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态环境基础—环境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18:35
第二章 生态环境基础-杨记
以陈英旭主编《环境学》为主和以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等编制的《生态学》补充说明
1、与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相关国内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月刊  国内刊号:21-1253/Q国际刊号:1001-9332
植物生态学报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Chinese Version)
双月刊  国内刊号:11-3397/Q国际刊号:1005-264X
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月刊  国内刊号:21-1148/Q国际刊号:1000-4890
生态科学 Ecological Science
双月刊  国内刊号:44-1215/Q国际刊号:1008-8873
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月刊 国内刊号:11-2031/Q国际刊号:1000-0933
引伸:生态环境Ecology and Environment
双月刊  国内刊号:44-1565/X国际刊号:1672-2175
中国环境科学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月刊  国内刊号:11-2201/X国际刊号:1000-6923
土壤学报Acta Pedologica Sinica
双月刊  国内刊号:32-1119/P国际刊号:0564-3929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Science
双月刊  国内刊号:11-3247/Q国际刊号:1005-009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双月刊  国内刊号:11-5337/X国际刊号:1673-288X
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一、生态系统 :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是生态学的基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本功能单位。
(一).生态系统组成: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如陆地上的灌木、草本植物等。还有一些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化能细菌。
消费者主要由动物组成,能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根据食性不同,可分为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为一级消费者,如马、羊等。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称为二级消费者,如蜘蛛、蝙蝠等。
分解者包括真菌、细菌、一些原生动物及腐食动物,以动植物残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环境、供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生产者重新利用。    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能量及其生活场所,是除了生物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的总和,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无机矿物质。
(二).生态系统结构
(1)形态结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空间配置(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的时间变化(发育、季相)以及地形、地貌等环境因素,如山地、平原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例如绿色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成层现象,就是根据光在垂直方向上沿高度变化的规律,在不同高度上出现不同的植物种类、数量的现象。由于植物的成层现象,动物在垂直方向上也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例如不同的节肢动物、鸟类可以在不同的高度觅食。
(2)营养结构 :营养结构以食物关系为纽带,把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联系起来,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联系起来,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得以进行。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通过食物传递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关系称为食物链。例如绿色植物的茎叶被草食动物采食,草食动物称为肉食动物的猎获物,弱小的肉食动物又被凶猛的大动物捕食。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往往很复杂,各种食物链有时相互交错,形成所谓食物网。
一个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个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是指某一层次上的生物和另一层次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1)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与形态特征
(2)如果根据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动力及人类对其影响程度,可分为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二、生态环境的内涵
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相对于生物系统的全部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特定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有机体生活和发展的各个因素,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第二节
生物层次结构及其特征
一.种群
(一)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由一群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地区的同种个体组成的生物系统。种群是物种具体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1.种群的大小、密度与生物量
种群的大小:一个种群的个体数目是多少。
种群的密度:单位时间或空间内的个体数。(有时候用生物量来代替:单位面积或空间内所有个体的鲜物质或干物质的总重量。)
种群的密度都是随着营养因素、气候条件以及其他生态因素而发生变化。另外种群的密度的高低与生物个体大小和食性相关,一般说来,生物个体越小,单位面积中的个体数量越多,例如森林中鼠的数量比鹿的多。另外,由于低营养级的生物总是为高营养级的生物提供能量,因此,草食动物的种群密度往往大于肉食动物的密度。例如,在草原上,蝗虫的单位面积密度远远大于猛兽。
2.年龄结构
任何种群都是由不同年龄个体组成的,种群的年龄结构常用年龄金字塔图形表示(如下),金子塔底部代表最年轻的年龄组,顶部则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则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比例。
3.性别比例
无论何种比例关系,种群在正常环境中总保持相对稳定的性别比例关系,它对保持种群的繁殖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4.出生率和死亡率
如果不考虑生物的迁入和迁出,那么,某生物种群的增长率就等于其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三)种群的增长形式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J形曲线和S形曲线。
假如在一定时间内人们把可能干扰种群增长的一切因素都除去,则将出现下面两种增长曲线:
1.以细菌为例,假设每个细菌20分钟分裂一次成2个,依次有2,4,8,16…… 36小时后将完成108个世代,可以布满地球30cm厚,37小时后厚达人的头顶。这就是世代生物种群的指数增长,或称为几何级数式增长,曲线表现有J形。在开始时增长较慢,随后在较短时间内急剧上升,直到环境条件不能支持该种群继续增长时,急剧恶劣环境导致大量个体死亡时,种群趋于消亡,增长曲线急剧下降,因此又称为“爆发-灭绝”曲线。
例如一个甲藻仅在25次时间很短的细胞分裂后即能产生3300万个后代,使得一滴海水含有6000个个体。这样由于其数量大,呼吸及死亡时均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缺氧,又由于浮游生物分泌的毒素,导致大量的其他海洋生物死亡,而造成生态灾害。
2.种群的增长开始时缓慢的,随后增长加快,由于种群密度的上升,种群内部对环境的有限食物、空间等其他生活资源的竞争也将加剧,后环境阻力增加,种群增长又逐渐下降,并一直下降到一个平衡的水平上为止。这种种群在有环境条件制约情况下形成的这种“S”形曲线也叫做逻辑斯谛增长曲线。S形曲线的方程式为

式中,K-生境的极限容纳量,指种群所在条件允许下某一物种的种群增长所能达到的最大密度。逻辑斯谛方程基于四个基本假设得到的:1.环境允许种群有个最大值;2.种群增长随着密度的上升而按比例逐渐降低。3.种群密度的增长对其增长率的降低作用而立即发生;4.种群无年龄结构,也没有迁入和迁出。
二.群落
群落是一个能将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地区和一定环境条件下若干种群集合在一起的生物系统。
(一)群落的基本特征
1.群落的外貌:同一群落,随季节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外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春夏郁郁葱葱,冬季则枯枝败叶。
2.物种多样性:一群落包含很多种生物。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结构越复杂,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类就愈多,如云南西双版纳南部的热带雨林中,组成群落的主要高等植物约130多种。
3.优势现象:群落中有很多种物种,但并不是所有物种都对决定群落的性质都起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是其中少数凭借自己的大小、数量和活力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如大兴安岭红松林中,优势种群不仅决定群落的外形和结构,而且在能量代谢上起主要作用,对其他生物的栖息环境有调控作用。
4.物种的种间关联与群落系数:由于它们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一些物种间因相互协调或竞争排斥等呈现的正关联或副关联。在群落生态研究中,要把特征相似的群落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即为群落系数。
5.群落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前者是在群落内部水平方向上,因环境状况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生物的分布;后者指生物在空间垂直分布上所产生的成层性分布现象,如在森林群落中,上部空间为乔木层,往下为灌本层、草本层、地被层和地下层。
(二)群落的演替
群落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代替的过程就称之为群落演替,演替最后终止在一个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群落演替按裸地的性质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原生演替是指在原生裸地上(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开始进行的群落演替,如池塘开始的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由于火灾、干旱、水灾等自然灾害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原有群落毁坏后的次生裸地上进行的演替。如森林被火烧或砍伐以后所经历的演替过程,这就是次生演替。这些生态系统虽然被破坏,但并未完全被消灭,原来群落中一些种子、原生动物等被保留下来,因此这种演替过程不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快。
第三节生态因子以及其生态作用
组成环境的具体因素称为环境因子,或叫生态因子。
一.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 :
1.温度:温度可直接影响动物新陈代谢过程的强度和特点、有机体的生长和发育速度、繁殖、行为、数量和分布等。另外温度影响气流、降水,从而间接影响了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如热岛效应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子和生物成员。
2.光和辐射:(1)生物生活所需要的全部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光;(2)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从植物中获取营养;(3)生物的昼夜节律和季节性节律都与光周期有着直接的联系。(4)光污染对生物的生存和健康带来危害的现象。如光化学烟雾等。
3.水:水是一切生命活动和生化过程的基本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底物,是植物营养运输和动物消耗等的介质;水与大气之间的循环支持生物的气候,并帮助调节全球能量平衡,水能够决定生物群落的类型和动物行为;水还在岩石风化中起重要作用,也是成土的重要因素。
4.空气:大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O2是大多数动物呼吸的基本物质;大气中的水和CO2对调查生物系统物质运动和大气温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是生态系统能否进行正常运转的主要因素、大气流动产生对如花粉传播等移动产生推动作用,也可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如强风使植物倒伏、折断等。
5.土壤:是动植物生长和栖息、活动的场所。生态系统中的如固氮作用等基本功能过程是在土壤中进行的。土壤能对外来的各种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和改造等进行净化。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综合作用:各种环境因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如温度是植物春化阶段中起决定作用的因子,但是如果空气不足、湿度不适、萌发的种子仍不能通过春化阶段。
2.主导因子作用:在诸多环境因子中,常有一个生态因子对生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对水热条件较好的区域,土壤是决定植物分布类型的主要因子。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有些因子对生物影响是直接的,如水、光和温度等;有些是间接的,它通过坡向、坡度、海拔等影响光、水和温等因子分布,从而间接影响生物生长发育。
4.阶段性:由于生物生长不同阶段对环境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如洄游性鱼类,在产卵期和生长期要求不同的水质条件。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性:环境中各因子对生物各具其重要性,尤其是主导因子。任何因子的缺少都会影响生物的正常发育,甚至死亡。从总体上说生态因子是不能代替的,但局部是可以补偿的。就植物光合作用来说,光照不足,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来补偿。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  :拮抗作用;协同、叠加和增强作用;净化作用
拮抗:各因子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的作用 。如青霉素产生的青霉素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协同: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总毒性等于或超过化合物单独作用时的毒性总和。
增强:一种无毒性的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使后者毒性增强。
叠加:总毒性为各化合物单独作用时的总和。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净化: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消除水、气、土壤中有害物质的作用。自然净化作用有物理净化,如烟尘通过扩散、重力沉降和雨水的淋洗作用等得到净化;化学净化,如氧化还原、化学与分解、吸附、凝聚、交换和络合等作用使某些物质毒性降低的过程;生物净化则使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毒性减少的作用,如进入土壤或河流的某些污染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净化后,可以得到恢复。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造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过程、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一类开放型人工生态系统。以下6种功能至关重要:净化空气(大气调节)、调节城市小气候、减低噪声污染、降雨与径流的调节、废水处理(废物处理)
1.净化空气:众所周知,植被可以吸收大气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减轻大气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但其净化程度取决于城市当地的条件。植被净化空气最初是从叶片对空气中污染物和颗粒物的过滤开始的,其次才进行吸收。过滤能力随叶片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树木的净化能力要高于草地与灌木。针叶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时针叶树叶不脱落,因此针叶树比落叶树的过滤能力更强。但是,针叶树对大气中污染物却较为敏感,而阔叶树对硫化物SOx(如SO2)、氮氧化物(NOx)、卤化物等污染物的吸收力很强。因此,行道树、公园、城市森林等的结构以种植针、阔混合林时效果最好,植被比水或空旷地有更强的净化空气能力。植被的布局和结构也会影响净化能力,过于密集的植被又会引起大气紊流。
2.调节城市小气候:城市内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均有助于热岛效应的缓减。水环境不论冬季还是夏季都可减少温度偏差。植被对此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城市树木可明显降低城市夏季温度。通过夏季遮荫、冬季减小风速,植被还可减少能源使用,改善空气质量。
3.降低噪声污染:虽然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噪声,最佳方式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加强绿化建设。
4.调节降雨与径流:植被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植被根系深入土壤,使土壤具有更强的渗透性,根系吸收水分后植物叶片以蒸腾的方式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增加了大气湿度,从而调节降雨和径流;植被还能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洪水危害。
5.废水处理:在全球范围内,各种不同湿地已被用来处理大量不同的废水,并且取得很显著的效果。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可有效去除SS和BOD5,并且也可有效去除氮、磷,出水可达Ⅲ类水域(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水质标准要求。湿地的其他效益,例如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因此,湿地在全球水循环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具有“地球之肾”的美称。
四.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最小因子规律: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降低到该植物的最小处在需要量时。该营养物质就会影响该植物的生长。当在诸多的生态因子中,只有处于最小量的因子或接近耐受极限的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主要限制作用,甚至因该因子的超低量导致生物的死亡,把这个因子叫限制因子。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例如各种生态因子如何影响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的产量往往不是受其大量需要的营养物质(如CO2和水)所限制,而是取决于那些在土壤中极为稀少,而且又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硼、镁、铁、磷等。其中,磷的缺乏常常是限制作物生长的因子。
2.耐受性定律:每个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大小,称之为生态幅。即有一个最低和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当因子过低或过量都会成为限制因子。如鱼类在往往在温度适应下,种群个体数目多,但当温度过高,高出耐受上限时,无生物。当温度低于耐受下限时,也无生物。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
一.生物生产:1.初级生产:是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次级生产:除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其他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对初级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以及贮存在其中的能量进行再生产和再利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贮存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过程。例如牛、羊采食牧草以后,体重增加,繁殖后代等过程就是次级生产。
二.能量流动:是能量从太阳能到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最终释放回自然的流动过程。Lindeman效应:一般说来,某一营养级只能从前一营养级处获得其所含能量的10%。
三.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各种有机物经过分解者分解后可被生产者利用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重复利用,周而复始地循环的过程。 根据物质参与形式可分为气相、液相和固相循环。
2.气相循环(如碳、氧、氮的循环,主要循环物质为气态)
氮是形成蛋白质、核酸的主要元素。主要存在于生物体、大气和矿物质中。大气中的氮占79%,是一种惰性气体,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利用。大气中氮进入生物体主要是通过固氮作用将氮气转变为无机态氮化物NH3。包括生物固氮(即根瘤菌和固氮蓝藻可以固定大气中的氮气,使氮进入有机体)和工业固氮(通过工业手段,将大气中的氮气合成氨或氨盐;供植物利用);另外,岩浆和雷电都可使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态。土壤中的氨经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可转变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合成各种蛋白质、核酸等有机氮化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从中摄取蛋白质等作为自己氮素来源。动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一部分蛋白质分解,以尿素,尿酸、氨的形式排入土壤;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二氧化碳和水。土壤中的氨形成硝酸盐,这些硝酸盐一部分为植物所吸收,一部分通过反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形成氮气进入大气,完成氮的循环。
在氮素循环中出现的氮元素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和亚硝化盐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3.固相循环(如磷、钾和硫等)
磷的来源主要是磷酸盐矿、鸟粪层和动物化石。磷酸盐岩通过天然侵蚀或人工开采进入水或土壤,为植物所利用,当植物及其摄食者死亡后,磷又回到土壤,当其呈现溶解状态时,可被淋洗、冲刷带入海洋,被海洋生物利用并最终形成磷酸盐沉入海底,除非地质活动或深海水上升将沉淀物带回到表面,这些磷将被海洋沉积物填埋。而另一部分磷经海洋食物链中吃鱼的鸟类带回陆地,它们的鸟粪被作为肥料施于土壤中。
四.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联系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有:
1.营养信息:通过营养光线,把信息从一个种群传递给另一个种群,或从一个个体传递给另一个个体,即为营养信息。如猫头鹰与田鼠同过食物链知道数量的彼此增长关系。
2.化学信息:生物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或某个生长发育阶段,分泌出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生物种群或个体之间起着某种信息作用,这就是化学信息,例如,猫狗通过排尿标记其活动的领域,白蚁传递生殖信息等。
3.物理信息:生物通过声、光、色、电等向同类或异类传达的信息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通过物理信息可表达安全、警告、恫吓、危险和求偶等多方面信息,如求偶的鸟鸣等。
4.行为信息:有些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方式向同伴或其他生物发出识别、挑战等信息,这种信息传达方式称为行为信息。如蜜蜂通过舞蹈告诉同伴花源的方向、距离等。
第五节生态平衡与稳定性
一.生态平衡: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着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流,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二.生态平衡的基础(基本规律)
1.相互依存于相互制约规律
相互依存于相互制约,反映了生物间的协调关系,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生物的这种关系分为两类:(1)物物相关规律。生物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关系,无论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或在它们之间,都是普遍存在的。(2)相生相克规律,通过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2.物质环转化与再生规律
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借助能量的不停流动,一方面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并合成新的物质,另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即所谓“再生”,重新被植物所吸收,进行着不停的物质循环。
3.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
生物体一方从周围环境摄取物质;一方面又向环境排放物质,以补偿环境损失。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无论对生物、环境,还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物质是输入与输出总是相对平衡。
4.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或者说,生物给环境以影响,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生物。
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
作为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在质量、数量、空间和时间等方面,在一定条件下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供给,因而任何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通常都有一个大致的上限。当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忍耐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以致瓦解。
三.生态平衡失调的特征
生态平衡失调的基本标志可以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度量。
1.生态平衡失调的结构标志
生态平衡失调从结构上讲就是生态系统出现了缺损或变异。当外部干扰巨大时,可造成生态系统一个或几个组分的缺损而出现一级结构的不完整。如大面积的森林砍伐。当外界干扰不甚严重时,如择伐、轻度污染的水等。虽然不会引起一级结构的缺损,但可以引起二级结构结构中物种组成比例、种群数量和群落垂直分层结构等的变化,从而引起营养关系的改变或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改变或受阻。
2.生态平衡失调的功能标志
能量流动在系统内的某一个营养层次上受阻或物质循环正常途径的中断。能流受阻表现为初级生产者第一性生产力下降和能量转化效率降低或“无效能”增加。营养物质循环表现为库与库之间的输入与输出比例失调。
四.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的有害因素,如地壳运动、火山爆发。
人类因素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规律认识不足,为眼前利益生产和生活活动,对自然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利用和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使得生物圈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了很大变化,系统平衡的失调将危及人类的未来。例如,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有意或无意地使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生物物种消失或引进某一种生物物种都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五、调节机制:反馈机制、稳定性机制
1.反馈机制
反馈是系统当中的某一成分变化引起其他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后者的变化最终又回过来影响首先变化的成分。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可使系统更加偏离平衡位置,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即反馈的作用能够加剧或增加最早发生变化的成分的改变。如生物的生长,种群数量的增加等都属于正反馈。实例,如,湖泊受污染时,污染物会毒死一些鱼类,导致“鱼类种群”这一系统成分的减少。鱼类尸体的腐败将会加剧污染并且引起更多鱼类的死亡。因此,鱼类死亡率将被增加,属于正反馈作用。
如果反馈的作用能够抑制或减少最早发生变化的成分,那么这种反馈就称为负反馈。要使系统维持稳态,只有通过负反馈机制。例如,由于邻近地区草食动物的迁入,某一草地上的草食动物种群数量将增大,则草地载畜量过大,则草地食物的供给量减少,从而最终效应是限制了该地的草食动物数量。因此减少草食动物组分成分的增长率,产生的是负反馈作用2.稳定性:包括抵抗力和恢复力。
抵抗力-生态系统抵抗并维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状况的能力。
恢复力-生态系统遭到外干扰破坏后,系统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
恢复力强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生活世代短,结构比较简单。
如杂草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恢复速度要比森林生态系统快得多。生物成分生活世代长,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则长期难以恢复。