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诗经》作为课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09:53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1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小朋友呀,你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可以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可以让人合群,可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远处看,可以侍奉君主;并且还可以更多的识别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

【说明】那么六言六蔽是怎么来的呢,应该怎样学习呢?孔子告诉子路,你这个小子呀,你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我们知道,夏、商时期是没有任何成册的书籍、典籍留传下来的,而周朝只留下了一部《周易》;但人们一直认为《周易》是用来占卜的书(何况其一直深藏在周王朝内部),因此没有将它看为是怎样治理国家的政论书籍。故而,怎样治理一个国家,在春秋时期的各个君王们只好依靠人们的口头流传,加上父辈的教训及自己的经验,来作为统治的理论基础。因此,君王们多派人到各地去“采诗”,收集民间百姓对统治者的意见。因此,《诗经》作为一个民间诗歌的总集被汇编起来以后,就成为了统治者为政、了解社会的理论依据。周朝早期,是学在官府,班固《汉字·艺文志》小学类载《史籀》15篇,他说:“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史籀篇》早已亡佚,许慎《说文解字》还保存了200多字,字形繁复,跟春秋到战国初期的铜器文字很接近,据王国维推测,《史籀篇》应是秦国早期教学童的识字书。籀文就是战国时秦国使用的文字。籀文也称为大篆。后来,秦始皇兼并天下,实行统一文字,李斯等又改《史籀》大篆为小篆,字形既求其整齐方正,笔画又要求简化,偏旁写法也要求一致;李斯又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这些书都是教学童的字书,虽然在传说中周朝早期有学童学习的课本,但已不可考。因此,孔子认为,用《诗经》作课本,依据《诗经》,基本上就可以为人亦“为政”了。也就是说,孔子实际上是用《诗经》作为课本来开展教学的,这从《大学》、《中庸》中可以看出。

——————————————————

【注释】1.迩:(er耳)《书·舜典》:“柔远能迩。”《书·皋陶谟》:“迩可远,在兹。”《诗·周南·汝坟》:“父母孔迩。”《诗·郑风·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小雅·小旻》:“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诗·大雅·民劳》:“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戎事不迩女器。”《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礼记·中庸》:“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礼记·郊特性》:“节远迩之期也。”《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说文》:“迩,近也。”这里用为“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