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能解决“想象力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55:15

“在全球21个受 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11月23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他由此建议,修改相关条款,通过立法来强化对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教育”。(重庆晚报11月24日)

 

中国学生想象力匮乏,已是一个老问题。怎样强化呢?据媒体的报道,胡的建议是将“学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修改为“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将“想象能力”入法。

 

这当然足以显示对学生想象力的重视,可是,既是立法,就得有相应的问责条款。试问,如果教育部门、学校,在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中,限制、扼杀学生想象能力(是否注重提高很难界定,但限制与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却是不难区分的),该追何责?

 

引用几则媒体已经报道的例子吧——

 

考题1: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什么?一个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被打了个×,标准答案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考题2: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一学生的答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但是这样的回答是错的,标准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就是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这样的标准化试题,随处可见。连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权利也被剥夺,不管从哪个角度说,这样的教育,都在扼杀学生的想像力。问责老师,老师会申诉:这是按学校的要求在教;问责学校,学校会叫苦:这是由于有中考、高考指挥棒,不让孩子背着标准答案,就不可能有好成绩;最后,就得问责中考制度、高考制度,至此,也就找不到问责对象了。笔者注意到,在对学校教育无可奈何之后,很多人把学生想象缺乏的责任推给家庭教育,称是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代替,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那么,是不是最终只有问责到家长头上呢?家长们对教育的憋屈又向谁诉说呢?

 

在这样的环境中,仅在法律中增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法律条款无异一纸空文,就变为了“喊口号”,而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高调的口号。我国学生的想象力缺乏,说到底,在于行政力量多过干预学校的办学,所有学校千校一面,没有教育的个性,没有个性的教育,也就无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任何空间。政府部门对学校的办学少干预,为学校教育营造公平的环境,就是最好的重视,要是政府部门在重视想象力培养语境下主导什么“想象力培养计划”、“工程”,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如果要立法,当对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约束政府对学校办学的干预立法。样的立法才给力,才有点解决问题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