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特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07:10




                  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十六特胜禅法
   

    十六特胜,是指我们对呼吸的十六种深妙的观察,能获得极大的收益。
    十六特胜禅法,又名为随息法禅观,在呼吸的观察与调练上,比数息法更加细密,所以与身体健康的关联也更为密切。
    从一次呼吸里,几乎可以反映出我们身心中所有的状态。呼吸的品质低落,不顺畅、粗重、结滞不通,表示我们的健康有了警讯,同时也反映我们的心太紧张,或是烦恼抑郁,因此阻塞了气脉,引发各种疾病。
    尤其是对患有气喘病、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者而言,对此更有深刻的感觉,生命赖以维持的呼吸,常成为以上这些病友们的梦魇。
    从对呼吸更加细密的观察,也会渐渐深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修学十六特胜禅法得力的人,会慢慢发现自己的觉照力量增强了,渐渐不再有粗糙或不自觉的行为,智慧的成分提升了,决策能力越来越准确,行动力也大为增强,心性变温柔了,以前想很久才能完成的事,现在却一下子就轻易完成了。
    而修学到十六特胜禅法的第四阶段——“知息遍身时,身体的健康更会有极大的改善.因为体内气脉结滞阻塞之处,都会开始清除,是对身体健康有极大助益的禅法。
 
十六特胜禅法的练习
    首先,我们在静室中,身心完全放松地静坐。
    现在,我们开始观察自已的呼吸,看着它,了知呼吸的长短,呼吸出入身体的整个过程。
    吸人空气时,它是如何遍满全身?呼吸到达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我们的心就到哪里;同样的,呼吸要排出体外时,它到达身体哪一处,我们的心也完全明了。
    如果有观察更细密的人,甚至能观察到呼吸在全身毛孔的出入。
以下是十六特胜禅法的十六个阶段的内容:
一、了知气息进入身体


二、善知气息从身中流出


三、了知呼吸的长短


四、了知气息遍满全身
    我们可以一心观照,出入息遍诸毛孔,也能知道气息的长短。这时候,我们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方法所在,是要一心观察气息的出入现象、气息的长短现象、气息的遍身现象,因此这时候我们的心念不必刻意想像,而是仔细观察.即可。
    因为这时候我们的呼吸已经十分的细密,气息自然遍身出入身体,我们只要如实地观察即可,刻意想像.反而造成细微气息的干扰。
 
五、除去粗糙的气息身行
    当我们觉息遍身之后,这时我们的心眼常能开明,可以见到身体内外的所有器官。而当我们直接感受到内脏器官及分泌时,会觉得十分的臭秽,也可能会引发不净观等禅观。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十六特胜这种随息观,比数息规更容易破除我们对自已身体的执著。
 
六、感受禅定之喜
    在深入禅定时,由于我们的禅观智慧明利,因此自然由自己身心之中出现喜悦的境界。这种喜悦,自然从心中涌出,绵绵密密,就像山中的清泉一样,汩汩不停,而且没有一般世俗快乐之后,所带来的疲惫或怅然若失的负担,只是不断自然涌出的喜悦,与禅定的力量自然相应。
 
七、感受禅定之乐
    禅定中快乐的感受比喜悦更深入一层。
    当喜悦逐渐生起时,就像泉水绵密流注,但是这种喜悦是从心中汩汩流出,并不遍满。最后泉源愈来愈流畅,喜悦的力量愈来愈大,成为大喜。
    但是由于我们的禅定力量十分稳固,这种大喜,我们能调和、纳受,而不致冲决我们的定心,使感受喜的稳定力量消失。因此喜悦愈来愈扩大,愈来愈遍满、深沉、调和,就像泉水最后汇成了清净的湖池一样,无处不喜悦,无处不快乐,这就是感受乐的境界了。
    受纳禅观的快乐时,我们也要了知快乐的本质是变化无常的,是空如幻化的。因此我们能在快乐中不产生执著,如果能如此,才能常受快乐,而不会害怕失去快乐或产生快乐的负担,也就不会有乐的过患了。
 
八、感受禅定所生的各种微妙心行
    当我们在修习十六特胜禅门证人一心禅定的境界时,要让我们的心在定境之中,明朗自在,没有任何需要依止处,这才是真正的殊胜禅定。如果是心生染着,依止在一处,而使心沉没的话,那么就不是理想的禅定了。
 
九、心自在生起法喜
    定境无所从来,因为是无生,也是如幻的,因为是空,所生的喜也是虚诳的。所以我们不生喜的觉受,也不生染着,这种真实的境界是法尔生起,不需任何依止,也不在中间想像作意,所以不生觉受的执著。如同真实的体知,如同真实的智慧,如同真实的知见,这时自然会生起法喜,这是心作喜的境界。
 
十、心能收摄
    在禅定中喜生起来之后,我们更进一步观察,感觉心还是太过于涌动不定。所以开始反观我们欢喜的体性,当欢喜出现的时候,心作喜了。现在喜从何来?我们反观我们自心。此时,会观见欢喜是空寂的,体性空寂如幻,本来就是定心不乱,因为无所生起,无生无灭,本然空寂的,我们的心因此不会随着大喜而涌动,所以称为心收摄。
 
十一、心能够解脱
    当我们进入不同的禅观阶次时,都会产生各种胜妙的喜乐觉受。就如二禅,定生喜乐,并产生大喜涌动。而三禅是离喜大乐。
    二禅很强烈地冲出涌动的大喜,现在这个大喜均匀了,遍满一切,所以有遍身之乐,因此产生三禅绵绵密密之乐,被称为世间第一大乐。
 
十二、善观呼吸的无常
    一般人达到禅定的妙乐时,心里会产生贪爱执取,希望能长住在这个定境。现在我们要观察这个定境,将发现它还是在不断变化当中,不可能永久不变,所以是无常的。只是现在我们把时间的变化,用定力来拉长,就像将影片放慢十倍、百倍、千倍,因此才误以为没有变化而已,并不是真的恒常不变。
 
十三、观察呼吸出身外散灭
    当我们证得更深的禅定时,由于自己的心已得寂静的定境,觉知一切诸法众相的生灭变化,自然心中不生爱着,出离对一切现象的执著,而出散自在。
 
十四、观察呼吸而远离欲望
    以禅观的智慧,断除一切心识欲望,也能不爱着心识所达到的深定,称为观离欲。
 
十五、观察呼吸的出灭
    当我们进入到这个阶段时,会感到好像完全没有念头了,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当我们感觉什么都没有时,还是有感觉什么都没有的念头,只是非常微细,我们无法觉察而已。而当这个意识出现,我们感觉到什么都没有的同时,我们要能起现观,察觉到:我有感觉什么都没有?”在感觉什么都没有之时,不是另外生起一个意念,而是感觉什么都没有的这种照见,同时反照回来。这时始能远离一切烦恼,了达观灭的境界。
 
十六、观察呼吸的虚幻而弃舍执著
    这时连什么都没有与反照什么都没有的心,都弃舍,使心弃舍一切,完全没有染着,才能证得真正的智慧。
    这时心就像大圆镜一样,具有明照一切的智慧,却没有任何的执著。生命达到圆满超脱,才能达到永远没有烦恼的至乐境界。
摘自《中华养生保健》文/洪启嵩

 

十六特胜初门第十九

一知息入 二知息出 三知息长短 四知息遍身 五除诸身行 六受喜 七受乐 八受诸行心 九心作喜 十心作摄 十一心作解脱 十二观无常 十三观出散 十四观离欲 十五观灭 十六观弃舍

次六妙门而辨十六特胜者。此二种禅定。大意虽同。而六妙门。一往竖浅横广。十六特胜。则竖长横局。长则位远难穷。次后而明也。皆称特胜者。解释别有因缘事。具出(云云)。但此禅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而无厌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诸师多以此十六对四念处观。若作此释。则进退约位。但与六妙门齐。分别二种。对特胜之相。竖横不同。略如下辨。适取意用之。

一知息入 修习特胜之初。正依随息。故以知息入为门。即代初数息调心之法。所以然者。数息则闇心而数。故观慧不明。今知息入。则照息分明。故解慧易发。是以用知息入为调心法也。若将十六特胜。横对四念处者。从知息入去。有五特胜。并属身念处观。

二知息出 修特胜者。当以此知息出代数息初调心法也。意如前释。若对念处犹属身念处观也。

三知息长短 修特胜者。藉观以调心。心既静细。则照了渐明。若得麁住细住。及欲界定。定中暗障薄。即便觉息入出。长短之相也。若对念处。犹属身念处观也。

【南师语:知息长短,你要搞清楚主体在这一个知性上,不在息上面。这个知性,身体每个细胞,内外都普遍的,不一定在脑子里,而是无所不在的。】

四知息遍身 修特胜者。从欲界定。与观相扶。入未到地。故证未到地定时。即觉身及定法。悉皆虚假。息之入出。遍身微微。如有如无。既于定中。照了分明。染着心薄也。若对念处。犹属身念处也。

【南师语:任何妄想起来,不要妨碍知性,都把它丢开了,知性则存在。你一边做工夫,注意呼吸,一边也知道自己妄想来嘛,你不要管那个妄想,只管这个息。你要知息遍身,晓得息到达每一个细胞,就比较可以长寿,慢一点衰老。到知息遍身时,整个身心气脉都变了。密宗同印度瑜珈讲的三脉都在变化,每个细胞呼吸都在变化。就算你老化了,又有病,这时病也好了,那个老化的细胞又活了起来。换句话说,你全身十万八千个毛孔自然都在呼吸往来,但却没有呼吸的现象。这是庄子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就是孟子说的“养我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道家神仙境界修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到达这个境界,就是知息遍身。】

五除诸身行 修特胜者。从未到地。欲入初禅时。常应观析。因此若发初禅觉观之法。则身心豁然开朗。如明眼人开仓。即自了了。见仓中所有。分别所证境界。皆虚假空无人我。既无人我。谁作诸事。谁受禅定。是则颠倒所起身业。皆悉坏灭。故云除诸身行。若对念处。齐此犹属身念处观。

【南师语:到了第五步“除诸身行”,不得了了,你已经把身体的障碍完全打通了,没有身体的感觉,身体跟虚空合一了,这是真实的工夫哦。你看这四个字——除诸身行——灭除身上一切的障碍,都打通了。到了除诸身行以后,才进入禅定的初禅受喜、受乐。初禅是离生喜乐,如果身体都没有调整好,你说四大皆空,你怎么去空啊?你到了除诸身行的时候,可以吹牛,有一点像四大皆空了,才达到初禅的受喜、受乐。你们这些喜欢玩聪明的,不要玩聪明了,工夫不是你吹牛吹得出来的。这一次明白告诉你们,把秘密都揭穿了。初禅是心一境性,离生喜乐,这个定境界来了叫做禅定。这个离是什么?身跟心两个分离开了。“除诸身行”,身上气充满,那些都变化了,化空灵了,整个身体柔软,内部统统变了。五脏六腑,那现在西医讲的话,中枢神经的系统变了,连带前面道家叫任脉的自律神经系统的脏腑都变了。这时密宗讲的三脉七轮的气脉打通了,生活习惯已经变了。到了除诸身行,整个物理法则的动力还在转哦,这要懂唯识,什么叫身行?就是行阴没有断,身上的气还没有完全静止,脉还没有完全停掉。这还没到初禅呢,不过生理变了。】

六受喜 修特胜者。既常与观慧相应。若证初禅。喜支即能照了。因是喜生无过。故云受喜。若对念处。从此有三特胜。并属受念处观。

七受乐 修特胜者。既常与观慧相应。若证初禅。得乐支时。即能觉了。便于乐支。不起见着。以无所受。而受乐触。故云受乐。若对念处。犹属受念处观。

【南师语:真到了除诸身行,受喜受乐时才进入初禅离生喜乐。“离”这个字有两重意思:第一才晓得知性跟感觉是分开的,气息四大可以分开。第二个意义,晓得如果我这一口气不来死掉了,马上可以跳到另外一个生命境界。】

八受诸心行 修特胜者。既常与观慧相扶。若证初禅一心支时。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颠倒。于一心中。获得正受。故云受诸心行。若对念处。齐此犹属受念处观也。

九心作喜 修特胜者。离初禅入二禅时。常自照了。因是若发二禅内净喜。则真喜从观慧而生。故名心作喜。若对念处。从此有三特胜。并属心念处观也。

十心作摄 修特胜者。既因观慧。得二禅一心支。即照了一心。因是倒想不起。故云心作摄也。若对念处。犹属心念处观。

十一心作解脱 修特胜者。离二禅入三禅。常有观照。是故若发三禅即能照了。虽得妙乐。心不耽着。无累自在。故云心作解脱。若对念处。齐此犹属心念处观。

十二观无常 修特胜者。离三禅入四禅时。常修观照。是故若发四禅不动定时。即自观达。定中心识虚诳。念念生灭。故云观无常也。若对念处。从此有五特胜。皆属法念处观。

十三观出散 修特胜者。从四禅入虚空处时。加修观智。内外照了。是故若证空定之时。即知能离色界。缘空之识。自在逍散。而虚诳不实。心不爱着。故云观出散。若对念处犹属法念处观。

十四观离欲 修特胜者。离虚空处定。入识处时。常以观慧。内自推捡。欲离虚空处。离欲之心。是故发识处定。即能观达。识定虚诳不实。心不爱着。故云观离欲。若对念处。犹属法念处观。

十五观灭 修特胜者。离识处入无所有时。以智照了所修之境。能修之心。是故若发无所有处定。即自观达无所有处虚诳不实。心不住着。故云观灭。若对念处。犹属法念处观。

十六观弃舍 修特胜者。离无所有。修非有想非无想定时。即自以智观察所修之法。能修之心。是故若发非想定时。即观照分明。知非想处两舍之定。犹有细想。四众和合而有虚诳不实。非是涅盘安乐真法。则心不爱着。特胜行者。若于地地。修观照了。则地地之中。颠倒不起。心不染着。随其因缘会处。即于是地。发真无漏。证三乘道。略辨特胜竟。言少则意难见。读者必须细心比类令知地地之中。与根本禅四空证定。一往虽同。而观慧有别也。

逸尘先生: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八定    

    十六特胜观是以四禅八定为其修行次第品位的一种系统性强的禅定方法。按佛家禅定理论,先止而后观,观中必然有止,虽以观命名,但仍属止观双运禅定方法。相传释迦牟尼佛开始弘法时,曾教一些弟子修不净观以断贪欲,但一些弟子修不净观后产生极端厌世思想,有些人自杀了。为防止再出现这种事件,佛便改教弟子们修十六特胜观。这种禅定方法,在修持过程中可以使修持者身心领受喜乐,并可令修持者虽入正定而不染着于诸禅的智慧,且次第分明,步步可证,易于坚定信心,直至菩提。这些特点,较许多法门更为殊胜,故称特胜观。又因修持分十六步,故称十六特胜观。在佛典中,十六特胜观仅有十六步之名目,而无具体解释,经后世修持者的实践研究,始成一系统完备具体明确的禅定方法。隋朝的著名佛学大师智者在其著作《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中,对十六特胜观有较详的论述。

  现在依十六步之顺序,介绍这一禅定方法。

  一步:观息入

  从息入观起,最易入手,开始时仍应结跏趺坐(或单盘、散盘),结定印,外绝万缘,正身正意,调心调息,第一步只观入息,不观出息。观息从鼻入,至于脐下(功夫深后息入遍至全身),心依于息,念归于息。出息时,不随不依,听之任之。入息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之相要细加体察。待修至能观入息之各种相状时,即可修第二步。
 
  二步:观息出

  观息从脐起出于鼻端,一心随息而不乱,观息出时,不观息入,唯细心体察出息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之相。

  以上二步对呼吸之气的体察,要注意,知道息粗了,就应把它调细。出入息的粗细,人各有别,有的入息粗,出息细,有的人相反,原则上讲,要逢粗则调。轻重相,不是指气的轻重,是指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入息时觉体轻(这是感觉,实际重量并没有减轻),出息觉体重。涩滑相,一般是入息滑,出息涩。冷暖相,是有变化的,功夫深了,入息暖,可以暖遍全身。初始,应细心体察自身的出入息的冷暖相,不用追求与别人相同。

  观息数息,都为了达到心依于息的境地,使心不散,就为禅定创造好条件了。从观息开始,人人可行,但又不可轻视,因为这是三世诸佛必经之途,我辈凡夫,更应坚信此理,恒行此法,必然会有收效的。

  一二步之所以分观,是因为这样做可以使意念不过重,不易疲劳,能持久,身心处于比较适度的松紧状态。因系入门初步,故宜如此。

 

  三步:观息长短(修欲界定)
  这一步是出入息俱观,需要掌握明白以下状况。

  1.观心静与息长短之关系。若心定时,会感觉到入息长,出息短。心定则住于内,息随心入,所以感觉入息长。心不外驰,所以感觉出息短。

  2.观心粗细与息粗细之关系。如果息长,则心细,息短则心粗,心细息就会细,绵绵之息,从鼻到脐,微缓而显长相,出亦如此。心粗则息粗,出入均如此。
   3.如心已转静,情况就变了。息短觉心细,息长觉心粗。这时,入息从鼻至咽喉就知息尽,出息从脐至胸即尽,因为心进入较好之定境,所以感觉到息短。所以,心细则息短,相反,心粗则仍明显感觉入息从鼻至脐,清晰绵长,出息亦然。

  4.短中觉长则定细,长中知短则是粗。

  《释禅波罗密》卷七说:如息从鼻至胸则尽,此行处虽短,而时若大,久久方至脐,此则行处短,而时节长也。若就此而论,短中觉长则定细,觉长中而短是粗者。如心粗故,息从鼻至脐,道里极长,而时节短,忽然之间,即出至鼻,何以故,心粗气息行疾()故,虽长而短。然此息短,则是心粗也。故云:短中长而细,长中短而粗也。如此长短时节,知无常由心生灭不定故,令息长短,相貌非一。得此定时,觉悟无常,转更分明,证欲界定,故名亦爱。观行觉无常,故名亦策。

  欲界定,是初禅之前最低级的定境,修定过程中,由于调整身心,除灭沉掉,心渐虚凝,不复缘虑,名为粗住。粗住时,必有持身法生,令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此后,其心泯泯转细,名为细住。细住以后于觉心自然明净,与定相应,定法持心,从浅入深,或经一坐,无分散意,所以说此名欲界定。欲界定虽然空净,而犹见身心之相,定心易失,所以它是最初级的定境,但也不应小看欲界定,若依此定,会疾发无漏,以此无漏智断烦恼而得慧解脱,这是指在欲界定中出现顿悟,当然要根器好的,见地也较精顺的人,才会把握此种悟境。

 

  四步:观息遍身(未到地定)

  先解释一下,未到地定是超过欲界定而未到初禅之间的定境,亦即初禅的近分定,亦称初禅未到地定,特点是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首床敷,犹若虚空”(《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上》卷五),到此境界,易发见思真解,相当于《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初证奢摩他。这是很重要的初禅之前的定境,在此定中方可生初禅。

  发未到地定时,由于觉身相如虚空如云影,觉出入息遍全身毛孔,知道息长短相等(息细而匀),息入无积聚,息出无分散,无常生灭,觉得身空假不实,亦知生灭刹那不住,三事和合(根、境、识和合),故有定生。三事既空,则定无所依,知空不空,于定中不执着,即可破根本未到地。

  以上已分别说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的定相和修证,还应明白得失。比如欲界定,功夫还浅,定力不够,难得反而易失,得欲界定时,如果不善用心,草率马虎,会退失禅定,或得定后向人示定相,说定景,都会生障心退失禅定。此外,还有六种心态易使人失禅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惊怖;四大喜;五重爱;六忧悔。未入定前希望心是障心,入定中则疑、怖、喜、爱四心是障心。出定后则忧悔是障心。如果离六心,易得不失,如有此六心,难得也易失,修定的人是必须明白这一道理的。

  还须注意,如果定心过明,见到外境界清晰明了,各种颜色鲜明耀眼,或见日月星辰,宫殿楼阁等;或一日至七日均不出禅定,见一切事,如得神通,以上所述,都不是正定,不可执着,要去掉它抛弃它。另一种情况是过暗,入定时,如同睡眠,无所觉知,能使人生颠倒心,也应及时弃之。

 

五步:除诸身行(初禅觉观支)

  在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初动时,还觉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有从上发的,有从下发的,有从腰发的,渐渐遍及全身。一般说来,下发多进,上发多退。这个时候有十种境界出现(典籍称为十种善法眷属):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经过一段时问(各人根器不同,长的可达一年,短的一日或数日),会有八触发生,这是宇宙中的极微质与身体之极微质相互作用,相互交换引发的。八触是:(1)动触,定中全身起动之象;(2)痒触,全身发痒;(3)轻触,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4)重触,自觉身重如石,不能动弹;(5)冷触,身如冷水;(6)暖触,身热如火;(7)涩触,身如木皮;(8)滑触,身滑如乳。以上称为正八触,还有副八触:(1)(摇动)(2)(轻盈)(3)冷、(4)热、(5)浮、(6)沉、(7)坚、(8)软。共十六触,总称禅触,禅触发生时,均有十种善法眷属随同发生。如在未到地定中,证得禅触成就,就是初禅生发之相。

  此外,入初禅者还有外动发生,室内诸物均动而发出响声,或不动而发出响声,有时,室外诸物亦出响声,听之任之,不为所惊即可,不可惊惶失措,而退失良机。至于是什么原因,证得后自然明了。

  需要注意的是,初习打坐,有时也会有内触发生,但那不是因禅而发之触,禅触发生必伴有十善法眷属与之俱动,否则,就不是禅触。那么,非禅触之内触发生是什么原因呢?一种是病,打坐久了,虽未得定,但身心已得到一定调整,在静态中,由于体内外细微物质的交换,会激发潜在的疾病,如感觉重涩,是地大病生,轻动触,是风大生病,热痒等触是火大生病,冷滑等触,是水大生病。这些生理性的反应,又会影响心理,如暖热痒等会生贪淫欲盖(障也),重滑沉等会生睡眠盖,动浮冷等会生掉悔盖,强涩等会生疑盖。

  现在讲除身行。什么叫除身行?身行,是指欲界身所起种种善恶行,入初禅后,心眼开明,观察到身内诸物都不净,则不造善恶业,就叫除身行,除身行,是除去了贪着肉身的心理活动。

  初禅还必须具五支,所谓五支,即觉支、观支、喜支、乐支、一心支。略释如下:
  
  1.觉支 觉是感觉,觉悟,入初禅时,一是觉到八触的发生,二是悟到得诸善法功德大异于往昔,三是觉身中诸物虚假不实,故名觉支。
  
  2.观支 细心分别名为观,在初禅中,思量分别诸触与善法俱生时,与欲界中的善法和未到地等法都大有差别。观十六触时,相各不同,知粗则离,知善则修。

  3.喜支 经细心分别十六触等相,是微妙珍宝,昔所未逢,深心庆悦,跃踊无量,故名喜支。
  4.乐支 欢喜之后,心情安静而舒适,叫乐支。

  喜与乐是两种状况,可以说心中踊跃而喜叫喜,心中恬静而喜叫乐,或者说粗喜叫喜,细喜叫乐。

  5.一心支 经久受乐,心息虽然仍有觉触发生,但心不攀缘,不分散,定于寂静中,故名一心支。

  五支的生发,可能有先后,也可能同时俱发,五支的生发是与定同时的。

  

六步:受喜(破初禅喜支)

  初禅中的喜支,是在烦恼()隐没,觉观后生起的,由于未用观行破剖,观慧照了,所以仍然会生起烦恼,应该用智慧观到觉观性空㈠,那么依之而生的喜支亦空,故于喜中不着不染,这样产生的真实知见,得到真实的法喜,才叫受喜。

  

七步:受乐(破初禅乐支)

  初禅乐支,因无观慧,易生染着,故不应受,应知乐的空性,于乐中不染,受无为之乐。

  

八步:受诸心行(破初禅一心支)

  初禅时入一心支,心易生染着,此一心不应受。受诸心行,是指明此一心,虚诳不实,一心非心,即不敢着,即无罪过,即是三昧正受。这种状态,是此心寂定不动。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这一步是把一心支提高到正受三昧的定境。

  关于初禅还应多说几句:

  进入初禅,许多境况状态,都靠自己细心观察分析把握,要用智慧,要依正见行事。在进程中,五支及定心,前后有粗细深浅之分,一般说来,一动触发,就渐渐往深层发展,直至九品高位(古代认为修禅有下中上三品,每品又各分为三,共九品),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一动触谢后,其余之触俱发,觉定也渐深。五支生发,大体也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发一支时,从浅到深,然后再发一支,各自均有深浅之相。二是五支俱发,亦是从浅到深,可见深浅之相。

  初禅证得之时,各人的情况并不相同,有具足和不具足之分,若十六触具发,可称初禅具足。若发一两触,亦称证得初禅,属不具足初禅。为什么不具足也要算证得初禅呢?因为发一触二触,也具有十种定法眷属,五支成就,所以要算证得初禅。

  证得初禅后会不会退转?这是许多修持者关心的问题,回答是会退转,有四种情况。

  (1)退分:得初禅后,由于各种原因,即便退失,有的再修还可得,有的再修也不可得了。一般说来,退失后应回转来修加行,仍然可以再修再得的。起决定作用的是身心两方面的条件,尤其是对禅定的认识——见地,往往会左右禅定的成果。

  (2)住分:有的人得初禅后就不再退失了,定心很安稳。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需守护才巩固得住,一种是任运自如。

  (3)进分:有的人得初禅后,即往前进,好的情况可以进到二禅,甚或三禅。一种是不加功力,任运自如即可进得,一种是勤修即可大进。

  (4)达分:有的人证得初禅后,于定中即发见思无漏,达到所说的涅盘(圆满)境界,当然这是指的小乘圆满境界,有的任运自达,有的修观乃达。

  需要明白的是,进退的情况也是各有不同的。如前所言,禅定面对的是复杂的人体,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超巨系统,既有生理状况的差别,也有心理状况的差别,因此在定境中的状况也就千差万别,真正的明师切不可以一种模式去要求所有的人,也不可以仅以自身的体验来代替一切,以偏概全是会误人的。所以,智者大师在指出各种进进退退的状况后说:此义众多,不可具辩。有的从九品逐次退到一品,直至退尽,有的退至一品又往前进,有的于退中忽发真无漏,断得一切烦恼障碍,猛进至圆满境界。进退状况,与修定者是否善于把握有很大的关系,与平时的心态修养也有密切关系。所以,如果加行不够,不要轻易发心修定,如果偶然得定而又退失,再修又会出现心理障碍,反而不利。

  概括一下,入此禅有寻、伺、乐、定五种功德,寻,即寻思;伺,较寻思更为深细的思察,介于意识与潜意识的边缘;喜,指身发八触而受快乐,其乐超过欲界众生由种种物质刺激感官所生的快乐,修定者初尝此乐,得未曾有,心中庆慰欢喜,有如大热天入清凉池;定,又译一心,指心念寂定不动。在生理方面,入初禅者,饮食睡眠皆可有可无。在心理方面,能自然恬淡无欲,不起贪欲、瞋恨、忧戚等不良情绪。初禅以上,也都具有这些功德。入初禅者心虽寂定,但还有对诸触的感受领纳和寻伺思察,心不完全寂静,故名有觉有观三昧”(陈兵先生《佛教气功百问》56)。《楞严经》中说:清静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九步:心作喜(对二禅内净喜)

  由于九步和十步是修二禅,所以先介绍一下二禅境界,二禅是弃掉初禅的觉观而进入的定境,有四支:

  (1)内净支。指心已离觉观寻伺等垢,更为明净。初禅得触乐时,身即明净,兼令心净,故名外净,二禅因离寻伺等垢,心识相应不依外尘,故名内净。

  (2)喜支。与初禅依身触生喜不同,二禅喜支不从外来,内心清净,定心与喜俱发,此种喜较初禅之喜层次更高。亦称二禅为俱喜禅。

  (3)乐支。指于喜中受恬淡怡悦之乐,有如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心地豁然明亮,身心轻快。

  (4)定支。受乐心息,既不缘定内喜乐,亦不缘外念思想,一心不动,故名定支。

  进入二禅以上,心离觉观,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现在谈如何从初禅境界修心作喜,入二禅境界。

  首先要先修六行。六行又名六行观,它的方法是一厌下地之苦、粗、障,二攀上地之胜、妙、离。现在要进二禅,必须明白初禅的局限处在觉观,觉观仍然是心在动,影响定心,是动乱之定,因此应视初禅为下苦。对觉观生厌离之心,在觉观条件下生的喜乐定,是粗。觉观障碍了二禅的内净,故是障。攀上地之胜,是二禅内净安稳,胜过初禅觉观动乱之定。攀上地之妙,是二禅所得之内净喜,是因内净而发,较初禅之喜支更为美妙。攀上地离,是指若得二禅,心便出离觉观之障了。

  本步之心作喜,即是修六行时,得内净喜,不生受着,从正观心,生真法喜。

  从初禅到二禅,也有中间禅,在修行中,以三种方便,离一禅之觉观,一不受不着得离,二诃责得离,三观析得离。离开初禅,二禅未生时,有中间定法,但此定不牢固,没有来支持扶助,初禅之默然心转变为寂心。这时的中间禅是以六行观为体,若离六行,易生忧悔心。若忧悔现,二禅不会生发,甚至会连转寂心也退失,或再发初禅,或连初禅也退失。这个中间禅要很好把握处理。也有称此禅为无觉有观三昧

  如在中间禅中,专心修习,经久不退,心豁然开朗,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如人从暗室中出忽见日月光明,十种善法功德,也与定心俱发。与初禅不同的,是与内净定俱发,称为内净,是与初禅心为觉观所动相比较而言,初禅心有内垢,二禅心无内垢,故称内净。

  初禅喜乐,实是离欲而生,二禅喜乐,从内净定而生,初禅喜乐与身识相应,二禅喜乐与心识相应,这是区别。

 

  十步:心作摄(对二禅定支)

  摄,收摄,二禅生喜觉喜,此喜虽正,仍会引起心动,应观喜性,知喜性亦空寂,使定心不乱,不随喜动,故名作摄。

 

  十一步:心作解脱(对破三禅定乐支)

  三禅有遍身之乐,凡夫得之,多生染爱,若执着在乐上,就像被缚住一样,不能前进,不得解脱。证得遍身乐时,即应用慧去观析,就会得知此乐亦由因缘生,空无自性,虚诳不实。这样,心不染着,即得自在,所以这一步叫心作解脱。

  由于本步已在修三禅,故应先介绍三禅的有关知识,三禅又名俱乐禅,得三禅时,有舍、念、慧、乐、定五种功德。

  (1)舍 指得三禅时舍离二禅中心受喜的纷扰;

  (2)念 指得三禅之乐,以正念觉照,守护所得之定,令乐增长;

  (3)慧 指能用善巧的方法去调心,离贪著于禅定之乐等过失:

  (4)乐 指从内心而发之乐,乐遍全身;

  (5)定 受乐心息,一心寂定。

  修习三禅,仍需用六行观,厌二禅,攀三禅,先要明二禅的过失(局限,或不圆满处)二禅虽然从内净而发,但大喜则心动,定不牢固,故须舍去大喜,舍去因恋喜而涌动之心,一心念三禅功德。可用不受、诃责、观心三种办法遣之。三禅未生时,中间也有定,注意事项亦同二禅中间定,主要是不生忧悔心。

  在修习中,一心湛然安静,这时,乐定未发,心自澄静,这就是三禅中间定(亦称未到地定),之后,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当乐发时,亦有十功德眷属同时生发,但与二禅不同,无动勇之喜。绵绵之乐,从内心而发,心乐美妙,不可为喻”(《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五)。乐定初生之时,还未乐遍全身,这是因为,乐定尚浅,心尚有轻微的昏沉(沉没),心虽澄净,而定解力略为低缓,慧力作用还低,故称此为一过。其二是乐定微小,心智勇发,心不安稳。其三是乐定之心,与慧力相等,绵绵美妙,多生贪着,令人心为之迷醉。易生执着,难于舍弃,以上共称三过,这是大障碍,使乐定难于增长。在此境界,要善于调整,有三种方法:1.心若沉没,应该用念、观、精进等法来调整。2.心若勇发,当用三昧定法来收摄。3.心若迷醉,当念后乐及诸胜妙法门,使自心醒悟,不贪不着。用以上三法调摄乐定,乐定必然增长,达到乐遍全身。此时,全身毛孔,皆怡然得乐,由于乐法从内出,不依外尘发识,乐满诸根,身乐既满,情得通悦,乐与意识相应,因识内满,故遍身受乐。

  这里回顾一下一禅二禅的喜乐生发状况,以加深对三禅乐定的理解。

  初禅之乐,乐从外发,外识相应,内乐不满。

  二禅之乐,虽从内发,由喜而生,喜根相应,乐根不相应,乐依于喜,喜尚不遍,乐更不能遍全身。

  三禅之乐,乐从内发,以乐为主,内无喜动,以念慧为缘,令乐增长,遍身内外充满,恬愉快乐,世间第一。三禅之乐可分为初发时之受乐,遍全身时之快乐。

  当然,如前所说,得乐之后,要用智慧析,知乐亦为因缘所生,并无实性,心不染着,定心寂然,才是正途。

  深浅进退等相,参阅初禅二禅有关论述。总之,要明白,各禅均存在深浅进退等相,均应很好把握。

 

  十二步:观无常(对破四禅不动定)

  四禅名不动定,凡夫得此定时,多生常想(即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心生爱取,所以要用慧观,知其生灭代谢,三相所迁,仍是不安之相。从不动定中,观得它的无常。

  先介绍四禅的有关知识。

  三禅功夫精进,经三、四禅之间的未到地定进入四禅,四禅有四种功德:舍、念清静、不苦不乐、定。

  (1)舍 舍弃三禅中深心之乐的扰动,不生厌悔,以使真定生发。心不念着,自能舍离,这是四禅的主要特征。故四禅又称俱舍禅。

  (2)念清净 心离诸念,明智照了。

  (3)不苦不乐 心超越苦乐境界。苦与乐都是心未完全寂定的反应,要入真定,必得离苦离乐。

  (4)定 四禅之定,较前三禅更为寂静,虽对众缘,心无动念,如明镜止水。在此种定心中,修学神通等世间法及出世间法均易成就。

  四禅的修法,也应先明三禅的过患,三禅阶段,勤求得乐,是很辛苦的,得到之后要守护它,怕失去,亦是苦。在这种乐中,乐法覆住了心念,使心念不清净,既见有如此过患,应在三禅边地修六行观,亦用不着、诃责、观析三法遣去三禅之过患。三禅谢,即有中间禅现前,与观相应。于中间禅勤修不止,得入未到地定,特点是心无动散。亦称四禅方便定。在方便定中继续修习,定心豁然开发,安稳寂然,出入息随之停息,但此系修行所致,并非人为断息。这一点十分重要,切记切记。定发之时,与舍俱生,无苦无乐,空明净寂,十种善法眷属,亦随之生发,但喜乐动转等均不发生,这种状态下,心如明镜,亦如净水无波,妄念断绝,正念坚固,犹如虚空,所以叫世间真实定,一点染垢都没有。住此定中,心不依善也不依恶,无所依倚,无种种色相,而内成就净色之法。一切色法,自在得现,而于定法无所损减,因为是真色定。就如明镜,体为净色,自可得现诸色,如无净色根本,是不能于虚空中现诸色相的。

  证得四禅后,学一切事,随意成就,神通变化,亦由此出,故称为根本禅定。

 

 

  十三步:观出散(对破空无边处定)

  先解释空无边处定。在四禅寂定心中,一心观想广大虚空,便可入此定境。入此时,心念明净,远离苦乐觉受,唯见虚空无边,不见有自身及世界,由此脱离了色界身体与物质的束缚,精神有如笼破鸟飞”(陈兵《佛教气功百问》58)

  这里需要说明,四禅定的修持中,也有观空。但那是由于心细不见粗色之相,心粗时即可见色,是因尚未用观色破散色法去断绝色之束缚,故不能称前四禅定为空定,而空无边处定是永断色相的。

  本步修炼观出散,就是修空处定。出,就是出离色界。散,就是散三种色。出散,就是出离色心,依虚空消散自在,不为色法束缚。凡夫得此定,认为真空安稳,会心生取着。观出散,即可明初入之虚空处,亦是四阴合和故有,并无自性,不可取着。

  修空处定,要明所修境和能修之心。空处定所修之境有二,一是障境,二是相成境。障境有三,需灭三种色障,一种是可见之障碍色,二是不可见障碍色,三是不可见的无障碍色。超越一切色相,即可灭有障碍色相,不念一切相,可以入虚空处,灭不可见无障碍色。破此三色障境,即可入相成之定境了。

  明能修之心,有两点:一、诃赞,想修空处定,应思色法过患,若有色身,即有饥渴病痛,诸多烦恼。色身实是诸苦之本,不可执着于此。一切色皆系缚于心,令心不得自在,徒增烦恼,实系心之牢狱。此是诃责。赞,赞叹虚空无色,虚豁安乐,恬然寂静,无烦恼束缚,此亦修习六行之法。二、观析,在四禅边境,应思念此定,依欲界身,具足色法,为什么没有见到呢?于是内观己身,一切毛道孔穴,都现虚疏相,或内外相通,或重重无实,深入观察,可以看到如筛、如甑、如蜘蛛网,逐步变得细微,最后人都不见了,内身除尽,外色也一样看不见了。眼见内外色消尽,名叫过色(过色,超越色法)。有障碍之色相、无障碍之色相、可见不可见之色均除尽了,一切色法既灭,一心缘空,念空不舍,色定便离了。但此时空定未发,尚处于中间禅境,要很好把握,无忧无悔,一心念空,勤加精进,一定会证得空处定的。

  在中间禅中,念空不舍,其心泯然,任运自住空缘,此是未到地相,于后其心豁然开发,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益更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虽缘无边虚空,心无分散,无色束缚,心识澄静,无碍自在,如鸟在笼,笼破得出。诸色不生,诸相不起,心不忆念,空法持心,此即证得空处定之相。

  空处定亦有深浅,大凡初得虚空定,即离三种色,心与十方虚空相应,于后定既重发,心识更为明净,见空亦更广,定又增深,如是可直至九品。

  进退亦如四禅定,也有退分、住分、进分、达分等。

 

  十四步:观离欲(对识无边处定)

  一切爱着外境,皆名为欲。从欲界乃至空处,皆是心外之境,若虚空为外境,识来领受此空,即以空为所欲。今识处定,缘于内识,能离外空欲,故离欲。若凡夫得此定,无慧眼照了,谓言心与识法相应,真实安稳,即生染着。今言离欲者,得此定时,即观破析,若言以心缘识,心与识相应,得入定者,此实不然。何以故?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识,皆不与现在心相应故,云何言心与三世识相应?定法持心,名为识定,故知此识定,但有名字,虚诳不实,故名离欲也。”(《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

  识无边处定,于空处定中,灭除虚空无边的观念,内观自心,便能入识处定,入此定时,不见一切,唯见现在的心识念念不住。过去心识已灭,未来心识将起,心识在时间上无限,在空间上广大无垠,内心明利清静。

  修行方法有二:

  (1)诃毁空处,赞叹识处。

  空处定的过患有二,其一是虚空是外法,缘外法入定,定从外生,则不安稳。其二,空处定与虚空相应,虚空无边,心缘虚空,缘多则散,定亦不稳,而识处是内法,缘内法入定则寂静安稳,故诃空处而赞识处。

  (2)观破空处,系缘识处。

  用八圣种观,总观空处定是四阴合和而有,并无实性。别观空处定,亦得出无可贪乐之结论,易生厌离,这样就观破空处定。

  所谓八圣种观,是指观缘空受、想、行、识和无常、苦、空、无我。前四是事观,是对治之法,如病,对治受阴,如痈对治想阴,如疮对治行阴,如刺对治识阴。四无常等是对观四阴之理相。无常观识阴,苦观受阴,空观想阴,无我观行阴。

  系缘识处,是指通过上述观析后,已知空定过患,舍离空定,系念心识,念念不离,一心缘识无异念,空定即谢,识定未生,此即中间定。

  在中间定中,一心缘识,心便泯然,任运自住识缘,此为未到地定。其后,心忽然开发,与识相应,心定不动。在定中,不见余事,唯见现在心识,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识虑广阔,无量无边。忆过去已灭之识,无量无边。未来应起之识,无量无边,都在定中显现,与识法相应,识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定安稳,清净寂静,心识明利,其境已难于用语言描述。

 

  十五步:观灭(对无所有处定)

  此定缘无为法尘,心与无为相应,对无为法尘,发少识故,凡夫得之,谓之心灭,深生爱着,为之所缚,今言观灭者,得此定时,即此识虽少,亦有四阴和合,无常无我虚妄,譬如粪秽,多少俱臭,不可染着,是名观灭。”(《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七)

  无所有处定亦名不用处定,因为修此定时,不用内外一切境界,在识处定中观心识亦无所有,一心内净,空无所依,怡然寂绝,诸想不起,从生理上看,入此定时身中诸脉及心脏跳动都停息了,但此是定相,绝非死相,修定者要明白,以免惊惶失措,而导致出偏。

  修此定的方法有二,一为诃赞,二为观行。

  首先明识处定之过患,在识处定中,心缘于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心识无量无边,若心缘无边,缘多则易使定散坏。其次,空处定时是缘空()入定,识处定是缘识()入定,不论缘内还是缘外,皆非寂静,皆非真实,故应诃责,唯有心无所依,才是安稳,所以应赞无所有处定。

  观行,应观受想行识,如病如疮,如痛如刺,无常苦空无我,所缘之识,合和而成,虚妄不实。如是则舍弃识处定,心系无所有处。无所有处既无所依,缘心识即内静息,求不用一切心识之法,知无所有法,非空非识,无为法尘,无有分别,静息其心,念无所有法。这时,识定即谢,入于中间定。

  于中间定中,心不忧悔,专精不懈,一心内净,空无所依,不见诸法,寂然安稳,心无摇动,此为证得无所有处定定相。入此定时,怡然寂绝,诸想不起,故又名无想定。

 

  十六步:观弃舍(对非想非非想处定)

  此定名称不易理解,先解释一下,因为入此定时已离无所有的想念,故名非想,但还有非有非无”“离有离无的细微观念存在,并未离绝一切观念,故又是非非想

  智者大师说:非想是两者之对治,从初禅以来,但有偏舍,无有两舍,故未与弃舍之名。今此非想,既有双舍有无,故名弃舍,亦以此定,是舍中之极,故最后受名,若凡夫得此定时,谓为涅盘,无有观慧觉了,不能舍离。今明弃舍者:得此定时,即知四阴、十二入、三界,及十种细心数等和合所成,当知此定,无常、苦、无我、虚妄不实,不应计为涅盘,生安乐想。既知空寂,即不受着,是名观弃舍。虽求定相,而亦成就此定,尔时即具二种舍弃:一、根本弃舍,二者涅盘弃舍,永弃生死,故云观并舍。

  本定修行方法:

  (1)诃赞 先明无想中之过患,无所有定,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明覆被,无所觉了,无可爱乐,故摩诃衍云:观于识处,如疮如箭,观无想处,如痴,皆是心病,非真寂静处。更有妙定,名曰非想,无诸过罪,我当求之。

  (2)观行修习 行者尔时谛观,无所缘受想行识,如病如痛,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欺诳不实,和合而有,非实有,如是观已,即便舍离。心观于非有非无,心是非有,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可得,无有形相,亦无处所。故是非有。为何又说非无?若言是无,何名为无?心是无为,离心是无,若心是无,不名为心,以无觉无缘故,若心非无,更无别无,何以故?无不自无,破有故说无,无有则无无,故言非有非无。如是观时,不见有无,一心缘中,不念余事,这就是修习本定之法,如能常念非有非无不舍,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谢灭,而非想非非想定未发,入中间定。

  于中间定中,一心专精,加功不已,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盘相,是定微妙,三界无过,外道证之,谓是中道实相涅盘,常乐我净,爱着是法,更不修习。凡夫证此定法,如绳系鸟,绳尽则还,以其不知四和合,而有自性。然其虽无粗烦恼,而亦成就十种细烦恼,以不知故,谓是真实。

  在世间定中,此定智定空有均平,是安稳之定,最为尊胜,等智所不能破。

  十六特胜观就介绍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法门,自有其次第,必须全部介绍,但对于悟道来说,未必就要修完十六种观法,可能从二三种观法中,即有机缘契合,从而悟道,也有在随息时,便悟道了,所以要按次第认真修习,何时悟道,是因人而易的,它应是一种不定禅法,其可贵处,其科学性,此是一也。从易到难,均扣根本,步步止观双运,深明禅定之精髓,此其特色之二也。适应性广,不论利根钝根,皆可习修,此其特色之三也。定慧双修,定成慧具,实为上上法门,此其特色之四也。

  般若灭一切法,而能生一切法,本法门中每修一步,均以观法灭上步之法,因其灭诸法故,能生后胜法,故本法门皆般若气分所摄。

  四禅之后的四定没有详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如果能证得前四禅,自会获得足够之智慧去修习后四定和灭尽定,不写灭尽定,也是同一原因。从进入初禅起,即应很好领悟四禅八定与五十种阴魔区一章的内容,以防止出偏入魔。因此,决心修持四禅八定证道的读者,均应通过精读本书,明白义理,达到识见精纯,方可指导修行,引发圣解。

  注㈠觉支:即觉法。观支,即观法,觉支和观支密切相联,当觉发时,本对于触,觉触中冷暖,即是觉支,当觉时,立即分别,知冷异暖,即是观支。此处觉观合用,故名觉观支。觉和观如以心念论,粗念为觉,细念为观。

  支,亦支持义,支,支持禅定也。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善根发第七 善根发第七2

    第二明内心之中,宿世善根,发宿修诸禅定之薰习善根。今因修止观故,于内心中开发,亦有三种意:第一明善根发相,第二分别真伪,第三止观长养。第一善根发相之中,有五种不同,一息道善根发相,乃至第五明念佛观善根发相,一一如下释。一明息道善根发相者。行者善修止观故,端身正坐,调和气息,即调鼻息也,令其身心安隐,粗浮之念不起,以不起故,自觉其心,渐渐入于禅定,或发于欲界定及未到地等定。等字,即等于四禅八定也。言欲界定者,欲界即吾人现所居者为欲界,欲有四种,(1)者情欲,(2)者色欲,(3)者食欲,(4)者淫欲,谓下极阿鼻地狱,上至欲界顶第六他化自在天,皆有男女相参,不离染欲,故名欲界。若修习止观由数息故,无诸妄念。泯然澄静,身体犹如云影,虚豁清净,冏冏光明,然见有身心之相,虽未忘身心之相,却如身同浮云,心若微影,内外轻安,是名欲界定相。从是欲界定相,后复加功用行,更进一步,至此一心凝然湛寂,泯然一转,所谓以有相转成无相,于中忽然虚彻,不见有身首床眠,如太虚空,寂然安隐,不见有身世依正,此时身相顿空,事障已空故也,而其烦恼性障犹在。事障者,谓欲界身首等为能障,未到禅定为所障,今事障已去,则自空寂,欲界垢染色境俱空,未来禅定得发,而理性之障未去,尚未能入初禅根本定,故未到定相。当知念佛参禅者,亦能得此未到定境界,但须识之,不可执著。每见闇禅愚迷之流,遇到此外妄世界,内空身心之境界,便认为威音那畔,空劫以前之事,执为究竟之功夫,从此生安隐想,生究竟想,废修道业,唐丧光阴,岂不可悲悯。殊不知此定,乃世间欲界中未到定之功夫,色界根本,初禅尚未窥见,况乎究竟涅槃,空劫以前之事耶!然得此定时,时间有长短不同,或经一枝香,或坐数小时,或竟夜或半日,乃至一日二日,或一月二月不定,以其有禅定力,资助身体,妄念不流动,虽经长久时间,于身体无损,但不得执于禅味,致碍前进,如此定不退不失,久而久之,即于定中当发八触,或忽觉自身疼痛,或遍身发痒,或觉身寒冷如入冰水,或觉遍身发热如火灸烧,或觉自身轻浮如鸿毛,或觉自身沉重如大石,或觉闭涩,或觉柔滑,当知此八种触境,于禅定随发一二不定,即非同时而发,亦非八触全发。每见行者,因发八触而退失功夫,行人不了,以为魔境发现,故退道心。当八触发时,了达是定中一种境界,不为所动,身心安定。若八触发过之时,身心即得寂然虚明,清净快乐,不可以譬喻而比况之,以其禅定之乐,别有一种胜味,迥非人间五欲之乐可比也,是名息道。如是欲界未到定之相,此由行人夙修禅定善根,今修止观故,发如是相。根本禅,即色界之初二三四禅也,此四虽为世间禅定,而为一切禅之根本。行者于欲界未到定中,经过八触之关头,即另得一境界,忽觉鼻中之气息出入长短,不特鼻中出入,而遍身八万四千毛孔,皆悉虚豁入出,即以心眼观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清楚分明。三十六物,不出自身内外中间三处,外具十二,即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也。身器具十二,即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也。内含十二,即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脏熟脏,赤痰白痰也。行者于未到定中,见诸三十六物,心大惊喜,谓从未曾见而今见,故大惊;他人所不能见,而我能见,故大喜,如是心中寂静轻安,爽快异常,是谓随息特胜善根发相。特胜,即十六特胜也,谓六事一一皆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自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厌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十六特胜之名义,详载如法数。阅者自寻可也。

 

 

不净观更殊胜的十六特胜观

所谓“十六特胜观”,是于四念处等之观,始自调心,终至悲想地,地地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厌恶自害之失。据说释迎牟尼教弟子们修不净观,有的弟子在修习时,因为极端厌世而自杀。释逸牟尼目睹这种情况,便教弟子们改修更为殊胜的十六特胜观。这种禅观法,修习时分为十六步,整个过程都是使身心领受喜乐,而不致于导致厌世自杀之弊。十六特胜观能让修习者深入正定,不致染着于诸禅的智慧,比起不净观、六妙门等禅观法来说,更为殊胜,所以称作“特胜”。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七卷中,介绍了佛教关于十六特胜观的三种说法:第一、二种都是以十六特胜观分配四念处,第三种则是从四掸八定渐次深入的层次来解释十六特胜观。

按照第一、二种说法,十六步观的具体内容是:一、知息入:从随息入手,先观人息,直至气灭;二、知息出:再观出息止于鼻端:三、知息长短:心乱则息短,心定则息长,由此而知道息的长短,以便调节心的定乱:四、知息遍身:心更趋于寂定,观注气息自然百然在全身遍行;五、除诸身行:舍弃气息周遍全身的感受;六、受喜:感受到前悟的欢喜;七、受乐:觉得禅心悦乐;八受诸心行:觉得身心都在庆喜受乐:九、心作喜:以喜策心,为防止精进之舟沉没;十、心作摄:欢喜过度心易散乱,必须摄心以让其安定;十一、心作解脱:不使心被烦恼和俗事所束缚;十二、观无常:人静寂定之中,观一切现象都生灭无常;十三、观散坏:观由地、水、风、火“四大”组合的身体,最终必将会散坏:十四、观离欲:观身为苦本,从而生出离欲之心;十五、观灭:观心生灭的过想,从百生出不住于寂灭之心:十六、观弃舍:舍弃离、寂灭等各种心念,不住着于一切,以上十六步观,第一至五步属于“身念处”,第六至八步属于“受念处”,第九至十一步属于“心念处”,第十二三十六步属于“法念处”。

按照第三种说法,十六步观的具体内容是:一、知息入:感觉到气息的吸入,观息从鼻中人于脐部,二、知息出:指的是初修从调息、随息入手,心依于息,一心随息不乱,观息从脐部出至鼻端,并知息之粗细;三、知息长短:指的是欲界定,由心已初定,所以能自知息之长短,并明白心细则息细而长,心粗则息粗而短的道理,从而使心念常有波动;四、知息遍身:指的是入初禅未到地定,感觉到出入息遍于全身所有的毛孔,从百悟到生灭无常、身空假不实的道理;五、除诸身行:指的是初禅中,内视体内脏腑、血脉及经络等,通过观析,灭除贪恋欲界肉体的心理活动;六、受喜:指的是在初禅中,地、水、风、火因一时往来交替而出现八种反应,心受喜乐,但能以智慧观析,泰然处之,七、受乐:指的是在初禅之境,身发“八触”,虽然受乐百不染着;八、受诸心行:指的是初禅中一心寂定,巍然不动;九、心作喜:指的是入于二禅之境,心发内净之喜;十、心作摄:指的是二禅中喜乐摄心,而不为喜乐所动;十一、心作解脱:指的是升入三禅,虽然非常安乐,而不为安乐染着;十二、观无常:指的是升入四禅,在不动定心中,观析一切生灭无常,不生住着之心:十三、观散坏:指的是升入空处定中,观出离色界,物质身体逐渐消散,心依虚空,逍遥自在,反观这个自在之心,不着于空处定;十四、观离欲:指的是升入识处定中,观心识念念生灭,没有实体可得,从而远离对识处定的爱着;十五、观灭:指的是升入无所有处定,观无所有定心识亦生灭无常,百不住着;十六、观弃舍:指的是升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在定中反观定心空寂而不住着,从而舍弃了错认此定为涅的想法,以便超越非想非非想处定,升入受想灭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