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度开启印钞机 全球股市狂欢--慧股时空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02:54
美再度开启印钞机 全球股市狂欢
发布时间:2010-11-05 07:34   作者:编辑部   来源:慧股时空网 887
美联储的“二次量化宽松”赢得了全球投资人的拍手叫好,但在G20伙伴国中招致骂声一片。
在3日结束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明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并保留了进一步扩大刺激措施的选择。
美国股市在议息结果公布后“上蹿下跳”,美股道指当天小涨0.2%,收在两年多来的新高。
在次日的亚太和欧洲市场,对于美国将重新大开资金闸门的乐观预期得到不断强化,自10月下旬一直被压抑至今的风险偏好集中爆发。
4日收盘,亚太股市全线走高,日股和港股涨幅分别达到2.2%和1.6%,很多市场都创下至少半年来新高;欧洲股市开盘后普遍大涨,至中盘,英法德三大股市涨幅均超过1.5%。4日开盘后,美股出现“补涨”,三大指数早盘涨幅都超过1%。
大宗商品也重现火爆。国际油价周四电子盘中一度大涨逾2%,突破86美元,直逼5月初的前高点。黄金价格大涨逾3%。美元则创调整以来的新低。美元指数周四欧洲早盘大跌0.8%,创11个月来新低。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鉴于美国中期选举和美联储议息两大不确定因素都已尘埃落定,这波重新燃起的风险偏好可能会持续数月,对股市当数利好。
不过,伯南克虽然赢得了投资人的心,但却招致其他国家政府的批评,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美国制造的过剩流动性,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涌入基本面更佳的新兴市场,给后者带来汇率波动、资产泡沫和通胀的威胁。泰国财长4日透露,亚洲各央行正在密切磋商,并可能联手采取措施抑制热钱。
不仅新兴经济体群情激奋,发达国家也怨声载道。德国经济部长4日表示,美国想通过无节制释放流动性来刺激经济,这样的做法令人担忧。
在周四的议息会议上,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都没有马上跟进美联储的步伐,而是继续维持利率和现有资产收购计划不变。
-------------------------
美再度开启印钞机 新兴市场热钱流入压力加大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3日宣布再收购6000亿美元国债的二次量化宽松措施,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更刺激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神经。
专家普遍认为,美联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举措对于进一步拉动美国经济的效果很有限,但却可能埋下未来通胀和美元崩盘的苦果;而印钞策略导致的美元疲软和流动性泛滥,也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本币升值、资本涌入和资产泡沫等方面的更大压力,韩国、泰国等多个亚洲经济体4日对此提出警告,并酝酿采取大举干预措施。有迹象表明,在即将召开的G20首尔峰会上,美国可能因为其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而成为众矢之的。
权宜之计
用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费尔德斯坦的话讲,美联储周三的决定是一次“危险的赌博”。专家表示,就刺激就业和拉动经济而言,二次量化宽松能起到的效果很有限,某种意义上说,伯南克出此下策不是希望看到成效,而是让外界看到美联储在经济疲软时没有坐视。
德国商业银行的外汇策略师4日发布报告指出,美国的量化宽松可能成为一个“无底洞”,而收购国债能够加快复苏还是个很多的问号。此前高盛的预测称,美联储可能需要收购高达4万亿的资产,才能看到一些实际的成效。
分析人士表示,在房价低迷之际,按揭利率小幅下降并不能对楼市带来重大影响;同时,已拥有巨额超额准备金的银行也不会因为流动性的增加而增大放贷。即便长期利率果真下降,如果消费者和企业依然手握现金不愿去消费和投资,再多的量化宽松也是枉然。
鉴于可能产生的效果很有限,专家表示,美联储在二次量化宽松的道路上可能难以走得很远。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庞多尔认为,美联储这次的行动不是“首付”,而是“全额抵押贷款”,换句话说,到明年中期,随着经济活动继续回暖,而通胀压力增加,美联储会彻底终止量化宽松。
后果严重
对美联储来说,“顶风”推行二次量化宽松还可能带来很多严重后果,比如美元的崩跌,比如未来的恶性通胀和央行信誉的丧失。
自伯南克8月底暗示将实施二次量化宽松以来,美元指数已累计下跌8%,4日盘中,美元一度再跌0.5%,下探76的11个月新低。债券天王格罗斯预言,美国如果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未来几年美元将下跌20%。
分析人士指出,实行美元贬值其实美国的一项长期战略,因为可以减轻美国的债务压力,转嫁危机。但专家也提醒说,美元的过快下跌,对美国也没有好处。
要知道,美国刚刚开始的新财年财赤预计仍超过1.4万亿美元,美国依然需要其他国家大量购买其国债。而且,美国也不希望自毁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除了美元,巨量流动性可能诱发的潜在通胀,也是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的一大风险。费尔德斯坦指出,美联储的所作所为,可能会危及该行的长期反通胀战略的可信度。一旦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失业率明显下降,美联储可能无法以足够快的速度将新注入的资金撤出市场,进而使得通胀率大幅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