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课本成了畅销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18:59
民国课本怎么就成了畅销书
作者:丁慎毅 2010-11-20 09:40:57 发表于:博客中国
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重印本卖断市了,连出版社都没货。同期重印的老课本系列在网上收获好评一片。(《南都周刊》2010年第45期)
据说这套意象优美的课本,贴近小孩子的心理,选文独多自然与人、花鸟鱼虫、乃至猫猫狗狗的题材,蕴涵文学趣味,不用教,一读就能成诵。课本由热心于小学课本的编撰的文人名士负责,如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吕叔湘、夏尊等。
而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课本,被一些老师总结为有三大毒。一是母爱和母亲形象不健康,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生活中的母亲。二是课本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不快乐的孩子,要么成人化了,要么非常态,或在恐惧中成长。三是落后的道德观念在教材中仍有市场。有23年语文教龄的王老师感叹,课堂延伸阅读和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几乎被压缩殆尽。不久前在全国小学生辩论赛上获奖一位十一岁的学生说,对学了五年的课本的感觉是“被洗脑了”。
80年前的课本反而比出了80年后课本的不足,这实在是一件很尴尬的事。这再一次逼使我们认真反思我们的教育观念。
30年前,我们的教育是向孩子生硬的灌输意识形态,而后30年来,像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样,教育越来越变得功利化,教育方式越来越千篇一律。似乎只有跟人家一样,我们才觉得有安全感,其结果导致许多人对自己的个性缺乏信心。而人家的精髓我们又没学到,还觉得自己是在赶超。一位教育家说过,“学习不能超前,更不能速成,否则孩子无童年,青年无青春,中年无乐趣,老年无安闲。”但我们好像顾不得这些了,“先污染后治理”吧,等不及孩子自然的成长了,于是把学生当成矿物,直接让矿物定型,而不是把学生当成生物,让生物自然生长。这样的情势下,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创造性。而我们的一些有影响力的文人名士,更热衷的是自己的作品被选进学生课本,而不是去认真编撰这些课本。
最近南京市长白街江苏省戏剧学校,30多位学生跪在地上,为一位在校内违反纪律,要被取消入学资格同学求情,学生们甚至齐声喊出“一零影话,缺一不可!”的口号。如果学生们觉得游戏规则有问题,可以堂堂正正的建议学校修改。如果规则没问题,那就帮助这个学生为未来做一些打算和安排。但是我们这些学生却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我们自以为是的教育成果。
爱因斯坦说,真正的教育成果,就是孩子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光之后。还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