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油市场差不多已沦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31:40
作者:鲁渝华   

益海嘉里:粮油帝国的野心

    尽管这个早已融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总是低调而小心翼翼地避免碰触国人敏感的神经,但在其老练而缜密的商业逻辑下,益海嘉里建立起的庞大的商业帝国,却又无时无刻不将中国人的生活包围……
  
  金秋十月,江西南昌市恒湖农场,呈现出这样一幅宁静而丰硕的状态,金黄的稻谷一眼望不到边,微风吹拂,稻香扑面,偶尔穿梭的车辆,岸边稀少的行人。
  
  农场主管熊文峰悠闲地坐在屋里,他看着电视,有些漫不经心。面前几个茶杯里的水还有些热气,从早上到中午,熊文峰还没有缓过神来,一群不速之客登门造访,要求和他提前签订收购协议。
  
  来人是益海嘉里抚州粮油公司的一位副总,对方开出的条件让熊文峰怦然心动,今年的稻谷他们全要了,在同等价位下,收割完后,不用农户晒米,打下来的含水量较高的稻谷直接交给他们就行了。不用农户晒稻米,实际上是省去了人力工资,现在人力费很贵,晒稻谷还浪费时间。熊文峰有些心动。
  
  方圆几十里外的农场主们,几乎都收到了益海嘉里发出的邀请。2009年底,益海嘉里建成的江西大米加工基地火速投产,这个年产量20万吨的加工基地,需要收购近35万吨的稻谷,几乎可以覆盖南昌周边的所有区县。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这场收购战很早便提前打响。8月1日,益海嘉里(抚州)粮油公司率先挂牌,每百斤98元,这一价格高于国家93元的最低收购价,也高出去年同期江西早稻收购价,还高于目前早稻平均收购价。有竞争对手算了一笔账,刨除早稻中13.5%水分、1.5%杂质的国家等级标准,其98元/百斤的收购价实际上达到105元/百斤。方圆几百公里内的企业,几乎无人敢如此“血拼”。
  
  有人预测,在整个江西,因为超高收购的影响,超过2000家的大米加工企业,可能濒临倒闭或停产。而在河北、辽宁、吉林等粮食产区,益海嘉里也以“开秤早、出价高”著称,迅速抢占了当地的稻谷市场。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当天晚上,还有些兴奋的熊文峰躺在床上看电视。电视里正播着一条唯美的广告,“美满、亲情,金龙鱼的大家庭”,想到白天的际遇,熊文峰觉得金龙鱼很是亲近。
  
  和熊文峰一样觉得亲切的并不在少数,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悄然影响、改变。进入中国20年来,这个来自马来西亚的企业无疑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一方面,金龙鱼品牌在中国人尽皆知,以市场占有率40%的绝对份额一骑绝尘;另一方面,在其温暖亲情的品牌诉求下,这个老练的企业总是伺机而动、出手迅猛,并由此打造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粮油产业大网,产业链上纵横交错,食用油、大米、小麦无不涉足,一举一动都足以“惊动”老百姓的生活。
  
  毫无疑问,这个不动声色的企业背后,隐藏着一个粮油帝国宏大的商业野心!
  
  借道而入
  
  1991年,一位40岁的新加坡人李福官,行色匆匆地走在深圳的大街上。他西装革履、目光敏锐,眼神里透着些按捺不住的激动。
  
  李福官并不是真正的老板,他只是一个代言人。在他身后的,是马来西亚粮油大亨郭鹤年。一直以来,这位祖籍福建的老华侨,在东南亚地区可能是除了政治领袖外,最为国际社会认识的企业家。在马来西亚的富豪榜排名上,郭鹤年年年位居榜首。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这位华人世界的巨富一直觊觎中国内地粮油市场,不过苦于尴尬的外资身份,一时难以找到“回家契机”。
  
  不过郭氏很快找到了一条曲线入市的方式。彼时,作为央企的中粮集团希望借道外资,进军油脂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广为寻找合作伙伴。有着油脂经验、同为全球华人背景的嘉里粮油,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一桩合作协议很快达成。1987年,郭氏旗下嘉里集团与中粮旗下鹏利公司,以51对49股权比例成立了南海投资。而后,中粮与南海投资以18.75对81.25股权比例成立耀合公司,鹏利又与中国南山股份公司以80对20股权比例成立南海油脂。最后,鹏利又将其南海油脂股份转到耀合。
  
  这极其复杂的股权安排,表面上看,实现了郭氏回家与中粮升级的完美契合,实际上,一开始就暗含郭氏为日后抢班夺权所做的精深博弈。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博弈路径是这样的:金龙鱼由南海油脂出品,南海油脂由耀合掌控,耀合由南海投资掌控,嘉里正是南海投资大股东。虽然“中粮系”在南海油脂占股居多,但金龙鱼实际控制权却在郭氏手中。
  
  1991年,南海油脂开始推出“金龙鱼”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在市场操作中,当时尚属高档品的金龙鱼发现,中国企事业单位逢年过节,有发“福利”用品的习惯,而后他们利用这一习惯,以“福利油”的方式,在各大单位促销,这一方法一举敲开了市场的缺口。
  
  1993~1994年,在原料价格上涨刺激下,“二级油”普遍涨价,金龙鱼却按兵不动分文未涨,这一做法使其市场份额趁机跃至20%强,完成了市场普及。
  
  之后几年,金龙鱼越战越勇,开始推出以美满家庭为品牌诉求的广告,并在各大电视台轮番轰炸,市场份额也扶摇直上。
  
  不过中粮最终发现,他们陷入到一个巨大的合作“漩涡”中。不仅“金龙鱼”商标放在了新加坡郭氏集团名下。在南海油脂后,嘉里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先后九度追加投资,在深圳、青岛、西安、成都等地建起了8个炼油厂。但除了深圳南海油脂外,嘉里都没有与中粮合作。
  
  1992年,中粮不得不另立山头自创品牌,并于1995年推出“福临门”小包装食用油,意欲分庭抗礼。2001年11月30日,中粮国际正式与郭氏集团签订了南海油脂的股份出售协议,理由也颇有些哀怨,“因本公司所投资无法控制南海公司之管理,故董事认为应集中及强化资源,以管理及开发本集团享有独家使用权之‘福临门’品牌食用油生产及分销业务”。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中粮此单合作可谓相当失败,此时的南海投资,已然进入良性盈利通道,中粮糊里糊涂地培育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还充当了对方进入中国市场的“引路人”。
  
  缔造合围链条
  
  郭鹤年无疑是老到的,如果仅将嘉里粮油和金龙鱼看作其中国“野心”的全部,可谓大错而特错。
  
  在益海粮油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1991年,郭鹤年的侄子郭孔丰联合印尼油棕王吴笙福、国际四大粮商之一的美国ADM公司及中粮联合创办了丰益控股,开始打造郭氏家族控制下的另一粮油业务平台。
  
  丰益控股刚成立之际,主要从事棕榈油贸易业务。通过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等地通过一系列收购、新建等扩张,布局广泛涉及棕榈油种植、生产、贸易、物流等领域。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在这个过程中,丰益控股意识到,对上游种植园,尤其是对东南亚独有的、而在粮油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棕榈油种植园的控制,无疑会成为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砝码。因此一开始,它们便加强了对上游种植园的控制。
  
  丰益控股成立当年,便收购了印尼7100亩土地,建立油棕种植园。2006年,丰益控股旗下丰益国际联手ADM花费580万美元一举并购5家印度尼西亚种植公司,其种植土地储备因此增加了8.5万公顷。之后又通过一系列并购,丰益控股种植园迅速增加,截至2008年底,丰益控股已将油棕的种植面积提高到22.33万公顷,其中在印度尼西亚拥有16.08万公顷,在马来西亚拥有6.25万公顷。此外,还在印尼管理3.39万公顷土地。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在增加油棕种植园面积的同时,郭氏家族也加大了棕榈油产能的扩张。1995年,丰益控股建立第一家棕榈油压榨工厂,之后便在棕油研磨、压榨、精炼等生产环节不断扩张。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待上游整合完毕,丰益控股而后将棕榈油业务扩展的重心放到了中国和印度市场。2000年,丰益控股与ADM合资组建了益海集团,此后,丰益控股在华的布局主要依托益海来完成。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这样布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棕榈油虽是小众油品,但却是小包装食用油里的重要原料。中国是棕榈油的完全进口国,作为中国粮油领域领军企业的中粮,即便要打造自己的“福临门”食用油,也不得不进口此种原料,这就不可避免地与丰益控股打上交道。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利用在棕榈油原料上的独特优势,益海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更是畅行无阻,还成为中粮集团等绕不开的一个伙伴。其间,益海集团得以全面参股“中粮系”旗下油脂企业,包括鲁花、口福等品牌,中粮卧薪尝胆自创的“福临门”品牌,益海集团在其中也占有不少的股份。
  
  这样的“设计”不可谓不高明,堪称完美,无形中也铸就了嘉里粮油和益海集团两翼齐飞的格局,一张密不透风的产业网由此织成。
  
  这张网充满攻击性。在金龙鱼大获成功后,或许是受到宝洁多品牌战略的启发,嘉里粮油陆续推出了16个品牌,胡姬花、鲤鱼、元宝、香满园、花旗、手标、巧厨等不胜枚举。众多品牌排山倒海,嘉里粮油的解释是,与其等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不如自己先设置竞争对手,在不同层面、不同品种,从高到低,设立不同定位的品牌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明眼人一看就穿,这个对手,除了中粮的福临门外,其他的都不成气候。
  
  益海与嘉里粮油在中国内地的业务拓展布局又成互补之势。在产品的定位上,益海以口福品牌以及为家乐福等大型卖场贴牌等低端产品为主,以价格策略占领小包装食用油低端市场;嘉里粮油则以金龙鱼引导中高端产品线,以鲤鱼及部分区域品牌占领低端市场,而胡姬花则在部分地区以花生油稳坐高端市场;在生产企业地理布局方面,益海11个生产基地位于安徽芜湖、河南周口、河北秦皇岛、四川广汉等二三线城市,而嘉里粮油的8大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天津、上海、深圳等航运方便、消费水平高的国内一二线城市,二者交叉覆盖不同市场;在产业链上,益海侧重于产业链中游,嘉里粮油则聚焦产业链的下游。
  
  郭氏集团将话语权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手里。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游走规则之间
  
  嘉里粮油无形中铸就了这样一个格局,以小包装食用油布局中国市场,改变了中国老百姓以菜籽油为主的传统习惯,转而消费以大豆和棕榈油等进口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小包装食用油。
  
  郭鹤年性格里无疑也有很温和的一面,他尊崇儒家思想,善结朋友缘,甚至在商业上,他从不喜欢独资经营。纵观旗下所有的企业,他占有的股权平均介于20%~50%之间,很少超过半数。
  
  但这种温和之态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不露声色,而又出手果断。上世纪70年代,郭鹤年饶有兴致地听朋友说起香格里拉的故事后,断然决定进军酒店业,由此打造出“香格里拉”这一高端酒店品牌。而在中国,这种绵里藏针的风格得以延续,并成为益海集团迅猛扩张的一个重要利器。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2003年,美国遭遇冻灾。为此,美国农业部连续数月调低美国大豆产量预测,同时调高中国大豆进口量预测。这一消息对期货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芝加哥大豆价格从2003年7月的每蒲式耳532美分,一直涨到2004年4月份的1064美分,达到了近20年来的最高点。在市场饥渴效应的心理作用下,缺乏国际市场经验的中国企业纷纷签订了大量进口合同。
  
  大豆过去本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产量一度世界第一。不过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政府放开了大豆市场,这给美国等大豆供应商们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豆质量好,出油率高,而受政府补贴等拉动,在2003年之前美国大豆价格还特别低,到岸价都比国内便宜。因此,国内的大豆加工企业纷纷改为订购国外大豆作为加工原料。
  
  不过几个月后,国际大豆市场却价格暴跌。高价采购的中国大豆加工企业,由此遭受重创,船还没到岸,价格已跌去一半,每生产一吨豆油亏损500~600元,全行业出现亏损的局面。这一轮“大豆危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国内压榨企业70%停产,大量企业倒闭。
  
  此时,一直蛰伏的国际四大粮商和益海集团则不失时机地进场了。益海集团出手可谓迅猛,在2003~2005年的短短两三年期间,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手段,益海马不停蹄地收购了国内10多家中型榨油厂,此轮收购之后,益海相继在烟台、秦皇岛、周口、福州、武汉、泉州、昌吉等二三线城市建立了粮油生产基地。
  
  到了2007年,益海集团已经拥有750多万吨的大豆、花生、棉籽、菜籽的加工能力,年可生产各类大豆油200多万吨、花生油16多万吨、菜籽油20多万吨、棕榈油60多万吨。数据显示,此时益海大豆日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占据了国内市场20%以上的份额,转瞬之间成为中国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虽然事后有指责称“大豆危机”为丰益控股幕后操纵,但益海集团合理利用游戏规则,却也让人无话可说。
  
  2008年初,豆油原料市场价格一路看涨,飙升近30%,最高时曾达到16500元/吨。在成本的巨大压力下,国内各粮油企业叫嚣涨价的声音此起彼伏。2008年3月,金龙鱼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涨价申请,并顺利获批。不过,在涨价获批后,金龙鱼却一直按兵不动,其他食用油企业虽有微词,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哪知到了8月14日,嘉里粮油却突然宣布,旗下金龙鱼价格全线下调,涉及大豆油、菜籽油和调和油等多个产品线,降幅超过10%。金龙鱼的人称,本次降价是因为成本下降,及时下调产品价格,这是负责任的企业做法。
  
  选择在中秋旺季之前宣布降价,此举令业界顿时一片哗然。之前,因为成本的原因,油厂每压榨1吨豆油,已经亏损200~300元。现在所用大豆是在之前更高价位采购的,金龙鱼的降价无疑令其他企业难以承受,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以更低的终端价格卖出,而这导致压榨亏损就更大。
  
  国内的众压榨企业被逼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涨价涨不上去,降价又不敢贸然跟风。进退之间,大片的市场失去,金龙鱼趁机又扩大了自己的地盘。
  
  金龙鱼此后运用价格杠杆更是得心应手。2009年5月,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对市场极为敏感的金龙鱼随即行动,率先透露出将要涨价10%的风声。一向紧盯金龙鱼的福临门憋不住了,全线随即涨价10%~15%,哪知福临门涨价后,金龙鱼却矜持半刻,后出来表态部分产品涨价6%左右,接着又将调和油涨幅定在10%以下。这一招又打了个福临门措手不及。
  
  对决中粮:针尖麦芒
  
  很长一段时间,在金龙鱼巨大的光环下,中粮的处境黯然,日子过得郁闷纠结。
  
  对这个实力雄厚、但市场表现不佳的对手,益海、嘉里从内心里也不敢有丝毫怠慢,随时保持着警惕,很长一段时间它采用的是“先发制人”的战术,以此击溃对手的追赶。2002年第二代调和油上市的时候,金龙鱼即提出了“平衡脂肪酸”的概念,并通过广告轰炸,“1∶1∶1”的口号妇孺皆知。金龙鱼还把平衡脂肪酸比例的配方申请为国家专利,依靠技术优势,设置竞争壁垒。福临门其后虽推出“天然谷物调和油”,以“天然谷物”对抗金龙鱼“平衡营养”的概念,无奈稍逊一筹。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2000年,中粮祭出鲁花花生油专类品牌,主推绿色健康概念,一度在市场上引起巨大反响。金龙鱼得知,随即宣布斥资数亿元进军“粟米油”市场。针对鲁花的健康概念,金龙鱼粟米油则提出健康、高档定位,意图站在更高的角度对鲁花进行“围剿”。
  
  或许是市场操作不当、或许是后发优势,总之数年之内,中粮没有讨得半点便宜。主政中国市场的李福官也没有得意忘形:“嘉里未来十年仍能占据市场40%份额,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他深知,“巨人”总有醒来的时候。
  
  中粮这种被动格局直到一位“大人物”的闪亮登场才被打破。2004年10月,有“中国摩根”之称的宁高宁空降中粮。外界对宁高宁的评价是,气场十足,擅长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当年主政华润时,宁一手打造的雪花啤酒就曾把市场搅得风生水起。
  
  宁上任不久,随即祭出了大手笔,一手促成中粮和中谷粮油合并。作为国资委169家直属中央企业中最大的两家粮油企业集团,中粮承担了中国95%以上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业务;而中谷粮油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粮油流通企业之一,在国内有珠江、长江、黄河流域等五大重点经营区域,有购销网络、仓储运输、粮油加工和科技开发四大运营体系。两者合并的意义不言而喻。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宁高宁同时还在全系统内推行“全产业链”计划。在2006年10月9日,中粮上市旗舰中粮国际又高调宣布分拆粮油等农产品加工业务上市。分拆之后,中粮旗下中国食品市值161.3亿港元,中国粮油市值达到198.5亿港元。中粮由此手握重金、磨刀霍霍,这无疑对郭氏集团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面对中粮的步步紧逼,郭氏集团反应不可谓不神速,他们随即也进行了调整,采取了全面整合旗下粮油资产的方式应对挑战。
  
  中粮国际仅宣布分拆上市两个月后,2006年12月14日,丰益国际立即高调宣布了高达43亿美元的大并购计划。
  
  大并购计划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以27亿美元的代价并购郭氏集团的棕榈园、食用油、粒谷物及相关业务(简称“KG并购”),其二是以约16亿美元的代价并购母公司丰益控股的食用油、粒谷物及相关业务,包括ADM亚太集团所持股权(简称“IPT并购”)。
  
  并购后,郭氏集团在华的两个重要平台——益海和嘉里粮油也实现了合并,成为规模更为庞大的益海嘉里集团。这个巨无霸集团横跨国内35个地区,拥有超过130家工厂,年精炼各种油脂能力超过400万吨。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双方的对决由此有了更多针尖麦芒的火药味道。2008年,金龙鱼巧妙公关,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食用油品牌”,一时风头出尽;几个月后,福临门随即扳回一分,宣布成为了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粮油产品”;2009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福临门提出“食品可追溯性”,倡导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品质管控,着力树立央企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形象。而金龙鱼,立即提出“一瓶尽享,八种营养”、“油不用换着吃”的消费理念。
  
  2009年7月,金龙鱼率先推出了“植物甾醇玉米油”,大打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的功能牌。然而不到一个月时间,福临门也高调宣布推出同类产品,并且植物甾醇的含量比金龙鱼更高。
  
  2010年3月,在国家卫生部刚批准藻油DHA作为新资源食品后不到1个月,福临门抢先推出了“谷物多DHA植物调和油”,掀起一股“开创脑健康新时代”的攻势。而金龙鱼4个月后,快速推出了同类产品“深海鱼油调和油”。
  
  不过在益海嘉里看来,这种战术层面的竞争最多只是权宜之计。只有从“根子”上实现蜕变,才能应对中粮咄咄逼人的攻势以及政策方面不可预估的风险。
  
  2009年7月6日,丰益国际对外宣布,指定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和中银国际负责其中国业务IPO的筹备工作,而这个上市地点将选在香港,时间上“越快越好”。
  
  事实上,在益海嘉里等外资粮油企业在华业务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国内舆论对其威胁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不绝于耳。2008年9月3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扶持民族大豆加工企业;而对外资进行了限制。而在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中,首次规定企业可以参与托市收购,中央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但在这份100多家企业的名录里并没有一家外资企业,益海嘉里也不例外。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显然,如果益海嘉里在香港上市,将会使企业顺理成章变身成为一家地地道道的国内企业,既摆脱“外资”的称号和限制,也有利于中国业务的稳定以及减少在国内可能遇到的政策阻力。
  
  横向延伸
  
  益海嘉里并不幸运。2010年3月,原计划的香港上市,因为股市低迷,最终搁浅;而在食用油领域,益海嘉里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亿元,占据市场四成左右的份额——这几乎已经触摸到了天花板;在既有领域的发展无疑遇到“垄断瓶颈”,此时的益海嘉里,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新的更具空间的产品,来开辟新战场。
  
  大米行业便进入了益海嘉里的视线。长期以来,国内大米加工行业呈“小、散、低”的现象,尽管在各地,有一些诸如金健米业类的区域品牌,但放眼全国,缺乏引领行业的大品牌,这与当初金龙鱼进入食用油领域似曾相似。据预测,国内大米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元,市场广阔,前景巨大。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这个领域并非毫无风险。大多粮商都没有属于自己的耕地,都靠订单农业的形式,将大量稻田变成各自的专属原粮种植基地。因为谁有固定的农户提供稳定供应,谁就抢占了先机。但事实上,订单农业的执行率不足20%。一方面,粮价下降,农民可能种到一半就放弃,或者在收割季节卖给出价更高的粮商;另一方面,有的粮商会在收获的季节不愿履行年初的协议价格。
  
  进入大米领域益海嘉里蓄谋已久,据称已经筹谋了5年以上。不过在操作手法上,早已熟谙了中国市场之道的益海嘉里并不生涩,他们对大米横向一体化的操作同样老到。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益海嘉里首先在粮源上下起了功夫。从2006年至今的3年间,益海嘉里以订单农业的形式通过其控股的益海佳木斯与农民签订水稻种植面积28万亩,并以每斤比市场价高2~3分钱的价格收购,使其在与其他米厂的竞争中优势明显。与此同时,益海嘉里分别在黑龙江省的无常、辽宁省的盘锦、吉林省的梅河口等地建立了订单农业模式。
  
  其次是布局加工。2008年7月28日,益海嘉里在吉林省白城市建起了第一个大米加工工厂。此后半年内,益海嘉里已在全国建成3个大米加工厂,到了2010年,益海嘉里计划将再至少建成或收购7个,主要分布在东北、江苏、江西等稻谷主产地。此时,益海年稻谷处理能力将达到150万吨,大米产量达100万吨。其扩张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行业罕见。
  
  第三是物流布局。2006年,益海嘉里投资10亿元在佳木斯启动粮油加工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黑龙江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其中第三期项目是建设战略装车点。战略装车点项目的土地报批由地方政府解决,益海嘉里负责提供建设资金,建成后,益海可优先使用货运设备。对于量大且大多位于东北、江苏、江西的大米产区而言,控制了运输无疑意味着更大的成本优势。
  
  在完善了上游产业链的打造后,益海嘉里才在终端亮出其杀手锏。
  
  2008年底,人们赫然发现,在央视的黄金广告时段,金龙鱼的大米广告闪亮登场:“5400多个经审定的稻米品种,金龙鱼只选4个;全国43000多万亩水稻,金龙鱼只限定5个优质产区;国家标准特等大米不完善粒每万颗不超过300颗,金龙鱼出厂不允许超过6颗。从种子到大米,全程用心,美味放心。”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借助原有金龙鱼的销售渠道,金龙鱼大米火线入市,高调地摆在了各大超市、卖场的显眼位置,“要让所有能买到食用油的地方都能买到金龙鱼大米”。
  
  这样组合拳的方式无疑给国内中小大米加工企业以沉重的打击,无论从哪个角度,益海嘉里的触角似乎都做到了面面俱到,无懈可击。
  
  对这个作风硬朗、行事缜密的企业,自然也引起了国内众多专家的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翔适时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外资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经营机制比较灵活,他们的竞争力要高于国内民营和国有加工企业,如果这一种趋势延续下去的话,无疑对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会构成一定的影响,毕竟“粮食没有掌握在政府的手上”。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称,益海嘉里旨在定价权。农产品价格有暴涨暴跌的特性,只要控制了某种农产品一定量的市场份额,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定价权,轻而易举地使该农产品市场价格暴涨或者暴跌,这无疑也直接影响着农户的积极性。
  
  “益海嘉里意图通过控制物流、销售环节,先用低价倾销来占领市场份额、打败国内厂商,进而抬高门槛,最终提升产品售价,最终目的是控制整个大米产业,毫无疑问,这是阴谋”。在公开场合,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更是义愤填膺。
  
  国内另一些专家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在中粮庞大的全线对抗下,益海嘉里还远没到为所欲为的地步,相反,通过竞争,可以加剧行业洗牌,提升国内粮食加工企业的整体水平,更快地促进产业升级。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大米似乎并不是益海嘉里横向扩张的终点,有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10月,益海嘉里在国内已建起了小麦加工厂12家,日处理小麦超过4000吨,年处理能力达到了150万吨。一组数字颇具说服力,自金龙鱼大米推出之后,年均销售增长额均在50%以上。
  
  而每每有粮食安全的指责,益海嘉里的相关负责人通常会出面,一脸委屈而低调地回应:“我们总的粮食加工量,目前在中国市场,仅占5%左右,这个数字是构不成安全威胁的。”《商界评论》杂志文/记者鲁渝华
 美国农业真相:食品巨头是粮食危机祸首

“粮食是一件武器,而使用它的方式就是把各个国家系在我们身上,那样他们就不愿我们捣乱。”
  
  ———美国里根政府时期农业部长约翰·布洛克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第三世界国家缺粮“使美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力量……华盛顿对广大的缺粮者实际上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报告
  
  约翰·布洛克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以种子为例,2004年孟山都(Monsanto)公司的种子全球市场份额占据玉米的41%,大豆的25%,这样高垄断的公司又与嘉吉(Cargill)建立联盟,他们控制了种子、化肥、农药、农场信贷、谷物收购、谷物加工、牲畜饲料、牲畜生产与宰杀,以及许多著名的产业化食品品牌。他们如果跺一下脚,地球的另一面都要跟着发抖。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这些巨无霸的手伸向了全球,以ABCD(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四大家庭就控制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而且,中国也未能幸免,最明显的莫过于大豆,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中国将进口355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将首次突破70%,多为跨国粮商把持,而中国大豆加工的80%也都为其掌控。如果任由这种趋势蔓延,中国风景独好的局面恐难继续,如何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已经为燃眉之急。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通过在美国一年多的考察研究,给出了美国农业和食品结构变革的真相,描绘了一个不容乐观的全球“食物链”图景:在自由贸易体系下,资本渗透进农业,攫取了美国政府的大量补贴,从而得以在全球推销低价粮食。与此同时,各国在低价粮食的倾销之下,逐渐丧失粮食自主权。美国粮食巨头公司和美国国家政权结合而成的“粮食帝国”得以掌控全球的粮食主权,从而掌控了整个人类社会。
  
  美国农民:仅获1.43%食物价值
  
  周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盒早餐燕麦片,美国人最常见的早餐食品,在超市中至少卖3.5美元,而出售燕麦的农民,只能从中得到5美分,农民总体上从食物价值分配中仅得到1.43%!食物利益分配不合理已经是公认的,但是周立还是被这一结果震撼了:是什么因素,让公认的食物生产者农民,只得到全人类每一个人每天都要付出的庞大食物价值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如果作为世界现代农业样板的美国如是,多年来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中国农民,以及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岂不更加如是?”
  
  实际上,大部分的食物花费,都并非给了农民。周立研究1910年至今的数据发现,在价值分配中,一方面,美国的农业投入占比大体在10%-20%之间波动,这部分投入为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生产性投入。而另一方面,食物的市场占比却由1910年的45%左右,一路上升,在1997年达到75%左右。而一直作为食物生产者代表的农民,1910年还能获得近40%的食物价值,到1997年,下降到8%.被产前成本和产后价格两把钳子夹在中间的农民,在食物价值的分配结构中,所占份额只能不断地降低。
  
  政府高额补贴:全入食物集团囊中
  
  那么补贴去哪里了呢?周立分析美国农民的情况时指出,上游的农业投入部门,和下游的农产品储运、加工和销售部门,拿走了几乎全部的补贴。也就是说,控制上游和下游的食物集团,又拿走了全部的农业补贴。
  
  因为在美国,由于大量农业补贴落在商品化农产品上,直接推低了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于是,大量新的食品工业投资,直接建立在这些商品化农产品上,从而使得美国慢慢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食物帝国。更进一步,这些公司已经集结成少数几个食品集团,大幅度扩张自己的经营领域。以致于涵盖了农产品投入、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而目前中国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在食品加工领域行业集中度还不高,不过,随着跨国资本的涌入,这两年行业集中度也在变化。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就预计,这两年将成为粮食加工行业整合的爆发期,自由竞争体系下,那些小规模,竞争力弱的企业将被挤出,外资的进入会加速行业整合。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食物巨人:美国食物帝国主角
  
  这些食物集团是美国食物帝国的主角,非中国国内食品企业可抗衡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周立调研数据显示,各类农业食品的集中度,近几十年来,都在迅速地走向集中,出现为数不多的食物巨人。比如,牛肉包装前四公司集中度在1990年为72%,1995年为76%,2000年为81%,2005年为83.5%.这四大公司是Tyson,2004年每日屠宰36000头;嘉吉(Cargill),28300头;Swift&Co.,16759头;NationalBeefPackingCo.,13000头。火鸡生产的前四公司市场集中度在1988年为31%,1992年为35%,1996年为40%,2000年为45%,2006年则达到了55%.这四大公司是ButterballLLC,14.2亿只;HormelFoods(Jennie-OTurkeyStore),12.7亿只;嘉吉,9.6亿只;SaraLee,2.6亿只。豆油压榨的前四公司市场集中度在1977年为54%,1982年为61%,1987年为71%,2002年为80%.前四大公司为ADM、邦吉、嘉吉和AgProcessingInc.,其中前三大公司就达到了71%.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食物巨人的触角不仅停留在加工环节,还进一步伸向投入环节。使得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多种生产性投入,都一步步走向集中。在生产环节,以种子为例,2004年孟山都(Monsanto)公司的种子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玉米41%,大豆25%,豆类31%,黄瓜38%,辣椒34%,西红柿23%……即使到了食物的销售环节,仍然在大公司的控制之下。在全球十大食物零售商中,美国占了一半,其中,沃尔玛(Wal-Mart)遥遥领先。而且近年来大的食物公司销售增幅很大,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零售额的集中十分迅速。在1997年,前五大公司的零售额市场占有率为24%,2001年提高到38%,2004年为46%,2006年则达到48%.
  
  通吃产业链:“食物巨人”强强联手
  
  周立分析,高垄断,使得涉农企业,可以轻易地以较高的价格卖给农民以投入品,而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更为严重的是,高垄断及其不断的集中和发展,在进一步扩张其利润空间。
  
  以孟山都和嘉吉(ABCD中之一)建立伙伴关系为例,他们控制了种子、化肥、农药、农场信贷、谷物收购、谷物加工、牲畜饲料、牲畜生产与宰杀,以及许多著名的产业化食品品牌。
  
  据了解,孟山都和嘉吉目前都已经在中国进行了扩张,尤其是后者除了种植业几乎完成了产业链的建设,只不过是规模尚小。那么,先看下他们在美国是如何做的。在美国,如果嘉吉公司是方圆一百英里范围内的惟一的农资和储运公司,他又只卖几种孟山都生产的,专用于其压榨、储运或饲料加工的玉米种子,那该地区种植玉米的农民就只能买这几种,需贷款则只能到嘉吉旗下的银行申请,用嘉吉的化肥。然后再把玉米或者玉米养的猪卖给嘉吉。如果不接受,就要成为那60%的被破产兼并的失败农民中的一员。但即使被兼并,也要买嘉吉加工的食品。在北美,三个食物联合体(ConAgra/Dupont,嘉吉/孟山都和Novartis/ADM),已经控制了北美市场的食品链,并逐渐扩散至全球。包括中国。
  
  扩张需求:发动全球粮食战争
  
  武汉博览研究员王飞翔认为,2008年我们看到的粮食危机,并非一场供求危机,而是美元危机使然:美联储2007年9月开启的降息周期,正在导致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通货再膨胀”,这一过程中美元正在强势“推波助澜”;当前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的“粮食危机”,其实就是这种“通货再膨胀”的一种表现———“粮价危机”,是一次危机的转嫁。
  
  如若上述分析成立,显然贸易中的主角、食物巨人则充当了转嫁的执行者。或者说,政府和食物巨头的互利合作。
  
  农业公司总是寻求在大众食物、基因资源和农业上的寡头垄断地位,在政府以及全球、地区贸易协定中施加影响,创造让美国倾销其高补贴农产品的基本条件。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周立分析,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导致美国的农民和各国的农民在竞争,但是由于美国高额补贴的存在,导致他国农民根本没有优势。也就是说,在WTO自由贸易体制下,世界各国的产粮农民,实际上是被迫在跟美国的财政部竞争,而不是在跟美国的农民竞争。
  
  如今,中国食品市场显然成为跨国资本进攻的目标,中国加入WTO后也被规定了必须参加农产品自由贸易。中国虽以粮食的95%自给自足得以保证粮食安全,但在粮食供需仍处紧平衡、国际油价和美元走势叵测的情况下,无疑面临新的挑战。
  
  案例解读
  
  ADM中国发展路线图
  
  借参股多家中国公司,收购压榨厂,掌控进口大豆定价权
  
  如果不是2008年初的全球粮食危机,异常低调的美国ADM(ArcherDanielsMidland)可能还在中国闷声发大财。但是现在,随着ABCD(当前世界最大的四个粮商:美国的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四大粮商被公之于众,他们在中国的产业链条也逐渐浮出水面。
  
  染指中粮、华农集团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ADM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商及农作物加工商,在大豆、玉米、小麦和可可加工业务上均首屈一指,同时也是世界豆粕、豆油、乙醇、高级玉米糖浆和面粉领域的主要公司。其在全球拥有超过260家加工厂。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在中国,ADM与最大的粮油生产企业中粮集团的关系就颇有渊源。在上世纪90年代初ADM和中粮共同做油脂业务,包括发展“福临门”品牌食用油。据一资深业内人士介绍,ADM仅和中粮国际在油脂方面的合作投入资金就超过20亿人民币。在中粮集团控股经营的5家油脂企业中,ADM在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中占有30%的股份,投入现金大概在4000万美金以上,其他几家ADM的股权稍微低些,平均在22%左右。而“中粮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贸易进口对象理所当然是美国ADM.
  
  除了“染指”中粮之外,ADM还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除此之外,1995年,ADM还在中国大连建立了独资子公司———艾地盟动物保健及营养(大连)有限公司,并在广州和成都均拥有其他业务的工厂。不过,ADM在中国最常见的“只参股”的做法,对此九三油脂公司总经理田仁礼认为,跨国粮商投资我国大豆加工业是以销售“洋大豆”为前提的。“如ADM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却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购权。这说明跨国粮商并不想利用我国大豆加工企业来赚钱,更不想冒大豆加工业的风险,只是想通过参股来获得进口大豆的话语权,把我国大豆加工业作为变现国际贸易利润的一个环节。”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ADM入股益海嘉里,通过益海嘉里操纵中国的粮油市场。
  
  2000年,美国ADM(ArcherDanielsMidland)与新加坡丰益公司投资组建了中国最大的粮油集团――益海集团;2006年底,丰益国际以27亿美元收购了嘉里粮油,并与其在中国的子公司益海集团合并为庞大的益海嘉里集团。金龙鱼、口福、胡姬花、香宴、香满园、元宝、花旗等众多食用油品牌,产品涵盖调和油、花生油、葵花油、玉米油、油茶籽油、芝麻油、橄榄油及稻米油等多个油种的大型系列产品。2008,嘉里粮油旗下的众品牌占我国中小包装粮油市场的60%的份额,名副其实的垄断了我国大众食用油市场!在2009年5月份,益海集团旗下的金龙鱼等品牌,在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竟顶风提价10%,名曰原材料成本价格上升!
  
  生物柴油的推动者

    作为美国粮油老大,ADM在美国的网络渗透力更是强劲。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教授介绍,美国豆油压榨的四公司市场集中度在1977年为54%,1982年为61%,1987年为71%,2002年为80%.前四大公司为ADM、Bunge、Cargill和AgProcessingInc.,其中前三大公司就达到了71%.
  
  因为手中有粮,ADM在美国及欧洲还成为生物燃油的不遗余力的倡导者及参与者。该公司已经在欧洲建造了每年生产3亿加仑生物柴油的工厂,在美国还建设了年产能1.35亿加仑的生物柴油厂,而且新工厂还在不断扩建中。
  
  因为每生产1加仑的生物柴油就大概需要7.5磅的植物油。在2年前,ADM公司副总裁威廉·坎普就表示,随着生物柴油需求量的日渐增加,未来3-5年将会导致植物油供应吃紧,价格上涨。显然,这样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植物油提供商ADM等来说,是最佳状态。但这种大肆发展新生物能源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做法,正被认为是推高全球粮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旧文一篇:国际粮商“呼风唤雨”食用油“涨声四起”

2009-12-17   中国贸易报

编者按:“我们现在买的各种食用油,包括鲁花、金龙鱼都是外资的。中国粮油85%都是外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已经败于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联合发动的一场大豆金融战。失败的结果就是连每天食用的油都要看华尔街的脸色,它看你不顺眼就抬高价格,你就得多付钱。你能否想象到连吃的油都要受人家控制,炒个荷包蛋都不容易,这年头的日子该怎么过?”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着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一段话道出了老百姓的用油之苦。近期,本报记者就国际粮商的“垄断经营”与国内食用油“涨价潮”做了调查,专辟本版以飨读者。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沉寂了近一年的食用油零售市场,在11月中旬全国大范围雨雪的冰冷中,突然掀起了一轮新的涨价潮。12月1日前后,鲁花、金龙鱼、福临门等几大品牌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等品种的价格,涨幅在6%至15%左右。
  
  根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食用油价格已是持续多日稳步上涨。
  
  这下,老百姓着急了,各地开始出现抢购食用油的热潮。为了防止食用油遭疯抢,特别是被商贩倒卖,北京的部分超市采取了限购措施。
  
  对食用油的这一轮涨价行情,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表示:“这是今年内规模最大、幅度最高的一次食用油涨价浪潮了。”
  
  各大食用油企业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国内大豆出现大幅度减产,以及成本上升导致食用油价格上涨。
  
  然而,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却认为,天气原因导致的豆油涨价在预料之中,但是部分企业涨价6%至15%,理由并不充分。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则表示,对进口大豆的高依赖,导致中国在大豆的定价方面早已经失去了发言资格。
  
  据了解,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以及路易达孚,在业内被称作4大国际粮商。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有业内人士进一步认为,国际粮商的垄断是造成此次食用油涨价的直接原因,但这一说法遭到了有关部门的驳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近日表示,没有企业能够操控食用油市场价格,国内食用油加工能力是相对过剩的,食用油品牌较多,消费者有足够的选择空间。
  
  成本和天气因素成油价炒作题材
  
  在这一轮涨价潮中,生产商成本上升和天气因素成了零售市场食用油涨价的炒作题材。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数据,国际市场方面,12月豆粕合约收盘326.5美元/短吨(短期合约),上涨12美元;12月豆油合约收盘39.4美分/磅,上涨0.18美分。
  
  记者从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了解到,2月14日,哈尔滨油厂一级豆油报价8300元/吨。而今年1月初,以国产大豆作为原料的哈尔滨一级豆油价格是每吨7600元。目前,该省用于食用的三级豆油报价已突破8100元/吨,价格呈继续上涨态势。
  
  据黑龙江省粮油市场有关人士介绍,11月中旬以来,国内食用油上涨,其原因在于国际市场豆类产品走势强,国际海运费上扬,带动进口大豆成本及毛豆油价格上涨。在原料成本上涨作用下,食用油市场价格上行。此外,国内经济回暖,大量热钱流入大豆等农产品市场,催生价格走高。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华安期货公司的分析认为,此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转负为正的CPI都加大了市场对明年通胀的预期。在近期食用油涨价的带动下,目前现货供应偏紧,现货价格较为坚挺,包括即将到来的两节消费高峰期都将支撑期货价格。
  
  此外,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12月13至14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黄淮等地有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黑龙江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雪。
  
  因此,有分析认为,在目前现货供应较紧张背景下,不利的天气将增加交通运输的难度,也增加了消费者抢购囤货的意愿,对价格有一定的支撑。
  
  价格上涨,市民忙采购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在北京某超市,一位购买了两桶食用油的女士对记者说,很快就到元旦、春节了,家中用油量肯定会增加,先买几桶备着,以防再次涨价。记者了解到,抱着这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
  
  有超市导购告诉记者:“价格肯定要上涨。”至于今后会否降价,这位导购表示,“不清楚,不好说,得听厂家的通知。”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元旦、春节等消费旺季的来临,后期油脂市场仍将维持强势,现货价格稳中趋强。
  
  不过,官方的表态却与上述分析相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尚强民日前在武汉举行的“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上公开表态说:“近期,食用油涨价,引起许多市民恐慌。我看到一个老太太一连8天往超市跑,买回8桶桶装油。这是没必要的。”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尚强民说,明年的食用油价格不会上涨,因为目前已确定明年阿根廷和巴西大豆都增产,大家没有必要囤油,食用油价格明年一定会降。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明年全球油料市场将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后期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国内油料油脂市场供应也是有保障的。
  
  高度依赖进口,丧失话语权
  
  全世界的大豆产量都在提高,但是中国的食用油价格却涨了。原因在哪?
  
  尽管有分析认为,近期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导火索”是供应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天气等因素导致的大豆价格上涨,从而推高了豆油价格。
  
  但源自北京市粮食局网站的一份分析报告则认为,这轮上涨行情主要是资金推动的,而且“国内市场货源充足,供应无碍”。
  
  根据华安期货公司的分析,12月份,中国将迎来大豆到港高峰,商务部调高12月进口大豆预计至387万吨,此前为295万吨。截至12月10日,已经到港117万吨,这对于沿海油厂前期短缺的局面将有所缓解,沿海地区大豆油厂开工量也有望逐渐增加,豆油的供应将会逐步充足。
  
  华安期货公司的分析认为,目前中国对明年3月前美国大豆的采购已经基本完成,后期将会逐步转向南美大豆的采购。目前南美大豆期价折完税成本在3700元/吨,按照目前的期价计算,大豆压榨利润较为丰厚,对后期豆油的供应提供了保障,不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豆油的上行空间。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因此,分析认为,这轮上涨显然不是简单的供应短缺等原因所能解释的。
  
  而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的公开表态,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60%依靠进口,国内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从这一话语中,人们似乎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周冠华则表示,对进口大豆的高依赖,导致中国在大豆的定价方面早已经失去了发言资格。从生产到收购到港口运输,中国没有话语权。
  
  4大国际粮商操纵市场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于是,舆论将矛头对准了4大国际粮商——ADM、邦吉、嘉吉以及路易达孚。据介绍,这4大粮商在2004年的“大豆危机”后,已成功地控制了国内大豆60%的加工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研究所副所长郑风田教授认为:“由明年巴西、阿根廷大豆增产就得出食用油价格下降的结论,是不懂市场的说法,涨与跌与其说是由产量控制,不如说由粮商的策略操纵。”郑风田认为,明年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在90%,下跌的可能性仅为10%。
  
  据郑风田介绍,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有64家已被国际四大粮商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仅以目前国内年产量超过150万吨的3家粮油企业(益海、嘉里、中粮)为例,益海和嘉里均有外资背景,且同属马来西亚丰益国际集团,该集团是由新加坡丰益集团与ADM共同投资组建的,只有中粮是国有资本。
  据了解,益海和嘉里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高达38家,还参股了鲁花等国内着名的粮油加工企业,是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之一。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4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此次涨价幅度较高也是最早开始涨价的金龙鱼等品种,正是4大国际粮商旗下或者是由其控股的品牌。
  
  更有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几乎全部被几家国际巨头垄断了,他们呼风唤雨,是左右食用油价格真正的幕后推手。
  
  周冠华更进一步认为,谁掌握着油料资源,谁就掌握定价权。“随着跨国资本对国内市场的掌控,国储粮在食用油领域的调控能力日显苍白。2007年,在跨国粮商的操控下,国内食用油价格猛涨,中国粮食储备总公司抛出20万吨食用油平抑油价,市场上却波澜不起,随后的调查显示,70%的食用油都进入了一家跨国粮商的仓库。”他说。
  
  周冠华强调,作为粮食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局已经做好了随时竞价销售大豆、油菜籽包括菜籽油的准备,以保证供应,稳定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