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地名的由来,我的家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02:27
①此文是我所阅泰兴地名由来最为详细的一篇,但搜索所致,皆未注明何人所撰,烦请明者告知。②永丰里一节,里面有关黄桥南坝桥的石联为“上分淮尾,南接江潮;湍水波恬,笔峰景秀”、“功侔鞭石顿教**平康,景泻臣波重睹离明气象”,而刘鹏旋《南坝桥》一文中对联为“北分淮委南接江湖,湍水波湉笔峰景秀”“功侔鞭石顿教险坎平康,影深卧波重睹离明景象”,何者为准确?亦请明者指点。  
     水与地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天壤之间,水居其多”,洪荒之始,人们择水而居,傍水生息,久之便成村落集镇,那时地归一垄,田归一方,河流自然弯曲,陆上交通极为不便,多赖以舟楫往来。通江港口,河道交汇之处,村庄集镇发展较快。所取地方名称便于河流、地形、所处地理位置有密集的联系。我们在探讨历史演变与发展时,可以从地名中寻找到一丝痕迹。
  一. 初时泰兴
  五千年前,泰兴地区是一片茫茫大海,长江入海口还在镇江、扬州之间。到西汉(公元205年)前不久,泰兴老龙河以北地区才形成了一片江海冲积的沙滩,地属海陵县界。所谓“海陵”,地属广陵,意为海中一片高地,即古长江入海口江中一洲。到晋武泰康元年(公元280年),海陵又改名为海阳县,此时已明确了海阳的确切位置。古人称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海阳,即位于长江之北岸。表明这一时期由于长江口延伸东移,江岸线也有所变化,海阳与北岸靠拢相接。到南朝宁齐年间(公元420年—502年)海阳又复称海陵,这与海平面上升,陆地后退有很大的关系。
  也是公元208年前后,江心又出现一片沙滩,即现在的靖江境地,当时叫阴沙。所谓阴沙,潮落时与出水面,潮涨时又没于水中。到唐太和五年(公元831年)随着泰兴以东及沿江地区的第二次成陆,这片江心滩已现出水面,改称为“骥渚”,到宋代就称为“马驮沙”了。从阴沙形成变为江中陆洲,直至明末与泰兴涨接连片,前前后后大约经过了一千五百年历史,明成化以前,泰兴县南孤山巍然一峰,仍在江中,明代诗人有诗赞曰:“海国微茫涸水间,登高一槛尽乡关。长江到此将为海,平地亏它涌出山。”由于孤山在江中阻流,江心深泓南迁,从隋唐到明初,孤山以北县境西部,江中沙洲并峙,自东向西,自东北向西南,渐次涨接,造成历史上泰兴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形地貌的特征。而泰兴的老龙河,远古时期也应该是江岸线南移而形成的,其中部倘有东塌江头、西塌江头,殷塌庄、盐泥场等自然村庄名称,充分说明老龙河以南几乎半个泰兴县境都是江中沙洲涨接而成。古称泰兴“襟江带海”缘出于此。
  二.泰兴地名考
  泰兴建县于五代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县名由来于今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升登位,升海陵县为泰州府,析海陵济川镇建县,按“国泰民安,兴邦建国”取名泰兴。一种说法是泰兴为一弹丸之地,多系江中之洲组成。全境之水,源系于长江,“怒涛内噬,夺我腴壤”,地方“食江之利,而又无知其患”。人们祈求安宁,取泰兴之名实为祈求吉祥之意,大概以后泰兴沿江太平洲、泰和洲、泰来洲、泰界洲、泰涨洲、泰定洲等洲名都源出于此。关于县名来源以上两种说法都是可信的。当时海陵县域极广,包括泰县,海安,如东,南通,如皋等地,泰州与泰兴同时建制,同时定名。
  三.泰兴旧治济川镇新考
  济川镇形成于什么时候?究竟在何处?至今倘未得出结论,成为泰兴史学界一大悬案。笔者认为,从西汉到在济川镇建县近千年中,由于长江入海口的东移,江岸线摆动,其间有两次海平面上升下降的过程,济川镇已塌没于江。
据明代工部旧籍统计,古时泰兴有十一个江心洲,其中有蒋家洲、新河口洲,新王洲、华光洲、烟墩洲,姜溪西洲、姜西东洲、永生老洲、永上南官洲,永生三洲、永生四洲。从洲名推断,前五个洲在县西南,包括现蒋华城西一线。姜溪西洲与东洲当以现姜溪河为界。永上老洲在现县境西北,永上南官洲在明朝注籍时,已说明有的洲或入于江,或成为漕粮之地,据明地方志称:“周家桥跨江有洲曰永生。宋要隘也,武穆所以扼金源也,今巨浸矣。”
  查周家桥原位于古柴墟镇西,南宋时即塌没于江中,这段史实系明万历年间所记,距岳飞抗金已隔数百年之久。县治初设济川时距岳飞抗金三十年不到,济川在何地为什么竟不见史载?再者元朝末年朱元璋北代时,明左相徐达兵至泰兴江岸,自江口开济川河15里通贯口岸,直至现口岸西北处,当年岳飞抗金所在驻守地永生洲即济川所在地无疑。从泰兴在济川镇建县治始推算,公元937年到1367年迁往延陵村四百多年中,永生洲江岸轮塌,而内与柴墟镇涨接,苍桑巨变,直至全部塌入江中。甚至柴墟镇到明朝万历年间亦未能幸免,塌去了一半,成为临江要津而改称为口岸,从万历年后,口岸沿江又出现了故土洲、复原洲等许多大小沙洲,从这些洲名分折,也说明了县西北部江岸塌而复涨的历史,其建县初期泰兴疆域包括了现丹徒市囝山、扬中一线,说明长江江岸线发生的巨大变化。
  “济川”二字皆从水名,济为济水,属古江河四大名渎之一,川为湍流不息之江河,据《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载:古黄河下游有南北二济水,南济经现封岳县出古巨泽会汶水南流,称清水。春秋战国时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北上称霸开邗江以通江淮。西汉初(公元前215年----前154年间),诸候吴王刘濞割据淮南。“营太仓,煎海为利”开邗沟东支,称运盐河,隋大业元年(公元605 年),开凿通济河,此时南济便经泗水入淮,再入邗沟。形成南北古运河。而济川所在在永生洲西南临江,北通济水,取名济川名副其实。作为长江下洲南北咽喉,岳飞驻地济川也顺理成章。更可以想象济川对后来泰兴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柴墟镇、永丰里、延令村
  (一)柴墟镇
  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县治从济川迁往柴墟镇,直至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61年)其间共有186年历史,这一时期,柴墟镇一直是泰兴经济文化中心。据史载:“县治西北四十里为柴墟镇,西枕江,北负广陵而东南屏蔽,县治水陆幅辏为邑之重镇,云河佰为崇,江徒而内殆十五里许,渐噬及镇,民庐荡析,昔之墟市半为巨浸,人鲜固志,往往他徒......”。表明永生洲塌没于江后,西北塌势很是剧烈,一直不止。有诗为证,当时古人笔下描写柴墟镇诗曰:“日色才过午,行装且暂停,人家隔岸少,鱼蟹满河腥,水涨难通骑,村虚易数星,回看昨来路,历历远山青。”生动描绘了当时柴墟萧条冷落,人心思迁的景象。南宋时的战乱,塌江,致使当时县治所在地柴墟镇人口大量内迁,促进了县南及县境东北部地区的开发,并形成了以后泰兴城、黄桥镇、口岸镇三大集镇鼎立的局面。
  旧时的柴墟镇,到明中叶才因水陆交通的发展改称为口岸。
  (二)永丰里
  永丰里即黄桥镇所在地,早先应是由于沿海盐业的兴起而得之发展的,这又和古运盐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隋唐以前,黄桥以东海岸煮盐业很是发达,当时永丰里位于江口,有龙开河与运盐河相沟通,在龙开河与运盐河交汇处,盐商云集,迅速形成了集市,即现泰县县城所在地,古称姜堰。堰,是盐场交贷、换船的地方。到隋唐以后,江口东延,南通、海门与陆地相接,黄桥、如皋海潮不至,士卤日淡,开始由并场转灶转向垦殖。但南通、如皋以东一些盐商、盐贩,为了逃避交税,多从如皋入境黄桥、古溪,经龙游河绕道贩运私盐,永丰里因龙开河、龙游河、古黄桥河(可经三里、丁家庄、倪浒庄、张甸)等通江港口交汇处,必然成为私盐交易场所。永丰里北边古溪至今还有一河称私盐港,一河称私盐河(后误称为沿河)。河上有桥称私盐桥,港边有庄称盐河(现称沿河庄,有东沿、西沿等自然村)。由于盐业、农业、商业的发展,加之永丰里得天独厚的水陆运输条件,到北宋神宗元年,永丰里已成为一个很大的集镇,称永丰镇。明未,因集市贸易转向黄桥附近,得以改称黄桥镇。
  历史上的黄桥以河流众多著称。地方则多以桥定名,明清时代著名的桥有北关桥、南坝桥、直来桥等,多为拱石结构。除便于交通外,桥身还起束水分流作用。如清康熙年间所建南坝桥,坝北之水高于坝南数尺,桥下激流湍急,极这壮观,来往船只过此需用绞索才能过桥,桥上刻有勒石对联二付,联曰:“上分淮尾,南接江潮;湍水波恬,笔峰景秀”“功侔鞭石顿教**平康,景泻臣波重睹离明气象”,对联中淮委二字,记载的是泰兴历史上北部、东部境内引淮灌溉、航运交通的史实,永丰里也是淮水入江的重要口门。
  (三)延陵村
  延令村即现在泰兴市所在地,令字应为笔误。古称延陵。“延”是延伸、伸展、引长,连续之意。陵系高地,是沿江涨滩成陆的继续,也是因广陵(古扬州)向南开拓疆界扩大而得名。延令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宗以前,宋代诗人形容当时的延陵村,有“晴水披崖出,轻船掠岸过,传呼细扶舵,吾老怯风波”等佳句,使人想象当时延陵临江环水,风高浪急之景象。当时的延陵已有了一定的规模,成为苏北勾通苏南,浙江的水上必经要道。位于延陵村东部的广福寺,在唐朝未年就成都市为闻名大江南北的一座名刹,北宋王朝南迁时,延令村成为长江北岸最后一站,并在此留下了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可惜未查到史载,但宋室南渡时曾有三名王妃死在延陵,建国初倘在城西发现三妃墓遗址,为县城一地方名迹。古代地方名流多留有凭吊三妃墓的诗文,有一首《延陵题妃子墓》写道:“宋室迁南都,嫔御涕千行。六龙惨不乐,白日黯无光。越鸟恋南枝,边马向北鸣。何况妃子情,安能去故乡。”“君王念二帝,妾亦念洛阳,不觉明镜里,红颜忽损亡,......樵夫与牧童,至今为悲伤。”关于宋室南渡经由延令,还有好多史料可供佐证,孔子后裔若罕随宋室南渡经过延令时,见境内河流均南流入江,询问当地老人何故,老人回说此为龙开河,西北与淮、泗相通。足以说明泰兴自柴墟、延令、永丰里等集镇形成后,由于沿靖江一线各洲并涨,洲与洲之间原有之夹江逐渐已形成港河,并与腹部水系相接。西部沿江一线,成陆迟于腹部,所以河流多自北向南,地势北高南低。从历史记载看,宋绍熙五年后,黄河夺淮,逼淮南迁。大量淮洪带来大量的黄河泥沙,经由泰兴南流入江,数十次夺淮造成泰兴北高南低之势,“导泉向涧,则为易下之流”。当时的延令,“前枕江湄,后负海陵,骥渚障其东南,柴墟扼其西北,王港,马桥,咽喉南北。”宋、元、明三代均为军事重镇,水陆交通、地理位置均为显要。
  五、河流、村庄名称
  (一)“垛”与“荡”
  本市古老的村庄集镇,多分布在河道两侧及河道交汇处,其名称与地形地貌和河流关关系密切,从地名的形成可大致分析成陆过程,以及地形地貌,河道水系的变化过程。
  翻开泰兴地图,我们不难发现本市高沙土地区一些较大的集镇和村庄多称垛、荡。一般来说,以垛为名的村庄,地势较高,以荡为名的村庄地势低洼。对照水利发展的历史,笔者还有新的解释。
  以“垛”、“荡”二字为例,我市老龙河以北,均匀分布有黄泥垛、芝麻垛、横垛、龚家垛、大元垛、小元垛、叶[家垛,陆家垛等近20个自然庄。老龙河以南,小龙河以东也有一些以“垛”为名的村庄,但与老龙河以北比较则少之又少,但以“荡”为名的村庄几乎布遍了整个高沙土地区和沿靖圩区,引江圩区则因成陆很晚,这类庄名绝少。
  “垛”泛指成堆的东西,同“坨”,如泥坨子。还有一解,“垛”又为露天的盐堆。“荡”有三种意思,一为流通、疏通,郑玄曰:“荡,以沟行水也”:二系积水长草的洼地,起初是指沿江、海、湖泊积水长草而没垦熟的土地。田赋较轻,旧时说法称为荡田,和过去所说圩区芦田差不多;三作广大貌,“大海荡荡水所归”。根据这些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我市历史上跨地域的河流形成的历史是悠久的。例如著名的龙开河、龙游河,秀才港、季黄河这些河道,在洪荒时代没有固定的河床,在避高就低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作用下冲刷而成,河床也由于荡田、高地犬牙交错而弯曲回环。人们在地势较高处定居,继而又向水争地,改造荡田。应该说,以“垛”定名的村庄形成的时间早于以“荡”为名的村落。反映出高沙土地区从沿海滩涂转向兴灶煮盐,继而转达向垦殖的历史进程。
  (二)堡、甸
  北部地区,还有一些村庄多称堡、甸、庄,如龙游河一线的刘堡、浩堡、顾家堡、周家堡,老龙河中部的宣堡、张家堡,按“堡”字义解,堡为土筑的小城或集钲,通“铺”,历史上多以封建家族为核心建立的庄园组织。同一类的还有坞、菅,搴等名称,古时候称城外为郊,郊外为甸。贾公彦赋曰:“郊外曰甸,百里之外,二百里之内。”还有一解,是古代划分田地的名称,郑玄注“甸方八里。”查泰兴地名,仅有马甸和刘陈官甸,而古时马甸早已坍没于江中,康熙县志曾称马甸镇,而到光绪县志则改称新马甸。这一地区除张季、西江、临江三个大队外,均属于高沙在区。沿江有一长段高程达五点五米以上的堤岸,老马甸在康熙到光绪这几百年间已不复存在了,现又分东、中、西马甸。而建国初期,马甸与江心之永安洲之间有夹江一道,水急浪大,几十年间已成沃土良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