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正确认识脉诊答-胡心藻先生 tcm100中医e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13:49
再论正确认识脉诊答-胡心藻先生
发表时间:2010/10/25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 陈清光
经师友告知,胡心藻先生撰文《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下称《中》文)批驳我的观点,我很高兴自己抛砖引玉,但仔细拜读大作之后,我颇感意外:不知胡先生是否曾完整地阅读我的原文,理解我的原意。该文之大半引用他人著述以混淆视听,将缺乏因果联系的文字作为例证,把种种“莫须有”的观点强加于我,让人如坐针毡。该文造成的后果更让我意外和愤怒:我第一次登上校园网的新闻头条,却是作为反面典型,为人所指。笔者身负师恩,不敢辱没师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只得拍案而起。
“据脉断症”与“据脉断证”的天壤之别
首先,胡先生篡改我的原文原意,同时肆意混淆多处概念。胡先生批驳我的观点说:“较为精准地据脉断证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也不应当苛求完全达到”。实际上,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胡先生杜撰的。《正确认识脉诊》文(下称《正》文)中,我通篇是用“据脉断症”,并反对过度拔高“据脉断症”。“证”与“症”,在乡医胡先生看来可能差不多,在其《中》文里面,二字就是混用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学术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自己错了,反而怪到他人头上,这岂是做学问的态度!
“证”,即证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的综合概括。“症”,即症状,是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背离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现象。证候由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症状组成,可以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本质(病机),正是中医脉诊探求的对象。根据脉诊来辨析证侯,探求病机,进而处方论治,是每个临床中医师应当掌握和必须擅长的。
其次,通过《中》文“当代也有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纯正中医亦能据脉断证,令人叹服不已”可见,胡先生的意思当是“据脉断症”,即通过把脉来推断症状。笔者原本就认为“据脉断症”能够做到,在《正》文中笔者自己的“据脉断症”临证医案比比皆是。而胡先生大谈“较为精准地据脉断症是应当苛求达到,也完全可以达到”;“只要学习脉诊,精通脉诊”,就能“完全达到据脉断症的佳境”,过度夸大了个人的能力,过度拔高了脉诊。负责任、治学严谨的名老中医恐怕也不会接受胡先生的观点,“据脉断症”对某些患者某些疾病某些症状,是可以做到,但不是对所有患者所有疾病及所有症状都能实现,谈何“完全达到据脉断症的佳境”?胡先生洋洋千言,鼓吹“据脉断症”独不见其脉诊临证实例,令人生疑。
第三,胡先生割裂上下文,曲解原意,断章取义。《正》文中,笔者为了说明上述观点,便举几例临证案例,案例未必完美,但力求翔实可靠。其中一例为吾师先于西医确诊大肠癌,笔者称之为“较为精准地据脉断症”。同时,特意注明这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诊脉查病甚至可以做到西医望尘莫及的地步”。这种情况“有其特殊性,并非普遍规律,无法对每个患者都实现;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不能也不应当苛求完全达到”。显然,“较为精准地据脉断症”无法苛求每一位临床中医师达到,如果胡先生坚持认为“应当苛求达到,也完全可以达到”,可以“完全达到据脉断症的佳境”,则不仅自欺欺人,也不符合临证实践。
此外,胡先生文章中还大量引用古人及当代脉学泰斗费兆馥先生的原话,严重曲解古人及先生之原意,让人误以为他们鼓励“据脉断症”。胡先生可能认为这样就能强词夺理。由古到今的历代诸家关于脉诊的论述,未见只言片语来鼓吹“据脉断症”。相反,历代各派医家一致斥责俗医“据脉断症”,炫人耳目、蛊惑人心的行径。看来,胡先生亟需加强基本功的修习,端正学术态度。
江湖中医的诊脉风气不可取
或许胡先生脉诊水平较高,为一己之私而刻意借助脉诊炫耀自己的才能,招揽病人,一诊脉,便叙述病人的症状,常常使病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以致有“较为精准地据脉断症是应当苛求达到,也完全可以达到”之偏见。笔者对江湖中医式的诊脉风气不敢苟同。笔者在临床中,比较欣赏这种中医诊疗流程:先对病人望诊、问诊,然后把脉,参研脉诊与其他诊法是否一致,分析元气阴阳的偏盛,体察病邪之所在,探求五脏气血的寒热虚实,进而识病辨证,审证求机、指导处方用药,推断预后。如果在这一流程中,医生据脉断症,对病人讲述,往往容易打乱诊疗思路,甚至病历都无法记录完整。这恐怕不是对病人负责的态度。
吾师脉诊高超,常能据脉断症(但不对病人讲,只私下里对我们讲),处方用药常常效如桴鼓。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稍有点滴心得,临证有时也能据脉断症,最初颇为自得,并刻意在老师面前表现据脉断症,原以为会受夸奖,不料老师异常严厉地教导:你把脉是为了什么!是啊,把脉是为了“据脉断症”吗?诊脉是为了探寻证侯病机,而非症状。中医师应当通过脉诊探求证侯和病机(可借此推断症状),指导处方用药。这是笔者在《正》文中反复申明的。
反对过度拔高“据脉断症”
笔者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度拔高“据脉断症”。准确地据脉断症并非评价中医师水平的标准,诊断水平高超不等同于医术高明。据脉断症与疗效无直接关系。胡先生认为“不能凭脉描述症状,怎么能做到四诊合参,又怎么能保证方药对证,疗效确切?”否则就是“西化的中医师,丢掉了中医的传统特色与优势,怎么不令患者抱怨”。这种观点不但滑稽,而且危言耸听。笔者扪心自问,没有“丢掉中医的传统特色与优势”。中医师无法准确据脉断症,但却知道病机,用药取得疗效,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是越来越多:临床常见消化科患者右关浮弦而大时,我们可知病机为肝气犯胃,病人应当出现胃疼,嗳腐吞酸等症状,但患者往往因服用西药而不表现症状,此时据脉断症是不准确的,但从脉象上却可得知其病机。笔者始终认为,疗效是中医诊疗的根本。提高临床中医师诊脉水平和疗效,应当是目前脉诊研究的题中之义与最终目的。如果能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精准的据脉断症,既能取得患者信任,又可以增进医患感情,可谓锦上添花;但如果疗效不佳,根据脉象描述的症状再准确,也显得苍白无力。反而言之,中医师单纯以把脉著称,而不以疗效闻名,可谓悲哀。
近年来,脉诊领域取得长足进展。在学术界,客观化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基于四诊综合的中医四诊仪参与世博,打开了中医走向世界的窗口;新型脉象仪问世,并作为最具特色的诊断仪器参与俄国“火星探测计划”,堪称全球华人的骄傲。胡先生说“现在研制出了一些脉诊仪器。由此可见,据脉断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可求的。”这不但是道听途说,更是乱加因果联系。民间中医界,却爆发出一股有些异样的脉学热潮,民间脉诊“高手、专家、大师”突如潮涌,漫天飞舞,民间的确有大量真正的脉诊高手存在,笔者亦收益颇丰,但可惜民间鱼龙混杂,高下难辨,且很多是为了把脉而把脉,与指导临证处方渐行渐远,恐怕数年之后便销声匿迹。甚至有人出于某种目的,不惜过度拔高脉诊地位,肆意夸大脉诊技巧,有“大师”甚至号称几天的时间让人“速成脉诊高手”,领悟脉诊之秘。相比较之下,胡先生所谓“较为精准地据脉断症是应当苛求达到,也完全可以达到”,“完全达到据脉断症的佳境”也可以让人理解了。今日脉诊之局面来之不易,值得每一位中医人珍惜,过度拔高脉诊,有害无益。中医养生领域的“张悟本事件”“李一事件”可做前车之鉴。
孙真人有言: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民间脉诊“高手”亦可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