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黑洞”想起上海天文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3:10:31

从“年轻黑洞”想起上海天文馆


日期:2010-11-23 作者:赵君亮 来源:文汇报

北京天文馆内的木星观测模型(左)和海王星观测模型(右)  

 

火星观测模型  

2004年12月落成的北京天文馆新馆拥有世界一流的天文科普设备,堪与美国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纽约海登天文馆等世界级天文馆相媲美。                
    □赵君亮(上海市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当地时间11月15日凌晨宣布,在约5000万光年远的河外星系M100内,发现了一个刚生成不久的黑洞。NASA同时还指出,这个黑洞便是31年前(1979年4月)一位美国业余天文爱好者在同一位置上所发现的一颗超新星(后被命名为SN1979C)爆发后的衍生天体,该黑洞“年仅”31岁之说即由此而来。这一消息迅即引起学界、公众和媒体的极大兴趣。事实上,NASA经常会动员公众参与一些科学探索以保持对宇宙的热情,而在宣布重要发现时充分肯定业余爱好者的贡献这已不是第一次。
    
    天文学因其自身的特点,一旦发生重要天象或重大事件,往往会引发全民性的广泛关注。1994年7月16日SL9彗星与木星相撞之日,上海天文台佘山工作站山顶人潮涌动,记者争相观看天文望远镜拍得的木星图像并竞相报道,以至天文台工作人员难以招架。2009年7月22日长江流域发生难得一遇的日全食,数以十万计的日食观察镜很快脱销,而相关网站的访问次数居然超过了上一年北京奥运会网站的点击数。此类例子可谓不胜枚举,而且必然会引起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热情、好奇与追究,如提问彗星会否撞击地球而人类有何对策,日食观测的科学意义,等等。
    
    自古以来人们对“天”素有敬畏之心,并力求探索它,了解它,天文学的发展史便是人类探究宇宙真谛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天”之莫测高深,伪科学和迷信之说则往往利用“天”来迷惑、欺骗甚至吓唬老百姓。如上世纪末的所谓“诺查丹玛斯预言”、行星大十字架、星座决定命运、金猪年宜生宝宝,以及最近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之胡说,无一不与“天”有关。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文化程度并不低的年轻人居然对此抱有“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错误观念。这就向政府和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严肃而又迫切的问题:如何普遍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科学普及工作,科学家责无旁贷。然而,仅仅依托专业科研机构来普及科学是不够的——科学家毕竟有自己的专业性研究工作要做。上海科技馆成立多年以来参观人数始终络绎不绝,充分说明公众渴望了解和认识科学,需要专门的科普场馆。对天文科学普及来说,这就需要有天文馆,而不能只依靠专业天文台。然而,像上海这样一座特大型的现代化城市,竟然至今没有自己的天文馆。2009年日全食期间,就有很多市民发问:上海为什么没有天文馆?
    
    纵观全球,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为数不少的天文馆。多者如日本36个,美国34个,英国31个,意大利29个,西班牙22个;较少的如德国14个,印度14个,波兰10个,捷克8个,俄罗斯7个。相比之下,中国(大陆)仅有北京天文馆1个(香港和台北各另有1个),还不及泰国(3个)和菲律宾(2个)。如以每千万人口所拥有的天文馆数计,西班牙最多为5.6,接下来依次英国为5.3,意大利5.1,日本2.9,德国1.7,美国1.2,印度0.1,而中国(大陆)尚不足0.01。在世界上人口1,000万上下的著名大都市中,唯有上海尚未建有天文馆!这些数字实在令国人汗颜。
    
    当美国业余天文爱好者可以通过自备的观测设备,见证一颗超新星的爆发,并获得专业机构的认可,这与美国长期、精心的科普投入,以及科研机构与公众的良好互动是分不开的。试问,在我国,当公众对“年轻的黑洞”产生兴趣时,除了从报纸、网络上获得信息外,他们是否能有更多渠道与专家交流,甚至尝试在星空中寻找黑洞的位置?
    
    也许天文馆的多少并不直接反映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但为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包括天文馆在内的科技场馆乃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普及平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的经济实力大增,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使这座城市以鲜亮的色彩展现于世人。历史上,40多年前上海就曾立项建造天文馆,可惜终未付诸实现。近日,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市天文学会的同仁正再次为筹建上海天文馆出谋划策,实乃大好之事,政府应下决心早日促成此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