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的诗意与书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48:25
我今天与大家探讨的题目就是《大观园的诗意栖居与书香》。
一、文人的园林情结
中国文人有一种爱好,就是喜欢自然山水。这爱好引用到画中,就成了文人山水画、花鸟画。应用到家庭中,就是要造一个花园。如果实在没有钱圈地,只有茅屋两间,那也要在门前种两根竹子,几株芭蕉之类的东西,把风声雨声全招来,权当是自然景观。还有比这省事的,唐朝大诗人杜甫,颠沛流离到了四川,只盖了几间茅草房,打开篷门,面对着一江春水,水上飞鸥,檐间飞燕,境界极其开阔,把外面的景致全当他们家的了。造花园的风俗连皇帝也不能免,所以北京故宫拥挤着那么多的宫殿房屋,后花园倒有三处。乾隆为退休造的宁寿宫花园,更是把他下江南看到景观也移过来。若是有钱人,成天只知盖大房子,那就肯定是暴发户,不说让人看不起,至少让人看起来没文化。所谓文化,就是这么在人们的褒贬当中传承下来的,一直到今天,书香世家听起来总有那么一种受尊敬的感觉。
《红楼梦》里荣国府有一处园子,叫大观园。这园子很大,里面有山有水有村庄,俨然一个世外桃源。荣国府造这么大园子,倒不是他们家为了文化品位,而是为贾元春省亲盖的,原叫省亲别墅。
贾元春是贾宝玉的亲姐姐,早年入了宫,后来得了宠,被封为贵妃。长年在深宫里呆着,大概有时也不免郁闷,皇帝一高兴,让她回娘家探探亲。
这事听起来很小,元春又是贾家人,回来也没必要大兴土木,住原来的房间忆忆旧,跟家人家长里短聊聊,不是更亲切吗?但不行。元春从皇宫里出来,代表的就是皇家,相当于皇家代表,贾家人哪敢怠慢?赶紧把原来的小花园拆了,能用的用上,不能用的换新,又把周边的地征上来,扩大成一个大花园,堆了假山,引了流水,各处随势盖起楼台亭阁,房子装修起来,银子也花的跟流水似的,终于建成了。
元霄节那天,贾家从老太太起,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从早晨就开始等着元春的车驾,直等到晚上七点来钟,元妃才来了。坐船绕着园子看了一遍,其奢华程度,连元妃看了都觉得太奢费了。
元春的省亲实在不像是省亲,倒像领导视察,连与父母兄弟姐妹见面,都跟上下级关系似的,又是行国礼,又是磕头,当官的父亲贾政隔着一层帘子与自家女儿说了一通感恩戴德的话,当皇妃的女儿元春嘱咐他,以后要为国出力尽忠,也要顾惜自己身体,关怀与指示一起来。
元春走了,园子留下来。谁也不敢住,还是元春后来在宫中编《大观园题咏》的诗集时,忽然想起园中的景致,想到没有她发话,贾政肯定会把园子封锁起来。元春虽然只在园子里转了一圈,但对园子印象不错,觉得没人住的园子太过寂寞。不如让那些姐妹们住进去,人面桃花相映红,既不不辜负了园子,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于是就下了一道指令,让宝钗她们在园中居住,命宝玉随进去读书。
从元春这句话里,就会发现,元春实在是个有着文人情怀的人,也只有文人才能这么浪漫的想法,这么细致入微的对于花草的体贴,明白女孩与自然环境有着多么天然的和谐。
元春能想到让姐妹们去园子里住,还是因为宝钗黛玉们作的诗,让元春看到了她们的不俗,这才有资格住这样的园子。
入住大观园的消息一发布出来,最欢呼雀跃的就是宝玉了。但最向往的却是黛玉。当宝玉问黛玉,你想住哪处时,黛玉早就想好了:“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些。”宝玉听了了,说,咱俩想到一块去了,我也要叫你那里住。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宝玉这样一个爱热闹的人,竟然想着清幽的住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倒是想与黛玉住的近些恐怕还是第一位的想法。
黛玉和宝玉看中的潇湘馆,早就被一个人看好。这人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
贾政品格端方,为人正派,小时勤奋好学,本来是打算通过考试弄个文凭凭本事进入仕途的,谁知皇上格外加恩,照顾了个当官的指标。结果这成了贾政一生最大的遗憾。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儿子宝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写八股文,将来考个举人进士的,实现他没有实现的愿望。
贾政的愿望应该说由来已久。贾家从贾政的爷爷开始发家,凭的是真刀真枪的战场搏杀。焦大一个仆人,为什么敢骂贾府的子孙不争气?因为他的功劳很大。没有他,可以说就没有贾府的现在。当年在战场上,弹尽粮绝,好容易找点吃的来,自己舍不得吃,给主子吃了。弄口水来,自己舍不得喝,给主子喝了,自己喝马尿。马没了,他自己背着主子逃生。焦大对贾家有救命之恩。
从这里可以看出,贾家凭的是武功。贾家的祖先立了战功,受到皇帝封赏,作了官。靠着祖宗那点荫庇,一路世袭过来。贾家还没有一位子弟是靠自己真功夫争取来的,文治武功全没有,一代不如一代。难怪贾政为此焦虑,看看贾府众子弟没一个成材的,改换门风,使贾家带点书香味的希望就更寄托在宝玉身上了。
贾政小时候的学习经历并非全然无用。那一段学习过程,还是为贾政积累下了一些文学修养。这也是贾政对宝玉不喜读书,但对宝玉的作诗歪才还算认可的原因。大观园刚建成时,贾政为考察宝玉的学习情况,带着他一起游,主要就是考试宝玉的对联与诗做的怎么样,有没有进步。当贾政一行人走到潇湘馆时,众人看到,便一齐叫好:好个所在!贾政更是借题发挥敲打宝玉:“若能月夜在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
<<上一页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