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价上涨是因美印钞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48:35

    据青年参考报道,国务院17日发表声明,承诺将使用行政手段抑制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为贫困人群提高福利支出,减轻价格上涨对其生活的冲击。外媒称,这份声明显示出中国政府对通胀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担心。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政府此次稳定物价和保障中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措施涉及16个方面,稳定物价主要从保障农产品供应、降低流通成本以及价格监督方面入手,并重申「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在国务院协调下,各大部委联合打出平抑物价的「组合拳」。中国政府铁腕出击力压物价的行动,特别是可能重启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物价的举措,引来国内外媒体的热议。

   物价上涨内因与外因的争论

   随着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屡遭抨击,中国老百姓把物价上涨归咎于美国的「印钞票」行为。法新社11月18日采访了一些中国老百姓,在北京一处人声鼎沸的农贸市场里,詹铁惠(音译)在抱怨蔬菜涨价的同时称:「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就在美国那里,他们印了太多的钞票。所有东西的价格都比去年明显涨了不少。」由于10月份的通胀率上涨幅度创下两年来的新高,中国消费者对物价进一步攀升的恐惧感显著增加。

   物价上涨令一部分中国老百姓不得不降低生活标准。现年50岁的温新平(音译)表示,蔬菜的价格比去年贵了不少,他被迫减少了服装及其他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他说:「日子真的不好过,在过去一年里,物价上涨了20%到30%,我很着急。」中国已出现一种新的人群──「海豚(囤)族」,「海豚」们为了避免物价进一步上涨,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

    另一方面,也有专家认为,物价上涨的根源在中国央行,认为是央行超发人民币引发通胀。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坦言:「过去一段时间,央行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用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不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否定了这一说法,他表示,所谓「央行超发货币引发通胀」的说法没有依据。

   而中美两国在通胀问题上也不停「过招」,据英国《金融时报》17日报道,中国政府已发出警告,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发展中经济体出现通胀和泡沫。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他于11月19日反戈一击说,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通过人为压低本币汇率,正在放任其经济走向过热,使贸易失衡得不到调整,并造成了他所谓的冷热不均的「双速复苏」,而这样的复苏是不可持续的。他警告说,这样的「汇率低估策略」对于自身和整个世界经济来说都构成了「重大不利」。

   结构性调整才能治本

   中国资深媒体人胡舒立则于近日撰写评论称,中国面对广义通货膨胀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各种原因之中,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正是重要外因。但也应当承认,即使没有外资流入因素,中国的通货膨胀也已相当明显。她表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此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重启,中国从美国政策中受到冲击,正与人民币缺乏弹性汇率机制直接相关。

   同时,她也认为,政府出台打压物价的一系列「组合拳」,只是周期性措施。要化解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及流动性过剩带给中国经济的风险,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艰苦的结构性改革。这一改革具有国内和国际两层含义。从国内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是使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从国际层面来看,中国应积极参与后危机时代的以G20为代表的国际治理,力图改变国际经济秩序、特别是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同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一席。

    「调控物价是重回计划经济」

   且不论导致中国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是谁,外媒对中国政府以行政手段调控物价的实际效果也普遍持怀疑态度。

   路透社一篇专栏文章认为,此举无异于重回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中控制物价相当容易,但当前中国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私营超市和市场交易商,要控制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价格可不像控制汽油价格那么简单,零售商将寻找多种方式保证他们的利益。在一些分析师看来,行政措施或许不会对抑制涨价起多大作用,甚至有可能使情况恶化。控制价格往往会导致囤积现象或迫使商品生产商降低供应量。

   「对通胀严重程度不必过虑」

   尽管中国消费者对物价未来走势忧心忡忡,但一些专家也认为,不应过分高估本次通货膨胀的危险性,路透社分析,中国的通胀远未达到失控的地步,真正风险在于,如果外界认为政府对通胀无所作为的话,通胀预期可能失控。近日公布的各项举措旨在化解这种想法,显示出官方清楚民众对于食品价格普遍不满,一旦有必要,政府将随时采取更有效的行动。

    投资银行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也称,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应对经济波动的反应速度明显提高,在对政策进行调整时又有加大出手力度的倾向,因此,中国经济持续高通胀的风险很低,当前的高通胀只是暂时现象。

   当然,通货膨胀也不全然是坏事,至少对于「房奴」们来说,每月的房贷压力就会变相减轻。

----------------------------------------------------------------------------不见得!房奴的工资又没涨,是同等贬值,与此同时,食物等基本消费品价格飞涨,其需要更多的支出在食品等生活物资上,所以即使是数字上,房奴每月的房贷压力是更大了,而不是减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