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惩罚叛变间谍不手软 叛变者多数离奇死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36:40
“叛徒从来没有好下场”,普京的这句话道出了俄罗斯人对于叛变者的憎恨。今年夏天,美国抓获10名俄罗斯间谍,这件“冷战后最大的间谍丑闻”让全世界看够了热闹。俄罗斯国内日前又传出更吸引眼球的消息:俄已经向美国派遣暗杀小组,追杀导致间谍网暴露的叛逃间谍。有西方媒体认为,这可能是克里姆林宫为掩盖情报工作失败故意发出的鼓动口号,但也有报道提醒,俄罗斯有对叛徒实施复仇的传统,近年已经发生了多起俄叛变者离奇死亡的事件。其实,不管国情如何不同,大国往往遵循同样的“游戏规则”,那就是对叛变间谍都不手软。
“梅卡德尔已经上路”
俄罗斯媒体近日纷纷就到底谁是出卖俄罗斯间谍的元凶展开调查,先是《生意人报》带头将矛头指向“谢尔巴科夫上校”,后来媒体又指向“波捷耶夫上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表示,“我们知道这个叛徒是谁,也知道他在哪里,相信梅卡德尔已经被派出去杀死这个叛国者了”。梅卡德尔是苏联特工,曾于1940年赴墨西哥暗杀与斯大林政见不合的前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昂•托洛茨基,“梅卡德尔”也就成了为追杀叛国者而派出的暗杀人员的代名词。
俄新网13日报道称,美国为阻止俄罗斯的报复,已经派特工人员对投诚的间谍进行保护。美国情报部门专家表示,美国方面会给此人一个“全新的身份”。
虽然俄罗斯官方对这个消息并未做出回应,但有分析称,从俄总理普京此前的表态看,不难想象变节者面临的处境。普京在7月份会见被遣返的10名俄间谍人员时说:“叛徒从来没有好下场。他们要么在酗酒中死去,要么在吸毒中死去。不久前就有一个俄罗斯的叛徒这样死去,我们不知道,他图什么?”俄罗斯《晨报》称,普京说的这名死去的间谍是今年7月在美国身亡的双面间谍特列季亚科夫。他曾是俄对外情报局特工,1995年至2000年在联合国工作,负责搜集美国情报。后来特列季亚科夫叛变,转而给美国中情局效力。2008年,他高调出书,披露俄情报机关秘闻。两年后,他便在佛罗里达州寓所内死亡。尸检报告称其大肠内有恶性肿瘤,但死因是“吃肉噎死”。
对于俄罗斯高调透露向美国派暗杀小组的说法,也有分析认为这只是俄罗斯故意释放的烟幕弹。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2日报道说,克里姆林宫是在用威吓声音掩盖其令人尴尬的情报失败。报道还称,也有专家认为,俄罗斯是想借此举对情报部门进行重组,将对外情报局和联邦安全局合并为一个超级部门,让克格勃重生。路透社引用一名西方间谍专家的话说:“我们怎能知道这不是向西方国家释放的一个烟幕弹,用来掩盖真正的叛徒,或给西方间谍部门制造混乱呢?”《生意人报》前驻华盛顿记者西多罗夫说,《生意人报》和克里姆林宫关系很近,所以不可能是不小心走漏消息,报纸之所以披露这则消息有政治目的。俄政论家普里贝洛夫斯基说:“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很难知道———对外情报局是一个非常封闭的集团。”
“叛变者应当受到惩罚”
分析人士表示,俄罗斯一直有对叛徒实施报复的传统。苏联时期最神秘的特工组织———国防人民委员部锄奸总局,在卫国战争时共挖出3万名间谍、3500名颠覆分子、6000名恐怖分子。锄奸总局的名字是斯大林亲自定的,其任务是反谍、敌后侦察、挖出内部奸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锄奸总局虽然于1946年5月撤销,但其职能却归属于克格勃。
冷战后,有关俄罗斯叛逃间谍非正常死亡的新闻也并不少见。2006年,俄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因放射性物质钋中毒身亡,利特维年科曾帮助反普京大亨别列佐夫斯基出逃。此后英国指控普京下令对他实施了暗杀行动,致使俄英关系一度紧张。《泰晤士报》当时还披露,利特维年科之死与苏联期间就已成立并运转至今的第12实验室相关,该实验室专门研制常规检查很难在体内发现的毒药。
俄罗斯《晨报》16日报道说,只要有情报机构,就会有投敌的叛徒。近年来,俄罗斯间谍叛逃西方事件不断发生,数量已有近十人,而这些还只是外界所知道的,不知道的数量更多。法国《世界报》列出了今年以来疑似被惩处的部分俄罗斯叛徒的下场。除了“吃肉噎死”的特列季亚科夫,还有多人离奇死亡。今年春天,叛逃到加拿大的俄前外交官托多罗夫在住所浴缸内触电身亡。8月,俄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格鲁乌)副局长伊万诺夫在叙利亚休假时溺水淹死。10月,伊万诺夫的朋友、俄内务部特别行动负责人切弗利佐夫在家中自杀。
一名前克格勃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现在已经不是斯大林时期,“叛徒应当交由法院审判”。曾在美国工作的克格勃退役上校索科洛夫在接受俄《独立军事观察》采访时也表示,俄特工机关已经不采取类似讨债的做法。他披露,俄方最后一次采取非常手段报复叛逃者还是在1959年赫鲁晓夫当政时期。2006年,俄国家杜马通过法律,允许对外情报局执行国外暗杀任务,但只能针对“恐怖分子”。《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引述一名俄专家的话说:“他们说已经停止针对叛国者的暗杀,但这种说法应该谨慎对待,我可不认为1959年是最后一次暗杀。”
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约2/3的俄罗斯人认为,背信弃义是不能被容忍的行为。俄历史学专家列昂诺夫说,《圣经》中将背叛视为弥天大罪。“背叛不是因为冲动或疏忽而造成的错误行为,而是一个人特定品质的表现,是无法修补的灵魂缺陷”。俄新社在一篇评论中说,爱国者应当受到奖励和赞赏,而叛变者则应当受到惩罚,这是俄罗斯人的传统。
以色列用美人计抓回叛国者
不只俄罗斯,西方国家对于叛逃的间谍或其他“关键人物”,惩处起来也都毫不手软。除了设法阻止和对付人员叛逃,他们还想尽种种办法,拉拢和策反敌对国家的关键人物。即使是同盟国家之间,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也没有停止过。
美国二战之后公开处死的政治犯仅两人,即1951年4月被处决的罗森伯格夫妇。由于二人看上去无论如何不像间谍,且审判过程仅有1个月,当时曾遭到激烈抗议,甚至迫使美国取消了对间谍可判处死刑的法律。1995年相关档案解密,人们才发现罗森伯格夫妇果真利用职务之便,将大量美国电子科技的关键数据、情报提供给苏联。从1950年开始,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设立“美国十大通缉犯”名单,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秘密缉捕名单”是专门针对反叛间谍的。与“十大通缉犯”不同,“秘密缉捕名单”中的反叛间谍不仅具有丰富的反侦查经验,而且又涉及到美国的家丑,所以这一名单属于美国最高保密级别之列。
1985年,美国反间谍专家波拉德被指控为以色列充当间谍,向以提供核武信息,被判处终身监禁。此事在美以这两个紧密盟友之间引起巨大震动。为了惩处叛逃间谍,美国国会于1994年恢复了对间谍罪的死刑判决条文,此后被揭露的几名叛逃间谍虽然都没被处死,却遭到了严厉惩罚。1994年,被称为“中情局最大叛徒”的美国特工阿尔德里奇•埃姆斯因此前向克格勃出卖大量情报被判处无期徒刑,终身不得保释。如果叛逃境外,后果可能会更糟糕。在中情局历史上,爱德华•霍华德是第一位公开叛逃苏联的美国情报官员。2002年,他在家中离奇地从楼梯上跌落,摔断了脖子而死。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中情局的“杰作”。
以色列摩萨德号称世界上最高效的情报机构,以精确的暗杀闻名,他们对付叛国者的手段也十分厉害。1986年,以色列核工程师瓦努努出逃,向英国媒体泄露以色列核武器绝密信息。时任总理佩雷斯大怒,下令不惜代价将瓦努努抓回。摩萨德派出美女间谍施展美人计,诱骗瓦努努去意大利旅行,然后将其绑架回国。1988年,他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迄今为止,摩萨德尚未出现过公开的反叛间谍,被称为“最忠实的情报集体”。究其原因,一是犹太人特有的民族忠诚,另一方面则是摩萨德的手段绝对可以使任何人打消叛变的念头。
策反其他国家的间谍或关键人物也是美国等国情报部门惯常的手段。《洛杉矶时报》曾披露,冷战时期,美国制定了特别法案,中情局每年有权将100人带进美国,这些人大多来自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冷战后,中情局把网罗叛逃间谍的目光瞄向伊朗等国家。为减缓伊朗核进程,中情局还设立了“人才外流计划”,引诱伊朗高官和主要科学家叛变。今年4月,以色列官员公开宣布,以色列帮助伊朗一名核科学家“叛逃”出境。此后一场真假核科学家事件在美国、伊朗、以色列之间展开,事件扑朔迷离,至今让外界捉摸不透。
“只要有秘密就有间谍”
美国学者拉•法拉戈曾说,人类最早使用的武器就是石块、棒子和情报。可见间谍活动的悠久历史。许多人觉得,随着人类进入和平时期,间谍活动将越来越少。不过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一篇报道中引述专家的话称,与冷战时期相比,现在的间谍活动非但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增多的趋势。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负责人欧内斯特说:“只要还有人想知道的秘密存在,间谍就将一直发挥作用。”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间谍活动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它与和平无关,甚至与外交关系的好坏也没有关系。两个相互怀疑甚至敌视的国家,必然需要间谍活动来刺探对方的情报,以在处理两国关系中占据主动。就算是关系非常友好的国家,也有自己的秘密,这就为间谍活动提供了空间。
路透社在题为“黑客时代为何还需要潜伏的间谍”的报道中说,谍报人员可以完成一些黑客无法完成的任务,譬如找出人们的弱点与失误。一名英国“外交人员”称:“情报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发现弱点,然后为己所用。人的因素可以很有价值,不应该被低估。”
鲍威尔说,谍报部门在用人要求上,首要条件便是忠诚,这甚至比个人素质还要重要。宁可放弃一个天才,也会选一个忠诚的人。所以严格来讲,从情报部门本身叛变的并不多。而一旦出现叛变者,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如果不严惩,后患无穷。谍报部门与其他领域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在于,只要投身于谍海,就要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与政治、法律制度等统统无关。这也决定了各国在对待反叛间谍时同样是“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