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逝世后各派人士挽联中的锋芒与恩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25:18
正如本文所言,这些挽联,不仅见证了民初政坛恩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处世哲理的精彩表现。值得一读!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于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5号行辕。次日,国民党中央决定将中央公园辟为停灵之所。3月14日,段祺瑞执政府召开非常国会会议,通过了为孙中山举行国葬议案,并由财政部拨出治丧费10万元。在中山先生停灵祭吊期间,约有数十万人前往中央公园公祭,表达哀思怀念之情。据治丧处统计,仅于月底前,就收到花圈7000多个,挽联59000余副、横幅500余条。在众多题赠挽诗、挽联的人当中,既有中山先生从事革命的同道、同盟者和追随者;也有他一生中的政敌、背叛者与思想分道扬镳的人。而后一部分人的挽联中,或明或暗透露出他们与中山先生之间恩怨未了、是非未定的弦外之音,耐人寻味。试举几例赏析。

  章太炎本是老同盟会员,后因政见不同,与孙中山渐行渐远。但在中山逝世后的次日,章就来到孙宅,担任追悼会筹备处干事,并当即撰写了一副挽联:

  孙郎使天下三分,当魏德初萌,江表岂能忘袭许;

  南国是吾家旧物,怨灵修浩荡,武关无故入盟秦。

  挽联借用三国与屈原故事,借古讽今,对中山应段祺瑞等之邀北上,表示出不同的意见;对中山建立军政府兴兵北伐,亦有严厉批评的意味。或因如此,此联未被允许在孙的追悼大会上悬挂。随后,有用心险恶者,利用孙、章之间政治上的过节,伪托章氏之名,在社会上传布章氏的所谓另一副挽联:

  举国尽苏俄,赤化不如陈独秀;

  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

  这副挽联破绽甚多,如:联中以“碧云”指代中山,说他是明代巨奸魏忠贤之后继。此论若成立,章岂不也是“阉党”中人。另从艺术角度言,也很不合联律,有国学大师之称的章岂有不知之理。后章太炎也登报声明予以否认。至1929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迎回中山灵榇,举行奉安大典。章氏又撰一联,语多恭敬:

  洪以甲子灭,公以乙丑殂,六十年间成败异:

  生袭中山称,死伴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

  联中赞许中山驱除鞑虏,功绩堪与明太祖相比,可见章氏对中山的推崇之意。不过也有人说,对孙一生的事业,以洪秀全“败”与朱元璋的“成”相比拟,并不见得完全恰当;亦有人言,此联中有微言大义,非一般人能轻易看出。笔者不敢妄断,读者诸君细品之,或可见仁见智。

  因反叛孙中山已失败下野。隐居于香港的陈炯明,得中山噩耗,遂发来一副挽联:

  唯英雄能活人杀人,功首罪魁,自有千秋青史在;

  与故交曾一战再战,私情公义,全凭一寸赤心知。

  联中隐含了陈氏的一些个人心迹:上联说孙中山不能“杀”他,历史会对他有正确评价。下联与孙“一战再战”,结果落得如此,同样是怨语。不管如何,联语文字爽利,态度磊落,显示其一代枭雄本色。但此联一出,立刻引起了国民党人的不满。邵力子认为陈的这副挽联是诋毁中山,美化个人。把他对中山的背叛,轻描淡写为彼此内心才知晓的“故交”、“私情”。于是,把下联中的“一战再战”改为“一叛再叛”,“赤心”改为“黑心”,亦是当时的一段趣话。其实陈炯明与孙中山的冲突,其并非个人恩怨,乃是主义的不同。陈主张联省自治,造就一个模范的新广东;而孙则主张以粤为基地,举兵北伐进而统一中国。但当世史家,皆板上钉钉地将陈归为反类,一概否定,令人嘘欷。然而,陈尽管在政治上颇有争议,但其主政广东时兴实业重教育,严禁烟赌,廉洁自持,政声与个人操守甚佳。后陈炯明于1933年凄凉病逝于香港,此时,连打败他的对手蒋介石也颇表同情,送去抚慰金三千元。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为其撰写挽联:

  一身外竟能无长物,青史流传,足见英雄有价;

  十年前止索悔过书,黄泉送迭,定邀师弟如初。        吴稚晖在联内重提旧事。当年孙陈决裂。多有为之斡旋说合者,但中山愤恨难平,提出须由陈亲写悔过书不可,陈却拒绝。与陈炯明一向友善的吴稚晖始终觉得此为一件痛事,希望黄泉相见,陈氏能送上悔过书,双方和好如初。

  孙中山当年北上共商国是,是应段祺瑞之邀。逝于北京后,身为“东道”,与孙争斗几乎一生的段祺瑞自然也要送上挽联:

  共和告成,溯厥本源,首功自来推人世;

  革命而往,无间终始,大年不假问苍天。

  此联虽赞中山对革命事业的坚毅、首创共和的丰功,并惋惜他的英年早逝。但联中藏有玄机:段祺瑞一贯自诩对民国有“再造共和”之功。创立共和,“首功”是孙中山的,我老段讨平张勋复辟之举,也有“再造”之绩。如此一来,段氏借祭悼中山,把自己也表扬了一把。

  徐树铮是段祺瑞幕下的中坚人物,号称“段系的灵魂”。在民初的政坛上,政海波澜,多由此君掀起。但他服膺三民主义,在北洋集团中,对孙算是个颇为礼敬与友善的人物。正在欧洲考察的徐树铮用电报发回挽联一副: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

  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此联上句典出《论语·子路》,下旬典出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徐树铮信手拈来,区区数十字,便概括了中山一生的主要事功。据黄埔军人出身的报人周游所记:“中山先生之丧,全民哀悼,举国偃旗,挽词之多,莫可纪极,而当时竟共推徐氏此联为第一。余曾分别询诸李协和、胡展堂、汪精卫、张溥泉诸先生:何以国民党内文人学者盛极一时,而竞无一联能道出孙先生心事,以堪与徐氏抗衡者?所得答复,虽各不相同,但一致认定:徐之才气,横揽一世,远不可及。”

  与中山一度为友又一度为政敌的“旷世奇才”杨度,所撰挽联可谓悲慨深致:

  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全世界能全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创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上联评价孙中山是大英雄,并说明他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原因。下联是中山所言“革命尚未成功”的演绎。杨度的评价,把孙中山与历史上许多“家天下”的英雄区别开来,将“天下为公”这一理念天衣无缝地嵌入联语之中,非大手笔不能为。杨度曾介绍黄兴与孙中山结识,而后有了孙黄的结盟、同盟会的诞生,却又推动洪宪帝制,拥袁世凯称帝,以致于一时声名狼籍。

  袁克文为袁世凯的第二子,在中山死后,竟也撰有挽联,其联云:

  埏隧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南供俎豆;

  史迁作霸王本纪,不教成败论英雄。

  此联得出“不教成败论英雄”的结论。袁世凯称帝失败,孙中山“出师未捷身先死”。下联的“英雄”,是解作孙中山,但也可以解作袁世凯,袁克文借此为自己的父亲辩护,真是煞费为人子的苦心。

  以上挽孙中山联,不仅见证了民初历史大变局中群雄逐鹿政坛的恩怨,也让后人从中感悟到纷繁复杂又命运无常的人生况味。从楹联艺术的角度说,挽联中温情透彻的大度与宽容,也同样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与处世的哲理。

(若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辛亥革命网 投稿联系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