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见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05:33
赵兴红《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20日   08 版)
对于重大事件的文学记忆,是中国历史的真实剪影。张胜友的报告文学《让汶川告诉世界》与《北川重生》,使人们对于四川地震爆发的瞬间、营救抢险现场,以及恢复重建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为这场灾难留下了重要记录,其中的惨烈表现、精神高度、生死救援、超常行动等情景,是让人们能感受和了解震区的真实的文学报告。作品不仅对灾难有记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提供给读者对灾难的反思和理性的认识,记录了我们在面对灾难时的行动和处置措施,记录了人民面对灾难的态度,见证了一个国家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一个执政党在抢险救灾中的模范表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的美德。
两篇报告生动深刻地将地震前后的历史与现实,整个事态的发展进程,人物的心灵情感,文学式地反映出其真实面貌来。文章没有流于表面的现象描述,而是给读者一种理性的哲思。如果说《让汶川告诉世界》宣告了一种现代执政意识,表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党在面对巨大灾难时的危机决策、危机应对、危机公关的能力;那么,《北川重生》则揭示了一种凤凰涅槃和家园新生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一个是中国精神,一个是中国效率。
报告不仅凸显了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众志成城,视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抗震救灾精神,解读了家园重建过程中中央领导、地方各级公务人员、专家、军人、群众等所做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过程,而且透过历史维度折射出事件后面的强大的国家政权主导力,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及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中人民群众做出的正确的人生选择。
“开仓廪以济困苦,筑墟落以纳苍黎。”地震发后,政府开仓放粮,国家有关部门紧急行动,调拨救灾物资,下拨应急资金,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医疗、有安全住所,真正做到大灾之年不饿死、冻死一人。胡锦涛总书记飞河北、驰江苏,亲自部署赶制大批帐篷和板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喊口号易,付诸行动难。《让汶川告诉世界》里,仅“妥当安置灾民”一项,就足见其难。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转移1190多万灾民到安全的地方,这与三峡移民的难度不能同日而语,浩浩荡荡、惊魂未定、满目疮痍,时时处处考验着灾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处置不好,随时可能爆发社会动荡。千万灾民大转移,留下了何等壮阔的社会画卷。这是一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新时代英雄主义的赞歌。
首先是山东省对援建北川县的特别请求:“我们是来共担风雨,重建家园的!”国务院领导很快批准了山东省的对口援建请求。如果说主动请缨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使命意识,落到实处,则是实实在在的艰苦创业。板房精神——“整个山东援建指挥部都搬入板房,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很长一段日子没水没电,白天吃不上热饭,晚上漆黑一片,还要时时应对余震、泥石流、滑坡等突发自然灾害……正是甘于这种艰苦环境,大家乐呵呵地称之为‘板房精神’”。还有“白加黑”与“5+2”的群众评语。四川人能吃苦耐劳,在全国是有口碑的。从抢险救灾到恢复重建,整整两年半,北川的干部们没白天、没黑夜、没节假日、没休息日,换来的是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所有这些字眼,无论是“板房精神”还是“白加黑”,字里行间跳跃着一种以奉献为使命,以敬业为己任的精神。
新时代的英雄是什么样的人?《让汶川告诉世界》与《北川重生》里所提到的那些“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救人的人”、“无私奉献的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有的是在其位谋其政的党员领导干部,有的是不在其位也谋其事的普通人,他们在抗震救灾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们在四川重建过程中不计己功只尽己心,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张胜友以朴素诚挚的写作态度,深入现场采访、了解民声民意,为更多无名英雄立文树碑。他说,仿佛又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那是充盈着激情创业与无私奉献的日子。在北川重建的过程中,每一个参加援建的人心中都涌动着激情与热情。让文学见证人类的理想,中国在抗震救灾中,经历了巨大悲怆和重生,“中华民族以独特的智慧、勇气、精神,以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和国家意志,在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上,耸立起又一座巍峨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