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15:39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哲学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讨论,但一般来说,总是从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入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在世界的本质即所谓本体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传统的唯物主义立场,认为世界并不是源于某种神秘的精神,也反对对这个问题的任何宗教神学解释,而是认定世界源于自然界自身的运动和发展,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并没有停留在唯物主义的传统观点上,而是进一步从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去认识和理解世界,因而具有了不同于传统唯物主义的新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地规定世界的本质的基础上,进而揭示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图景及其运动规律,由此就建构出了一套严密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是它高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地方。但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和坚持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下面,先就世界的物质性问题做个讲解。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佛家有镜花水月的故事,是说大千好世界的万事万物如同镜中花、水中月一样,并不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虚无。这是对外部世界的唯心主义的解释,是对外部世界客观性的否定。在这个问题上,一切唯心主义的理论与宗教神学的理解有一个本质上的共同点,那就是否认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认为世界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如柏拉图就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一种叫“理念”的东西。世界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现实世界的每一个事物背后都相应有一个规定这个事物是这个事物的“理念”,无数的事物构成现实世界,无数的理念构成“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本质、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体现。黑格尔也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叫“绝对精神”产物。现实世界事物的多样性只不过是“绝对精神”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表现形态,现实事物的变化发展也只不过是“绝对精神”发展变化的体现。
与此相区别,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世界的客观存在,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和界定是有差别的。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地总结了历史上一切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充分吸收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形成了最为科学的哲学物质观,对物质世界和客观存在给予了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1、对世界本原的追寻与思索
世界由何发展而来,归根结底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哲学始终在追寻与思索的问题。在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上,唯物主义坚持了正确的哲学立场,即坚持从世界物质性的客观存在上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但是,由于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哲学唯物主义理论对物质范畴的理解和阐述也表现出阶段性,从而使得哲学物质观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哲学物质观的最初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由于科学还处在萌芽状态下,社会实践的整体水平低下,因而不能科学、准确地了解、把握世界的本质和整体状况,不能从逻辑上还原世界的本来面目。朴素唯物主义只是从具体的万物如何产生和构成的角度去认识和定义物质,这种哲学物质观,用中国传统的哲学语言讲,更多的只具有“形而下”的认识水准,还没有真正上升到严格意义的哲学“形而上”(“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易经》)。也就是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只是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去寻找现实世界万物的本质和始基。例如有号称“希腊七贤”之一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一切都从水中产生,最后仍然还原为水。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在哲学上最早使用“本原”(始基)概念,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物质性的、永恒运动的“无定限体”(“阿派朗”),这应该说已经具有了哲学抽象的意思了,但在具体解释时,仍未超出他老师的水平。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中,还有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德漠克利特的“原子”本原说等,都只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物质的概念,说明世界的本原。同样,在咱们中国的古代哲学中,有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或“气”(阴阳二气、元气、精气等)来说明世界的起源和本质。还有印度哲学中的遮缚迦派提出“四大”说,把地、水、火、风作为万物的本原,也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尽管朴素唯物主义开了历史上唯物主义的先河,对物质作了最初的探索,力图从客观世界本身寻找世界的本原,而不是从世界之外的神,或者精神中去寻找世界的本原,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一方面,这种理论缺乏科学材料的证明,充满了幻想和假设,思想和观点尽管是天才的,理论却是无根据的、非科学的;另一方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研究万物产生的具体原因出发,将万物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是一种简单化的作法。很明显,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是不能用一两种具体物质形态说明的。
哲学物质观的第二个阶段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大家知道,欧洲在中世纪之后,特别是17、18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物理学和化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古希腊时的德漠克利特所预言的物质微粒——原子,真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科学研究在当时已经证明,化学元素分子组成各种物质的基础,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所以当时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是所谓“宇宙之砖”,它具有不可分性、不可入性、广延性、惯性等基本性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构筑起来的,他们断言:原子就是物质。他们虽然不再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仍然在逻辑上把物质看作某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即使人们肉眼看不到,手摸不到,也把它想象为一种具有长、宽、高的粒子。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物质观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相比,无论在理论形态上,还是在自然科学的根据上,应该说都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辩证思维的缺乏,它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它把在质上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简单的粒子(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看不到原子本身的质的多样性、复杂性,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惟其如此,它也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不能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认识论上的正确概括。其次,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当作物质的共性,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因此,它没有从物质和意识这一最基本的关系中,概括出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形态里最普遍最基本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最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具有不彻底性,就是说,它没有把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因而对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对人的本性等问题的回答没有超出唯心主义的局限。
总的说,包括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一个主要的、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没有辩证地区分个别和一般、共性和个性,都是从纯客观的角度去寻找、界定物质,而没有从主客观的对立统一中去把握物质。这个任务,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的。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物质观
科学说明世界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哲学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总结哲学和科学长期发展的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实现了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在近代,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都坚持自发的唯物主义,但是在形而上学方法的影响下,他们把科学的任务看作是发现某种终极的、不变的质、最终的实体和绝对的规律,例如原子和牛顿力学规律便是他们所认为的最终实体和绝对不变的规律。他们还认为,这样的科学成果既然产生了,那么科学以后的发展就只是证实以前的成果,或作一些细节的、不重要的修改。但实际上,当然自然科学正处在一场革命的前夕,新的科学认识和成果不断产生,不少成果甚至突破了以往被视为经典和教条的认识。例如电子的发现和卢瑟夫所作的d粒子放射实验,表明原子不是不可入的,而是一个有层次、有内部结构的复杂带电粒子体系。科学的发展不仅表明原子是有结构的,而且表明原子是可以改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证明一种放射性元素在发生放射性衰变后,即变为另一种元素。这样一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赖以存在的基础,即永恒不变的原子概念宣告破灭。而这个时候,唯心主义乘机向唯物主义进攻,宣称原子消失了,物质消失了。原本一些主张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也对物理学现象的客观性和物理学规律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有的转向了唯心主义,有的走向二元论。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重大成果,捍卫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经典物质定义。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这个物质定义的最大特点是,它不是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论证自然界中哪一层次、哪一种粒子是最基本的、不变的“宇宙之砖”,而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中把握物质。它不是仅仅依据某一科学成果,而是像恩格斯所讲的那样,以全部科学为依据,从物质意识的最高对立的逻辑分析出发,抓住客观实在性这一点去界定物质,因而在哲学认识论上为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第一,它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是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和哲学二元论的锐利武器。列宁指出,物质和意识是一对最大的概念,对于它们,不能用一般的种加属差定义方法去界定,只能从二者对立统一的哲学关系上去把握。物质作为意识的对立物,只能是客观实在,而意识只能是物质的反映。列宁还进一步指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样一来,不论是否认物质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还是把物质和意识看作互不依赖、互相独立的二元论便都破产了。
第二,它对物质世界和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的结构是物质的个性,它们是可变的、相对的;一切具体形态和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又都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这是物质的共性,它是不变的、绝对的。无论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都永远具有“客观实在”这一共性。可见,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就是列宁的物质定义所彻底贯彻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哲学中的一个难点,一些哲学家的失误,就在于不懂得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懂得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只能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中国古代道家的“道”,也是一种抽象,和我们讲的规律、道理差不多。《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抽象出的共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的。
第三,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批驳了不可知论。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是可以认识的。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出,如果不存在产生感觉和意识的物质,那么感觉和意识也就不可能存在,即没有人,当然也没有人的观念、思想、感觉、表象等等。而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及其意识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人与外部世界是具有同一性的,不能设想自然界与人及人的意识之间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个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的最好的说明,同时也击中了不可知论的要害。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物质观从理论逻辑上,也从事实根据上充分表明,世界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它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也不依任何神秘的客观精神为转移。
3、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多样性世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一个总的概括,从具体内容上看,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现实世界成了越来越多的事物形态的物质性世界。但是,不管怎样多,无限多的事物形态归根结底都统一于物质,世界是一个物质性的世界。
①世界是多样性的世界
自然界以它无穷的自发力量造化着万事万物,使大千世界自然天成,多彩多姿。人的出现,给自然界不断打上意识的烙印,创造着日益繁多的人工事物,使自然存在变成了社会存在,现代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强自然之所难,使现实世界出现了自然界无法自生的多样性。
②多样性的世界统一于物质
物质世界是无限多样的,人类对其多样性及其奥秘的认识不会也不可能完结。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客观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形态,需要人们努力探索、认识和把握。但归根结底,世界是物质的。
③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方法论意义
其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然多样性的世界归根结底是物质的,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我们的一切意识都是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受意识指导的人们的活动的准则应该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为客观的物质世界有它的本来面目,有它自身的客观的发展规律。物质自身的面目和发展规律不存在对错的问题,存在对错的只是我们的意识以及受意识支配指导的行动。要使我们的意识和行动不出差错,少出差错,我们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其二,统一性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原理的形成,有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许多重大发现都得益于统一性方法。
天上与地上是否统一?不统一,就有天国的存在,就有月宫嫦娥。统一,就有月亮和地球都是球形天体的结论,就有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就有万有引力定律。
动物与植物是否统一?细胞、蛋白质。
物质与能量是否统一?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质能关系式P=MC2
当然,另一方面,单一的本质总是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本体论,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哲学立场,但同时认为,在现实的人类社会中,这种统一性只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道理很简单,因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离开了实践,就无法理解我们所面对现实世界。也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将实践当作自己的理论基石,用实践的思维方式理解人,理解世界,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才被冠以实践唯物主义的称号,而这正是高于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又一个显著标志。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这个概念,并不是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也讲实践,但一切旧哲学所理解的实践,都没有赋予其科学的内涵和应有的地位,因而无法形成科学的实践概念。
唯心主义哲学把实践看成是一种精神活动,主观唯心主义通常把实践理解为个人“修身养性”一类的主观精神活动,如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出的“修身”、“养气”、“致良知”等。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实践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实体的活动,如黑格尔讲的实践,就是指绝对观念发展的一个环节。在他看来,不是人们通过实践获得逻辑观念,而是逻辑观念通过实践来实现自己,是精神性的主体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身的目的性活动。旧唯物主义对实践的理解也是片面的、狭隘的和错误的。如近代唯物主义的始祖培根,他强调“实验”的重要,但他把实验仅限于对自然的解决上。著名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也经常提到实践,然而他的实践所指主要是饮食起居的日常生活和生物性的适应环境的活动,甚至有时把实践说成是卑污的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谋利活动,所以他鄙视实践,推崇理论,“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给实践赋予了科学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专属人的范畴。从其科学内涵上讲,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基本特证是客观性、目的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效益性。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不同于主观的精神活动,它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人们感知的客观物质活动,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实。实践的客观性表现在:其一,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其二,实践的结果,即通常所说的“事实”,也是客观、现实的存在;其三,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给实践赋予了科学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包含有思维活动,但又不同于单纯的思维活动。实践不同于思维活动的两个显著特点是:其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其二,它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性质和形式。
所谓对象性活动,就是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实现在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之中,结果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用来映照和确证主体的目的。想要做一张很适用很漂亮的桌子,只是想,只是谈论,只是画在图纸上,都没有对象化。一旦用木头把桌子做出来了,就算对象化了。军人学员想成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只是有目标和计划,还没有对象化,学业有成,到部队为军服务、做了许多事情,表现出很高的能力和素质了,原来的想法就对象化了。
所谓物质的、客观的性质,又叫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感性活动,它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人们感知的客观物质活动,而不是精神活动。实践的客观性表现在: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即通常所说的“事实”,也是客观、现实的存在。
另一方面,实践又包含精神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马克思在讲到人的劳动实践时指出:“它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
马克思还讲过一段很精彩的话:“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这里讲的就是实践的目的性。
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凡是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活动,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知识分子搞科研,医生治病等等,都属于实践活动。有些活动,严格说来并不是对象性活动,如天文观测、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地质工作者的采掘活动、石油勘探工作者的钻井活动、军事上的火力侦察活动,是不是实践活动呢?体育锻炼是不是实践活动?都可以归到实践活动里去。
实践是自觉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马克思在讲到人的劳动实践时指出:“它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人的实践活动总是一开始就把改造外部客观现实的某种要求同一定的客体联系起来,作为实践活动所要作用的对象,所要达到的结果,预先在头脑中观念地创造出来,从而形成实践活动的自觉目的。同时,人们把这种自觉目的作为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用以调节和控制主体自身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贯穿渗透于实践过程的始终。实践的目的有其客观的基础,它来自于主体对外部现实的某种需要,这种需要反映在主体的头脑中,被主体自觉意识到,就成为推动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动机即目的。人类的需要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最初是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后来越来越复杂多样,不仅是物质的需要,还有精神需要,所以满足需要的实践的目的也越来越复杂多样。
实践是改造客观现实的活动,具有特殊的能动性。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只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至多以吃光大片植物,或以自己的粪便为植物施肥等本能活动而引起环境的某些变化,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制造工具改造对象,使对象发生合乎目的性的变化的活动。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改变世界”集中、鲜明地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自觉的能动性。
实践是社会的活动,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孤立的人,而是一定社会关系中、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人。因此,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人们社会性的共同的活动。而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进行的,总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实践活动的对象、内容、方式和水平都是不同的,因而实践是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是人类一代一代连续下去的历史活动。可见,离开社会的联系和历史的发展,就不能真正理解实践。
实践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具有效益性。实践活动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实现实践的目的,即根据对象的规律和属性,按照主体的需要,通过主体智力和体力的支出、物质的使用耗费,改变对象的存在形式,使之成为主体目的的客观体现物,从而具有了价值的属性,这就是创造价值。一般来说,价值也就是人所追求的、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或满足社会需要的效用关系。实践结果的效益性,是实践活动的成败和实践水平高低的客观标志。
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凡是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活动,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知识分子搞科研,医生治病等等,都属于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社会实践的形式也将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但概括起来,社会实践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
第一,物质生产实践,这是变革自然、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活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生产实践向自然界索取物质生活资料。只有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取得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和能量的前提下,才能从事其他活动。也就是说,人类其他种种实践活动,都是在生产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社会分工的结果。所以,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第二,社会交往实践,这是调整和改革社会内部人与人关系的活动。生产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和发展的,因此,与生产实践相伴而行,就必须有维护、调整和改革人与人关系的活动,即维护和巩固有利于生产发展,调整或根本改变不适合甚至破坏生产的社会关系。这也是社会中时刻进行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被生产实践所决定,又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实践。人们之间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阶级关系,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当然,即使在阶级社会里,也还有大量的非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交往实践的成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的改变以及新的社会制度和规范的建立;二是人们所需要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形成。质言之,社会交往实践的目的是处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关系,使社会保持稳定与和谐,从根本上有利于实践主体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科学文化实践,这是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并日益显示其重要性的社会实践。它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 上逐渐分化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为探索未知世界,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就需要创造理想或典型的状态、环境,使自然过程尽可能以纯粹的形态进行,以便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干扰的条件下观察和研究它,从而获得在前两种实践中不可能得到或不能完全得到的经验和知识。现代科学证明,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生产技术的突破,都是首先从科学实验中取得的,它已走在生产实践的前面。当然,科学实验要受到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实践的制约,但同时,科学实验也促进其它两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实践活动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必需的,在社会生活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既不可缺少,又不能互相取代,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构成了社会实践的丰富内容。
实践是人存在的特有方式,这是因为,第一、实践是人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基础;第二、实践是人自觉能动性的集中表现;第三、实践是人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
2、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自然界在分化出人和人类社会以前,是一种纯粹状态的“自在世界”、那样的世界,我们可以用很多词来形容它,“浑沌状态”,“洪荒世界”是其所是的存在,如此等等。这个统一的“自在世界”存在了很长的时间,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这个星球不到500万年前才出现真正的人类。然而,自然界一旦分化出了人和人类社会,就真正成为划时代意义的惊天大事。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标志着原先浑沌一片的、统一的世界,从此一分为二,即整个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两个方面。
所谓自在世界或称天然自然,应该有狭义与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自在世界是指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这个自然对人而言是先在的、天然的。广义的自在世界则还包括人类虽已产生但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也叫属人世界,它是指“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而所谓“人化自然”,则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如人工林、大型水库、码头、机场等等。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在盲目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后者则是人的活动中的世界,其中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结果,同时又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形式。
现在的问题是,是什么使得世界出现这种分化?对于这个问题,一切唯心主义和宗教神话的回答都是荒谬的,惟有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正确的答案。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看来,是人类的实践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自然界在出现人类以前,当然不可能有这种分化,既便出现了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分化。严格地说,只是因为有了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使统一的物质世界二重化,才有一个我们所说的属人世界。具体地说,人类的实践活动将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客二分,这使人能够有距离地面对自然界,将自然界对象化,进而逐步形成对外部对象世界的认识。实践活动不仅造就了主体的自觉意识,同时也创造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不同于自在世界的人化现象场,正是由于人类不停顿的实践活动,使得作为实践对象化的成果长期滚动积累和叠加,人类世界的实际内容也不断丰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3、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前,人们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最终都陷入唯心史观。人类社会的本质不是被神秘化,就是被主观化或自然化。这些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在于,它们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提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实践是形成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人不仅同自然界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在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特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因此,人类社会的所有关系本质上都是人的实践交往关系。
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结构,都是人的不同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构成的。物质生产实践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产资料,它创造和积累着社会的物质财富,构成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领域和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交往实践处理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积累着社会的制度文明,构成人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形成社会政治结构。科学文化实践创造着社会的精神文明,构成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和社会观念结构。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它制约着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社会的经济结构制约着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物质生产实践是其他实践的基础。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物质生产实践引起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从社会有机体的内部结构上说,社会的变化发展是一个由物质生产活动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由此引起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变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上看,正是社会物质实践的方式,即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从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论断,要求人们用实践的观点把握社会的本质和规律,防止用单纯自然原因或单纯精神原因看待社会,解释社会规律。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承认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还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彻底的唯物主义还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回答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的存在状态。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列宁说:“辩证法,即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综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存在状态。可见,辩证法不是同唯物主义相脱离的独立理论,而是客观性理论的逻辑结果。坚持世界的客观性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坚持辩证法,即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存在一般状况和规律的理论。
一、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恩格斯有一句经典名言,为我们描述了辩证的世界,他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从横的角度看,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从纵的角度看,客观物质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存和消失。
1、世界的普遍联系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过程,无不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张普遍联系之网。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联系指的正是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讲到这样一个事例:猫、田鼠、熊蜂和三色堇似乎彼此不相干,但事实上它们被一条食物链联系在一起。三色堇属于兰科植物,依赖熊蜂传递花粉繁殖。一个地方熊蜂的数量,又与田鼠数量直接相关,因为田鼠常常破坏熊蜂的蜂窝。而田鼠的多少又与猫的多少直接相关。这样,猫、田鼠、熊蜂、三色堇之间就构成了一条食物链,猫多则鼠少,鼠少则熊蜂多,熊蜂多则三色堇繁茂。这就是事物的联系。事物的联系,不仅在生物界存在,而且在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因而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例如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一些自然现象同天气变化之间的联系,“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到来”,“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等等,这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不是杜撰编造出来的纯主观臆造的联系。
同客观性相关联的是联系的普遍性。普遍性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的普遍性具体可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从个别事物之间的关系上看,一切具体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只有在联系中才能存在。例如人总是存在于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联系之中,只有通过这些联系,才是活生生的社会的人。从认识的角度看,一个事物,我们发现了它,并能对它的性质给出说明,这就表示该事物同其他事物有区别,表示该事物是处在与其他事物和认识主体的联系之中的。另一方面,从整个世界看,一切事物构成了一个联系的整体,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各种基本粒子,都处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曾经有过一个不无夸张的说法,太平洋东部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导致太平洋西海岸的一场飓风。这个说法很形象地说明了世界的普遍联系,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和复杂的。就整个世界而言,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但世界的存在是以具体事物为内容的,因此,事物的联系也就表现为具体的,也是多样的。概括地说,事物的联系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各种联系交织在一起,所以又是复杂的。
直接联系是不通过中间环节(中介)发生的联系,间接联系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环节发生的联系。成语“成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火与水、水与鱼都是直接联系,而火与鱼在这里就是一种间接的联系,它以水为中介。本质联系是指事物内在的、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非本质联系则是指事物外在的、偶然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还具有条件性。所谓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起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事物都是有条件的,同理,任何具体事物的联系当然也是有条件的。
事物联系的条件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决定和非决定、有利和不利等诸种条件,它们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人的认识和实践而言,最需要注意和正确把握的,是主、客观条件。一般说来,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取决于客观条件,离开客观条件去发挥主观条件,势必落空,甚至起相反的作用和效果。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人以改造世界为已任,虽然人的一切活动要受条件的制约,但人又参与着条件的改变,并且创设着实现预定任务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因此,主观条件可以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客观条件。当然,这本身也是有条件的,不是任意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才是无条件的。坚持条件论,就是坚持辩证法。
事物的联系还具有系统性。现代系统论认为,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所组成,并同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四大特征,即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都是由内部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各个部分功能的简单累加并不等于系统的整体功能,整体功能是各个部分功能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新功能。系统的结构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是按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组成一个系统,这种相互联系的结构,表明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并不是胡乱拼凑堆积在一起的。一个系统的性质和功能,既取决于组成该系统的要素,也取决于系统要素的结构方式。任何系统又都是有层次的,一个大的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而子系统本身也由若干更小的系统成。整个物质世界是由无数层次构成的无限系统。系统的开放性是指每个系统都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即与其周围环境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系统的四大特征都表明系统的联系性或者说联系的系统性。
事物的普遍要求在实践中树立统筹意识。党的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要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2、世界的运动发展
从定义上讲,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它包括了三层意思:
第一,运动是客观的。就是说运动有其物质主体,同物质不可分。如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电子是电运动的主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脑是精神运动的主体等等。脱离物质的纯粹精神运动是不存在的,设想脱离物质的纯粹精神运动必然坠入唯心主义。
第二,运动是普遍的。就是说,全部物质世界及其具体形态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一方面,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每时每刻都在证明着运动的普遍性。最基本的事实是:既然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和地球都有着形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就无法设想这里面有什么永恒不动的东西;既然科学证明微观粒子都是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那么同样也不能设想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物质世界反而会处在绝对不变的状态之中。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逻辑线索来看,承认我们面前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就必然同时承认如果存在运动,则运动只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因而运动是普遍的。
第三,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个观点所包含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一切事物在总体上是运动的,静止只是局部状态。如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存在着睡眠,静坐等静止状态,但这都是在人的总体运动条件下的静止,如果人的生命总体运动停止了,也就无所谓这一意义上的静止了。其次,运动是贯穿于事物内部的,静止只是表面状态。在一定时间中,某一物体保持着自身的性质,没有变成别的东西,在此意义上,它是静止的。但在事物内部仍然进行着各种运动和变化。再次,仅就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而言,某一事物的静止只是相对于一定的坐标系统的,换成别的坐标系,则该事物仍然是运动的。人们在教室上课,没有出来跑动,这是一种静止,但换个角度看,人们却是和地球一起不停地运动着。
发展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古诗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实际上都是讲的新陈代谢的道理。作为哲学范畴的新事物和旧事物,分别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必然性的和强大生命力的东西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日趋衰落、灭亡的东西。从这个含义中可以看出,新旧事物的区别在于实质的内容和发展的必然性,而不在于时间的先后和形式是否新奇。例如文革十年动乱中,出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象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学者专家和领导干部进“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学生造反不读书甚至鼓励考试交白卷等等,当时都被说成新生事物,其实这些都是违背事物本身的法则的,是政治斗争中出现的畸型现象。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要向前发展,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特点决定的。首先,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内部产生和逐渐发展起来的,旧事物不能消灭它,如果旧事物消灭了它,旧事物本身也不能存在。但是从旧事物内部成长起来的新事物,却不能不消灭旧事物,否则新事物便不能发展自身,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私有制,作为私有制来说,作为富有者来说,不能不保持自身的存在,因而也就不能不保持自己的对立面——无产阶级的存在。相反地,无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来说,不能不消灭自身,因而也不能不消灭制约着它而使它成为无产阶级的那个对立面——私有制。”其次,新事物较之旧事物优越,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过时和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且增添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丰富的新内容,因而比旧事物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新事物是新的条件的产物。从辩证法关于条件论的观点看,旧事物之所以是旧事物,就是因为它不再适应和满足新的条件的要求。而新生事物却正是新条件的产物,正是因为条件发展了,与之相适应的新事物才成长壮大起来,代替旧事物当然就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我国传统的书写表达方式,用毛笔写字,这是旧时代、旧的条件的产物,今天,这种书写表达方式从其实用性上看,已经毫无价值可言。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是旧事物,它的实用功能已经退出社会生活,退出历史舞台,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今天,一些人还叫它国粹,那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讲的,就是说它审美功能、审美价值还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当今,书法只是少数人活动,实用性的群众基础已经是没有了。再次,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是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和支持的。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然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新事物代表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旧事物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新事物的胜利和旧事物的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从事物发展的结局上讲的,并不是就具体过程而言的。新生事物刚产生的时候,总是弱小的,带着某些缺陷,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相反,旧事物则往往显得比较强大、稳定,同人们的习惯思维比较吻合。这说明新旧事物之间的斗争是复杂和曲折的。因此,拥护和支持新事物,不是在新事物成为占主导地位时去欢迎它,更重要的是在新事物产生之初去扶植它,促进它的发展,做新生事物的促进派 。
3、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在空间中展开的系统和在时间中延续的过程,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古人在解释“宇宙”一词时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时间和空间即是宇宙,即是世界,这个认识同辩证唯物主义对时空性质的认识是很接近的。
何谓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顺序性、间隔性、持续性。只有在时间中,物质运动的过程性、阶段性才能表现出来,不同事物、不同过程之间的顺序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它们之间的间隔也才能表现出来。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它只有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这样一个方向,是一去不复返的、不可逆的。“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是之谓也。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运动的物体总是具体的,而具体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也就是说,只有在空间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形状和体积才能确定,不同物体的并存关系才能表现,不同物体的分离、排列和秩序才能确定。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长、宽、高三个方向。一维的时间,三维的空间,因此人们通常称“四维时空”。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属性和存在形式,因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时间以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例如一年、一月、一日的时间是由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和地球的自转来度量的,离开了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时间便不能确定和无法理解。而空间则是以物体在时间中的运动来度量的,例如对空间最精确的测量是以光通过某一空间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的。这也表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离正是通过运动的物体这一中心环节连接起来的。质而言之,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离性,说明它们同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可分离性,说明它们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所以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在这个问题上,唯心主义是否定时空的客观性质的,如主观唯心主义的康德认为时空是人的认识中的感性直观形式,是主观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的黑格尔认为时空是绝对精神的产物,这都是违背基本的科学常识的。
同时空的客观性相联系的,是它们总体上的无限性。时空的无限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身看,我们承认物质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就必然要承认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物质和运动的无限多样,只有通过无限的时空来表现。第二,从逻辑上看,如果我们假定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那么在这个有限的界限之外是什么呢?它只能是更大、更长的空间和时间。这是通过归谬法从逻辑上证明时空的无限性。第三,大量科学材料表明着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尤其是天文学的发展不断打破了历史上各种时空有限论的观点。近代有人把银河系看作空间的边界,即大约30万光年的空间范围,但没过多久,天文观测便打破了这一界限。继之,又有人把电磁波观测到的范围作为空间界限,大约100亿光年的范围,但科学的新发现又打破了这一界限。可以设想,如果有人为时间和空间设定新的界限,也终将被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所打破。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又是无限的,这是时空的绝对性,而具体的物质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受物质运动特性所制约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也是可变的,这是时空的相对性。时空相对性原理已为现代科学发展的许多重大成就所证明,特别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动尺变短”、“动钟变慢”、“光速火车”等著名的思想实验的例证,深刻阐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代宇宙学、物理学的最新成果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注:这方面有大量例证和材料、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采用)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不仅要与唯心主义时空观划清界限,也要与将物质运动和时间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划清界限。形而上学的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断言时间是和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就像一条河流一样,与物体无关,自管自地向前流着;空间是和物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框,就像一座房子一样,物体可以占用房子,也可以不占用,物体和房子并无必然的联系。牛顿乃这种时空观的典型代表。他说过这样的话,“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这就是牛顿力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马赫当年就批评过牛顿的时空理论并由此影响了爱因斯坦。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早已揭明,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不存在的。我们平时所说的“真空”,其实并不空,即使在“抽光”了空气的容器里或宇宙太空中,都充斥着各种物质粒子和场。可见,时空同物质如影相随,不可分割,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4、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范畴
世界的普通联系和运动发展表现为多种样式。对这些不同样式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这里,介绍七对唯物辩证法范畴。
①本质和现象
本质和现象是反映、区别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根据。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表现事物本质的。有人给不法生意人的人格本质定位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表现这个本质的现象则是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甚至卖假货等等。说到现象,需要区别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表现事物的本质,因而都属于现象,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它们的区别在于,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当然,假象的目的指向是为了掩盖真象,隐藏事物真实的本质。汉字中的“伪”,拆开来是人为,人为是假,所以有“伪科学”、“伪学术”、“伪君子”等说法。例如伪君子,这是一种人格假象,西汉末年篡汉建立新朝的王莽是个典型。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谁复知”,诗中就讲到了王莽的人格特征及其表现。
本质和现象作为一对矛盾,是既相互区别又辩证统一的。二者的区别有三个方面:其一,本质深藏于内,思维才能把握,现象表露于外,感官可以感知,如“苹果落地”是现象,万有引力才是其类现象背后的本质。其二,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比现象普遍、深刻,现象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是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这个本质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贫富悬殊、工人失业、劳资对抗、经济危机等等,这都是具体表现。其三,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现象是多变的,有很大的流动性。美国搞霸权主义,多年来它的这个本质没有变,但不同时期美国霸权的表现方式是变化的,经济封锁、全面制裁、武装干涉、内部颠覆、渗透,各种手段根据情况变换。本质和现象的统一是指: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现象不能离开本质独立存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和反映,本质也不能离开现象而存在。无本质的现象和无现象的本质都是没有的。
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有两点:其一,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一方面,两者的区别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两者的统一又表明了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其二,通过对现象的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是科学认识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任务。现象是本质的入门向导,在科学研究中,只有首先掌握了大量的现象性的材料并作深入研究,才能进入事物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当然,这项工作需要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观察天文现象的能力高超无比,号称“星学之王”,但他没有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他的学生、德国天文学家刻普勒却从这些材料中揭示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在天文学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
②内容和形式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说美女西施经常心口痛,皱着眉头、手抚肚子走路,别有一番风姿。邻居丑女无盐(后人叫东施)也学她的样子,不伦不类,显得更丑。唐代诗人王维在《西施》一诗中写道,“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后来人们就把那种不顾实际、胡乱模仿的做法叫“东施效颦”。这种做法为什么不可取?因为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离开内容只讲形式便谈不上美。其实,世界上的一切具体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矛盾统一和由此决定的特性、运动过程。如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塑造具体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再现现实生活。这个再现过程,离不开题材、主题、人物、事件等要素,这些就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是事物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样式。文学作品仅有人物、事件等内容性要素还不行,它还要有它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体裁、结构、风格等就是文学作品的形式。
内容和形式是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有着相对确定的界限,同时,两者又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一方面,没有内容就没有事物,形式离开内容就是空的。另一方面,没有形式,内容也表现不出来。美国有个交响乐团,指挥死了,乐团为纪念他,决定以后的演奏不要指挥,结果是不成功的,这说明内容不能离开一定的形式。其次,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一方面,内容是事物主导的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必须适应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国体决定政体等,都说明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形式不是消极被动的,它能动地反作用于内容,积极影响内容,甚至左右内容的发展。例如艺术文学的形式美是很重要的。我国唐代诗歌在世界诗歌史上是个奇迹,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质量高,首先当然是思想内容丰富,同时也说明它的表现形式好,无论是律诗、绝句、古风、乐府诗,都能很好地表现内容。有人评价说,先秦散文质胜文,汉赋文胜质,只有唐诗做到了文质彬彬,这是有道理的。再次,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这是就事物范围的广大和关系的多重性而言的。在确定的范围内和特定的关系中,内容就是内容,形式就是形式,但如果条件、范围和关系变了,那么某一内容的形式就可能转化为另一形式的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例如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力才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但如果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以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经济基础则是社会形态的内容,上层建筑才是社会形态的一般形式。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必须立足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就是脱离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人们常讲的“文山会海”,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要重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运用一切有效形式为内容服务,反对形式虚无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决不是说形式无关紧要。事实上,创造、选择、运用适合于内容的好形式,革除和抛弃束缚内容发展的不好的形式,对事物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的形式变为今天的市场经济的形式,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又比如,军人的军容风纪、队列训练等,这都是形式,这些形式任何一支军队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③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形式之一,这种联系的本质内容是要表明: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必然会引起另一些现象的产生,反过来,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所引起的。在这里,引起一定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因果联系往往同时间的顺序性相关,通常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即所谓前因后果。但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有因果联系,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时间上是先后有序的,但这里并无因果关系。第二,有些现象的因果联系只表现为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就是说,某两类现象之间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但并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者由原因引起结果的过程很短,时间上可以忽略不计,物质和反物质相撞,立刻湮灭,同时发生巨大的爆炸,释放巨大的能量,相撞和湮灭爆炸同时发生,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但它毕竟存在前因后果的客观逻辑顺序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过渡和转化。在有限的范围内和相对确定的关系中,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明确的,不能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但是,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事物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因果之间的界限就不那么确定,两者可以互换位置、变换关系,一种现象在甲关系中是结果,在乙关系中可能成为原因。如摩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引起爆炸,这是个一连串的因果联系,在这些环节中,生热是摩擦的结果,同时又是燃烧的原因,这就是因和果的互相转化。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原因作用于结果是明显的,即原因引出结果,原因决定结果。但反过来,结果也反作用于原因,引起作为原因的事物发生变化。如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是原因作用于结果,反过来,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解放了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这是结果反作用于原因。
因果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一果多因,即一个结果由多种原因引起。多种原因中,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本质原因和非本质原因等等的区分。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多种原因时,要善于抓住内部、主要和本质的原因,不能主次不分。历史领域中所谓“大事件小原因”之说,就是因果分析上形而上学的典型表现。罗马共和国末期有个“后三头同盟”(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这个同盟是短暂的,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三虎”。三头的斗争最后演变为屋大维与安东尼之争,美国有部电影《埃及艳后》,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屋大维与安东尼之争,安东尼失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的、军事的、战略的等等,但有历史学家将原因归结为安东尼与克雷奥怕特拉的关系,断言“如果克雷奥帕特拉的鼻子小一点,罗马帝国的历史就要重写”。黑格尔曾批评过这种分析方法,说“历史上常常举出奇闻秩事当作大事件的小原因,而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导因、诱因,只是一种外部刺激”,“事件的内在精神完全可以不需要它”。其次是一因多果,即同一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多种结果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结果、眼前的和长远的结果、主要的和次要的结果、有利的和不利的结果等等。如人生病要打针吃药,打针吃药可以治好病,也可能产生药物负作用。在这些不同结果中,当然要着眼于主要的、有利的结果,不能因为次要的、负面的结果而干扰我们的决策。再次是多因多果,即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情况交织在一起,它突出表现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例如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曾走过许多弯路,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也造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对这种情况的分析,尤其要深入细致,切忌简单化。因果联系的复杂性还表现为同因异果、同果异因等情况。
因果联系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启示我们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科学预测未来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就是从某一行为的后果中分析原因,成功的原因是经验,失败的原因是教训。只有正确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科学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科学预测未来,就是要善于预见人们的行为可能引发的结果。预测是决策的前提,有科学、准确的预测,才好下决心、做决定。如果对行为将引起什么后果茫然无知,做决策就很困难,优柔寡断。
④结构和功能
结构和功能是揭示事物内部的构成方式与事物对环境作用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结构是事物内部各个要素的组合方式,即事物内部各要素按照什么规则和秩序组合在一起。如三根木条,由于组合方式不同,分别可以组成许多不同的图形:Z、H、I、干、土等,这是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结构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为什么事物在外界干扰下通常能够保持常态和正常存在,重要原因就在于结构的稳定性。结构稳定可以是静态稳定,如建筑物,也可以是动态稳定,如生命有机体。二是结构具有有序性。有序即有秩序、有规则。结构有序,就是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是有规则的,不是胡乱堆在一起。只有结构有序,才会是系统有序。
功能是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即系统对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能力和系统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如一个制糖厂将输入的甜菜加工成糖输出,一个火力发电厂将输入的煤转化成电能输出,这就是它们的功能。功能在理论上可分为元功能、本功能和构功能,元功能是指事物要素在孤立状态下不依赖于整体所具有的功能。系统由不同的要素构成,每个要素都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因而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如人体系统中的肝、胃、肾都是要素,其功能各不相同,这种相互区别、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要素功能,就是元功能;本功能就是元功能的机械和,如果元功能不为零,那么系统的要素越多,本功能就越大;构功能是由事物要素的组合方式所形成的功能。系统的功能应该是本功能和构功能的结合,没有要素当然没有功能,没有结构也谈不上功能,所以本功能和构功能只能在理论上加以区分,在现实事物中是分不开的。
结构和功能是辩证的关系。一方面,结构决定功能,是功能的基础和前提。一般说,结构规定和制约功能的性质、范围和水平,系统不同的结构,必然表现不同的功能。如自然界的生命是由20种氨基酸和4种核甘酸组成的,因为结构不同,形成了地球上2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和几十万种微生物,这些不同的生物,功能显然也是不同的。又如“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两个语词,由4个相同的字组成,只是由于结构不同,意思完全相反。这些都说明结构决定着功能,结构有了变化,必然引起功能的变化。另一方面,功能制约、影响结构,对结构有反作用。就是说,系统只有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才能保证系统结构的相对稳定,功能如果不起作用,系统的要素和整个系统结构都会发生变异。
结构和功能及其辩证关系,引出两种重要的方法即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科学地认识了事物的结构,不仅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把握事物,人们还可以对该结构进行复制、模拟,以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仿生学就是以生物的各种构造为对象进行工程技术模拟的科学,如飞机模拟鸟的身体构造,鱼雷、潜艇模拟海豚的身体构造。功能方法是从功能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它与结构方法在研究方向和重点上是相区别的:结构方法主要研究“事物是什么”,功能方法主要研究“事物干什么”。功能方法如图表示:
功能过程
输出
输入
环境对事物的作用叫“输入”,事物对环境给予事物作用的回答叫“输出”,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就是事物的功能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即功能方法。有一些事物在结构上具有不可拆性,如黑洞、人脑、信息过程、遗传密码等,统称“黑箱”(blackbox)。黑箱不可拆,结构方法就无能为力,就只能通过考察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过程来了解认识系统的一般情况。打个比方:如果想知道一个油桶里是否装有油(假设油桶是“黑箱”),用一个东西敲敲油桶,给它一个输入,根据油桶发生的声响即输出,即可判定桶内是否有油。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一个是“内描述方法”,一个是“外描述方法”,两种方法各具特点,互相补充,重大、复杂的科学研究,往往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⑤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两种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不可逆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战争造成破坏,无序产生混乱,这些都是必然联系,是事物发展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正好相反,它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因素。对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来说,特定的偶然性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随机性很大。种豆得豆是必然的,但一个豆荚里结几粒豆子,这是偶然的、随机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偶然性只是对事物的发展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加速或者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一,偶然之中有必然,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其背后一定隐藏着必然性。其二,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其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就是说,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只是相对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无限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偶然性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可能是必然性的,反之亦然。例如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曾经是一种偶然现象。人类社会早期,不同的地方有的用动物作一般等价物,有的用粮食、生产工具、贝壳,甚至有用石头、狗牙作一般等价物的。以后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就固定在贵重金属上,这是商品货币发展的必然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两个方面看:第一,认识和利用必然是获得自由的前提。什么叫自由?黑格尔说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显然,作为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概念,并不是指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自由是要表明人的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权。这个自觉性和主动权首先来源于对事物的规律即必然性的认识,不认识规律的行为只能是盲目的甚至是危险的。例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追求自由,但这个自由的获得和享有以认识社会生活的必然为前提。社会生活中的必然是法律、纪律等,懂了这个必然,遵纪守法,人就有自由,超出法律纪律范围的活动,犯法坐牢,就不能享受自由的生活。第二,承认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善于抓住机遇。1936年著名的“西安事变”,这是个偶然事件,中国共产党及时抓住这个偶然事件,迅速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重视偶然性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更具有特殊意义。善于抓住机遇,是科学家应具备的一种素质。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有次做实验,不小心将一些青霉菌掉进了葡萄球菌中,结果发现青霉菌杀死了全部葡萄球菌。这本是一次偶然事故,但这件事给了他启发,通过反复多次研究实验,他发明了青霉素。科学研究中,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不是人人都抓得住,用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的话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机遇或者说机会很重要,抓住机遇,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许多,但是不能守株待兔地等机会,也不能削尖脑袋找机会,把机会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种态度叫机会主义,是要反对的。
⑥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一对范畴。现实性的存在是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这里合乎必然性就是合乎规律,合乎规律的存在才是现实,失去必然性,既便存在着,也不是现实存在,按照黑格尔的思想,那叫现存。黑格尔说过一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他讲这话时,德国正处在封建普鲁士王朝统治时期,德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正在为资产阶级革命造舆论,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黑格尔的这话是在为普鲁士王朝辩护。黑格尔当时没有公开解释,只是把他的思想私下告诉了他的朋友席勒。黑格尔的本意是说,普鲁士王朝失去了它存在的必然性,不再是现实的,因而是不合理的,是要灭亡的。应该说黑格尔的这个思想是很深刻的。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要注意,可能性是种种趋势,因此是多种可能,是或然性,它与必然性不同,必然性是一种趋势。把握可能性范畴,还要作以下三个区别:其一,要区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可能性虽然还不是现实,但它是有现实根据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了,可能就会变为现实。不可能性则是没有任何客观根据的东西,公鸡不能下蛋,“永动机”永远不会成功,因为它们都没有现实的客观根据。其二,要区分现实的可能与非现实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指有充分根据,在现阶段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可能;非现实的可能或叫抽象的可能是指在现实中有一定根据但根据不足,在现阶段缺乏成为现实的条件的可能,这样的可能性,既使经过人们的主观努力,仍然不能成为现实。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提出了一个三年“超英赶美”的口号,这个目标显然根据不充分,条件不成熟,是一种非现实的可能。其三,区分相反的两种可能性。在事物的矛盾发展中,之所以会存在两种相反的可能性,是因为矛盾双方斗争的过程,是两种力量、两种趋势在竞争,每一种可能的趋势都想实现自己。如两支军队作战,双方都有胜利和失败两种相反的可能,最终哪一方胜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战争的性质,战斗力强弱,战略战术的制定,武器装备的状况等等。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相对确定的条件下,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界限分明的,这是二者的区别和对立。抹杀这种区别和对立,不是想入非非,就是走向诡辩。邓拓在他的《燕山夜话》中讲过一个故事:某人拾得一只鸡蛋,回家对妻子说,我要发财了。妻问何故,此公说我拾得鸡蛋一只,蛋可孵鸡,鸡又会生蛋,如此下去,还不发财。妻子怒气大发,一巴掌打碎了鸡蛋,言道锅里尚没有中饭米,你这里只管做春秋梦。此公见鸡蛋打碎,痛惜地说,你一巴掌打断了我的财源。这个人的问题就是将可能当成了现实,分不清二者区别,想入非非了。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区别,但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可能性与现实性相互依存。就是说,二者不可分割,彼此不是孤立存在的。可能是潜在的还没有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充分展开并且已经实现了的可能。现实之所以为现实,它必须首先是可能的,没有可能永远成不了现实。反过来,可能之所以为可能,是因为它存在于现实之中,以某种现实性为根据。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能性实现了,就是由可能转化为现实,在现实的条件下,又会产生种种新的可能,这是由现实转化为可能。可能和现实的对立统一就是发展。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一开始只是可能性,由于事物矛盾的发展,旧事物发生质变灭亡了,新事物产生了,这就是由可能性转化为了现实。
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分析和处理问题要从现实出发,不能寄托于可能;二是争取好的可能,避免坏的可能,同时要有实现坏的可能的思想准备,免得出了问题手忙脚乱,拿不出应对措施;三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人们所希望的可能向现实转化。
⑦全局和局部
全局和局部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一寻范畴。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发展的全过程,局部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全局和局部是相对而言的,一事物相对于它自身的各个局部是全局,而当该事物纳入更大的范围,它就变成了局部。
全局和局部辩证统一,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首先,全局和局部互为前提,一方面,全局不能脱离局部而存在,局部是全局的构成要素和存在基础,没有一个个的局部,当然构不成全局。另一方面,局部不能脱离全局。局部以全局的整体结构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局部是全局的局部,脱离了特定的全局,也就没有特定意义的局部,人的手是人体全局的一个局部,把手砍下来,脱离了人体全局,手就不叫手,只是一块肉。其次,全局和局部相互作用。一方面,全局对于局部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全局对事物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发展起决定的作用,因此局部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局。例如我国的解放战争,毛泽东对战争全局的把握是非常高明的,哪些局部战役要打,哪些暂时不能打,局部战役应怎么打,他都是从全局的高度去思考的,所以当时的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毛泽东指导有方,调度得法。当时林彪指挥四野打辽沈。林彪会打仗,号称常胜将军,但他指挥辽沈战役,更多的是从局部战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想到仗怎么好打,怎样才能打胜,所以对毛泽东和军委的部署不理解,颇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味道。林彪的想法是在东北战场上能消灭多少敌人就消灭多少,全歼不了把敌人打炮也是胜利,反正只要打赢就行。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这个打法,他从全国战争全局的角度想问题,提出东北战场必须关门打狗,决不能让东北的国民党军从葫芦岛出海南逃。逃跑到关内就增强了国民党其他战区的力量,这对战争全局是不利的。当然,后来林彪还是理解并服从了军委、毛主席的决定。这就是全局对局部的决定作用。为什么人们常讲要有大局观,有全局意识,道理即在于此。当然,另一方面,局部对全局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朱明王朝时,朱元璋把自己10多个儿子封往全国各地当王,后来当了永乐皇帝的朱棣就是封往北京当燕王。这些封王管辖着一方土地,各有自己的势力,虽然相对于朝廷和全国,他们只是局部,但这些局部对全局的制肘作用是很厉害的,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危及朱明王朝的政权,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驻守北京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后,发动了一场战争“靖难之役”,从北京一直打到当时的首都南京,夺走了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自己当了皇帝。这个例子说明,局部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局部的事情处理得好,有利于全局的发展,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全局,甚至会使全局解体。
全局和局部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最具现实性的,是告诉我们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这三者中,国家利益是全局,集体和个人是局部,集体相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全局,这是个三层结构的关系。既然全局高于局部,局部服从全局,那么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时,就有了一个现实的要求,那就是要有全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局,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个人和集体利益又都要服从国家全局的最高利益。这个道理具体到军队和军人,就是国防建设要服从全国经济建设的大局,军人个体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军队的建设,军人要以国家和军队建设作为自身价值实现的平台。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世界在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发展中存在,事物的联系、运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矛盾”一词最早出自《韩非子·唯一》:“楚人与鬻木盾与矛者,誉之日:‘吾木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之日:‘吾予之利,于物不能陷也’。或日:“以子之予,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所谓矛盾,就是这么来的。矛盾这个概念,有两种用法,一是逻辑矛盾,就是指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作出既肯定又否定的两个不相容的判断,上面提到的《韩非子》中的故事,就是典型的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思维混乱的产物,平时我们写文章、讲话,都要注意这个问题。“悖论”不属于逻辑矛盾,它是指给出的条件相对于不同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引出不同的结论,如罗索的“乡村理发师”悖论,还有数学上的悖论,都不在逻辑矛盾的范畴之列,这是一种形式特殊的矛盾。矛盾概念的另一种用法,就是哲学上所说的矛盾。哲学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关系的范畴,它是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反映,因而是合乎实际的。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讲四层意思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或同一和对立,是矛盾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体现对立面之间互相吸引的一种趋势。同一性具体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矛盾着的双方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而必须以对方为条件,如生与死,作为矛盾的双方,它们是互相依赖的,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无所谓生,二者统一在生命这个统一体之中。再如夫妻关系,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成了寡妇,不再是妻子。妻子是自己对方的对方,对方不存在了,对方的对方这种关系就不存在了,存在的知识某某寡妇这个人,不再是某个人的妻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矛盾的双方,都是这样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贯通。互想贯通包括矛盾双方互相包含和互相转化。互相包含,就是矛盾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一对矛盾,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包含的,即人们总是带着一定的理解去感觉,反过来,人们在理性认识时,也往往夹杂着一些感性形象的东西。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各自走向自己的对立面。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反者道之动”,向对立面的运动和转化是合乎规律的运动,讲的正是这个道理。这里需要强调,矛盾的转化只能是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不是向随便什么别的东西的转化,不是人们常说的“变来变去”。为什么?因为只有在矛盾对立面之间才存在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例如和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战争,反之亦然,因为只有在和平与战争之间才存在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矛盾的转化在内容上包括三方面:一是性质的转化如真理和谬误的转化;二是地位的转化,如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转化;三是作用的转化,如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转化,还有平时人们说的“化腐朽为神奇”等。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着对立面相互分离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个普遍的哲学范畴,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社会领域的阶级斗争、民族纠纷、国家争端,生物界的弱肉强食、生存竞争、机械运动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化学运动中的分解与化合等都属于矛盾斗争,因此,不能将矛盾的斗争性局限于某个具体领域或某种具体的形式。此外,矛盾斗争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还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一般说来,矛盾的初期,矛盾双方只表现为差异,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别等),双方对立的性质处在萌芽状态,随着过程的发展,差异扩大、深化了,原来处于萌芽状态的差异就明朗化起来,并得到充分地展开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立、对抗,再往后,对立进一步尖锐化、激烈化,直到最后矛盾的解决。这整个过程即矛盾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矛盾的斗争,不同的只在于程度的深浅,所以不能认为只有尖锐的对立才是矛盾斗争。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差异就是矛盾”,就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差异是矛盾的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对立、对抗是矛盾明显化,已由潜在走向显在;转化则是一种矛盾系统向另一种矛盾系统的飞跃。
同一性的斗争性固然是矛盾双方两种不同的属性和趋势,但双方又是互相联结的,列宁强调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就是着眼于二者的相互联结。一方面,没有斗争性便没有同一性,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条件,就是说,如果没有矛盾双方的差别和对立,就谈不上双方的联系,同一性何来?谢林形而上学的绝对同一哲学的错误就是在于只承认同一而否认差别和对立,黑格尔批评这是种“a=a”的知性的同一,抽象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的存在也以同一性的存在为前提,斗争性是寓于同一性之中的,就是说,对立一定是具有同一性的矛盾双方之间的对立,没有同一性,对立性双方不存在相互依赖、贯通的联系的性质,斗争性就失去了前提,事物之间便是“风马牛不相及”,何来斗争?宣称绝对的排斥的否定,同样是否认矛盾辩证性质的形而上学错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的绝对否定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发展是什么?从对立统一学说看,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的矛盾推动的,列宁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就是说,一切矛盾着的事物的双方,总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和否定,既同一又斗争。这种同一和斗争,使得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处在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一旦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带根本性的变化,就会实现矛盾的转化或者说矛盾的解决,于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新矛盾取代旧矛盾,从而实现事物的发展。
既然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那么,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就都要发生作用。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同一性表明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时又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什么?因为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过程是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中实现的,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矛盾一方不能脱离它的对立面孤立发展,它要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如我国大陆和台湾,这是一对矛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陈水扁当局时下正大力发展它的先进的军事装备,但问题在于它的这个发展,反过来刺激我们加快这方面的发展步伐。所以说,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另一方面,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贯通为了双方的相互转化提供了由此达彼的桥梁。矛盾的转化实现了事物的发展,而这个转化离不开同一性这个桥梁和中介,没有这个桥梁和中介,转化向哪里去转?因此,同一性所包含的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属性,也是事物实现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矛盾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推动着事物不断地发生着量变,为事物的质变创造着条件;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发生质变即根本性质的变化,现实由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即实现事物的发展。
讲到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还要掌握一个重要的原理,那就是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所谓同一性的相对性,是说同一性的有条件的,任何矛盾统一体以及贯穿于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都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也就是说,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居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如果这种条件消失了,矛盾双方就丧失了同一性,也就不能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成为一对矛盾。在辩证法看来,任何条件都不是凝固的,而是可变的,当然,矛盾同一性所赖以存在的条件也是可变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说矛盾的同一性是暂时的,易逝的和相对的。所谓斗争性的绝对性,是说斗争性是无条件的,这里要说明的是,斗争性的无条件性不是说矛盾斗争不需要任何条件。我们可以想想,矛盾斗争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是同一性,没有同一性这个条件,双方构不成矛盾,何来斗争呢。我们这里讲斗争的无条件性,是说斗争性能够突破特定条件的限制,提供矛盾发展所必需的新条件,直至打破旧的统一体,建立新的统一体。换句话说,斗争性是不受具体条件的限制、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一种趋势。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总之,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一性和斗争性各自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不能片面地夸大一方面贬低另一方,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说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正确认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还要区分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所谓内部矛盾,是指一个确定的事物或系统本身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通常简称内因;外部矛盾则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或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简称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决定的,同时又受着外部矛盾即外因的影响,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之所以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深刻基础,它提供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当年罗马帝国为什么灭亡,本质的原因是什么?有史家提出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日耳曼人、西哥德人、汪达尔人等外放族人不断入侵。其实外族入侵只是造成罗马帝国灭亡的外因条件,本质的、根本 的原因在内部。晚期的罗马帝国,阶级矛盾尖锐,城乡经济日趋衰落,加上统治者的腐败,使致国力急剧下降,奴隶主统治者的统治难以为计,这才是罗马帝国灭亡的深刻的内部原因。蛮族入侵只是罗马帝国灭亡的外部条件,只是第二位原因。当然,我们说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决不等于说外因不重要。事实上,任何事物的矛盾都不能脱离同其他事物的联系而存在,有这种联系,外部条件就必然或大或小地影响该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过程,从而影响它的存在和发展。《三国志》中记载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用火攻曹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外部条件,是外因,但在这里却起着影响战争进程和结果甚至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的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按照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解释,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通俗地讲,就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或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二者相互区别。这是说,在确定的范围内,普遍性就是普遍性,特殊性就是特殊性,二者不能混淆。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存在于任何社会之中,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如果我们具体讨论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那就要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具体情况,这是矛盾的特殊性。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般矛盾与中国封建社会的这对特殊矛盾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前者比较抽象,后者比较具体,前者是一般的,后者是个别的。
第二,二者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哲学上讲的一般,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既然从具体事物中抽象,那就离不开具体事物,这个本质也只能在具体事物身上体现出来。如没有张三李四一个个具体的人,就不能抽象出一般的人的本质,还有水果的本质只能从苹果、桔子、香蕉等具体事物身上体现,如此等等。所以说,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另一方面,任何个别都是与一般相联系的,没有脱离一般的个别。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举过一个例子,说“哈巴狗是狗”,“伊万是人”。在这里。狗、人是一般,哈巴狗、伊万是个别,说哈巴狗是狗,伊万是人,就等于说个别是一般。当然,说个别是一般,不是说个别等同于一般,而是说个别具有一般的本质属性。既然个别具有一般的本质属性,离开了一般,也就无所谓个别了。(这里可以举例分析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命题)
第三、二者相互转化。这是就事物存在的范围和条件而言的,范围和条件变了,一般和个别即可以相互转化,如中国特色相对于全世界这是个别,相对于更小的范围如湖南,则转化为一般。
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就人的认识而言,人总是先认识个别事物,然后从大量个别事物的内部认识该类事物普遍的,共同的本质,运是从个别到一般。人们有了对事物一般的本质的认识后,再以它为指导,继续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这是从一般到个别。“个别——一般——个别”,这是认识的秩序,只有遵循这个认识秩序,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
就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言,同样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需要一般的、正确的理论指导,但客观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仅仅通过作为普遍性的一般的即便是正确的理论,是不能正确有效地解决具体矛盾的。只有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上把握具体矛盾,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
4矛盾特殊性的丰富内容
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就是说,不同事物的矛盾都有自身矛盾的特殊性质和特点,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如大陆和台湾的矛盾,不同于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也不同于中日两国的矛盾,它们的性质不同,必须区别对待。还有我们经常说的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非对抗性矛盾与对抗性矛盾等等,也都是性质不同的。
第二,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具体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根本矛盾即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且规定事物和过程的基本性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那些阶段性质矛盾和不决定事物基本性质的矛盾。例如,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根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中国资产阶段民主革命的始终,并且规定着这个革命的基本性质,至于其他的社会矛盾,如各革命阶级之间的矛盾、反动阶级内部各集团、各派系的矛盾,还有民族之间的矛盾、各宗教派别之间的矛盾等等,则均属于非根本的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是辩证的 ,根本矛盾规定非根本矛盾的发展,非根本矛盾又反过来影响根本矛盾,加速或延缓根本矛盾的解决,从而加速或延缓整个事物的发展进程,并使这一进程呈现出阶段性。
二是就事物发展的诸多矛盾而言,可分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个矛盾群中,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也是辩证的。一方面,主要矛盾决定和支配非主要矛盾,另一方面非主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既然这样,就引出它的方法论意义,它告诉我们,观察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中说,党委班子要善于抓大事,抓具有决定意义、全局意义的大事,平时人们说的“牵牛要牵牛鼻子”,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抓主要矛盾,哲学上讲就是“重点论”。但是抓重点又不是忽视非主要矛盾,在抓重点的同时,又要兼顾作为非重点的一般,这就是哲学上讲的“两点论”。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告诉我们,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必须做到“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反对不讲重点的“均衡论”和单打一的“一点论”。毛泽东曾用“弹钢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另外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例如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矛盾就不再是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这时上升为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定后,怎样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时就不能再以阶级斗争为纲,不能将阶级矛盾仍看作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是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的双方而言,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就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非主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同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一样,有着相同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论意义。具体说,在一对矛盾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的方面,坚持“重点论”,反对平均看待和平均使用力量的“均衡论”,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即看问题要全面,这同样是坚持“两点论”,同样要反对形而上学片面性的“一点论”。例如在我国的改革中,存在着改革同人们的实际承受力这样的一对矛盾。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下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毫无疑问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坚持改革不动摇。但改革也确实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贫富悬殊、“马太效应”现象和所谓弱势群体等,可以说是改革成果中的负产品,这是个现实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虽然它是这对矛盾中的非主要的方面,但处理解决不好,后果可想而知。另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有人说“婆媳矛盾”是天生的一对矛盾,旧中国,婆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三年的媳妇熬成婆”,熬成婆,在家庭的地位就改变了。现在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一般认为在婆媳矛盾中,媳妇转化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否实现了这个转化,为什么会有这个转化,这当然要作社会学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这里举此例,只是为了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
第三,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认识和分析矛盾是为了解决矛盾,而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去解决。由于事物的矛盾多种多样,矛盾的性质、地位、特点各不相同,因此矛盾的解决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人们已经认识到的情况看,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这是大量存在的,也是最常见的解决矛盾的方式,如和平压倒战争,科学战胜迷信,真理克服谬误等,都属于这种方式,
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的双方所代替。这种解决矛盾的方式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存在的。例如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斗争,就是以这种形式解决的。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大阶级对抗和斗争的最终结局是“同归于尽”,双方都消亡了,他们被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对新的矛盾统一体所取代了。
三是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实现了对立面的融合。这里讲的副合,不是调和矛盾的意思,而是说对立双方通过长期的矛盾斗争,不断地缩小差别,互相靠拢,是后融合为一个新的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例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最可能的解决方式就是双方融合。就是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文化的普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会逐渐缩小,最终实现二者的融合,形成一种完全新型的劳动。
2、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也是说明事物的发展的,不过这一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①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特殊规定性,它决定某物之为某物而不是他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同事物的属性密切相关。所谓属性,是指事物自身具有的各种性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既然是各种性质,说明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本质的属性即决定事物存在的属性,也有非本质的属性。我们这里讲的质,正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事物存在的本质属性通过事物的其他属性表现出来的,例如花的质(本质属性)就是通过花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多种非本质属性表现的。
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或万分在空间上的非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同事物的质一样,事物的量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但由于事物的量不决定事物的存在,因此量与事物不直接同一。就是说,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量大一点、小一点、多一点、少一点,并不直接影响事物的存在。上面讲了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而事物每一属性都有量的规定,因此事物具有多方面的量,如水有的体积、温度、纯度、重度、水压、流速等多方面的量的规定。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质所规定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黑格尔在他的《小逻辑》中说的“有质的定量”、“具有特定存在或质的定量”,指的就是度。既然度是限度、幅度、范围、那么这个幅度、范围的两端就有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叫关节点。事物的变化只要不超出关节点,只要在度的范围内运动,事物就会保持原有的质,超出了关节点,突破了度的范围,事物就发生质变,一事物就变成他事物。如液态水,度的范围在摄氏温度0度——100度之间,0度以下变成固态水,100度以上变成汽态水。从上面讲的可以看到,准确把握事物的度的关键在于关节点,找不准关节点,就搞不清事物保持自身那个质的量的范围有多大,当然就不能准确把握度。
2量变和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指的是发生在维持事物质的量的幅度、范围内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人们常说的“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就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所呈现的状态;质变是指超出了事物度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即另一种质态向别一种质态的飞跃。统一物的分解、事物平衡和静止的被打破,就是事物质变所呈现的状态。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形态上看,量变往往是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则是显著的、根本的变化;二是从内容上看,量变是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质变却是度的超出、突破,是延续和渐进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相互区别,同时又是辩证统一的,这个统一也表现为两方面:
其一,量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就是说,事物质变不会凭空发生,它要以量的积累为前提,事物的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突破事物原有的度,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由量变的积累而引起事物的质变,黑格尔称之为“理性的机巧”,他说缺乏教育、没有理性思维的人不懂得其中的奥秘,他曾举过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点:一个农民上集市,用毛驼粮食,一袋一袋地往毛驴身上压,最后压垮了毛驴,这就是由量的积累引起了事物的质变,阿拉伯有句谚语,“压垮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和黑格尔举的例子如出一辙,也是说明这个道理。
其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就是说,事物的变化虽然从量变开始,但量变必然最终引起质变。在任何具体的过程中,不引起质变的纯粹量变是不存在的。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只有连续没有中断,就“不能说明事物何以有性质上的千差万别及其互相变化”。不仅如此,如果没有质变,就意味着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会被事物的度框死,这样量变本身也会停止下来。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质变也没有量变。总之,质变是量变的完成,它即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也体现和巩固了量变的成果。
3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
量变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会出现部分质变的情况。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有两种形式,一是阶段性的部分质变,二是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是事物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我们知道,本质属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因而是相对稳定的,只要事物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事物就仍处在量度过程中。但在这个总的量变过程中,由于事物的一些非本质属性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可能使得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出现质的差别,这个差别正是事物发展阶段性的明显标志。也就是说,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并没有发生质变,但阶段与阶段之间却有了质的区别。例如人的一生是个总的量变过程,只要人没有死亡就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质变,但人的童年、青年、成年、老年这不同的阶段之间,是有质的区别的,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老年,这都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我们知道,事物的整体是一个全局,其中的各个部分是它的局部,组成为一个全局的各个局部,其发展变化并不是整齐划一的。由于各种条件的不同 ,其中有些部分首先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其他部分和事物的整体未发生这种变化,这种情况就是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同样道理,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只要没有引起全面整体的质变,那么事物的全局就仍处在总的量变过种中。还是以人这个生物体为例。人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一个全局,在这个生物整体中,如果某些非要害的部分发生了质变,而人的整体的生命功能并没有丧失,那么他就仍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发生的只是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换句话说,人的眼瞎了,耳聋了,或者断胳膊断腿,这都不会从全局上影响人的生命功能。当然,如果是人体中关键性的部分发生了质变,如心脏、大脑等,这就可能直接导致人的死亡,引起生命体整体的、根本的质变。
事物质变的复杂性具有多方面的内容,这里主要讲讲质变中的量的特征。前面讲了,事物的质变发生在关节点上,但必须明确,这个关节点不是几何学上那种没有大小的“点”,而是一个从引起质变到完成质变的现实过程。这个现实过程,从时间的持续性上看,有长有短,如从猿到人的转变经历了上百万年时间,而微观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的衰变,只有百亿分之1秒;这个现实过程,从空间的伸张性上看,又有大小不等的规模,有的质变发生在茫茫太空,有的发生在微观领域,而无论在哪个层次上发生的质变,都有一个量的扩张和减缩过程(新质要素的爆发式增长即新质要素在量上的扩张,旧质要素的迅速衰亡,即旧质要素在量上的减缩)。
④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认识事物,首先要弄清它是什么,不是什么,这样就得分析和确定事物的性质,这就是所谓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开端和基础。例如医生看病,首先要分析诊断病人得的是什么病,然后才能拿出可行的治疗方案。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因此定性分析的具有样式很多,如系统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功能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形态分析法等等,这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选择的运用。定量分析是在确定事物性质的基础上,分析、确定事物某一方面的数量关系的方法。认识事物,确定该事物是什么即把握了它的基本性质后,人们总是要进一步把握事物各个方面的数量关系,这样,认识才不是笼统的和模糊的,才具有相对的精确性。因此,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继续和发展,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上面提到的医生看病,确定了病人得的是什么病之后,还要进一步对病情作程度分析,这样,对病情的认识深化了。定量分析是一种运用最为普遍的方法,各门科学都要用到这个方法 ,如经济学中的“统计计量分析法”、“盈亏分析法”、“效益成本分析法”、“机会成本分析法”、“现金流量贴现法”等都是定量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定量分析的基本手段是数学方法,包括统计方法,概率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等一系列具体方法。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为两种最基本的认识方法,应该结合起本运用,这样才能对事物形成既准确又清晰的认识。
有些事物的变化,不作定量分析,结果很难预料。
第二,适度方法,适度即准确把握事物的度,把握维持一事物的质的数量界限。把握这个数量界限,原则上要求做到不多不少,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总的讲就是不偏不倚。毛泽东说的“胸中有数”也是这个意思。“有数”就是有分寸,要求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掌握好这个分寸,做到恰到好处。适度,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子贡问孔子,“师与商,谁孰贤?”孔子回答说“师也过,商也不及”,结论是“过犹不及”。过了不行,不及也不行,怎么样才行?孔子说是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就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是道德的真谛,所以孔子推崇和主张“中行”性格。“中行”就是狂狷两端得其中,这是合乎中庸的。狂者进取,可能的流弊是急功近利,狷者有所不为,可能的流弊是消极保守,而“中行”则是取二者之长又去其弊端。无独有偶,关于中庸的思想,亚里士多德也很推崇。亚氏在他的人生哲学中就提出,做人要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他说:在对待别人的态度上,阿谀太过,轻视不及,友爱合乎中庸;在社交上,傲慢太过,卑邮局不及,诚实合乎中庸;在处事上,粗鲁太过,胆怯不及,勇敢合乎中庸;在对待金钱上,浪费太过,小气不及,慷慨合乎中庸,等等,这些也是亚氏要求的做人标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这里讲的当然都是做人的问题,其实,对所有的问题都应该这样,要学会掌握分寸,处理事务要把握在一定的度中。
第三,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方法。阶段论是说事物发展的进程总是要经历一个一个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事物发展的一个环节。由于事物发展的阶段不是过程的终结,因此各阶段之间呈现出发展的连续性,反映了事物过程的递进关系。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看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重现它的过程,重现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朝最终目标迈进。也就是说,不能离开阶段谈发展,急于求成,一口想吃成个胖子,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北宋王安石的熙宁新法改革失败,就是犯了这个毛病。王安石是个了不起的大政治家,当时他清醒地看到,国家积贫积弱与旧体制的弊端有很大的关系,鉴于此,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措施,力主新政。这本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他太性急,想短时间内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结果,过激地推行新法,触动了保守派官僚集团的利益,两宫太后、皇新国戚、官撩集团、大地主阶层都起来反对他的新法,司马光,苏东坡等著名学者文人也站在他的对立面,最终改革失败,他本人也两次罢相。所以办事情要稳步前进,不断创造条件,积蓄力量,不能头脑发热。我们过去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也是犯了这个毛病,政治上这叫“左倾幼稚病”。发展论,是说事物的进程虽然要经历多个不同阶段,但最终总是要实现它的发展目标,实现事物的飞跃。认识到这一点,就是要对认准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否则就会消极观望,无所作为。
唯物辩证法是阶段论和发展论的统一,坚持这个统一,就是既要坚定对实现发展目标的信心,又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一大规律。讲四层意思:
①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肯定和否定是任何事物都存在的两个方面。肯定是事物维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面占事物的主导方面时,事物就维持自身的存在,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当否定方面占主导地位时,事物就走向灭亡,就发生质变而转化为他事物。
从本来的意义看,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但作为一对矛盾,二者又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包含的,即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这中也有肯定。例如生和死,生是肯定方面,死是否定方面,这两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统一的,生本来就包含了死亡的因素和种子。中国人在传统观念上是乐生恶死的,甚至不愿意谈论死亡,孔子学生问他如何看待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只愿谈人生,不喜谈人死的问题,这是一种搁置死亡的态度。其实,死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生命体的普遍现象,生本身就是包含了死的因素,这就是肯定中包含了否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周易》中讲的“否报泰来”,就是否定肯定的转化。“否”和“泰”是《周易》64卦中的两个卦名“否”用     表示,“泰”用     表示。天地交通谓之泰,不交通谓之否。“泰”则安吉顺利,“否”则危难失利。“泰”和“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向对立面转化。“否极泰来”,这是否定的性质向肯定性质的转化;《周易》又说:“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这又是由肯定的性质向否定性质的转化。
2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要讲两句话,一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二是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说这种否定有着自身的内在根据,它由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所决定,因此不能把这种否定理解为外部否定。辩证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说这样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黑格尔叫“扬弃”。扬弃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指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一方面要克服旧事物中失去了必然性和存在理由的基本方面,这个克服是为了实现质变,实现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即实现事物的发展;另一方面,扬弃也包含新事物要保留和继承旧事物中合理的、有存在价值的成份,这是为了充实和丰富新事物的内容,使新事物更好的发展。而正是这个保留,使得新旧事物又相互联系着。因为辩证的否定既是克服,实现发展,又是保留,达成新旧事物的联系,所以列宁概括辩证否定的两个特点,即: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是这样的:由于事物存在的矛盾性,一事物处在肯定阶段时,本身就包含着否定的方面及其趋势。这种否定的力量与肯定方面的矛盾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上升为主导的方面即事物的发展由肯定直向对自身的否定。但是这次否定没有完结事物的发展。在新的基础上,事物内部又会发生新的一轮的肯定与否定的矛盾斗争, 斗争结果是对事物的新的否定即第二次否定,这就是否定之否定。一般来说,事物经过这么两次否定后,就显示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完整过程。这就是否定的否定规律所表达的理论逻辑和具体内容。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次否定能够实现的,它有一个运动周期,这个周具体表现为事物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两次否定。
肯定   第一次否定 否定 第二次否定  否定之否定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案例:人类社会经历了“平等——不平等——平等”
植物如“麦粒——麦秆——麦粒”
黑格尔“正题——反题——合题”
把握这一规律,要抓住两个理论要点:
第一,由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每一次否定都是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向更高发展阶段的迈进,因此,它表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第二,由于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因此新事物不是完全脱离被否定的旧事物的,就是说,辩证的否定不是离出发点越来越远的否定,不是甲否定乙,乙否定丙,丙否定丁的“恶的无限性”(黑格尔语)。这样,就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个重要特点,即第三阶段带有第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如马克思为未来设计的共产主义社会与作为第一阶段的原始公有制社会,两相比较,前者带有后者的某些特征。这个特征,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否定之否定过程的这个重要特点以及该过种所表现出的事物运动的周期性,表明事物发展所走的道路是曲折的。
将以上两个理论要点概括起来,就是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所走的道路是曲折的。列宁说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毛泽东则比喻为波浪式前进,意思都是一样的。
④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它告诉我们要在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中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不要肯定一切,也不要简单的否定一切。肯定一切,把什么都看完美无缺,事物就不能发展。马克思说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其实就是推崇怀疑、否定精神,反对完美主义地看待历史和现实。反过来,辩证的否定又不是全盘否定,不是否定一切。全盘否定,不善于从旧事物中吸取和继承合理的、有价值的东西,新事物的内容就不会充实和丰满,其生命力也大打折扣,也失去了新事物前进的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恩格斯曾批评费尔巴哈全盘否定黑格尔哲学的做法,说费尔巴哈的做法好比给小孩洗澡,洗完澡倒脏水时连同小孩一起倒掉了。总之,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违背辩证的否定观的。毛泽东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就是符合辨让法的科学态度。
第二、它告诉我们要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着眼,正确对待发展中的方向和道路。任何事业都会有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高潮与低谷,怎样看待这一切,有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否定之否定规律提供的思想方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指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曲折性表明了事物发展所走的道路。将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就昭示出一个道理,即当事业顺利时,不能盲目乐观,忘乎所以,要有遇到因难、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而当事业发展遭遇因难和挫折时,也不要消极悲观,丧失信心。毛泽东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又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故人”,讲的都是这样一种思想方法。
三、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
(1)方法概述
方法一词,本源于希腊文,它由“沿”和“途”两个词构成。因此从词义上说,方法原本指沿着正确的道路行进。从方法的原始词义引伸开来,就有了后来关于方法概念的定义,即方法是指人们为实现自身目的而展开活动的具体方式、组织程序、操作手段和表述形式的总和。简单说,方法就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人类活动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活动的手段即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就,不同的目的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去实现,如裁缝做衣服有裁缝的方法,木匠做家具有木匠的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对于实现不同的目的来说,是不能混淆使用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两点:一是相同的目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过河,可以坐船,可以过桥,还可以游水过河,又如画圆,可以用手画,可以用圆规,这些不同的方法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区别只在于哪一种方法更好一些。二是在不同的方法中,包含了相同的方法于其中,如任何具体的方法都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就是不同中的相同,是个别中的一般、特殊中的普遍。
方法多种多样,形态万千,但如果从方法的属性和适用范围来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个别方法,特殊方法和一般方法。
个别方法是方法中的第一层次,是最具体的方法,其特点是“个性明显”、“数量众多”、“适用专门”。例如科学研究,古代只有天文、地理、数学、力学、生物等几门学科,到现代,学科剧增到二千多门。这么多的学科,研究的对象、目的各不相同,研究方法当然也各自不同,象物理学中的光谱分析法、测定电子电荷的油滴法、化学中的电解法、地质学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代法、数学中的微分法、积分法等等,这些都是各门科学中专用的具体方法,统称为个别方法。特殊方法是方法中的第二层次,它不同于个别方法。个别方法是一个一个的具体方法,特殊方法则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抽象性,适用范围也更广一些。如同样在科学研究中,除了专用的具体方法,还有一些在各门科学中都用得上的方法象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系统方法等,这类方法我们称之为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就是哲学方法,它是方法中的最高层次,是一切方法中最一般,最本质和最普遍的方法。哲学方法不同于个别方法和特殊方法,它除了具有最广泛、最普遍的适用性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它的操作的方式的特别之处,这个特别在于哲学方法是一种思想方法,不能靠手或感官操作,只能靠思维把握,这也反映了哲学方法本身的抽象性特点。哲学方法思维抽象的特点决定了哲学方法的作用方式,即哲学方法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认识方法,它不能代替个别方法和特殊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辩证图景及其运动规律,教导人们要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看世界,也就是教导人们树立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从世界观的角度正确解释和说明世界,同时还在于它的科学理论能有效地、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将科学的世界观转化为科学的方法论。
(2)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唯物辩证法既揭示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也揭示了人的主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因此,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事物的本质、联系、运动和发展规律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2、唯物辨证法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普通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按辩证法办事,就必须学会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地球的演变发展过程,始终受到太阳光和热的作用,它们与地球内部动力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之间相互作用,驱动着地球表层的演化。当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形成以后,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太阳这台发动机就驱动着地球的大气和大洋球流,形成风、云、雨、雪。河流出现了,开始流入大洋,过程中山脉又受到剥蚀。这一切都在塑造和改变着地表的环境,影响着地球的生物圈,使地球的气候、生物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趋于多样化。可见,考察地球的演变发展,必须将它置于太阳系之中,将它与太阳以及太阳系的其它成员联系起来。当然,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把个别事物从普通联系中抽取出来,或者把事物整体的各个部份暂时分割开来。单独地、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研究个别事物或其组成部分时,不能忘记该事物同周围相关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不能忘记它与系统整体以及整体中其他部份之间的联系。形而上学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当然不能完整准确的把握事物,《林林广记》中有则故事,论某人用网捕鸟,见一罗逮鸟一只,于是,“作一罗之网,无时逮鸟矣”这个人犯的就是形而上学孤立看问题的毛病。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反对一成不变,默守陈规的僵化观点。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革是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的主题,就在于我们党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一切,以适应进代需要、适应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现实需要的态度审视、评价和变革旧体制、旧章程、旧规范。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才赢来今天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
3、唯物证法把矛盾分析方法作为把握世界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这段活告诉我们、矛盾分析方法是把握事物本质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根本方法。
关于矛盾分析方法,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坚持“两分法”和“重点论”
这方面内容,前面已经讲到,不再重复
第二,坚持在矛盾的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为什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因为矛盾对立的双方本身具有统一性,离开了这个统一性,双方就构不成矛盾,当然也谈不上对立,也就是说,对立性、斗争性以统一性为条件。另外,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也是要我们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是具有共同点的对立,这个共同点就是一根纽带,将对立双方联结起来。例如夫妻吵架,一般是吵完了又和好,“天上下雨地下流,两口子吵架不记仇。”为什么不记仇,因为夫妻双方有共同的利益,有情感纽带,这就是矛盾的统一性,所以不能离开统一讲对立。离开统一性,片面强调对立和斗争,是一种恶劣的形而上学。当年,江青一伙鼓吹所谓“斗争哲学”,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造成了极其严惩的后果。按照“斗争哲学”的搞法,共产党内“团结——批评——团结”公式中的团结不要了,党的统一战线也不要了,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今天,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现实社会中的各类矛盾也是具有统一性的。所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是说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不是绝对的、抽象的、无条件的、而是有差别的、有对立的统一,因而是具体的统一。一方面,只有承认对立,才能体现统一,因为没有对立就没有差别,没有差别就说明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一个东西谈什么统一呢?另一方面,只有承认和看到矛盾的对立,才能正确理解矛盾双方的统一性,从而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矛盾的本来含义就是有矛有盾,。但就包含着对立性,看不到这一点,所谓的“统一”就是铁板一块,例如,大陆和台湾的矛盾,双方同根同祖,同为中国人,当然是具有统一性的。但双方又是有对立和斗争的,现在斗争的焦点在于台湾陈水扁当局处心积虑地想搞“台独”,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让步,一定要坚决斗争,只有在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谋求双方的统一性。还有前面提到的构建“和谐社会”,提出这个目标和口号并不是放弃斗争,不是搞“一团和气”,大是大非还是要讲的。总之,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看不到统一性,把对立斗争绝对化,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对抗和冲突;看不到对立性,把统一绝对化,统一就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统一,也是一种无原则的统一。
第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具体分析,分析什么?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一是要具体分析矛盾双方对立斗争的内容,弄清矛盾的性质;二是要具体分析矛盾双方的不同特点;三是要具体揭示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预见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这几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正确认识矛盾,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当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抗日战争的分析,就是科学分析矛盾的典范。毛泽东首先揭示了中日双方矛盾的性质,接着分析了中日矛盾双方的特点以及矛盾双方的地位变化,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怎么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呢?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是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要充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达到使现实世界理想化的目的。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尊重规律和按规律办事,在我国已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语言。什么是规律,有人用同义词去说明规律为“法则”,或者古希腊哲学家讲的“逻各斯”。而这还并未涉及规律的定义。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并不神秘,规律就是联系,是本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这是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不是指向事物的外部现象。“水往低处流”,“苹果落地”这都是可感知的现象,决定此类现象的是物体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存在着的引力关系,这就是牛顿揭示出的万有引力规律。规律既然是事物本质的联系,说明它又是事物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事物规律性的联系不是偶然的、随机的,而是必定如此的,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的。所谓稳定的联系,是说规律是事物中稳固的东西,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符规律的现象必然重复地出现。由于规律是一种联系,一种相互作用,单个事物不可能呈现出规律,因此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靠思维去把握、去发现。从规律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看,这种联系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它,而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它,这就是规律的客观性。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根据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同,可以将规律分为两大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它们存在于不同领域,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自然规律是社会规律存在的重要基础,人们改造自然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也使人的社会行动具有规律性。
(2)二者的区别表现在3个方面
A.各自存在的领域和作用的对象不同。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中,支配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动发展;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领域,支配着人们的社会活动。
B.各自起作用的条件不同。社会规律离不开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相互作用;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永恒的。
C. 各自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自然规律是通过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力量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应注意把握意识的起源、本质和意识的能动
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意识是人特有的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
1、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1.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这里讲的就是意识的起源,讲意识怎么来的。
恩格斯说:“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
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4,1981.版,P223)
意识是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劳动
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作用。
(1)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飞跃性环节
自然科学证明,地球已有46亿年历史了。开始是一个死气沉沉、
没有生命的世界,经过20亿年,才出现最低级的菌类;人类和人类意识产生,只有二三百万年。
意识产生是一个漫长过程,这一过程包括3个飞跃性的环节。
A. 从非生物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非生命物质是死的,但在本质上有跟感觉相近的反应特性。泥土
也好,石头也好,没有生命,没有感觉,但有反应特性。
例如,一块大陨石,以2-4公里/秒的速度坠落到地面上,被陨石撞击的泥土,顷刻间就会由固态变为气态,发生爆炸,形成巨大的漏斗形的陨石坑。这样,陨石在地面上就留下了许多痕迹,这些痕迹就是陨石本身特征的反映。如陨石的体积、形状、成分、下降速度、坠落角度等等,都反映在陨石所造成的痕迹中。地球表面的痕迹,就是泥土对陨石撞击所作出的反应。
当一物作用于另一物时,会引起另一物的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可以表现前一物的某些特征,这就是后一物的反应特性。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这是意识起源的最原始的根据。
低等生物和无生命物质不同的是,低等生物就有刺激感应性。植物春天生长,夏天开花结子,秋天种子成熟,冬天死亡,这就是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产生应答活动的能力。刺激感应性不改变自身存在的状态,而是通过与外界交换质量、能量与信息,而不断地实现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
B.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不同于应答活动之处,就在于这是有计划有目
的的活动,包括初步的分析和综合。但有些植物的刺激感应性,与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很接近,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的萌芽。
向日葵的花总是朝向太阳,就象动物转动自己的头看太阳一样。
C. 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
一般动物和人都有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人类意识特有的生理基础是:人脑中有第二信号系统,能接受语言的刺激,有形成概念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较高等的动物有条件反射、探究反射、模仿反射、好奇反射,人类意识很可能就起源于动物的好奇反射、探究反射。·
(2) 劳动在动物心理向人类意识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意识虽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
是在意识问题上,自然界为什么选择了人而不是其他动物。其实,自然界并不是对人类有偏爱,人之所以产生意识,除自然的基础外,还有它的社会原因。其中,劳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恩格斯经过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大约是在1876.,恩格斯写了一篇很著名的文章,题目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指出,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也是劳动。因为:
A. 劳动过程推动着猿脑向人脑转化;
B. 劳动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
C. 劳动使意识的内容不断丰富。
2.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这里讲的是意识的本质。
关于意识的本质,应讲两句话: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恩格斯: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
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4,1981.版,P223)
换言之,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没有人脑的神经活动,就谈不上意
识。人脑是物质,意识是这种特殊物质的功能。这说明,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是所有物质都有意识。意识承担者只能是人脑。
(2)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2,1981.版,P217。)列宁也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列宁选集》卷2,1972.版,P11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一命题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说,意识必须有反映的对象。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外界输入信息,在人脑中加工制作的过程。因此,人脑好比是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意识既然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那么反映者当然不能离开被反映者,否则,意识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错误的意识,也有它的客观原型。其二是说,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感性的反映形式如感觉、知觉、表象,理性的反映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等,都是主观的。意识就有主观性,是人脑加工的结果。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过程,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反映形式。意识可以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摹写,也可以是歪曲的、想象的反映。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人类的意识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是没有
计划和目的的 。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人是意识活动的主体,人又是实践着的社会的人。因此,人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而带着一定的主观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个观念的存在着的劳动结果,就是人的目的、人的实践活动的思想蓝图,人的意识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目的,而且规定了为实现这一目的所必需的活动方式和步骤,这就是计划性。意识的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是其他动物没有的,它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主观创造性。所谓选择性,是说意识在反映对象事物时,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将一切事物都纳入自己的意识范围,而总是根据某种现实的需要和意识活动结果的可能性,有选择地瞄准对象事物。所谓主观创造性,是说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在认识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创造一个理想的甚至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说人能够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摸型、计划等实现出来,使人的理想和目的变为客观现实,从而来断的按照人的意愿改造对象,改变对象。
第四, 意识通过对自身的反思和实践活动能够改造人自身。
人对自身的改造,是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进行的,包括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骄傲情绪,形成正确的“我识”;包括体验生活、磨练自己,就像《孟子·告子下》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包括不断强壮自己的体魄,调整自己的心理,培养自己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品格,总之,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军人来说,特别要强调两个方面。
首先,要努力认识和尊重规律
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首先做到主观符合客观,然后让客观适合主观。既要反对“唯意志论”的错误,又要防止陷入“宿命论”的误区。“宿命论”就是无所作为,听天由命。“唯意志论”就是夸大主观能动性,以为凭主观意志可以无所不能。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是非常重视以人为本的。他创立了人民战争思想,他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提出了群众路线,他主张在军队内部实行“三大民主”,他高度重视官兵关系、军民关系。
不尊重规律,会遭到规律的报复。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要尊重规律,要讲科学性,要有科学精神。
其次,要重视战斗精神的培育
熟谙军事问题的作家克劳塞维茨:战斗力“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的乘积,这两个因素就是现有手段的多少和意志力的强弱。” 他所说的“现有手段”指物质力量,包括武器装备的数量、质量、品种和先进程度。意志力指战斗力的主观因素,包括战斗精神、战斗作风、军事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等。任何一支军队实际战斗力的形成,都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物质层面的因素和精神层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协调一致,便形成部队实际的战斗力。我们不能超越物质条件或现有手段许可的限度获取战争的胜利,但是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主观努力,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等战斗精神是形成现实战斗力或军事实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军人的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军事技术素质等等,只有在坚强意志支配下,才能与现有武器装备很好的结合,才能使现有武器装备充分发挥作用。如果战斗意志不坚强甚至丧失战斗意志,在战场上胆小如鼠、惊慌失措、垂头丧气、畏缩不前,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武器装备、军事技能和身体素质,也不可能战胜敌人。
战斗精神是在军事对抗中动员起来的信念、思想、情感、斗志、胆量、决心、气节、品格作风等精神因素的凝结与升华。我军所倡导的战斗精神,主要包括七个方面或有七种表现形式:①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保卫祖国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②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坚定政治信念;③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④讲求科学、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⑤严守纪律、团结协同的过硬作风;⑥处变不惊、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⑦敢打必胜、不畏强敌的坚强决心。战斗精神、顽强意志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关键在养成。
我们作为军校学员,尤其要注重在日常生活、学习、训练中点滴养成战斗精神。从起床、站队、出操,到上课、就餐、点名,都必须注重培养战斗意志、战斗精神。战斗精神、战斗意志的培养、锻造,要靠平时一步一个脚印地锤炼。战时的无限忠诚来源于平时的坚定信念;战时的不怕牺牲来源于平时的思想教育;战时的敢打必胜来源于平时的刻苦训练;战时的善打巧打来源于平时的科学积累;战时的坚强意志也来源于平时的点滴锻造。对于军校学员来说,为锤炼战斗意志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置一些主客观条件允许、又需要自己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克服的困难,以坚决的态度克服它,如读一本书,完成一次训练。每克服一个困难,就进行一次总结,以获得并品味意志成功的体验。
锤炼意志品质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因此应该学习自我反省,养成自省习惯。即定期检查自己、评价自己、批评自己,在不断反省中培养勤奋进取、勇敢顽强、积极自信、坚韧自制的良好意志品质,克服懒散、懒惰、盲目、草率、有始无终等不良意志品质。
我们要善于把战斗精神准备与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使战斗精神的准备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就能有效地提升战斗精神,使之成为具有坚实基础的新型战斗精神。“技高人胆大”。高科技知识素养提高了,对新武器的性能和新战法熟悉掌握了,克敌制胜的办法就多,底气和勇气会更足,敢打必胜的信心更强和更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