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JTYYER TY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8:10
海世博会加速中国经济转型
上海世博会将于今日开幕。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上海是否能把握世博机遇,由世博会带动软环境建设,借力世博成功调整产业结构,转身成为高科技、信息、会展、金融等服务业中心是众多目光聚焦之处。正在制定中的中国“十二五”规划,仍将继续推进经济转型并城镇化,上海世博催生的高科技产业是否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亦为举国上下所关注。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与中国的每个城市,若视此次世博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契机,世博的意义便不止于数字。

城市,开始用解析自然的方式重新亲近自然。

这个因为集中的资源与机会被人依恋,又因为疏离与冷漠为人憎恨的地方,正在用科技自我瓦解冷面,让自己接近土地的温度,接近树木的清新,接近山泉的纯净,接近本真的气质。

到此,无需再像古巴比伦人筑墙为城,已经无所谓城里城外,谁也不会想冲进去,或是逃出来,人栖居在此,是最原始的意愿。

“城市最终的任务是促进人们自觉地参加宇宙和历史的进程。”(芒福德)

工业文明带动了城市化浪潮,而工业化、城市化又会促进和推动现代化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本届世博会提出“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主题,绝对不是为了区别于往届,而有其内在的经济逻辑。

工业化进程伴随产业结构升级,同步存在两次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浪潮——第一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由市场条件下的轻工业大规模发展导致;第二次则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结果。在非农产业中,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性,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空间。转移的结果就是,作为劳动力的人由农村转向城市,直至实现城市化过程,最终,将一个国家由传统农村社会送达现代城市社会。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逻辑是: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经济支持,而城市化为工业化创造适宜的空间。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整个经济结构的空间调整,而其他结构调整的问题,例如农村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文化教育结构、生育人口结构等,都建筑于城市化的基础之上。

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注重重工业的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从根本上扼制了城市化进程。由于限制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城镇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极其有限。最终的结果是,工业化不断推进,而城市化却止步不前——当然,那时城市化也并没有被重视。并且,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使得重工业只有能力为城镇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几乎不可能。

这种违背人的基本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实现一个国家的持续良性运转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在传统体制下严格限制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市场急速扩张的拉动下得到了充分迅速的发展。但是进入19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第三产业从迅速发展,变成徘徊状态,似乎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而第三产业,第二次工业化的核心,亦是城市化(中国称“城镇化”)的核心。

这就是正在酝酿的“十二五”规划、以及以往的国家战略中,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与促进城镇化是一个战略整体,密不可分的原因。世博主题,之所以定义在城市生活之上,亦有此深刻背景。而世博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展现的高科技与新技术,无一不是人类工业文明的结晶,可以说,正是集中了工业文明精华的城市,令人类因为自己的智慧,让未来有希望。

“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亦绝非单纯的人工构筑物。城市已同在其中居民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帕克)

中国2007年“十七大”报告强调“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此报告中透露出一个信息:对于城市圈的划分,开始以经济概念和文化概念为主导,这被认为是对城市化理解的思路转变。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几年来‘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说,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出口;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本来希望服务业更多带动经济发展,但实际结果是工业发展大大快于服务业的发展;在城市化发展方面,城市化的进展不是很理想。

而此次世博,事实上刚好可以作为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至少,可以作为一个从上海发端的调整机会。

据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介绍,历届世博会的数据表明,世博会可以带动举办城市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例如,西班牙塞维利亚在1992年举办世博会后,使服务经济的比重从1990年的57%上升到63%;德国汉诺威举办2000年世博会期间,第三产业增长率同比上升了3.2%,超出全德第三产业同期增长率2.9个百分点。典型的偏重第二产业的上海,借世博加重第三产业的比例,或许会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从更实际的层面来说,上海世博会吸收、展示了各国的生态建筑、新能源、信息运营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广世博会的科技应用,会有助于加快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从世博159年的历史来看,一段时间内的科技新产品,都会通过世博会的通道最先展示。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展示了700多项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新成果。虽然这些科技成果在短时间内还不一定可以规模应用,但已经可以预示一种趋势。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是高新技术产品运用和展示的平台。

科技是世博会的核心元素。世博中运用到的节能建筑材料、节能空调技术、新能源汽车、新媒体展示技术以及智能信息技术等行业,都被世博强调了增长机会。这些创新性的科学技术极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规模性产业化或市场普及化。

对于正处于经济增长转型关键阶段的中国而言,抓住上海世博会举办的契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先突破几个重点领域,继而会带动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些科技元素如果得到重视和培植,会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极。

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产业转型,探索与创新,亦正是人类的内生需求,城市的集聚效应放大这种需求,并运用资金、技术、空间将之产业化,由此产生的产品又为人类服务。城市文明与人类内在需求互生互动,有机共存。而随着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会向乡村渗透和传播,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