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人员在映秀镇发现直升机残骸(视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4:53
搜救人员在映秀镇发现直升机残骸
',1)">
失事直升机残骸及机组人员遗体已经找到
2008年06月10日13:24   解放军报
本网6月10日成都快讯 记者杨彪报道:今天中午12时,记者连线四川省军区雅安军分区政委李卫星,得知失事直升机残骸已在汶川映秀镇的大红崖找到,并且发现了失事机组人员的遗体。发现失事直升机残骸的是雅安军分区预备役团官兵。目前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雄鹰与青山同在:追记成都军区邱光华机组
2008年06月10日17:46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6月10日电 题:雄鹰,与青山同在——追记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
新华社记者曹智、刘永华、白瑞雪、李宣良
折放在书桌一侧的纸条上,密密麻麻记了十多个电话号码。从名字上判断,前面两个号码,显然是主人兄弟的。
离开前,主人似乎与其中某个号码联系过——或许,那就是他留给亲人最后的声音。
挂在书桌对面的军装 上,赫然写着主人的名字:邱光华。
5月31日13时,成都军区某陆航团51岁的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734机组——27岁的副驾驶李月,47岁的空勤机械师王怀远,28岁的空勤机械师陈林,23岁的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前往理县执行救灾任务。
当日下午,直升机在返航途中,遭遇天气突变,不幸失事……
6月10日10时55分,直升机残骸在深山峡谷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雄鹰一样的5位勇士,永远地汇入到了川西北的青山之中。
战士,闻令而动
“每一回飞行,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回忆5月12日以来一次次拯救生命的飞行,48岁的陆航团飞行员陈远康说,拐弯、拉升、降落,飞行员的每个动作只有一次机会。
在峡谷中贴着山峰飞行,在狭窄的江边寻找降落点,在强烈的气流中颠簸……所有乘过直升机进入震中的人们,都忘不了视线周围每过三四百米就拐弯的大山,忘不了视线下方湍急的江水,忘不了山头之间蜘蛛网一样的高压线……
陈远康记得,部队投入抗震救灾以来,邱光华几乎每天都要提醒大家:“沟里风向变化太快,一定要注意高度……”
5月31日12时,接到团长余志荣命令——运送10名防疫专家前往理县,当天已经执行了2个架次任务的机长邱光华和副驾驶李月、机械师陈林立即作飞行准备。得知机上还缺一名空勤机械师,正在午休的王怀远一跃而起。快要起飞时,这些天来一直在帮各机组装卸物资的士官张鹏也蹦上了直升机。
5名闻令而动的战士,没有犹豫,就像地震发生时他们的第一反应——请战,请战!
震后第3分钟,陆航团启动应急预案;
第30分钟,所有直升机进入待飞状态;
第118分钟,2架直升机飞向震中……
那么多的救灾物资,早一分钟完成装卸,就能早一点到达灾区。战士张鹏,坐不住了。已被支部列为党员发展对象的他,提出了一个让人难以拒绝的请求:请党组织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考察我!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平时话特别少的战士,似乎一下子迸发出了全部的热情:大部分官兵轮班工作,他却每天从早到晚穿梭在仓库和直升机、成都和重灾区之间;无论多晚归来,他总不忘提醒值班员,明天一定早点叫他起床,十几天里他完成了170个架次物资的装卸任务;团里交纳特殊党费,他把兜里仅有的80元,作为一个非党员的特殊党费交了出来……
机长邱光华原本也不在救灾人员名单上。按照飞行员管理的有关规定,还有11个月,他就将到龄停飞——而他的老家就在重灾区。
邱光华说,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而且,我还能多带带年轻同志,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军方解释直升机失事全过程
2008年06月11日12:1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1日电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今天上午9:3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政委张晓峰在报告中介绍了邱光华机组驾驶的直升机失事的全过程。张晓峰透露,这次救灾,本来安排邱光华负责地面指挥,但他主动请战,坚决要求参加飞行,此时离停飞待退只有半年时间了。
张晓峰介绍,从成都到理县的空中航线,被飞行员们称为“死亡航线”。在这条航线上,尽管我们一次次化险为夷,把“死亡航线”变成了“生命通道”,但不幸还是发生了。5月31日下午,邱光华机组奉命运送卫生防疫专家到理县。返回途中,在汶川县映秀附近,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于14点56分不幸失事。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机械师王怀远、陈林、士官张鹏5人及14名搭乘人员失踪。
张晓峰说,当天上午邱光华机组已飞了两个架次,考虑到运送的是著名专家,团里决定由邱光华机组执行此次任务。当时,正值午饭时间,邱光华和机组人员匆匆吃了两口饭,就驾机飞赴理县。这是他们执行的第64次救灾任务。从理县返航约半小时后,直升机进入银杏至映秀上空。这里山高谷深,有的地方两山间的空隙还不到300米。
张晓峰回忆道,午后的山区,天气变化迅速。直升机进入山谷不久,突然出现大片浓云密雾,一下遮蔽了这个狭窄的通道。“不要动,看下航向!”这是邱光华留下的最后的声音,接着就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了,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张晓峰说,机长邱光华,是中国军队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今年51岁,是该陆航团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的特级飞行员,已安全飞行5800多小时。这次救灾,团里本安排他负责地面指挥,但他主动请战,坚决要求参加飞行,此时离停飞待退只有半年时间了。
王怀远,是团里最出色的空中机械师,大家都喜欢和他搭档飞行,不久前还承诺救灾任务完成后,要接腿有残疾的弟弟到成都治疗。陈林和李月今年都不满30岁,陈林的女儿刚过完一岁生日,因参加救灾没能在女儿的第一个生日送个蛋糕。李月今年春节才结婚,新婚的爱人在救灾的每一天,都在等着他平安的短信。士官张鹏在救灾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执行任务前他给妈妈打电话,让家里人别为他担心。
张晓峰说,5名战友虽然离去了,但他们的英勇壮举正激励着全团官兵,全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截止6月5日,已紧急飞行1799架次,成功抢运伤员1121人,运送急需物资615吨,转运被困群众2171人,保障中央和军委首长视察灾区16架次,创造了中军队陆航史上超强度、超气象飞行的纪录。
张晓峰表示,决心以英勇无畏的战友为榜样,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不负灾区人民厚望,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继续用生命飞翔!
失事飞机机长邱光华系1974年周总理亲自挑选
2008年06月03日01:20   中广网  杨川
成都军区陆航某团有不少飞行员的家就在重灾区,他们在空中看到自己家乡变成废墟,却得不到亲人的音讯。5月26日这天在采访中,参谋长杨磊告诉我们:“邱光华是1974年周总理挑选的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羌族。他家乡就在灾区茂县。天上看(灾情)还是比较严重,当时报道的震中经纬度就离他家非常近。当时我们都劝他说,老哥你也别急。他是老同志嘛。他说‘我不急,但打电话任何消息都没有了,估计没希望了。’他的老父母都80多岁了,他当时很悲观。但他执行几次任务,就从他家那飞过去,也没去看,也很感人!”
当时由于天气条件不允许飞行,邱光华正在休息。但他听杨磊说我们要采访他,马上出来招呼我们。邱光华50岁出头,头发略有花白,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躯。身着天蓝色陆航团飞行员服装,似乎随时待命,等天气好转马上执行任务。
身为一名老兵,他的眼光始终传递给我们一种温暖和柔和,那份温柔里包含着他对家人的牵挂,对灾区群众感同身受的痛苦和焦虑。淳朴的他不太善于言辞,见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有没有水啊?”随后,他让战友给我们沏了茶。一句朴实的话语让我们心里暖融融的,大家很快成为了朋友。我和同事刘志一人坐他一边,在飞行员宿舍楼前的空地边聊了起来。
我问他:“在12日到14日完全和家人联系不上,这样的心情怎么飞啊?”他说:“我是周总理挑选的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我心理素质还可以。看到那么多房子倒塌,那么山体滑坡,地面人员死那么多,那你也没什么考虑的,先把这边救了再说,急也没用,就只有等到消息。”后来据了解,五位家在灾区的飞行员,他们的亲人们在这次地震中都安然无恙。
刘志老师后来说,为什么有的飞行员胸口的红色绣字有的是1,有是T呢?原来T是特级飞行员,1是一级,以此类推。而邱光华正是羌族特级飞行员。 (本文来源:中广网 )
直升机机长讲述救援:不知不觉中险些撞上山峰
2008年06月05日11:40   四川日报

成都军区救援人员把伤员抬上黑鹰直升机。新华社记者 唐师曾摄
本报记者 钟振宇
在云雾中10次躲过高压线
“成都军区一架搜救直升机在阿坝州失踪……”
6月1日清晨,我正在平武灾区采访,通过手机登录新闻网站,网站头条赫然惊现这条新闻。
那日的新闻显示,飞机在从理县营救伤员返回时,在汶川附近失去联系。我一直默默地祈祷这只是暂时的失踪,直升机或许已经成功迫降。
其实,我心里非常明白,在高原峡谷地区失踪意味着什么。我在灾后多次登机,经历过这种被称为“极限飞行”的任务。
一次,我搭乘空军某团直升机去都江堰的重灾区虹口乡执行搜救任务。
顺着岷江前行数公里后,飞机顺着一个河口拐进了一条小山沟,两旁的山体陡立,雾气蒙蒙,能见度陡降。“其实我们已在云雾中几上几下,跨越了5道架在山谷间的高压线,来回就是10次躲过高压线。”返航后,机长王森泰告诉我。
不知不觉中我险些壮烈了
另一次,我见证了超极限的银厂沟搜救。飞机搜索目标是银厂沟的深处。
山峰多在2000米以上,飞机由于升空能力有限,无法拉升到太高,就一直保持着1200多米的飞行高度。随着深入,窗户外的山体愈加陡峭,感觉飞机离山体不到百米。一番搜索后,飞机来到一处相对开阔地带,降低飞行速度,缩小转弯半径,小心翼翼地掉了一个头,开始返航。由于飞行稳定,记者并没有察觉到这一路的危险。
“当时如果没有果断掉头,你们就壮烈了。”下飞机后,一位副团长的话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我随后从军用等高线地图上看见,在飞机掉头处之后,山谷更加狭窄,没有可转弯的地方,尽头则是一座海拔4600多米的山峰。据了解,在陌生的山谷间飞行,主要依靠肉眼观测避让山峰、高压线等障碍物。
由于任务和时间紧急,中午飞行员多在飞机旁泡方便面吃。时间紧,小憩的地方是机腹下的地面阴凉处。
我比战士体质更好?
在空中,除了飞行人员外,还有一群空中勇士,他们执行的是极限保障和空中任务,他们的名字叫空降兵。他们中有从海拔4999米极限空降茂县的15勇士,更多的则是一群幕后勇士。
5月16日,记者登机采访了大型运输机首次空投平武的行动。当伊尔76运输机巨大的舱门在海拔4500米高空打开时,20名空降兵战士迅速将伞降物资推向仓外。40秒后,所有战士走向机仓前部的吸氧区,冒着汗珠,拿起氧气面罩大口地吸气。而我除了耳鸣外,没有其他不适反应。我惊讶了,难道我的体质比战士还好?
在接下来深入的采访中,记者才得知,他们吸氧是为了保证有体力执行好更多的任务。
原来,从飞机上被零零散散投下的各类物资,必须及时按照空降要求打包挂伞,保证有效空投。这些空降兵战士每天早上6点起床,在空旷的机场内,顶着烈日作业,由于还有夜间空投,他们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每天大约执行5次空投任务,往复于从海拔500米到6000米的各种高度,由于疲劳和高原反应,他们的身体已经极度疲惫。
两卡车物资敬献勇士
空中勇士克服疲劳与危险,连续作战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敬意。还记得5月20日中午,在成都南郊某场站,一位叫汪洋的19岁战士在烈日下中暑昏厥了。电视台记者迅速将画面在电视播出后,下午2时许,另一幕感人的画面出现了。两位骑自行车的妇女,搭着食盐和解暑药奔向作业区,将这些物品送给了子弟兵。接下来的短短5分钟内,记者看见,至少有10辆私家车来到机场,送来慰问物品。
10天后,仅场站所属部队的官兵,就收到慰问物资1000余件。但是他们全部转赠给了灾区人民,那天,这些物资装了整整两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