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部分地名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24:09
[转贴]
写在前面的话
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地无名不行,地名错了不行,重了也不行。地名是一种常见的地理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出来,考究其来历、含义,是各有所因形成,很有学问。
地名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科学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是当今四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课题,它与国家的邮政通信、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搞好地名工作,不但可以为四化建设做出贡献,还将对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起到积极的作用。
焦作地处我国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北依太行山,南面沁川平原,东西长近百里,面积达三百七十平方公里,而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息的好地方,经考古调查证实,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古战场,很多地名同历代战争有关,诸如待王、演马、张弓和冯营等十余处地名,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些地名大都经过长期、复杂的历史演变,产生了不少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传说和故事,很有研究价值。今天对其进行正确考证,不仅可以弄清焦作地方史和发展概况,而且还可以为搞好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市地名工作刚开始数月,目前处于普查阶段。这里集的有关地名沿革、文物古迹、神话传说等几篇小材料,是在普查中得来的,仅略于整理,以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说不上是考证,加之文化水平浅浮,参考资料不足,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请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以利我们进一步修正。此后我们还将陆续把焦作地区的各类地名资料汇集成册,望给予协助支持。
安 阳 城
安阳城在焦作市东部偏北三十五里,今为安阳城公社所辖的一个生产大队,全村占地面积约为六万六千平方米,人口有一千四百六十人,耕地两千一百七十亩,以种植麦子、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村的东、南两面紧靠九里山,北距太行山约八华里,焦作至辉县公路从此经过,市郊公共汽车日开十余趟,四周有冯营、李庄、九里山等煤矿,交通、用煤都很方便。立于关于安阳城的来由,当地民间有这样的传说:一说是古代周武王伐纣时,行到这里,大雨连下数天不止,无法继续行进,就在此安营扎寨,等待天气转晴(也说转阳),取安营待阳之意,故名安阳城。一说是秦始皇时期实行郡县制,准备在这里安扎郡县城地,把教场地、营盘地都选好啦,就是嫌聋地离这里太远,故没有扎成郡县,现在村北还遗传有地名称“教场地、营盘地、将军地、大观地、马场”等地名。
据史书记载,安阳城就是古之南阳城。也是修武县之故城,历史上称“北修武”。所以称“南阳”,是以“晋山(太行山)之南,大河(黄河)之北(河北为阳)”之意。“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注:朝歌:在今淇县境内;中山:在今河北正定县境内;轵:在今沁阳县西北)。《地理志》有:“晋始启南阳,今南阳城是也”。《修武县志》上说:“春秋南阳城在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后属晋,为南阳邑。战国属魏,仍
墙南与墙北
焦作化工二厂的东南墙外有一座古城,现在仅存有用夯土筑的土城垣,城墙周长近十华里,现存的城墙也被毁得高低宽窄不一,东、西两面保存的较好,高和宽约在10×20米或8×15米之间;北边的一面毁的比较严重,高的地方也只有五、七米,低的地方已落入地平面下边。南边一面的东段保存尚好,西段大部不知何年代已不复存了。这座古城垣,就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古山阳城遗址。在这个城的北城墙外,有两个小自然村,叫大墙北和小墙北;在城的里面靠南部和南城外边,一排有八个小村庄,即:樊巷、刘巷、新街、王巷、范巷、丁巷、小李庄和王安村。这八个村总称为墙南。墙南村墙北村,就是指这个山阳古城墙的南、北而言的。
山阳城,取名于“太行山之阳(南阳北阴)之意。|这个城最初建筑于战国时代,属魏国。(即公元前221年以前,距今二千二百多年。)修武县志记有:战国魏山阳城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全国地名大辞典》在山阳县条下记有:“山阳县同,魏邑,汉置山阳县,北齐废。故城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三十五里。”河南省文物考古队也曾对山阳城的城墙夯土层进行过鉴定,认为应属于战国时期筑的城。
山阳城在古代属于战略要地。地处太行山东西南北交通要道之处,为历代战争咽喉之地,战国魏所以在此筑城设邑,西可拒秦、韩,北可达燕、赵,是“兵车冲为之区也”,是“七雄争疆之道也。”在漫长的封建割据年代,这里的“生民之祸酷矣!”毁于战争的生命财产难以数计。秦统一六国以后,仍在山阳设邑。《史记·秦本记》载:“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汉代改邑设山阳县。到东汉末年,曹丕以魏代汉以后,汉献帝刘协被贬黜到这里,奉为山阳公。《三国志》载:“魏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后汉书·献帝记》载:“曹丕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四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这时期山阳称“山阳国”,在山阳城为汉献帝另筑宫室,在东北二十里外的风景区——现在的古汉山修筑避暑台,汉献帝死后就葬在古汉山,现古汉山西有汉献帝陵。到两晋时期同,这里仍设山阳县,隶属司州河内郡。以后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及宋金等朝代,山阳县在历史记载中时有时没,有时单独设县,有时合并于修武。在宋、金文献记载中仍有山阳县建制。山阳县的废止年代可能在元代前后,山阳、修武并为一县,明、清以来,再也没有见到山阳县的建制了。
关于山阳县的废兴,当地还有这样的神话传说:说是两千年前在这里建成山阳城后,朝廷派来这里当县官的都当不了多长时间,多则八个月,少则半年,还是死掉,就是害大病做不成官,吓得谁也不愿意来山阳县当县官了。后来有一个聪明的县官,未上任以前,先找了个会看风水的先生到山阳来察看地形地脉,找找那里有什么妨碍。风水先生到北山上一看,找到了毛病:说是太行山上有一只虎(山的形状象虎),山阳城正修建在老虎嘴前,虎是最爱吃羊的,山羊(阳)放在老虎嘴边咋能不被老虎吃掉呢!县官是一县之首,所以谁来当县官也当不长。县官请风水先生想个办法破一破,风水先生说:可以城北门中间埋一块石头,叫垫牙石,这样就把老虎的牙撑住了,老虎上下合不拢嘴,就不能咬人、吃人了。县官照着风水先生说的办法做了,为上任以后当了好几年也没有出事,以后别的县官也能坐住了。这样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又来个县官,不知道有这个典故,有一天他坐轿出北门,垫牙石碰了县官的轿底,县官生气了,叫衙役们把石头刨掉。垫牙石被刨掉了,县官不久也死掉了。后来人们赶紧还把这块石头重新埋上,可是再也不灵了,后来干脆把北门堵死,堵死也不行,照样光死县官,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为这里当县官,朝廷没办法,只好不要这里作县城,给修武合并为一县了。
这个传说是荒唐的,但山阳修武合并一县的时代和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山阳这个地方很重要,古代是战争咽喉之地,历代王朝都封有功臣在此。战国时魏先封江尹为山阳君于此;汉代景帝时封张当居为山阳侯;东汉时封刘荆为山阳公、张敬为山阳西乡侯均在此。曹丕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后,其孙、曾孙都世袭被封这里。“其孙刘康嗣山阳公,食邑一万户。康死后其子(汉献帝曾孙)刘秋继为山阳公。”西晋时还有苟寿乐假山阳公于此。李佐赐爵山阳侯于此。吕罗汉封山阳公也于此,等等。
今天这里已是农田一片,属待王公社墙南大队,新(乡)济(源)公路穿城而过,墙南大队还在这里建有面粉厂、耐火材料厂等队办工业,一年收入二百多万元。古城的东西两面地下有战国、汉代的珍贵文物。在古城的北面,靠近墙北村附近,还有高低一对土塚,称“仁义塚”“信义塚”,修武县志上记有:“仁义塚在山阳城北半里,相传为汉时范巨卿、张元伯之墓,东塚微高,西塚微低,正中设石案一,完整如故。”对于仁义塚的原委,县志上记有传言,当地群众也有传说,《古今小说》里有一段故事叫“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和这些传说记载大致相仿。其大意说是: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明帝时候,汝州南城有个举人叫张元伯,兄弟两人并有老母在堂。家里世代为农。这年他要进京赴考,行至洛阳附近,投宿住店,听到邻屋里有病人呻吟呼救声,询问店家,说是一个赴考举子病在这里,无人照料,元伯就到病人房里探视,问候病情。病人说是楚地山阳人,叫范巨卿,家里世代为商人,本要进京赴考,不幸病在这里,求元伯协助。元伯欣然应允,帮他请医置药,日夜侍候。两人相处十分投机,结拜为兄弟。范巨卿大张元伯五岁称兄。半年以后正值重阳节,范巨卿说:我从小父母双亡,你现在有老母在堂,我明年重阳节定到汝州去拜见伯母。张元伯表示一定置办鸡、黍,盛情款待。
等到第二年重阳节,张元伯早上起来就让老母和弟弟杀鸡煮黍,准备招待范巨卿。他母亲说,山阳距此千里迢迢,巨卿不一定来,就是来也不一定今天就到,等他来后再准备也不晚。张元伯说,巨卿兄言而有信,届时一定会来,决不会失信。结果煮好鸡、粥,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下午等到日落,也不见巨卿来,晚上母亲和弟弟都睡了,元伯还在门外等候,约到二更时分,看见巨卿隐约而来,元伯赶书忙迎接进家,要唤母、弟为招待巨卿,巨卿忙说:贤弟休忙,我已经不是阳人了。只因去年归家以后,终日操劳买卖,把重阳节日相约忘了。今早猛然记起,但两地相距千里,一日如何能到。听说人不能日行千里,鬼可以日行八百,所以我只有变成鬼才能及时赶来,我已自杀,现在是阴魂来赴约。我在自杀前对我妻子说,天下一定等元伯弟为亲自看了我的尸体才能入葬。说罢转眼不见。元伯听罢大吃一惊, 急叫母亲、弟弟起来,诉说刚才所见范巨卿的情形,并说明天就起身去葬巨卿。第二天元伯上路,走了十几天才到山阳。巨卿妻在家等过了二七,还不见元伯来,正准备入葬,棺槨已抬到坟地,忽见元伯呼哭赶到。元伯要求开棺看了巨卿遗体,抱尸大哭,众人相劝不止。元伯说:巨卿为我死,我岂能独生,我行包里带有银两作棺槨埋葬费用,我死后,烦嫂子和众人把我和兄长埋在一起。说罢自吻而死。众人就把他两人合葬这里,称“仁义塚”。后来本州太守闻知此事,表奏汉明帝,明帝念他俩信义深重,赠范巨卿为山阳伯,张元伯为汝州伯。墓前建庙,号为“信义之祠”。
这个故事和这里的“仁义塚”虽相合拍,但书上说是楚地山阳,这里不是楚地,而魏、韩之地,所以不能细考。加之都是神鬼故事传说,更不足为信,此塚端底若何,有待今后考古发掘证实。
为南阳。”
启心村
启心村,在焦作市西部偏南约二十华里,村西南部和府城村紧紧相连,是个以生产蔬菜为主、菜粮均产的农业生产大队,属朱村公社所辖,现有人口一千八百多口,耕地一千六百余亩。
启心村原来和府城是一个自然村,统称府城,解放前夕统改为启心,一九六0年又分为两个大队:启心大队和府城大队。那么启心之名是从何说起呢?原来是因为解放战争中,有一位八路军武工队队长启心同志英勇牺牲在这里,为纪念革命烈士而改为府城村为启心村的。
王启心同志是山西省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解放战争开始任地方武装部队一武工队队长,经常活动在太行山南麓的修武、武陟、焦作、博爱之间,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王启心同志是有名的孤胆英雄,经常孤身深入敌占区,潜入敌人心脏内部,侦察敌情,常以小股部队出其不意地拍击敌人,王启心之名使敌人闻之丧胆,国民党反动派 以重金悬赏收买王启心的人头。王启心同志在为解放全国人民的战争中是作出重大贡献的。
在一九四七年四月间的一天,驻在府城村的武工队刚刚吃过早饭,放远哨的战士报告说从焦作方向来了一股敌人,已接近王褚村(王褚村在府城东北,相距约六华里)。王启心同志马上命令部队到村北地伏击敌人,并请同驻在府城村的区小队,公安局武装等配合。伏击战打得很顺利, 几十个敌人先头部队很快被消灭,后边的敌人看见前边遭到伏击扭头就跑,武工队为更多地消灭敌人组织追击,王启心同志更是身先士卒地冲锋在前,追赶被打散的残兵。在追击中,王启心同志不幸中弹牺牲,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
战斗结束后,修武县委在马村召开了群众大会,追悼王启心烈士,并决定为纪念王启心烈士,把府城村改名为启心村。
解放后,启心村也称启心乡,到人民公社化后的一九六0年,因这个村大人多,需要分两个大队管理,就把启心村又一划为二,西南半部恢复原名称府城大队,东北半部继续称启心大队。
《水经注》有:“修武亦曰南阳”。后汉武郡国志上也说:“修武,故南阳也。”通鉴地理通释:“南阳有二,修武,即魏之南阳也;南阳郡,今邓州也。”《集解》徐广曰:河内修武,古曰南阳,据修武县志地志沿革考,安阳城即古修武所在地。历史上称北修武。《全国地名大辞典》有:“北修武,后魏置,北齐废,古城在今修武县北”,根据史书记载可知:修武县城址在历史上曾几经变迁,现获嘉县境内有一故城,是修武县城旧址,历史上称“小修武”,现在的修武县城,历史上称“西修武”也称“南修武”。还载有:“汉时析置修武、山阳二县,其后修武有南北之分,山阳有郡县之别,纷纭纠错,沿革难嵇”。从以上记载可知:古时修武、南阳常指的是一个地方,安阳城,就是南阳城,也曾是修武县的城址。至于何时在此设县,何时怎样迁变,除有“后魏置,北齐废”之说外,目前尚查不到其他记载。关于修武之名的由来,《县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修武之名始于西周初年。殷商以前称修武为“甯邑”,周朝初年更名修武,其原因是:“武王伐纣到於邢丘,桥折为三,天雨三日不沐,欲洒吾兵也。乃修武勒兵于甯,更名邢丘曰怀甯曰修武”。
安阳城在古代是个重要的地方,修武县志上说:“修武幅员不及二百里,然为魏之古南阳,西 秦、韩,北达燕、赵,兵车冲为之区也,七雄争疆,魏以南阳一城塞秦、韩之喉,生民之祸酷矣”!说明战国时期这里是“七雄争疆”的战略要地。
待 王
待王,古称待王镇,在焦作东二十二里。现在是待王镇政府驻地。
待王从字意上讲,是等待王者的意思。《说文解字》待,俟也。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
传说早在商朝末年(公元前1100年以前)商王纣(都城在殷地,就是现在的安阳市小屯村一带, 故也称殷纣王)无道,布怨天下,各方舆国及部落不断起兵征讨,国人、奴隶怨声载道,也经常暴动反抗。在西方有一个周部落(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部地区)发展势力较大,又以德政于民,人民都希望以周代商。周武王发兵伐纣王,沿黄河东进,从孟津渡河到这里。军队秋毫无犯,周武王施恩于民,百姓感激周武王除暴安良,就在这里准备了丰盛的好酒好饭,款待武王和他的军队。周武王到这里以后,屯兵于甯,(就是现在的修武)操练军队,操戈伐商(后因周武王在甯修兵演武,就改甯称修武)最后在牧野一战,打败了商纣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人们为了纪念在这里接待过周武王这一盛迹,把这里称为待王。
古代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也是相符合的。修武县志(清代版)记载有:待王镇在县西二十里,相传武王伐纣时箪食壶浆迎师处。怀州府志也载有:修武县有待王、承恩二镇,镇在西乡,相传为百姓迎王师处。当是武王由孟津渡河后经此,戊午至癸亥六日内。“中国地名辞典”待王条下载有:方舆纪要作:待王,谓承恩待至,皆以武王伐纣时所经而名之也。
根据传说与文献考证,待王镇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
现在待王已是焦作东部一重要集镇,公路、铁路均经此有站,待王火车站又是焦作东部几个煤矿物资的集散地。待王生产大队还是个以生产蔬菜为主的大队,现有人口5082人,耕地3600亩,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队里办有面粉厂、炼油厂、造纸厂等等,社员平均年收入142.8元。
府城
府城村,在焦作市西部偏南约十华里,属朱村乡,是个以生产蔬菜为主、粮菜均产的农业生产大队,现有人口近两千,耕地一千三百二十亩。
府城,又名府城邨,曾称集贤村,为古代“雍国”所在地,古又称雍城。《修武县志》载有:“修武县有雍城。旧志云,在清化东、修武西。今考县西五十里有邨,曰府城,居民数百家,西北里许有废城旧址,仅存西、北两面,东距山阳城二十里,西距清化二十五里,与《左传》杜注山阳县西之说正合”。(“山阳”,即今墙南村,在焦作市东十华里),《左传·祭僖公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文之昭也。杜注,雍国在山阳县西。”《汉书·郡国志》:“山阳邑有雍城”。
雍,是西周时的封国。汉史游急就章雍宏敞注:雍,国名也,在河内山阳,文王之子所封,后以为姓。《全国地名大辞典》载有:雍,周国名,姬姓,在今沁阳县东北,接修武县。《修武县载有“雍,周文王之子封地,寒泉水出雍城西北。《水经·清泉篇》注:长明沟东径雍城南寒泉水注之,今无寒泉之名,盖即泉脑耳,其地正在府城之南,去山阳城二十余里,是可为雍城之证”。
经实地考察证实:在府城村西北半里,有两条不太高的土城墙,一条为东西向,长约二百八十米,一条为南北向,长约三百米,墙的宽高在3-6米×1-3米之间。从墙的断面可以清晰看出,墙是经过夯筑而成的。如果轻微剥离一下墙壁表土,还可看到夯层与夯窝。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曾对城墙夯层进行考古鉴定,证明和郑州商城遗址的夯层、夯窝及夯筑方法均相似,当属于商代起筑的城墙,应为商代居住遗址。到周代封为雍国。现城墙仅存西、北两面了,东、南两面损于何时已不可考。在这座古城范围内,地面上现在还可以看到很多古代陶器、石器残片,从器物形状看,有陶鬲、陶鼎之类的炊器(古代人做饭、烧水的用具)、有陶瓮、陶罐、陶豆之类的贮藏器(古代盛食物的用具),有石斧、石镰等耕种生产工具等。当地群众说:解放前,从这里地下挖出过很多青铜器,都被文物商人收买走了。市博物馆证实,解放后,在这里也出土有很多文物,现藏博物馆的一件兵器——青铜戈,就是这里出土的。青铜礼器、兵器的出土:说明这里当是奴隶贵族居住的地方。
在府城村西、南,早年有多处泉水涌出,现由于地层变化变化,仅在南面有泉水,名苟泉陂,现属修武县辖。
约在明代期间,这里曾称集贤村,据说这里有所很有名的书院,教出几个有名望、做大官的人,故称“集贤村”,现存市博物馆的一幢书院碑,原是这里明代书院的碑,记载了在这里读书、后来做官的人名录。据《修武县志》记载,在明代做过知府、知县等官职的崔谦、崔让、刘干、王铎、王懋、王愈、王璠等人,都是府城村人,他们的墓,均在这个村周围,墓碑在“破四旧”时被毁。
至于为什么称府城,《修武县志》记有:“至 邨 名府城,父老传闻曾于此产郡城,考寰宇记,东魏又有西南太平乡,注,一作郡县,尝为太平郡矣,其曰府城或由此欤!”现当地群众仍有“因为要在这里建府地而未建成故名府城”的传说。
(现在的府城村,实为原府城村的一半,即西南半部,东北半部改称“启心”村。关于改启心村的原由,请参阅“启心村”的介绍)
韩王
焦作市东去二十五华里,有两个韩王村,称东韩王、西韩王,两个村相距一华里许,分别为两个农业生产大队,属安阳城公社所辖,东韩王村有人口一千零四十人,耕地一千五百亩;西韩王村有人口一千一百三十人,耕地一千六百一十亩。这两个村地处山前平原,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以种植小麦、玉子为主要作物,历史上是有名的高产地。
两个韩王村原来叫东万斛和西万斛村,“万斛”之名来因于粮食数量多。斛,是古代的量具名称,一斛等于十斗,也有说等于五斗的。传说古代这个地方土质非常好,适宜种植粮食作物,每年给朝廷交皇粮有万斛之多,皇帝为了嘉奖这个地方,赐名叫“万斛”。还有的传说是因为这个地方土质好,每年可收万斛粮,群众称这里为万斛地,以后在这里立了村,就称万斛村。后来村大人多,分为东、西两片居住,就分别称东万斛和西万斛。也有说古代这里是个皇粮仓库,库大能盛万斛粮。传说虽然不一,但意思基本一致,都是讲有万斛粮食。说明古代这里盛产粮食的好地方。至于易名为韩王,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位区长叫韩克俭,和一位区政委叫王志英同志,因遭敌人夜袭,不幸牺牲在这里,为了纪念烈士,取其姓“韩、王”二字,由修武县人民政府命名为韩王村。
东万斛、西万斛在一九四六年解放战争时期属修武三区——区人民政府就设在西万斛村。韩克俭同志(山西晋城县人,当时年仅二十五岁)和王志英同志(山西高平县人,当时年仅二十四岁)于一九四一年冬被派到这里开辟工作,分别担任区长和政委,这里是个游击区,修武县城里和焦作市里驻的都是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等反动武装。韩、王二同志到这里以后积极领导农民群众开展剿匪反霸、减租减息斗争,打土豪、斗地主,镇压了民愤极大的伪保长,建立了由贫雇农民当家作主的农会组织和村政权,长期遭受封建地主压迫的广大农民翻了身,并组织了保卫胜利果实的区武工队和村民兵队。
“人民大众开心之日,就是反动派难受之时”。广大农民的反霸斗争和人民政权的建立,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和封建势力。国民党反动派和本地反动武装还乡团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对人民进行反扑,妄图作垂死挣扎。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四日夜晚,一个不法地主分子趁我区武工队外出执行任务之机,跑到修武县城告密,勾结国民党连队和还乡团五十多人,财运冒充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偷偷摸摸来到西万斛村,直奔区政府所在地。村里只有几个没有战斗经验的区武工队员和民兵,还分散住在农民家里在。当住在区政府里的韩克俭、王志英同志发现已被敌人包围时,首先鸣枪报警,通知武工队员和民兵同志转移。韩、王二人面对比自己多数十倍的敌人临危不惧,英勇抵抗,据门射击,相持一个多小时,打死敌人十多个,最后终因子弹将尽、寡不敌众,在向外冲的时候,牺牲在院子里。
一九四六年夏天,中共修武县委在万斛村召开了万人大会,追悼韩克俭、王志英两位烈士,并处决了当时告密的反革命分子。为了悼念先烈,教育革命后代,决定把万斛村改为韩王村。
解放以来,当地人民群众和学校师生,每当清明时节,都要到烈士牺牲的地方举行悼念活动,讲述当年韩、王两位烈士英勇牺牲的情形,鼓励人们永记革命烈士的英名。
嘉禾屯
嘉禾屯在焦作市西六里, 紧邻新建火电厂,属王褚公社,村中卢姓居多,总人口1425人,耕地649亩,是个粮、菜均植的比较富裕的大队。
嘉禾屯村名的来历,不见文献记载。据字义分析,当是土地肥沃、庄稼长的好的意思。《说文解字》:“嘉,美也。”“禾,嘉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为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从,省象其穗,凡禾之属皆从禾。”当地民间关于嘉禾屯村名的来历有几种说法。
一说是:古代这里土地肥沃,“麦秀双箕”,人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夸这里庄稼好,永作纪念,留传后世,起名叫“嘉禾屯”。
一说是:商朝末年,武王兴兵伐纣,“唯十有三日,大会于孟津口”之时,因为这里临近东西官道,周武王之师从这里经过,见这里土质非常好,庄稼都长着双穗,而且地理形势也适宜屯积粮草,背靠太行山,南临官道,进可取、退可守,就把这里作为屯粮仓库,取名嘉禾囤。以后人们在这里定居下来,改囤为屯,就叫嘉禾屯了。
一说是:古时,这一带是个大战场,兵家经常在这里屯驻大批兵马准备迎战。战时打仗,没战事时兵士就垦田耕地,因这里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兵家把这个屯田的地方叫嘉禾屯,并在这里修建了一处大型的储粮仓库。
几个传说意思都是一样:土地肥沃、庄稼长的好。经实地调查证明,有些传说是比较可信的;在这个村南,有几十亩耕地,至今土质仍是非常好,像黑油泥一样,群众称说是:“鸡粪地”,这些地长的庄稼同一般地的籽粒就是不一样,特别饱满实在,如一般地的麦子一斗重量为二十五斤,这里产的麦子一斗能达三十斤。再者嘉禾屯的村址也像是古代屯粮的地方:在早年,村中地势比周围都高,村四周都有宽三丈、深丈八的大深沟,至今民间还流行这样个传说:“嘉禾屯四面沟,骑大起马骑墙头,点不起灯笼挂罗头,……”,说明沟确实存在。
在这里民间还有个迷信传说:说是嘉禾屯原来叫“家伙屯”,在村西北角有一个大土塚,里面住着一位作仙家老头,准备有各种各样的家伙用具,如桌、椅、板凳,锅、碗、调盘等,附近各村哪家有红、白大事,可到塚前烧香求借,这样你所需用的“家伙”就会在第二天都放在塚前边,你就能搬走使用,用后要准时归还。时间长了,有的人起了歹心,借了“家伙”不还,后来也就不灵了,“家伙屯”就是指这个大土塚而言的。这个迷信传说虽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但纯属无稽之说,完全是以当地语音“嘉禾”与“家伙”同音编造而成的。
在嘉禾屯的村东南半里,早年还有一座寺,叫居德寺,是座唐代建筑,在十年动乱时期被当作四旧、迷信,遭拆毁,现在仅存一幢唐代大石碑是件珍贵的文物,市博物馆已加固修复保护起来。
焦 作
焦作,是一个新兴的、以生产煤炭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煤田面积约七百五十平方公里,储量也相当丰富。虽己开采数百年之久,地下储量仍有八十多亿吨,有无限煤田之称。而且煤质优良,含碳分低,发热量高,在世界上享有“香砟”之美名。焦作煤不仅可取暖,发电,还可以生产化肥,在煤矸中还能提取多种化工原料,是名符其实的“乌金”城。
今日焦作不仅是年产五百多万吨煤炭的煤城,而且相继还有电力、水泥、橡胶、化工、造纸、塑料、机械、纺织等各类工业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市政建设也初具规模,城市面积达二十八平方公里。主要街道十八条,沥清路面即有五十三平方米,市内公共汽车有十条线路,畅通无阻,行人比较方便。剧院、影院、开放俱乐部、体育场、少年宫、人民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也基本形成。你要登上太行山俯瞰一下市容,眼前映出:绿树成荫,花草芬芳,楼房林立,烟囱袅袅,车轮飞转,汽笛高歌,条条柏油马路,汽车来往如穿梭,真好似一幅美丽的彩色图画。
焦作,原是太行山南麓的一个荒芜山村,但早在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资本家的经济侵略魔爪就伸到这里,修铁路,开煤矿,把焦作出的白煤香炭运往欧洲及东亚诸国,随之焦作也闻名于世。尤其是1925年焦作煤矿工人举行的反帝罢工斗争,毛主席于1926年3月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给予高度赞扬之后,焦作这个煤炭资源优质丰富闻名于世的名字更加享有富于斗争的盛名。
那么,“焦作”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焦作”这个地名在明朝以前就有了。元代许衡著的《鲁斋遗书》就有焦作这个地名。为什么叫焦作呢?据字意分析,“作”当取于“作坊”之意。古代各种手工业都称“作坊”。因这里挖石取煤的窑业颇多,围绕窑业的发展,相继出现辅助工人生活的作坊以及挖煤取炭的作坊很多。据《焦作市志》记载,早年英商福公司在十四号井下,曾挖出过唐代“开元”铜钱。唐代开元年号是公元741年以前,那就是说早在一千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就在这里挖煤了。1976年焦作市博物馆在庙河、寺河两村发现两幢古碑,也记有宋代在这里开煤窑、修窑神庙——老君庙。《修武县志》上说,光绪年间这里有小煤窑一百多家,这说明当年挖煤业很兴旺。除煤窑以外,宋代烧制瓷器的窑业也很兴旺。据文献记载,宋代当阳峪(位于焦作偏东北八华里)就有百家瓷窑。据市博物馆考古调查,在焦作市郊发现宋、元时代瓷窑近十处。所以说,除煤业作坊之外,也不排除瓷业作坊。在从“焦”字来看,《说文解字》:“焦,火所伤也,从火雥声”。说“焦作”为煤业作坊也不无道理。
“焦”字也可说是姓氏记号。围绕焦作附近的村名来看,带“作”字的就有八、九处。有上、下白作,南、北靳作,东、西焦作,还有李贵作,马作、陆家作、大家作等。接近焦作郊区而属博爱县地方还有苏家作、车作等,都是当时以姓氏取名的。而古代以姓氏命名的作坊也是很普遍的,据考古出土的瓷器、陶器的背面,多有姓氏的记号,直到今天仍有以姓氏命名手工业作坊的。如北京王麻子剪刀,天津泥人张等等。“焦”字也是个姓,所以说可能是姓焦的在这里开了个作坊出了名,因而以姓命名为焦作,也可能是的。
但在这里群众中多年流传有这样传说:在古时候,这里是漫无边际的荒野,枣林丛生。明朝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一批移民,见到这里枣果累累,尚可充肌,人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以枣为食,开荒种地,并把枣果收藏晒干贮藏起来以备过冬。这种枣果经过晒干焦酥可口,解决了人们的越冬口粮困难。为了纪念这种“焦枣”对人们的功迹,就以“焦枣”作地名,表示人们对焦枣的怀念。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人们在这里开荒种地,荒野变成了大片良田,人们思想上枣的概念也就淡薄了,把“枣”字也就写成“作”字,以后也就称为“焦作”了。至今在当地农民土语中也有称“焦枣”的。但从方言读音分析,应当是这里的方言读音把“作”字读成“枣”音之误,并非“作”字由“枣”字演变而来。因为至今当地人还把上白作、下白作、马作、勒作等的“作”音读为“枣”音。
九里山
九里山公社是焦作市郊区最东部的一个公社,距市区约三十五华里,因其所辖之自然村都在九里山周围,故名九里山公社。
九里山,是在太行南麓平川崛起的一道山岭,北距太行山约十华里。修武县志上说:惟古汉山(九里山东,属修武县境)九里山不在太行山中,“然相去二、三十里,石骨犖(luo4)确,土脉逶迤,观其形势皆太行之落星也”。山势呈“八”字形,分起两道山峰,中间有天然通道。因山长有九里之数,故名九里山,关于九里山的形成,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在远古时候,有个二郎神在担山撵太阳时,行走到这里歇了一下脚,搕了搕两只鞋里的土,就形成了这么两个山峰。
全国九里山之名,据说有七处,此九里山古时候称陆真山,致于陆真山名之因由,《修武县志·山川》的记载说:“陆真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以其山周回九里,俗名九里山。罔阜连属,山势平衍,西有小阜,上有陆真祠,祀元时邱处机、刘处元、谭处端、王处一、赫大通、马钰。祠前有洞,方广丈许,深丈许,层级而下,有南向石室,内深黑。相传即邱真人炼丹处。李佥事谦甯邑记云,闻其中有数丹灶,今无矣!洞中有响水河,东流,水声潺潺,宽丈余,以阴森之气逼人,叠石洞口不得入,山之东南七里许,为亮马邨,有龙八泉在大路南,泉以龙八为名,虽无可考,其即响水河之发见者欤。”
“案:《吴志》,陆真山以元邱处机等六人修道于此故名。考《水经注》有陆真阜。《新唐书·地理志》有陆真山皆在邱真人先。又:元李俊民游百严寺真人骑入洞中牛。注云:陆真子,皆作陆,不从六,则陆真子,自是一人,非六人也,虽无可考,而兹山断非因邱真人等而得名也”。据此考可知:陆真山乃由于山上有陆真祠而得名。山上原确有洞,当地群众传说是汉代大将韩信的藏兵洞。一九五八年大办钢铁时在此山取矿石见到山洞,后又被挖掉。据说当年韩信确实在此驻过兵,现山上还有一块地方称“韩信寨”。
九里山四周地势平坦,东侧有河,当地称乌江,说是楚汉相争时,楚霸王自吻乌江就在这里。这个传说显然和历史事实不符,是因有九里山之名而讹传,就连乌江之名也不实,只不过是一条小河,现已水尽河涸。但据考古调查得知,九里山周围有古文化遗址及古墓群多处,东侧之隤城寨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侧之安阳城、南侧之赵屯村附近都有新石器及商周时代遗址和汉代墓葬,在地面上随时可拣到古代人们丢弃的陶器及石器残片,一九七五年在赵屯村西地发掘一座汉代古墓,出土一件带釉色的陶鼎,现存市博物馆。一九七九年冬还在九里山工人村发现一座宋代砖室古墓,有三室,为砖雕仿木结构八壁型的墓室,壁上有彩绘花草和人物画,为研究宋代建筑及绘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孔庄
焦作东去二十五里有三个孔庄:东孔庄、西孔庄和北孔庄。三个孔庄鼎足而立,彼此相距不足一华里。这三个村中,分别以赵、杨、张姓居多,惟之没有孔姓,那么孔庄这个“孔”字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孔庄在很早以前叫聃(音dan单)村,后来在这三个村中间修了一座孔庙,树立了“孔子问礼处”石碑,这三个村也就分别称为东、西、北孔庄了。而孔庄和孔子问礼处的修建也是有一些传说故事的。
传说早在东周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从鲁国(今山东曲阜)出发,途经宋国(商邱)、郑国(今新郑县)、卫国(今汲县),到周天子那里去(洛阳)。走到这里,路上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土筑城游戏,挡住了孔子前行的车道,孔子叫小孩让路,三个小孩中一个叫李聃的反问道:“自古以来都是车绕城走,那有让城与车让路的道理。”孔子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转车绕道而走。后来李聃做了大官,这村就叫聃村。孔子死了以后,不知又停了多少年,说这是对孔圣人不尊重的行为。为了尊孔,在这里修了孔庙。还有说这就是孔子向老子李聃问礼的地方,所以立了“孔子问礼处”的石碑。由于孔庙和“孔子问礼处”的建立,村也就改称为孔庄了。
另外还有个传说是:孔子周游列国至此,遇两个小孩在这里争日,一个说太阳早起离我们最近,所以看着就大,另一个说太阳还是中午离我们近,不然那会那么热呢?正在争论不下,看到孔子来了,两人共同去问孔子,说你是大圣人一定能知道的清楚。结果孔子被问得张口结舌对答不上来。只好转道别去,不敢从这里过。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到这里来过,才在这里修建了孔庙和孔子问礼处。
这两个传说,都不见古文献记载,但孔庙及孔子问礼处石碑确有,孔庙已毁于战争年代,明代崇祯四年重立的孔子问礼处碑现存修武县文化馆。修武县志上的记载也说:“孔子问礼处在县西北十五里孔庄,旧名聃邨,相传孔子问礼处在此,县人建庙。”
对于孔子问礼处的真伪,,修武县志还记载有河内进士的一段辨文,现摘抄如下:
“河内县进士成文重修孔子问礼庙记
略云吾尝驱车适修武,得蹟(ji4)古二,一曰待武处,一曰孔子问礼处。书称武王伐纣渡孟津至朝歌,则怀卫之间皆昔所行师处,民之待于此也,宜矣。至孔子适周问礼于老聃,老聃者周柱下史也,乌得现时居此哉。且晋文公平子带之难王赐之地,遂启南阳则兹地已为晋有,距孔适周时已百余年,孔子何缘而见聃于斯耶,乃修武之人既为之树碑于道,又有庙以祀焉!或者传闻之误,而未之深究欤。然吾于此见懿德之常存,而人心之不泯也。夫,仁圣贤人,相去不知几千百年矣,而其少而嬉戏也。则即其嬉戏而志之长而游处也,则即其游处而志之卒而墟墓也,则并其墟墓而志也,不惟存其真,而且存其似,不惟传其信,而且传其疑,故舜卒于鸣条,而苍梧有墟;禹葬于会稽,而石纽有乡。若是者,岂圣人之生平出处果在于斯哉!盖慕善乐道之思,根于人之性情,极于人之寤寐,而偶得其似者,遂据以为真而传之,亦未有起而议之者也!其疑其信,诚有所不必辨也。且吾于此尤有感焉。当武王渡河之初,虎贲三千,诸侯八百,其喧赫震耀为何如者,若我夫子生平固未尝至此,而一车两马、棲(qi1)棲道路,以视鹰扬熊罴之众,奚啼万里而一则存之,以为伐暴救民之功,一则存之,以为稽故考文之实修武之人未尝有轻重焉,是知圣人之不朽于天地者自有所在而不系乎,迂不迂之间也,岁秋月乡人将易其庙而新之,有问于余者,遂以斯为之记。”(注:标点是我们加的,不妥处请指正。)
另外,关于李聃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老子,相传春秋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里人,一说即李耳,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关于《老子》一书是否李聃所作,历史上还是有争论的。
从文献记载来看:孔子确实向老子问过礼,究经于何处,现除孔庄古代属山阳县,山阳废后属修武县,解放后建立焦作市后划归焦作,现归待王公社,三个孔庄分别为两个大队:东孔庄大队现有人口1125人,耕地960亩,年产粮食七十多万斤、西孔庄和北孔庄为一个大队(还包括一个秦庄),共有1778口人,1750亩耕地,年产粮食一百四十六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