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求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3:02:38

抓细抓活 求实求新 加强学生规范养成教育——徐舍小学德育工作专题总结

[日期:2006-04-25] 来源:邱德元  作者:徐舍小学 [字体:大 中 小]

    我校是一所具有160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现有在校生1022人,教职工68人。学校生源构成比较复杂,68%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28%学生来自于原徐舍镇集镇家庭,还有4%的学生来自于民工家庭,面临这样的教育实际,学生规范养成教育的任务相对较繁重。根据这一实际,我校自2004 年成功创建了江苏省农村实验小学后,坚持从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及社区实际出发,按照细、活、实、新的管理思路,坚持全面贯彻实施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力开展针对学生集体的发展性养成教育和针对学生个体的矫正性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重学习指导,以赛促练讲规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别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否,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的成败。”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就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作为经济薄弱乡镇的省实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素质的培养确实需要加强。从今年开始,我校以学习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省实小形象。首先,我们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徐舍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发放到每个学生,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做到熟记于心。在此基础上,我校少先队大队部于四月份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新守则,遵守新守则”知识竞赛,掀起了学习守则,遵守守则的热潮 ,取得了预想的效果,广大家长对自己子女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变化给予了一致的赞扬和肯定。

 

    二、用制度约束,以评促练上规范。

 

    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法纪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学校制定了《徐舍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学生八项礼仪规定》等各项制度,依据新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重新调整和修改了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力争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有规范要求。为加强制度落实,学校以班联为群组成立了“行为规范监督小组”,对每班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记载查评和常规管理评分,并把各班每天的情况打便条给各班主任,以利各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同时三年级以上班级都成立了“争光行动小组”,成员是以行为规范榜样和标兵组成,具体负责对违反《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学进行疏导和教育。另外,学校坚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徐舍小学学生一日常规》作为“校律”、“校规”,以《文明班级评比条例》及《文明学生评比条例》的量分作为手段,进行“五星班级”和“文明学生”评比,每有一次公布表彰,颁发“五星班级”标牌。尤其是对于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同学,各班“争光行动小组”将进行帮助分析、跟踪监督、定时检查;对于“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或经教育暂时还难改的学生,学校领导将密切配合心理教育辅导老师进行重点教育与疏导。如四年级(3)班学生戴树棠,学习习惯极差,课堂作业只是应付,家庭作业从来不做;行为习惯极坏,在教室里大叫大喊,还以捉弄其他同学为自己的乐趣,特别是经常在老师的教育中采取软对抗。我校心理教育辅导老师徐建芳,知难而上,首先是做好该生的周边工作,充分了解该生的家庭情况,得到该生家长的支持,主动做好该生的教育疏导工作,与他交朋友,谈知心话,帮助分析该生行为的坏处,并肯定他只要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还会成为一名好学生。该生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也积极配合,发现该生有一点变化,就及时表扬鼓励,使他逐步产生了自信心。经过反复教育和疏导,该生变化很大,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已逐步形成,其家长也有同感,看到了孩子今后发展的希望。另外,学校坚持每日值日巡视通报制度:即每天的教师值日小组对值日和巡视情况在通报栏向全校进行公开通报,既反馈好人好事,也具体指出各班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的问题,不仅在各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有针对性,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而且对全校学生也起到了教育和警示作用。这一制度的实行,效果尤为显著。

 

    三、靠环境熏陶,以小见大守规范。

 

    高雅的环境可以熏陶人、特定的环境可以教化人。在精心打造高雅校园环境的同时,针对学生个别现象,我校采取布置特定环境的办法,力求让校园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每一处景点都有意义,巧妙地感染和引领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学生在上下楼梯及走廊内不按交通规则乱行走,且经常发生拥挤吵闹现象,在上下楼梯及走廊墙壁上粘挂右侧通行的“轻步靠右慢行”教育宣传标语,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行走不规范的现象,基本养成了靠右走的习惯。针对学生喜欢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学校在对各班的课桌进行了清理建档,并定期检查,促使学生爱护课桌,保持课桌的整洁。这一措施采取后,中班班主任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学生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对操持良好的学习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同学就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我并不觉得怎样。现在知道了,那样做就是破坏公共财物,又破坏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这是不对的。”针对学校花圃里的花经常有学生采摘的破坏行为,学校建立了花圃挂牌分管责任制,并插上有关“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广告,以警示学生及外来人的采摘破坏行为。一旦发现有人破坏,随即报告学校总务处,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进行通报批评,这样有效地维护了学校的美好环境,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另外,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我们尊重这部分学生喜欢花的天性,学校还专门要求各班搞一些绿化活动,各班自行发动,让他们亲自选择自己喜欢的盆景带进学校,带进教室,使学习环境更具优雅。针对有的学生随意丢弃废物的不良习惯,学校要求全体教师不要光靠制度来约束,还要以身作则来引领。四年级(1)班班主任吴祖明老师,发现本班个别同学喜爱吃零食,经常随意丢弃果皮纸屑,他总是就不厌其烦地在学生面前把废物捡起,后来这些同学也就不好意思再随意吃零食了而乱扔东西了。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学校很多,我们说,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渐渐地学生往地上乱扔废物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四、抓实践体验,以情促行求内化。

 

    我校在全体学生中组织开展了以“同学情”、“父母情”、“师生情”、“家乡情”、“学校情”、“祖国情”为主要内容的“六情”道德实践体验活动。例如,在“家乡情”活动中,我校在今年三月份组织了五六年级学生开展了 “我为文化广场洗洗脸”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热情很高,他们清理淤泥、擦椅子、捡垃圾、拾塑料袋、铲除地上的泡泡糖,不怕脏、不怕累,受到了过路群众及经常组织到文化广场活动锻炼的群体的一致好评。活动完毕后,学生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久久不愿离去。少先队大队部坚持把我镇文化广场作为劳动实践基地,特意安排了“我为文化广场洗洗脸”活动行事历:即每周安排一个班定期对文化广场进行清扫,使活动保证经常化,具有长效性。在开展“同学情”活动中,经常组织开展帮困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慰问和资助。如:二年级(3)班学生杨林,患恶性肿瘤,每时每刻都牵动着全班和全校老师及同学的心,开展了慰问活动,学生们你2元,我1元;教师你50,我30地主动捐钱,全校共捐款8000多元,保证了贫困学生家庭对杨林的及时治疗,受到了杨林家长及社会高度评价,学生杨林的家长十分感激。在开展“父母情”活动中,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在“三八妇女”节前专门开展了“母亲卡”制作竞赛,一比卡片的制作精美,二比向母亲赠言的优美,三比对母亲的了解,讲母亲辛劳的故事。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不仅感受到做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感受到了父母的劳累辛勤,从而激发了学生对长辈的敬爱之情,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开展“学校情”的活动中,我校在五年级(1)班的倡议下,全校学生参加了三月份开展的“爱我实小,护我校园”志愿活动。高年级同学清理“树墙”下的“白色污染”(因我校是于2003年搬迁到老徐舍中学的校园,冬青树墙下、黄杨树带下的食品包装袋很多),打扫校园墙壁;低年级同学清扫校园硬覆面;中年级同学为田径草坪拔除杂草。活动场面很大,为我校创建“市绿色学校”保证了环境的整洁,受到了评估组的一致美誉。我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及时播报和表扬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班级和个人,形成强烈的活动舆论氛围。通过开展“六情”道德实践体验活动,达到了以行激情、以情促行的效果,学生的“六情”意识日渐浓厚,“六情”实践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自觉行为。

 

    通过这些工作,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明显转变。以前学校每周要更换打碎的玻璃,现在打碎玻璃现象基本没有,而且始终保持干净明亮;以前学生践踏校园草坪现象严重,破坏率高达30%,现在看到的更多是同学们视小草为朋友,精心呵护每一片绿;以前家长到校反映学生打架问题比较多,现在家长反映更多的是孩子经常在一起,互相帮助;以前学校每学期至少要接到不下几十次反映学生各种问题的告状电话,而现在听到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表扬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