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传统中医与道教的养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24:30
传统中医与道教的养食
传统中医和道教的养食之道,包括服饵、辟谷、外丹、鼓漱等功。传统中医和道教认为,人的精神受肉体支配,而肉体则由食物作保证。为保持精神纯洁,须少食人间烟火,须“止绝臭秽,休粮清肠”(葛仙翁《抱朴子》)。《庄子》中所谓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乃辟谷的典范和先驱,马王堆出土的“却谷食气”,可能是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古佚书。
食气辟谷术——是一种修炼方法,即不食五谷杂粮、蔬菜肉蛋等日常食物。辟谷也称断谷、绝谷、绝粒、休粮等。这种方术认为:“草食者善走而愚,肉食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寿,食气者神明不死。”这是说,食用日常食物,虽能维持日常生命活动,但不能长生不死。又说:“欲得生,肠中当清,欲行不死,肠中无滓。”即日常食物会在肠胃中留下有害渣滓,会使人身上火,减少寿命。
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三虫,亦名三尸。道经上说,三尸常住人脾,是欲望产生的根源,是毒害人体的邪魔,三尸在人体中靠谷气生存,如果人不食五谷,断其欲气,那么三尸在人体即不能生活,人体也就灭除了邪魔。所以要益寿长生,便必须辟谷。
辟谷之术,历史甚久。《史记·留侯世家》说:“留侯(张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又《抱朴子·至理篇》:“昔留侯……曰:‘吾将弃人间之事,以从赤松子游耳。’遂修导引,绝谷一年。”《上清黄庭内景经》说:
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哪从返老得还婴,三魂忽忽魄糜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
认为可以用食气之术,达到辟谷,又《云笈七签》卷三八庚申部《中山玉匮经服气消三虫诀》也说:
既食百谷则邪魔生、三虫聚。贯空五脏、环凿六腑,使丹田不华实,津液不流注,血脉不通行,精髓不凝住,胎魂不守宫,阴魂不闭户,令人耽五味,长贪欲,形老神衰,皮皱发落。若不却粒绝味,禁嗜戒色,则尸虫全而生身必死。若灭三虫,弭尸鬼,安魂魈,养精髓,固形神,保天地者,非气术而不可以倚也。
一般说,去三尸之法,都应先持斋戒,认为不先斋则不得尸气内助,不存想则神气不得内补;然后以服气、胎息之法达到绝粒。辟谷是不食谷物,而非不吃食物。炼功者在服气的基础上,由一日三餐减至二餐、一餐,渐至饮水服气为主。同时服食一些辅助食物,如石苇、白术、山药、黄精、巨胜、茯苓、花生、大枣、板栗、核桃、蜂蜜等。这些食物在祖国传统中医学中多作药用,为补益气血之佳品,历代本草中多有收录。如“却谷者气”篇中即有“却谷者食石苇”的记载。《太平经》已提倡此功的锻炼,《抱朴子》中论述更加详尽。如《抱朴子·杂应篇》说:“其服白术及饵黄精又禹余粮丸,日再服,三日令人多气力,堪负担远行,身轻不极”,“以甘草、防风、苋实之属许十种捣为散,先服三十七,乃吞石子大如雀卵十二枚,足辟百日,辄更服散,气力颜色如故也”等。据有人不完全统计,散见于道书中的辟谷方剂约百十种,皆为食疗食养之良方,现仍应用于临床,确有不可估计之良效,特别是为慢性病患者所接受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