸甸的。

    “多想想过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自己不再苍白、单薄,还是有一些内容和经历的。”小弟简短地回我,我知道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弟妹刚刚生了宝宝。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欧文·亚龙有一个临床假设:一个人最根本的焦虑是因为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努力要应对艰难的生命真相,即“存在”这一基本事实。

    “存在焦虑”、“身份认同”,哪一代人、哪一个体,不在自己的疲惫生活中想方设法印证自己的存在,印证自己的价值呢?我们的努力,包括80后的怀旧,毫无例外地来自于那种不死的欲望。

    欧文·亚龙还说:每个人都有能力面对生存的真相,并据此追求个人的改变与成长。

    在反复回味友编所提供话题的过程中,感觉自己与80后这个符号后的群体、与组成这个群体的许多个人,与我的弟弟妹妹、我的后辈、我的忘年交更亲近了。我们有着相同的渴望:渴望活得有意义,渴望尊重、渴望被接纳和被重视,渴望爱与被爱。这些渴望毫无例外地在我们每一代人的生命表层之下喧腾。

    我想,80后,不管他是否正在非常物化地怀旧,淘换出所有记忆中的物件,去看、去穿、去用、去买卖,还是她正为事业、为谋生、为家庭忙得四脚朝天,自称无暇怀旧,都在与我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生而为人,不论处在哪个年代,不都是要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吗?比如,用姑且称为“集体怀旧”这样的行为。像模像样的,还会成为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