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练与精、气、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12:03
胡孚琛    内丹学的人体系统工程实际上是对人体精、气、神三大要素的修炼,它追求一种人生的最高艺术境界。这种人体系统工程,是一种参天地、同日月、契造化、返自然的开发人体潜能的工程,它追求天人合一,后天与先天合一,人与道的一体化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仙人境界,因之内丹学也称道教。
自唐末五代以来,内丹学门派林立,先是有以虚无为本、顿超直入的文始派,又有性命双修、炼养阴阳的少阳派。少阳派中又有南宗、北宗、中派、东派、西派、伍柳派、青城派、三丰派等内丹门派,至今仍在繁衍。另外还有天元、人元、地元三品丹法的说法,将内丹门派分为上下、正邪等不同品级。为了揭开内丹道教之秘,我们不妨认真考察一下,这些众多的门派是怎么创立出来的?各丹派宗师是如何成名的?
像钟离权、吕洞宾那样的仙人,和我们相去甚远,虽然他们的法身据说还在劝世度人,但我们毕竟没有亲见他们色身修炼成仙的过程,没有和他们一起切磋学问的机缘,因之尚难印证钟离权十试吕洞宾、秘受丹诀、飞升天界的传说。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从近世闵小艮、黄元吉、刘名瑞、赵避尘,乃至伍止渊、陈樱宁等内丹学家身上寻点端倪。
我对这些内丹家根文献资料和实地访问都作过认真考察,摸清了他们的修炼过程和丹法特点。大略说来,这些丹派师,都在社会上赢得一批徒众和追随者,都有能使人信服的著作传世,其著作或丹师自着,或由徒弟记述,内容却少不了将自己和仙真联系起来的话。
近世内丹学家陈撄宁先生为研究实践道教耗尽一生心血,他能诗能文,有道教著作传世,社会影响颇大。他的书中,自称于光绪二十三年(西元1897年)在安徽省怀远县遇异人相聚二十日,授以胎息法丹诀,约定日后见于黄山之下。这段记述,与《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在下邳圯上遇黄石公的故事相类,然而陈撄宁氏一九五三年写的《自传》中没提此事,却说自己遍访名山,求教诸多禅师高道,“都是空跑,并无结果。我想,这样寻访,白费光阴,还不如自己看书研究,遂下决心阅读《道藏》。”由此可知,苦读丹经,是悟解丹诀的根本途径,此言不虚。
陈撄宁《答上海钱心君七问》中又说:譬如我自己是个学仙的人,设若侥幸将来修炼成功,必有特异之处,可以显示给大众看见。倘仍不免老病而死,又无丝毫神通,你们切切不要烘云托月,制造谣言,说我已经得道,免得欺骗后人。像这一类的事,前人书中常有,我看了甚为厌恶。所以我自己不愿蹈这种陋习。今世修炼神仙之术,能完全成功的,我未曾见过。但一半成功却是有的,然也不足为奇。这全靠我们后起之秀发愤有为,方可登峰造极,超过前人。我对陈撄宁先生这种实事求是、自强不息的学者风度甚为赞赏,曾阅读过他病死前亲笔写的《遗嘱》,知道他修炼的底细。
陈撄宁遗下两本自著丹书,一曰《学仙必成》,是讲清净丹法的,其要诀为胎息;一曰《参同契讲义》,是讲阴阳丹法的,其要诀为合炁,这大概是他多年访道参悟而来的丹家之秘吧!这些丹派宗师的成名,或者靠真修实证,或者靠灵解妙悟,或二者兼有之。然而要苦读丹经而灵解妙悟如陈撄宁诸前辈,要入室静坐而真修实证如伍止渊诸前辈,都须要下一番死功夫不可。今人对丹经中遇仙得道的故事听得多了,总想自己有一天突遇仙人,授上几句丹诀,得一本手传丹经,便可得立地飞升之效。一些庸才因机缘巧合曾被某丹派宗师收在门下,听到过这丹师的只言片语,保存有丹师授课的手抄讲义,便以为得了真传,打着这些丹派宗师的旗号招徒骗钱,实不过是“盲师引瞎徒”而已。
因此,我常劝人不必迷信某宗师嫡传弟子、某门派第几代传人的旗号,实是有经验教训的。这些年来,我得到的手抄秘本,听到过的丹法秘诀已经不在少数,也亲见过几位丹派宗师的传人,被他们以‘十试吕洞宾’的法子捉弄过。如果这些丹派传人真是钟离权那样的神仙固然好,可惜皆无那种道行,相反,那些能授我以真传的老师根本没费周折,却是自已巧遇的。
据我个人观察,内丹法诀全要靠自己下死功夫摸索,在苦读丹经、多方修炼、狠力摸索中突遇真师一句点破,恍然颖悟,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时丹师自己瞢然不觉,无意中说出的话,徒弟反而由此顿悟,也是有的。内丹道教之途应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并非仅靠某一种方术才能达到仙人境界。学道者摸索的途径不同,悟解丹经或真师点化的焦点不同,便是形成诸多丹法门派的原因。
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成佛途径各异,阿那律失明,修成天眼第一;观世音耳聋,以天耳通得证菩萨果;《楞严经》十种仙,得道途径亦各不同。佛法如此,内丹道教也不例外,否则岂能有这么多门派?因之我认为,真师真诀,无法教会那些没下死功夫的庸人;真师真诀仅是一种机缘,能否得遇这个机缘,依那条途径修成正果,创立什么门派,全在于学道者自己的悟解和狠力摸索。
内丹学千门万户,从功法上讲,无非是阴阳双修和清净孤修两类,或二者相互结合形成的门派。清净孤修派中实际上不外胎息法门、止观法门、存思法门、炼气法门、采日月精华法门、辟谷法门等,都是古仙行之有效的老法子。实际上唐代以前的古人,功法朴拙,更易开发人体潜能,得道成仙的人更多。后世丹法繁文缛节叠床架屋,得诀离,修习更难。丹家明白返朴归真的道理,才能抓住要害,破解各门类丹法秘诀。阴阳双修派中有栽接法门、采补法门、合 法门、感应法门等,也不难寻流溯源,揭开其中的隐秘。
道教修炼,虽然分诸多门派,但根本要诀,都要从《道德经》中“致虚极,守静笃”六个字做起,都要在人体精、气、神三大要素上下功夫。这个功夫,少则三年五载,多则几十年,要万缘放下,将“虚寂恒诚”四字变成自己的人生体验,这岂是那些满脑子功名利禄,沉溺于官场、情场、市场的人所能办到的?因之我认为修道者真想得到仙人境界的生命体验,就畏要学王重阳做‘活死人’的榜样。
内丹道教修炼既然须下三年五载‘活死人’的静功夫,则入手之初必须先作好准备,安排好个人、家庭及与之关联的社会事务,以解脱俗缘之累。俗缘未尽的人是无法安心修道的。丹家修炼,须与道友相互切磋和彼此照应,尽管是清净孤修法类的丹师,也应邀集三、五道友作为伴侣,同修同证。同时,还要备足这些人的生活费、医药费、旅游费、营养费,提供人身安全保障,才能择地入室修炼。丹室宜背山面水向阳避风,多植松柏,泉水叮咚,清静优雅,生活方便。室内光线不明不暗,空气新鲜,洁净无菌,陈设简单。所居之地以人体工程的进度,每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内丹学要花十来年死功夫从根本上变化人的体质,开发人体潜能,凝炼人体精、气、神,这须要外部环境和人体的内部环境相适应,以便发生天人感应的作用。
初关仙术,须选择山明水秀,土厚树茂,生气聚集的地方。丹家要借天地之生气,培补人体元气,以行炼精化炁之功。中关仙术,须择洞天福地,超尘绝俗,松青竹翠,彩云霞光的灵气凝结之地。丹家阳神出壳,须借天地之煞气战胜邪魔。以上是丹家流传的说法,须要读者自己参详。
内丹道教将精、气、神作为人体生命的三个基本要素,誉为‘三宝’,是炼丹的‘药物’。内丹学有三大要件:药物、鼎炉、火候。弄懂这些是修习内丹功夫的理论准备。人体的精、气、神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后天的精、气、神是呼吸气、交感情、思虑神,属有形有像、人为的东西;先天的精、气、神是无形的、自然本能状态的、功能性的、超越时空的东西。
先天的精、气、神在内丹学中称作元精、元气(写作炁)、元神,它们分则为三,合则为一,既是生命运动的三个层次,又是属于同一个生命运动的三种表现形式,相当于物质运动的热、力、光三种效应。
详细点说,“后天精”是人在性交时射出的精液,广义包括人体的内分泌物质和多种激素。“先天精”指人的性功能,广义上包括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自然功能。精是形体的精华,是人躯体中的生命物质。“元气”是人体生命运动的机能,体现为高度有序的能量流和躯体活力。内丹道教以炼心为基本功夫,故对“神”的剖析极为细致。
人的心理系统中的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的重要心理功能。人的无意识活动决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自然现象,而是人类进行生存斗争,改造自然和社会的重要潜能。内丹学以开发人体潜能为目标,将炼心即炼已功夫贯穿人体工程的始终。柳华阳《金仙证论》说:‘盖己者,即本来之虚灵。动者为意,静者为性,妙用则为神也’。说明内丹学注意到人的意识是分为不同层次的。
我多年来对道教中的内丹学苦思冥想,反过来又给自己原来所了解的天体物理学、物质结构理论、心理生理学以很大冲击,逐渐在脑子里形成一种新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宇宙图景,试图用以解释内丹学中的各种人体潜能现象。为了使人们对内丹学中炼神的功夫有清晰的、实质性的理解,我将用自己创造的一套心理学术语来描述它。
根据我对内丹学的研究,可以断定人的意识可分为三个层次。人的正常意识活动在表层,我称之为‘常意识’,包括人的感知、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内丹学将常意识称作‘识神’。内丹功法在入静初期一切杂念、游思都属于识神的活动,通过常意识的自我控制可以凝炼为意念力,集中意念力又能开发深层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是一种非理性的意识,包括人们平常不易觉察的童年记忆和隐藏的性欲、各种人生欲望、心理创伤等,这些潜意识在背后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程序,人们可以从梦境、幻觉、灵感、直觉、精神病等心理状态中破译出潜意识的原形。内丹功夫中出现的不良心境、恶劣情绪、各种魔境、幻觉等都是潜意识作怪。内丹功法要净化潜意识,并通过一定方式(如熟读丹经、牢记师傅、背诵口诀、默念咒语、反复训练等),将炼丹的程序编码输入潜意识之中,使之转化为‘真意’充当引导炼丹过程的‘黄婆’。潜意识可以在内丹修炼中逐步人格化,凝炼为阴神。阴神是人格化了的潜意识,可以脱体而出,具有透视、遥感,预知等超心理学的人体潜能。
人类心理的最深层次是‘元意识’,在内丹学中称作‘元神’。在内丹修炼到元意识显现时,呈一种极端清醒却毫无思维的心理状态,这说明元意识是比潜意识更深一个层次的意识,是一种遗传的本能意识。元意识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遗传在头脑中的尚未开发的信息库,它包藏着生物进化史上曾经有过的智慧和能力,是人身真正的‘自我’,因之丹家也称之为‘主人公’。元意识在内丹学人体工程中通过开发和凝炼,可以逐步人格化为阳神。
这样,内丹学实际上是一项凝炼常意识、净化潜意识、开发元意识的人体系统工程。阳神是元神的凝聚体,有成熟的人格,可以脱体存在,是人的身外之身,丹家称作‘法身’。
内丹学中还有一最重要的理论,是关于“先天一炁”的学说。内丹学认为,在宇宙未创生之前,是一片虚无。当宇宙创生之时,先有一炁产生,丹家称之为元始先天一炁、真一祖气、太乙含真气。这种先天一炁,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初始信息,是宇宙本源的节律,是生机勃勃的道炁。
内丹学的清净功夫或阴阳功夫,都是要通过阴阳交感的原理将先天一炁招摄到体内,使自己的身心与宇宙的自然本性契合,反回到先天的道的境界。内丹家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的步骤,也是要通过元神的激发,在量子层次上调谐人体节律和宇宙的内在节律,使元意识凝聚为阳神,在人脑与宇宙的同构感应中,达到天人合一的绝对境界。
道学八大支柱
作者:胡孚琛
道学(Daoism)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原指老子创立的有关道的学说,它包括哲学的道家、宗教学的道教以及属于人体生命科学范围的内丹学。中国古文献中凡较严肃的学术分类或艺文志书,皆以儒、道并举,未有将儒家学说称为“道学”者。《宋史》立“道学传”,遂致“伪道学”之消。自明代李贽至清末皆有人揭露将宋明理学称作“道学”之伪,指出仅有老子、庄子的学说才是真道学。拙著《道学通论》已首先为道学正名,同时又论证了道家、道教、内丹学三者的关系并揭示了道学的基本内容。拙著指出,创立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是中华民族21世纪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今再从新的侧面,提出道学八大支柱的框架。它们包括:
1、乾 — 天地人哲学:
道学的哲学是一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问,它包括道论、道的宇宙生成图式、时空观、气论、气的人体观以及辩证法、认识论等内容。简言之,可以用“人行道”三字概括起来,人是人学;行是实践哲学;道是形而上的道家哲学。
在中国哲学史上,按西方关于哲学分类的规范,仅有道家才属于严格意义的哲学范畴。道家哲学源于母系氏族公社先民以女性生殖崇拜为特征的原始宗教巫史文化传统,三代之后经过先秦的老庄学(庄子在道家的地位有如儒家的孟子)、秦汉的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宋元明清的内丹心性学(内丹生命哲学)五个发展阶段,至清末接引西方的自由主义人中国,形成萌芽状态的启蒙哲学。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道家哲学受到正统的儒家伦理学的压抑而畸形发展,至魏晋而后又被儒家学者曲解,使道家哲学的真实意义晦而不彰。特别是魏晋玄学的研究,尚存有诸多站在儒学立场上曲解玄学的观点被学术界广泛接受,懦要重新澄清。例如郭象讲名教为“自然之迹”,乃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另一说法,当今学者却异口同声地将其哲学含义定为“名教即自然”的儒家观点,久之习非成是而不觉。魏晋以来性喜老庄的学者甚多,《道德经》和《庄子》的注本也比比皆是,但多为望文生义之作,没几个人真能读得懂,《道藏》等道书中的哲学思想精华也远远没有发掘出来。难怪朱熹说:“庄、老二书,注解甚多,竟无一人说得它本意出,只据它臆说。”(《朱子语类·卷七》)现在道学的国际意义与现代价值正在被全世界的有识之士所认同,道家哲学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指导原理,这需要跨世纪的新一代学者重新审视道家的思想,将道家典籍中的真实含义发掘出来。我期待着以新道学的立场对道家典籍重新注释和研究的著述不断涌现出来。
2、兑 — 政治管理学:
有的学者断言,经济学主要关注如何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其支点是价值的生产;政治学关注如何分配那些业已由经济活动生产出来的利益,其支点是价值的支配;伦理学则关心所分配的利益是否公正,其支点是价值的评估。这种区分显然是以西方的社会观念为立足点的,但我们可以作为分析道学的参照系。
在社会观点上,道学的核心思想是建构一个模拟自然界或人体生命的自组织、自调节的最优的自动化系统,这个系统依乎天、地、人之道,无亲无疏,大公大慈,导人向善,是一种“万物将自化”(《道德经·37章》)的自然之治的社会。在经济上,道学主张一种以自然生态立国的经济模式,反对无限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将保护生态环境置于经济生产的首位。在政治上,道学强调一种“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德经·32章》)的分配制度,将普施利益于天下众生作为价值分配的支点。道学从来不反对每个人首先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获得个人的幸福,但也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条件“参赞天地之化育”。《道德产的原始公社文化升华而来的,因而具有“天下为公”的超越时代的特征。
中国传统的儒家政治多采用一元化的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积久则造成一人独裁人人为奴的局面。这种政权靠家族的传宗接代模式来延续,政权的交替和势力的转移充满着血腥的残杀,使政治领域变为仅是少数人争权夺势的凶险场所,脱离开人民群众的直接参预。道学的政体倡导一种“三元一太极”的阴帕互补结构,以自然立法形成相互制约、上下反馈的自调节的和谐机制,百姓逍遥于大自然中自由发展而感受不到政权的存在。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道学的自然之治更是否定人治又超越现代法治的。《庄子》描述了道学不以私心治天下的自然之治:“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大有者也。”(《应帝王》)道家认为自然生态社会是世界上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里人与禽兽乃至整个自然界都处于平等和谐的状态,人人自食其力,同德而不党,无宗法等级,无剥削压迫,具有纯真朴实的人际关系。“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累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道家关注民性的自然,人的尊严和人性的自由;认为能恢复人类真实、自然、纯朴、善良的本性的社会才是道家的“至德之世”。
老子的《道德经》本来就含有君王南面的政术,魏源著《老子本义》,在《论老子》一文中称《老子》是“救世书”,说古今“气化递嬗,如寒暑然。太古之不能不唐虞三代,唐虞三代之不能不后世,一家高曾祖父子姓,有不能同。故忠、质、文皆递以救弊,而弊极则将反其初。”道学是一种返本复初的学说,又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学说,以之为政要因时制宜,能变能守,静可以无事无为因循自然,动可以力挽狂澜革故鼎新。老子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57章》),道学的治国用兵之术曾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汉唐盛世”的辉煌时期。道学政术与民主政体天然相合,而与封建家长制的独裁政权多有冲突。严复说:“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君主之国,未有能用黄老者也。汉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老子道德经评点》)社会主义事业本来应该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发挥创造精神的事业,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因之新道学的精华完全经》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章),认为人事的活动要取法自然界的规律,道作为自然法则是客观的,无所偏爱的,因而也是无私的,公正的。《庄子·天道》指出,“嘉孺子而哀妇人”,为儒家的仁义之治;“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为道家的自然之治。老子“以道莅天下”,认为“天之道,损有炼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除”。(《道德经·77章》)人若能达到“有馀以奉天下”的至德,才能接近道的境界。道家之仁为大仁、大慈、大善,大仁则无亲,故对天下一视同仁。老子的思想是从母系氏族无剥削、无压迫、无私可以为我国世纪之交的政治体制革新提供思想资源。
3、离 — 文艺审美学:
道学渗透到文学艺术的所有方面,诸如小说、戏曲、音乐、诗词、书法、绘画、雕塑、园林、建筑、盆景、游艺、膳食、衣饰、手工艺品等多种领域,形成自然主义的审美意识,激发了文学艺术家的创造力。《中华道教大辞典》辟有“道教文学艺术”专类,读者可以参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开始成熟,道家自然主义的审美标准成为社会风尚,道家美学和道教美学开始形成。六朝时期是美的觉醒的时代,过去被君权政治和礼教伦理观念束缚住的文学艺术开始解放出来,在各个领域开出美的花朵。在这个时代,山水文学、游仙诗、志怪小说、山水画、水墨画、壁画、模拟自然山水的庭园艺术等几乎同时出现,自然美的发现反映了人的自然本性的觉醒。
美是人的情感对客观事物在心理结构上合目的性的追求和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取决于主体和客体在心理结构上和谐的程度。和谐即是主体和客体合目的性的同构,宇宙间万事万物就是依靠同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这种和谐同构的程度越大,主体获得合目的性的信息量就越多,审美的价值判断值就越高。我们可以从广义信息论的角度将主体和客体分别划分为三重层次结构的动态超巨系统,主体由低到高依次分为“躯体结构”(形)、“生命结构”(气)、“心理结构”(神);客体依次由低到高为“自然结构”(自然界)、“社会结构”(人类的活动形式)、“文化结构”(精神产品)。当信息从客体传递到主体,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时,信息的形态结构要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是说,信息在主客体各层次间传递是一个发生“同构”和“异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要随着历史进程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形态演变,符合这种发展变化方向的信息可以大致认为是合目的性的信息,这种信息量在主体心理结构层次上的价值判断就是审美的尺度。主体和客体的划分以价值判断为依据,主体可以是个体的人,也可以是人的群体或人类社会,当个体的人作为价值判断的主体时,个体之外的人类也就被视为客体。在主体中,决定人生长发育的遗传秘码并不能管到大脑和心灵的细节,人的智慧主要来自后天,即是说个体的人尽管会死去,但群体的心理结构、文化结构却仍能将知识遗传下去。每个人需要接受这种历史遗传,即是说每个人的个体心理结构必须要和其他人乃至社会、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以达到和群体的心理结构同步,并和客体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进行信息交换。人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等客体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实践活动,反映出人的社会性;而人的心理结构同自己的生命结构、躯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一种生命活动,反映出人的自然性。文化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的积累,心理结构是人的个体和群体创造文化产品的心灵运动形式和智慧开发状态,美是社会的人和自然的人的自由形式的实现。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这是道家美学的总纲,“道”就是美学的最高境界,即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无论是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心理结构、自然结构,凡是与道相谐调的,与大自然的基本节律相谐调的,同宇宙的自然本性相契合的东西,就是美的;而那些违反自然本性的东西,就是无道的,丑恶的。道学之美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即与道一体化的境界,它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为导向,以悟道的灵性来激发文学艺术家的创造力来揭示宇宙内在运动的美的节律。
4、震 — 医药养生学:
道学将整个宇宙看作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以道的“生化原理”来认识世界,认为宇宙是由道“生成”的,并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生”有“生成”、“生长”、“生命”、“生存”、“创造”等含义;“化”有“变化”、“发展”、“转化”、“进化”等内容,二者集中了道的自然性,说明整个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都在生生化化自强不息地发展着。道化生出先天一气,再化生出阴阳二性,生成信息、能量、物质三大要素,由此才生成万物纷纭的世界,这都是生化原理的作用。先天一气就是宇宙中无处不在的原始自然力,是万事万物生化发展的驱动力,是生命的源泉,是歌德在1827年10月7日曾经猜测到的“创造力”,它来源于道,是道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发挥作用的特性(道性)。因之道学是一种“生道合一”的学说,将爱护天下众生放在首位,认为“生命”本身就是道的体现。道教更是一种“生道合一”的宗教,认为养生就是修道,因之道教中汇集了中华民族几乎所有的防病治病、养生益寿的医药和方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医学,实际上就是由方仙道的巫史医学、方士医学逐渐演化而成的。葛洪《抱朴子内篇》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勤求》)老子《道德经》讲“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并论“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庄子》有《养生主》、《达生》、《缮性》之篇,亦传坐忘、心斋等方术。《吕氏春秋》讲“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又载“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贵生》)有道者不以物欲伤身,不以天下易其一指,足见道学之士,莫不将爱惜生命放在重要位置。
道学中有独具特色的道教医学和道教药学,此外尚有行气、导引、房中、服食、辟谷、睡功、内视、守一、健身术、武术、按摩、针灸、食疗、美容术等。新近由萧克将军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中收有胡孚琛、陈耀庭、王卡、刘仲宇合著的《道教志》一书,书中对道学中的医药养生学论之甚详,此不赘述。另须指出,中医学和中草药学理应属于道学的范畴,这不仅是由于它源于道学文化;也不仅是因为医学史上可以排出一长串道士的名字,如张仲景、华佗、扁鹊、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还因为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就是术数学,因之中医药学本身就是道学。至于中国养生学属于道学的范畴,更是不言自明的。
5、巽 — 宗教伦理学:
宗教、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社会伦理学(包括民俗学)是文化的五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母体,是人类一切精神创造活动的资源,是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人类心灵的完整状态,它是伦理学的精神支柱,伦理学是由宗教派生出来的。
道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它以“道”作为人类的终极信仰,并将这种信仰积淀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民俗里,人们可以从周边国家的民俗学调查研究中确认这些不同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文化亲缘。道是一种无限的本体,而对无限本体的信仰是宗教的特征。世界上一切有限之物,诸如国家、民族、圣人、领袖、科技、教派、主义、学说等,皆不能作为人类终极信仰的对象,因为信仰有限之物则是迷信的特征。一个国家或民族一旦将有限之物误导为信仰对象,往往会产生狂热的偏激情绪,造成仇恨、残杀、压迫等可怕的野蛮的后果,这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了的。
信仰不含历史规定性及局部利益的无限本体,则可以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信仰情怀,一种敬畏和“原罪”的自我反省意识,从而发现人类心灵深处的良知,为社会造成一种慈善和宽容的价值观念,由此提高本民族的伦理素质和生存质量。看来,信仰对象的不同确定了宗教和迷信的根本界限。
在历史上,当统治阶级蜕变为少数人的利益集团的专制政权时,都不约而同地将人民的宗教信仰引向崇拜有限之物的迷信上,从而滋生出许多罪恶现象而貌似有理。试想一个国家或民族,人们缺少宗教的敬畏和信仰情怀,没有对罪恶的省察意识和自我良知的发现,不畏天道,不畏伦理,不畏法律,统治者肆无忌惮地滥用权力,民众侥幸行险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社会必然充满各种伤天害理的罪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渴望宗教的拯救。
宗教和法律是相互依存的,缺少宗教的法律失去了超越世俗权力的神圣光环,人民仅将其视为世俗权力的压迫而感受不到“天理的伸张”。如此摒弃宗教而空谈“法治”,则社会上仅有“权力崇拜”而无“法律崇拜”,法律再多也无人自觉遵守,人民的正当权利得不到神圣的保障,法律终究要失掉公正性,走到人民的对立面去。如此看来,在市场经济的时代里,人的宗教信仰情怀实际上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一个缺乏宗教精神的民族是无法进入现代法治社会的。
另外人们还须认识到,宗教信仰自由乃是人类根本的自由,是人类异于禽兽的文明标志。宗教信仰自由关乎着人的尊严,是人的价值主体性的基石,是人作为价值抉择主体的标志。没有宗教信仰自由则没有基本的人权,人格的尊严便可被任意践踏,更不可能有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其他一切自由,也谈不上思想解放、民主和法治。宗教信仰自由乃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前提,我国的思想界必须对此树立起清醒的认识。
在伦理上,道学的要点就在老子《道德经》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这段话里。尊道贵德是道家伦理学的落脚点,“德”就是“得道”,是道在人类社会万事万物中的体现。由此可知,尊道贵德就要将道的“生化原理”和德的“中和原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展开,使之成为人生的和社会的价值标准。道的“生化原理”前已论及,道学中的道性也即是德,德的特征表现为“中和原理”。“中”之义有四,从事物规律上讲,“中”为“正”,即中正的必行之路;从事物变化上说,“中”即“度”,即在限度适宜的范围内活动;从空间上讲,“中”是“虚”,虚无乃道之大用;从时间上讲,“中”即是“机”,即“动善时”,因机乘势“不得已”而为之。“和”有和合、和谐、调和、“和而不同”之义,是谐调社会上各类关系和处理矛盾的原理。中和态是宇宙间的自然稳定态,无论宏观和微观的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都有趋向中和态的倾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就是生存,就是发展,就是创造,就是社会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就是历史潮流。道家伦理学认为,凡尊道而贵德,符合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行为,都是善的、美的、真的,有人生价值的。反之,那些违道背德,违反发展规律,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就是恶的、丑的、假的,应该被世人唾弃的。以上为道学判定人类社会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尊道贵德是道家伦理学的核心。
道之尊和德之贵,并非靠行政命令的干涉和世俗权力的束缚,而是人自身修道养德逐步觉悟与自然节律同步造成的,这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复归。道家伦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确认人的自然本性是真、善、美的,因之道学反对社会对人和人性的异化,呼唤人类纯朴的“良知”。道的本质是大公大善、大诚大信的,人人都含有道性,因之人的自然本性都是善的,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良知,只是这种道性和良知被后天的物欲蒙蔽了。由此观点出发,道学以反异化为特色,倡导一种纯朴的社会,主张通过人体修炼工程开发出人的良知,使人的真性显露,从明心见性进人道的境界。这样,道家的伦理在世俗社会里就展开为中和、公正、纯真、诚信、俭朴、寡欲、重生、慈爱、善良、宽容、忍让、谦柔等行为标准。在道学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万物之一,是一种觉悟了的“物”,因而才称作“万物之灵”,感知万物就是感知“自我”,只有呼唤自我的良知,才能揭示出宇宙真、善、美的自然本性,才能与道合真。老子《道德经》云:“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49章)由此可知道家重生爱物、慈善为怀的救世之心。
6、坎 — 自然生态学:
当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即将告别20世纪,迈向下一个千年纪元之门时,最重要的莫过于回顾过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而展望人类的未来。过去一个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靠工具理性几乎改变了整个地球的面貌,自然资源的高度开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竭、气候异常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难题也成为未来21世纪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过去一个世纪人类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乃至各国流行的贪污腐败、毒品泛滥、恐怖犯罪、相互残杀、唯利是图等丑恶现象。至今,足以毁灭整个人类的核弹、生化武器等军备竞赛的隐患仍未消除;仍然有所谓“第三世界”的贫困、灾疫流行和人口恶性膨胀;以工业化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化使人的劳动变得工具化和公式化,失去了社会生活的诗情画意;而紧张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又使人们身心交瘁活得好累。诸如大气臭氧层破坏、珍稀生物灭绝、空气污染等上述恶果,决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力量所能挽救,因而是未来的21世纪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西方文化将人和自然处于对立的位置,三百多年前培根认为人类进步的标志就是以科学的力量认识世界和征服宇宙,并提出“知识即权力”的口号,促进了西方的工业革命。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逐渐形成一种信念,认为大自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可以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经济的无限增长和尽情的物质享受,而不须向大自然支付什么。高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是不可停止的,人类社会没有增长的极限。这种“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理性万能”的思潮在本世纪以来终于遭到大自然无情地报复,使西方社会的人们自7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当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危及自身生存的世界难题时,不能不在文化的层次上寻求一种共同的智慧。近些年,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越来越重视中国古老的道家文化;不断召开有关道家的国际学术会议,中国的先哲老子著的《道德经》也成为世界上哲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中国道学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受到许多西方有识之士的欢迎。
人们看到,本世纪西方社会的科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划时代的进步,这个进步的最有意义的特征,就是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迷信,揭露了“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万能”的思潮奴役人类的危险。这样, 20世纪与其说是科学的世纪,不如说是在科学面前恢复人的尊严的世纪。
道学的自然生态学不同于旬子那种“人定胜天”、“勘天役物”的思想,而是主张“天与人不相胜”的天人合一的原则。在子提出:“天与人一也”(《山水》);“大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大宗师》);“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庚桑楚》)。道学这种以大自然为友的回归自然思想,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预示着保护生态环境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首要课题,全世界都会将道学的自然生态学当作必修的课程。然而中国一些所谓的“马列权威”却曲解党的“科教兴国”战略,趁机打起“反伪科学”的幌子贬低道学文化,鼓吹科学迷信,散布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类依靠科技征服自然可以获得经济无限增长和资源无限开发的神话。且不说当今世界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异常已给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带来多大隐患,今年的长江、松花江特大洪灾及黄河断流也是大自然对我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报复。这些年大炼钢铁伐树烧林,劈山造田围湖垦地,1954年大洪水达1000亿立方米的总流量,今年只有200亿立方米总流量却长期居高不落,只好固堤死堵。湖南湖北历史上湖泊星罗棋布,而今湖泊萎缩,河道淤积,由于绿色植被遭到破坏,长江中上游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于山林树木的乱砍乱伐,森林草原面积缩小,沙漠化危险日趋严重,全国耕地日益减少而人口增长居高不下,黄河至今断流数百天,长江有变为第二条黄河的危险,据说连敦煌千年奇迹月牙泉都将干涸!道学治水用疏导不用死堵,对山林重保护反对乱伐,发展经济重生态不重掠夺,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之我呼吁将新道学作为我国21世纪的文化战略,我们不仅要以“科教兴国”,还要以“生态立国”。
7、艮 — 丹道性命学:
内丹学被陈樱宁称之为仙学,然而仙学实指先秦神仙家之学,严格说来并非以内丹学为主,因之仙学之称并不确切。内丹学在道书中简称为丹道,是人体性命双修的学问,因之应称为丹道性命学。
在丹道性命学里,道学主张人通过修道而达到真人的境界,而真人为纯真无假的人,也即道教里的仙人。道学将修道看作是技术问题,认为只要通过丹道学的人体修炼系统工程,按法诀完成内丹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四个修炼程序,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生命和心灵的潜能,使自身的精气神与道一体化,与大自然的本性契合,便是体道合真的仙人。这样,仙人境界就成了人生的最高艺术境界,是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最能体现人类生命价值的真人境界。
丹道学是中国学者数千年来苦苦探究宇宙自然法则和人体生命科学的智慧结晶,是一种综合道、释、儒三教文化的宇宙论、人生哲学、人体现、修持经验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和行为模式,又是一项为探索生命奥秘,开发精神潜能而修炼的人体系统工程。丹道学是寓道于术的文化体系,道教经书中有上千卷丹经,都是古代丹家为了同死亡作斗争,以人体为实验室,以精、气、神为药物,为揭开生命现象的本质和人类心灵奥秘而终生修炼的实验记录。历史上内丹家在异族进犯中原之际,为了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圣脉,将儒、释、道三教精华融为一炉,当作道教的修持程序以口诀秘传的方式保存下来,因之丹道学象集舞蹈、音乐、武术等为一体的传统京剧艺术一样,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丹道学的理论基础是试图将老子的道家学说变为丹家的切身体验,在人体中将道家的宇宙论作时间反演的实验,使自身的精气神向道复归,并以招摄宇宙中的先天一气为要诀。这些丹家把人的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表层的常意识(日常的认知、推理、思维等理性心理活动,丹家称为“识神”);深层的潜意识(非理性的欲望、梦、幻觉等,大致相当弗罗伊德心理学的范畴,丹功中的“魔”和“真意”属这一层次);最底层的元意识(遗传的本能意识,即人的“真性”,丹家称为元神,佛教称“阿赖耶识”)。这样,丹道学就成了一套凝炼常意识(识神可凝炼为“意念力”);净化潜意识(“真意”即净化了的潜意识);开发元意识(识神退位则元神呈现)的心理实验程序。丹家把元神称作“主人公”,是真正的“自我”,当排除常意识(识神退位)进入无思维的虚灵状态时,称为真空妙有的境界,元神便呈现,从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因之丹道学又是一项开发自我,认识自我的生命科学。内丹家通过丹功修炼使自己的身心节律与初始的宇宙根本节律相调谐,将先天一气招摄到体内,在恍惚杳冥的混纯状态中与宇宙的自然本性契合,达到后天返先天的天人合一境界,称之为体道合真。
现代科学对于宏观的宇宙和微观的基本粒子都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而对于人本身,人的大脑及其精神活动,对于生命和心灵的本质却知之甚少。许多生命现象和心灵活动的效应本世纪在科学界引起一次次争议,当代科学在这个同宗教交叉的领域还被一片“乌云”笼罩着。丹道学的研究是打开人体生命和心灵之秘的钥匙,内丹之谜的揭开必将给现代生理心理学、心身医学、脑科学特别是认知科学带来突破性的进展。我相信,丹道学的西传必将引起一些医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家的注意,从而调动东西方学者的智慧共同攻开人体生命科学的堡垒,为全人类造福。
根据丹道学的理论,人的深层潜意识好似一盘录像带,它记录着每个人与生俱来(包括胎儿和童年)各个时期的记忆痕迹,人生的恶性刺激也会键入潜意识之中,这些潜意识是诱发人的不良心境和萌发邪恶念头的根源。人的元意识则是人的真性,只有明心见性的人才能净化潜意识(冲洗净这盘录像带的不良痕迹),去除人生的烦恼,开发出人的最高智慧和真、善、美的良知。因此,道学要求一切有成就的伟人,担当大任的领袖,都应该通过修习丹道成为明心见性的人,才不致滥用权力和威望在历史上留下罪过。可以想见,对那些志在有所作为的人来说,修道在未来的社会里将成为人生的基本需要。
8、坤 — 方技术数学:
前识是道学的智慧之花,是返朴归真的开端,因之道学本身也是一种开发超前意识的学说。古代的老子、庄子等哲人“游心于物之初”(《庄子,田子方》),舍弃宇宙万物的一切具体属性,寻找宇宙的起始点和产生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体悟到宇宙万物之中最本质的共相,这就是道。道不仅是一切人间秩序和价值观念的超越的理想世界,而且是人类理性思维延伸的极限,它是唯一的终极的绝对真理,因而同现代科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遥相呼应。道既是宇宙的本源,又是人体的本我。作为宇宙的本源,道是一种绝对的真知,因而为符号指称所难以描述的客观存在。语言符号的指称只能描述相对知识,而道是可以体悟难以言说的绝对知识。作为人类心灵的本我,道是“知觉者”,因而具有不可被知,不可当作测量的对象,即“不可名”、“不可道”的性质。道是无分别相,它可以“齐万物”、“等人我”,不能被区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却可以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断言,道的学说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最高智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资源,也必将成为世界文明相互交融的凝聚点。道学既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又为嫁接外来文化之砧木,还是世界各种异质文化的交汇点。道的学说使道家文化具有最高的超越性和最大的包容性。这种最大包容性,使道学不仅包容进中国诸子百家思想的精华,而且还可以融汇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这种最高超越性,使道家的学说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超前意识,道学的智慧不仅能返观人类乃至宇宙创生之初的过去,而且能预见和创造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未来。
在道学中,方技术数学包括一些夺天地阴阳造化、改变人生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的方技和各类占验术数。术数学是一种以周易象数体系为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感应原理作思想根基,以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亲、七耀、八卦、九宫、十干、十二支、二十四气组成的形式系统。关于通过建立术数学模型来预测社会人事的理论根据,我已在《道学通论》“中国术数学”一章及有关论文中作了详细研究,此处不再赘述。这里需要指出,道学的八大支柱中“天地人哲学”和“方技术数学”分别占据乾卦和坤卦的位置,而我们知道,乾坤二卦是父母卦,由此二卦衍生出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六卦。这就是说,哲学和术数学分别是道学的两条腿,由它们分布开道学的八大支柱,二者在道学中就如同哲学和数学在西方科学中的位置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术数学是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的必修课,为帝王师的姜子牙、张良、诸葛亮、李泌、刘伯温等都是精通术数学的。古代术数家运筹帷幄,协助群雄争霸天下,在中国的历次政治斗争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道学文化的精要在哪里?究而论之,道学在本体论上强调一个“生”字,主张宇宙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世界观上突出一个“化”字,即认为事物按照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时时处于变化之中,强与弱、祸与福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促进事物向有利自己方向转化时贵在一个“因”字,即因任自然,因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夺取胜利。道学在治国平天下的用世之道上要在一个“中”字;在调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重在一个“和”字;在个人处事应世上法在一个“忍”字;在人身修炼工程上诀在一个“逆”字。道学的精要在参透自然、社会、人生的客观规律,以道术秉要知本,以“无为”为体,以“无不为”为用,贯彻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退为进的策略思想。进一步说,道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本身的超越性,反对人和社会的异化,以回归自然为目标。更进一步,道学体认人在自然界和社会上本身的存在价值,将自然规律和个人命运握之于掌中,进而悟透生死,还虚合道,融身大化,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体生命和心灵潜能,追求人同道的一体化。如果谁能在刻苦研读道书中有了以上深切体验,并能按道的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他便会将个人和天下过去未来的大势了如指掌,真正成为一个得道的人。
浅谈道家内丹修炼流派形成及渊源关系和修炼方法
张祖仁
道家内丹功是气功界流行的颇具吸引力的上乘功法,运用于多家气功中,道家内丹流派随历史的发展,有所继承和发扬,虽然道教在近代急剧衰落,但道教内丹修炼精华有所发展,它是随着气功的发展而发展,道教南宗、北宗、中派、西派、东派八万四千道法。现本文重点阐述内丹南、北、东、西、中,以及三丰丹派、老华山派等,使大家对内丹流派及发展史有所了解,这对当今气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道家内丹流派派别
1、南派以张伯端为宗祖的全真道中的南派内丹流派。
要流行于南宋,以修炼内丹为宗旨,下分清修与阴阳双修两派。清修派以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为四代祖师。阴阳双修派始于两宋间人刘永年,后传翁葆光、若一至等。
2、北派以王重阳所创全真派内丹流派,因活动在北方,史称北派。
北派王重阳门下有七大弟子,形成七大支派,丘处机开“龙门派”,马钰开“遇山派”,谭处端开“南无派”,刘处玄开“随山派”,王处玄开“嵛山派”,郝大通开“华山派”,孙不二开“清净派”,七支派以龙门派势力最大,明嘉靖年间龙门派第四代,崂山道士孙玄清开龙门支派“金山派(崂山派)”,清初去鸡足山黄守中开龙门西竺心宗,称“佛密派”与密宗结合。明末龙门派第八代道士伍守阳与柳华阳开“伍柳派”,北派炼丹程序是炼己→调药→炼精→还丹→结胎→脱胎→面壁→飞升。
3、中派李道纯开内丹中派“先天派”。
李道纯,原为白玉蟾再传弟子,他结合南北二宗之学,对内丹颇多研究,开“先天派”。
4、明神宗年间陆西星,开内丹东派、阴阳双修派,自称得吕洞宾真传,撰写《方壶外史》,又阐扬内丹学,主张阴阳双修,世称“内丹东派”。
5、五代北宋间名道士陈抟,开创“老华山派”,陈抟创“睡功内丹修炼法”,流传至今。
6、三丰派丹法
张三丰号玄玄子,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系全真道士。于终南山得陈抟弟子火龙真人之传,隐修成道,可谓吕洞宾以来最负盛名的神仙人物,主张性命双修,内炼成真,三教归一,其内丹为阴阳派,以《无根树》《道情歌》《金丹歌》而传著于世。
二、内丹的种类
内丹按其丹药分天、地、人三元,丹法分下、中、上三品,依次为地仙、水仙、天仙三道。上法是顿法,达到炼神还虚;下法,以精血为铅汞,心肾为水火,精血髓气液为药材,闭咽为火候,存想升降为运用达到下品丹;中品丹法以神气为铅汞,子午为水火,五脏为药材,年、月、日为火候,抱元守一为运用,百日混合,三年成象。南宗是先修命后修性,北宗先修性后修命。
三、内丹筑基有哪些内容
筑基亦称“炼己”,是内丹入门的基础功,对童体已破,修炼者状况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行为、道德方面的修养,强调练功,先积德,涵养道德,奉行利人济世。休念酒色财气,慈悲行善。
2、心意方面的锻炼,以收心、止念、有心、内视、调神等,以清净心为要,通过入静,引发真元精气,用炼精化神的方法,即炼精中的所谓的"药"收心念,做明心见性的功夫,以男不漏精,女断月经,精、气、神三全为标志。
四、内丹修炼守哪一窍及“玄关一窍”的位置
内丹守窍以三丹田为主,还有夹脊、会阴、眉间等处。
1、守下丹田,脐部下丹田为气之根本、命蒂。
2、意守夹脊,夹脊即密户,在脐后脊前,下脘之后,也有说在心后脊前。
3、意守上丹田,即泥丸宫,此处不可意守天目等。
4、意守会阴穴。
"玄关一窍"是宋元以来内丹派诸家所强调的一大秘要,意谓炼丹中最为玄妙、紧要的关窍,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之说。笔者认为丘处机《大丹直指》中谓玄关在下丹田为正确。
五、任督两脉在修炼中有何作用以及内丹修炼的顺序
任督两脉是道教所说先天精气神循行的轨道,又有“曹溪路”、“河东路”等别名,任脉在前,督脉在后,人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自然周身气得以流转,任督相通即小周天。内丹修炼的顺序一般分四个阶段:首先筑基,此阶段只是作准备,主要是祛病补亏,对人体、生理功能进行修复和补益,达到精满、气足神旺,打通任督二脉,使三关畅通,为炼丹打好基础。其次是炼精化神,也叫中关,此阶段圣胎已成,主要行大周天功,炼气化神。最后是炼神还虚,此是丹道的最高境界,故称上关,这时修炼可谓修而不修,无为无照,只是元神自炼,沐浴涵养。
六、内丹睡功修炼法
内丹修炼,主要采用坐式,坐法多盘膝而坐或单跏跌坐,双跏跌坐,方便坐,以五代末内丹大家陈抟,以善睡著名,其睡功称“蛰龙法”,如“华山睡功十二图”,仰卧、坐卧、侧卧均可,以调息、调心、守窍、采炼。
七、内丹的阳神、阴神、出神及正子时、活子时、活午时的修炼法
内丹的阳神是纯阳无阴的元神,名“阳神”、“婴儿”,经过练习阳神可由“天门”百会穴出入,摆脱肉体的禁锢,获得“身外之身”超出自死之处,聚则为形,散则为神,隐显自如,变化无方。阴神相对于阳神,也可弃壳而出,阴神能除,而不能显,阴神具五通而不具漏尽通,阳神具足六通,阳神、阴神经过锻炼,脱体而出,称为“出神”,出神以存想头皮上有仙境、仙鹤、火龙、楼阁等,使神超入虚无境界。正子时、活子时是炼精化气,采药火候中的第一要,内丹学说人体中真气昼夜循环一周,健康人在子时﹙半夜11点到1点﹚身中皆现阳气来复之象,男子生理上出现阳物自然挺举,这一阳气生发的天然时机称“正子时”。活子时指炼功中,凡静极恍惚,神机发动时,炼丹主要用活子时,但以正子时用功易于见效,活午时指心念寂定于极,达纯阴之际。
综上所述,内丹修炼是道家气功修炼的精华所在,至今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内丹发展史促进了气功不断发展。因此掌握历史上各家内丹学术的不同成就与特点,不仅丰富我们的学识,深化我们的内丹知识,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整理提高、挖掘内丹学。并结合气功进行科学研究,为人类气功养生服务。
中华道家修炼学十大宗旨
田诚阳    中华道家修炼,源远流长。据(庄子)载传自“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华道家到道教,虽其形式有所变异,其修道内涵却沿袭相传,经过历代修炼人士的实修实证,不断完善其学说,终于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道家修炼学。自成体系,沿传不绝。为了帮助同志们理解中华道家修炼真义,今就其基本宗旨,归纳言之,为以下十条:
修道养德,内功外行。
修道为内在修炼,即内功;养德为外在行持,即外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炼的进步,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高尚的德行,同样也会带来修炼功夫的精进。反之,若德行不足,则与道无缘。昔秦皇、汉武贵为天子,毕生求仙,终不可得;而陈泥丸真人成道之前,不过是一个箍桶匠。可知修炼之道,不在贫富贵贱,道家所谓“炼药无拘富与贫”,关键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德,故“道不妄传”,修炼家云:”万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至人。”对于修炼者来说,首先必须广立功行,方成大道。经云:“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欲成天仙者,须立一千三百善。”
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
道门以“道、经、师” 为三宝,认为“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因道所以立经,因经所以明道。”
道,即修道,指以自身功修,参悟大道。
经,即读经,阅读祖师著作,印证已修。
师,即师传,须要真师传授,指明道要。真师指有真正实修功夫的明师,所谓“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以上二者,是对个人内修而言。平时做功德,仍不可少。
道法自然,静者得之。
修炼之道,师法自然。“自然’之义约有两层:
其一,自然而然 不假人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加个人意志,反害功修。故须顺天行事,天人合发,《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方合大道本体。
其二,因人而异,效验不一。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悟性(即理解能力)各异,即使师传相同,其内修之效验也不会完全一致。
如何才能做到合乎自然,要妙在于一个字——静。《阴符经》曰:“自然之道静”,故静者得之。
自行修炼,无量度人。
丹道修炼,主张“自度度人”。 首先要求个人潜心修炼,功成道备之后,就要显迹于世,广度有缘。一人行修,众生受益。否则徒求自了,带道飞升,于世无功,必遭天谴。《道藏》中《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所谓”无量度人’,就是最大程度地、无私地度化与道有缘的人。
昔钟离老祖度化吕祖之时,曾问:尔欲何日成道?吕祖答云;吾欲度尽众生,而后成道!此等胸怀,方是修中华道家风。
至道不繁,守中为要。
大道至简至易,至精至徽。《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感。”《黄庭经》云:“至道不繁”。繁杂无绪,皆为道末,令人不得要领,故尔道家不取。修炼之学,是质而精的东西,以少胜多,直指大道。《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盖愈趋简单,愈近大道。司马谈论道家要旨说:“指约而易操,事少功多。”颇合修炼宗旨。
修炼以“守中”为要。《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庄子》云:“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太过不及,阴阳偏盛,均易伤丹,故守中为要,这就是真火候。
仙道贵实,理诀并重。
中华道家修炼 贵在真修实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行一步有一步之效验。而且时刻不离人体本身,离开人之本身 则所谈一切皆假,世界末日就要来临。
中华历代修真祖师,皆以自已的身心作为试验品,进行人天奥秘的可贵探索。他们留下的修炼著述,都是通过自身验证得出的结论,是“知行合一”的东西。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认识这些东西,而不用自己的身心去实际体验,只知望文生义,就不会真正明白其中含义,容易堕入片面空谈;《老子》说“以身观身”,只有以 自己的实际功修,与古代修炼家的著作互相对照验证,才能明白其真实含义。
再则修炼之时,如果只求法诀传授,而不参悟道家学理,则容易盲修瞎炼,不知何所是从,就会脱离大道,误人岐途。所以中华道家强调“理决并重” 必须认真研悟道家学理,又要实际验证修炼口诀,两者不可偏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人于大道之门,与道为一,悟道成真。
和光同尘,借假修真。
中华道家义理,本不局限于出世,亦不局限于入世,而是以一种超越世俗的旷达精神,和光同尘,借假修真。磨炼个人的性情,精修个人的品德,培补个人的丹基,增益个人的道修。
中华道家修士,提倡“大隐居尘”,就是在尘世中磨炼自己;待等功夫修到一定层次,丹基已成,需要大静,再入山林。葛洪《抱朴子》曰:“大隐隐于闹市。”“上士得道于三军。”《悟真篇》云:“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
和光同尘与同流合污,二者之不同,从外表无以分别,就在内里有道与无道之分别。
性命双修,长生为基。
性者理也、心也、神也、意也、德也;命者法也、息也、气也、形也、功也。中华道家修炼 注重性命双修。既要涵养个人的心性,使之光明;又要坚固个人的形体,使之长存。并且以长生作为基础,长生之道,其理有三:
其一,倘道果未成,肉身先坏 则分生了道,毫无指望。故须先证长生,坚固肉体,保住资本,而后方有今世修成之希望。
其二,倘无一定命功,对忖个人的肉体,则难以克制自已的心念,修功难臻大成。
其三,中华道家以修今世为本,最讲现实,首先证得长生,今世即享仙果,何必待到他生后世。
所以,只有首先证得长生,才能充分保障个人的修炼,使人生更加圆满。把有限的生命溶化到无尽的宇宙运化之中,去体会生命的常在,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长生久视”最高境界。
男女平等,女丹为捷。
大道面前,人人平等。中华道家认为不分男女,皆可修证道果,所谓“修仙不问男和女”,故无男尊女卑之别。
而且女子做功,一般来说快于男子。因为从命理而言,女子”性”(心宫)与“命”(丹田)的距离较近;从性理而言,“男动女静”。故丹书云:“男子修行十年可成,女子修行三年可成。”“男子伏气三年,女子一年可伏。”
当然由于各人素质,井不准定十年或者三年。男子丹法和女子丹法,下手命功各不相同,故有差别。命功完成之后,即男子“降白虎”(闭阳关)、女子“斩赤龙(断月经)功成,往上的功夫,俱皆相同。至于最终成就,则无高下之分。
长生住世,我命由我。
中华道家修炼认为,人之天年(正常寿命)为一百二十岁至一百八十岁,与现代科学观点相符;六十岁的人在这里不过是小孩子。认为通过修炼之道,每个人都可以尽其天年,活到一百多岁。而且如同薪尽添柴一样,还可以运用修炼接命之术,把生命延续下去,长生住世,肉体成仙,做一个不受命运摆布的“活神仙”。等到在人间住腻了,然后可以到天上的仙境去,《庄子》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
中华道家修今世的“活神仙”观点,一是要人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好生、乐生、等生、贵生,对现实生活充满信心;二是通过修炼,达到尽其天年,乃至长生久视,去而上仙,不受命运的摆布,这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是道教典型的炼气法门。现今之人往往不信其实,以为只是武侠小说中的虚假构说,可见今人多以其自愚而愚之,我就用现代的语言简单解释一下。
炼精化气:精是物质,人能吸收的物质营养,平时人们吃的食物,经过消化后的营养单元,可以是多糖,脂肪酸或是氨基酸的形式储藏。气是古人用来形容能量的传神表达,在周易的阴阳学说里面,气表阳,主动,主生机,是人体的活力来源。简单的说就是人体中的能量,主要以ATP,ADP的形式存在,是一种多磷酸根的有机物。炼精化气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人体细胞中的Mitochondria就是用来把人吸收的物质营养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能量,这是人必需的生理过程
炼气化神:气的意思,上面已经说了,这里简单说明一下神,古人云一身神明源于心窍,是人思虑的来源,意识的主体。神在现代来说,其实就是人的Neuron System, 人的大脑作为神经系统里重要的部分,当然控制着人的思虑,而外围神经,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指导着人的意识和感觉。炼气化神对于没学过生理学的人来说可能有点难理解,人的神经传导需要一个电荷梯度,而电荷梯度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能量是人体神经系统工作的必要来源,这也就是炼气化神。
炼神还虚:这一层才是所谓的最高境界,学武修行人的目标。人的精神反应修炼到一定强度之后,就要返璞归真,与天地同源,与万物同理。这是一个由有到无的境界,人不再有自己的意识体,而是和自然同化为虚。佛教中的悟空也是同理。对于这个层次,我还没有找到任何现代语言可以做出合理解释,因为现代语言或者说现代科学都是基于有,对于无,唯物科学是无法研究的。
炼精原理:精气充足之后就要懂得炼精,不然就会在身体内作怪,对身体并没益处。炼精之法古人有形象的描述,将精气比为药,身体产精之处周围比为釜,思想、意识即神比为火,呼吸比为风,风火聚于釜上,精气在风火的作用下转化为人的元气,初时意要重呼吸较粗,名为武火,真气产生之后就要将意放轻,呼吸放细微,是为文火,精气化生完后,就需静养,即为养火,不令火息,所谓“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样人体正气就可以不断增加,身体素质就不断得以提高。当然,炼精这种方法只能在精气产生时使用,其它时间是不能用的。
所谓什么是阳神、阴神
内丹家宣扬说:中关十月功成,点尽化为神.然后于上关炼神还虚,炼尽神(元神)中的阴滓,成就一纯阳无阴的元神、名为“阳神”、“婴儿”。经过练习,阳神可由“天门‘(囱门)出入,摆脱肉体的禁锢.脱离肉身而常存,获得“身外之身。,超出生死之外。《佰真篇》所渭“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小樊笼寿万年”,即指此而看。据称阳神为神气混融后的升华,虚灵无质而有体有用,能“聚则为形,散则为气”,隐显自如,并分身散体,变化无方,以神通妙用而游戏人间,积劝立德,一旦上帝的诏书降下,或不愿爵活动于人间时,使可从天门而出,弃壳升仙.大做“天官”,或做优游于洞天福地的散仙,《悟真篇》说:“宝符降后大朝天,稳骂鸾车凤辇”,这是道教内丹家修炼的最终日的所在。他们认为修炼至此,便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始知我命不由天”
内丹家还说与阳神相对的。阴神”,也可弃壳而出。《钟日传道集》说:。形如稿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丹书中多认为佛教徒修性不修命,最多只能达到出阴神。阴神与阳神的区别,一般说阴神能隐而不能显,阳神能隐能显。《仙佛合宗语录》说阴神只具前五通而不具漏尽通,阳神具足入通。陆两足(玄肚论>说法独勺众不向:“十月功则,元伸出窍,脱胎神化,身外有身,以其自有中来,无中取,动中求,静里变,谓之阳神。阴神则—以虚静湛寂为主,脚跟廓然,无有少法可得,对尽垢除,本觉圆明,遍恒河沙无不周匝……故阳神容有不到之处,阴神则无所不通。”认为纯阴纯静的阴神较阳神更为园满、究竞。
阴神、阳神经过锻炼,脱体而出,称为“出神”。 于九年关的前三年乳哺,。婴儿”长成,出神时到的景象,丹书中说是服前雪花飞舞,天花乱坠.囱门自开,前后一路皆动。神只可由天门出。《青华秘文》说,若神中阴滓末尽,神可从眼、耳、鼻、口中出,将出之际,若从目中出则目光烨然,从鼻中出则鼻气或息,从其中出耳闻清音,唯独从口中出,有害无益、只有阴尽阳纯,姑能打破天门而出。
出神的练习万达,据《大丹直指》等说,是存想顶上有仙境、仙鹤、火龙、楼阁等,存相分明,然后用意往上冲。据称钟、吕皆由存想项上有三级红楼,想一层层上楼,上毕纵身下跳,即忽然阳神脱壳,跳出顶门,阳神初出,喻如婴儿,柔弱纤细,不可边行,耐如婴儿学步,—步步锻炼。锻炼至出入自在.然后再练习出神后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乃至分身至百千万亿。据称阳神初出时,为白色小人,形貌毕肖自己。陈楠《翠虚吟》说:“有—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阳神出后.据说往往有幻象魔境,须十分慎重。时刻保持正念。
《黄庭要道》说.阳神乃灵性与祖气合成、虽较一切后天之物为精粹,但终有气性,仅限于祖气界内,不能超入虚无之境。需进一步做还虚的功夫,方能与道合一。
如何采先天之气(转载)
先天一气,从虚空中来,虚空包括人体内外的虚空,体内外虚空本联为一体不可分割,犹如海水与大海的关系一样。人只有在接近胎息的心灵虚空状态,才能启动虚空能量的运化,虚无中能量运化,体内外无障碍,故人体能从更广阔的宇宙虚空吸取先天一气。古代神仙家广成子告黄帝日: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我守其一,以处其合,故我修身一千二百岁矣,而形未尝衰,这是采先天一气最根本的原则。天真气无处不在,而人若不进入空定状态,无法招摄先天一气,而一旦进入空定状态先天之气,不采即入,一个“采”字与实修过程并不相符,我们要修炼一种空定状态,不采自来。而人室之门,必由胎息之路,功夫达到胎息之时,必然内气不出,外气不入,呼吸似无似有,久之,万想皆空,万象皆空,万物入定。定中,先天一气与人体真阴真阳自然交相融合生化,变人体肉身仙胎。采先天一气即从虚空中摄取能量,只有静取能量,只有静其心,才能打开通体毛窍穴道,空气中好的东西就全进人体内,这叫虚其心实其腹。这时,人的营养,不再主要靠食物,部分的靠真气,一般练气功叫养生,采取虚空真气充养人体,叫摄生,只有服真气,才能长寿。采先天一气,关键是虚心,静心,凝神气穴如无线电电子管是真空的,真空度越高,真空管接受,无线电波及放大无电线波的效果就越好、越远。从虚空中采取先天一气的入门做法是:凝神入气穴,中老年人凝神于脐后、两肾间的腹部空间(下丹田)。青年人听息于腠(实则以整个身体为一大气穴),不必在念头、呼吸上做功夫;也不必存练精化气之念,只是凝神气穴,耳听皮肤而已。在这一过程中神气相依,阴阳相合,丹田一窍与人体这外大窍,自然成为神与气、阴阳相博相依的气化之炉。
凝神气穴入门后,随着内气姻蕴生化旺盛,外呼吸渐弱,会自然而出现胎息,在胎息状态或接近胎息状态时,人体虚无空间的生化之机被启动,也就是玄关窍开了!此时人体与宇宙虚空自然联为一体,宇宙能量自然源源不断出入人体。此时,心神仍需依于气,不离于气;神气相合在神气相合的状态下,人体后天之气自然向先之气转化。
性命双修内丹术(转载)
内丹术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养生术。它是用人体做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为对象,运
用意念,经过一定的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一种手段,道
家的养生,以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为最终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要经过长期的修炼实
践才能达到。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是不可能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的。
道门中人常说:“知道易,行道难,坚持行道更难。”另外内丹术的传承,历来都是
言传口授,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进行。道门中人常言:“道不言道,道不外传。”因
此,内丹术修炼的方法很少写成著作问世,即使记录成文字,也是采用大量的隐语和
比喻,现代人读来如在迷雾之中。为了方便大家的修炼实践,我们在本章中就内丹术
的基本知识,修炼方法及进程,用现代语言,做一详细论述。
一、精气神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
气、神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内丹
术修炼的原材料。《太平经·令人寿治平法》中说“故人欲寿者,当爱气养神重精也”。
1、精
《管子·内与》中说:“精者,气之精华者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
“夫精者,身之本也。”柳华阳在《金仙证论》中指出:“精为万物之美,即养身立
命之至宝”。“人有其精则生,人无其精则死,所以精者,即性命之根源”。可见精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的根本。
根据其来源,精又可以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根据其作用,可分为
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但先天之精不等于生殖之精,后天之精不等于脏腑之精。因为
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都来源于先天而又滋养于后天,并且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先天之精又称元精。人在母体孕育时最先生成的是先天之精--元精。它禀受于父
母,来源于称天的精气,能够繁殖后代。所以又是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是指水谷等营养物质,经过脾胃的运动、升降,消化吸收后而生成的
精微物质。这些精微物质分别贮存在五脏六腑,所以又叫脏腑之精。人体之精。以肾
为藏精之要处,肾为先天之本,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能力
和身体的健康状况。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创造物质基
础,奠定了能级,又叫慧根。先天之精越是充盈,慧根能级就越高,先天基础就越牢
固,练功就越容易成功,如果先天之精不足,就只有通过进食水谷,经过脾胃的消化
和吸收不断地进行补充。
另外,保精、固精也是充养先天之精的一种有效手段,《太阳子》中指出:“养
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而少病。”防漏对于保精
是很重要的,“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益精能生气,气能和神,
营卫莫大于此。”
另外修炼梦密功也是一种补充先天之精的方法。修炼梦密功,可以快速疏通全身
经络,广采天地之精气,使宇宙自然之精微物质进入体内,来补充先天精之不足。通
过修炼很快可达到天人合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自身磁场与大地共振,人的
潜在功能很快就能开发出来。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的作用。比如饮食进如胃
中,经过胃的消化和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心输送到全身各经脉之中,再通过肺的宣
发作用,而输送全身各处,从而起到滋养全身的作用。
精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精足则人体生长发育良好,精少则人体发育不
良。通过练功,可以培育精气,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精和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精也可以转化为气,气也可以转化为精,
以保持生命活动的需要,练功就是运用精与气的这种相互转化作用,来练气化精,练
精化气,使人体生命活动更旺盛。
生理之气贵和。而精则越充足越好,没有听说因精足而致病的。对精要善于蓄养,
不宜过分耗散。古代练丹家认为,精的衰朽,可导致人体的衰老。精的旺盛可以导致
人体延年益寿,精是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富有青春活力的基础。元精和元气,气和神凝
合,就会结合成为内丹。
2、气
中医学认为气指的是人体呼吸之气,也就是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以及体内流动
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脏腑之气和水谷之气等。
在道家养生学中,认为气可分为禀受于先天的元气和得之于后天的呼吸,饮食营
养物质之气。
在古代文献,先天之气被写作“  ”以示与后天之气的分别。《金丹四百字·序》
中说:“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
元气形成于受胎之前,先天之气烟烟蕴蕴,生于无形,即先天祖气,这先天元气,
在人出生之后,即落丹田,司理后天的呼吸之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元代混然子王道渊称:“神仙修炼,只是采取先天一气以为丹。后天之气者,乃
一呼一吸,一往一来,内运之所,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吸则龙吟而云起,呼则
呼啸而风生,绵绵若存,归于祖气,内外混合,结成仙丹。”
气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写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医门法律》中又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气者人生之根本也,人之有生,则全赖此气。气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的气化作用:
是指精气神等体内精微物质,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
《太平经·附录》说:“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
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胆”。《东垣十书·省言》亦说:“气乃神之
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
这些都说明了精气神通过气化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
(2).气的升降出入作用:
气的运动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但是可以把这些变化归纳为升、降、出、
入四种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这一旦停止,就意味
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
《素问·六维旨大论》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
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升或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清
楚地说明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气的升降主要是指自身内部的自我调整,出入则是指自身内部与外部环境所进行
的交换。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激发和推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可是只有在以脏腑
为中心的这种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表现。
实质上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反映。气的升降出入是一
个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
而是各有侧重,但以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
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协调平衡人体各种功能的
一个重要环节。
(3).气的推动作用:
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运输,布输,布散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的作
用。
通过练功,能有效地增强气的这种推动作用。通过练气和养气的结合,可以使内
气充足。通过运气,能够打通人体的阻滞部位,意到气到,气行血行,使血、津、液
等运行通畅,解除血瘀滞水湿停滞,增强机体的生命活力。
(4).气的固摄作用:
气的主要表现在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有防止其流失的作用。
固摄血液并使其循脉而行,防止逸出脉外。固摄津液,控制其分泌排泄量,防止
无故流失。气的固摄作用还表现在输布、排泄与防止无故流失两方面。由于输布,排
泄两方面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正常的运行,分泌和排泄,从而维持人的器官和肌体的
正常功能。
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气一方面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和
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可固摄体内的液态物质,防止无故流失。由于两
方面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气对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泌,排泄的调节和控制。
这是人体正常的血液运行和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5).气的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表现在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气的防御作用如果减
弱,会使外邪得以侵入,导致机体生病,气的防御作用还能大大地增强人体抵抗击打
的能力。
(6).气的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表现在能使人体的体温维持恒定;能使各脏腑经络在气的温煦作用
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能使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下沉的
循环运行。通过练功能使气的温煦作用增强,而出现丹田发热和肢体温暖等现象。
人体之气,从整体上说,是由先天之精气,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水谷之精气)和
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的,
但具体来讲又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如下几种:
第一,元气:又叫真气,是体内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第二,宗气:是聚于胸中,上注于心肺之中脉,下注于丹田而行于足,具有同呼
吸、行气、行血、发声音、明视听、适寒温等作用的气。是由自然呼吸入肺的清气与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组成。
第三,营气:是气与血共行于血管中的气。其营养丰富又称营气。它与血关系密
切相关,不可分离,常以营血并称。其主要来源于水谷精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营
养全身,它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血液两个方面。
第四,卫气:是行与脉处,具有护卫肌表,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作用的气。
3、神
中医学认为神是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神是人体生命的主宰,
内脏功能的反映。神由先天之精生成,并由后天之精气所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神的
功能。
《素问》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其中神、魄、魂、
意、志只是中枢神经活动现象对五脏的不同反映。实际上,它们都是由心(大脑)所
主宰的,神在人体中居于首要地位。
道家养生学认为,神有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两类,先天之神称为元神,后天之神
为识神或欲神。养生术重视对元神的修炼,“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
“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是也,欲神者,气之
禀性也。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形成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性存焉”。修炼
就是逐步恢复和助长先天的元神。
人之神生而有之,《灵枢·本神篇》中指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
之神”。神也要依靠后天水谷之气的濡养,《灵枢·平人绝谷篇》:“故神者,水谷
之精气也”。由此看来,神不是凭空而产生的,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神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主宰。人们的一切生命活动无不受大脑思维意识的支配。神是人的大脑思维意
识,及一切生命活动的表现。
《赤枢·千年篇》:“百光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层而终矣”。《素问·
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倡,失神者亡。”由此看来,神与形俱是生命活动的象征。
“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宅。神去则宅空,形去则神无居。”
练功要特别注意练神,养神。“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岁意
平,百岁皆宁,养生之本也。”养神的关键是凝神,凝神专注,心神集中,排除杂念,
守住一窍,不散乱,不昏乱,寂寂惺惺,修止修定,眼不观,鼻不嗅,耳不听,胸无
思,心不烦,乃是养神之道。
养神有助于养气,养气又可以有助于养精。养精养气,须先养神,净化心灵。神
凝则心安,心安则气升。
元神同于现代神经生理学中的潜意识,现代神经学认为人的全部精神活动,可分
为四个层次:
(1).生理反射层: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的神经生理活动等。
(2).感知层:中枢神经的各种分析器官对身体内外事物的感知和分析。
(3).意识层:意识层是由生理反射层和感知层所引起,而又反过来影响这两个
层次的功能。意识层是建立在反射层和感知层的基础之上,把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分
析综合,抽象出概念。因此意识层是有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的功能。
(4).潜在意识层:又叫本体意识,自我意识和潜意识。它是人体整个精神活动
的最深层。在一般情况下,它被意识层的意识活动所覆盖淹没,只有在意识活动停止
的时候,才显露出来。它不借助概念活动。故无分析,无概念,直接与内外信息结合,
并作出最利于人身的反应。
识神大致相当于现代神经生理学的前三个层次,元神则相当于潜意识层。元神在
一般情况下不显露出来,只有在意识清静无为的高度入静状态,才能露出元神之性。
识神是人出生之后,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逐步产生的神,即认识之神,
又称为欲神,有为之神,元神是在清静无为的状态下,才显露出来的圆满无碍的大
智 大慧,识神则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当元神显露时,往往能产生一些超出常态的特异功能和特殊体验。比如这时能够
感知一些常态下,不能感知的事物,能完成常态下不能完成的工作。并能迸发出创造
的火花。使自我身心处于一种和谐愉悦欢快美妙的状态之中。
元神显现时的这种超常功能和体验,和醉心于某种创作活动,进入最佳创作境界
时的情况是相类似的。当对事业如痴如醉的研究者,进入最佳状态时,支配他的已经
不是预先规化的既定目标和以前掌握的原则、理论和观点,而是一种直感的、忘我的,
自然而然地涌现而出的创造精神。这是脱离了那些既定目标,原则,观念,理论的束
缚,把它们化成了整体的、综合的,有序的而又自然涌现的一种创造精神,这时,所
产生的成果,是出人意料的。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科学家,都是通过这种状态完成了重大的科学发明、科学实
验和科学理论学说。文学家们在这种状态下完成了神来之笔,画家在这种状态下完成
了传世名作。文学家们称之为灵感,心理学上叫做直觉智境,在气功学上叫灵光一现,
无为无不为。
4、精、气、神的关系
精、气、神三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精
中生气、气中生神”、“精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精在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
故人能长寿者,乃当爱气、养神、重精也”。
概括地讲,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导,三者同处在一个统一整体之中,“
神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宝,形者神之宅”。
精气神的相互转化是维持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形式,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精和气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谓,“人无气则死”
,“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这说明精与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精生
气”、“气化精”。气赖精以产生,精又可以转化为气。练功就是通过意识和呼吸的
训练而积气生精和练精化气。通过练功,促进精气的相互转化,从而更好地发挥精和
气的作用。
“两精相搏谓之神”,“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
精夜相成,神乃生”。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些都足以说明神是由精和气产生的,
所谓“人有气则生气绝则神亡”。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生死存亡的决定作用。
二、丹田与内丹术
1、丹田
古代养生家们认为,丹田是人体中内炼修持的重要部位;是聚集真气,炼养精气
神,使之凝聚成丹的部位;是养生家们炼丹、结丹、存丹的地方。就好象农民种庄稼,
把种子播放于田中,种子经过水土的滋润,阳光的温养,自然会发芽,成长,结实,
成熟时期,所以叫丹田。
丹田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王子乔碑》,其中有“覃思以历丹田”。《老
子铬》中还载有“存想丹田”等句。
到了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将丹田区分为上、中、下三处。“一有姓
字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官金阙中
丹田也,或在人之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
《云笈七签·卷十八,老子中经》云:“丹田者,人之根也,精神之所藏也,五
气之元也。赤之府,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主生子,和合阴阳之门户也,在脐
下三寸附着脊膂两肾根也。丹田之中,中赤,左青,右黄,上白,下黑,方圆四寸之
中。所以在脐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故曰四寸。”
后世内丹家们对丹田的部位,都有自己的认识,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练功时所存想
的丹田部位,而且给它编造许多别名,来迷惑于人,使人无法捉摸猜透,对于自己存
想的丹田部位及作用都在各门派内密传,从不外泄。
虽然这样,各个门派所存想的丹田位置都大同而小异,只不过是自己所用的名称
和炼法与众不同,各个门派都有自己所独到的地方。现在一般的都认为下丹田在肚脐
(神阙),中丹田在膻中,上丹田在印堂穴。下丹田重精,中丹田重气,上丹田重神。
在上、中、下三个丹田之中,下丹田最为重要,它在脐后肾前,腹部的正中央,
乃命宫之所,男子以藏精,女子之所养胎之处,是任督二脉呈十字交会的地方。又集
中有关元,气海和命门等穴位,是聚集,运转和储存人体精气神的地方。所以古人又
称下丹田为“性命之祖”,“藏精之府”,“生命之源”,“呼吸之门”,“神气归
藏之府”,“五脏六腑之本”等。
中丹田是藏气的地方。《金丹四百字·序》曰:“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
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胎亦在此亦矣,脱体亦在此矣。”由此看来,中丹
田乃是内丹修炼过程中的重要处所。
上丹田在头部,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是藏神上府,是内丹修炼至炼神还虚阶段的
时候,阳神上迁所居住的地方。乃性宫之所,是练功练出神通并开发智慧的部位。
2、内丹术
内丹术就是古代内丹家们把自身做为炉鼎,以精气为药物,神为运用,经过一定
的练养方法和步骤,而使精气神在人体之内某一部位凝聚成丹,从而达到祛病健身,
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进而羽化登仙的、美好的愿望的一种练功方法。
由此看来,内丹术是道家的一种养生术。其名始见于隋唐时期,此时正是外丹术
逐渐衰退,内丹术逐渐兴起而盛行于世的时候。它起源于传统的守一、坐忘、行气,
导引,吐纳等术。
内丹术的祖师,大都认为是吕洞宾,吕氏山西永乐人,据传其在六十四岁时,游
终南山,遇钟汉离授以金丹大道。施肩吾著的《钟吕传道集》详细地记载了钟吕丹法
的内容,成为后世道家各派内丹术的中心。
内丹家们认为,从混沌无形无象的道,生出真元之气,真元之气又分化为阴阳,
阴阳再化生成为三,三再衍生为芸芸万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的过程,是
为顺行,是有生有成,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而内丹术的修炼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即
炼精化气,合三(精气神)为二;炼气化神,合二(气神)为一,(神);炼神还虚,
一归于无极(道),从而达到人类重返本源,长生在世的美好梦想。这就是内丹家们
顺则生人生物,逆则生仙成佛的理论根据。
内丹家们修炼内丹所采用的精、气、神,不是后天的精、气、神,而是要用人体
先天秉赋的元精、元气、元神、是先天之精、气、神、其中精是物质基础,气是动力,
神是主宰。即以神驭气,以神炼精,性命双修是其修炼的核心,长生不老是其修炼的
目的。所谓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于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
外一道。
内丹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在《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中说:“借外丹力修内丹,
欲安众生先自安。”但是内丹术的源泉,可以追逆到汉代,在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
参同契》这部被后世称为“万古丹经王”的著作中,已经有了非常深奥的内炼思想,
由它再向上还可以追逆到先秦道家的古典著作中关于气功方面的理论叙述。
但是在隋唐以前的古典著作里面,虽然有许多对内丹修炼方面的叙述,但是并没
有被冠以内丹一词。只是到了隋唐之际。内丹术才逐渐被社会上众多的修炼者所知晓。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研讨内丹术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著名的有钟汉离,吕洞宾,陈抟
等,他们为内丹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大大地丰富了内丹术修炼的实践
经验,对内丹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了宋元时期,内丹逐渐取代外丹而盛行于社会,并发展形成了以道家南派和北
派为主体的宋元内丹派,成为我国古代气功史上最重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流派。
原始的内丹术是古代道家内丹修炼者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是其中许
多方面具有某些神秘主义的迷信色彩和糟粕,含有许多非科学的成份,不能为现代多
数人所接受,也不能适应当今气功事业的发展,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修炼,要持辨证
态度,吸其精华,剔其糟粕。
内丹术的精华部分,是古代内丹家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努力
在研究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和人体潜能作为主要
目的,从而去探索人体生命科学的奥秘。由此可见,内丹术在神秘主义色彩的笼罩下,
却包涵着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探索人天奥秘的宝贵经验,里面埋藏着大量的
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和开采的宝藏。
内丹术虽然流派繁多,各派的炼养部位,功法,理论也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功法
的修炼过程及步骤却都有着相同之处,因为他们练功所希望的鹤发童颜,益寿延年和
达到长生不老的练功目的是相同的。还有就是他们炼养的对象和所用的原材料也是相
同的,那就是人体自身的精气神。
精、气、神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后天之精乃是指交合之精,气是指人体呼吸之气,
神是指思虑之神;先天的精、气、神又称元精、元气、元神,元是指人体处在婴儿状
态时,未被环境和后天意识干扰和污染的清净状态。在人体内先天和后天的精气神是
同时存在的。各派功法都是通过压制后天来恢复先天的本来面目,最后凝炼成丹。这
个过程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筑基
筑基是进入修炼之门的基本功,是内丹术修炼的第一阶段,重在填补内丹修炼者
自身的亏虚。
古代内丹家们认为,人自出生后,从婴儿状态逐渐长大成人以后,大都心力劳累,
身心交瘁,精气神都有不同程度的耗伤,因而人体的元精、元气、元神也多有亏损,
所以要修炼内丹,必须通过练功来弥补这些亏损,达到精全、气全、神全三全,基础
牢固后才能进入正式的内丹修炼。
修炼内丹就如同建阁造屋,必须先把基础筑牢后,才能在基础上竖柱安梁,砌砖
盖瓦。如果基础不牢固,一切都是空想,无异于沙滩上筑高楼。
修炼内丹是以自身机体为基础,在身体不符合条件,没有达到精、气、神三全之
前,必须通过练功把身体加以修复,补益,舒通经络、祛病健身,达到精气神充足,
补足自身亏虚以后,才符合修炼内丹的初步要求,才能进入内丹术的正式修炼。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生活经历,年龄,身体素质各方面的不同,
自身的亏损情况也就不一样,所以筑基入手的功夫也就有所不同,一般地如童真之体
及少年,他们先天一点灵光未破,身体基础牢固,元精、元气、元神充足,所以他们
不用做筑基的功夫,就可以直接入门去修炼金丹大道,这是童真及少年练功见效快的
真正原因。那些年龄大,已婚的人,由于长年劳累,身疲力竭或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先天一点灵光已破,先天之童真已亏,所以必须先修炼筑基炼已的功夫,来填补自身
的亏虚,通过练功把身体练好以后,才能再去修炼金丹大道,返老还童。
筑基又称为“炼已”,“已”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自己之说,炼已就是炼自身
之精之神,把基础打牢,另一种含义就是指心意,或念头,炼已就是排除杂念,一心
练功,由此看来筑基,炼已的功夫练好,才能练好以后的功法,因为筑基炼已的功夫
是修炼内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
实际上,练筑基已就是为了调动人体自身的生命潜力,从而使精神能够支配肉体,
使意念能够控制神经,以达到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目的。
现在流传的大部分功法,大都是筑基炼已的方法,对维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
提高身体素质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这些功法大都是有为之法,不宜朝秦暮楚,频频
改换,不然就好象小学而频频转学,既不见升入中学之期,又空耗时间及钱财精力,
得不偿失。应该坚持一种功法修炼,以使自己更快地收到效益,而进入内丹术正门修
炼,以免延误了升入中学、大学的时间。
明代伍守阳的《天仙正理直论;炼已直论第二》:
冲虚子曰:修心而始曰筑基。筑者,渐渐积累增益之义,基者,修炼阳神之本根,
安神定息之处所也,基必先筑者,盖谓阳神即元神之所成就纯全,而显灵者,常以精
气而为用。精气旺,则神亦旺而法力大;精气耗,则神亦耗而弱,此理所以如是也。
欲得元神长住而长灵觉,亦必精气长住而长为有基也,自基未筑之先,元神逐境
外驰,则元气散,元精败,基愈坏矣。所以不足以为基但精之逐于交感,年深日久,
恋恋爱根,一旦欲令不漏而且还气,得乎?此无基也。神之扰于思虑,时递刻迁,茫
茫接物,一旦欲令长而且还虚,得乎?此无基也。
古人皆言,以精炼精,以气炼气,以神炼神者,正欲为此用也,是以必用精气神
之三宝合炼,精补其精,气补其气,神补其神,筑而基成。唯能合一则成基,不能合
一则精气神不能长旺,而基即不可成也,及基筑成,精则固矣,气则还矣,永为坚固
不坏之基,而长生不死,证人仙之果矣。为世欲界而升色界之基者以此,为十月神定
者以此;而九十月不昏睡者,有此基也;十月不饮食不寒暑者,有此基也。
所以炼气而气即定,历百千万亿劫而绝无呼吸一息;炼神而神即虚,历百千万亿
劫而绝无昏迷一睡;亦不散乱一驰,与天地同其寿量者基此,与圣真齐真神通灵应者
基此。此所谓阳神之有基者,基成由于阳精无漏,而名漏尽通不燃无基也,即无漏尽
通矣。虽证入神通,不过阴灵之性,五通之果,宅舍难固,不免不于死此而生于彼。
若有秘授躲横生而择竖形者,犹且易性改名,虚负今生矣。
阴神何益哉!阳神之基可不筑之哉?可不急究之哉?也有以淫后败基者,反诳人
曰,采补筑基欺骗愚夫,共为淫乐。一遇淫媾,再精无不损者,气无不耗者,神无不
荡者,神无不荡者,基愈来矣。直误至于死,而后知被淫邪术假之勃正道,可不戒之
哉!
第二阶段: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是在修炼筑基的功夫收到效验,使人体在达到精气神三全的基础上,才
能入手修炼的更高一层次的功夫,是整个内丹修炼的关键。
筑基功只是打通任脉和督脉,并无药物,只是炼气而已,只是初级预备功,丹经
称之为道术。当精气神通过筑基补足,进入内炼的炼精化气阶段后的修炼方法,丹经
称之为仙术。
炼精化气阶段炼的药物是由人体的精气神三宝构成的。三宝之中犹以精为基础,
元精其本身虽然属于先天之物,但是也有少许杂质,必须与元气合炼,化为精气相合
之气,达到清纯,洁净无杂质后,才能顺利地进行运炼。这一阶段是合三为二的过程,
炼后只有神、气两种成分而构成大药,这一阶段古代炼丹家们认为须炼一百天才能形
成,故又称为“百日关”。又因为此阶段在得药后,气在任督二脉循环周流运行不止,
故又称为小周天或河车运转。
周天本来是古代天文学的术语,是指天文学家们在观测天象时,眼睛所看到的天
体上的最大的圆周。后来天文学家们又把这个圆周分为360.25度,太阳正处在这个大
圆圈上,每天向右移动一度,太阳移动一周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因此把太阳移动运
行一周称为大周天。在这个大圆周的两侧各有8度弧,叫黄道带。 在黄道带上排列着
二十八星宿,这些星宿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度移动一周,这叫做小周天。内丹家们概
括天人相应的观点,借用了天文学上“周天”这一术语,来比喻内丹术修炼的过程和
运转修炼内丹的模式。在气功学史上,首次应用周天一词的是后汉魏伯阳著的《周易
参同契》中,“关键有低昂兮,周天而奔走”。
周天一词,在古代许多经典著作里面又叫河车,所以大、小周天运转有时又被称
为大、小河车运转。《周易参同契》中有“五金之主,北方河车。”元代俞琰注:“
北方河车,即帝车也,以其随天河而轮转,故称河车,今天真铅生于水中,得真火锻
炼而出,则河车不敢暂留停,运行昆仑顶峰也”。
施肩吾著的《钟吕传道集》中说:“河车者,起于北方正水之中,肾藏真气,所
生之正气,乃曰河车”。《修真十书》卷一云:“一气周流谓之河车”。河车或者是
周天运转,实际上就是指真元之气在任督二脉循环周流,而运练成丹的功夫和过程;
是指真元之气由下丹田向下行,从会阴穴到尾闾关沿督脉上升,经过夹脊关至玉枕关,
经过百会穴来到印堂穴,下鹊桥沿着任脉下行至重楼,过黄庭一直返回下丹田的循环
不已的修炼运转过程。真元之气沿着这一循环路线运行一次为完成一次小周天运转或
河车运转。修炼此种功夫,可以“养阳炼阴”,“接引元阳”,“疏通气血”,“炼
补元神”。
在炼精化气阶段,小周天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意守腹部下丹田,以积气生精,使精
气神在丹田化合产生药物,并使药物在任督二脉循环,反复进行运转凝炼而成丹的。
药物是构成人体及人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即人体的精、气、神三宝,
它在内丹修炼的不同阶段又可分为外药和内药及大药。炼精化气初级运转时的精气神
三宝称为外药;当初级阶段运炼结束时被称为内药;内药和外药凝合进入炼气化神阶
段时称为大药。
活子时来时即外药生时,此时应用小周天火侯上摄泥丸,下重楼纳入丹田储存,
算是炼药一次。因为此药由外而转内所以称为外药,当外药按内炼标准运满三百次后,
才开始用丹功生内药。
内药的产生必须先运元神和运三百次的外药在下丹田交接后,才能够产生比外药
更精纯的内药。内药和外药凝合后,当有阳光三现,即眼前出现三次闪光的信号时,
即可止火,停止运炼,可转入炼气化神阶段,继炼而生成大药。
外药所以了命,内药所以了性,外药者,外夺造化,以复先天。内药者,内保本
真,以化后天。外药有作,小周天炼之;内药无作,元神寂照之,并不运转。《悟真
篇》中指出:“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田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
进行小周天的运转,开始于活子时(正子时为夜间11-1点,活子时为当有性冲
动之时,在男子为阴精勃起而不泄,在女子则是性旺盛而意不乱)。这是筑基炼已
纯熟后,静极之中全自动上真机,精气神发动,源头清,元精满。此时,必须把先天
元神凝入气动之处,即丹田,用元神去招摄所生之元精,并配以绵绵不断的呼吸,息
息归根,使神与精气渐渐熔合在一起,直到阴精自然缩尽。这就是调药,即神与精气
所混合的过程。
忽一日,于静定之中,自觉身心酥绵快乐,周身融和,阴精复又勃起,痒生毫窍,
周身自然端直,丹田之中暖信融融,呼吸顿断,神气犹如磁石般相翕,入于窈冥浑浊,
突又心觉恍惚,呼吸复起,这才是药产之真时,此时所产的药叫小药,又叫真种子。
小药是神与精气凝合的产物,那种把阳动之时的元精当作真种子来采封凝炼的方法是
错误的,也是不能凝炼成丹的。
小药(真种子)一经产生,即应及时采收,使之归入丹田。因为真种子所产生的
景象机动有时,不可轻易错过。
采取之法,如《圣道心传》中说:“后天活子时,急须下手,名曰铅遇汞生须急
采,使以手拿住龙头虎尾,紧缩谷道,挟起小腹,竖起脊背,双目上视泥丸,使其阴
火自息而升泥丸。”此种采取之法,乃是丹经中所说的“火逼金行”。火是指心,指
神,实际上就是指运用意念,金就是指肾中的精气。所以采药就是要加强意念的运用,
采药时除了意守泥丸宫外,一般还要配合运用“撮”,“抵”,“闭”,“吸”四字
诀,即撮提谷道,舌抵上腭,半目上视,鼻中呼吸,把将欲外驰的真种子牢牢固定在
丹田之中温养。
温养即是指用神光刻刻环报丹田中之真种子,意守,观想,须臾不离,用文火将
神气俱伏于气海穴,随后火逼金行,继进武火,使内气沿督脉而上行泥丸,自头顶而
下,接任脉用文火下归丹田。即周天运转是阳刚而后变为阴柔,经反复进行三百次运
转,达到矿尽金纯,丹成功圆,有阳光三现之验时,即要止火,炼精化气功成。即可
转入下一阶段炼气化神的修炼。
上面介绍的是传统内丹修炼,周天运转的功法中的一种正统的练功模式,从筑基
炼已纯熟后的一阳生,到行满三百次的周天运转,而止火成丹。其中要经过筑基炼已,
产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等步骤。整个过程,其中逐节稍有丝毫差错即不能结
丹,正如古人说:“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
这种正统的练功模式,从炼精化气(小周天),到炼气化神(大周天),最后炼
神还虚的阶段,全部功法炼成,大约需要十年的时间修炼,这类功法所结成的丹叫真
丹。
但是由于耗时太长,又加之规矩甚严,不能稍有差错,使人们很难炼之成功,正
如古人所说:“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为了适应众多的人修炼,内丹
家们又创立了另一类周天功法。此种功法,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大大降低,不如前者要
求严格,只是强调意念的作用,修炼这种功法所结成的丹被称为幻丹。称前面周天练
通以后为气通或经通,即经络周天,后面这种周天功法练通后被称意通,即意念周天。
《青华秘文》中说:“幻丹者,未静心时,遂采一阳”,“以欲念而交会阳生,
此幻丹之所以有了”。另据近代名医张锡纯的《哀中参西景》中说:“意通任督者”,
“当收视返听,一意凝神,以所吸之气归根,当其吸气下行时,即以意念默运行气,
转过尾闾,循夹脊而上贯脑部,略停一停,又乘气外出之机,以意送此气下归丹田。”
这种意通任督的练功方法不象前面所介绍的经络周天那样,依靠真气的自然运行,
而是利用意念的观想来完成的,即用意念观想丹田之气循着周天路线运转,并通过意
念与呼吸的配合来完成,这种意通周天的方法,需时短,见效快,练之同样能够取得
祛病健身和延年益寿的效果,易被大多数人接受,适合现代人修炼。
小周天是否练通,它的标准是在任督二脉上有气感产生。小周天练通以后,由于
任督二脉的接通,开辟了人体新的更为广泛的信息联系通道,使得人体各组织系统的
器官之间信息的联系加强,从而促进了人体内体液激素的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加强,
使人体的自动调节功能达到最佳状态,使得某些疾病有明显的好转以致祛除体外,使
得人体素质及智力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小周天的修炼可以防病治病,补益虚损,使人能够获得充沛的精力。《周
易参同契》中说,通过修炼周天运转可使人:“颜容浸以润,骨节亦坚强,排却众阴
邪,然后立正阳。”
第三阶段: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是在练通小周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修炼的一个阶段。此阶段将气与神合
炼,使气归入神中,此神与气合二为一之法也,炼精化气为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
中关依据古代练功家们认为须经十个月的修炼方可炼成,故炼气化神阶段又叫十月关,
以此比喻十月怀胎,孕育灵药。完成此阶段的修炼,即可命名使人返老还童,益寿延
年,并可随之自然出现某些功能。
炼气化神阶段内气的运行,不仅仅局限于任督二脉,也走人体其它经脉,故又称
为大周天。炼精化气讲活子时,而炼气化神讲正子时。
炼精化气是采外药进行小周天运转,使之进入丹田,经过上鼎泥丸宫,到下炉下
丹田而封存,是以上丹田为鼎,下丹田为炉,其中有时有间,有火有侯,有数有息,
有起有止,有动有静,犹如天体之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如《翠虚篇·金丹诗诀》中
说:“但守爻火三百刻,产成一颗夜明珠。”炼气化神是将鼎下移,以下丹田为炉,
中丹田内庭为鼎,运用入定之力使神与气密切结结相抱相融,以成大丹。通过丹药在
胸部中丹田和全身经络脏腑的反复运行和凝炼,最后结成大丹,可以祛病健身,延年
益寿,使人体内部各系统高度统一协调。此阶段炼成时会产生强大的气效应,既可用
于自己祛病强身,又可用于为别人诊病祛病。正如《黄庭经》中所说的:“皆在心内
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在修炼时,把炼精化气,小周天功满炼成的小丹运入胸部中丹田,使人体全身之
精、气、神皆汇聚于此,进行意守存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凝炼,便可产生小丹与
精气神混合凝炼融为一体,比小丹更为精纯的物质,即大药。把所产生的大药在中丹
田保存而不耗散,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温养,使其在全身各处经络及脏腑器官组织中运
行,通过不断的运行对其继续进行凝炼。当运炼到一定的程度,由量变到发生质变时,
即结成大丹,归于胸部中丹田。
当大丹将要产生时,人体会现六根震动的现象,即出现六种身心变化。这就是《
仙佛合宗语录》中说的:“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生风,脑后鹫鸣,
耳涌鼻搐。”就是说,在产生大丹时,身体会现丹田和两肾异常温热,眼内会冒出金
光,耳后会出现风吹动的声音,脑后会出现鹫鸣声,身体涌动,鼻子抽搐的六种现象。
当在大周天运行时,无论气走人体哪条经脉,都要遵循“阴经上行,阳经下行”
阴升阳降的十二经脉走向运行规律来运行。小周天的运行只有一种循环路线,而大周
天可以有多种循环路线,人体各处经脉都可以走,都要练通,才算大周天功成。练功
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遵循阴升阳降的原则来选择适合自己修炼的大周天循环路
线,要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
古代内丹家称大周天要修炼十个月方能炼成,但是这也非定数,由于每个修炼者
自身身体素质差异的不同,所以修炼成功所需的时间也就不同,并不是每个练功者都
要经过十个月才能成功。有不少人在短时间内即能炼成,许多梦密功学员和弟子在短
时间内即能炼成,许多梦密功学员和弟子在短时间内即练通了小周天和大周天,这就
是一个明证。
大周天练成的标志除了出现六根震动的现象以外,另一个标志就是在所运行的经
脉路线上有气感,练通大周天非一日可成,是慢慢在逐步形成的。内气在全身各经络
中的运行,也是由微到显,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慢到快逐步地变化,经过反复不
断的进行运行凝炼,最后才能达到意气相依,意到气到,气随意行,随心所欲,收发
自如的境界。
实际上,炼气化神的具体操作就是运用入定寂照之力使神逐步被孕育成长。炼气
化神,从有为向无为过度,寂观照,常定觉,做到一切归于自然,使神气得到凝炼而
结成圣胎,随后即可进入炼神还虚阶段。
第四阶段:炼神还虚
此阶段是在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炼所达到的境界,又称上关
或九年关。所谓九年关,并不是说炼神还虚阶段需要九年的时间,而是为了借用达摩
祖师面壁九年的典故,来比喻此阶段纯入性功,无动作可言,全凭修炼者悟性即全凭
心意用功夫,是内丹术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修炼者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
此阶段修炼常定常寂,一切归无,复归于无;一切进入虚空,十方圆明,返本归
源,明心见性,所谓“如来妙体遍河沙,万象森罗无碍遮,会得圆通真法眼,始知三
界是吾家”。纯入无为,圆通无百,四大皆空,得大解脱,达人类自由王国之境界。
《悟真篇》把此阶段比喻为:“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昏蒙,今朝唐莹照乾坤,
万象昭然准隐。”
炼神还虚阶段的修炼是通过不断地对头部上丹田的温养修炼,从而使其发生质的
变化。由于此时天目和百会穴打开,所以能够从宇宙空间中吸收个体所需要的各方面
多种能量和信息,使个体对自然界和社会及自我认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到此阶段可
产生五眼六神通等种种特异功能。能够高度地去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同时也能使
自然和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一定的变化。
到了炼神还虚无遮无碍,万象通明时的阶段,修炼者与天地合一,与宇宙同体,
是真正的天人相应,但此时神秘主义色彩及宗教幻想颇多,有很大的理想主义成份,
这也是一般不练功者所很难理解的真正原因。但是其中修炼者揶欲宇宙,控制自然,
人定胜天,用炼养方法来推延衰老,甚至长生在世的思想却是一种积极精神的表现,
实际上,要想去破泽人体生命科学的密码,探索人天奥秘,不达到此阶段,是无法进
行的,宇宙空间中的一切奥妙非进入此阶段才能够洞明。
由于练功是一种实践身心锻炼的方法,每个修炼者的身体素质,思想修养,个人
悟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练功的成效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每个练功者在练功的同时,
还要不断地加强对原理和其有关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提高悟性,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
修养,才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练功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身心锻炼方法,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阶段还有规可循,
有章可依,到了练神还虚阶段则主要靠自己练功中的亲身体验,和平时对基本知识的
掌握,理论修养和练功经验自己去把握。练功是以自我身心为实验田的内求法,个中
三味。特别是到了炼神还虚的高层次,只有修炼者自己才能体会。炼之久久,妙意如
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欲知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去品尝。只有达到炼神还虚
的阶段以后,才会实现修炼者生命的圆满。
三、性命双修
什么是性?什么是命?
《性命圭旨》中说:“性者,神之始也,神本于性,而性未始神,神所由以灵。
命者,气之始,气本于命,而命则未始气,气所由以生。”就是说性是神的先天生理
基础,命是气的先天生理基础。
明代陆潜虚的《玄肤论》云:“性则神也,命则精气也。”则把性命作为精气神
的代名词。
元代丘处机的《大丹直指》云:“性者天也,常潜于顶,故顶者,性之根也。命
者海也,常潜于脐,故脐者,命之蒂也。经于性在天边,命沉海底是也。”顶就是指
脑,指精神思维意识活动藏于脑。脐就是腹部肚脐,指呼吸自然太和之下沉坤腹,就
是从性命分别所在的部位而言。
但是内丹家们一般认为性即理性,命即生命。修性即修心,修命即养身。南宋白
玉蟾说:“神即性也,气即命也”。亦指炼心神为性,炼精气为命。清刘一明《悟真
篇著》云:“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盖金丹之道,为修性修命之道,修命有
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术延命也,无为之道者,以道全人形也。故金丹之道,
必先有为,于后天中返先天,还我本来命宝,命宝到手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
守一、行无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乘之妙道矣。”
对于性命的认识,三教都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在道家内丹派内,南派和北派的看
法也不尽相同。所谓性命观点不同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指,内丹应当从性功入手,还
是先从命功入手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先修性后修命。即先从头部特殊的部位以炼性
(神),还是先修命后修性,即先练腹脐特殊部位以炼命(精气)的问题。
主张先命后性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张伯端公元(981-1082),字严叔,号紫阳山
人,是道家南派的祖师,他博学多闻,广泛浩猎儒、释、道三教,而尤亲于道家,于
似梦非梦中遇仙师传授金丹之诀修练得道。他于宋熙宗八年写成了内丹经典著作《悟
真篇》,用三教一理的思想来阐述内丹修炼的理论,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后来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这五人被后
人尊称为南派五祖,因为张伯端是浙江天台人,故南派又称天台派。
南派主张先命后性的理由是: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也是构成神的物质基础。人出生以后为了应付和适应外在环境,使自己能够生存下来,
总要消耗精气。因此修炼内丹应当从腹脐部的特殊部位以炼精气着手。这一派的观点
对后世炼丹法的影响较大,后世有大多内练功法都是从腹部下丹田以炼精气着手的,
即先修命而后修性,命是基础是运用,命之不存,性将焉附。待命功练到一定基础达
到精气神三全时,再入手修炼性功。
主张先性后命的代表人物是丘处机,字长春,是道家北派创造人王重阳的弟子。
王重阳收丘处机、马丹阳、谭处瑞,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道,孙不二,七人为徒,
此七人被后人尊称为北派七真,号称全真七子,他们分别开创了全真七派,声势浩大,
其中以丘处机的龙门派最盛。
他们主张先性后命的理由是,性(神)来源于先天,本来是“炳然不昧敞”,也
就是常人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由于受后天俗务的纷扰,导致人之本性蒙
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先修炼性功,使“性体常明”,以尽先天之性,
同时,因为性(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应该以练意识为主导。因此,应该先练头部
特殊部位以练神,使明心见性,才能练出高功夫,才能练到内丹的高级层次,练性具
有一窍通,万窍通的威力,是开始练功的窍门和捷径。
丘处机说:“吾宗唯贵见性,百水火配合其次也”。  《碧苑坛经》云:“应识
命在性中,只以见性为主”。
关于性命之争论,清代的仇兆鳌在《悟真篇集注》里有记载:“北派起于丘处机,
其法先性而后命,南派起自张亚叔,其法先命而后性。”不过性命之说并不是为道家
所独有,儒释道各家都有自己的性命学说。比如儒学的“性善说”佛家的“佛性说”
等,张伯端所作的《悟真篇》带有三教一理的思想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内丹家们对内丹术的不断修炼,实践和总结,内丹学说逐渐
完善起来,对于性命之理,人们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人们逐步认识到精、气、神三
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是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人体生
命活动中精、气、神三者缺一不可,炼性(神)离不开炼命(精气),炼命也离不开
炼性,因而性命二者不可偏废执于一端,应该性命双修。
明代兰茂著的《性无风月通玄记》中指出:“论性命,要双修,将铅汞,两下投,
这消息,难渗透,修性即炼已,修命即还丹,心是神之舍,身是气之宝,命即气也,
修行之人,把身心混作一家,精气神打成一片,修命之能事备矣。”
《性命圭旨全书》:“神气虽有二用,性命则当双修也,唯贤人之学,存心以养
性,修身以立命,圣人之学,尽性而至命,谓性者,神之始,神本于性,而性则来始
神,神所由以灵命者,气之始也,气本于命,而命则来始气,气所由以生,身中之精
寂然不动。……,性命双修最为上乘法,号曰'金仙’”。
何谓之性,元始真知,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然
而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在天则谓之命,在人则谓之性,
性命实非有两,况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浑然合一者哉!
正如明代李攀龙在注解《入药镜》时说的:“性命初非是工门,当知性命互为根,
若能修性兼修命,方合金丹大道真。”
性命双修是练功进入高层次的一种境界,也是每个练功者在练中必须注意的一个
问题,通过性命双修去达到练功的高层次,求证自然大道,更是每个练功者所追求的
目标。
《慧命经》:“不识性命,则大道无成。”“是以至人,察乎动静之消息,合乎
心肾以并修,命者根于肾,肾动则水也;性者根于心,心动则火也;以火入水中,则
慧命而不外耗,以风吹火化成真神。”
古代内丹术的修炼,大都是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授其修炼过程及口诀,很少见之
于文字。即使有文字著作传世,也大都用隐语,假借,比喻的形式写成的,而谓之曰:
“天机不可泄也。”恐天机直泄。误传匪人之手,练成仙术,危害世间,遭受上天的
谴责,后人面对满篇的苦涩难懂的隐语,比喻,如见天书,无从下手,令人难以猜透,
非有明师指点,把某些隐语比喻挑明,方能了然于心也,方能入手修炼。
古人根据阴阳,五行,藏象,八卦等理论,认为性在五脏属心,在阴阳属阳,在
五行属火,五方属南,八卦属离;亦称性宫、玄头、性源、性灵等。认为命在五脏属
肾,在阴阳属阴,在五行属水,在五方属北,在八卦属坎;亦称命宫,命蒂等。对呼
吸称为风,如上文以风吹火,化而成真神“中风吹即调整呼吸,火化即是调心,所谓
性宫即是上丹田,命宫即是下丹田。
对性命双修一般的解释,就是通过上丹田与下丹田之性宫与命宫修炼,以求性命
相会,阴升阳降,取坎填离,以火煮水,水火相济,而使河车运转,气通周天,心肾
相交,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使神气合一而凝结成丹,从而达到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的天人合一的高深境界,练功一旦达到这一层次,全身会感到异常舒适,身轻体健,
有无限的快乐,可使人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增智开慧,并能随之产生种种特异功能。
从现代医学理论来看,命宫(下丹田)所在的生理部位,正是精囊,前列腺,和
女子卵巢,****等生殖器官所在的部位,也是人身之精气汇聚凝集之处,任脉,督脉,
冲脉三脉交汇的地方,通过对下丹田的意守存养,观想等的修炼,可以激发体内生命
能量物质精气神的凝聚,使下丹田产生良好的储能性效应、还可以调节与充实机体体
液的循环,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从而改善人的生理状况使人的机体发挥激能性
效应,使人体整体素质提高。
性宫(上丹田)是下丘脑和脑垂体所在的部位,下丘脑控制与调节植物神经的活
动,同时还控制与调节脑垂体的内分泌活动。并且能通过脑垂体去影响其它内分泌腺
的分泌情况,脑垂体乃是大多数内分泌腺的调节中枢,它能分泌出多种激素,尤其能
促进性激素的分泌情况。具有调节人体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功能,通过对
上丹田存想意守的修炼,可在功态下,激发人体内某些特殊的生命能量物质和特殊的
生命信息的凝聚,还可以通过调动下丘脑的功能,来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的不平衡状态,促使系统的生理变化,从而激发人体的潜能。这是我们对练功达到性
命双修以后,能产生某些超生理状态的特异功能现象的理解。
实际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对性功、命功兼修是很困难的,性命双修是练功者修炼到
了一定层次,有了一定的根基,身体素质的生理指标恢复到先天强健之时,才能性命
双修,没有“上根利器”的悟性和慧根是很难练成的,不是很容易就能达到的境界。
也有的人可能认为练功只要能治病强身,延年益寿就可以了,单练命功把身体练
好就行了,何必性命双修。当然,人各有志,不能相强,没有下里巴人,也就显示不
出阳春白雪的高雅。我们主张练功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去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消极自利
地独善其身,而应该在提高自己身体素质,使自己在身体恢复健康的基础上,去方便
别人,帮助别人,自渡渡他,自利利人。在渡好个人的情况下,去积极地兼善天下造
福人类,应该积极地向练功的高层次修炼,通过性命双修,达到明心见性,天人合一
的高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更多的人服务,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发挥人应有
的作用,尽到人应尽的责任,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达到人生的目标。只有到了高层次,
才能如实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才能把握自然规律改造世界,改善自己,从而使人类社
会走向美好和谐的自由王国。
有些练功者,不能对性命双修正确理解,命功实际上是肉体上的功夫,是锻炼身
体祛病健身的功夫,练之可以很好地提高人体的身体素质,是性功的基础,一般地身
体差或年老体弱者,应先从命功练气强身,达到身心统一后再改练性功,遵循顺其自
然,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从命功入手,命功练好后,由命介入性。
对青少年或身体素质较好者,可以直接由性功入手。归根到底地说,性者元性,
元神也。性功是以元神为主的,是炼神的功夫,超出肉体以外而在识觉上下功夫,练
的是先天意识,是神。性功最主要的修持方法,就是元神自觉观照。因为性功是由元
神来做主导,是元神主导和指挥下进行的功夫,如果元神不出现,性功根本无法修持。
所以身体素质差的一定要先从命功入手,把自己身体素质提高到元神出现的生理指标,
元神出现的特征是:全身气感消失,进入一种高度深细的气功状态,可出现胎息状态,
可出现无念(无杂念),“息注”(没有呼吸、体呼吸),甚至“脉住”(脉搏跳动
微弱,似停止)的现象,并伴有脑中放光,耳内闻声,下丹田不停地旋转,会阴与囟
门会同时自动强烈地内吸等现象,到了这时,就可以进入性功阶段,而性命双修了。
性功的修持方法,即没有固定的功法,也没有一定的形式,它是在每天定时修炼
命功的同时在每天24小时的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时时处处都要留有一念,保持元
神的自觉观照寂而常照,要达到万念俱寂,一灵触觉的境界,才合性功之要求。要把
自己心境敞开,超出到体外,进而扩充到天地之间,扩展到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最
后与整个宇宙空间契合,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之境界。在无比宽阔的心境里,细细
地对元神观照。当有杂念或有情绪波动产生时,不可执着迷惑随波逐流迷失自性,也
不能用意念强制地把它除灭压抑,此时,应提起正念,正觉,使之自然而然地消失,
而平静下来,在没有杂念时,也应该继续观照,不得稍有走漏忘失,不论顺境逆境,
都要保持正念正觉,勿忘物助。
元神活泼灵动而又好清好静,情趣高雅脱俗,不受世俗恶习的丝毫污染,而超然
世外。在日常生活中,修炼者利用识神来待人接物,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纷繁世事,
思考问题,谋划,考虑事情,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又要保持对元神的照顾体
贴关心,爱护,使元神自觉自主,观照超脱,而又不受日常生活的丝毫影响,在正智
融融,意念的协调下,使元神和识神友好协作,互相配合,平等共事,互相无阻无碍,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真正认识自我,明心见性,走向美好自由王
国。对于个中具体感受,只有通过练功者自己去亲自实践和体验。这里再说“如人饮
水,冷暖自知”。“欲知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去品尝”。
有些练功者,没有性命双修的体会,容易产生一些错觉和误解。盲目认为动功就
是命功,静功就是性功,或者意守下丹田是命功,意守上丹田是性功,所以认为动静
结合或上下丹田合练就是性命双修。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点。要知道性功和命功的区
别并不在于功法的动、静、意守丹田部位的上下,性功并不完全限于静坐专修,也采
用“动中炼性”的动功,更主要还在于每天24小时之内,不管行住坐卧,一举一动,
应接事物之中,随时随刻地进行磨炼和修持,以达修性之目的。
现在流传的大部分功法大都属于命功的范畴,意守上下丹田,其作用虽有不同,
但一经意守,即非性功。因为性功纯属是在元神主导下,超出后天意识及肉体在视觉
上做功夫,意守丹田及身上其它部位,仍是后天识神主导,在肉体上做功夫,练的是
气而非神。现流行的静功大都属练气层次。外静而内动,非性功也,修炼者不可不明
辨之。
下一篇:第九章 梦密功德
内丹术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养生术。它是用人体做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为对象,运
用意念,经过一定的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一种手段,道
家的养生,以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为最终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要经过长期的修炼实
践才能达到。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是不可能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的。
道门中人常说:“知道易,行道难,坚持行道更难。”另外内丹术的传承,历来都是
言传口授,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进行。道门中人常言:“道不言道,道不外传。”因
此,内丹术修炼的方法很少写成著作问世,即使记录成文字,也是采用大量的隐语和
比喻,现代人读来如在迷雾之中。为了方便大家的修炼实践,我们在本章中就内丹术
的基本知识,修炼方法及进程,用现代语言,做一详细论述。
一、精气神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
气、神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内丹
术修炼的原材料。《太平经·令人寿治平法》中说“故人欲寿者,当爱气养神重精也”。
1、精
《管子·内与》中说:“精者,气之精华者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
“夫精者,身之本也。”柳华阳在《金仙证论》中指出:“精为万物之美,即养身立
命之至宝”。“人有其精则生,人无其精则死,所以精者,即性命之根源”。可见精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的根本。
根据其来源,精又可以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根据其作用,可分为
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但先天之精不等于生殖之精,后天之精不等于脏腑之精。因为
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都来源于先天而又滋养于后天,并且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先天之精又称元精。人在母体孕育时最先生成的是先天之精--元精。它禀受于父
母,来源于称天的精气,能够繁殖后代。所以又是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是指水谷等营养物质,经过脾胃的运动、升降,消化吸收后而生成的
精微物质。这些精微物质分别贮存在五脏六腑,所以又叫脏腑之精。人体之精。以肾
为藏精之要处,肾为先天之本,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能力
和身体的健康状况。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创造物质基
础,奠定了能级,又叫慧根。先天之精越是充盈,慧根能级就越高,先天基础就越牢
固,练功就越容易成功,如果先天之精不足,就只有通过进食水谷,经过脾胃的消化
和吸收不断地进行补充。
另外,保精、固精也是充养先天之精的一种有效手段,《太阳子》中指出:“养
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而少病。”防漏对于保精
是很重要的,“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益精能生气,气能和神,
营卫莫大于此。”
另外修炼梦密功也是一种补充先天之精的方法。修炼梦密功,可以快速疏通全身
经络,广采天地之精气,使宇宙自然之精微物质进入体内,来补充先天精之不足。通
过修炼很快可达到天人合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自身磁场与大地共振,人的
潜在功能很快就能开发出来。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的作用。比如饮食进如胃
中,经过胃的消化和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心输送到全身各经脉之中,再通过肺的宣
发作用,而输送全身各处,从而起到滋养全身的作用。
精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精足则人体生长发育良好,精少则人体发育不
良。通过练功,可以培育精气,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精和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精也可以转化为气,气也可以转化为精,
以保持生命活动的需要,练功就是运用精与气的这种相互转化作用,来练气化精,练
精化气,使人体生命活动更旺盛。
生理之气贵和。而精则越充足越好,没有听说因精足而致病的。对精要善于蓄养,
不宜过分耗散。古代练丹家认为,精的衰朽,可导致人体的衰老。精的旺盛可以导致
人体延年益寿,精是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富有青春活力的基础。元精和元气,气和神凝
合,就会结合成为内丹。
2、气
中医学认为气指的是人体呼吸之气,也就是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以及体内流动
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脏腑之气和水谷之气等。
在道家养生学中,认为气可分为禀受于先天的元气和得之于后天的呼吸,饮食营
养物质之气。
在古代文献,先天之气被写作“  ”以示与后天之气的分别。《金丹四百字·序》
中说:“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
元气形成于受胎之前,先天之气烟烟蕴蕴,生于无形,即先天祖气,这先天元气,
在人出生之后,即落丹田,司理后天的呼吸之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元代混然子王道渊称:“神仙修炼,只是采取先天一气以为丹。后天之气者,乃
一呼一吸,一往一来,内运之所,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吸则龙吟而云起,呼则
呼啸而风生,绵绵若存,归于祖气,内外混合,结成仙丹。”
气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写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医门法律》中又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气者人生之根本也,人之有生,则全赖此气。气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的气化作用:
是指精气神等体内精微物质,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
《太平经·附录》说:“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
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胆”。《东垣十书·省言》亦说:“气乃神之
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
这些都说明了精气神通过气化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
(2).气的升降出入作用:
气的运动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但是可以把这些变化归纳为升、降、出、
入四种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这一旦停止,就意味
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
《素问·六维旨大论》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
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升或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清
楚地说明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气的升降主要是指自身内部的自我调整,出入则是指自身内部与外部环境所进行
的交换。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激发和推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可是只有在以脏腑
为中心的这种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表现。
实质上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反映。气的升降出入是一
个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
而是各有侧重,但以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
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协调平衡人体各种功能的
一个重要环节。
(3).气的推动作用:
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运输,布输,布散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的作
用。
通过练功,能有效地增强气的这种推动作用。通过练气和养气的结合,可以使内
气充足。通过运气,能够打通人体的阻滞部位,意到气到,气行血行,使血、津、液
等运行通畅,解除血瘀滞水湿停滞,增强机体的生命活力。
(4).气的固摄作用:
气的主要表现在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有防止其流失的作用。
固摄血液并使其循脉而行,防止逸出脉外。固摄津液,控制其分泌排泄量,防止
无故流失。气的固摄作用还表现在输布、排泄与防止无故流失两方面。由于输布,排
泄两方面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正常的运行,分泌和排泄,从而维持人的器官和肌体的
正常功能。
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气一方面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和
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可固摄体内的液态物质,防止无故流失。由于两
方面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气对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泌,排泄的调节和控制。
这是人体正常的血液运行和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5).气的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表现在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气的防御作用如果减
弱,会使外邪得以侵入,导致机体生病,气的防御作用还能大大地增强人体抵抗击打
的能力。
(6).气的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表现在能使人体的体温维持恒定;能使各脏腑经络在气的温煦作用
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能使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下沉的
循环运行。通过练功能使气的温煦作用增强,而出现丹田发热和肢体温暖等现象。
人体之气,从整体上说,是由先天之精气,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水谷之精气)和
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的,
但具体来讲又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如下几种:
第一,元气:又叫真气,是体内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第二,宗气:是聚于胸中,上注于心肺之中脉,下注于丹田而行于足,具有同呼
吸、行气、行血、发声音、明视听、适寒温等作用的气。是由自然呼吸入肺的清气与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组成。
第三,营气:是气与血共行于血管中的气。其营养丰富又称营气。它与血关系密
切相关,不可分离,常以营血并称。其主要来源于水谷精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营
养全身,它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血液两个方面。
第四,卫气:是行与脉处,具有护卫肌表,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作用的气。
3、神
中医学认为神是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神是人体生命的主宰,
内脏功能的反映。神由先天之精生成,并由后天之精气所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神的
功能。
《素问》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其中神、魄、魂、
意、志只是中枢神经活动现象对五脏的不同反映。实际上,它们都是由心(大脑)所
主宰的,神在人体中居于首要地位。
道家养生学认为,神有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两类,先天之神称为元神,后天之神
为识神或欲神。养生术重视对元神的修炼,“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
“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是也,欲神者,气之
禀性也。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形成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性存焉”。修炼
就是逐步恢复和助长先天的元神。
人之神生而有之,《灵枢·本神篇》中指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
之神”。神也要依靠后天水谷之气的濡养,《灵枢·平人绝谷篇》:“故神者,水谷
之精气也”。由此看来,神不是凭空而产生的,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神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主宰。人们的一切生命活动无不受大脑思维意识的支配。神是人的大脑思维意
识,及一切生命活动的表现。
《赤枢·千年篇》:“百光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层而终矣”。《素问·
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倡,失神者亡。”由此看来,神与形俱是生命活动的象征。
“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宅。神去则宅空,形去则神无居。”
练功要特别注意练神,养神。“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岁意
平,百岁皆宁,养生之本也。”养神的关键是凝神,凝神专注,心神集中,排除杂念,
守住一窍,不散乱,不昏乱,寂寂惺惺,修止修定,眼不观,鼻不嗅,耳不听,胸无
思,心不烦,乃是养神之道。
养神有助于养气,养气又可以有助于养精。养精养气,须先养神,净化心灵。神
凝则心安,心安则气升。
元神同于现代神经生理学中的潜意识,现代神经学认为人的全部精神活动,可分
为四个层次:
(1).生理反射层: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的神经生理活动等。
(2).感知层:中枢神经的各种分析器官对身体内外事物的感知和分析。
(3).意识层:意识层是由生理反射层和感知层所引起,而又反过来影响这两个
层次的功能。意识层是建立在反射层和感知层的基础之上,把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分
析综合,抽象出概念。因此意识层是有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的功能。
(4).潜在意识层:又叫本体意识,自我意识和潜意识。它是人体整个精神活动
的最深层。在一般情况下,它被意识层的意识活动所覆盖淹没,只有在意识活动停止
的时候,才显露出来。它不借助概念活动。故无分析,无概念,直接与内外信息结合,
并作出最利于人身的反应。
识神大致相当于现代神经生理学的前三个层次,元神则相当于潜意识层。元神在
一般情况下不显露出来,只有在意识清静无为的高度入静状态,才能露出元神之性。
识神是人出生之后,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逐步产生的神,即认识之神,
又称为欲神,有为之神,元神是在清静无为的状态下,才显露出来的圆满无碍的大
智 大慧,识神则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当元神显露时,往往能产生一些超出常态的特异功能和特殊体验。比如这时能够
感知一些常态下,不能感知的事物,能完成常态下不能完成的工作。并能迸发出创造
的火花。使自我身心处于一种和谐愉悦欢快美妙的状态之中。
元神显现时的这种超常功能和体验,和醉心于某种创作活动,进入最佳创作境界
时的情况是相类似的。当对事业如痴如醉的研究者,进入最佳状态时,支配他的已经
不是预先规化的既定目标和以前掌握的原则、理论和观点,而是一种直感的、忘我的,
自然而然地涌现而出的创造精神。这是脱离了那些既定目标,原则,观念,理论的束
缚,把它们化成了整体的、综合的,有序的而又自然涌现的一种创造精神,这时,所
产生的成果,是出人意料的。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科学家,都是通过这种状态完成了重大的科学发明、科学实
验和科学理论学说。文学家们在这种状态下完成了神来之笔,画家在这种状态下完成
了传世名作。文学家们称之为灵感,心理学上叫做直觉智境,在气功学上叫灵光一现,
无为无不为。
4、精、气、神的关系
精、气、神三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精
中生气、气中生神”、“精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精在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
故人能长寿者,乃当爱气、养神、重精也”。
概括地讲,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导,三者同处在一个统一整体之中,“
神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宝,形者神之宅”。
精气神的相互转化是维持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形式,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精和气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谓,“人无气则死”
,“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这说明精与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精生
气”、“气化精”。气赖精以产生,精又可以转化为气。练功就是通过意识和呼吸的
训练而积气生精和练精化气。通过练功,促进精气的相互转化,从而更好地发挥精和
气的作用。
“两精相搏谓之神”,“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
精夜相成,神乃生”。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些都足以说明神是由精和气产生的,
所谓“人有气则生气绝则神亡”。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生死存亡的决定作用。
二、丹田与内丹术
1、丹田
古代养生家们认为,丹田是人体中内炼修持的重要部位;是聚集真气,炼养精气
神,使之凝聚成丹的部位;是养生家们炼丹、结丹、存丹的地方。就好象农民种庄稼,
把种子播放于田中,种子经过水土的滋润,阳光的温养,自然会发芽,成长,结实,
成熟时期,所以叫丹田。
丹田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王子乔碑》,其中有“覃思以历丹田”。《老
子铬》中还载有“存想丹田”等句。
到了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将丹田区分为上、中、下三处。“一有姓
字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官金阙中
丹田也,或在人之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
《云笈七签·卷十八,老子中经》云:“丹田者,人之根也,精神之所藏也,五
气之元也。赤之府,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主生子,和合阴阳之门户也,在脐
下三寸附着脊膂两肾根也。丹田之中,中赤,左青,右黄,上白,下黑,方圆四寸之
中。所以在脐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故曰四寸。”
后世内丹家们对丹田的部位,都有自己的认识,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练功时所存想
的丹田部位,而且给它编造许多别名,来迷惑于人,使人无法捉摸猜透,对于自己存
想的丹田部位及作用都在各门派内密传,从不外泄。
虽然这样,各个门派所存想的丹田位置都大同而小异,只不过是自己所用的名称
和炼法与众不同,各个门派都有自己所独到的地方。现在一般的都认为下丹田在肚脐
(神阙),中丹田在膻中,上丹田在印堂穴。下丹田重精,中丹田重气,上丹田重神。
在上、中、下三个丹田之中,下丹田最为重要,它在脐后肾前,腹部的正中央,
乃命宫之所,男子以藏精,女子之所养胎之处,是任督二脉呈十字交会的地方。又集
中有关元,气海和命门等穴位,是聚集,运转和储存人体精气神的地方。所以古人又
称下丹田为“性命之祖”,“藏精之府”,“生命之源”,“呼吸之门”,“神气归
藏之府”,“五脏六腑之本”等。
中丹田是藏气的地方。《金丹四百字·序》曰:“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
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胎亦在此亦矣,脱体亦在此矣。”由此看来,中丹
田乃是内丹修炼过程中的重要处所。
上丹田在头部,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是藏神上府,是内丹修炼至炼神还虚阶段的
时候,阳神上迁所居住的地方。乃性宫之所,是练功练出神通并开发智慧的部位。
2、内丹术
内丹术就是古代内丹家们把自身做为炉鼎,以精气为药物,神为运用,经过一定
的练养方法和步骤,而使精气神在人体之内某一部位凝聚成丹,从而达到祛病健身,
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进而羽化登仙的、美好的愿望的一种练功方法。
由此看来,内丹术是道家的一种养生术。其名始见于隋唐时期,此时正是外丹术
逐渐衰退,内丹术逐渐兴起而盛行于世的时候。它起源于传统的守一、坐忘、行气,
导引,吐纳等术。
内丹术的祖师,大都认为是吕洞宾,吕氏山西永乐人,据传其在六十四岁时,游
终南山,遇钟汉离授以金丹大道。施肩吾著的《钟吕传道集》详细地记载了钟吕丹法
的内容,成为后世道家各派内丹术的中心。
内丹家们认为,从混沌无形无象的道,生出真元之气,真元之气又分化为阴阳,
阴阳再化生成为三,三再衍生为芸芸万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的过程,是
为顺行,是有生有成,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而内丹术的修炼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即
炼精化气,合三(精气神)为二;炼气化神,合二(气神)为一,(神);炼神还虚,
一归于无极(道),从而达到人类重返本源,长生在世的美好梦想。这就是内丹家们
顺则生人生物,逆则生仙成佛的理论根据。
内丹家们修炼内丹所采用的精、气、神,不是后天的精、气、神,而是要用人体
先天秉赋的元精、元气、元神、是先天之精、气、神、其中精是物质基础,气是动力,
神是主宰。即以神驭气,以神炼精,性命双修是其修炼的核心,长生不老是其修炼的
目的。所谓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于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
外一道。
内丹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在《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中说:“借外丹力修内丹,
欲安众生先自安。”但是内丹术的源泉,可以追逆到汉代,在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
参同契》这部被后世称为“万古丹经王”的著作中,已经有了非常深奥的内炼思想,
由它再向上还可以追逆到先秦道家的古典著作中关于气功方面的理论叙述。
但是在隋唐以前的古典著作里面,虽然有许多对内丹修炼方面的叙述,但是并没
有被冠以内丹一词。只是到了隋唐之际。内丹术才逐渐被社会上众多的修炼者所知晓。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研讨内丹术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著名的有钟汉离,吕洞宾,陈抟
等,他们为内丹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大大地丰富了内丹术修炼的实践
经验,对内丹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了宋元时期,内丹逐渐取代外丹而盛行于社会,并发展形成了以道家南派和北
派为主体的宋元内丹派,成为我国古代气功史上最重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流派。
原始的内丹术是古代道家内丹修炼者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是其中许
多方面具有某些神秘主义的迷信色彩和糟粕,含有许多非科学的成份,不能为现代多
数人所接受,也不能适应当今气功事业的发展,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修炼,要持辨证
态度,吸其精华,剔其糟粕。
内丹术的精华部分,是古代内丹家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努力
在研究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和人体潜能作为主要
目的,从而去探索人体生命科学的奥秘。由此可见,内丹术在神秘主义色彩的笼罩下,
却包涵着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探索人天奥秘的宝贵经验,里面埋藏着大量的
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和开采的宝藏。
内丹术虽然流派繁多,各派的炼养部位,功法,理论也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功法
的修炼过程及步骤却都有着相同之处,因为他们练功所希望的鹤发童颜,益寿延年和
达到长生不老的练功目的是相同的。还有就是他们炼养的对象和所用的原材料也是相
同的,那就是人体自身的精气神。
精、气、神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后天之精乃是指交合之精,气是指人体呼吸之气,
神是指思虑之神;先天的精、气、神又称元精、元气、元神,元是指人体处在婴儿状
态时,未被环境和后天意识干扰和污染的清净状态。在人体内先天和后天的精气神是
同时存在的。各派功法都是通过压制后天来恢复先天的本来面目,最后凝炼成丹。这
个过程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筑基
筑基是进入修炼之门的基本功,是内丹术修炼的第一阶段,重在填补内丹修炼者
自身的亏虚。
古代内丹家们认为,人自出生后,从婴儿状态逐渐长大成人以后,大都心力劳累,
身心交瘁,精气神都有不同程度的耗伤,因而人体的元精、元气、元神也多有亏损,
所以要修炼内丹,必须通过练功来弥补这些亏损,达到精全、气全、神全三全,基础
牢固后才能进入正式的内丹修炼。
修炼内丹就如同建阁造屋,必须先把基础筑牢后,才能在基础上竖柱安梁,砌砖
盖瓦。如果基础不牢固,一切都是空想,无异于沙滩上筑高楼。
修炼内丹是以自身机体为基础,在身体不符合条件,没有达到精、气、神三全之
前,必须通过练功把身体加以修复,补益,舒通经络、祛病健身,达到精气神充足,
补足自身亏虚以后,才符合修炼内丹的初步要求,才能进入内丹术的正式修炼。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生活经历,年龄,身体素质各方面的不同,
自身的亏损情况也就不一样,所以筑基入手的功夫也就有所不同,一般地如童真之体
及少年,他们先天一点灵光未破,身体基础牢固,元精、元气、元神充足,所以他们
不用做筑基的功夫,就可以直接入门去修炼金丹大道,这是童真及少年练功见效快的
真正原因。那些年龄大,已婚的人,由于长年劳累,身疲力竭或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先天一点灵光已破,先天之童真已亏,所以必须先修炼筑基炼已的功夫,来填补自身
的亏虚,通过练功把身体练好以后,才能再去修炼金丹大道,返老还童。
筑基又称为“炼已”,“已”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自己之说,炼已就是炼自身
之精之神,把基础打牢,另一种含义就是指心意,或念头,炼已就是排除杂念,一心
练功,由此看来筑基,炼已的功夫练好,才能练好以后的功法,因为筑基炼已的功夫
是修炼内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
实际上,练筑基已就是为了调动人体自身的生命潜力,从而使精神能够支配肉体,
使意念能够控制神经,以达到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目的。
现在流传的大部分功法,大都是筑基炼已的方法,对维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
提高身体素质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这些功法大都是有为之法,不宜朝秦暮楚,频频
改换,不然就好象小学而频频转学,既不见升入中学之期,又空耗时间及钱财精力,
得不偿失。应该坚持一种功法修炼,以使自己更快地收到效益,而进入内丹术正门修
炼,以免延误了升入中学、大学的时间。
明代伍守阳的《天仙正理直论;炼已直论第二》:
冲虚子曰:修心而始曰筑基。筑者,渐渐积累增益之义,基者,修炼阳神之本根,
安神定息之处所也,基必先筑者,盖谓阳神即元神之所成就纯全,而显灵者,常以精
气而为用。精气旺,则神亦旺而法力大;精气耗,则神亦耗而弱,此理所以如是也。
欲得元神长住而长灵觉,亦必精气长住而长为有基也,自基未筑之先,元神逐境
外驰,则元气散,元精败,基愈坏矣。所以不足以为基但精之逐于交感,年深日久,
恋恋爱根,一旦欲令不漏而且还气,得乎?此无基也。神之扰于思虑,时递刻迁,茫
茫接物,一旦欲令长而且还虚,得乎?此无基也。
古人皆言,以精炼精,以气炼气,以神炼神者,正欲为此用也,是以必用精气神
之三宝合炼,精补其精,气补其气,神补其神,筑而基成。唯能合一则成基,不能合
一则精气神不能长旺,而基即不可成也,及基筑成,精则固矣,气则还矣,永为坚固
不坏之基,而长生不死,证人仙之果矣。为世欲界而升色界之基者以此,为十月神定
者以此;而九十月不昏睡者,有此基也;十月不饮食不寒暑者,有此基也。
所以炼气而气即定,历百千万亿劫而绝无呼吸一息;炼神而神即虚,历百千万亿
劫而绝无昏迷一睡;亦不散乱一驰,与天地同其寿量者基此,与圣真齐真神通灵应者
基此。此所谓阳神之有基者,基成由于阳精无漏,而名漏尽通不燃无基也,即无漏尽
通矣。虽证入神通,不过阴灵之性,五通之果,宅舍难固,不免不于死此而生于彼。
若有秘授躲横生而择竖形者,犹且易性改名,虚负今生矣。
阴神何益哉!阳神之基可不筑之哉?可不急究之哉?也有以淫后败基者,反诳人
曰,采补筑基欺骗愚夫,共为淫乐。一遇淫媾,再精无不损者,气无不耗者,神无不
荡者,神无不荡者,基愈来矣。直误至于死,而后知被淫邪术假之勃正道,可不戒之
哉!
第二阶段: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是在修炼筑基的功夫收到效验,使人体在达到精气神三全的基础上,才
能入手修炼的更高一层次的功夫,是整个内丹修炼的关键。
筑基功只是打通任脉和督脉,并无药物,只是炼气而已,只是初级预备功,丹经
称之为道术。当精气神通过筑基补足,进入内炼的炼精化气阶段后的修炼方法,丹经
称之为仙术。
炼精化气阶段炼的药物是由人体的精气神三宝构成的。三宝之中犹以精为基础,
元精其本身虽然属于先天之物,但是也有少许杂质,必须与元气合炼,化为精气相合
之气,达到清纯,洁净无杂质后,才能顺利地进行运炼。这一阶段是合三为二的过程,
炼后只有神、气两种成分而构成大药,这一阶段古代炼丹家们认为须炼一百天才能形
成,故又称为“百日关”。又因为此阶段在得药后,气在任督二脉循环周流运行不止,
故又称为小周天或河车运转。
周天本来是古代天文学的术语,是指天文学家们在观测天象时,眼睛所看到的天
体上的最大的圆周。后来天文学家们又把这个圆周分为360.25度,太阳正处在这个大
圆圈上,每天向右移动一度,太阳移动一周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因此把太阳移动运
行一周称为大周天。在这个大圆周的两侧各有8度弧,叫黄道带。 在黄道带上排列着
二十八星宿,这些星宿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度移动一周,这叫做小周天。内丹家们概
括天人相应的观点,借用了天文学上“周天”这一术语,来比喻内丹术修炼的过程和
运转修炼内丹的模式。在气功学史上,首次应用周天一词的是后汉魏伯阳著的《周易
参同契》中,“关键有低昂兮,周天而奔走”。
周天一词,在古代许多经典著作里面又叫河车,所以大、小周天运转有时又被称
为大、小河车运转。《周易参同契》中有“五金之主,北方河车。”元代俞琰注:“
北方河车,即帝车也,以其随天河而轮转,故称河车,今天真铅生于水中,得真火锻
炼而出,则河车不敢暂留停,运行昆仑顶峰也”。
施肩吾著的《钟吕传道集》中说:“河车者,起于北方正水之中,肾藏真气,所
生之正气,乃曰河车”。《修真十书》卷一云:“一气周流谓之河车”。河车或者是
周天运转,实际上就是指真元之气在任督二脉循环周流,而运练成丹的功夫和过程;
是指真元之气由下丹田向下行,从会阴穴到尾闾关沿督脉上升,经过夹脊关至玉枕关,
经过百会穴来到印堂穴,下鹊桥沿着任脉下行至重楼,过黄庭一直返回下丹田的循环
不已的修炼运转过程。真元之气沿着这一循环路线运行一次为完成一次小周天运转或
河车运转。修炼此种功夫,可以“养阳炼阴”,“接引元阳”,“疏通气血”,“炼
补元神”。
在炼精化气阶段,小周天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意守腹部下丹田,以积气生精,使精
气神在丹田化合产生药物,并使药物在任督二脉循环,反复进行运转凝炼而成丹的。
药物是构成人体及人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即人体的精、气、神三宝,
它在内丹修炼的不同阶段又可分为外药和内药及大药。炼精化气初级运转时的精气神
三宝称为外药;当初级阶段运炼结束时被称为内药;内药和外药凝合进入炼气化神阶
段时称为大药。
活子时来时即外药生时,此时应用小周天火侯上摄泥丸,下重楼纳入丹田储存,
算是炼药一次。因为此药由外而转内所以称为外药,当外药按内炼标准运满三百次后,
才开始用丹功生内药。
内药的产生必须先运元神和运三百次的外药在下丹田交接后,才能够产生比外药
更精纯的内药。内药和外药凝合后,当有阳光三现,即眼前出现三次闪光的信号时,
即可止火,停止运炼,可转入炼气化神阶段,继炼而生成大药。
外药所以了命,内药所以了性,外药者,外夺造化,以复先天。内药者,内保本
真,以化后天。外药有作,小周天炼之;内药无作,元神寂照之,并不运转。《悟真
篇》中指出:“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田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
进行小周天的运转,开始于活子时(正子时为夜间11-1点,活子时为当有性冲
动之时,在男子为阴精勃起而不泄,在女子则是性旺盛而意不乱)。这是筑基炼已
纯熟后,静极之中全自动上真机,精气神发动,源头清,元精满。此时,必须把先天
元神凝入气动之处,即丹田,用元神去招摄所生之元精,并配以绵绵不断的呼吸,息
息归根,使神与精气渐渐熔合在一起,直到阴精自然缩尽。这就是调药,即神与精气
所混合的过程。
忽一日,于静定之中,自觉身心酥绵快乐,周身融和,阴精复又勃起,痒生毫窍,
周身自然端直,丹田之中暖信融融,呼吸顿断,神气犹如磁石般相翕,入于窈冥浑浊,
突又心觉恍惚,呼吸复起,这才是药产之真时,此时所产的药叫小药,又叫真种子。
小药是神与精气凝合的产物,那种把阳动之时的元精当作真种子来采封凝炼的方法是
错误的,也是不能凝炼成丹的。
小药(真种子)一经产生,即应及时采收,使之归入丹田。因为真种子所产生的
景象机动有时,不可轻易错过。
采取之法,如《圣道心传》中说:“后天活子时,急须下手,名曰铅遇汞生须急
采,使以手拿住龙头虎尾,紧缩谷道,挟起小腹,竖起脊背,双目上视泥丸,使其阴
火自息而升泥丸。”此种采取之法,乃是丹经中所说的“火逼金行”。火是指心,指
神,实际上就是指运用意念,金就是指肾中的精气。所以采药就是要加强意念的运用,
采药时除了意守泥丸宫外,一般还要配合运用“撮”,“抵”,“闭”,“吸”四字
诀,即撮提谷道,舌抵上腭,半目上视,鼻中呼吸,把将欲外驰的真种子牢牢固定在
丹田之中温养。
温养即是指用神光刻刻环报丹田中之真种子,意守,观想,须臾不离,用文火将
神气俱伏于气海穴,随后火逼金行,继进武火,使内气沿督脉而上行泥丸,自头顶而
下,接任脉用文火下归丹田。即周天运转是阳刚而后变为阴柔,经反复进行三百次运
转,达到矿尽金纯,丹成功圆,有阳光三现之验时,即要止火,炼精化气功成。即可
转入下一阶段炼气化神的修炼。
上面介绍的是传统内丹修炼,周天运转的功法中的一种正统的练功模式,从筑基
炼已纯熟后的一阳生,到行满三百次的周天运转,而止火成丹。其中要经过筑基炼已,
产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等步骤。整个过程,其中逐节稍有丝毫差错即不能结
丹,正如古人说:“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
这种正统的练功模式,从炼精化气(小周天),到炼气化神(大周天),最后炼
神还虚的阶段,全部功法炼成,大约需要十年的时间修炼,这类功法所结成的丹叫真
丹。
但是由于耗时太长,又加之规矩甚严,不能稍有差错,使人们很难炼之成功,正
如古人所说:“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为了适应众多的人修炼,内丹
家们又创立了另一类周天功法。此种功法,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大大降低,不如前者要
求严格,只是强调意念的作用,修炼这种功法所结成的丹被称为幻丹。称前面周天练
通以后为气通或经通,即经络周天,后面这种周天功法练通后被称意通,即意念周天。
《青华秘文》中说:“幻丹者,未静心时,遂采一阳”,“以欲念而交会阳生,
此幻丹之所以有了”。另据近代名医张锡纯的《哀中参西景》中说:“意通任督者”,
“当收视返听,一意凝神,以所吸之气归根,当其吸气下行时,即以意念默运行气,
转过尾闾,循夹脊而上贯脑部,略停一停,又乘气外出之机,以意送此气下归丹田。”
这种意通任督的练功方法不象前面所介绍的经络周天那样,依靠真气的自然运行,
而是利用意念的观想来完成的,即用意念观想丹田之气循着周天路线运转,并通过意
念与呼吸的配合来完成,这种意通周天的方法,需时短,见效快,练之同样能够取得
祛病健身和延年益寿的效果,易被大多数人接受,适合现代人修炼。
小周天是否练通,它的标准是在任督二脉上有气感产生。小周天练通以后,由于
任督二脉的接通,开辟了人体新的更为广泛的信息联系通道,使得人体各组织系统的
器官之间信息的联系加强,从而促进了人体内体液激素的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加强,
使人体的自动调节功能达到最佳状态,使得某些疾病有明显的好转以致祛除体外,使
得人体素质及智力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小周天的修炼可以防病治病,补益虚损,使人能够获得充沛的精力。《周
易参同契》中说,通过修炼周天运转可使人:“颜容浸以润,骨节亦坚强,排却众阴
邪,然后立正阳。”
第三阶段: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是在练通小周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修炼的一个阶段。此阶段将气与神合
炼,使气归入神中,此神与气合二为一之法也,炼精化气为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
中关依据古代练功家们认为须经十个月的修炼方可炼成,故炼气化神阶段又叫十月关,
以此比喻十月怀胎,孕育灵药。完成此阶段的修炼,即可命名使人返老还童,益寿延
年,并可随之自然出现某些功能。
炼气化神阶段内气的运行,不仅仅局限于任督二脉,也走人体其它经脉,故又称
为大周天。炼精化气讲活子时,而炼气化神讲正子时。
炼精化气是采外药进行小周天运转,使之进入丹田,经过上鼎泥丸宫,到下炉下
丹田而封存,是以上丹田为鼎,下丹田为炉,其中有时有间,有火有侯,有数有息,
有起有止,有动有静,犹如天体之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如《翠虚篇·金丹诗诀》中
说:“但守爻火三百刻,产成一颗夜明珠。”炼气化神是将鼎下移,以下丹田为炉,
中丹田内庭为鼎,运用入定之力使神与气密切结结相抱相融,以成大丹。通过丹药在
胸部中丹田和全身经络脏腑的反复运行和凝炼,最后结成大丹,可以祛病健身,延年
益寿,使人体内部各系统高度统一协调。此阶段炼成时会产生强大的气效应,既可用
于自己祛病强身,又可用于为别人诊病祛病。正如《黄庭经》中所说的:“皆在心内
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在修炼时,把炼精化气,小周天功满炼成的小丹运入胸部中丹田,使人体全身之
精、气、神皆汇聚于此,进行意守存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凝炼,便可产生小丹与
精气神混合凝炼融为一体,比小丹更为精纯的物质,即大药。把所产生的大药在中丹
田保存而不耗散,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温养,使其在全身各处经络及脏腑器官组织中运
行,通过不断的运行对其继续进行凝炼。当运炼到一定的程度,由量变到发生质变时,
即结成大丹,归于胸部中丹田。
当大丹将要产生时,人体会现六根震动的现象,即出现六种身心变化。这就是《
仙佛合宗语录》中说的:“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生风,脑后鹫鸣,
耳涌鼻搐。”就是说,在产生大丹时,身体会现丹田和两肾异常温热,眼内会冒出金
光,耳后会出现风吹动的声音,脑后会出现鹫鸣声,身体涌动,鼻子抽搐的六种现象。
当在大周天运行时,无论气走人体哪条经脉,都要遵循“阴经上行,阳经下行”
阴升阳降的十二经脉走向运行规律来运行。小周天的运行只有一种循环路线,而大周
天可以有多种循环路线,人体各处经脉都可以走,都要练通,才算大周天功成。练功
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遵循阴升阳降的原则来选择适合自己修炼的大周天循环路
线,要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
古代内丹家称大周天要修炼十个月方能炼成,但是这也非定数,由于每个修炼者
自身身体素质差异的不同,所以修炼成功所需的时间也就不同,并不是每个练功者都
要经过十个月才能成功。有不少人在短时间内即能炼成,许多梦密功学员和弟子在短
时间内即能炼成,许多梦密功学员和弟子在短时间内即练通了小周天和大周天,这就
是一个明证。
大周天练成的标志除了出现六根震动的现象以外,另一个标志就是在所运行的经
脉路线上有气感,练通大周天非一日可成,是慢慢在逐步形成的。内气在全身各经络
中的运行,也是由微到显,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慢到快逐步地变化,经过反复不
断的进行运行凝炼,最后才能达到意气相依,意到气到,气随意行,随心所欲,收发
自如的境界。
实际上,炼气化神的具体操作就是运用入定寂照之力使神逐步被孕育成长。炼气
化神,从有为向无为过度,寂观照,常定觉,做到一切归于自然,使神气得到凝炼而
结成圣胎,随后即可进入炼神还虚阶段。
第四阶段:炼神还虚
此阶段是在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炼所达到的境界,又称上关
或九年关。所谓九年关,并不是说炼神还虚阶段需要九年的时间,而是为了借用达摩
祖师面壁九年的典故,来比喻此阶段纯入性功,无动作可言,全凭修炼者悟性即全凭
心意用功夫,是内丹术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修炼者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
此阶段修炼常定常寂,一切归无,复归于无;一切进入虚空,十方圆明,返本归
源,明心见性,所谓“如来妙体遍河沙,万象森罗无碍遮,会得圆通真法眼,始知三
界是吾家”。纯入无为,圆通无百,四大皆空,得大解脱,达人类自由王国之境界。
《悟真篇》把此阶段比喻为:“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昏蒙,今朝唐莹照乾坤,
万象昭然准隐。”
炼神还虚阶段的修炼是通过不断地对头部上丹田的温养修炼,从而使其发生质的
变化。由于此时天目和百会穴打开,所以能够从宇宙空间中吸收个体所需要的各方面
多种能量和信息,使个体对自然界和社会及自我认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到此阶段可
产生五眼六神通等种种特异功能。能够高度地去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同时也能使
自然和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一定的变化。
到了炼神还虚无遮无碍,万象通明时的阶段,修炼者与天地合一,与宇宙同体,
是真正的天人相应,但此时神秘主义色彩及宗教幻想颇多,有很大的理想主义成份,
这也是一般不练功者所很难理解的真正原因。但是其中修炼者揶欲宇宙,控制自然,
人定胜天,用炼养方法来推延衰老,甚至长生在世的思想却是一种积极精神的表现,
实际上,要想去破泽人体生命科学的密码,探索人天奥秘,不达到此阶段,是无法进
行的,宇宙空间中的一切奥妙非进入此阶段才能够洞明。
由于练功是一种实践身心锻炼的方法,每个修炼者的身体素质,思想修养,个人
悟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练功的成效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每个练功者在练功的同时,
还要不断地加强对原理和其有关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提高悟性,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
修养,才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练功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身心锻炼方法,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阶段还有规可循,
有章可依,到了练神还虚阶段则主要靠自己练功中的亲身体验,和平时对基本知识的
掌握,理论修养和练功经验自己去把握。练功是以自我身心为实验田的内求法,个中
三味。特别是到了炼神还虚的高层次,只有修炼者自己才能体会。炼之久久,妙意如
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欲知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去品尝。只有达到炼神还虚
的阶段以后,才会实现修炼者生命的圆满。
三、性命双修
什么是性?什么是命?
《性命圭旨》中说:“性者,神之始也,神本于性,而性未始神,神所由以灵。
命者,气之始,气本于命,而命则未始气,气所由以生。”就是说性是神的先天生理
基础,命是气的先天生理基础。
明代陆潜虚的《玄肤论》云:“性则神也,命则精气也。”则把性命作为精气神
的代名词。
元代丘处机的《大丹直指》云:“性者天也,常潜于顶,故顶者,性之根也。命
者海也,常潜于脐,故脐者,命之蒂也。经于性在天边,命沉海底是也。”顶就是指
脑,指精神思维意识活动藏于脑。脐就是腹部肚脐,指呼吸自然太和之下沉坤腹,就
是从性命分别所在的部位而言。
但是内丹家们一般认为性即理性,命即生命。修性即修心,修命即养身。南宋白
玉蟾说:“神即性也,气即命也”。亦指炼心神为性,炼精气为命。清刘一明《悟真
篇著》云:“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盖金丹之道,为修性修命之道,修命有
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术延命也,无为之道者,以道全人形也。故金丹之道,
必先有为,于后天中返先天,还我本来命宝,命宝到手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
守一、行无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乘之妙道矣。”
对于性命的认识,三教都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在道家内丹派内,南派和北派的看
法也不尽相同。所谓性命观点不同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指,内丹应当从性功入手,还
是先从命功入手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先修性后修命。即先从头部特殊的部位以炼性
(神),还是先修命后修性,即先练腹脐特殊部位以炼命(精气)的问题。
主张先命后性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张伯端公元(981-1082),字严叔,号紫阳山
人,是道家南派的祖师,他博学多闻,广泛浩猎儒、释、道三教,而尤亲于道家,于
似梦非梦中遇仙师传授金丹之诀修练得道。他于宋熙宗八年写成了内丹经典著作《悟
真篇》,用三教一理的思想来阐述内丹修炼的理论,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后来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这五人被后
人尊称为南派五祖,因为张伯端是浙江天台人,故南派又称天台派。
南派主张先命后性的理由是: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也是构成神的物质基础。人出生以后为了应付和适应外在环境,使自己能够生存下来,
总要消耗精气。因此修炼内丹应当从腹脐部的特殊部位以炼精气着手。这一派的观点
对后世炼丹法的影响较大,后世有大多内练功法都是从腹部下丹田以炼精气着手的,
即先修命而后修性,命是基础是运用,命之不存,性将焉附。待命功练到一定基础达
到精气神三全时,再入手修炼性功。
主张先性后命的代表人物是丘处机,字长春,是道家北派创造人王重阳的弟子。
王重阳收丘处机、马丹阳、谭处瑞,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道,孙不二,七人为徒,
此七人被后人尊称为北派七真,号称全真七子,他们分别开创了全真七派,声势浩大,
其中以丘处机的龙门派最盛。
他们主张先性后命的理由是,性(神)来源于先天,本来是“炳然不昧敞”,也
就是常人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由于受后天俗务的纷扰,导致人之本性蒙
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先修炼性功,使“性体常明”,以尽先天之性,
同时,因为性(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应该以练意识为主导。因此,应该先练头部
特殊部位以练神,使明心见性,才能练出高功夫,才能练到内丹的高级层次,练性具
有一窍通,万窍通的威力,是开始练功的窍门和捷径。
丘处机说:“吾宗唯贵见性,百水火配合其次也”。  《碧苑坛经》云:“应识
命在性中,只以见性为主”。
关于性命之争论,清代的仇兆鳌在《悟真篇集注》里有记载:“北派起于丘处机,
其法先性而后命,南派起自张亚叔,其法先命而后性。”不过性命之说并不是为道家
所独有,儒释道各家都有自己的性命学说。比如儒学的“性善说”佛家的“佛性说”
等,张伯端所作的《悟真篇》带有三教一理的思想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内丹家们对内丹术的不断修炼,实践和总结,内丹学说逐渐
完善起来,对于性命之理,人们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人们逐步认识到精、气、神三
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是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人体生
命活动中精、气、神三者缺一不可,炼性(神)离不开炼命(精气),炼命也离不开
炼性,因而性命二者不可偏废执于一端,应该性命双修。
明代兰茂著的《性无风月通玄记》中指出:“论性命,要双修,将铅汞,两下投,
这消息,难渗透,修性即炼已,修命即还丹,心是神之舍,身是气之宝,命即气也,
修行之人,把身心混作一家,精气神打成一片,修命之能事备矣。”
《性命圭旨全书》:“神气虽有二用,性命则当双修也,唯贤人之学,存心以养
性,修身以立命,圣人之学,尽性而至命,谓性者,神之始,神本于性,而性则来始
神,神所由以灵命者,气之始也,气本于命,而命则来始气,气所由以生,身中之精
寂然不动。……,性命双修最为上乘法,号曰'金仙’”。
何谓之性,元始真知,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然
而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在天则谓之命,在人则谓之性,
性命实非有两,况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浑然合一者哉!
正如明代李攀龙在注解《入药镜》时说的:“性命初非是工门,当知性命互为根,
若能修性兼修命,方合金丹大道真。”
性命双修是练功进入高层次的一种境界,也是每个练功者在练中必须注意的一个
问题,通过性命双修去达到练功的高层次,求证自然大道,更是每个练功者所追求的
目标。
《慧命经》:“不识性命,则大道无成。”“是以至人,察乎动静之消息,合乎
心肾以并修,命者根于肾,肾动则水也;性者根于心,心动则火也;以火入水中,则
慧命而不外耗,以风吹火化成真神。”
古代内丹术的修炼,大都是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授其修炼过程及口诀,很少见之
于文字。即使有文字著作传世,也大都用隐语,假借,比喻的形式写成的,而谓之曰:
“天机不可泄也。”恐天机直泄。误传匪人之手,练成仙术,危害世间,遭受上天的
谴责,后人面对满篇的苦涩难懂的隐语,比喻,如见天书,无从下手,令人难以猜透,
非有明师指点,把某些隐语比喻挑明,方能了然于心也,方能入手修炼。
古人根据阴阳,五行,藏象,八卦等理论,认为性在五脏属心,在阴阳属阳,在
五行属火,五方属南,八卦属离;亦称性宫、玄头、性源、性灵等。认为命在五脏属
肾,在阴阳属阴,在五行属水,在五方属北,在八卦属坎;亦称命宫,命蒂等。对呼
吸称为风,如上文以风吹火,化而成真神“中风吹即调整呼吸,火化即是调心,所谓
性宫即是上丹田,命宫即是下丹田。
对性命双修一般的解释,就是通过上丹田与下丹田之性宫与命宫修炼,以求性命
相会,阴升阳降,取坎填离,以火煮水,水火相济,而使河车运转,气通周天,心肾
相交,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使神气合一而凝结成丹,从而达到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的天人合一的高深境界,练功一旦达到这一层次,全身会感到异常舒适,身轻体健,
有无限的快乐,可使人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增智开慧,并能随之产生种种特异功能。
从现代医学理论来看,命宫(下丹田)所在的生理部位,正是精囊,前列腺,和
女子卵巢,****等生殖器官所在的部位,也是人身之精气汇聚凝集之处,任脉,督脉,
冲脉三脉交汇的地方,通过对下丹田的意守存养,观想等的修炼,可以激发体内生命
能量物质精气神的凝聚,使下丹田产生良好的储能性效应、还可以调节与充实机体体
液的循环,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从而改善人的生理状况使人的机体发挥激能性
效应,使人体整体素质提高。
性宫(上丹田)是下丘脑和脑垂体所在的部位,下丘脑控制与调节植物神经的活
动,同时还控制与调节脑垂体的内分泌活动。并且能通过脑垂体去影响其它内分泌腺
的分泌情况,脑垂体乃是大多数内分泌腺的调节中枢,它能分泌出多种激素,尤其能
促进性激素的分泌情况。具有调节人体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功能,通过对
上丹田存想意守的修炼,可在功态下,激发人体内某些特殊的生命能量物质和特殊的
生命信息的凝聚,还可以通过调动下丘脑的功能,来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的不平衡状态,促使系统的生理变化,从而激发人体的潜能。这是我们对练功达到性
命双修以后,能产生某些超生理状态的特异功能现象的理解。
实际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对性功、命功兼修是很困难的,性命双修是练功者修炼到
了一定层次,有了一定的根基,身体素质的生理指标恢复到先天强健之时,才能性命
双修,没有“上根利器”的悟性和慧根是很难练成的,不是很容易就能达到的境界。
也有的人可能认为练功只要能治病强身,延年益寿就可以了,单练命功把身体练
好就行了,何必性命双修。当然,人各有志,不能相强,没有下里巴人,也就显示不
出阳春白雪的高雅。我们主张练功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去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消极自利
地独善其身,而应该在提高自己身体素质,使自己在身体恢复健康的基础上,去方便
别人,帮助别人,自渡渡他,自利利人。在渡好个人的情况下,去积极地兼善天下造
福人类,应该积极地向练功的高层次修炼,通过性命双修,达到明心见性,天人合一
的高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更多的人服务,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发挥人应有
的作用,尽到人应尽的责任,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达到人生的目标。只有到了高层次,
才能如实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才能把握自然规律改造世界,改善自己,从而使人类社
会走向美好和谐的自由王国。
有些练功者,不能对性命双修正确理解,命功实际上是肉体上的功夫,是锻炼身
体祛病健身的功夫,练之可以很好地提高人体的身体素质,是性功的基础,一般地身
体差或年老体弱者,应先从命功练气强身,达到身心统一后再改练性功,遵循顺其自
然,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从命功入手,命功练好后,由命介入性。
对青少年或身体素质较好者,可以直接由性功入手。归根到底地说,性者元性,
元神也。性功是以元神为主的,是炼神的功夫,超出肉体以外而在识觉上下功夫,练
的是先天意识,是神。性功最主要的修持方法,就是元神自觉观照。因为性功是由元
神来做主导,是元神主导和指挥下进行的功夫,如果元神不出现,性功根本无法修持。
所以身体素质差的一定要先从命功入手,把自己身体素质提高到元神出现的生理指标,
元神出现的特征是:全身气感消失,进入一种高度深细的气功状态,可出现胎息状态,
可出现无念(无杂念),“息注”(没有呼吸、体呼吸),甚至“脉住”(脉搏跳动
微弱,似停止)的现象,并伴有脑中放光,耳内闻声,下丹田不停地旋转,会阴与囟
门会同时自动强烈地内吸等现象,到了这时,就可以进入性功阶段,而性命双修了。
性功的修持方法,即没有固定的功法,也没有一定的形式,它是在每天定时修炼
命功的同时在每天24小时的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时时处处都要留有一念,保持元
神的自觉观照寂而常照,要达到万念俱寂,一灵触觉的境界,才合性功之要求。要把
自己心境敞开,超出到体外,进而扩充到天地之间,扩展到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最
后与整个宇宙空间契合,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之境界。在无比宽阔的心境里,细细
地对元神观照。当有杂念或有情绪波动产生时,不可执着迷惑随波逐流迷失自性,也
不能用意念强制地把它除灭压抑,此时,应提起正念,正觉,使之自然而然地消失,
而平静下来,在没有杂念时,也应该继续观照,不得稍有走漏忘失,不论顺境逆境,
都要保持正念正觉,勿忘物助。
元神活泼灵动而又好清好静,情趣高雅脱俗,不受世俗恶习的丝毫污染,而超然
世外。在日常生活中,修炼者利用识神来待人接物,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纷繁世事,
思考问题,谋划,考虑事情,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又要保持对元神的照顾体
贴关心,爱护,使元神自觉自主,观照超脱,而又不受日常生活的丝毫影响,在正智
融融,意念的协调下,使元神和识神友好协作,互相配合,平等共事,互相无阻无碍,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真正认识自我,明心见性,走向美好自由王
国。对于个中具体感受,只有通过练功者自己去亲自实践和体验。这里再说“如人饮
水,冷暖自知”。“欲知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去品尝”。
有些练功者,没有性命双修的体会,容易产生一些错觉和误解。盲目认为动功就
是命功,静功就是性功,或者意守下丹田是命功,意守上丹田是性功,所以认为动静
结合或上下丹田合练就是性命双修。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点。要知道性功和命功的区
别并不在于功法的动、静、意守丹田部位的上下,性功并不完全限于静坐专修,也采
用“动中炼性”的动功,更主要还在于每天24小时之内,不管行住坐卧,一举一动,
应接事物之中,随时随刻地进行磨炼和修持,以达修性之目的。
现在流传的大部分功法大都属于命功的范畴,意守上下丹田,其作用虽有不同,
但一经意守,即非性功。因为性功纯属是在元神主导下,超出后天意识及肉体在视觉
上做功夫,意守丹田及身上其它部位,仍是后天识神主导,在肉体上做功夫,练的是
气而非神。现流行的静功大都属练气层次。外静而内动,非性功也,修炼者不可不明
辨之。
一位炼成元婴的老人的练功体验 >> 中华气功网(转载)
先天“金丹”大法,是我国古文化瑰宝,修“金丹”大法不仅可使人祛病健身返老还童,而且由量变到质变由渐悟到顿悟,玄妙的千变万化人体物异功能逐渐的涌现出来。这是从古至今“金丹”大法修炼者实践证明了的。所以我国历史上无数修炼“金丹”先辈们,玄又玄妙的高级特异功能至今仍被后人赞赏歌颂,甚至追随和向往。
步入“金丹”大法,自行勤修苦炼,从高从严要求自己。多年来历经坎坷,克服战胜了各种困难和痛苦,终于由无为无不为产药、结丹以至达到了可喜层次。结丹虽是初级阶段,但它预示了修炼的美好前景及未来。所以结丹给修炼者还来了前进的信心和力量,特别是当第一次见到如小孩玩的玻璃球大的圆陀陀、光滑滑、油亮亮的由各色组成的圆丹时,喜悦的心情非言语所能表达……此后经常见到圆丹在体外运行的法象,后由省内著名气功石凤芝老师验证为四圈半。由于结丹身体开始有变化,温暖如春,下丹田灼热,不知不觉中出现了特异功能,本着有慧而不用,将灵光收入性海,这一切都鼓舞了修炼的积极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视修炼为生活第一需要,并千方百计地抓住子午、二八、屯蒙有利时机刻苦修炼,坚持严、高标准从不懈怠。我的腰部有新外伤史,盘腿有实际困难,为了不影响炼功质量忍受腰痛数月,既实现了吉祥坐也治愈了腰病。
为了增强修炼效果,提高自我净化质量,在繁琐的日常工作中,坚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六欲不生七情遗忘,尽量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于苦乐中而无所著。使身心保持恒温,炉不寒火不凉的状态。正如古人云:“天之气地之气得者似醉意”尝到了修炼的特殊享乐。
在结丹的数年过程中,一直珍惜爱护来之不易的成果,如龙颌下珠鸡孵卵,以勿忘勿助温火调养,行走坐卧不离这个。在一个傍晚仰卧于床,突然觉得下丹田处有寸宽硬物徐徐上行至膻中穴处消失,当即意识到是功夫在升华,进入移神换鼎层次,又名十月怀胎,此后于三丹田处有三宝显相天机,这些法象的出现对修炼者更是极大的鼓舞,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月怀胎后,相当一个时期处于混沌状态,以往做功时出现的各种景象寂然全无了。此时需要温养元神(阳神、佛子、身外身、法身、真我皆是也),需要加强打坐炼功,以促进圣胎的成长,至十个月圣胎期接近满时又出现景象,如天花乱坠、天宫内院、大雪纷飞……同时头顶部百会周围疼痛的越来越厉害,有如刀割锥挖撕裂的剧痛,波浪式一阵轻一阵重,虽然肉体痛苦,而精神确是愉快喜悦的心情迎接真我的出现。男儿怀胎世上稀,头上出定谁人知?
在百会剧疼时,主窍剧烈跳动,两眼剧酸有如两条细线往外拉。同时,明显感到头有股气流上冲,周身氤氲之气如山区早晨山气笼罩着。刹时,见到怀里有一桔大红球,其中有水,水中开着火花,妙哉!
玄珠有象是大道从无到有,其象自著,故出现深潭日一轮者此象也,真人自出现,亦此象也。不求而自至,十月金丹始熟者乃霜飞凛冽之时,万物归根复命,阴极阳盛周天数足,至今金丹方凝结矣。故此大如桔,甜如蜜,如龙颌珠,牛有黄……
元神出定后,每每做功时,他都再现,就是不做功也出现。古人云:三千功满八百行圆,塞断黄泉路,冲开紫府门。是也。
元神出定后,经过一段时间,他的行动还是听从指挥的,他的行动不是一步一步的走,也不是蹦跳,而是闪电般的“飞”。在这以后的一个下午正在室内来回踱步,突然觉得口中有一块肉,用舌头舔试,它不是肥肉,也不是瘦肉,而是溜滑的大如雀卵的肾肉,由于咽口中水而入腹,并有冲撞咽喉的感觉,两天后发觉几年治疗不愈的胃肠腹泻症不治而愈,估计可能与此有关。这个“雀卵”经查书籍乃自己的精气神长期修炼由髓道进入口中遇到空气液体变成固体是也。
三年哺乳是修炼阳神的具体阶段也是修炼先天“金丹”大法进入了高层次,这个阶段汉疗疾病自然恢复健康效果好;也是高级特异功能开始出现的重要阶段。
通过实践证明了阳神出定并非是出一位阳神就完成了任务,实际上是三年哺乳每年出一批,满数后又陆续走完;第二年出第二批,出满数后又陆续走光;第三年出第三批,几个月出完走完,基本上是成批来,成批走,持续时间较短,但是他来和去都是有秩序的,五名一排,个别的有抢位置夺法物的。总之,每年来一批,走一批,三年来三批,走三批。最后剩下一名是自己的身外身。但是我一名时间不长回性海,每每再炼功时出来的就是清静法身了,清静法身(身外身)一般的都是莲花和鹤,只有个别的是其他法象。
以上是三年哺乳的基本状况。一句话三年哺乳就是出神的三年,神来去的三年。此后每每做功出现清静法身(金丹变化),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而日间做功出的则是一个很大的红光球。古人有云:“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元光含万象,无体之体是真体,无象之象是真象。”这个日间出的红光球实际是无象的“真我”,是“金丹”千变万化矣。
由此可见在年哺乳是功夫进入了高层次,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的功能和法象是比较多的和高的。什么遥感、测病、治病等,这些功能都是修炼中的副产品不能随意去用,不能重此误了修炼“真我”的主要目标,所以三年哺乳到此即自然转入炼神还虚九年面壁的最后阶段,至于炼神合道,人天合一皆在其中矣。此阶段主要修炼任务:复炼阳神、妙哉忘形,超乎万象为虚,包乎万象为容,所以“虚容”二字不可等闲。至此,功夫可得不可求,切切!
多言数穹,不如守中。
修炼先天“金丹”大法,应掌握以下要点:
一、性命双修。只有性命双修,才能命以性了,性以命彻,阴阳和合,化为阳神,出玄入牝,玄妙无穹。
二、男女有别。女者采药归炉炼药;男者还精补脑,所谓女斩赤龙男断关……
三、后天返先天。适时的掌握好心肾相交,取坎填离这一关键。
四、修“七七”。阳神出定是修“金丹”大法的核心,初出定的阳神幼小,必须百倍加以护理,要昼夜不停的做功七七四十九天,以保护好阳神防止意外。
五、注意火候,是修炼“金丹”大法是各层次都需掌握的,如火候旺丹焦火轻丹嫩,子午、二八、屯蒙等都需适时恰如其分。
六、河车搬运是实现大小周天命功的重要内容不可不珍之。
七、修法与修心不可分割。实际上说修炼就是修心,只有修好心才能更好的促进法的修炼。
八、修炼中还要注意几个具体事项:
1、掌握好三调:调身,周身放松,盘腿坐直,头稍向前倾,双手重叠于脐下;调心,排除杂念,心安静下来,双目微闭入静;调息,自然呼吸,注意往深细长匀方向发展。
2、雷雨天,环境不境,心情不好停止做功。
3、心胸开阔,忍荣辱,行善业,防风寒,忌气火,杜急燥,顺乎自然。
九、参阅书籍
《道德经》重点内容经常读,(北京白云观翻印本)
《太上老君清静经》背诵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背诵
《悟真篇》一般了解
《周易参周契》一般了解
《钟吕传道记》了解重点
《百字碑》经常阅读
《仙佛合宗》一般阅读
《伍柳仙宗》一般阅读
《道乡集》一般阅读
《性命圭旨》一般阅读
《大成捷要》一般阅读
《观音菩萨波罗密多心经》了解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