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录 -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16:33

 

我们每天都在忙着一些事情,为了生活,确切地说是为了活着。很少有人能找个时间沉静下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即使审视了,也不过是成功或失败后自己给自己作一个总结。最全面的审视也许是在垂垂老矣的时候,那审视的是自己的一生。但我说,这种“审视”并不是我要说的那种“审视”,我要说的近乎是一种仪式,要独自一个人找个地方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然后自己问着自己的心,或者面对一面镜子,问着镜子中的自己:我是谁?

这绝对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也不是在拿一个亘古没有答案的问题来为难自己。作为地球上最具灵性的人,连这个问题都一直被忽视,实在是非常之悲哀。

我觉得,这个问题一直被忽视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人要求我们去寻求这个答案,即使有一些人自发地去思考了这个问题,也因为想得头疼而最终放弃,形成了一种逃避。但不去寻求这个答案,就说明我们活得都很糊涂,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

久而久之,几千年、上万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悬而未决、最终被忘记的问题。人们一茬茬地生出来,又一茬茬地死去,来的不知道为什么来的,死的不知道为什么死的,留下来的文明成果也不知道是有助于后人的,还是贻害后人的。总之这世间由来已久地充满了创造,充满了目的。创造使工具的效能越来越大,目的则让人为了欲望而争取、抢夺、甚至小到打架、大到发动战争。

结果呢?人们确实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却并没有在死后带走,来时身上沾满了羊水,死后只带去了一身寿衣,并且连身体带寿衣早晚会化成乌有。

这就是过往的历史的内容,并且还在延续,每多延续一天,人们使用的工具就越先进,威力也越来越大,却始终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不明不白地死去。

其实,从古至今,也有许多人想过要永生,要么求仙访道,要么炼制药物,要么像埃及人那样把死后的躯体制造成木乃伊,在金字塔中设计出重生的通道。遗憾的是至今,我们见到的神仙都在文学作品里,是我们想像的文字化;木乃伊则为研究古代埃及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样品。我们延续生命的真实手段是把一些遗传信息储藏在了精子和卵子里,把有限的一些信息交付给了我们的后代,而自己终究要有一死。就像雄蜘蛛或螳螂交配后要被磁蜘蛛或螳螂吃掉一样悲壮,我们与之相比,只不过有过程长短之别而已。

但是,我们的精子和卵子若是能全部承载我们的信息、包括记忆倒也罢了,可惜的是他们只承载了我们的部分信息,孩子一出世,就有了我和他(她)的区别。那绝对不是完全的复制。孩子要成长,还得从头学习语言和知识,这就昭示了生命的进程其实始终是在一个小循环中递进,却始终也改变不了任何一茬人都有相同的命运:稀里糊涂地活着,不明不白地死去。

这难道真是我们的宿命吗?如果是,意义何在?

 

 

找一个地方沉静下来,自己问着自己的心,或干脆面对着镜子,问着镜子中的自己:我是谁?这个举动是正确的,但我相信很多人在面对这个问题之初就会陷入茫然。正像一只蚂蚁若是思考自己为什么是蚂蚁时,让我们感到可笑一样。因为我们人类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等等,难道你没有从刚才的这段话中看出一些问题吗?蚂蚁思考,我们会发笑,而我们思考,上帝就会发笑,这就暴露出了看问题的角度问题,如果执我求我,当然就如同在绿豆中找绿豆那样难,但如果在绿豆中找红豆,那肯定就容易了。比如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已经了解蚂蚁了,而蚂蚁本身可能并不了解自己。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站在上帝、其实是局外的角度来好好看看我们自身。

这时候,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人这种东西实在是很奇特的。首先,我们有一个会运动的躯体,当然是由各种器官组成的,这些器官又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则是由更小的分子、原子、直至更小的基本粒子组成的。到这时候我们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其实就是宇宙中很常见的物质,但很奇妙地按照某种序列组合了之后,就有了不同的功能,组合成了一种有生命的物质。那其中有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东西,双螺旋结构的DNA链条,那就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会动的生命的秘密。但这真的是经过若干年的进化自然形成的吗?

这个问题暂且放下,我们再看一下其次,人类除了有会运动的躯体之外,还有思想,有感情,有意识,意识中还包括了潜意识和前意识。这就更奇怪了,思想和意识又是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这好像又昭示了什么。我们物质躯体的所有感知,都能够通过那种看不见的思想、意识作分析,然后指导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的情绪。从中,我们是不是又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呢?

在人类的文明成果中,有两个词汇,一个是唯物主义,一个是唯心主义。名词解释中说,唯物论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而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按它的本质来说是非物质的,是在人的意识之中,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由思维决定存在的,即意识决定物质。

关于这两个概念,大概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典故:《六祖坛经·行由品第一》记载了这样一件佛家经典,说惠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处得到衣钵时,为了悟道的修行而来到南海。当时因为广州法性寺有位印宗禅师正在开讲《涅槃经》,于是惠能大师决定在法性寺停留数日,以便听闻法师讲经。这天,寺前因为法师讲经而竖起了幡旗。由于印宗禅师远近驰名,因此大批的人从各地涌到。其中有两位和尚,见到广场中飘扬的幡旗,便开始议论起来。其中一人说:“是幡动”。另一个人则说:“不,是风动”。结果两人就此争论不休,引来了人潮驻足围观。这时惠能大师也赶到,他一看便开口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二位心在动。”正在争论的两人,一听到惠能大师的话以后即刻恍然大悟。

那两个和尚悟到了什么?很显然,说幡动的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者,说风动的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者。幡没有风的作用力是不会自己动的,这似乎能被任何人理解;可惠能大师说他们是心在动,就明显更唯心了,更不好理解了。其实,惠能大师不过是阐述了一个佛理,说的是世事、世情皆由心生,若无心,你就不会感到什么了,心不动则天下万物皆静,心一动,则无物不动。仔细品味这个道理,确实很深刻。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典故:那幡旗动了吗?就幡旗本身来说,它并没有动,之所以让人看到了动,终究还是风的作用。那种动,被我们物质的眼睛看到后传达到了意识的层面,意识就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判断。这似乎就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物质决定了意识。可我们是怎么知道那是由于风的作用才导致了幡旗的飘动呢?是意识告诉我们的,我们物质的身体只能看到、听到一个表象,没有来自意识的分析判断,那些看到和听到的只能如同傻子看戏。那么幡旗之动对应到人的身上,到底是物质决定了意识,还是意识决定了物质呢?

至此,我们可能被一个纠结的问题搅乱了思绪,忘记了刚刚提到的人的躯体有多么奇妙,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意识又到底是什么。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现在电脑已经很普及,如果说电脑也有一个躯体的话,那也是由人造的。那些零部件、电路板,大大小小地组合在一起,就各自有了功能和职责。电脑的运行需要有操作系统,装上了操作系统的电脑才有用,我们赋予了它各种能力。但它的能力不论怎样强大,那些程序也都是我们设定的,它不会自己思考,自己判断,最起码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电脑。它只是在程序范围内运行。这样看来,相对于电脑来说,其实人还是最聪明的,尽管人们达不到电脑那样的运算能力,但它毕竟成了我们的工具。它是我们能力的拓展,却终究因为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而仍使人类拓展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但我们仍要感到庆幸,因为我们不论是怎么产生的,却正是由于我们会思考,有意识能力,才知道了自己的存在,而电脑,连自己是否存在都意识不到。

可这有意义吗?电脑如果不断电,不中病毒,不强迫它处理无法处理的东西,它就不会死。可我们,血肉之躯会慢慢老化,最终会彻底消失。肉体消失的时候,精神是不是也消失了呢?

 

 

至此,最起码我们通过这样“审视”自己,已经发现了一个很值得自恋的现象:原来我们很复杂,特别是身上还带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能力——精神意识。

现在我就在想,也许唯心主义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即意识决定物质。注意,人家唯心主义者说的是意识“决定”物质,并不是意识“创造”物质。所谓“决定”,是判定物质是否存在,以何种方式、何种形态存在。

我这样想,也可以说是站在狗的角度替人来想的。

我们都知道,狗眼睛里的世界不是彩色的,狗是天生的色盲。这时候,狗眼睛中的世界就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有复眼的昆虫,看到的世界还是另一种样子)。那么,哪一种世界才是真的呢?并且,我们还知道,狗的听觉、嗅觉要比人强出数万倍,因此我们可以用看不见的意识来想像:狗所面对的世界,色彩是单调的,但各种声音和气味却五花八门,使这世界显现了另一种生机。也就是说,同样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眼中的世界和狗眼睛、昆虫眼睛中的世界并不一样。那么我们到底是应该相信物质,还是应该相信精神?

此外,如果我们不借助仪器,就光线这个范畴来说,紫外线、红外线,我们都看不见;就声音这个范畴来说,次声和超声我们同样听不见,甚至次声和超声会让我们的肉体无法承受。大到宇宙星空,虽然我们借助太空望远镜可以看得很远,却仍然看不见黑洞和暗物质,只能依靠理论证实它的存在。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能看到和听到的外部世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亘古以来,我们一直是在“盲人摸象”的状态下来认识这个世界,而盲人之手摸出的象,是真的象吗?

这时候,我们可能顿悟了佛教中的一句话:诸相皆空。

原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只是“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别的动物和我们看到、听到的并不一样;况且,我们也只是看到、听到了很小一部分,就开始认定这个世界。用残缺的发现怎么能认定这个世界呢?如此认定的世界是绝对的“客观”吗?

也许,我们一直是在自己欺骗自己。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我们被唯物主义世界观给害了:相信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然后以物质决定精神的方式给出一个判断,却不一定是正确的判断。

或许,如果精神摆脱了物质的束缚,精神能够得到的东西就是另一种样子。打个比方说,佛祖在菩提树下苦思的时候,他的精神实际就抛弃了肉体,而他悟出的东西能让真正的信徒茅塞顿开。

看来,从一开始,人类的路就走偏了。这种偏颇就造成了人类太过于专注物质的索求,又强迫精神为物质服务,于是人世间就充满了巧取豪夺,钩心斗角和永无止息的战争,更严重的是对大自然的破坏——人们的一切索取,都只能掏向大自然的心窝。

我在设想,假如“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在人之初,人们在能够保证有吃有喝、保持生命的前提下,用更多的时间来开发精神意识又会是什么结果?那就有可能是人人都成了佛。甚至精神力量会超越物质身体的束缚,使我们的生命进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其实,本来就应该这样。数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个世界,只不过现实让他感到了失望,所以才留下《道德经》后逃离了这个世界。佛祖也同样悟到了真理,却终究没有避免如今已进入了末法时代。

这个时代,几乎没人不喜欢钱,而钱能买来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来钟表却买不来时间等等看似很觉悟的话,又人人都懂,可为了钱,人们又可以不要良心,不要亲情,不要法律,不择手段,多少触目惊心的事都是因为钱。看看如今的人类,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能把脑袋削得尖尖的,哪里还顾得上讲什么道德?恃强凌弱的国家可以设置出双重道德标准,那些普通的百姓,则在别人不讲道德的时候更不讲道德,总之都是为了利益。可那些利益到底为人们带来了什么呢?广厦千间,夜卧不过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餐,这样的话谁都知道,也就是说,大彻大悟的人还是有的,可为什么人们在念叨完这样的觉悟之后,就还要追求广厦千间、良田万顷呢?那更多的追求其实只是为了虚荣,是想显示自己比别人强,最起码也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活得滋润了,在人前显贵了,又能怎么样?最终不还是个死吗?死的时候,人们能带走什么?

那么,人类的路又是如何走偏的?这样偏的后果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回归正途?

 

 

其实我们都忽视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我们观察自身之外的东西时,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和被观察的东西对立起来,比如我们观察月亮的时候,就是我是我,月亮是月亮。殊不知在一个小的体系里,我们都是地球系的一部分,往大了说,我们都是在太阳系里,在银河系里,在同一个宇宙里,而宇宙间的一切,都在相互影响。简单来说,没有月亮,地球上就没有这么明显的潮汐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理和心理。

我们观察一个人也是这样,他是他,我是我,分得很清,但除了思想意识不同外,我们的肉体结构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观察角度,只能造成人类的思考要以“我”为中心,是一种本性的自私,而自私,就会引发贪婪的索取。但我们要知道,一味地索取而不想给予,别人会对你有意见,老天也会对你有意见。就像懒汉过日子,坐吃山空,早晚得饿死。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懒汉,全地球的人都是懒汉,因为大家都在吃着地球母亲给我们烙的那张饼。嘴边的吃完了,为了能吃到远处的,就发明了一些工具。但这张饼,我们早晚会吃完的。

我很欣赏电影《黑客帝国》中的一句话,那还是一个反面人物说的:这个地球上有两种东西最可恶,一种是细菌,一种是人,两者的共性就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繁衍而蚕食着一切。这里,细菌貌似出于一种本能,但人是有意识的,可这种意识跑哪里去了?

可以确定,最终,还是我们可憎的物质身体绑架了精神意识,但奇怪的是这个物质身体并不能永生,在总也添不满的时候就消失了。精神意识是在为一个必死的躯体服务!这是多么纠结的一个现象啊!好笑吗?应该说真的很好笑。

那么,为什么好笑?是因为我们终于看到了忙来忙去一场空、却依旧忙得不亦乐乎吗?是因为我们终于觉悟到,人的存在组成了一个小的死亡过程、整个人类组成的是大的死亡过程吗?可笑完之后又如何?你能从此不去争夺、奋斗了吗?

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住这个恶性循环,直到完全彻底地吃完那张饼。

这时,我们有必要把思绪拉回到遥远的过去,看一看在我们之前,地球上曾发生过什么。

距今6亿多年前,我们叫做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地球上就已经实现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的转变了;而到古生代寒武纪的时候,地球上就出现了一次生命大爆发,经过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这些漫长的时光,地球上就相继出现了很低等的鱼类、裸蕨植物、略高等且品种繁多的鱼类、两栖动物、昆虫、种子植物、爬行动物等。而至此,就出现了地球生命的第一个大坎子,等到了中生代的二叠纪时期,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突然灭绝了。

科学研究表明,这是那一时期很强烈的大陆漂移造成的,现在有人把那次形成的大陆就叫做盘古大陆。我们可以想像,地球上的大陆要重新摆布,那该是个多大的动静,所以那个时期,若是有生物能够幸存下来,可真是太命大了。

而等到三叠纪的时候,就出现了恐龙和其他的卵生哺乳动物;到了侏罗纪之后,还出现了有袋类哺乳动物和鸟类,裸子植物则进入了繁荣期,被子植物也开始出现了。等到了白垩纪之后,地球生命就遭遇到了第二个大坎子,恐龙和有些动物也灭绝了。

有分析说,这次动物的灭绝是由于外来天体撞击地球造成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确实是天灾,但我怀疑,这是不是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可以用一种现象来解释,那就是恐龙等动物灭绝的前期,正是它们繁衍的最鼎盛时期,而当时如果任其繁衍下去,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就将无法维持了,所以,那一个时期的最后,所有的恐龙蛋就都孵不出小龙来,也就是说,有什么力量已经打算让它们断子绝孙了,天灾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而未遭灭绝的动物,就大多是卵生的哺乳动物和能够保持生物链延续的其它动物。

再后来出现的主流动物,就是胎生的哺乳动物了。从卵生到胎生,这无疑是一个重大飞跃,其中有一个微妙的地方,就是卵生的非哺乳动物都属于冷血动物,没有感情,只有本能。而不管是卵生还是胎生的哺乳动物,却都具备了一定的感情色彩,哪怕仅仅是舔犊之情。在这一点上,胎生哺乳动物还明显更胜一筹。这是为什么?能是进化的结果吗?

  总之,从这以后,地球上的生命就越来越高级了,陆地上,基本就成为了胎生哺乳动物的天堂,但也依然还有卵生的冷血动物,比如古鳄,蜥蜴、蛇等等,也还有卵生的非哺乳动物,比如各种鸟等等。这期间,动物种类的更迭是很快的,小规模的灭绝事件基本上每几万年、最多十几万年就发生一次,科学研究证明,截止到目前,地球上已经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生命灭绝事件。我相信那就是大自然根据某种需求实施的优胜劣汰。即使是后来出现的猿人,那也淘汰更迭了很多次。并且我们在反观地球生命发展史的时候,也可以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那就是每一茬生命因为种种原因灭绝之后,再生的生命却不是从头再来的,而是在原有生命的层次上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是一种纯粹的升级换代。

至此,我们就可以问出一个问题:是谁将在以后的考古中发现我们?

 

 

如果把人类历史比作一条长河,不如把它比作列车,在正确的道路上行驶,沿途是风光无限,在错误的道路上行使,则会迷雾重重。并且在错误的道路上会使机车受损,失去控制,最后就刹不住车了。

谁能阻止那巨大的惯性?

好像最终的出轨已经成为必然。

我们已经知道,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永远存在的,它们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会时时刻刻地改变着形态,甚至彻底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这时就回到了以前我们提到的一个问题:物质的身体消失之后,精神意识也会随之消失吗?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现象,那就是所有物质的东西在我们的视线中都是有形的,甚至可以称出重量。但精神意识是无形的,你说不清它有多大,能驰骋多远,你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也可以去想像。我们常说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那就意味着,宇宙中物质的东西很有限,但精神的东西却大得无涯无际。物质的东西可以随时毁灭,但精神的东西却可以永恒。精神是“无”的境界,物质是“有”的境界。如果我们认为老子《道德经》中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就是“无中生有”,物质恰恰是精神境界的“有限显形”。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死去的只是肉体,而精神依然存在。

这时就会有人问了:既然是这样,那么那些已经死去的人,他们的精神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

我可以这样回答你:即使是现在活着的人,你能看到他的精神意识吗?他在想什么,你知道吗?那本来就是无形的东西,又怎么能看得到?所以,脱离了肉体的精神因为没有了肉体的束缚,在原来就无形的状态下,此刻已更加无形。它们作为一段信息,去参与宇宙庞大的处理能力去了。

这显然是一种臆断,却符合逻辑。或者也可以用一句最不负责任的话说:谁死谁知道。

到这时我们也可以悲叹一声:活着时争来抢去,又是多么的没有必要。

但从另一种逻辑上说,宇宙间的一切存在,不管是无形的还是有形的,都应该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充满欲望的肉体裹挟着精神,一边践踏着地球,一边一茬茬地死去,这个意义何在?

问题好像越来越复杂了,其实不然,我们之所以要惶惑于自己这样的存在,就是因为当初的路走偏了。

走偏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太执迷于有形的东西,而对看不见的无形的精神意识不加理会。对有形的肉体,我们可以装扮,给它罩上漂亮的衣服,喂给它精美的食物,可对精神,从来不能跳出肉体的圈子,给它以同样的喂养和装扮。

即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地修心养性,并且还让先贤圣者的一切告诫都化成了过眼云烟。

这是我们的祖先和我们共同创造的悲剧,已经快到落幕的时候了。但愿最后的一幕名称是“觉醒”,我们或许可以开演另一场喜剧。这似乎很难,因为这需要全人类都能拥有正确的认识,方法之一就是真正读懂并实践《道德经》,或人人都能思悟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