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领带闯荡新“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4:45:39

嵊州领带闯荡新“丝路”

2010年11月24日   纺织服装周刊

  嵊州领带产业占据了全国市场的90%,世界市场的50%。图为麦地郎集团展厅

    嵊州,一座空气中弥漫着领带气息的城市,甚至城市雕塑也是设计成领带状的。与英国人闲时谈论天气类似,嵊州人茶余饭后的话题离不开领带。领带是中国服饰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嵊州早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带产业集群。下面,让我们一起揭开“领带王国”的新面纱。

    嵊州领带产业自1984年起步,发展到今天,在规模、市场占有率、名牌知名度等方面均名列中国乃至世界领带产业前列。嵊州市领带产业年产领带3亿多条,出口1.6亿条,产值超过100亿元。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全国市场的90%,世界市场的50%。全市有1300多家领带企业,10家销售上亿元企业。从以上颇具说服力的数据来看,用“引领”天下来形容并不为过。有行业专家形容嵊州的领带集群建设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奇迹,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这座领带之城的崛起之路。

  小产品背后的大智慧

    26年前,由嵊籍港商出资8万港币创立的浙江佳友领呔有限公司在当年就实现利润16万元,随即20多家领带企业效仿而生。浙江省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庆余向《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介绍,如今嵊州领带业界叱咤风云的老总里,有80%左右都出自于“佳友”,包括“巴贝”的老总金耀、“好运来”掌门人胡士良、“麦地郎”董事长袁孝炳等。

    在嵊州领带集群形成初期,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不可复制的信息优势、独一无二的品牌资源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嵊州,领带生产过程中的染色、打捻、织造、设计、印花、定型、缝制、后整理、包装、销售等十多道环节都有大量的相应配套企业,产业链配套十分完整;与此同时,由于嵊州大到工厂、小到作坊家家户户生产领带,加上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交流颇为频繁,第一手先进技术、流行款式信息在嵊州遍地传播;最后,皮尔·卡丹、阿玛尼等国际大牌在嵊州贴牌生产,引领了国际领带产业向嵊州的转移,同时也提高了嵊州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品牌意识。

    如果说嵊州领带产业发展的初期是依靠诸多企业自下而上发展的话,那么到了1993年,一股自上而下的政府力量把嵊州领带产业带向了新的高度。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领带城的建立,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服饰专业委员会在嵊州成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特别是至今连续举办十届的中国领带节,将领带这件产品升华为艺术品,大大提高了领带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国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力。我们政府在引导和扶持嵊州领带产业做大做强的工作中,始终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嵊州市市长盛秋平说道。

  用品质镶嵌领带上的明珠

    正如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所说,“中国是服装大国,但真正敢叫板国际的只有领带。”究竟是什么让嵊州拥有叫板世界的资格,嵊州的领带又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资料显示,嵊州领带业现有中国驰名商标6只,中国名牌2只,国家免检产品11只。之所以有这样多的优秀企业得益于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舍得投入先进的技术装备。在嵊州领带区域品牌迈向世界领带生产基地的过程中,“赶超文化”催生的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做就做第一”、“停滞即是倒退”、“资本加智力等于财富”……在这样一些经营观的影响下,嵊州领带产业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意识逐渐增强,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技术中心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专利示范企业4家。有超过380只产品的外观设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还有“增重染色真丝”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数码仿真彩色织物”获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高密度全显像丝织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再看看嵊州领带的技术装备,可以用“顶尖设备博物馆”来形容。嵊州市现有高档电脑提花织机1300多台,占世界上已有最先进领带制造设备的60%多,是全球拥有同类织机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高档提花织物面料产量已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生产国家的总和,年产高档面料2000多万米。此外,嵊州市还拥有普通剑杆织机近万台,具备日产花型2000多个及24小时实现从花型设计到成品领带的制作能力,满足了国内外不同层次客户的市场需求,成为全球最大的色织真丝领带生产基地。

    在装备革命的前提下,加之战略创新、平台创新、服务创新、政策创新的协同作用,嵊州领带渴望成为世界领带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未来,拓展嵊州新“丝路”

    半年前,嵊州领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耀远赴四川,与当地政府洽谈设立蚕桑生产基地事宜,为的就是提升对原材料的自主掌控能力,并同云南、四川、广西等省相关县市达成协议,在当地开发98万亩蚕桑生产基地。

    由于嵊州每年真丝用量高达7000吨,其中95%以上需要从外地采购。“要想掌握上下游的话语权,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加工环节上,靠量取胜,需要拉伸我们的产业链。” 金耀说道。

    除了向上游“拉伸”外,嵊州领带产业还积极往下游拓展,以释放成本压力,获取更大利润空间。“真丝拓展计划”、“成立联合物流公司”、“鼓励海外收购”等措施让嵊州领带走上了“新丝路”。

    周庆余分析道:“从领带往真丝产业转移,嵊州有天然优势,一是全球家纺处于上升期,真丝家纺与领带同属提花产品,技术、设备、设计相通,客户重合度高。二是全球最先进的电脑提花织机60%在嵊州,生产国内匮乏的高档真丝提花面料,是嵊州领带企业的强项。”

    同样是在去年,嵊州13家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两家股份制的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拓展了当地领带企业的物流业务,这与以往嵊州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有自己的仓库、运输车,自办运输、自购原材料的模式相比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据统计,联合物流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盘活了企业资金上亿元,全年节省利息近千万元。

    要掌握真正的话语权,企业还需要走出去,浙江丹鲁依服饰有限公司利用欧洲经济波动之机,与国外品牌公司合作,在欧洲创办终端销售业务,分享对方品牌带来的终端销售利润,让“领带加工环节的利润只占整个利润链条的10%”的尴尬现状得到改善。嵊州市经贸局一位领导说,政府为了鼓励收购国外品牌,已经拿出专门资金予以支持。

    嵊州,正在属于自己的新“丝路”上阔步前行。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华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