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李敏:六年误读背后的社会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46:37

陈力丹、李敏:六年误读背后的社会心理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实践杂志

2010年10月24日16:1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导语:

  人们获知了一条新信息时,会把这条信息和自己认知结构中属于同一主题的其他信息相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总体相关的结构。主题结构中某个信息被提起或者唤醒时,其他的关联信息也会唤醒。这意味着,尽管流言可能消失或被否定,它的“印象”会残留成记忆的一部分,当相关主题再次被考虑的时候,流言造成的这部分印象,会和其他相关信息一起成为判断的依据。

  一张照片被误读六年的社会心理历程

  2004年3月14日,昆明一女子企图自杀时被消防队员救下。云南《都市时报》摄影记者黄兴能,当时拍下3名联防队员将女子带走的照片并发在网上。该照片从此在网络上以惊人的速度疯传,并且,“协警救人”渐渐被误读为“城管抓摊贩”、“协警抓小姐”,甚至有艺术家还据此照片创作了引起轰动的艺术雕塑。在照片传播至今6年间,尽管拍照的记者和相关媒体都作了澄清,却始终无法阻挡流言的传播。

  一张“救人”的照片,如何在6年时间里变成了“抓人”的照片?

  照片的“说明”变形记

  黄兴能拍的这张照片,因为“不雅”而未能在报上刊登,于是他发到了西祠胡同网站的论坛“摄影记者之家”,注明这是联防队员在救人。这张照片仅存在一天就被删除了,但很快在别的网站出现,并从此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其主题渐渐变为“协警抓小姐”。

  2007年4月28日,新锐艺术家高氏兄弟的新作展《抓小姐》在北京798园区开幕。作品因雕塑中的女子没穿底裤曾倍受争议。在网络传播中,雕塑作者还曾被张冠李戴到艾未未工作室头上。

  2007年5月24日,黄兴能在自己博客上澄清此事,不过这篇博客并未达到他预期的效果,诸如 “黄兴能,你到底能不能啊?看这图片就知道那几个鸟人是城管”的回复,比比皆是。

  2008年11月3日,网友“confu”在《都市时报》官方论坛“彩龙论坛”发了这张照片,帖子中的照片说明词变成了“四川某地某晚抓小姐”。11月5日,论坛工作人员以“关中大侠”的网名发表声明:“画面上这个女的精神有问题,而且是要跳楼自杀,是被这3个好心的联防人员给救了!”

  根据这些帖子,11月7日的《都市时报》刊登报道《联防救女 4年转帖变“城管抓小姐”》,详细讲述了照片的来龙去脉,并呼吁“这张照片被人不断误读,实在是背离本来的新闻事实太远,希望广大网友停止这种不负责任的转载”。但这篇新闻在网络上流传的范围,远远不及各种误解版。

  2010年4月10日,新浪微博上的网友“雷疯日记”以“艾神798艺术雕塑”为题,把雕塑和原图再发了一次。艾神是指艺术家艾未未。这条微博很快被众多网友所转发,迄今已经被转发了1500余次,有超过400条评论,有的网友评论的主题是:“艺术来源于生活”。

  4月12日,网友“谭伯牛”在微博上发布了另一篇《联防救女,四年转帖变“城管抓小姐”》的报道截图,并附有摘抄的原文:“这是本报记者黄兴能在2004年3月13日晚拍到的抢救轻生女子的新闻照片。次日见报,发的是另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被黄兴能发到西祠胡同网站,之后不断传播,竟然演变成‘城管抓小姐’。”这条微博有960多人转发,300多人评论。至此,很多网友“恍然大悟”。

  流言是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无确切根据的信息。从“救人”到“抓人”,差距如此之大,这个流言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长达6年的时间里,拍照记者和相关媒体数次的澄清都无法阻挡流言的风传?

人们的生活经验提供了误读的社会背景

  如果把对照片的误读视为一种流言,那么这个流言传播的过程,就是每个传播的成员处于“接受—同化—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意义分享的过程。流言不是突发事件,而是社会集体记忆的潜伏、变化,最后找到一个展开的机会。

  长期以来,公众对城管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其负面形象早已格式化。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人捡了块金表,戴在手上,可无论是他的同伴还是路人都认为这是块假表,因为没有人相信一个穷人会有一块价值不菲的金表。反过来讲,假如一块玩具手表戴在了亿万富翁的腕上,不细看的人肯定会认为这表价值连城,从不会对手表的金贵持怀疑态度。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太多的城管与商贩们的冲突,看到了太多的协警执法的简单粗暴。当看到照片中代表着某种组织权力的制服,看到那3个大男人毫无人文关怀的“野蛮动作”,人们理所当然地想到了这是“协警抓小姐”或“城管抓摊贩”。公众对于没有文字说明的照片,自然可以尽情解读;即使标注了“协警救人”,也不会轻易相信,而会按自己的生活常识进行判断。在公众的认知框架中,城管的形象就是粗暴执法,协警抓小姐也同样极为粗暴。照片中呈现出来的毫无人情味的画面,正好就是这种形象。因此,人们作出了符合他们经验和想象的解读,如果说这是在救人,反而不符合常识了。

  从真相角度,显然城管或协警被妖魔化了,而将他们妖魔化了的根源,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6年里,一张照片的真相竟然没能辨清楚,这说明公权力一旦丧失了社会的信任,在公众面前的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正因为如此,拍摄者黄兴能在博客上说明照片真相时,反而被网友质疑。他无奈地表示:“甚至还有人问我收了多少钱帮城管说话。”在这次对照片的误读中,人们在集体无意识中已经形成的城管或协警的不良原型,是流言不胫而走的社会背景。

  照片信息的模糊、多解促成误读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张照片本身给人造成的多解空间(模糊程度高)太多,误读变成流言加以传播,自然不可避免。根据生活常识,这样的照片,谁能想到这是救人而不是抓人呢?

  人们被照片呈现出的冷酷画面所激发的同情心,也降低了他们对“抓小姐”或“抓摊贩”的辨别能力。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照片里找不到‘救人’的温馨感人——几个强壮的男人,粗鲁地拉抬着一个四仰八叉、仍在挣扎的女人,反映了救助者漠视人的尊严,缺少人文关怀,此情此景,任何人都会产生一种对强权的厌恶。”①的确,照片中的3名执法者表情漠然,提着女子的手脚就如同提着一个毫无生命的物件一般。很明显,女子的意识是清醒的,被提起来的她为了平衡,不得不把另一条没有着力点的腿弯曲着向身体收拢,甚至露出了隐私之处。这样的画面,势必会激发公众的愤怒以及对弱者深深的同情。

  “救人”本是崇高的行为,以这种无视个体的尊严的方式救人,不被人接受,甚至造成误解是不足为奇的。在事情最终清楚了之后,一位网友仍然写道:“无论是救她还是杀她,都应该让她有点尊严。”显然,让充满同情心的人们相信这是协警在救人,还真不容易。

  照片在展现现实方面有着自身的优越性。摄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在人们的心理上已经形成一个传统的观念。摄影照片、视频具有“证据”的作用,“眼见为实”的观念促使人们产生一种认识,新闻叙述需要照片或者视频来证明它的客观真实。新闻中照片的应用非常普遍,这些来自新闻事件现场、由记者抓拍到的图片,不但使新闻更加生动形象,也增加了新闻的真实程度和可信度。

  然而另一方面,照片又具有高度的模糊性。本雅明在《摄影小史》中就此写道:摄影“报道与真实性并不总是能联上关系,因为报道中的相片是靠语言来相互联结、发挥作用的……这里,一定要有图说文字的介入,图说借着将生命情境作文字化的处理而与摄影建立关系,少了这一过程,任何摄影的建构必然会不够明确。”②虽然照片是从现实而来,却可能表达出不同的含义,如果没有必要的介绍和说明,人们很容易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与需要等随意解读。

  在误读和曲解的信息迅速传播的整个信息传递环节中,实际上存在三种变异形式:省略、突出和同化。“省略”指的是对内容的判断越传越变得武断,漏掉更多的细节。“突出”是指看到这种解说的人,由于对城管或协警没有好印象,经他再次传播时,就会强调其印象深刻的部分,选择更符合自己想象的那一种说法。与“省略”正好相反。“同化”则指的是照片的接受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态度等主观因素,来解说其内容。凡是他认为合乎逻辑的部分就接受下来,同时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对其作进一步的加工,添油加醋之后再广为传播,最终使关于这张照片的解读,朝传播者感兴趣和期待的方向变化。

  摄影评论家刘树勇在《权利——关于观念摄影的对话》中表达了以下的观点:在今天,一幅摄影作品本身“拍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和无意义了,重要的是“我们说它是什么”。也就是当一幅不论是谁拍(你拍我拍谁拍都成)的照片摆在面前时,想在上面加上什么样的“观念”都可以。他对一系列名家拍摄的著名照片进行了“观念”的改写:罗伯特•杜瓦诺的“胜利之吻”,成了“驻青岛的美国士兵在街头侮辱一位中国少女”;罗伯特•卡帕的“中弹的西班牙士兵”,成了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剧照;布列松的“布鲁塞尔”,变成了“北京国际时装博览会临时女厕所外的外国人”;比斯霍夫“吹笛子的小孩”,成为“在希望工程帮助下重新入学的儿童”……这篇文章中所描述的观念摄影的做法,被很多人指责为“明目张胆的造假行为”。这种行为属不属于造假,我们姑且不论,但这个例子确实生动地说明了照片的文字说明对于新闻摄影的重要意义。

  文字说明好比照片的另一副面孔,文字面孔传达的是事实性的信息,即新闻的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为何。图像面孔传达的则更多的是情感信息。③这张照片的传播过程中,真正看到当事人解读的不多,前面说到,当时只在网上停留一天就被删除。随着误读的无限扩大,当拍摄记者再次加以说明的时候,反而被认为他在说谎。

  显然,这张照片提供信息的模糊,也是造成照片被解释为“协警抓小姐”或“城管抓摊贩”而在网络上畅行无阻的原因之一。

网络媒体给误读带来的“众口铄金”

  这张照片的主要传播渠道不是纸质媒介,而是网络媒体,是在各大论坛、微博等互动性极强的网站上被广泛传播与讨论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察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网络流言传播带来的许多与传统环境中流言传播不同的特点。

  流言在网上重复的力度是最大的,网络的各种表达途径可以相互链接的,瞬间形成转贴潮,让质疑的声音在巨大的转贴潮中变得微不足道。接收者经常收到不同发送者传播的相同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重复中,会信以为真地加入到流言的传播中。

  人们在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时候,通常最先是从自己熟悉的网友或信任的网站、网页获悉的。这是“协警在抓小姐”的判断,通常最早来自接受者比较信任的网页,接着又从这个网页的著名论坛链接中,再接触到大量同样的信息。最后,看到海量的“大家”(全能归属)都在说这是“协警在抓小姐”。即使开始的时候并不确认信息的正确度,这时也会怀疑原有的观念。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就是这个道理。

  照片拍摄者黄兴能最初将照片发到网上时加了说明文字,已经注明这是协警救人。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特点,网友通常不会顾虑篡改说明文字的后果。只要有少量网友依据自己关于协警、城管粗暴执法的刻板印象,将文字说明与图片分离,加上自己的标注后传播出去,接着,无责任意识的群体思维就开始发生作用,信息被不断重复和呈几何级数的扩张,使得更多的网友加入到对照片的误读和继续传播中。人们常说“眼见为实”,按理说照片更具有可信性,但这一次,一张真实的照片反而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在照片被误读的6年时间里,真相多次出现过,当事人和传媒多次呼吁停止这种不负责任的转载。然而,面对同一个方向海量流动的信息,澄清本身显得极度无力。SOHO报主编李楠说:“往往在传播中真相抵不过假话——谣言往往暗合或有意迎合了某种情绪。这也是网络中劣币驱逐良币之一种。”④

  误读在传播中发生流变而不断“死灰复燃”

  一旦“协警抓小姐”照片说明词被泛化传播(这是一种流言的流变),这个信息中的专指程度就会降低。“泛化”的过程,即把对具体照片的判断进行归类;一旦归类,就方便了“贴标签”。于是,本来发生在昆明的一个普通新闻,不断在被转载中变成了发生在深圳、广州以及四川等地的“协警抓小姐”。各地网友们都将这张照片拿出来以供批判,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照片的拍摄地以及事件情况做相应的说明。因此,即使是照片的拍摄者和媒体多次说明这张照片其实是协警救自杀女子,已经没有人相信或是愿意相信了,因为解释的理由不仅有悖于公众的常识,而且,解释者显然也破坏了网友将其作为批判公权力滥用的最好借口。

  误读在传播过程中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

  一是叙述层面,它主要由事实信息构成,传达的是事实、情景、关系,它满足的是传播者与接受者间信息分享的需要。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层面是示意层面,它是事实信息背后暗含着的情感,意见,它创造了叙述的方式,并左右着叙述内容的改变。而示意层面的这些情感、意见则是与人们的社会心理密切相关的。⑤

  在这张照片的说明被误读、被传播的过程中,3年后发生了一次强化性质的流变,一张被误读的照片,变成了主题为“抓小姐”的雕塑,作者是知名新锐艺术家高氏兄弟。名人出山,加上雕塑的公开展示,使得当事人更有口难辩了。

  雕塑是根据人们对这张照片记忆的复制品,人们注意它,才会想到复制它。雕塑的创作是对照片选择性理解的结果,这一选择性理解和随之而来的塑造行为,强化了对这张照片的误读,本来临近销声匿迹的误读“协警抓小姐”,通过照片流变为雕塑而“死灰复燃”。又过了3年,照片的真相才得到最终澄清。

  人们获知了一条新信息时,会把这条信息和自己认知结构中属于同一主题的其他信息相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总体相关的结构。主题结构中某个信息被提起或者唤醒时,其他的关联信息也会唤醒。这意味着,尽管流言可能消失或被否定,它的“印象”会残留成记忆的一部分,当相关主题再次被考虑的时候,流言造成的这部分印象,会和其他相关信息一起成为判断的依据。⑥

  所以,“印象的烙印”一旦打上,只要流言曾经传播开来过,一遇到与之对应的环境和物件,就可能再度出现。既然协警抓小姐的事情仍然经常有,那么这张照片的被误读,虽然这次基本说清楚了,但是,说不定什么时间和在什么地方,还会被误读。因为在不断被转载的过程中,被传播的不仅仅是照片本身,还有公众面对照片的情绪。网友也很有可能对照片进行刻意误读,以此宣泄不满情绪。

  也许会有公众仍然固执地误读,不管怎样,已经长达6年的误读现在引发了社会的关注,表达了社会情绪,也为相关政府执法部门提了个醒:改善自身形象已经迫在眉睫了。

  注释:

  ① 《“救人”照片被网友误传专家建议政府自我检讨》,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henan/2010-05-04/content_253268_2.html,2010-8-13

  ②雷颐《图像的力量》,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39173_21441.html

  ③陈娟《图片说明要把好事实关》,《传媒观察》,2006年09期,第62页。

  ④http://tieba.56.com/v/tn-1745961

  ⑤李冠礁《试论流言传播变异的社会心理》,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⑥蔡静《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第33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