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18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03:42



读书18法(一位高人精心提炼)    

 

     西谚有云:“老友宜信,旧书宜读。”不管人们的意愿如何,经典一直活在所有的时代中,历久弥新。

 

     埃科有句名言,“书和书总是在对话。”你可以从许多不同的书的对话里,意会到一些历史的本来面目。

 

     爱读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即使在经济发达工作繁忙的今天,“爱读书、读好书”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优良风尚。

 

     然而,爱读书并不一定善读书,不少人乐于读书却不得其法。作者是一个博览群书、造诣很深的学者,他把自己的读书智慧与更多的人分享,这是一件惠及众生的好事。

 

     读书得其法,才能得其益。品书如进食,得其法,营养与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养,或伤害身心。然而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读书之法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人、因书而变。于是将前人经验筛选研磨成上好精粉,加入作者自己多年的读书心得为酵素,精心烤制出18种读书方法,与诸位书友分享。 

 

     1、读书不二法

 

     专心致志,一段时间内,只读一本书,这本书不读完,决不读第二本书。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著名学者梁实秋曾也有这样一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这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    

 

     2、波浪渐进法   

 

     一次读一本书,但不强求一气呵成,过一段时间再读,原来读来无味的地方可能就读出感觉来了。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罗宾森提出一种SQ3R读书法,强调循序渐进,英语survey、question、read、recite和review这五个词分别代表“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学习阶段。毛泽东读《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50年代读,60年代读,到了70年代还读过好几次。《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10遍。一部《红楼梦》,少年读来,只看到“爱在缠绵中,情在悱恻里”。老年读来,便能读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自己时间不充裕,或读一些“难啃”的大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方法。也有些人一读书就犯困,精力不能集中,那就分段来读,一般人在半小时之内注意力最集中,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半小时,大约每次可以读一万字左右。    

     3、比较品读法

 

     一次读几本书,比较对照的方法读书。“不怕不识书,就怕书比书。”写《魏书》的史学家夏侯谌自视甚高,听别人称赞陈寿写的《三国志》,不大服气,便找来细读再三,这才知道《三国志》的确比自己的《魏书》好,当即烧掉自己的书稿。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的:“任何东西,凡是我们拿来和别的东西比较时,显得高出许多的,便是伟大。”比较品读可以是横向的,不知道《丑陋的中国人》怎么样?对比《丑陋的日本人》就会读出奥妙;也可以纵向比较,读不懂奥巴马,可以读一读罗斯福,就会恍然大悟。搞研究或写论文时,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大受裨益。 

 

     4、垂直阅读法   

 

     看书一目十行,不是从左向右来读,而是从上往下看,像下楼梯一样。文学家高尔基就是这样。因为有些书含金量太少,只需浏览;有些书包罗万象,无法精读,比如《四库全书》,平均一天读3万字,也要用72年才能读完,几乎无人能够精读。有些书不知优劣,则应先速览而后决定是否需要精读。

 

     更快的方法也称之为“跳读”,就是抓住文章梗概、主要事件或中心论点,剪除枝叶,补叙、背景、引文等内容,跳过去不读。垂直阅读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用于读一般小说或快速浏览资料都相当不错。 

 

     5、字斟句酌法

 

     一字一句,细细品读。好的作品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如同上好的牛肉干,极少水分,句句精髓,大段速读,难免会消化不良。所以必须边读边思考。孔子就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也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散文大家秦牧,读书先是“鲸吞”,即大体看一遍,然后是“牛嚼”,像牛反刍一样,仔细研究品味。我的体会是:用眼睛来读书者只有眼见,用心去读书才有心得。字斟句酌法特别适合读经典。例如读《论语》、《道德经》、《沉思录》等,嚼得愈久,愈有滋味。还可以用于加深理解书中的核心内容和精彩片断。  

   6、精华提炼法

 

     对于一些作品,不仅要精读,还要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我国20世纪30年代涌现的一大批学术大师都是这样:“不动笔墨不看书。”每阅读一本书,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并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历史学家吴晗就特别擅长做读书卡片,读书时见到有用的就抄在一张卡片上,读了几十年书,做了几十万张卡片。语言学家王力就说:“看一本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可以说你是没有好好看。”美学大家朱光潜特别推崇写读书笔记:“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我的体会是,“读破书万卷,真传一句话。”读一本书,真能够提炼几句有用的话出来,就算没有白读。    

     7、高山仰止法

 

     以欣赏的眼光去读书。读出美味,读出乐趣。正如宋代诗人尤袤所言:“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我的体会是,越浮躁的人,越是目空一切;越深沉的人,越是对真理怀有敬畏之心。

 

     读一本高尚的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士对话,你的态度越虔诚,你的收获就越大。这种方法最适合读宗教、哲学和军事经典,如《圣经》、《易经》、《孙子兵法》。    

     8、居高临下法

 

     站高一层,像老师审查学生作业一样去读书。我认识的几位编辑,通常都是用这种方法读那些热门畅销书。确实,如果被那些“乱花迷人眼”的书“雷倒”,不加批判地去接受,就会像叔本华所说的那样:“思想被别人用襟带牵着走。”

 

     经常审视读过的文章,可以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我的体会:一本书,以粉丝的姿态去“仰读”和以批判的态度去“俯读”,感觉大不相同。我在读德鲁克的时候,先用高山仰止法去拜读,然后用居高临下法去审读,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发现了大师存在的问题。要做到赏析结合,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才能让读书人的水准高过书的水准。 

 

     9、多维研读法   

 

     从多个角度去读一本书,例如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去读,也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去读,还可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去读,读来意境会大不相同。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数学家华罗庚则发明了“猜读法”,从猜谜的角度去读书,看了书名后先闭目静思,猜想书中的结构与内容,然后再读。如果作者写的和自己猜的一样,他就可以速读。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还培养了他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10、求医问药法   

 

     汉代经学家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求医问药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因病求医,对症下药。作家王蒙就有体会:有“躁郁症”要读《老子》。我体会:“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字,功夫不是下在将书读“破”上,而是要破解问题。《孙子兵法》云:“取法其上,得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取法其下,则得其下下。”

 

     如何做一个善问者?经济学家张五常的做法是问三个问题:(1)是什么(what);(2)怎样办(how);(3)为什么(why)。如果这三问之后还有疑问,那我再补充一条“扪心自问”,做到这几条往往会一通百通。    

     11、营养搭配法   

 

     读书如进食,少读书则营养不足,从全世界每年人均读书看:以色列约64本,俄罗斯约55本,美国约50本,而中国约5本。显然中国最少。另一方面,有许多人只读一类书。知识偏食,也会营养不良。理论工作者读点文学书,文艺工作者读点哲学书,成年人读点童话,读点《哈里·波特》。同时,吃法也有不同,培根讲“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我经常与企业家接触,发现他们走得不高不远,一定读书太浅;走得又高又远,一定读书不浅。预知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看一个人阅读的书目,绝对比看手相星相更准确。 

 

     12、病毒预防法

 

     不读书的人,往往死于精神饥渴;乱读书的人,大半死于思想中毒;有一些书,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可以理解人性,但容易中毒;有些书成分复杂,正如林语堂所言:“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比如读希特勒《我的奋斗》,如果对二战历史一无所知,像一张白纸,就很可能读来先入为主,成了纳粹的信徒。最好能够先读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读书如交友,要带着疑问去切磋。什么人交什么朋友,多交益友、诤友、挚友,少交损友、佞友、恶友。伟人与常人的差别也许就在一本书。 

 

     13、同频共振法

 

     读书与交友都是讲缘分的,所谓一见倾心。有些书虽然好,我们读了却没有感觉,这就是无缘,勉强去读,那是在糟蹋自己,更是糟蹋书。交友求知音,读书求会心。正如钱钟书所说:“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

 

     读书人的初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苦,如战国时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这种“苦学”比较适合复习备考。读书人的中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人的上乘境界,是品味读书之乐,读得欣喜若狂,读得泪流满面,读得茅塞顿开。我自己深有体会:阅读者,悦读也。    

     14、角色扮演法

 

     书中人物出场众多,最重要的主人公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读者自己。读书时,作为书中的一个角色,让你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人物。比如说读《飘》,如果你置身在故事之外,你的感动指数一般是3~6,但如果你想象自己是某一个角色,你的感动指数会达到7~10,如果你是梅兰,你会亲身感受到什么是幸福;如果你是郝思嘉,又能体会到什么是痛苦。这种方法,用来读自传、小说、剧本或报告文学尤为奇妙。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感情脆弱的人,还是做一个旁观者。读书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要不然就可能“走火入魔”。     

    15、静心素读法

 

     放下功利之心,清心寡欲去读书。日本教育学家七田真认为:“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比如在读古文和诗词时,不急于理解,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慢慢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国学传统中历来倡导“三诵”朗诵、默诵、背诵。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之母。”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文革”期间,著名作家巴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巴金甚至用回忆来默读,可谓深得素读之大法。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反倒容易进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我自己也不断体会到这样的快乐:不知不觉,悠然心会。如果我们以提升修养和陶冶性情为目的去读书的话,不妨用这种方法。        16、成见归零法   

 

     放下是非之心,不带有色眼镜去读书。朱熹倡导“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一段。须如人受讼词,听其说尽,然后方可断”。在没有读书前,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好处是不容易被误导,但问题是也很容易做误判。我们对一个人,一种价值观、一种哲学思想,一种宗教观念持有不同的看法,很容易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带入书中,导致不公正的判断。对那些争议较大,特别是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左的作品,放下成见,像一个公正的法官听取诉讼一样,更容易听见真理的声音。    

     17、时空穿越法

 

     作为一个时空穿梭者,进入书中的世界。一个不读书的人,生活在他自己的24小时和亲身所到之处。当我们读书时,就立刻摆脱了时空的束缚,你可以走进一万年以前,也可以走进500年之后,可以与孔子对话,也可以与奥巴马谈心。正如以色列著名作家奥兹所言:“如果你只是游客,你会站在旧城的某条街上,仰望一座老宅,你看见有个女人,正从窗户里凝视着你。然后你便走开了。读一本外国小说时,你便能真切地得到邀请,进入别人的内室,进入他们的儿童房,书房,进入卧室。”其实本质上是穿越时空的束缚,进入比宇宙更浩瀚的精神世界——是读书让我们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18、举一反三法

 

     读一本书,悟出更多的道理,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远远不够,不去思考,不去应用,就是读死书。教育家叶圣陶讲“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就是这个意思。我发现守财奴有两种:一种是守着钱财不会用,另一种守着知识不会用。读书过万卷,长期存档,无异于垃圾文件,只会让你的大脑速度减慢。

 

     如何把书读活?“我思故我在,我用故我能。”“我思”的第一个层次,是要与作者交流,与作者擦出火花;第二个层次,是要讲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与众人擦出火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用”的第一个层次,是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让自己受益;第二个层次,是在用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创造出新理论,超越前人。

 

     读书、藏书、教书、写书、评书、荐书,我们将养成天下最好的个人嗜好,结交天下最好的良师益友,我们将因无尽的智慧而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