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山鬼词立意没有错”(南方都市报 2008-6-1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5:45
“王兆山鬼词立意没有错”
2008-06-19 11:07:20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张东锋
有时评家发表文章,反对给王兆山“乱扣帽子”
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的《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一词发表后,迅速演变为“鬼词”事件,引发网络、媒体和文学界的一片讨伐,诗人赵丽华直言“为什么全国人民都骂王兆山”?
昨天,在汹涌的舆论狂潮中,第一次有时评家公开发表文章,对“鬼词”表示理解,认为王兆山立意并没有错误,“以地震遇难者的口吻抒怀,我个人认为,其实也是对遇难者的尊重,是通过文学的方式替逝者表达情感”。
昨晚文章作者沈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争议很大的那句“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他也认为不过是一种文学浪漫的表达方式,寄托了遇难者的一种美好向往。
●王兆山作“鬼词”实际是对逝者的祭奠和告慰,与“家祭勿忘告乃翁”类似
●我看王兆山代表鬼写颂词,只是想表达对海内外人民、各级政府对抗震救灾的由衷感佩
1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在线发表了一篇文章《沈峰:拿掉王兆山头上的“帽子”吧》,文中称现在一些批评给王兆山扣上了各种大帽子,这是不应该的。他认为,即使王兆山所作的“鬼词”缺乏悲悯意识和生命关怀,或是文理不通,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批评意见,“但决不能谩骂、侮辱,更不可冠以各色大帽子压人”。
反对侮辱王兆山
沈峰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时评作者,在各大主流媒体发表过上千篇时评,一些主流网站也开有他的专栏。在昨天这篇时评中,他提出:“王兆山所作‘鬼词’其立意应该说并没有错误,以地震遇难者的口吻抒怀,我个人认为,其实也是对遇难者的尊重,是通过文学的方式替逝者表达情感。符合人们普遍认同的文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语境。”
沈峰称:“地震遇难者是由于自然现象不可抗拒力量导致的。如果这些遇难者活着,正如许多地震灾区的幸存者一样,也会亲历、感受举国之力抗震救灾……事实上,各种媒体上出现灾民在受到救助、安置时,表示‘幸福’的词语并不少,大难面前灾民的‘幸福’表达为什么没有受到指责?”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理解,地震遇难者的亲人,其中有许多老人、孩子灾后得到很好的照顾呵护。而逝者不可能复生,但不可否认地震灾区的幸存者受到来自各方的关爱、关怀、关注、关心的幸福,此刻,王兆山作‘鬼词’实际是对逝者的祭奠和告慰,与‘家祭勿忘告乃翁’类似。”
沈峰认为,宣布退出山东作协的李钟琴对王兆山用上了“内容令人作呕,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的评价,“这就不对头了,实际在侵害王兆山的人格尊严,等于否定王兆山以地震遇难者的口吻抒怀,表达对举国上下赈灾的赞叹,和对逝者的哀悼和告慰。而在中国存在鬼文化的背景下,我看王兆山代表鬼写颂词,只是想表达对海内外人民、各级政府对抗震救灾的由衷感佩”。
“不应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
昨晚,沈峰接受了南方都市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沈峰介绍说,同很多人一样,他也是从网上争议注意到这事件的,并且注意到,很多网友都是以一种谩骂,甚至是人身攻击的方式来批评王兆山的。在他看来,在对王兆山的词进行评价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词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不能因为人家的抒情方式不恰当,或者措词、语义表达不正确,否定文章的全盘立意,转而对作者本人进行人身攻击”。
沈峰还表示,其实自己也不认识王兆山,而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不是为王兆山本人辩护,而是从词本身出发”。在他看来,除了“纵做鬼,也幸福”外,其它的词句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果这首词的立意有问题,能那么轻易地发在报纸上?编辑、总编,一层层把关难道看不出问题”?而即使是普遍受网友指责的另一句词“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他也认为,不过是一种文学浪漫的表达方式,寄托了遇难者的一种美好向往。
沈峰文章引发网友不满
尽管按照沈峰自己的说法,写文章的时候也没有想太多,但文章发了之后,他还是注意到了部分网友对他的不满。据他介绍,文章发表后,甚至一家报社的编辑通过邮件质问他:“难道那些遇难者成了‘遇福者’?”
“你觉得你有理,就去写文章;你觉得王兆山这样写不对,可以写文章问问他为什么这样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沈峰反复强调,他同大家一样对遇难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同大家一样尊重人性,但他也反对很多网友以谩骂的方式对王兆山本人的人身攻击,“无论是抗震还是救灾,我们都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分析问题”。
1971年出生的沈峰今年37岁,作为时评作者,他期望“发表时评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转型期的看法”。他说,自己六七岁时所记忆的社会上的一些偏激思想和做法至今令他印象深刻,而最害怕的就是那种偏激思想的遗风,动不动就搞人身攻击,乱扣帽子。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djjz/200806190042.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