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之殇-失事直升机搜救的技术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22:26
5.31米-171直升机失事到确认找到残骸,我们用了整整十天的时间,对于营救失事飞机这种以小时来计算、在战时甚至以分钟来计算的任务来说,整整十天,什么都没有了,机机组人员和运载的伤员早已全部遇难。在感伤我们的同胞和我们英雄的机组人员的同时,不禁联想很多,也感触很多。
此次米-171飞机失事的下落,从最初的信息分析,不排除以下几种可能性:直升机坠毁在丛林中、直升机坠入堰塞湖、直升机被泥石流击中并被掩埋。然而,从新闻报道的点滴信息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些衍生信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 此次飞行的路线相当明确,从映秀到成都的陆航基地,是预定的航路,航线明确;
2. 飞机可能失事,但陆航指挥中心并未收到飞行员在飞机坠毁前的报告;
3. 飞机失踪后,机组人员的手机曾经能打通,可以排除坠入堰塞湖或被泥石流击中并被掩埋的可能。
米-171直升机失事后,陆航派出大量的直升机,部队、地方民兵出动几万人,拉网式搜寻失事直升机,出动遥感飞机,甚至准备派出潜水员,如此大张旗鼓地搜索却花费整整10天,虽说有山高、林密、飞机涂迷彩色、余震不断、地面交通瘫痪等客观因素,但这些客观条件并不能掩盖我们的搜救能力严重低下、陆航的指挥管控能力相当有限等等一系列问题。这还是在和平时期,我们失去的是宝贵的飞行员、机组人员和一些伤员。如果在战时,直升机坠毁在敌占区,敌我识别器未在坠毁时破坏,我们的搜救人员不能及时搜救到失事飞机,并及时摧毁机载敌我识别器,而敌我识别器被敌方获得,我方军机的敌我识别器不可能立即全部更换,几天时间,我们已足以输掉一场战争,因为敌方可以利用我们的敌我识别器做太多的事,多到可以改变整个战局!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对失事飞机的精确定位,是营救成败的关键。定位可以分为主动定位和被动定位,主动定位包括:机载无线电信标、个人无线电信标、飞行员配备的信号枪、发烟筒、水面染色剂等。对搜救最有帮助的是机载和个人无线电信标,机载信标在飞行时主要用于飞机信息识别和导航,个人无线电信标主要用于失事搜救。无线电信标都是独立电池供电,工作在UHF频段,飞机失事后无线电信标能独立工作,电池通常能持续工作18小时,在此期间,信标机不断发射无线电信号,通过遥测飞机,为早期搜救提供较准确的定位。无线电信标尺寸不大,在飞机坠毁时不易损坏,个人信标更只有手机大小,价格也不高,单价万元人民币左右,相对于动辄几千万乃至上亿人民币的飞机成本和飞行员培训成本来说,简直不值一提。然而我们的米-171上竟然没有装备,使我们的紧急搜救无法有目的地展开,救援也就成了一句空谈。2001年我们在南海搜救王伟的时候暴露的问题到现在仍未彻底解决,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失误。其它的主动定位手段是在飞行员没有失去行动能力的情况下使用,对本次救援没有实际意义。
失事飞机的被动定位,就此次救援而言,存在三个被动定位手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 手机定位
失事飞机机组人员手机能打通,为手机信号的大致定位成为一定的可能,但帮助有限。GSM和CDMA都是蜂窝式无线通讯,每个基站在城市中的覆盖半径约7公里,在山区为加大信号,功率有所加大,信号覆盖范围扩展到15-30公里(某些变态的150公里半径的不算,如珠峰上用的GSM基站),以30公里的半径计算,手机信号覆盖范围超过900平方公里,单个基站的定位没有实际意义,但若2-3个基站同时都有收到信号,则手机必在各基站覆盖半径的交集部分,搜寻范围可以大幅缩小到几十平方公里,对失事飞机的搜寻还是有一定的帮助。
2. 航线与失事时间推测定位
此次飞行航线相对固定,从映秀镇到成都的陆航基地;飞机的起飞时间明确,飞行速度明确;如果飞机坠毁前飞行员有发出求救信号,则地面指挥中心可以依据以上资料可以推算出飞机失事的大致位置,再结合第一点的手机定位,可以对失事飞机的定位范围进一步缩小。但如果地面指挥中心未收到飞行员的求救信号,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飞机撞山,飞行员来不及报告,二是飞行员有报告,但地面指挥中心未收到信号,这种可能性不大,直升机使用的电台是超短波无线电台,可以通过电离层反射而不必担心高山阻挡。估计第一种可能性最大,但这也并不妨碍对飞机的大致定位。此次救援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陆航的指挥与飞行管控能力薄弱。出动不到100架直升机尚且如此,若出动三、五百架直升机进行大规模机降或战斗作业,我们的指挥中心能承受得了吗?
3. 对地雷达和遥感定位
通过对地雷达探测,来搜索直升机失事后的大量金属残骸,在技术上是可行的。20年之前的美国A-10作为坦克攻击机,其对地雷达对地面坦克和车辆的探测不存在任何问题。地面杂物对雷达波产生的反射信号杂乱,干扰严重,因此对地雷达对信号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要求很高。然而,相对于对空雷达的进步而言,我们的对地雷达探测可以说是我们的严重弱项,从此次的失事直升机迟迟不能找到来看,我们的对地雷达还远远落后于美国20年前的水平(至少是现役装备)。可以想象,在我们的陆航武装直升机对地形复杂地区进行攻击时,因为对地雷达的落后,必然严重降低我们的目标发现能力与攻击效率,也必然导致损失率大幅上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然而,我们在此次搜救中表现出的结果是三种定位全部失效,靠人海战术,花了10天才找到残骸。
逝者已矣,英雄的飞行员已经遇难,暴露的问题已经够多了,给我们的陆航敲一个大的警钟。但愿英雄的血没有白流,愿我们的空军、陆航在飞行管控方面上一个大的台阶,让我们的飞行员全部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愿我们的科研人员在我们的对地雷达上取得突破,为我们的战鹰装上真正的千里眼。
怅然泪下,为了我们的同胞和我们的飞行员,也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