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学会控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0:20:37

【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1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2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读书人见到有危险的就要学会控制发展趋势,见到有所得到的就要思考最佳行为方式,祭礼的时候要思考恭敬,逃避的时候要思考悲哀的到来,这样也就可以了。”

【说明】这是子张跟随孔子学习的心得,也是对孔子言论的一种补充,是对调节自己因而就是控制自己的发扬。孔子一再说的都是君子,而子张提出来的是“士”,其实孔子的学生们提到的都是“士”,没有一个敢自承是君子。周朝初期,被选为国家服务的人,必须要由官府统一教育,学习各种法令规章后才称为士。士出来做官,执行任务就叫出仕。平民教育是由孔子开始的,这里所说的士,已经不是周朝初期的士,而是春秋时期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所以这里用为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男子之意。因此,君子是比士要高上一等的较大的知识分子。学生们不敢自称为君子,所以都自称为士。

子张在这里说,读书人见到有危险的时候,要学会控制命运,不要去乱冲乱撞,也不要退避三舍不敢面对,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要勇敢地面对一切,不逃避。尤其是在有所得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最佳行为方式,控制自己,不该取的时候就不取,也就是孔子在《宪问》第十二节中回答子路问成人时说的:“见利思义”。只不过子张把“见利”扩大了,凡有所得都必须思考最佳行为方式。这个“得”包括了利益,也包括想得到的一切,比如知识、学问等,也就是说,想要得到知识,也必须思考最佳行为方式,控制自己;要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来获取知识,而不能用不正确的方式和态度来获得知识。祭礼的时候要思考恭敬,而对待危险就逃避要思考悲哀,这样也就可以了。这实际上要比君子的要求低了许多。

——————————————————

【注释】1.致:《管子·君臣下》:“民用,则天下可致也。”《易·困·象》:“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易·丰·象》:“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论语·学而》:“事君,能致其身。”《孙子·虚实》:“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荀子·尧问》:“我欲致天下,为之奈何?”这里用为控制之意。

2.丧:(sàng上)《易·坤·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易·小过·象》:“君子以行过孚恭,丧过孚哀,用过乎俭。”《论语·述而》:“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诗·唐风·葛生序》:“(晋献公)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郑玄笺:“丧,弃亡也。”《说文·哭部》:“丧,亡也。”段玉裁注:“《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谓。”这里用为逃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