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奥运之路 疑云相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2:17:54
2010-11-22 中国时报 【苏嘉祥】
杨淑君事件,过程相当诡异,亚洲跆联、世界跆总小事重判、朝三暮四说法不一,有违国际惯例;不过随着事件还原、抽丝剥茧,真相慢慢出现。跆拳道这个早在二○○○年雪梨奥运就被IOC国际奥委会质疑的运动,并没太多成长,还是组织不健全、管理不周延。
特别是为了保持跆拳道在奥运比赛权,急推「计分电子化」显得急燥、粗糙,「吃紧弄破碗」进步空间还很大。
跆拳道为了进入奥运走过一条相当艰辛的道路,一九八八年在汉城(首尔)举行时,地主韩国第一次设项,但仅为「示范运动」,一九九二年在巴塞隆纳又示范了一次,一九九六美国亚特兰大奥运直接取消,韩国人很伤心。
雪梨奥运第一次设为正式种类,虽精简只有四男四女八面金牌,韩人大喜,将金牌「分配」给发展跆拳没多久的地主澳洲一面;为确保下届雅典奥运不至于取消,希腊也「分配」到一面。当时得到金牌的澳洲、希腊选手惊喜到不能自已,至今仍是奥运史疑云之一。
二○○四年雅典奥运前国际跆拳道总会主席金云龙,因为涉及国际奥委会贿赂丑闻下台、入狱,换了新的赵正源主席。当时我国的吴经国奉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任命,在奥运会之前警告世界跆总要「公平、公开、公正」,否则跆拳道可能被取消,不得在奥运会场出现。
我国发展跆道运动甚早,三十年来在世界杯、世锦赛、亚洲杯得到金牌无数,但在雪梨奥运黄志雄选手等,怎么踢都没分数,只得到铜牌。雅典奥运有IOC严格监督就不一样,裁判公平合理对待,朱木炎技高一筹实至名归,陈诗欣也获正视,中华台北得到两面金牌。但裁判的自由心证过高仍有议论。
二○○八年北京奥运跆拳道不敢贸然实施电子计分,由场上五位裁判及场边裁判长操控的议论仍有耳闻,一度传出二○一二伦敦奥运可能停办跆拳道。这次广州亚运为伦敦奥运铺路,匆忙推来「热身」、「展示」的电子计分法,事实上还在「倡导期」,为奥运上阵的心情可理解,但没想到粗糙至此。
穿着电子感应仪器的护身,及电子袜的概念应该是来自「击剑」,西洋人实施半个世纪的击剑计分法很公平,但是器材很单纯。这次韩国人推出的所有护身衣都是南韩制造的Lajust(电视、报纸明显可见),而中华选手杨淑君穿的电子袜也是Lajust牌,logo完全一样,没想到南韩籍技术委员却说不对,已经在稍早公告不可用。
也就是说,这次亚运跆拳道比赛使用的护具、电子袜是两个不同厂牌,和所有亚、奥运种类大异其趣。我们穿一样的厂牌却违规,弄得大家一头雾水。
自从设为奥运比赛种类后,跆拳道运动人口倍增,全世界少说有一千万人进行跆拳道训练,如果垄断电子袜这个消耗性器材生意,将是商机无限。杨淑君事件是否为商业牺牲者,亚跆联有无「官商勾结、图利厂商」,启人疑窦。
南韩国内是否有人为抢食这个电子袜生意,以致在亚运前草率宣布「这个牌子可用、那个牌子不可用」有待调查。但是这等大事,亚洲跆联没有审慎地通知所有会员国,也没在稍早的亚洲锦标赛先使用一次,让全部教练、选手熟知新器材,都不符合国际体坛惯例。
过度粗糙、草率,不像亚运、奥运级的运动,跆拳道要接受公议。(作者为文字工作者,曾任民生报体育新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