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老板那样思考(职场AB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11:32

英特尔总裁安迪o葛洛夫曾对大学毕业生们提出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只把自己当成一名员工,而应该努力适应,把公司当成是自己的公司。职业生涯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能够掌控。这就是你自己的事业。"
在葛洛夫看来,对任何企业来说,理想的员工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员工,是能够像老板那样思考的员工。
有位哲人来到一个建筑工地,询问三位正在劳动的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位工人答道:"我正在砌砖。"第二位工人答道:"我正在砌一堵墙。"第三位工人则答道:"我正在建造一座宏伟的高楼。"
哲人是这么分析的,第一个工人迫于生活而机械地工作,目标只是谋生,缺乏远见。第二个工人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从不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缺乏激情。第三个工人则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关心工作的结果,并会斟酌其中的每一个环节。
哲人判断,第三位工人将来会很有出息。因为,他会像老板一样思考问题,虽然是在为老板打工,但他的心里和老板一样,有一座高楼。
果然到了后来,第三个工人成为一家大房地产公司的老板。
"你在为什么打工?"当你走出校园、参加工作的那一天,你就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一些员工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当然是在为老板打工。"
"为养活自己和老婆孩子而打工。"
也常听到员工发泄自己的不满说:
"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没必要为老板卖命。"
"又不是我自己的事情,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较真儿。"
说这些话的人,可能有着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却不断生活在抱怨中,到哪里工作都不顺心,似乎总是面临寻找下一份工作的难题。
日本东芝株式会社社长土光敏夫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为了事业的人请来,为了薪水的人请走。"打工皇帝"唐骏回忆自己在微软当小程序员时的经历时也说:"虽然是做程序员,但不能只把自己当成程序员,我还应该为老板和公司着想……只有指出了核心问题又拿出了有效解决方案的员工,才会得到老板的重视和信任。"
那种为薪水而工作的"按钮式"的员工其实到处都有。在他们眼里,工作无非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多做一点,少做一点,做好一点,做坏一点,跟自己都没有多大关系。持有这样的观念,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最大的错误,会让人失去许多宝贵的机会。
为了事业的人则不同,他们会像老板那样思考,这意味着他们认同公司的价值观。杰克o韦尔奇曾表示:"即使工作成绩出色,但如果不认同公司的价值观,那么这样的人才公司也不会要。"
一个公司内最优秀的、不可替代的员工,都会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他们不光是为老板打工,更不仅仅是为了薪水打工,而是为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梦想而打工。任何一位员工,如果秉持这样的信念,努力不懈,最后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打工者,也一定能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
下面要说的是一个马夫的传奇经历,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像老板那样思考,最终成就大业的。
职场经典:为梦想打工的人
这个马夫是一个美国人,名叫查尔斯·施瓦伯,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山村里,从小过着贫贱的生活。18岁那年,施瓦伯来到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当其他同事抱怨工作累、薪水低而消极怠工的时候,施瓦伯却默默积累着工作经验,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当施瓦伯正利用工休时间看书的时候,恰巧被前来工地检查工作的公司经理看见。经理看了看他手里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一言不发就走了。第二天,经理把施瓦伯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啥?"施瓦伯说:"我想,咱们公司缺的不是泥水工,而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是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施瓦伯就被提拔为技师,后来又一步步升迁至总工程师的位置上。25岁那年,他成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不久,施瓦伯又遇上了一个对他帮助很大的人,那就是卡内基钢铁公司的合伙人琼斯。琼斯发现作为建筑公司总经理的施瓦伯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早来。施瓦伯回答说:"我早点来,要有什么急事的话,就不至于被耽搁了。"琼斯对这位年轻人极为赏识,就提拔他做了自己的副手。当琼斯在一场事故中去世后,施瓦伯又成为了大老板卡内基的得力助手,任集团总经理。
一次,大财阀摩根集团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的要求,卡内基未予理会。于是摩根放出话来,说假如卡内基拒绝合作,他就找卡内基的竞争对手贝斯列赫母钢铁公司联合。卡内基为此十分担忧。就安排施瓦伯按照对方要求的条件与摩根商谈联合事宜。施瓦伯微笑着对卡内基说:"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一定乐于接受,而你将损失一大笔钱。"接着,施瓦伯给卡内基详细分析了摩根和贝斯列赫母公司的情况,指出他们的联合不过是一句空话。于是卡内基全权委托施瓦伯与摩根谈判。施瓦伯在与摩根谈判时,巧妙地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
在为卡内基的钢铁帝国开疆拓土的同时,施瓦伯也不忘建立自己的事业。后来,他终于建立了自己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创下了非凡的业绩,从而实现了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
海默锐评
施瓦伯为什么能从一个马夫变成总经理,最后自立门户成为老板?因为他的打工观念与众不同。
施瓦伯说过一段流传很广的话:"我不仅仅是为老板打工,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我必须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唯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机遇才能垂青于我!"
在实际工作中,施瓦伯也一直在像老板那样思考。从他协助卡内基与摩根谈判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甚至比老板卡内基还更了解他管理的公司以及竞争对手。
"像老板那样思考",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一定都能成为老板,但做不到这一点的人,注定当不上成功的老板。
第三节像老板那样热爱企业
企业是什么?有人说,企业是老板的个人财产。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其实,企业更像是一个"大家庭"。老板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每一位员工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好,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得更开心、更幸福,应该是老板和员工共同的目标。因此,要想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就应该时刻把自己的工作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让自己与企业共同发展。"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经常勉励自己的员工说:"我们不是为了领薪水而工作的员工,我们是经营这个大行业的主人"。
有这样一些员工,他们似乎没有过人的才能,一时间也没有突出的业绩,但他们充分发扬"主人翁"的精神,时刻把企业放在心上,尽其所能地为企业宣传,直至成为企业形象的代表。像这样以默默无闻的方式,持续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其潜在的价值,同样是不可估量的。这样的员工,又怎能不受到老板的由衷喜爱呢?
下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架飞机在飞行途中遇到了劫机分子,经过惊心动魄的8个小时,危机才得到解除。这次劫机事件很快成为一条重大新闻,当飞机最终安然无恙地降落、乘客们有序地步出机舱时,已有多家新闻媒体在等着进行采访报道。有一名叫杨栋的乘客,当时是一家小保健品公司的推销员。在走出舱门的一瞬间,他突然间想到了什么,于是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预料的举动——从箱子里找出一张大纸,写下一行大字:"我是XX公司的推销员,我和我公司的XX牌保健品安然无恙!非常感谢营救我们的人!"
一出机舱,他和这块牌子很快被各媒体的摄影、摄像镜头捕捉到了。一时间,他成为这次劫机事件的明星!
杨栋这一别出心裁的举动,令他的公司和产品变得家喻户晓,客户的订单一个接着一个。当杨栋回公司时,公司老板带着所有的中层主管,在公司门口夹道欢迎他。老板当场宣读了对他的任命:主管营销和公关的副总经理。
从一个普通销售员到副总经理,杨栋到底做了什么?在下飞机的那一瞬间,他和所有的乘客一样,肯定也在回味自己的遭遇,考虑自己生命的安危,但他同时也把自己的企业和工作放在心上,做出了一个简单而难能可贵的决定。但就凭这一点,他也毫无疑问是个最优秀的推销员!
宣传自己的企业,偶然为之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这样做过。但问题是,很少有人能把这种行为,当作自己的义务来履行,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像美国人阿基勃特曾经做到的那样。
职场经典:"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对麾下的一名员工有以下评价:"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努力,一直以公司为荣。只不过努力的方式与众不同而已!"
洛克菲勒说的那个人,名叫阿基勃特,是洛克菲勒公司里的一名普通推销员。
19世纪,洛克菲勒创办了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和经销商。当时,标准石油公司每桶石油的售价是4美元,公司的宣传口号就是: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
这个名叫阿基勃特的推销员,是公司里小有名气的人物。他的名气并非因为他的能力,说实话,在公司众多的销售精英中,他的销售业绩只能勉强算是中等。但他保持了一个奇怪的习惯,只要有签名的机会,他都不忘写上公司的宣传口号:"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
比如,他出差住旅馆时,或购物买单时,总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工工整整地写上那些字,连平时给朋友写信也不例外,甚至有时候他不写自己的名字,而只写这句话以代替签名。
阿基勃特这样整整做了4年,直到有一天,洛克菲勒无意间听说了此事,惊讶地说:"竟有员工如此费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洛克菲勒特意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并问他为什么总喜欢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
阿基勃特坦然地说:"这难道不是公司的宣传口号吗?"
洛克菲勒又问:"你认为在业余时间里,还有义务为公司宣传吗?"
阿基勃特反问道:"为什么没有呢?难道业余时间里,我就不是这个公司的一员吗?我多签一次,不就多一个人知道吗?"
阿基勃特的举动令洛克菲勒大为赞叹,开始着意培养他。又过了5年,洛克菲勒因病卸职,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继任总裁,而是将这一职位交给了阿基勃特,将整个公司都托付给了他。
后来的结果证明,洛克菲勒对阿基勃特的任命是英明的。在阿基勃特的领导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加兴旺繁荣。
海默锐评
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在标准石油公司,这样的事情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果是洛克菲勒在做,那就不算是什么新奇的事了。因为他是公司的老板,宣传公司是他份内之事。而这样的事居然是一个卑微的雇员在做,那就令人大感意外了。阿基勃特只是一个小小的推销员,但他就是做了这件事,并坚持做到了极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比他更优秀,更有能力,然而只有他成了总裁。
从今人的角度看来,洛克菲勒的任命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一个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的人,一个像老板一样时刻关注企业命运,时刻不忘宣传企业和产品的人,自然最值得老板的信赖。从阿基勃特身上,我们可以感受一股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足以造就一个不可替代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